高考作文模拟备考:“以身许国”等 2 篇 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②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周恩来,1919 年)
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
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新青年》)
④1981 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在那个
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如同一面旗帜,鼓
舞着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
⑤“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
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 50 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 7062 米。
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改革开放杰
出贡献人物”。
⑥某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前五则材料虽在含义上各不相同,但都鲜明地指向了青年、国家的关系,这是这五则
材料的契合点或关联性,综合材料内容与含意,根据求同互补的原则,可得出“青年人要
热爱国家,报效国家”的观点。
材料⑥中该青年人生最重要的排序中只有“自己、伴侣、孩子、父母”,没有“国家”。
这就与上面五则材料形成对比关系,该青年格局较小,站位较低,是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
价值观。对于该材料的理解,亦可联系材料①中的关注自己,可理解为先做最好的自己,
继而让家庭幸福、让国家繁荣昌盛的角度立意,亦可。
六则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侧重点却都很鲜明,考生要围绕“青年、青春” “国家”“奋
斗、担当”“以身许国、报国”这几个关键词去写作。青年人热爱国家,报效祖国是论证重
点。
立意参考:青年人要爱自己,更要热爱国家,报效祖国;青年人要为国家奋斗,不能只
考虑利己;青年人要有使命感、有家国情怀;青年人应有责任、有担当。
【例文】
以身许国 忘我报国
王鹏淇
欲让“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地前行,总要“水手们”勇立浪头,团结奋进以助力。
纵观历史的长河,由先贤的“立身则家国稳固”,到近代有为青年“不忍坐视”的呐喊,再
到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口号,“水手们”的身上,闪耀着“以身许国”的荣光,爱国
报国的精神汇聚成绵延古今的河,滋润着国土,哺育着华夏民族。我辈青年人当心怀天下,
以身许国,忘我报国。
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我们受恩于国家,没有国,何以有家?“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
土里”。国家是我们灵魂的家园,是我们精神的支撑。不论我们身在何方,当永远有一颗赤
诚的“中国心”。
以身许国、忘我报国是一种献身国家的使命。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
避趋之。”动乱年代,真的猛士,于危难中挺身而出,曝霜露,披荆棘,浴血革命,救亡图
存是许国之士的报国缩影。闻一多先生为亡友伸冤,为人民鸣不平,冲到游行队伍的前列;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刀笔怒揭国人的不幸,哀痛国人的不争,为民族的觉醒奋斗终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站在这片洒满祖先热血的热土上,我们
青年一辈当爱之如命,以百倍之热情、万倍之爱心,投入祖国的怀抱,推己及人,由“家”
到“国”,捧出一颗爱国心来。
以身许国、忘我报国是一种舍我奋斗的责任。范仲淹曾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顾炎武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发展鞠
躬尽瘁,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燃烧自我,奋斗一生,
像“导弹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感动中国人物”那样以忘我诠释报国,
用奋斗践行爱国。“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正是因为他们舍弃小我,奉献无悔,燃烧
自己,为共和国的锦绣河山上添上了炫彩的一笔,使之耀眼夺目。
反观当下,仍然有像某网红这样的利己主义者,心中只有小我,没有国家。他们在利
己的迷途中渐行渐远,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
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青年们需赓续爱国奉
献的红色基因,延续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人人都要心怀天下,热爱国家,“秣马扬帆”,
爱岗敬业,为国奋斗,生命不熄,奋斗不止。
习近平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让我们以身许国,忘我报国,在奔跑中为国奋力逐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激活蕴藏的创
造伟力,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机勃勃的气象。
【评点】
文章的中心论点全面概括了材料内容,语言典雅流畅,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
么做”的逻辑层层展开论证,引用、举例、比喻、对比等多种说理论证方式的应用使文章
理據自然,论证充分,说理有据,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深刻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尤其是“住房”。今天
的房子,外形从过去的单一化变得多样化,内部设施更是出现了“智能家居”……50 年后、
100 年后的房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对“住”有什么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体现科技发展方向的作文题目。任何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为人
类自身的需求与发展服务的。学生在具体论述或者记叙的时候,有一点必须明确,无论科
技如何发展,始终离不开为人类服务这一基本理念。否则,凡是不为人类的发展与需求服
务的科技都是令人怀疑的,甚至是“反人类”的。
因此,在具体写作中,科技与人类的发展与需求紧密相连是第一层面的思考。第二层
面,可以思考“科技与道德”“科技与哲学”的关系,这样的写作,能够做到理性、深刻。
当然,无论是运用哪种表达方式,在阐述“科技与房子”这一话题的时候,万变不离
其宗的是表现科技与感情的关系,以情动人是基础,以理服人是提高。
【例文】
永远的家园
黄子函
一百年后的房屋会变成什么样?
不少的科幻电影与小说对未来的房屋进行了设想:智能化,绿色,空中楼阁,地底建
筑……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对未来房屋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许一百年后真
的成为现实。然而,没有人能够准确地知道一百年后的房屋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只知
道:不管房屋怎样发展,它都是我们永远的家园。
從房屋本身的属性来看,房屋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和精神需求,房屋是
人类活动与情感的载体。远古时代,原始人类为了躲避寒暑风雨、防备蛇虫猛兽而开始“穴
居”“巢居”,房屋也由此诞生了,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以维护人类的生
存安全。房屋诞生之后,人们便开始在其中从事各项活动,从基本的生活起居向文化、娱
乐等精神层面的活动扩展。于是,房屋见证、陪伴了人类的成长,装载、包容了人类的情
感。也正因为这样,房屋与人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人类不仅在肉体上寻求房屋的保护,
在精神上对房屋也有所依赖,“回家”,一个多么温暖的词汇。因此,不管房屋如何发展,
它都必然围绕“人”这个中心,作为人的庇护所和心灵的归属而存在。它永远是我们的家
园。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科技发展是以为人类服务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下,科
技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由科技发展带来的房屋的改造
与升级,必然是使房屋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并且使其更加有益于人的生
存与发展。然而,科技具有两面性,不少人担忧,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危及人类
生存的负面因素,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积极的一面总是占据科技发展的主导地位,科技发
展在总体和根本上是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也能找到一
些办法来消除或减轻那些负面的影响。在科技哲学、科学伦理、人类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下,
科技更会朝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在科技发展中变化的房屋将
成为我们更美好的家园。
一百年后的房屋会变成什么样子?会呼吸吗?能像魔方一样随意改变形状和颜色吗?
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子,它都是我们永远的家园。变的是外
在,不变的是温暖。变的是房屋,不变的是家园。
【评点】
对于“科技”这一宏大的叙事命题,用“衣食住行”中的“住”来命题,是因为在生
活中,房子的变化最为明显,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而且几乎所有的“科技”带来的
发展与变化,都能融入房子这个“筐”里来展现来表达。作者肯定了住所是我们的家园,
是承载身体和心灵的家园。而科技无论如何发展,人类无论如何进步,都要依托于这样的
家园。这个角度非常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