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ID:685123

大小:72.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劳动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就一般的日常理解而言,劳动是付出 体力或脑力进行工作,以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或者换取酬劳的活动。但如何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创造人” 推演出劳动的育人价值,却不能一蹴而就。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要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就 需要说明劳动教育有哪些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地方,其他四育薄弱和缺失的环节又如何能通 过劳动教育得以完善。 首先,需要厘清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是劳动教育的首要目的,甚 至认为“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 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毫无疑问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对劳动 价值观的过度强调,也有可能遮蔽更加丰富的教育意义。劳动作为对体力和脑力的使用,对外部世界的改 变和对人自身的塑造,应该具有从身到心,从体到德更加丰富的内涵。如果只聚焦于价值观的培养,就有 可能又把劳动教育变成了某种变相的德育或政治教育,这同样是对劳动教育整体目标的偏离。 其次,需要辩证地理解劳动教育中体力和脑力的关系。部分研究者认为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并不 包括“狭义的脑力劳动’’和“纯粹智力活动’’。另一部分研究者往往又强调不能仅仅把劳动视为体力 劳动,要重视当下“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新形态的劳动不断形成’’的特征,若一味强调“出力流 汗’’,劳动教育就会严重脱离时代与社会实际。这种冲突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怎样考虑劳动教育中的 身体和智力的关系?劳动形态的扩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成人劳动世界的结构和分类,然而 这种变化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劳动的应然参照吗?教育者需要深入反省身体和精神的对立,将其 还原到身心发展的层次和顺序上去,形成可供劳动教育参照的身心关系。 最后,劳动教育也要区别于生计教育或职业教育。诚然,从学校毕业之后,多数人都会进入各类劳动 岗位,这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但是,从教育本身的立场而言,如果没有生计或者职业的需求,我们 还需要劳动教育吗?劳动教育对人还有意义吗?只有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肯定回答,劳动教育才有本质的合 法性,而不仅是外在的功能性意义。 因此,就教育学意义而言,开展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理由,不是因为不劳动就吃不上饭,也不是因为当 前社会对劳动者有迫切需求,而是劳动这种自由自觉、带有创造和改造意义的活动,拥有对“人’’的普 遍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所谈的才是真正的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青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需要还 原到符合人的自然天性和身心发展过程的形态上去,也要体现对“全人’’的培养价值。也就是说,劳动 的独特育人价值,应该体现在对儿童的身体、技艺、心灵的每一方面都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培养。一方面, “体、技、心”是属于人之个体的,因此,对这三方面的培养,都真正地属于“育人”,而非外在的社会 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体、技、心”这三者涵盖了人的身体与精神、内在与外在、生存与活动,并能以 多种方式勾连个人与群体。因此,这是一个可以完整体现“育人’’的框架。 (摘编自娄雨《什么是“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克思和恩格斯虽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论断,但无助于探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问题。 B.部分学者将“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作为劳动教育核心价值目标,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C.目前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分类,不可简单地作为青少年劳动教育身心关系的参照。 D.开展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理由是,劳动教育带有创造和改造意义,它拥有着对“人”的普遍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从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出发,结合目前学界“劳动教育’’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B.文章反复强调“教育学立场’’,鲜明地标示出了本文区别于一般结论的研究角度和研究价值。 C.文章在多方面的比较和反思中层层推进论述,充分体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浓厚的辩证色彩。 D.文章结构严谨,“体、技、心”三方面分别照应中间三段,综合体现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弄清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区别及其对四育的完善途径,有助于从教育学的立场理 解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B.劳动教育研究中关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现有研究结论存在着冲突,也有欠缺之处,但仍为作者 的深入思考提供了帮助。 C.即使没有生计或职业的需求也依然需要劳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特性决定的,推广劳动教育无需 考虑生计或职业的需求。 D.在某班“热爱劳动’’主题班会上,一名同学“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赢得尊严’’的发言要点,与 本文作者所持观点不尽一致。 1.C(A 项曲解文意,“无助于”错,原文说“不能一蹴而就”,表明仍需在原有论断的基础上继续 探明,而不能说原有论断“无助于”探明。B 项曲解文意,“持否定态度”错,作者所反对的是“只聚焦于 价值观的培养”的狭隘认识,原文说“价值观的形成毫无疑问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表明作者也 并不完全反对其看法。D 项偷换概念,将原文中“劳动”偷换为“劳动教育”。) 2.D(“体、技、心”三个培养方面是作者提出的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的体现,而中间三段是论述探 明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需注意的问题,前后无对应关系。) 3.C(“劳动教育无需考虑生计或职业的需求”推论错误。文章第四段是在论述应注重劳动教育的本 质意义,而不能仅停留在功能意义上。“生计或职业的需求”属于劳动的功能意义,不能说与劳动教育无 关。) 河南省焦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过年贴年画,曾是中国人古老的习俗。不知从何时起,年画开始淡出国人的春节生活。在振兴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让年画重回春节”的呼声不断。我们已进入 21 世纪,那些年复一年赋予年画 以意蕴的社会生活场景巳烟消云散,我们能做的并不仅仅是将年画收进博物馆,还可以与时俱进,在新的 生活场景中为年画找到用武之地。 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整个中国传统工艺行业,都面临着“接班人培养难”的问题,年 画也不例外。最近,桃花坞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达志先生离世,但是桃花坞木版刻印却没有中 断。桃花坞年画社 2001 年并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每年选派在校生进入年画社学习,迄今已 学成 21 位,有 6 位留社工作。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融合的成功案例。在职业教育体系之外,年轻 一代年画传承人如开封木版年画李力、佛山木版年画刘钟萍、滩头木版年画钟星琳等,也都在参与非遗研 培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传二代”中的佼佼者。 随着现代印刷术的出现,传统的印刷术变成了一种“低技术”。现代印刷工艺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手工刻 印,但这是否意味着,在年画制作中,一定要用“高技术”替代“低技术”、用数码印刷替代雕版印刷?想 想陶瓷和纺织行业,虽然早就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但缂丝、手工陶瓷,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越来越 为高品质生活所需要。再来看看传统印刷业,手工印刷在西方也并没有完全被机器取代,而是转变为一种 更为艺术化、个性化的创作形式。可见传统技艺并不必然被现代技术全面替代。 从西方传来的手工版画,在中国成了一个大的专业门类,而源自本土的年画却濒临灭绝。这固然与外 在的体制性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也有年画从业者自身的原因。放眼国内年画界,只会印不会刻、只会刻老 版不会刻新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思进取的现象是值得业界反省的。复兴年画不能单靠情怀,年画传 承人要有技艺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消费升级,民众对生活品质越来越关注。传统工艺所使用的天然原材料,越来越受当今消费者的 青睐。年画用的颜料,自近代以来一直是化工颜料。在生活越来越讲究的今天,能不能恢复使用矿物质颜 料?用于印刷年画的纸张,能不能采用手工造纸,融合两项或多项非遗技艺?年画的历史意蕴是丰富的,因 此对年画的创新不能是扁平化、单向度的。以往对年画的创意开发多数只注重图案,比如将年画图案印到 马克杯或 T 恤衫上,以为这就是创新。承载这些“创意”的载体,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贬损了年画的价值。 所以,年画创新,不能仅寄希望于其他载体,而应将年画的文化意蕴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内在气质上实 现产品品质的转型升级。 年画上的图案是民间信仰和价值观的视觉化呈现,人们相信,印在纸上的吉祥图案会带来好运。毋庸 讳言,这里面难免会有现代人难以接受的糟粕,如对封建统治秩序的肯定、对升官发财的向往等。不过,“五 子登科”等图案的寓意,除了反映当时的社会等级秩序,也包含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不能 全盘否定。 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古今其实是相通的。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刘钟萍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 试,她在年画老店举办的“和合二仙脱单专场”年画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众多单身人士。她的“状元及第” 年画体验活动,也“保佑”了不少参加考试的朋友。在这里,古老的年画,成了美好生活的见证和祝福。 (摘编自陈岸瑛《年画如何走进新年俗场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工艺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年画所受影响尤 为严重。 B.源自西方的手工版画对传统年画造成巨大冲击,原因在于年画界不思进取,阻碍了年画技艺水平的提高。 C.当下人们更重视商品质量,以化工颜料为主的年画发展缓慢、影响式微,恢复使用矿物质颜料成为大势 所趋。 D.“传二代”代表人物刘钟萍举办的“和合二仙脱单专场”和“状元及第”活动,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论前提,从年画面临的现状入手,提出如何让年画走进现代生活的论 题。 B.文章从接班人、技艺核心竞争力、原材料和产品品质、人们的情感生活需要等方面对中心论题展开论述。 C.文章将年画行业与陶瓷、纺织行业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了传统技艺在现代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具有 巨大的优势。 D.文章分析问题客观理性,在论述年画图案寄寓的民间信仰和价值观时,做到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桃花坞木版年画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传承的案例,是现代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值得其他 年画产区借鉴参考。 B.年画发展离不开创新,但创新不是要改变其载体,而是想办法让年画的意蕴更贴近日常生活,使年画更 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C.从历史上过年贴年画到年画被收入博物馆,再到将来年画可能重新回归大众生活,年画的命运走向,一 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许多传统技艺的发展历程。 D.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并没改变,这成为年画在新时代 重新走进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 1.D 2.C 3.B 河南省济源平顶山许昌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德伦理是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学观念系统中最古老而经典的伦理观念图式和道德实践 图式,也是传统文化生存和演进过程中最重要而深刻的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传 统美德伦理遭遇了危机,但其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无法取代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首先,现代社会转型给道德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传统社会,美德伦理因稳定的家庭 生活而能够大化流行,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美德伦理的教育首先通过家教得到具体落实,然后借助私塾教 育和家族共同体而渐次展开。然而,现代的孩子三岁起就被送到幼儿园过公共生活,不得不独立面对陌生 人的世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从公共规则及其遵守开始。现代社会的转型所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家 庭的日益萎缩甚或瓦解。现在的家庭不像原来的四世同堂式的大家庭或群居家族,基本都是父母加孩子, 关系简单,规模小,家庭结构成为最不稳定的社会细胞。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特别是公民自身的道 德品质培养,势必也会因此而空洞化。批判地继承传统美德伦理,对现代中国社会是一种十分必要且及时 的自我医治、自我调适,甚至是一种道德文化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其次,美德伦理自身也有其不可消解的文化价值特性。这可以从传统美德伦理所倡导的家 教家风对现代美德教化的重要性来加以佐证。家教家风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 联。传统社会家教之于民智开启和民风淳化的历史经验毋庸赘述,仅就现代社会而言,家教不单依旧 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还可为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奠基。所以,人们常把家教看作养成人格美德 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第一风向标。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公共化秩序不单单是宏观制度系统的强 化,而且从根本上讲更需要公民传统美德的内在支撑。麦金泰尔认为,对于一个缺少正义美德的人来说, 普遍的正义规范约束效果等于零。社会公共性确实具有其宏观结构的外在普遍性特征,但人格典范、道德 先进和品格卓越同样是公共文化价值的精神根基,更是引领公共社会生活的内在价值力量。 再次,现代社会的道德平面化呼唤着道德模范的引导。现代社会强调民主伦理,普遍的政治民主和市 场经济使得伦理平面化、一律化。但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人们仍然需要并欣赏一种优雅高贵的生活,需 要“道德绅士”和“文化精英”-真正的“文化精英”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 中国社会正是由于道德绅士和文化精英的缺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伦理趋于平面化。在人类文明发 展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必须站在前面引路,人类社会需要引路者和开拓者。谁能成为我们的开拓者、先 行者?美德伦理恰好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对于道德来说,应该需要英雄和道德模范来示范引领。因为道德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价值,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存在,它的传播除了教化和意识形态宣传之外,一个很重要 的作用就是为人类开辟理想的生活境界。 (摘编自万俊人《传统美德伦理的当代境遇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美德伦理能够重获生机,那么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B.传统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结构具有稳定性,有利于孩子幼年时期道德品质的培养。 C.美德伦理自身具有不可消解的文化价值特性,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必须由家教奠基。 D.当代中国社会伦理有趋于平面化的倾向,主要原因是缺少了道德绅士和文化精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传统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遭遇危机的问题,开门见山提出了观点。 B.文章对比古今家庭结构的不同,论证社会转型给道德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C.文章引用麦金泰尔的话,为论证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D.文章整体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层层深入,逻辑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德伦理是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构成要素,至今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B.现代社会家庭规模较小,这使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C.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伦理美德教育应该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D.只要社会还需要并欣赏优雅高贵的生活,道德绅士和文化精英就有存在价值。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B 2.(3分)D 3.(3分)B 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那么,城市在文化发展中承担着怎样的 功能和责任?现代城市在文化发展问题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着力点有哪些? 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不无现实意义。 城市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三代”(夏、商、周)以前,“都邑”便在中原地区形成;古埃及的开罗、 古巴比伦、古希腊的雅典等城市,也都形成于公元前 5000 年到公元前 600 年期间。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 跨越简朴的社群生活,进入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高度集中的居住格局、日渐发达的商业贸易、日趋增多 的社会交往以及不断繁荣的文化、艺术等,都是城市所催生的文明成果。 进入近现代,城市更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沿和高地。在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乃至 整个世界的工业、商业、金融中心,而且是政治、文化中心。可以说,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已经成为现代 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动力源。高楼大厦、大学、图书馆以及不断变化的生活时尚大都产生于城市,并以城 市为中心向整个社会扩展。直至当代,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仍是各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区和思 想观念的引领者。 “以文化成天下”,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理想,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那么,我们应当建立怎样 的文化标准、以怎样的文化理念来引领现代城市发展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刻把握当代城市文化 发展面临的挑战。加拿大著名哲学家泰勒在《世俗的时代》一书中详细分析了一些欧洲中心城市在西方现 代社会世俗化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也深刻剖析了近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对传统宗教文 化和伦理精神的解构作用。事实上,商业化和世俗化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双刃剑”作用是十分明显 的。一方面,商业化和世俗化催生了一大批现代文化形态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它们也对文化尤其是传 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冲击。 我国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也需要积极吸 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一些世界文化名城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的实践,可以为我们建设世界 文化名城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巴黎是世界时尚之都和先锋文化集散地,同时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在巴黎,人们既可以 看到埃菲尔钦塔等独具风格的现代建筑、红磨坊等炫目刺激的现代娱乐中心;也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各种 博物馆和纪念性建筑群。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巴黎既成为西方古典人文主义精神传统的坚固堡垒,又成为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乃至“超后现代主义”的前沿阵地。 真正的世界文化名城,绝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的中心,也不仅仅拥有时尚流行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景观, 而应具有丰厚的精神文化底蕴,成为引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先进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前沿地带。世界文化名 城之“文”在于其“质”(文化传统和精神文牝)而非其“市”(文化市场);而文化名城之“化”则主要在文 化创新、文化引领。“质”是文化之本市”是文化之用。简而言之,“市”应是“质”的外在表现,而“质” 是“市”的精神内核。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类的知识文化体系在不断发生新的分化和演变,城市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 富。但无论怎样变化,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都不会改变。文化的根本在于人文精神,然后才是经世致用。 我们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尤需保持这种清醒的观念。 (摘编自万俊人《从文化角度看世界性城市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早在夏商周以前,世界各地就已开始形成城市,人类随之进人了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 B.城市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还是图书馆和时尚文化等产生时必不可少的土壤。 C.我国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不仅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也要积极借鉴巴黎、伦敦等城市的经验。 D.具有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未必要有时尚的文化,但必须具备深厚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论述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一中心论题时,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展开,逻辑清晰。 B.在论述城市在文化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时,文章以时间为序,通过中西方城市的对比阐明道理。 C.文章以泰勒的著作和韦伯的观点为例,论证了商业化和世俗化对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D.文章后半部分用大量篇幅为我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出了意见,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城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文明成果,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格局的变化、商业贸易及社会交往 的发展。 B.面对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商业化、世俗化问题,既要发挥其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功能,又要避免其对文 化传统等的不利影响。 C.巴黎作为世界文化名城的成功典范,重要原因在于很好地实现了古典与现代文化元素的结合与统一。 D.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应坚持“文”与“化”的协调发展,没有文化传统和精神文化就不会有文化创新与文 化引领。 1-3.CBA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们心目中,孔子似乎是循规蹈矩、严肃的老学究,其实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读读主要记录孔子言 论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关于孔子言行的文本,就会发现孔子并不呆板拘泥,相反他在思想与行为方式 上很是权变灵活、机智辩证,特别善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体 现出鲜明的灵活与变通的特点。 推崇孝,却不提倡愚孝。孔子非常重视孝道,将孝视为为人之本,认为对父母孝的人也会忠君爱国, 如果人人为孝,则天下大治。但是孔子并没有将孝绝对化、极端化,为人子女不见得要无条件服从父母, 如果父母无理要求也可以不服从。《荀子·子道》记载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鲁哀公问:儿子服从父 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一连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因为他不同 意这种说法。他后来跟子贡说,国家如果有敢于谏诤的臣子,那么就不会出现大问题;父亲有直言规过的 儿子,就不会做出不合礼制的事情。孔子认为,不能一味盲从父辈,置大是大非、大义大理于不顾,单纯 为了成就孝名,有可能陷父于不仁不义之中。正确的做法是据理谏争,以合乎道义为准则。 重友情,却不主张过分亲密。孔子很重朋友与友情,《论语》开篇即提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他对朋友的要求首先是正直,其次则诚实,再次是见闻广博,交到这样的朋友就会得益。他还提到 “乐多贤友,益矣”,以拥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朋友为乐事。还有,孔子认为朋友之间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不能不分你我,取消界限,甚至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朋友。“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 止,毋自辱焉。””就是说要尽心尽力为朋友提供必要的忠告,引导他向善,如果他不听从,也就罢了, 不要自讨没趣。朋友是五伦之一,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劝善规过,是朋友的道义责任,但如果朋 友听不进忠告,也就适可而止,否则有可能伤感情,甚至会自取其辱。 好勇却不主张无谓的莽勇。孔子毫无疑问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同时孔子也是一个十 分有血性的人,他有许多令人激情澎湃的话语激励鼓舞了后世多少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无畏,奋斗 牺牲。但孔子对勇的态度非常冷静理性,他时常提醒弟子们不要意气用事,而要仔细谨慎,做到有勇有谋。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他这番话是针对子路说 的,子路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他曾给予子路很高的评价,说他颇具治国之才,但子路有一个性格特 点就是好勇逞强,伉直鲁莽。对此,孔子不以为然,经常批评子路“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可见,孔子 不赞成莽夫之勇,凭一时头脑发热,不讲智慧不计后果,极有可能造成无谓的牺牲,这样的人与行为不可 取。 不鄙视财富,也不刻意追求。孔子向来不重物质利益,名利心淡泊。他将对待义与利的态度视为区 别君子、小人的标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对感官享受看得很淡,认为作为一名君子应该“食 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主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但他绝不反 对物质利益与财富,认为求富求贵、嫌贫恶贱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他特别注重获取富与贵的手段,一 定是正当的、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与汗水付出得来的,否则坚决不会去占有享受,所谓“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他还义正词严地宣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总之,正如《论语》所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用今天的话说即是孔子不凭空 臆测,不绝对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其实,灵活变通、不拘泥、不古板之 特点体现在孔子思想与行为的方方面面。 (节选自《学习时报》)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为人子女不应该无条件服从父母,一味盲从父辈,因为这样虽然能成就自己的孝名,却会 陷父于不仁不义之中。臣子对君王也是如此。 B.孔子重视友情,把交朋友视为快乐的事。但他认为只有正直、诚实、见闻广博的人才值得深交,交 到这样的朋友才会让自己受益。 C.孔子反对有勇无谋,意气用事。像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过河,这样盲目冒险、连死都不怕的 行为,孔子是不认同的。 D.孔子尊重人的独立思想意志,认为朋友之间也仅限于有劝善规过的责任,而没有勉强对方的权力, 体现了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贯主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先指出一种长期普遍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成见,强调其似是而非,继而旗帜鲜明提出自己的 观点并加以论证,常中见新,给人启迪。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多角度证明了孔子在思想与行为方式上权变灵活、 机智辩证的特点。 C.文章讲述孔子和鲁哀公谈论忠孝的故事,直接有力地证明孔子主张儿子面对父亲、臣子面对君主时, 要敢于劝谏,据理谏争。 D.文章明确反对认为孔子是一个循规蹈矩、严肃刻板的老学究的看法,并用孔子对孝、友、勇、财的 态度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献记载中的孔子,是一个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审时度势、灵活变通的人,他虽然说过“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又认为机械遵循“言必信,行必果”者不过是“小人哉”! B.孔子推崇孝,认为对父母孝的人也会忠君爱国,如果人人为孝,则天下大治,这种思想影响了众多 封建王朝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 C.孔子认为子路有治国之才,却经常不满他冲动鲁莽的行为。孔子反对无谓的牺牲,这和鲁迅不赞成 刘和珍们徒手请愿的观念是相近的。 D.孔子不鄙视物质利益与财富,但也不去刻意追求财富,而是视其为区别君子、小人的标志,主张“君 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 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答】(1)A.依据原文第二段“孔子认为,不能一味盲从父辈,置大是大非、大义大理于不顾,单纯为 了成就孝名,有可能陷父于不仁不义之中”,原文是“为了成就孝名”,并不等于事实上能“成就孝名”,且 原文是“可能陷父于不仁不义”。 B.依据原文第三段“他对朋友的要求首先是正直,其次则诚实,再次是见闻广博,交到这样的朋友就会得 益”,“只有……才”过于偏狭,孔子只是列举了“三种益友”,但并未仅限于这三种。 C.正确。 D.依据原文第三段“还有,孔子认为朋友之间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不分你我,取消界限,甚至将自 己的想法强加于朋友……就是说要尽心尽力为朋友提供必要的忠告,引导他向善,如果他不听从,也就罢 了,不要自讨没趣”,这里体现的是朋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己所欲,慎施于人”。 故选:C。 (2)C.依据原文第二段“《荀子•子道》记载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鲁哀公问: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 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一连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因为他不同意这种说法。 他后来跟子贡说,国家如果有敢于谏诤的臣子,那么就不会出现大问题;父亲有直言规过的儿子,就不会 做出不合礼制的事情。孔子认为,不能一味盲从父辈,置大是大非、大义大理于不顾,单纯为了成就孝名, 有可能陷父于不仁不义之中。正确的做法是据理谏争,以合乎道义为准则”,“直接有力地证明”错误,“孔 子并没有将孝绝对化、极端化,为人子女不见得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如果父母无理要求也可以不服从”,然 后才是“正确的做法是据理谏争,以合乎道义为准则”。 故选:C。 (3)D.依据原文第五段“不鄙视财富,也不刻意追求。孔子向来不重物质利益,名利心淡泊。他将对待义 与利的态度视为区别君子、小人的标志”,“其”指代错误,区别君子、小人的标志是“对待义与利的态度”。 故选:D。 答案: (1)C (2)C (3)D 【点评】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 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 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 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 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 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过去人们一般会说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说法貌似给予 较高的评价,但实际上并没有阐释清楚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在儒家学说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什么样的地位,其与儒家整体思想、学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问题。我们认为,儒家的艺术思想、艺 术理论恰恰是儒家学说当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 儒家的艺术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儒家的艺术理论、艺术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产生了十分丰富的 艺术理论观点。“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可以说是儒家思想 中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理念。其实,这也是儒家艺术理论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这里 讲的是志道、据德、依仁,最后要“游于艺”。就是说,儒家的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不经过“游于艺”的 阶段,是不完整的,甚至达不到它最高的境界。 “游于艺”的“艺’’,就是“六艺”,“六艺”包括今天被称之为音乐和书法的“乐”与“书’’,这都是与 艺术有关的。总之,对于儒家而言,不管是“道”还是“德”,还是最核心的理念“仁”,都离不开“艺” 来提升完善它的境界。 孔子对于艺术功用的论述,在其艺术论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诗,可以 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诗 歌艺术的功能理论:所谓兴,在这里不是指作为诗之手法的“引譬连类”之兴,而是指作为诗之功能之一 的感发志意、使人兴起修身的“兴”。所谓观,讲的是诗对于认识社会、考察民风民俗、民心向背的认识作 用;所谓群,就是讲诗能使个体的人与社会相沟通;所谓怨,则是指“怨刺上政”。 对于艺术的文与质、美与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首先,孔子的理想 是上述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状态。他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雍也》)孔子关于内容与形式应高度统一的理想在他对《韶》《武》的评价中充分表现出来: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对于《韶》的尽善 尽关与《武》的尽美未尽善的比较,他把艺术作品的美与善、形式与内容明确区分开来,看到艺术的形式 之美既有与内容之善相统一的情形,也有不相统一的情形。而不相统一的情况,有时是内容之善胜于形式 之美;有时则是形式之美胜于内容之善。不管怎样,孔子已经看到了形式对于内容、美对于善的相对独立 性,对于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包括上述的这些基本观念,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而今天的艺 术观念、艺术理论,越来越强调艺术与人生的相互的沟通交流,也就是古代所倡导的艺术人生化、艺术生 活化,同时也是人生艺术化或者是生活艺术化。这一点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甚至具有人类普遍适用的价 值,也可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正如徐复观所言:“由孔门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 即是善(仁)与关的彻底和谐统一 的最高境界,对于目前的艺术风气而言,诚有‘犹河汉而无极也’之感。但就人类艺术正常发展的前途而 言,它将像天体中的一颗恒星样的,永远会保持其光辉于不坠。’’ (摘编自李心峰《试论儒家艺术理论的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过去人们对于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没有弄清楚在儒家学说中的位置。 B.儒家的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必须经过“游于艺’’的阶段,否则是不完整的,也达不到其最高境界。 C.孔子关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表述,是中国古代对诗歌创作进行的系统的理论探索。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了孑 L 子对于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深入思 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先指出过去人们对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认识的不足,然后引出了作者的观点。 B。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即提出观点、引用《论语》名言,深度分析。 C.文章最后一段分析了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等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总结收束全文。 D.文章的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凸显了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儒家学说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道’’“德”“仁”都靠“艺” 来完善提升。 B.儒家对于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阐述,并不集中,而是零星的、分散的,这正符合《论语》语录体的特 点。 C.孔子对《韶》和《武》的评价,既体现了他在艺术上的“善”与“美’’的观点,也体现了他在艺术的 内容与形式上的认识。 D.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普遍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就在于,体现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并给人们的艺 术创作以指引。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 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过去“认识是不全面的”原因是“没有阐释清楚儒家艺 术思想、艺术理论在儒家学说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地位,其与儒家整体思想、学说究竟 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问题”。C.“是中国古代对诗歌创作进行的系统的理论探索”错,曲解文意,原文第 四段为“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诗歌艺术的功能理论”。D.曲解文意,原文第五段为“首先,孔子的理想 是上述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状态。他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作者引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孔子对“文”与“质”既对 立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 (2)D.“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错误,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指出意义和 价值”。 (3)A.“最核心的部分”的表述错误,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为“这可以说是儒家思想中非常核心、非常 重要的一个基本理念”,说明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之一。 答案: (1)B (2)D (3)A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 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 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 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 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儒家强调“仁”,这个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被训为“仁从人从二,于义训亲”。这提示了儒家 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即社会性和群体性。李泽厚先生认为,“‘仁’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 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因此,儒家从一开 始就不将目光单纯地投射到人的自身修养,而更强调对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义务承担,儒家个人价值的 最高表现始终都是兼济天下,自我修养只是为兼济天下所做的准备,也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但同时, 儒家又敏锐地体察到了人性的软弱与自私,因此,儒家不同于墨家的兼爱,而强调有差别的爱,不同于墨 家的平等观念而强调秩序。这个秩序就是以亲亲为基础,以孝悌为纽带的具有等级差别的秩序,即“亲亲 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形成了一个由远及近,以家庭伦理为基础,以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 不同于儒家着眼于社会性和群体性,道家更追求一种封闭性和稳定性,即所谓的“小国寡民……邻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类似于桃花源般的境界。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老子着眼于人 的固定性与封闭性,既不赞许人的迁徙与流动,也不赞同人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希望人在一个相对封闭 的时空格局中得到自然中的满足。此外,区别于儒家将人置于社会,道家更强调将人看作一个独立的具有 个人价值的生命个体。儒家与道家一主外,一主内;一个强调群体性,一个强调个人性。看似截然不同的 两种社会建构,在中国长期的乡土社会中实现了奇迹般的协调,共同影响了古老中国乡村的社会形态。一 方面,由于儒家对群体性的强调,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重视关系、交情与伦常的社会,即所谓的人情社会与 血缘社会。同时,由于儒家强调有分别的爱,因此中国乡土社会格局也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仿佛“同心圆 波纹”似的“差等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费孝通先生提示我们“这个传统结构的差等格局具有伸缩性…… 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变化”,归根到底,这也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观念的体现; 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乡村又是一个封闭性较强的、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在人与地的关系上,中国格外强调地域性,所谓“生于斯死于斯”即是如此。中国乡土社会对土地、 对家乡有种极强的依恋性,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即使离开家乡也必要落叶归根。这种“洞穴情结” 追本溯源即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则有着极强的封闭性,传统社会以“男耕 女织、自给自足”为基本模式即是这种封闭性的体现,而这也多少.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摘编自袁子墨《从乡土中国看儒道互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儒家不仅将日光投射到人的自身修养上,而且更强调对家庭乃至社会的义务承担,兼济天下才是儒家个 人价值的最高表现。 B.道家更追求--种封闭性和稳定性,希望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格局中得到自然中的满足。这一点与儒 家着眼于社会性和群体性不同。 C.儒家强调群体性,道家强调个人性,在此影响下中国乡村表现为一个封闭性较强的、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D.中国乡土社会的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即使离开家乡也必要落叶归根,这一情结来自老子的道家 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说文解字》和李泽厚的话揭示“仁”的内涵,引用费孝通的话论证儒 家思想对乡土社会格局的影响。 B.文章运用了大量对比论证,主要通过对比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多个方面的不同,来论证这两种思想的互 补共同对乡土中国产生了影响。 C.第三段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了儒家强调群体性,影响到对人情、血缘的重视;强调有分别的爱,影响 到乡土社会的“差等格局”。 D.第四段以中国传统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一-基本模式为例,论证了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 这种极强的封闭性深受道家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相对于儒家的兼济天下,墨家的兼爱更强调无差别的爱;相对于儒家对秩序的强调,墨家更强调的是人 与人之间的平等。 B.道家不主张人们有过多的迁徙与流动,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更强调将人看作一个独立的具有个人价值 的生命个体。 C.道家强调人的固定性,强调将人看作独立的具有个人价值的生命个体,这导致了中国乡土社会形成以个 人为中心的格局。 D.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看似不同,却在中国长期的乡土社会中奇迹般实现了互补,共同影响了古老中国乡 村的社会形态。 1.C(儒道的共同影响使中国乡村表现为既是一个“人情社会与血缘社会”,又是一个“封闭性较强的、自 给自足的小社会”。) 2.D(“深受道家的影响”说法错误,原文是“而这多少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3.C(文章第三段说“由于儒家强调有分别的爱,因此中国乡土社会格局也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仿佛‘同心 圆波纹’似的‘差等格局’”。可见,不是因为道家思想,中国乡土社会才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格局。)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