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ID:685133

大小:6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1 题。 “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 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 的 演讲……在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人们欣赏 “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 充满阳光的精气神。只要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燃”起来,是由心灵的温度 决定的。生活中,一些人 “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 一天钟;一些人 “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 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 ;一些人盲 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 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 脚步才不会停。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振奋人心 误解 自夸 长袖善舞 B.振奋人心 曲解 自诩 八面玲珑 C.震撼人心 曲解 自夸 八面玲珑 D.震撼人心 误解 自诩 长袖善舞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B.只要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C.只要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D.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聪明绝顶’’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 扬国光”。 B.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不禁让人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 别深厚。 C.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不料年纪青青就断送在了 伤寒上。 D.韩愈在月夜听见贾岛吟诗,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 为美谈。 17.B 18.A 19.A 河南省焦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我急匆匆赶来,期待在上次发现地衣的地方,再见它们的身影。清明前后,一晚上的 电闪雷鸣。第二天傍晚,我散步到这片绿毯般的山坡,夕阳正从远处的树梢上一点点坠落, 紫色的异檐花、黄色的鼠曲草亭亭玉立。我突然发现,一一块石头周围的草皮里,洇出一 小片一小片的黑色,像是打翻了墨水瓶。凑近了看,我心一跳,是地衣!可不是嘛,一只一 只挤挤挨挨的,正在偷听大地生长的声音。 小时候听母亲说,春夏雷雨过后,草丛里会长出黑黑的地衣,好吃又有营养。但母亲 从没有带我采过地衣,时常带我去采地衣的,是姐姐。姐姐说,一打雷,土地就被震醒, 地里会探出一个个小耳朵,你要去看吗?我当然要去看,于是挎个小竹篮跟着她走。 …… 这是以前很久远的事情了,它们沉睡在我的记忆深处,却被今年的春雷给苏醒了。 雷雨过后,我时不时就往小山坡上跑。地衣会在雷雨后疯长,雨期过长,就会腐烂, 天晴数日,又会干枯,采摘时机很难把握,有时遇见,有时遇不见。可它在与不在,对我 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里能望见童年和少年的时光。 17.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所用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马致远(1250?—1321 以后),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文家。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意思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C.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猿猱欲度愁攀援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C 18.C 19.示例一:这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它们沉睡在我的记忆深处,却被今年的春雷给唤醒了。 示例二:这是以前的事情了,它们沉睡在我的记忆深处,却被今年的春雷给唤醒了。(3 分。 若有其他修改,合理亦可给分) 河南省济源平顶山许昌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当今文化实践中,正确理解与有效运用神话中蕴含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 题。 从神话的存在形态看,既有 的口头神话、古老经典的文献神话,也有丰富多彩 的文物神话、形态鲜活的民俗神话,还有新的传媒背景下出现的新媒体神话。用好神话中 蕴含的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任何文化自信都 不是罔顾事实的自我陶醉,更不能是 生发出的盲目自大① ;相反, 培育文化自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历史事实和艺术真实为依据,以文化服务于人民 ② 、服务于人类进步为主导。 ,如果把数量众多的中华民族神话比作一棵历经 了数千年沧桑的大树,那么我们所能汲取的营养只能是其中的累累硕果。( )。既 不能站在文化虚无主义的立场,认为神话就是古人痴人说梦一样的虚幻的③“瞎话”,也 不能不加分析地把神话中的一切观念全部接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④ :“传承中 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 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口耳相传 古为今用 一厢情愿 毋庸讳言 B.口诵心惟 师古不泥 主观臆断 毋庸置疑 C.口耳相传 古为今用 主观臆断 毋庸讳言 D.口诵心惟 师古不泥 一厢情愿 毋庸置疑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时,这些作为营养精髓的果实隐藏在枝叶之中,需要我们认真辨识,科学“拿来”。 B.有时,这些作为营养精髓的果实隐藏在枝叶之中,需要我们科学“拿来”,认真辨识。 C.有时,我们需要认真辨识这些隐藏在枝叶之中作为营养精髓的果实,科学“拿来”。 D.有时,我们需要科学“拿来”这些隐藏在枝叶之中作为营养精髓的果实,认真辨识。 19.文中画横线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17.(3分)C 18.(3分)A 19.(3分)D 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过去十多年,中国的造星综艺经历了技术层面上的不断 ,偶像文化如火箭般 蹿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偶像是社会风气的指向标,其背后隐藏的是( ① )。 流水线般的“造星”模式,________了一批又一批“人造明星”。很多青少年把这些“明星” 当作崇拜的偶像,穿衣戴帽、言谈举止,处处模仿。而那种主打“颜值”“炒作”“绯闻”“拜 金”的偶像加工手法,更容易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偏,让价值观尚未成型的他们深受其 害。一些青少年,为了 自己的偶像而应援、打榜,耗费了时间金钱,荒废了学业 人生,致使偶像原本的正向示范意义完全无从谈起。 当然,偶像文化也不是洪水猛兽,对待偶像文化,我们也不宜 地制造焦虑、 宣泄偏见。( ② )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但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偶像,可以帮助他们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希望综艺节目更多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多 讲述一些他们的故事,汇聚成诱导青少年向上、向善、向前的巨大力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革新 滋生 跟随 一贯 B.革新 催生 追随 一味 C.改革 滋生 追随 一贯 D.改革 催生 跟随 一味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希望更多综艺节目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多讲述一些他们的故 事,使之汇聚成诱导青少年向上、向善、向前的巨大力量。 B.我们希望综艺节目更多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多叙述一些他们的故 事,汇聚成诱导青少年向上、向善、向前的巨大力量。 C.我们希望更多综艺节目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多讲述一些他们的 故事,使之汇聚成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向前的巨大力量。 D.我们希望综艺节目更多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多讲述一些他们的故 事,汇聚成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向前的巨大力量。 19.在文中①、②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答: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创新不是一味寻求 。牛年央视网络春晚的“开新”,最为关键的在于 创作团队能够坚守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让 的作品传递出 青年对家国、亲人的挚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唤起不同年龄层受 众的共鸣。 ( ),更不应是局限于某个圈层的狂欢。新媒体时代网络文艺要实现高质量 发展,就要打破不同圈层文化之间的壁垒,以崇高的时代精神、开阔的文化格局和鲜活的 现实观照,发挥文艺作品引领社会价值的重要作用。 牛年央视网络春晚敏感地捕捉到青年群体的潮流热点,以时代精神嫁接青年喜闻乐 见的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受众。青春偶像在 的交响乐曲中,用一曲 《山河无恙在我胸》致敬抗疫英雄;说唱节目《我的家乡最闪耀》,传递浓浓家乡情和拳 拳赤子心;零零后女孩儿段奥娟与童声合唱团带来《陪我长大》,不懂事的“小棉袄”也 要立志成为守护家人的“防弹衣”。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晚会以 的美育 熏陶呼唤着青年要有超越小我的大爱。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新立异 引人入胜 大气磅礴 春风化雨 B.独辟蹊径 美轮美奂 大气磅礴 如坐春风 C.标新立异 美轮美奂 抑扬顿挫 春风化雨 D.独辟蹊径 引人入胜 抑扬顿挫 如坐春风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网络文艺具有明显的圈层文化特点,但网络文化不是小众文化的代名词 B.虽然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圈层文化特点,但网络文艺不是小众文化的代名词 C.虽然网络文化是小众文化的代名词,但网络文艺不具有明显的圈层文化特点 D.虽然网络文艺是小众文化的代名词,但网络文化不具有明显的圈层文化特点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分析】(1)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应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辨析。 (2)本题考查补写语句,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做到话题一致,注意语意连贯。 (3)本题主要考查比喻的修辞,应了解修辞的概念,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解答】(1)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 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独辟蹊径:自己开 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语境是创新不是一味表明自己的与众 不同,故选“标新立异”。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形容装饰、 布置等美好漂亮。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语 境是形容作品,故选“引人入胜”。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大气磅 礴:形容气势盛大。语境是形容交响乐曲气势盛大,故选“大气磅礴”。春风化雨:适宜于 草木生长的风雨,也比喻良好的教育。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 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语境是形容美育,故选“春风化雨”。故选 A。 (2)“更不应是局限于某个圈层的狂欢”后句提到“新媒体时代网络文艺要实现高质量发 展”,根据语意衔接的原则,可以得知“更不应是局限于某个圈层的狂欢”和括号内第二个 句子的主语都是“网络文艺”,排除 AD 两项。后面还提到“就要打破不同圈层文化之间的 壁垒”,可以得知“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圈层文化特点”,排除 C 项。故选 B。 (3)原文的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圈层文化的隔阂”比作“壁垒”;A.借代,“丝竹” 借代“音乐”;B.比喻,把“官场”比作“樊笼”;C.夸张,“三百杯”是数字上的夸张;D. 设问,问“借问酒家何处有”,答“牧童遥指杏花村”。故选 B。 答案: (1)A (2)B (3)B 【点评】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要 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抓住整个句 子,由整体到局部,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要弄懂成语的意义,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掌 握成语之间词义的差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感情色彩的区别、词义的轻重、是否符合语境 等,考查是否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失当、不合逻辑、表意重复等。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 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 生深刻的影响。不仅 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 的书 生和隐居“南山’’、 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 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 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 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 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 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 ”。自此以后,中国 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同其他 林木相比 B.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处 C.同其他林木相比,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处 D.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 而安等等 18.下列各句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夯实乡村教育的根基,才能让乡村全面振兴更有“含金量”。 B.蓬佩奥之流也明白,这种“种族灭绝”谎言无论怎么包装,终究是谎言。 C.我们不仅要让农村孩子“有学上’’,还要努力让他们“上好学”。 D.以“奋斗者”号深潜万米,激扬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趾高气扬 落泊荒野 奇货可居 始作俑者 B.春风得意 落泊荒野 待价而沽 始作俑者 C.趾高气扬 落草为寇 奇货可居 开山鼻祖 D.春风得意 落草为寇 待价而沽 开山鼻祖 【分析】(1)本题考查补写语句,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 理。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着重考查引号,应了解引号的用法并结合语句辨析。 (3)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应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辨析。 【解答】(1)按照一般的语序,应该是作状语的句子在前,“同其他林木相比”是状语, 应放在前面,排除 AB 两项。接着应该引出和“同其他林木相比”的对象“竹子”,所以第 二个分句应是“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再举例说明竹子的独特之处。所以后面应是“如 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排除 C 项。故选 D。 (2)文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引用;C.表示强调;D.表示特 殊称谓。故选 A。 (3)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春风得意: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 后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语境是形容处境顺利的封建宠儿,应选“春风 得意”。落泊荒野:比喻流落在民间。落草为寇: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语境是形容流落 民间的书生,应选“落泊荒野”。奇货可居:把市面上稀少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 卖。后常用以比喻凭借某种技艺或把某种事物当作资本来博取名利地位或别的好处。待价 而沽: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语境是形容“名士”,修饰的对 象是人,应选“待价而沽”。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开 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语境是竹林七贤是首先这样做的人,应选“始 作俑者”。由于成语加了引号,这个句子的“始作俑者”已经不再含有贬义,而是表示竹 林七贤是首先做这个风雅之事的人。故选 B。 答案: (1)D (2)A (3)B 【点评】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要 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抓住整个句 子,由整体到局部,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要弄懂成语的意义,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掌 握成语之间词义的差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感情色彩的区别、词义的轻重、是否符合语境 等,考查是否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失当、不合逻辑、表意重复等。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 式的浅阅读远远不够。能够引发读 者思考的深度阅读,( )。对此,作家们往往采取 的阅读方式,以接近深读 状态。比如,王安忆每天浏览十万字不在话下,笑谈自己“泡在文字里才能喂饱”;毕飞 宇则以“把玩古董”的心态细读作品妙处,好的作品一下午品读四五页心里就“美得不 行”。我们或许天赋异禀,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 的读者。觉 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法国作家梭 罗在经典著作《瓦尔登湖》中说过:“读书需要训练,就如同运动员所接受的训练那样, 而且,人们差不多要终其一生,追求这个目标。”如果说有的阅读只是为了简单的功利, 那么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逸麻痹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必须 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觉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对此,学者们 地谈到, 拥有海量信息的自媒体时代,往往抓取或推送的仅是跟个体兴趣相关的“窄化”资讯。通 过经典人文阅读,使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切他人,突破资讯隔膜。恰 如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曾宣称,通过阅读小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避重就轻 截然不同 明察秋毫 殊途同归 B.浮光掠影 大相径庭 明察秋毫 不约而同 C.避重就轻 大相径庭 洞若观火 殊途同归 D.浮光掠影截然不同洞若观火不约而同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 B.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 C.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 D.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经典人文阅读,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突破资讯隔膜,多理解关切他人。 B.通过经典人文阅读,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切他人,突破资讯隔膜。 C.通过经典人文阅读,突破资讯隔膜,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切他人。 D.通过经典人文阅读,使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突破资讯隔膜,多理解关切他人。 17.D(第一处,“避重就轻”的意思是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 只谈无关紧要的方面。“浮光掠影”的意思是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形容印象不深刻。此处形容“浅阅读”使人印象不深刻,应选用“浮光掠影”。第二处, “截然不同”指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这里强调采用的阅读方式全然不一样,应用“截然不同”。第三处,“明察秋毫”形容眼 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洞若观火” 的意思是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这里强调读者看得很清楚,对作 品足够了解,应用“洞若观火”。第四处,“殊途同归”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 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不约而同”的意思是没有事先商 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致。此处是说学者们没有约定而一起谈到同一观点,应选用“不约 而同”。) 18.D(括号前面说“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深度阅读”,中心词是“深度阅读”,括号中的句 子应该是以“深度阅读”为陈述对象。A 项陈述对象变成“核心指标”,这就导致前后句出 现中途易辙的语病,应排除;C 项前一分句以“深度阅读”为陈述对象,但后--分句陈述对 象变成“核心指标”,与前面不连贯,应排除;根据前后语境可知,此处应是强调深度阅 读“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而“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是 对深度阅读的描述,是该观点的依据,应放在“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的前面,据此 排除 B 项。) 19.C(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通过……”的结构造成句子缺少主语, 可以把“读者”前面的“使”字去掉,让“读者”作句子的主语,据此排除 D 项;二是语 序不当,从文中来看,“经典人文阅读”和“突破资讯隔膜”是读者“走出已知的自我小 天地,多理解关切他人”的途径,应把“突破资讯隔膜”放在“经典.人文阅读”的后面, 据此排除 A.B 两项。)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