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Ⅰ(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部分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Ⅰ(解析版)

ID:685140

大小:81.05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山东省部分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Ⅰ(解析版) (七市汇编: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淄博市、日照市、济宁市、德州市) 2021 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社会人际关系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包括信任危机。构 建诚信守约的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建立完备的个人征信体系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当一个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经济体试图进入发达的商业社会时,社会的诚信和契约精神就变成了无形 的门槛。自 1960 年至今,被列入中等收入范围的 101 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 13 个最终进入发达经济体行 列,近 90%的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苦苦挣扎,甚至还有部分国家返贫。虽然各国经济发展成败的原 因有所不同,但其经验教训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借鉴吸取的。过去近百年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发达 经济体行列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反观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返贫的国家, 其个人征信体系或者未建立起来,或者因不完善而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经济结构看,在达到中等收入之前的农耕和小商品时代,社会分工不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商业交换 不发达,所需要的征信体系也主要通过本地化的口口相传和口碑来维持运转。工业化经济体中,社会化分 工较发达,交换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结构,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关系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的协作中, 金融体系发达程度不高,个人征信体系还不是经济运行的必需品。进入高收入发达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发 生变化,第一、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服务业成为发达经济的主体。 分工精细化,交易和交换日益频繁化,多方合作、多人联合日益密切,需要大家都具有契约精神,才能使 各个环节顺畅运行。如果没有一个诚信守约的社会环境,经济的运行成本会逐渐加大,从而使整个经济体 2 的发展逐渐偏离大众的期望而渐渐失速,进而停滞。因此,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成为一个国家进入发 达国家行列的标志。 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文明社会,共赢成为主题,这使得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随着利他理念的增强而 提高。完备的个人征信体系,能增强人的社会性,提高顾及别人的自觉性,而一个利己主义社会,一个只 注重结果却不考虑过程是否合法合规的功利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将逐渐消失,社会公信力也 将逐渐丧失。没有了互信,人们承受风险的能力极为脆弱,对社会事件的容忍度也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过 度期望和不切实际的要求。例如,当滴滴出行的顺风车业务出现伤亡事故时,许多人不去思考避免发生此 类问题的办法,却苛求滴滴平台必须做到零风险。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必须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通过征信体系的失 信惩戒来限制过度的利己主义,通过对守信者的表彰来降低其借贷成本,通过征信记录来规范人们的守信 与合作行为,逐步建立起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如此,在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我们就能促成一个诚信 守约社会环境的形成,从而大幅度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整个经济体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摘编自王志诚《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构建诚信守约社会》) 材料二: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直接作用于各个社会主体的信用行为,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 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按规定对诚信企业和模范个人给予表彰,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 营造守信光荣的舆论氛围。提升金融、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税务、质检、知识产权等部门的监管和服务 职能,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要深化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应用,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 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 强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 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各级人民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策 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根据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对失信者进行惩戒。推动形成市场性约 束和惩戒。建立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制订评价办法,完善失信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使失信者在市 场交易中受到制约。推动形成行业性约束和惩戒。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并监督会员遵守,违规 的失信者,按照情节轻重实行惩戒措施。推动形成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失 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发挥群众评议讨论、批评报道等作用,通过社会的道德谴责,形成社会震慑力,约 束社会成员的失信行为。 3 (摘编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商业交换不发达的农耕和小商品时代,还是金融体系发达程度不高的工业时代,诚信都不是经济 运行的必需品。 B.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利他理念就越强,人与人之间合作的程度也就越高,共赢的领域就越 多。 C. 监管和服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好个人征信平台的信用信息,为守信者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服务,让 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D. 诚信社会里,不仅要尊重别人的创造性劳动,更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对失信者应该进行惩戒,却不可曝 光其失信行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经济体之所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返贫,是因为社会成员之间缺乏互信,承受风 险能力弱,经济运行成本过高。 B. 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能够促进我国诚信守约社会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整个经济体进入发达国 家行列。 C. 如果不能建立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制订评价办法,失信惩戒机制就无法在市场交易中真正发挥效 能。 D. 加强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既要强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又要推动形成市场性、行业性、社会 性的约束和惩戒。 3. 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李先生向周先生借款十万元,后因故请求延迟一个月还款,周先生相信李先生,答应了其请求,后李先 生如约还款。 B. 目前我国银行向个人提供融资服务的速度慢,坏账率高,原因之一是个人信用信息不全,银行无法快速 准确地做出判断。 4 C. 某健身会所突然关门,已付费的会员蒙受经济损失,法院判决后,法人拒不退费,被列入征信黑名单, 被限制高消费。 D. 芝麻信用是一套收集各种数据为商户提供服务的信用系统,芝麻信用积分高于 600 且无不良记录者,可 以在某平台免押金租房。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 以上两则材料都围绕“信用体系”进行阐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A 3. A 4. 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结构进行论证,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上,综合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等方法。 5. 材料一围绕“个人征信体系”,分别从他国经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两个角度论述“我国为何需建立 完毕的个人征信体系”这一观点;材料二围绕“个人征信体系”,分别从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两 个方面论述“如何坚守社会信用体系”这一观点。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诚信都不是经济运行的必需品”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个人征信体系还不是经济运行的必需品”。 B.“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利他理念就越强”逻辑错误,原文“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随着利他 理念的增强而提高”强调利他理念的增强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条件。选项颠倒了。 D.“不可曝光其失信行为”错,由原文“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可知。 故选 C。 5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因为社会成员之间缺乏互信,承受风险能力弱,经济运行成本过高”以偏概全,由原文“各国经济 发展成败 原因有所不同”可知,“其个人征信体系或者未建立起来,或者因不完善而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只是他们的共性特征,但不能作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返贫的唯一原因。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构建诚信守约社会”。 A.李先生因故请求延迟一个月还款的行为是一种失约,违背了个人征信体系,不符合诚信守约的精神。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五段,其中第一段“构建诚信守约的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建立完备的个人征 信体系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提出观点;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国家发展的需要、经济结构的需要和文 明程度的提高等三个角度分析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构建诚信守约社会的必要性。第五段“必须开始建立并 逐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总结全文观点。这是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 从论证方法看,结合“自 1960 年至今,被列入中等收入范围的 101 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 13 个最终进入 发达经济体行列……”“例如,当滴滴出行的顺风车业务出现伤亡事故时……”可知,这是运用了举例论 6 证的方法; 结合“在达到中等收入之前的农耕和小商品时代……工业化经济体中,社会化分工较发达……进入高收入 发达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这是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结合“如果没有一个诚信守约的社会环境……”“没有了互信,人们承受风险的能力极为脆弱……”可知, 这是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结合“过去近百年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建立了完善的个 人征信体系。反观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返贫的国家……”可知,这是运用了事实论证的方法。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五段,其中第一段“构建诚信守约的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建立完备的个人征 信体系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提出论题,强调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第二、三、四段分别从他国 经验、社会发展两个角度分析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构建诚信守约社会的必要性。第五段作出总结,再次强 调“必须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材料二共有三段,呈总分式结构,其中第一段为总说,强调“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重要性,第二 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强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两个角度阐释。 2021 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 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 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 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 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 7 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 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 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 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 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 “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 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 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 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 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 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 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 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作家王蒙,以 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 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 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 8 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 朝花周刊: 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 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 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 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 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 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 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 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 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 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 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 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 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化 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 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 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 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9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 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C. 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 D. 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发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 B. 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 C.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 D. 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 ) A. 2021 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 得空前好评。 B. 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 与荣光。 C. 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 爱上了中国。 D. 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 内外高度认可。 4.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 5. 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 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10 【答案】1. B 2. A 3. B 4. (1)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2)论点与 论据高度统一。所举“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论证观点。(3)用词精炼准确。运用 “事实上”“可以说”等词语,使表达恰当有分寸。 5. (1)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2)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精华与糟粕,区 分善恶美丑。(3)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和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更新转化,吸收消化。(4)提高文化 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错误。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 一的联系,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进行理解分析的能力。 A.“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错误。根据材料一的 最后一段“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 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因此,培养 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可见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 体。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关系的能力。 11 B.在原址重建圆明园,不是文化自信,毕竟火烧圆明园是一种国家民族的耻辱。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首先找到相关信息,然后从“严密”的角度结合文句加以说明。 比如,从结构脉络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逻辑思路,先总结在分析论证。开头第一句“那么,继承与 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先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先宏观概括为 “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 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再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先列 举神话传说,再列举儒家思想。 其次体现在事例典型,能充分地论证观点,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 无一不充满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 理论化了,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 畏而自信的精神。 最后是语言表达上看,遣词造句极尽严谨缜密,例如“事实上”“可以说是”“就是”“不就”“无不充 满”“不正”等词语,均体现了表意的精准性,增强了说服力。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的第二段“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 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可以归纳出答案(1)通过各 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结合材料二倒数第二段王蒙的讲话“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 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得出答案(2)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 12 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善恶美丑。 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 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得出答案(3)探究其承载 的文化与时代和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更新转化,吸收消化。 结合材料二第六段王蒙所言“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 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得出 答案(4)提高文化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 2021 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高考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 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 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 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 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②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 “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 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 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 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 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 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③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④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 13 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 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 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 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 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 造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 川的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 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 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 键所在。 (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①汤恩比说:“就中国人杂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 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②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 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 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③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 600 年,到公元四、 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 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④公元 589 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 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⑤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 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 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 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 时叙史的传统。 14 ⑥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 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 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⑦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 样写道:“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 ‘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⑧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 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 终充满活力。 (摘编自杨其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 为种族认同纽带。 B. 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 生了决定性影响。 C. 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 延续提供了保证。 D.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只有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长期延续发展, 一直没有中断。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思想中“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个人性情到家国情怀,呈现出乐善共荣、 献身其济特征。 B. 汉代起尊崇的儒家学说,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而与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结,体现了文化的可引导 性与可塑造性。 15 C. 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政权并未造成中华文明中新,表明文化基因可以突破种族、血缘或地域限制,保持文 明本质的稳定。 D. 材料二通过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与开放性特质。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温柔敦厚”文化特征的一项是( ) A.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 简要梳理材料一第④段的行文思路。 5. 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 D 2. D 3. C 4. 首先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继而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讲述历史及其源头, 进而从反面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也会发生变异,最后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 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 5. ①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② 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延续性;③对儒家学说的尊崇、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每个阶层,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④重视修史的 优良史学传统,维护、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⑤从未断裂的汉字作为重要载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传 承提供了保障。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6 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 化为种族认同纽带”错误。从原文“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 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来看,“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 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于文无据;且“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属于强加因果,原文的 表述是“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错误。从原文“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 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来看,选项以偏 概全,言过其实。 C.“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错误。不只是“温柔敦厚”, 还有“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以及“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等原因。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D.“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错误。由原文“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 部因素所中断”“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等来看,没有 揭示“开放性特质”。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由材料一“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 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 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可知“温柔敦厚” 的文化特征。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二句,看似在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蕴含的却是深深的失望 与愤慨。诗人说,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因为好景不常在,人生多苦难,既然有幸遇上得意之时, 17 何不把握当前,且醉且乐,不要让这金杯空对着明月。不符合“温柔敦厚”文化特征。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 作答本题的实质就是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然后选择恰当的连接词进行整合答案。 材料一第④段共有⑩句话。第①句,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第②-⑧句,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 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讲述历史及其源头;第⑨句,从反面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 也会发生变异;第⑩句,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 最后,选择“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连接词整合答案。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①段“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 分析可知,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 用; 由“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 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分析可知,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 “温柔敦厚”的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延续性; 由“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 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 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分析可知,对儒家学说的尊崇、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每个阶层,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由“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 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 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分析可知,重视修史的优良史学传统,维护、 18 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由“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 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 充满活力”分析可知,从未断裂的汉字作为重要载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提供了保障。 2021 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2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 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 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 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 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阁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 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 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3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 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 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赋》 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 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 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 33 大类。其《序志》说:“原 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 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 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 的重要标志。 19 4 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 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的“丽”,“诗 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 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 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 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需《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1 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其 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 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 2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娱情 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 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 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 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 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 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 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 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 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与“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 3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 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 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 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 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 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 20 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 (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朝时文学从学术中开始独立出来,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 B. 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是文体辨析开始与文学自觉的标志。 C. 文学自觉扩大了文学的内容,创作者开始关注物象描摹,表现自然景物的感发,强调人生悲欢离合。 D. 魏晋时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借文学表达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但并未否定文学的社会责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文”与“笔”的区分,刘勰强调文需有韵,萧绎强调文之抒情并且注重语言形式美。 B.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明确区分了诗与赋的文体特征,标志着文学自觉的成熟。 C.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强调作家的才情与生命体验,是文学性明确与丰富的表现。 D.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了文章的价值,也强调可以借此超越权势与生命局限。 3.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 ) A. 《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并列。 B. 蔡邕《独断》等作品反映了早期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C. 郭象《庄子注》认为万物不是由道产生,而是自然如此 D. 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 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 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论述,从上述三篇作品中任选一篇分析其对文学自觉的体现。 【答案】1. D 2. B 3. C 21 4. (1)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 谨。(2)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一中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有力。(3)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接 近”“已经”“还不能算是”等词句。 5. 《短歌行》:(1)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2)通过宴会的歌唱,抒了写 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是曹操独特的生命体验的体现。(3)继承了《诗经》写 实的特点,但情感内涵更个性化,在诗歌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归去来兮辞》:(1)多用借物喻人、对偶等手法,以六字句为主,朗朗上口,韵律悠扬,体现了对文学 审美性的追求。(2)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 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与生命体验。(3)这篇辞赋自然率真,改变 了汉大赋不见个人情性的状况。 《兰亭集序》:(1)注重文学审美性的体现,情景交融,整散结合,运用了对偶、借代、夸张等手法。(2) 作者感慨时光飞逝、人生短促,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是作者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的 表现。(3)本文具有玄理的意味,但又不是虚妄空谈,逻辑性强,叙事写景和抒情议论融合,是序言文体 的楷模。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张冠李戴,“南朝时文学……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错误。由原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 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 ‘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可知,萧绎所说的“文”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 B.“是文体辨析开始”错误。原文为“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 C.“开始关注”说法错误,文中说“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 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娱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没有说“开始关注”;“强调”有误,原文为 “关涉”。 22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理解信息的能力。 B.“标志着文学自觉的成熟”无中生有。“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是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 觉的追求,没有表明是文学自觉的成熟。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材料观点的能力。 C.郭象的观点属于魏晋玄学的范畴,不在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之列。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 从论证结构看,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引出话题:“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二、三、四段以并列的关系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自觉的标志:文学从广 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 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 谨。 从论证方法看,文章论证方法多样。“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为例证法;“诗缘情 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为引证法。论证有力。 从论证语言看,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接近”“已经”“还不能算是”等词句,表述严谨明晰。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把握文学自觉的特征:作品具有文学性,文体特征鲜明,思想活跃,重视人的价值,呈现作家生命活 23 力、体验、才情;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自觉的追求;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等。作品是文学 自觉漫长过程中的一环。 按照这些特征分析作品即可。比如《短歌行》。 从体裁特征及审美角度看,作者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等,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从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角度分析,“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等内容通过对 宴会的歌唱,抒了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是曹操独特的生命体验的体现。 《短歌行》继承了《诗经》写实的特点,通过对自己心情的描述和对贤才的渴望表达自己的理想,但情感 内涵更个性化,在诗歌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山东省日照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 字反倒沦为配角。如《一个人的战争》一书刊行了“新视像读本”,该读本共 238 页,配有图画 212 幅, 几乎每一页都作了设计。其“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在于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冲击力的 图片。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 进一步思考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断,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已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 热衷于图像直观。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 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 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 正像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 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 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 24 和“大众化”了,因而扩大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 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或“漫画化”。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 不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要条件和路径。然而,在“读图时代”, 此类读物被大量的“通俗化”,改造成“图画本”,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 的图解。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 理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假如读者对古 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漫画图像,这是 否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转化为漫画时, 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 言的体验呢? “读图”时尚的流行,也许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性,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 向。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在“读图时 代”,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从 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 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 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 一言以蔽之,“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 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改变了文学原有 的格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摘编自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材料二: 就图像与文字的根本属性来看,图像最显著的优点是视觉的真实感,它可以为人们带来与叙述对象几 乎无差的体验,即具象性;文字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感悟与互通。即抽象性。图像是叙述对象的投射与 镜像反应,文字是对叙述对象能指和所指的符号化反应。正是由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这些“天差地别”, 许多人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势同水火”,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象而已,它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辅相 成的关系。 文字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形象性,它内隐着建构客观世界精神的“像”。图文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联系, 25 古时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述就很好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 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学语言在叙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 “像”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尽管文学深层次中的审美意义、情感内涵还无法通过图像进行完美演绎,但是文学语言图像化作为文 学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读者对文学意蕴和情感的体会。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 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 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过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多以心灵的体悟为主,人们从感知渠道来 看属于单边的审美感悟。而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它内在的属性决定了人 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其进行认知和体味。因为语言的图像化意味着以感官来触摸文学深层次的灵魂, 以眼、耳、鼻、口、舌来真切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以有形来觉察无形,这势必会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 的感悟。 (摘编自杜更胜《读图时代文学的蜕变之语言图像化》)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行图文书中图像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图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沦为配角,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 发生转变。 B. 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甚至使经典著作 庸俗化。 C. 插图大量涌入文学作品,搅乱了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内在文脉,可能破坏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 感悟方式。 D. 图像有视觉的真实感和极强的情感渲染性,能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的特点,使接受者产生更加 深入的感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奇、精美、内容丰富的图像会大大增加读物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促使读者消费和阅读。 B. 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 C. 公众倾向于读图的快感,冷落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会使图像“霸权”加剧,文字的生存空间受到挤 26 压。 D. 在读图时代,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知和体味,鉴赏活动不再是单边的审美感悟。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面对空前发达和市场化的影视业,专为影视而生存的作家和专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B. 精美的图画的艺术加强了语言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所无法达到的。 C. 图像化的写作将作家的“编码”过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缩短,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性阐发中扬长避 短。 D. 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封面,以一个现代人立于窗外的影子表达打开洋场社会一扇窗子的寓意。 4. 材料一第二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 在对待图文关系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B 3. A 4. ①对比论证,比较文字和图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②引用论证,引用林白的话,指出图文之间的互文性 阐发有一种“有趣的吻合”。③举例论证,举蔡志忠漫画例子,论证经典著作漫画化的利弊。④假设论证, 假设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漫画形式的理解,指出其后果。 5. 相同点:①两则材料都认为图像和文字各具特色,各有优势;②两则材料都认为图像化可以带来新的阅 读感受。(或都认为图像对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不同点:①材料一认为图像凌越文字,挤压文字;材料二认为文字和图像相辅相成,联系紧密。②材料一 认为图像会对文字产生曲解和转义;材料二认为图像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7 A.“流行图文书中图像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图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错误,文中为“图像似乎逐渐占据 了主导地位”,只是“似乎”; B.“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错误,“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 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可知选项以偏概全; D.“图像有视觉的真实感和极强的情感渲染性,能赋予”错误,偷换主语,“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 化”的是“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错误,原味“但从后一方面 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漫画书”“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 体验呢”,可知是未知的,推断不成立。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的能力。 A.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凌越文字在当 代文化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选项作家和作品依附于影视业,能够证明图像凌越文字。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 性著称”,即对比论证,比较文字和图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即引用论证, 28 引用林白的话,指出图文之间的互文性阐发有一种“有趣的吻合”。 “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 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即举例论证,举蔡 志忠漫画例子,论证经典著作漫画化的利弊。 “假如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 漫画图像,这是否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 转化为漫画时,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 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体验呢”,即假设论证,假设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漫画形式的理解, 指出其后果。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相同点:“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 性和联想性著称”“就图像与文字的根本属性来看,图像最显著的优点是视觉的真实感,它可以为人们带 来与叙述对象几乎无差的体验,即具象性;文字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感悟与互通。即抽象性”,即两则 材料都认为图像和文字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 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 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 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性的把握”,即两则材料都认为图像化可以带来 新的阅读感受。 不同点:材料一“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 认为图像凌越文字,挤压文字;材料二“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学语言在叙 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像’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 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认为文字和图像相辅相成,联系紧密。 材料一“从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 太多插图进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 从文字引向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认为图像会对文字 29 产生曲解和转义;材料二“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 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 性的把握”,认为图像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 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 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 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 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2021 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 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所以,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无论大小,皆是从无到有一点点取自 西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五四”前后,我们开始了对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曾照 搬过苏联的学科分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再次全盘照搬西方的学科,大规模地从西方移植了社会科学, 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等。这种移植导致中国传统学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学术革命,填 补了现代学术空白,没有这一引进就没有现代学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言必称希腊”的弊端也如影随 形,相伴而来。经过上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努力,从欧美移植过来的这些学科本身尽管都是在中国语 境下由中国人自己在研究,但是这些学科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点几乎表现在所有哲 学社会科学学科上。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通过这些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究竟是想为欧美造就人才,还是为我们 30 自己造就人才?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初,就有人尖锐指出过:“中国现在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政治、 经济、社会,以及他们的历史是值得研究的,必须研究的,而且是可以研究的……他们看见英美各国的大 学有些什么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就照样设立这些课程……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里为中国造人材,反在这里 为英美法造人材。”尽管当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就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发起过“学术中国化”运 动,但将近一百年过去了,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正是鉴于这一教训,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终于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当下的中国文 科各领域都面临着从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向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转型的挑战或任务。在笔者看来,所谓新文 科与旧文科之间的差异,当然应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西方化学科体系之间的差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科学为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和中国数据的文科,当然就是所 谓的“新文科”。 (摘编自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材料二: 光明智库: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您认为, 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新文科承担着哪些使命? 林文勋(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始 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 方法论基础,因而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变革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今时代,在深化文明交流 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只有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通过发展跨文化交流, 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因此,新文科建设要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当前,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文科应该不断推进跨国研究、合作 与交流,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蓄积青春力量。在发展过程中,新文科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学科前沿,不断加强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贡献度与美誉 度。新文科还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文化育人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王博(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从学科建设 的角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 31 下情怀,更自觉地把中国所处的世界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形成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 不同文明的客观认知。 近年来,北京大学通过南南学院和燕京学堂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既提供了让不同文明背景的人 共处合作的空间,也为未来世界提供了彼此联系的纽带。这提示我们,要让广大青年学子知中国、懂世界, 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编自《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之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之所以都是从西方移植而来,是因为传统的经史子集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 B. 若没有三次对国外学科的移植,中国传统学术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现代学术也就不会产生。 C. 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本质上是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的过程。 D. 人文社会科学致力于用理论和方法论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说近百年前的“学术中国化”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文社会学科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但是当时的 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认识。 B. 当下的中国文科各领域仍未脱离西方学科体系,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建立中国特色的 学科体系是新文科的建设任务。 C. 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思想武器追踪学科前沿,不断提升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推进跨国交流、建 构人类命题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D. 中国未来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这对新文科提出了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要求。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符合新文科要求的一项是( ) A. “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将城市规划等优势学科与管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有机融合,其研究成果 促进了苏州名城保护相关法规的出台。 32 B. 大数据、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浪潮,正极大地改变着学习和教育方式,应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为新文科建设提供高效便利的工具。 C. 培养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不仅要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思想、 中国制度,还要发出中国学派的声音。 D.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依托本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和雄厚师资力量,开设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 目,以培养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人才。 4. 材料二两位受访者有哪些一致的看法? 5. 材料一是如何逐步解答“何谓“新文科””这一问题的? 【答案】1. B 2. C 3. B 4. ①两位受访者均提出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青年学 子;②新文科建设要拥有天下情怀,推进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文明的研究;③新文科要发挥自身在中国文化 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5. ①作者首先指出,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取自于西方的历史事实;②然后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 即其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才培养的方向模糊不清;③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指出新旧 文科之间的差异,从而明确了“新文科”概念的内涵。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错;原文内容为“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 这不能说是“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 C.“本质上是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的过程”错;“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 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的目的,不是本质。 D.“用理论和方法论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错,据原文“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 33 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可知。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观点的能力。 C.“是推进跨国交流、建构人类命题共同体的必要要求”错。应表述为“是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B.是强调新文科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属于材料论述的新文科要求的内容。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新文科建设要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 伍”“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拓展 国际视野……让广大青年学子知中国、懂世界,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等内容可知, 两位受访者均提出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青年学子; 由“人文社会科学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 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等内容可知,新文科建设要拥有天下 情怀,推进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文明的研究; 由“新文科还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携手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形成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不 同文明的客观认知”等内容可知,新文科要发挥自身在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中国文化的 34 主体性。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 “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 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无论大小,皆是从无 到有一点点取自西方”,作者指出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取自于西方的历史事实; 二、三段,““言必称希腊”的弊端也如影随形,相伴而来”“ 我们通过这些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 究竟是想为欧美造就人才,还是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里为中国造人材,反在这里 为英美法造人材”,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即其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才培养 的方向模糊不清; 最后一段,针对上述问题,指出“新文科与旧文科之间的差异,当然应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西方化学科 体系之间的差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 国材料和中国数据的文科,当然就是所谓的‘新文科’”,表明新旧文科之间的差异,从而明确了“新文 科”概念的内涵。 2021 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只要它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区域地 理的相对完整性,二是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一般说来,江南文化在区域地理上的相对完整性是大家公 认的,而江南在文化传统上的独立性,则是一直很成问题的。 表面看来,与中国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地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东南 财赋地,江左文人薮。”这是康熙写给江南大小官吏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很值得玩味,一方面,它表明政 治家的眼光看得很准,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特别是明清以 来。另一方面还可以说,政治家毕竟只是政治家,所以只能看到对他们统治有用的物质财富与人力资源。 但这个江南,与一般人心目中的“江南”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这两方面显然不能看作是江南文化最核心 35 的东西。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江南更多的是一个诗与艺术的对象,是“三生花草梦苏州”的精神寄托, 也是“人生只合扬州老”的人生归宿。它可能很大,大到是白居易诗中的杭州,也可能很小,小到如李流 芳画里的横塘,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超功利的审美存在,与帝王那种实用的江南不可同日 而语。 这就有必要问一下,什么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它自身所独有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区 域文化的比较来发现。第一,仅仅有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即政治家讲的“财赋”,并不是江南独有的 特色,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巴蜀,在富庶上就可以与它一比高下。第二,政治家讲的文人荟萃,也不能 算是它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孕育了儒家哲学的齐鲁地区,在这一方面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江南之 所以会成为中华民族魂牵梦萦的一个对象,恰是因为它比康熙最看重的“财赋”与“文人”,要再多一点 东西。多一点什么呢?这也可以在比较中去发现,比如,我们可以说,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 比,它多的是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而与自然经济条件同等优越的南方地区相比,它又多出来一点 仓廪充实以后的诗书氛围。但使江南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真正拉开距离的,老实说却不在这两方面,而是 在于,在江南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 儒家最关心的是人在吃饱喝足以后的教化问题,如所谓的“驱之向善”,而对于生命最终“向何处去”, 或者说心灵与精神的自由问题,基本上没有涉足。正是在这里,江南文化才超越了“讽诵之声不绝”的齐 鲁文化,把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如果说,由于文化本身是无所不包的,在江南文化中同样有 伦理的、实用的内容,它们与北方文化圈也是一脉相通的,那么也可以说,只有在审美自由精神这一点上, 才真正体现出古代江南文化对中国文化最独特的创造,是其他区域文化不能替代的,在这个意义上,把审 美精神看作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当然是不成问题的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是古代诗意生活的一种象征。它并非一个实在的地域概念,而是一种观念,或 者说是皇帝与士人脑中的想象。江南不是政治、经济、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而是一种在中国文化地图上 的一片永恒的青山绿水;它不是现实世界中那片富足的养活了无数南国儿女的鱼米之乡,而是一个从唐诗 宋词乃至更早的南朝就开始的只有诗性心灵才能忆起的美丽梦境。 另一方面,在这里也需要做一点补充,把审美精神看作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并不是说中国其他区域 文化都没有审美创造,而是说这不是它们最显著的贡献。以齐鲁文化为例,它当然也有自己的审美性格, 如孔子就说过,他最赞同的人生境界,就是带着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到春天的郊野中去春游。但在儒家 文化中,由于沾染了太多的道德色彩,儒家的审美活动就不够纯粹,它经常发生的一个异化,就是“以道 德代替审美”。 36 (摘编自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 材料二: 明清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从表现形态来看是起居、饮食、养生、娱乐、消遣等几个方面,他们以日常 生活中的一切作为审美对象,一枝一叶,一琴一鹤,一饮一啄都能以审美眼光看之,我们可以说江南士人 的日常生活是审美的、艺术的。张潮说:“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 不同。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江南士人审美的日常生活形 成的原因是他们具有审美的心胸,以审美的视野去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因此原本平凡的事物就具 备了审美的意义,这既是士人的人生态度,也是生活策略。 从美学的本体来说,江南士人将“闲”看作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意义,“闲”是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 美学的根源和最后的归宿。“闲”能使士人以别样的视野审视人生和寻求人生的意义,其归属在于从生活 中去寻求这种无关功利的闲适,是一种疏离了现实利害关系之后的超然心态,是感性生命活力的自然释放。 “闲”的内蕴是生命意识的审美化,是在一种情感维度中来感受生活,它常常依附于一些简单的事物 中,比如下棋、钓鱼、赏花、闲侃等等事情。由于懂得生之可贵,因此那些看似简单细微的事情在生命的 语境中变得具有意蕴。士人将生命的价值寄予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意味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 名缰利锁的困扰,生活也就在毫无牵绊的顺畅中如行云流水一样悄然滑过。正如李渔所言:“把钓观棋, 一朝即过,不信日长如小年。”又云:“枕上闻啼鸟,花间鸣素琴。闲来理残编,悠然自古今。” 明清时期士人将“闲”作为日常生活的广泛追求和臧否人物的尺度,“闲”与“忙”是有区别的, “忙”有着鲜明的功利色彩,这是一种苦的生活方式。“闲”带着生活的审美色彩,诸如游山玩水,四处 闲荡。“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换一种视角去看生活,人只要暂且放下心头的名利之思,也可 以发现生活中的一时闲乐。另一方面,这种“闲”与儒家赋予道德审美意义的“闲“不同,儒家关于“闲” 最为著名的就是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回这种闲且乐的生 活一直是儒家所推崇的境界,因为它和人的道德相关,能够在物质简陋的情况下悠然自得,是人的道德境 界的体现。很明显,江南士人并没有这个特点。他们更多注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 而相应淡化了身上的道德责任感。 摘编自赵洪涛《明末清初江南士人日常生活美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7 A. 江南文化的特征不是政治家们看到的对他们统治有用的物质财富与人力资源,而是一种超越实用理性的 审美自由精神。 B. 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注重教化,江南文化注重心灵与精神的自由,两者不完全一样,江南文化超越 了齐鲁文化。 C. 从张潮的论述来看,明清江南士人懂得生命的可贵,能够用审美的艺术的眼光来观照日常生活,松月山 水,都充满诗意。 D. “闲”与“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都在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只不过明清江南士人的“闲”相应 淡化了道德责任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不是“江南”的含义,“江南”是一种诗意的文化感知,只有用审美的心灵才能感 知到它的底蕴。 B. 用审美的视野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平凡的事物就具备了审美的意义,但这要人具有审美的心胸和 超然的心态。 C. 摆脱了名缰利锁的纠缠,将生命的价值寄予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生活就会充满诗意,卑微的生命 就会崇高。 D. 中国的其他区域文化如儒家也有审美创造,但和江南文化相比较而言,它的审美活动不够纯粹,常常用 道德代替审美。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江南文化中“闲”的一项是( ) A. 明代戏曲家高濂,曾经雪夜宿禅林,他说:“从僧拥炉,旋摘山芋,煨剥入口,味较世中美甚,欣然一 饱。”并与寺僧就芋头谈论禅学。 B. 明末将领张煌言曾经写过一首词《前调》:“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国盟, 故园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 C. 归有光曾孙、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归庄写有一首诗《赋得游鱼咳花影》:“灼灼花叶旁池,织麟几队漱涟 漪。细波吹动芳菲色,浮沫摇残零乱枝。” 38 D. 清初的萧山人来集之在公廨之后发现一处废弃的园子,命家人“依期布种,依期收刈”,“暇叉手巡行, 见螳螂之攫食,听蝼蝈之长谣”。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道:“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这令我到底惦着江 南了。”根据两则材料,请简要分析朱自清为什么“惦着江南了”。 【答案】1. D 2. C 3. B 4. ①材料一首先提出问题,人们认为江南文化的独立性存在问题;②接着论述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并不是 江南的本质特征;③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审美自由精神;④最后指出江南 文化与其它文化在审美上的不同。(意思对即可) 5. ①采莲体现了江南生活的诗意,朱自清“惦着江南”恰是对江南诗性文化的追念;②采莲充满了“闲适” 的趣味,体现了江南士人的审美追求,表明朱自清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③“惦着江南”也表现了朱自清 以别样的视野审视人生和寻求人生的意义,暂时想去寻求一种无关功利的超然心态。(意思对即可;其他 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特征”应该是“本质特征”,原文为“什么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而是在于,在江南文化中, 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 B.“江南文化超越了齐鲁文化”说法过于绝对,应该是在“某种意义上”; C.“懂得生命的可贵”不是张潮论述的内容。 故选 D。 【2 题详解】 39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C.“生活就会充满诗意,卑微的生命就会崇高”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中有“在一定程度上”的表述。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张煌言的词有浓重的家国情怀,不属于江南文化中的“闲”。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一般说来,江南文化在区域地理上的相对完整性是大家公认的,而江南在文化传统上的独立性,则是 一直很成问题的”可知材料一首先提出问题,人们认为江南文化的独立性存在问题。 由“表面看来,与中国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地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但它 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超功利的审美存在,与帝王那种实用的江南不可同日而语”可知作者接着 论述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并不是江南的本质特征。 由“什么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而是在于,在江南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 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可知作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审美 自由精神。 由“另一方面,在这里也需要做一点补充,把审美精神看作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并不是说中国其他区域 文化都没有审美创造,而是说这不是它们最显著的贡献”可知作者最后指出江南文化与其它文化在审美上 的不同。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是古代诗意生活的一种象征”“江南不是政治、经济、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 40 而是一种在中国文化地图上的一片永恒的青山绿水;它不是现实世界中那片富足的养活了无数南国儿女的 鱼米之乡,而是一个从唐诗宋词乃至更早的南朝就开始的只有诗性心灵才能忆起的美丽梦境”可知采莲体 现了江南生活的诗意,朱自清“惦着江南”恰是对江南诗性文化的追念。 由“从美学的本体来说,江南士人将‘闲’看作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意义,‘闲’是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 美学的根源和最后的归宿”“明清时期士人将‘闲’作为日常生活的广泛追求和臧否人物的尺度”可知 采莲充满了“闲适”的趣味,体现了江南士人的审美追求,表明朱自清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由“‘闲’能使士人以别样的视野审视人生和寻求人生的意义,其归属在于从生活中去寻求这种无关功利 的闲适,是一种疏离了现实利害关系之后的超然心态,是感性生命活力的自然释放”可知“惦着江南”也 表现了朱自清以别样的视野审视人生和寻求人生的意义,暂时想去寻求一种无关功利的超然心态。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