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句子断句,改写成诗、词、剧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020年高考新课标I卷】
n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
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n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 )
n A.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n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
表扬
n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n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
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n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
去吃门钉肉饼。
n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
n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n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n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 种
劳作。
n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
情的人。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n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
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
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n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3分)
n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
顶延伸着。
n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
太难了。
n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
充满生机”
n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
家面前。
【2018年高考浙江卷】
n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
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
出来的书。
n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
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n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
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n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n A.甲 B.乙 C.丙
标
号
引号 “”
破折号 ——
括号 ()
省略号 ……
着重号 .
书名号《》
连接号 —
专名号 —
n 标
n 点
n 符
n 号
点
号
句末点号
句中点号
问号 ?
句号 。
感叹号!
逗号 ,
分号 ;
顿号 、
冒号 :
n 1、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n 2、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n 3、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n 4、可爱的,我能不爱你吗,我怎么能不爱你呢?
n 5、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n 问号
n 选择问、倒装问句末才用问,
n 追问、反问、特指问 每句都要问,
n 有疑问词非疑问句不用问。
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
到新的水平。
2、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工、农、兵 调查、研究
3、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今天做值日的是
四、五组
4、他是一位有多年经验,工作积极性很高,非常优秀的教师。
4、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
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顿号
n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n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必插入顿,
n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n 并列词语有点长,顿号变逗不要忘。
n 书名号和引号多次出现,中间顿号可省略。
1、他长得那么英俊、那么潇洒、那么活力四射。
2、他多么英俊、多么潇洒、多么活力四射。
3、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4、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实践。
5、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实践。
6、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
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
n 分号
n 分号表并列,点在句句间。
n 分句内部用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1、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
一杆台秤
2、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3、“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4、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
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5、标点复习要注意三点:一、概念,二、不套用情况:1、~2、~
3、……
n 冒号
n 提示下文、总结上文要用冒,
n 说在中间且一人说,说后不用冒,
n 冒号的管辖范围,冒号注意不可套。
1、毛泽东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泽东的教导。
3、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
见解的。
4、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
生机。”
5、“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句至理名言,鲁迅也说:“错误是人类进步的
阶梯。”
n 引号
n 用法:1、表说话。2、表引用。3、表着重指出。
n 4、表特定称谓。5、表否定讽刺。
n 引用部分能独立,句末标点引号里,
n 引用之语不独立,句末标点引号尾。
n 冒号、引号、引内句号是一套,
1、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
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n 括号
n 括号表注解,句末符号不可写。
n 注释部分紧挨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1、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
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
写信去报名。
2、《丽达公寓》即日发售.......
3、朱军的《艺术人生》栏目我最爱看。
4、这次征文的主题是《我爱我班》。
书名号
报刊杂志、书名文章、法规文件、电影戏剧。
n 电视节目、画展、主题、杂志社则不可。
几种不套用情况
(1)省略号和“等等”不套用,
(2)“是”和破折号不可套,
(3)冒号和“即” 不套,
(4)破折号和括号不套 。
对话中的标点你注意了吗?!
n 1、老师说:“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
n 2、 “今天很冷,”老师说,“大家多穿些衣服。”
n 3、 “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老师说。
4、 老师抬起头,看了看大家:“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
服。”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叹号、问号不能用在句子成分之间,其语气停顿相当于句号。
我呀!还得再活上一阵子呀!
是谁?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中国?
2.书名号容易忽视。
资本论不是很长吗?你不也要读吗?
3.破折号与省略号的区别:
破折号1、表解释。2、表递进。3、表转折。4、表插说。5、表声音延长。
破折号表声音延长,省略号表说话断断续续。
我们对着高三喊:我--爱--你--
“我……不行……了,请……你……”
4.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
我们班有很多爱学习的同学: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二:标点符号使用歌
n 1、问号
n 选择问、倒装问句末才用问,
n 反问、追问、特指问 每句都问,
n 有疑问词非疑问句不用问。
n 2、顿号
n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n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必插入顿,
n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n 并列词语有点长,顿号变逗不要忘。
n 书名号和引号多次出现,中间顿号可省略。
标点符号使用歌
n 3、分号
n 分号表并列,点在句句间。
n 分句内部用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n 4、冒号
n 提示下文、总结上文要用冒,
n 说在中间且一人说,说后不用冒,
n 冒号的管辖范围,冒号注意不可套。
n 5、引号
n 冒号、引号、引内句号是一套,
n 引用部分能独立,句末标点引号里,
n 引用之语不独立,句末标点引号尾。
标点符号使用歌
n 6、括号
n 括号表注解,句末符号不可写。
n 注释部分紧挨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n 7、书名号
n 报刊杂志、书名文章、法规文件、电影戏剧。
n 电视节目、画展、主题、杂志社则不可。
标点符号使用歌
n 7、几种不套用情况
n (1)省略号“和”等等不套用,
n (2)“是”和破折号不可套,
n (3)冒号和“即”不套,
n (4)破折号和括号不套
【2020年高考新课标I卷】
n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
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n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 )
n A.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n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
表扬
n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n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
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2020年高考新课标I卷】
n 破折号常见的作用有:解释原因,对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
转移话题,表示转折、递进、总结等。
n 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
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明。
n 选项A“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对前面“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
的原因进行解释;
n 选项B“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回报”内容的进一步解
释;
n 选项C属于转移话题;
n 选项D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n 故选B。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n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
去吃门钉肉饼。
n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
n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n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n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 种
劳作。
n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
情的人。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n 破折号常见的几种作用,如表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转折或转换,表声音的中断或
停顿,表语意的跃进等,结合语境仔细辨析。
n 文本“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中破折
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后面写“去吃门钉肉饼”,前
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n 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
n 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前
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n 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与“山上打柴的
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在语意上构成转折。
n 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通过增添修饰成分,
用扩展的方式,对“一个人”进行补充说明。
n 故选B。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n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
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
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n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3分)
n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
顶延伸着。
n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
太难了。
n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
充满生机”
n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
家面前。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n 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
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
n 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
n 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
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
n 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
n 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项引号的作用
符合要求。
n 故选B。
【2018年高考浙江卷】
n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
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
出来的书。
n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
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n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
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n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n A.甲 B.乙 C.丙
【2018年高考浙江卷】
n 甲处“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
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中
的冒号使用错误,冒号在此处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句中要
解释的是“插画(插图)”,但冒号后面的解释的是“绘
本”。
练习
n 1、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n A.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两
个性质不同的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革命过程。
n B.有的石头像连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
虎。
n C.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n D.孔子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
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n B(分号改为逗号)
n 2.找出与例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句( )
n 例句: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n A.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呀,
“军政当局”呀!
n B.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风流人物”!
n C.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些
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
n D.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
着的。
n A 为否定,表讽刺
n 3.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n A.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祖国!
n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
纳三十个人吃粥。
n 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
纸盒装着的饼干。
n D.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
—一点光、一点热。
n B(语意转折,其它项为注解说明)
n 4.选出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
n A.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都想
不断有所进步。
n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
备,充满生机”。
n C.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它为“诗中极品,千古绝
唱。”
n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立足于现代,努力搞好当前各项革
命和建设事业,我们才能奔赴光辉灿烂的未来。
n B(A引号内的句号改为逗号并移到引号外;C句号移至引号之外;D引
号后的句号为逗号)
n 5.下面哪一句话的括号使用不正确
n A.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现在山东省
历城县)人,著名词人。
n B.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
的地方。
n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n D.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
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n C(句号放在括号之前)
n 6.指出下列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
n ①它反映了一个王朝行将没落的情景(《读书》1981年10月号65页)。
n ②法布尔在他的最后一年——92岁时,出版了巨著《昆虫记》最后一
卷——第十卷。
n ③一小时——准确地讲是55分钟——一晃便过去了。
n ④查《徐霞客游记》,霞客在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十月初十游三洞。
n ⑤玉宝说:“叔叔,我没傻,保长不是说过‘来贼’必抓吗?”
n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n D(①句号在“情景”之后;④去掉括号后的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