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5 科技聚力,创新强国
【话题解读】
科技的每一次革新都带来巨大的改变,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
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智能手机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幻想,高铁和共享单车改变了
人类的出行方式,“北斗”随时随地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位置……真可谓科技改变生活,生活因科技而精彩。
但科技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时代话题。
预测理由:
社会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
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近年来,我国按下科技创
新的“快进键”,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原创科技成果。在开启“十四五”建设的新征程上,我
们还必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既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加快掌握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各领域的前沿引领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同时,还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
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足功夫,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
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唯有如此,方能以创新驱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提升综合国力提供强大保障。
发展所需
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
增强。同时,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全
面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要求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调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时代氛围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根据我
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
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新发展阶段,要加快形成新发
展格局,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要看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
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只有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
转化,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增长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才能使国内大循环活力更加强劲,塑造更多依靠创
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国情重视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需要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在科技发展上,西
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
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而我国如果要后来者居上,实现民族复兴,就需要重视科技创新,用创
新来驱动发展。而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了人工智能、互联网+、
大数据等新生事物,我国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的选择,影响着我国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认识提升】
1.主题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
日千里,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从这些年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来
看,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紧紧扭住创新的“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推动高质量
发展“加速跑”。中华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抓创新
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立足科技创新,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拓展发
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迎来
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2.理念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始终是推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阿喀琉斯之踵”。只要层层压实责任,为知识产
权保护工作创设更加良好的环境,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多花力气,在措施执行上强化落地,就能不断推动创
新迈上快车道,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意义分析:
智能化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作为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
角度一:智慧时代来临,青年人应抓住机遇,顺势而起,有所作为。
在全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大前提之下,智慧时代的来临为青年的发展带来机遇。
“智能化”“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词汇是智慧时代的代表,小到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大到智慧交
通、智能武器,都可以归于智慧时代的主题背景之下。智慧时代为青年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广大
青年要树立高远的志向,以科技探索者为榜样。同时可以反思当下,种种原因导致时下青年群体存在眼界
比较狭窄,理想比较物质化的现象,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历史的英雄由岁月定义。
时代的洪流中,智能化的浪潮下,青年人只要充满希望,不负青春,以坚韧不拔之精神面对挑战,创造可
能,他就是自己的英雄。
角度二:智慧时代来临,青年人应直面挑战,积极应对。
智能化给人们带来诸多欣喜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艰巨的甚至无法跨越的挑战。人类某些机能
的极限或许无法超越智能产品,但是智能产品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思目前智能化发展给人类工作
能力、生存尊严等方面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面对挑战,青年人要积极主动,敢于应对。柯洁两度败给人工
智能,中盘落泪离席,调整心态后又回到棋局,直面失败。那稚嫩却刚毅的背影诠释了英雄的概念:不以
成败定义,穿过丛生的荆棘,咬牙前行的便是英雄。人们思考着人工智能诞生而产生的各种挑战,又在反
思中砥砺前行。这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鲁莽,不是不知深浅的执拗,只是“尝尽酸甜苦辣还不堕信念”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青年人思维灵活、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有了最好的施展机会。22 岁的中国男生曹原
带领团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位列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 2018 年度
十大人物榜首。
角度三:反思智慧时代来临所带来的问题及青年人的应对之策。
智能化发展给人类带来生存、伦理、法律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智能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
产成本的,也使得大量劳动力失业;智能手机有一千个好处,同时也让人类因为过于依赖而日渐懒惰、冷
漠;早在 2017 年,沙特阿拉伯授予“女性”机器人索菲娅公民身份。作为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索菲亚无论是在伦理上还是在法律上,都拥有人的权利。那么,人工智能的崛起对人类生存是否会造成威
胁,甚至毁灭人类?这始终是一个能够引发人们无限遐想和激烈讨论的问题。可以通过想象,合理推测人
类社会智能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4.立论树
1 科技创新要久久为功
2 珍惜荣耀,砥砺前行
3 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4 激活科技创新的时代伟力
5 开放为科技创新插上翅膀
6 以科技创新筑牢强国之基
7 让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8 科技创新“照亮”强国之路
9 科技引领创新,人文驱动发展
10 让科技创新成果深深扎根祖国大地
5. 关联主题
科技强国 创新发展
自主自强 中国智慧
科技合作 硬核技术
创新引领 人文驱动
久久为功 科学精神
6.科技典型事例
(一)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总工程师
他是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男人:面对外国人的技术封锁,他铸就了中国史无前例的工程!
自 2010 年 12 月起,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率领数千建设大军奔赴珠江口
伶仃洋,开始了攀登世界工程技术高峰的创新之路。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33 节沉
管要完成高精度的海底对接,岛隧工程的总工林鸣比喻其难度:“像连续 33 次考上清华。”
“中国跨度”建成通车,飞越沧海百年的历史风云,再次向世界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豪迈。
(二)科大讯飞刘庆峰
1999 年,26 岁的刘庆峰带领十几名同学创立科大讯飞公司。2008 年,科大讯飞在深圳证交所上市,成
为全国在校大学生创业首家上市公司。2013 年,刘庆峰荣获 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他将中国的语音产
业带入“智能时代”,“科大讯飞”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连续第二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 6 月,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最聪明 50 家公司”榜单。科大讯飞排名全球第六,中国第
一,堪称本年度榜单的最大赢家。
【材料积累】
5G 是如何改变生活的
5G 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智慧安防等场景应用得
越来越频繁,5G 怎样融入我们的生活?未来,5G 还将有怎样的精彩?
5G 创造中国高度。珠峰登顶,5G 先行。2020 年 4 月 30 日,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完成 5G 基站在珠穆朗
玛峰 6500 米前进营地的建设开通,这是全球 5G 建设达到的最高高度。2020 年 5 月 27 日,承担珠峰高程测
量任务的队员成功冲顶,我们通过 5G 直播镜头实时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信号的清晰度前所未有。依
托 5G 技术,这次珠峰重测队员们不仅可以清晰通话、快速上网,没有到过珠峰的万千网友也能通过 4K 高
清画面和 VR 视角,足不出户欣赏到珠穆朗玛峰的壮美与险峻。
5G 创造中国深度。2020 年 5 月 28 日,经过与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的合作,山西阳煤集团新元煤矿建
成全国首个井下 5G 网络,实现井上井下高清音视频通话、数据快速传输、设备远程智能控制等多种应用,
可以说,井下所有工作面的作业情况都能实时回传。
5G 创造中国速度。2020 年 1 月 24 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工建设,30 小时建成 5G 基站、3 天开通 5G
网络,让全世界见证了与时间赛跑的“中国速度”。
5G 彰显中国智慧。2020 年 5 月 11 日,全国首个 5G 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在厦门投入生产。远远看去,
一辆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从中远海运“玫瑰轮”船边 102 号岸桥下交箱装船,101 号岸桥下卸船接箱,
从厦门远海码头前沿行驶至经一路,自动避让道路上的障碍驶入 F1 堆场,完成与轮胎吊精准对位、堆场落
箱等系列操作,顺利完成装卸船作业流程。而操作人员只需要在一公里外对吊机进行遥控。这大大解放了
人力。
速用片段
5G 网络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它有超级的速度,一部 4G 左右的高清电影,1 秒钟左右即可下载
完成。它是全源通信,将开启万物互联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现实,开启人
类生活的智慧时代。中国对通信技术的研发,从 2G 时代的跟跑者,到 5G 时代的领跑者,中国方案入选 5G
标准。5G 的变化,与中国力量的升级换代同步。
北斗智慧平台在预警山体滑坡
“春厂坝滑坡正在滑动,已出现险情,请赶快联系居民立即疏散,过往车辆请先观察再通行。”2020
年 7 月 11 日晚 11 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
出了滑坡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成功组织避险,避免了当晚突降暴雨导致局部滑坡造成人员伤害。
利用北斗或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监测,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智能
综合分析,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从芯片到主板的研制,再到
系统的组装,全部由团队自主完成,所用的芯片也全为国产。研发团队的专家在各自的岗位上精耕细作、
并肩作战,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冲破了重重技术难关,才打造了这套安全监测系统,为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装上一道安全线。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导航系统,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正在随着
“太空桥梁”不断延展。
速用片段
近年来,从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实现实时监测、及时报警,到在广袤田野上大展身手,助力劳动生产
效率大幅提升,再到在 7 万余艘渔船、650 多万辆营运车辆上守护交通运输安全,越来越“接地气”的北斗
导航系统正在为各行各业赋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数据显示,如今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
机里,也已经有 70%以上提供了北斗导航系统服务。相信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
民生领域,它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助力。
科技惠农喜丰收
夏收时节,麦浪滚滚,麦香飘飘,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往穿梭于一望无际的麦海,好一派忙碌的丰收
景象!在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是农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河南驻马店驿城区林华明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我种的新麦 26,亩产至少 1200
斤以上。”尽管今年驻马店地区在小麦灌浆期遭遇了雷暴大风和大雨天气,但林华明的麦田并没有出现倒
伏现象,长势十分喜人。林华明口中的“新麦 26”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公布的四个超强筋品种之一,
凭借抗倒伏、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优质高产等一系列优点圈粉无数,受到广大农民和粮食收购企业
的青睐。
有了良种,还要选准良法,粮食增产才有方向。
山东莱阳种粮大户丁信北经营了 2000 多亩小麦,由于播种时天气干旱,土壤墙情差,今年春天苗少苗
弱。丁信北都做好减产的准备了。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姜鸿明了解到丁信北的情况后,
对其春季综合管理进行了科学指导。针对胶东地区小麦生产经常遭受干旱、倒春寒、病虫害等的问题,制
定和推广了小麦抗旱节水技术、防冻减灾技术、种子包衣、一喷三防等技术。“本来是让人失望的表田,
结果丰收在望。种地,还是要相信专家啊。”
速用片段
种植是个古老的职业,人们学会种植以后才定居下来,才有了频繁的交流,才有了城市和现代文明。
中国向来重农抑商,就是因为觉得粮食才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连年丰产稳收,在
经济结构中占比却越来越小,从事农业的人也越来越少。听老人们讲,解放前,一亩地小麦的产量为两百
斤左右,长长的麦秆上顶着一个小小的麦穗。扑上去再多劳力,施再多有机肥,产量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而现在,一亩地产量可达 1400 斤,产量翻了好几番。而且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灌溉技术的推广,还有新农
业机器取代了蓄力和人力,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的辛苦。现在一个七旬老人照顾的土地数量,可以顶上 20
世纪 90 年代一大家人!这背后,其实都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提升。
3D 打印心脏“活了”
2020 年 7 月 15 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消息:他们在实验室中用人类细胞 3D 打印
出了功能正常的厘米级人体心脏肌泵模型。这一心肌模型长约 1.5 厘米,具有了正常的心肌功能,能够像
人的心脏一样跳动。看上去,就像一颗“活”的小心脏。
使用 3D 生物打印技术制造类人体器官组织,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3D 心脏的组织和细胞来自病人本
身,移植后有望显著降低受体排异反应。未来,他们将在实验室培养 3D 心脏,“教会”这些人造心脏如何
像真正的心脏一样“工作”,然后将它们移植到动物体内进行测试。
或许在未来,3D 打印器官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身上所有的部件都能被复制,人类可能会实现永
生的愿望。但现在,3D 打印器官还处于尝试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速用片段
几年前,人们呼唤 3D 打印人工器官不是梦;如今,3D 打印心脏,能像人的心脏一样跳动。有梦想就会
有期待,有期待就会有努力,有努力就会有结果。3D 打印技术如此,我们的人生亦如此。困境时期待顺境,
顺境时期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期望中发展、进步的。生命无限,欲望无限,
奋斗亦不止!
被误读的指南针
关于指南针,有两句流传甚广的话。一句是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说的:“他们(指中国人)有指南针,
但并未真正用于指引船舶航行。…·…罗盘就像发射用的火药一样,对他们来说,只是纯粹的玩物。”另
一句是中国大文豪鲁迅说的:“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呢?”此话或许有道理,但都与实情相悖。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
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然而从文献看,指南针在宋代就已经应用于航海了。到了郑和下西
洋时期,航线变远,地文导航作用式微,指南针的作用渐渐凸显。史实证明:宋元时期,中国人的航海主
要是近海航行,靠地文导航,指南针只是导航的补充、辅助;到郑和下西洋这种大规模远洋航行时,指南
针在导航中已居于主导地位了。而且指南针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指南针已发展成水罗盘,而且与能确定
航线、量算距离的海图,能观测日月星辰、量算纬度、确定船位的星盘、量具、测量术(下西洋时表现为牵
星板、牵星术、牵星图)配合使用;不仅阴晦、雨雾雪雹天用,还能昼夜 24 小时不停地用;不仅远洋航行
时用,近海航行时也用。
因此,古代中国人不仅把自己发明的指南针用于堪舆风水,也用于航海。只不过咱们的航海只在明朝
曾经辉煌过,到了清朝世界都在大兴航海的时候反而落后了,也就使人们产生了一种中国人只会用指南针
看风水的误会。
速用片段
伏尔泰的调侃,鲁迅的激愤之语,发人深省。在震惊之余,我们要认真反思:为什么有事实,有记载,
人们还是误读了指南针?其实在那个生活节奏缓慢的时代,技术的发明、科学的普及,都需要一个漫长的
过程。我们遇到类似的误读时,不妨思考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把它当作金科玉律,也不必把
它当作国人不思进取的铁证。我们可以把这些话当作励志之言,努力投身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之中,提
升国人的科学素养,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服务于民。
高分金句
1、科学在今天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人类精神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
郭沫若
2、各种科学发现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和创新精神。——钱三强
3、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
——朱兆良
4、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
5、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伽利略
6、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
7、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
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习近平
8、我认为科技让世界变得紧密很多,而且会继续让世界变得更紧密。——乔布斯
【群句积累】
1.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如何战而胜之?要
靠科学,要靠合作。1918 年西班牙流感席卷全球,各国在合力抗疫中促进了现代医学发展,也深刻认识到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性;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天花根除规划”,包括美国、苏联在内
的各国都参与其中,最终使天花在全世界范围内根除。在世界高度互联互通的今天,我们更要“用全球化
的方法抗击全球性的疫情”。正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言,“历史表明,真正的保护来自
于可靠的科学信息共享和全球团结一致”。针对当前的全球疫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反复强调,“这
是一个讲科学、求团结的时刻。”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员:科研携手践行命运与共》
2.迈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记录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步,也说明中国走出了一条促进航天科技发
展的成功之路。在追逐航天梦想的路上,中国还是追赶者,载人航天“三步走”的规划立足自身条件,不
超前、不浮躁,照顾国情,考量当时科技实力,也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所前瞻。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每个阶段水到渠成,写满了一个个梦想与智慧、追求与勇气交织的故事;
每一步扎扎实实,背后是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这既让人感叹远见者的眼光,也感佩创新者的精神。
——摘自《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中国空间站彰显创新精神(作者:余建斌)》
3.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首降,让世界对中国赞誉有加。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克服重重阻碍,在“科技树”
上又升了一级,更因为中国人没有把大门在身后关上,而是向世界张开双臂,立志推动全人类科学事业的
发展。
坚定打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是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宝贵经验,也是未来中国创新的不变宗旨。
中国科技一路走来,如果不走开放的道路,绝不会达到今天的高度。改革开放后,国际交流合作让我
国科学家迅速跟上前沿,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则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从“上九天”到“下
五洋”,从高铁、大飞机到通信、互联网,正是在开放学习、海纳百川的基础上,中国科技实现了全方位
跨越。
——摘自《新华时评:开放为科技创新插上翅膀》
4.科技创新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动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指出,疫情防控期间,10 个关键
科技趋势进一步加速,分别是:在线购物与机器人配送、数字和无接触支付、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
医疗、在线娱乐、供应链 4.0、3D 打印、机器人和无人机、5G 信息通信技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
布报告,呼吁各国政策制定者抓住技术进步机遇,为未来建立数字策略,支持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交出举世瞩目的创新答卷,展现出中国创新的硬实力。长
征五号 B 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奋
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
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 5 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量子优越性”,嫦
娥五号“揽月归来”……中国科技创新一个又一个亮眼表现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摘自《人民网: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5.科技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精神力,就会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化力然量。自古以来,人类的人文和科学都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徐霞客游记》用美妙的语言来描绘地里山川、风土人情。沈括的《梦溪笔谈》文
采丰富,具有很高的科学和人文价值。《墨经》是中国古代集科学之大成者,同时也有“兼爱,非攻”等
人文经典论述。在国外,数学家阿基米德能够说出“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这样极端富于人
文色彩的话语。塑料垃圾引起的“白色污染”,核能引起的原子弹恐慌,更高、更快、更强的单项技术目
标,忽略和遮蔽了人类的个性。科技脱离了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真正本质。现在是创造新事物的最好时
代,这个创造,既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人文,科技的人性化,是科技和人文之间追求的平衡,是一种美,
一种智慧,一种态度。
——摘自《人民网:科技引领创新 人文驱动发展》
6、“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大会上,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备受瞩目:一位是“干
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另一位是“凭黄牛风格、具赛马精神”的
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时至今日,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名单中,已有 33 名科学家。他们始终保
持矢志不渝、赶超先进的报国情怀,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科研品格,始终砥砺迎难而上、协同
攻关的学术信念,不仅推动了中国科研事业的长足进步,也在人们心中竖起矢志奉献的灯塔。——摘自《以
科技创新筑牢强国之基》
7、 这一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这一年,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
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稳步实施。我
在各地考察时欣喜地看到:长江两岸绿意盎然,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深圳前海生机勃勃,上海张
江活力四射,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
汗水拼出来的。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
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
步。在此,我要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
8、这是巨变涌动的尖峰时刻。在打败李世石的“阿尔法狗”身上,在颇具安慰能力的“微软小冰”那
里,基于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一往无前。如果克隆人技术门槛消失,“超人”是否真的“will be
back”?当人类感知框架模糊于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今夕何夕如何区分?真实又该如何确认?科技带来了
能力解放、生活便利,有时却让人们陷入隐私泄密和无所适从的纠结。兴奋与焦虑在人们心中同步积蓄,
有人开始屏住呼吸,等待科技“奇点”或然降临。在这茫茫的时光之海,再有远见的泳者,也难以望到尽
头;再悲观的人,也不能无视波峰浪谷后的风平浪静。——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节选)
【主题写作】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志愿军将士“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根据
自身装备特点和作战能力确定打法。实行轮番作战、轮换作战方针,创造了“零敲牛皮糖”等新战术,建
立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依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战争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战术、新战法,
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每一位开发者,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之火。”2020 年 9 月 10 日的华为
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面对 5 天后即将到来的芯片“断供”,悲壮而又自信地发出了
此种“华为声音”。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在此战争中,我们需要继承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创新和
创造精神,在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时,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展现大智大勇、
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民族复兴中的创新与创造”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用创新开拓辉煌
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的志愿军将士在武器装备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打败了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
这场战争的胜利原因,除了崇高精神的巨大激励价值之外,战术层面的勇于创新、善于创造功不可没。
战争中的创新与创造,当然不同于家庭主妇研制一道新的菜肴。战争中的一举一动,关联的都是鲜活
生命和国家民族的存亡。正因为如此,战争中的创新与创造,才更需要扬长避短,更需要精益求精。
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同样弥漫着烈火硝烟,同样存在着生死存
亡。比如当下美国对华为公司的全面绞杀,就是经济与政治领域中的一场极为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这场
战斗中,不怕牺牲固然重要,突破重围、绝地反胜更是上策。华为公司倡导的“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
每一位开发者,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之火”,便是华为在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市场开发中的创造。
创新与创造,指向精神之外的相对物质化的世界。拥有了创新与创造,手中拥有的物品便能发挥最大
的效益,焕发出最大的能量。如果我们将高速发展的中国比作我们的复兴号高铁,则推动这辆车飞速前行
的动力,必然是体制的创新和科技领域中极具中国特色的各类创造。创新变革着思维,使其始终朝向最美
好的目标迈进;创造推动着发展,使其始终拥有最先进的物质支撑。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这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可避免地成为中国高铁
中的一份子。只有人人皆秉持了创新的理念和创造的精神,才能在每一个或平凡或重要的位置上尽其所能,
发挥应有的光和热。
创新者进,创造者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我们的创新与创造中得以实现。
汇点点星光,成浩瀚银河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集团确实已处于生存发展的寒冬状态。然而,就算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但
华为人还是透过沉沉黑暗,看到了云层之上恒久存在的满天繁星。所以,余承东才会发出“没有人能够熄
灭满天星光”的宣言,才会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向所有的开发者发出真诚的邀约,期望能够汇聚八方英才,
共同织造华为的满天星辰。
身为中学生,我对华为集团的发展状况、对中美两个大国的政治与经济博弈并不了解,所以也没有能
力和同学们探讨企业以及国家发展中的星火燎原的问题。我能够说的,是我和我们这些人,是我们如何在
生活与学习中为了头顶上的灿烂星空而汇集星火的事。
康德曾将头顶上的灿烂星空视作人类最值得敬仰与敬畏的两个物件之一。因为星空是理想,是希望。
只要理想和希望不灭,人类就永远拥有奋力前行的动力,就最终终究能够走向成功的彼岸。但只有理想和
希望又远远不够,就像没有哪一种成功可以不劳而获一样,人类能够拥有的每一个繁星密布的夜,都必须
一颗星一颗星的汇集才能拥有。
作为中学生,我们需要汇集什么样的星火,使其能够汇聚成我们生命中永不会被熄灭的满天星光呢?
这便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各种应该拥有的能力、情感与品德。没有这样的汇聚,我们便无法挣脱蒙昧,
无法走向光明,更无法照亮他人与世界。为了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个发光体,能够成为满天星光中的一颗星,
我们必须珍惜当下的学习,必须日复一日地为生命充电。
而当我们每一位中学生都成为一颗星,成为未来社会的一名开发者,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才有足
够丰富的星火,去汇集中华民族的文明星空。我们要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除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
让自身能够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发光发热之外,再无其他的生存与发展路径可走。
汇点点星光,成浩瀚银河。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银河时,人生中的一切有价值的
成长元素,都是我们必须汇聚的星星之火;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作国家这条银河中的一颗星时,我们的
责任与使命,便是在我们的位置上尽己之能发出光亮,将我们的微弱星光融入满天的星辰之中,最终汇聚
成无止无休的浩瀚天穹。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老年人通过“触网”来开启晚年幸福生活,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从日常生活到文体娱乐,许多“银发族”通过一块小小屏幕发现新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世界。
但同时,还有更多的老人,因为不熟练网络技术而遇到生活烦恼。比如,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
的老人,有时买菜、坐公交、预约挂号都无所适从;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不经意间就可能迷失在
劣质内容甚至诈骗陷阱中。
2020 年 8 月,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公众对于老年人遭遇“数字
鸿沟”窘境的热议。对此,有人认为,老年人在网络时代遇到了更多障碍,社会必须要管;也有人认为,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拥有一颗不老的心,老年人也能跨过“数字鸿沟”;还有人认为,信息时代,需要跨
过“数字鸿沟”的又岂止是老人……老年人如何融入智慧生活?“帮一帮”显得十分重要。有人建议,各单
位为不会刷码乘车的老人保留一个人工购票窗口,开发者为老年人开发大字版、简易版 APP,子女给自己的
父母多几句上网提醒……这些建议,都体现着对老人的关心关爱。
班级计划举行班会,请围绕“帮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展开讨论。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范文】
跨越“数字鸿沟”,彰显文明温度
在这个“数字”潮生的时代,数字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与多彩。可令我们感慨的是一些
老人并未享受到数字科技带来的福祉。他们不知健康码为何物,出门四处受阻心茫然;他们不会使用智能
手机,面对线上政务办理心畏难……在我看来,“数字鸿沟”面前,老人更应被温柔以待,让我们以“数
字反哺”彰显文明的温度。
家庭反哺,给老人以勇敢跨越“数字鸿沟”的勇气。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 艾米莉·狄金森的小诗
令我们深思。“如果我愿”,这四个字似乎有千钧之重。我们应从鼓励家里的老人开始,从关爱身边的老
人开始,多鼓励他们克服对数字化技能畏难情绪,让他们愿意跨越数字化的藩篱。我们一遍遍地教他们练
习,一次次地给予他们赞许,温情反哺,自会创造奇迹。如今,不少老人怀着一颗不老之心,已勇敢跨越
了数字化的藩篱,他们刷微博、玩抖音,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多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温情反
哺,会给予老人更多跨越“鸿沟”的勇气。
科技助力,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更多便利。
人文与科技齐飞,更能彰显科技的魅力。数字化时代的科技研发应更个性、多样化,以帮助更多弱势
群体跨越数字化的鸿沟。如今,不少国家和地区推出了“乐龄科技”,这种科技意在为老年人生活提供更
为健康、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如乐龄智能手机,乐龄智能轮椅,乐龄爬楼梯机等,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简单
便利。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若 12 小时内读数低于 0.01 立方米就会自动报
警,居委会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原本清冷的空巢生活因为有了技术的“照拂”而暖意融融。
科技前景无限,人文关怀彰显,相信未来的科技发展会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更多的便利。
社会共管,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
数字化时代,“数字反哺”的温度即是文明的温度。全社会联袂携手,共同努力,才能更快地打破老
人与数字生活的壁垒,提升老年人的体验感与幸福指数。新加坡发起“数字诊所计划”,帮助老年人融入
数字化生活;欧盟不少国家开办老年数字学院,为老年人提供数字技能学习机会。对于我们这样人口老龄
化程度严重的国家来说,应形成家庭、社区、社会的联动机制,从老年人互帮或跨代扶助,让老年人感受
到融入数字化生活的温暖与力量。
在“冰塞川” “雪满山”的“数字鸿沟”当前,让我们用温情帮老人驱散恐惧,以科技帮老人走出茫
然,以携手共进的能量为老人提供力量。你把我养大,我陪你翻越生活的篱笆。相信,有反哺之桥飞架南
北,数字“天堑”终会变“通途”!
科技有温度 智“惠”白发族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我是老年健康码技术服务人员 XX,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科技有温度,智‘惠’白发族”。
时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全面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一段时间以来,“秭归老人现金
交医保被拒”“老人询问如何扫健康码时工作人员态度恶劣”等诸多老年人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情
形时有发生,正如陈友华教授所言:“二维码是老人面临的不便之一,在出行、就医、购物等众多领域,
老人也常因为新技术受到限制……”。科技的进步似乎正在为老年人设置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但此时,一味的怨声载道或听之任之并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促成科技应用“适
老”,让科技充满温度,方能达成智“惠”白发族的目的,方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慧社会,共享数
字时代的红利。
科技有温度,智“惠”白发族。
科技工作者应知老、懂老,站在老人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
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当人们设想自己或家人将有一日也会面对此景,希望有人理解、帮助的时候,
就能从“切肤之难”的角度感受到科技“适老”的紧迫性,才能回归到老人的现实实际,设计出符合老人
需求的应用。比如上海市长宁区为独居老人安装的智能水表,若 12 小时内读数低于 0.01 立方米会自动报
警,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此外,江苏路街道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的智能门磁,一旦超过设定
时间未开门,后台就会响起预警。这些充满了人情温度的应用,正是源于设计者知老、懂老的初心。而作
为老年健康码设计者的我们,亦可以在健康码程序设计中从老人自身情况出发,添加更适合老人操作的方
式。
当然,科技有温度,智“惠”白发族,这需要各界合力完成。
这个目标仅凭科技工作者的一己之力是难以达成的,还需要在座的诸位一起努力,形成社会合力。技
术是冰冷的,推行它的人却是有温度的。我们在技术推进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商场、超市,
要多一点耐心、贴心,试着放慢一点脚步,让老年人能够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可以适当保留一些传统
缴纳方式,让像那位秭归老人一样的老年人可以有多一点的时间来慢慢适应数字科技;可以更多一点耐心
和贴心,帮助那位不会扫健康码的老人家学会操作……在不缺技术条件的当下,为老年人带来更多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科技有温度,智“惠”白发族。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老
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的步履,在数字时代更加从容!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科技神器”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翻译神器”让沟通没有了语言障碍;
“支付神器”让我们无需携带现金便可轻松消费,方便快捷……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
另一方面,各种“神器”也使我们变得没有规矩。例如,“作业神器”使很多学生轻松完成作业,不肯再
动脑思考;“抢票神器”让人可以秒抢车票,有违公平……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科技神器”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范文】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面对层出不穷的“科技神器”,是任其茁壮成长,还是给它立规矩,让它守规矩呢?我以为科技要让
生活更美好,就如 5G 之于新基建,北斗之于抗洪救灾一样,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为其立规矩,让它守
规矩。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首先要建立在公序良知的基础之上。作业神器,对于使用这一利器的学生而言,
表面上看加快了写作业的速度,省下了时间,但实际上却削弱了你思考的深度,不利于你巩固、掌握所学
习的知识。另外,也给没有使用作业利器的学生传达了“学习很轻松”的错误信号,损害了公平积极的学
习环境。最终的受益者只有发明者自己,利用神器广泛占有用户,扩大影响力,增加市场占有率,轻易变
现。还记得阿里巴巴那 4 位被解约的技术员吗?本来是公司给员工的福利,几位程序员却因一己之私,使
用神器去抢月饼。虽然他们都主动退还,但他们的这种做法有违公司初衷,也与企业文化不符,最后被阿
里巴巴开除了。阿里的做法值得借鉴,任何有违公平的事情,都要坚决说不。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还要建立在利己利民的规矩之上。翻译神器,可以把普通话翻译成多种外语,甚
至把多种方言翻译成外语,这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交流的成本,提升了沟通的效率;支付宝、微信等支付神
器,让我们轻装出行,一个手机买遍天下,也减少了人们买东西时凑钱、找零的烦恼。然而,如果翻译神
器不守规矩,私自窃取用户的翻译文稿、交易信息;如果支付神器失去了第三方平台的客观、公正,没有
了信誉保障……这些神器都将成为泡沫,迅速消失在互联网的大海中。科技神器要想畅行天下,必须要遵
守利己利民的规矩。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抢票神器,不仅有违公平,将有限的公共资源沦为
少数人牟利的工具,而且严重损害了平台的信誉。因此,平台要主动屏蔽这些神器。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
神器,几家平台难以抵制,国家也应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监管部门不妨像阿里巴巴那样雷厉风行,当断
则断,不留后患。
当今社会,科技早已包围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国已建成的 5G 基站超过 25 万个,中国自行研制
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全球组网,人们也过上了一机在手、共享所有的智慧生活。为科技立法,让科技
神器有规矩可守,有部门去监督,有法律可依循,已迫在眉睫。这不仅利于当下,也利于科技的不断升级
迭代。让科技神器带着镜铐跳舞,那样的舞姿有约束,有美感,才能惠及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