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造谣诋毁英烈,无知不等于无罪
导语
诋毁并遗忘英雄,就是在磨灭一段历史,也是在摧毁一个民族。英烈的不朽,属于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英烈事迹彰显伟大,英烈精神诠释崇高。它们浇筑着民族的精神基因,铸
造着社会的信仰基石。倘若英烈事迹任由抹黑、英烈精神任由歪曲,民族基因就会变异,信
仰大厦也会崩塌。试想,如果没有了精神引领,一旦国家和民族面对生死存亡,还有谁能舍
生忘死、挺身而出?伟大使人崇高,卑微使人沉沦。因此,尊重英烈,对诋毁英烈者坚决说
“不”,既是尊重一个个鲜活的、可敬的灵魂,更是在尊重我们自己,照亮人性中最善良的那
束光。
造谣诋毁英烈,无知不等于无罪
(题目即观点,态度鲜明。)
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的名
誉事关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价值追求,不容任何人去肆意抹黑。近日,北京市公安局海
淀分局发布消息称,有群众向警方举报,一新浪微博用户曾于 2020 年 6 月 23 日在他人微博
评论区发表造谣诋毁英雄烈士的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经警方调查核实,该微博用户潘
某(男,30 岁)于 2020 年 2 月 2 日离京出境后,一直在境外。目前,海淀公安分局已依法
对潘某刑事拘留,并对其开展追逃。(开篇点题。英烈关乎国家民族价值,不容诋毁。)
②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从网民“辣笔小球”诋毁戍边官兵,到网民“作业本”侮辱邱少云,
再到“暴走漫画”对叶挺烈士所作的《囚歌》进行恶意篡改……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网络空
间抹黑英雄、颠倒黑白,他们在发表侮辱诋毁英烈的言论之后,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惩不
贷。一个判决的警示意味,强于无数次说教。司法机关以法律之名坚决捍卫英烈,向公众传
递出强烈的信号:保护英烈绝不会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在公安机关公布了对潘某开展追逃的
消息之后,就有网友留言:“天涯海角法网恢恢,信口雌黄终有一报!”这条代表了广大网友
心声的话语,瞬间得到无数的“转评赞”。(现实性分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诋毁英烈必然
受到法律严惩。)
③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永存于民族的殿堂之上的英烈,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个别所谓的“大 V”通过社交媒体来混淆是
非,把英烈作为恶搞和戏说的对象,在网络上制造争议,以图收割流量和利益。这种蹭热度
不计后果的行为,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无知解读,更是对法律规定的无知越界,其后果是严
重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民族感情。这些人自称是“意见领袖”,实则是跳梁小丑,司法机关依法
对他们进行制裁,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积极作为,更让“英雄不可辱”这一理念深入人心。
(重要性分析:英烈是民族脊梁,是激励鼓舞我们的精神力量,不容诋毁。)
④今年 3 月 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规定了侵害英雄烈
士名誉、荣誉罪。互联网的一些声音妄图用英烈来做炒作的噱头,玩火最终只能“自焚”。“我
能拿着手机坐在家里面发这样的微博,这样的一个和平的环境,都是我们的戍边战士用他们
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换来的”,这段“辣笔小球”出镜忏悔的新闻曾登上《新闻联播》。南京
检察机关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辣笔小球”微博主仇某明批准逮捕,同
时决定开展公益诉讼调查工作。以此为标杆,以后但凡还有人敢造谣诋毁英烈,其结果不会
比“辣笔小球”之流好出一丝一毫。(策略分析一:用法律捍卫“英烈”的尊严。)
⑤造谣诋毁英烈,无知不等于无罪,任何言语都对应着一定的后果。从《英烈保护法》,
到《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关法律已经长出锋利的牙齿,让人们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当法律划清红线,还需要教育润物无声。今年春季开学,全国多地中小学进行了特殊的开学
第一课,用各种形式为孩子们讲述了喀喇昆仑戍边将士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故事。当孩
子们郑重地向英烈画像献花敬礼,稚嫩的声音一遍遍诵念英雄的名字,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
种血脉的赓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策略分析二:要通过学校教育传承英雄精神。)
来源:2021 年 03 月 27 日 中国青年网
作者:谢伟锋
【时代警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网络空间抹黑英雄、颠倒黑白,他们在发
表侮辱诋毁英烈的言论之后,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惩不贷。当孩子们郑重地向英烈画像献花敬
礼,稚嫩的声音一遍遍诵念英雄的名字,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种血脉的赓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
承。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三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从网民“辣笔小球”诋毁戍边官兵,到网民“作业本”侮辱邱少云,再
到“暴走漫画”对叶挺烈士所作的《囚歌》进行恶意篡改……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网络空间
抹黑英雄、颠倒黑白,他们在发表侮辱诋毁英烈的言论之后,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惩不贷。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网络上总会出现一些诋毁英烈,污蔑英烈,甚至篡改一些革命史实的事件,国家也加大
了对此中行为的打击力度。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诋毁英烈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请分析“诋毁、污蔑英烈”的具体危害,并形成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具体的事
例佐证。
【相关链接】
烈士英名不容玷污
10 月 28 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对发布、销售侮辱、诋毁革命先烈董存瑞、黄
继光贴画的瞿某某依法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案是全国检察机关首例向互
联网法院提起保护英烈名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
9 月,有群众举报,在某网络平台上有人销售侮辱、诋毁董存瑞、黄继光的贴画。检察
院调查后发现,瞿某某将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的经典英模画像配上了戏谑不雅的文
字,大量售卖敛财,涉嫌贬损英烈名誉、伤害公众民族和历史情感、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
此,在烈士近亲属的支持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维护英烈名誉。
无独有偶。就在烈士纪念日前夕,一个有 800 万粉丝的博主“@稗官野记”因扭曲历史事
实、污蔑革命烈士、触及法规底线而被封号、删帖。众多网友对其不耻行径义愤填膺之余,
更是表示,对损害烈士声誉、玷污烈士英名的以身试法者不能止于封号、删帖,还应追究相
关法律责任、记入个人征信记录。
英雄是民族的先锋,英雄精神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这种财富是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是
爱国爱党的忠诚坚贞,是卫国抵御外辱的众志成城,是排除万难的坚韧不屈,也是整个中华
民族抵御新时代风险挑战、应对新征程艰难困苦的精神“钙质”。在神州大地高楼大厦如雨后
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时候,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为此,我们更需倍加珍视、
自觉守护、不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财富。
美学家朱光潜说,崇拜英雄是一种好善,也是一种审美。当前,党和国家正在竭力营造
清朗的网络空间,但仍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沉渣泛起。有的打着“揭秘历史”之名行颠覆历
史之实,有的打着“还原真相”的幌子行虚无历史之实;有的编造历史,以淫秽低俗的帖子博
人眼球、骗取流量,甚至无视公序良俗往革命先烈身上泼脏水。从洪振快抹黑狼牙山五壮士、
“作业本”谑侮邱少云烈士、“暴走漫画”戏谑董存瑞烈士,部分自媒体人吸睛炒作、自媒体平
台缺乏监管等弊端日益显现。凡此种种,对价值观尚未形成、历史常识尚未积累的青少年无
异于精神上的荼毒,不利于崇尚英雄的好善和审美价值观在全民中的形成固化。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实施,对歪曲史事、
丑化英雄、侵犯英烈名誉权等言行达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迅
即行动,对网上诋毁英烈的言论予以处置,让“高压线”通上了“高压电”;叶挺后人拿起法律
武器捍卫先人声誉,并最终胜诉;2018 年 5 月淮安市检察院对发表侮辱性言论的网民启动英
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彰显了保护英烈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英烈是“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的人,他们是民族的精神脊梁、社会的价值坐
标,需要社会共同维护、全民共同守护。针对虚无历史的歪风邪气、诋毁英烈的流量骗子,
每个网民都需保持历史清醒和文化自觉,坚决不让用生命守护国家、保护人民的烈士受到玷
污;有关部门需强化担当作为,保持舆情敏锐、提升执法自觉、加强公益诉讼,用法律手段
清正民族的浩然之气、守护好民族精神大厦!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