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海市徐汇区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ID:685388

大小:54.6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5-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上海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试卷共 8 页,答题纸共 2 页。 2.所有作答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3.用 2B 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水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 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 (3)《琵琶行》善用《 》“六义”中“比”的手法描摹琵琶的乐音,如以“ ” 表现乐声清脆悦耳,圆润动听,以“ ”表现乐音宛转流滑,愉悦轻快。 2.按要求选择。(5 分) (1) 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下列诗文中能最有力支撑这个论 断的一项是( )。(2 分)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2)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 意义。 , ; , , ;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 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①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 ②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 ③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 ⑤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④③ D.④③①②⑤ 【答案】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澄江一道月分明 (3)诗经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2.(1)D(2 分,选 B 得 1 分) (2)D(3 分) 【解析】 1.考查了文言文的记忆默写和理解性默写,注意平时积累和理解古诗,不能死记硬背。注意 易错字“澄”、“省”;这次的情景默写题考查了《琵琶行》,篇幅内容较长,但不难理解, 细致一点是能够得出答案的。 2.(1)D 意思是“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 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 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符合语境。 (2)这是一道排序题,先是分析所给的句子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给段的主语 是实践,提出实践具有绝对意义,相对意义,从给的句子中不难看出是讲述了实践具有绝对 性,相对性的依据,按照一一对应的要求,应先陈述绝对性,所以排除 A、B、C。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 3-6 题。(17 分) ①澎湃新闻的微信公众号 2020 年 8 月 9 日发表文章,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官方微博账号“东风快递”的一份征兵文告:“好消息!好消息!世界一流、包吃包住 的东风快递招人啦!”澎湃新闻在文章的结语处采用了特殊的修辞方式: 看了这么硬(tǔ)核(wèi)的宣传你还在等什么? ②这是一种近年网络文章中非常流行的修辞方式,有人称之为“注音心声体”。此处 不妨再引一则: 为了做(an)好(shi)科(bi)研(ye),许多研究生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实验 室里。 (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2020 年 7 月 9 日) ③“注音心声体”的“注音”是其在形式上的特征,“心声”是指它同时为读者提 供了两个不同的声音,大部分情况下,在括号外表述的内容更加正式,而括号内的表达才 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表面上夸奖对方“硬核”,实际却是“吐槽”其“土味”;说的是“做 好科研”,真正想的却是怎样“按时毕业”。那些一本正经、冠冕堂皇的说法一经出口, 就立刻被另一个声音打断,揭示出被遮掩的、更加真实和日常的含义。括号内外的两个声 音构成或强烈或温和的反差与对比,制造出幽默的表达效果。 ④我们可以把“注音心声体”看作两个文本的并置、对比与复合。一个是由汉字承 载的公开而正式的文本,一个是由拼音书写放在括号里“半遮半闭”的文本。在正常情形 下,括号里的声音应是被隐藏起来的,但“注音心声体”的特殊之处在于,在隐藏信息的 同时,又将破解的线索展示给读者,使读者通过拼读,甚至不断试错,获取文本所传达的 信息。 ⑤在一定程度上,“注音心声体”可以视作一种委婉语。但一般的委婉语意在对说 话者的真实意图加以修饰,使其看起来不那么直接坦率;“注音心声体”却恰好与之相反, 其目的是“欲盖弥彰”。事实上,就形式而言,它甚至只是稍微“遮”了一下就立刻将我 们在生活中彼此心照不宣的“潜台词”公然“揭”开。 ⑥“注音心声体”产生于互联网,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因此也天然带有一种活泼 俏皮的感觉。不过,在这种修辞形式下,也隐含着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化态度。 ⑦“注音心声体”来自日常的社会互动情境。发言者并不刻意地跳出现实,而是很 清楚自己就生活在现实之中。但他又维持了与现实之间应有的距离——这距离使他保有了 刻意冷眼旁观乃至揭破现实“合理性”的权利。可另一方面,他也不会采用撕裂一切秩序、 决绝抗争的方式去否定现实。他明白改变现状的艰难,对他所嘲讽的对象也不无理解与同 情。因此,与其说他是在批判,不如说是在讽刺,甚至只是在调侃、揶揄。 ⑧“注音心声体”使一个人实现了与现实的多维沟通:他在揭示、承认现实的同时, 也在探索松动现实的可能性。虽然明白自己无法颠覆括号外的世界,他却固执地维续着括 号内的空间,进而逼近一种改善的可能。 ⑨“注音心声体”诞生于互联网而不是实体性的人际社会,因为网络给了发言者将 “潜台词”公开化的勇气。但即便如此,“注音心声体”的语义效果仍深嵌在实体社会的 肌体之中,有赖于作者与读者共同维护的一些线下的社会言行规则。比如,他们会赋予某 种社会情形以相同的涵义,也能够体谅到括号内外的表述同样构建了社会的一部分。因此, 作者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言论是可以获得大多数受众理解和支持的;与此同时,这种清醒的 意识也使他能够把自己的表述控制在社会体系可以宽容的范围内。“注音心声体”的出现, 多少为我们标示出当下中国社会的宽容尺度及其界限所在。 ⑩实际上,言语行为所依赖的社会共识的存在,不仅为“注音心声体”的诞生带来 了可能,也为它释放潜能提供了保障。要让一种言说成为推动社会变化的动力,绝不能 只靠发言者的一厢情愿,也要求其受众具有相似的感受,对他的意图心知肚明,而这就 不能把所批评的对象排除在外。正是“注音心声体”与其讽刺对象之间的“共谋”关系, 才能使其唤醒公众对各种社会矛盾的感知力,激发更多的反省,从而一点一滴地起到修 正现实的作用。 (选自王东杰《括号内的声音》,有删改) 3. 第⑤段“欲盖弥彰”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4.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注音心声体”中的拼音不如汉字直观,无形中起到了遮掩的作用。 B.“注音心声体”延长了读者提取信息的时间,由此获得委婉的效果。 C.“注音心声体”之所以诞生于网络,是因为发言者能获得更多支持。 D.“注音心声体”使发言者获得行使话语权的自由,能尽情吐露心声。 5.上文对“注音心声体”所隐含的文化态度分析是否充分?请具体评析。(5 分) 6.(1)家里长辈在微信公众号读到下面这句话,表示不太理解,你会如何进行解说?(要 求解说不超过 5 句,4 分) 为了做(an)好(shi)科(bi)研(ye),许多研究生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实验 室里。 (2)阅读上文后,语文老师请你简要说明“注音心声体”与“反语”修辞有何不同,你会如何 回答?(3 分) 【答案】 3.虽用括号外的正式表达遮掩括号内的真实意图,目的却是更明显地表达内心的真实的 想法。(2 分) 4. A(3 分) 5.(5 分,概括⑦-⑩段主要内容 3 分,分析评价 2 分) 示例:是。作者先从发言者个人角度,分析发言的立场、态度和意图(或:指明其与现实 的关系是既有揭示,也有理解;理解的同时又不妥协,而是期待改善)。进而着眼发言者 和受众双方,分析“注音心声体”所依托的社会基础,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或: 指 明“注音心声体”的被理解和接受是基于社会的共识,既标示出社会的宽容尺度,又可激 发更多的反省)。从发言者到受众,从单向的表达意图到双向的语义效果,从个人意义到 社会价值,分析完备。 (也可认为分析不够充分。如文章开头引用了官方媒体的“注音心声体”表达,其与个 人表达甚至一般媒体的表达在立场、意图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而未针对这一现象展开分 析。) 6.(1)这是一种网络上流行的表达方式。这句话中,“做好科研”四个字后的括号内是 用拼音书写的另四个字:按时毕业。它们放在句子中都可以念得顺,但意思完全不同。 表面上看,“做好科研”是研究生的追求,但括号里的意思说明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按 时毕业”。作者用这种方式是在对他们进行调侃。(4 分,四个得分点:说明表达方式, 解释拼音的意思,解释句意,说明表达效果) (2)“反语”需要揣摩、领会表达者的言外之意;而“注音心声体”将应被掩盖的真实 意图也表达了出来。用“反语”比直白地表达讽刺更强烈有力;用“注音心声体”表达 嘲讽却大多比较温和。(3 分,写出一点得 2 分) 【解析】 3.考察了词语的意思,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结合成语的本意:想掩盖坏事 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但是最重要的是结合语境,文章内“注音心声体”是 一种欲盖弥彰的行为,括号外的正式表达,括号内是真实的意图。 4.本题考查学生内容推断能力。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第⑤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委婉的意味 一种“欲盖弥彰”排除 B。文章中提出“注音心声体”诞生于互联网而不是实体性的人际社 会,因为网络给了发言者将“潜台词”公开化的勇气。所以 C 选项排除。D 选项中的“尽情” 是不符合文意的。根据第四段的分析与 A 选项相符合。 5.本文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的把握能力。 首先要先审清题目,明确题目中提到的“注音心声体”所隐含的文化态度分析指的是什么内 容,带着学生梳理文本的思路,主要是⑦-⑩段的内容,有从发言者个人角度,分析相关的 态度和内容,接着从第⑨段,指出发言者和受众者角度进行分析其态度,然后判断整体是否 论证充分。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本的应用能力。首先第一小问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 去分析问题:说明表达方式,解释拼音的意思,解释句意,说明表达效果。结合文本,不 难得出题目是网络流行语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解释句子的时候注意括号内和括号外的区别, 最后阐述这种表达方式带来的效果。而第二小问主要是区别手法的不同,需要学生对于修 辞手法“反问”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9 题。(15 分)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 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②设若有一位园神,他一定注意到了,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 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栖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 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 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现在让我看看,它们迄今都是怎样编织在一起 的吧。 ③你说,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 便决定活下去试试?是的,至少这是很关键的因素。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 为不甘心,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 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这一来我轻松多了,自由多了。为什么要写作呢? 作家是两个被人看重的字,这谁都知道。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 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 了,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这不需要保密。 ④我带着本子和笔,到园中找一个最不为人打扰的角落,偷偷地写。那个爱唱歌的小伙 子在不远的地方一直唱。要是有人走过来,我就把本子合上把笔叼在嘴里。我怕写不成反落 得尴尬。我很要面子。可是你写成了,而且发表了。人家说我写的还不坏,他们甚至说:真 没想到你写得这么好。我确实有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我很想让那个唱歌的小伙子知道, 因为他的歌也毕竟是唱得不错。我告诉我的长跑家朋友的时候,长跑家很激动,他说好吧, 我玩命跑,你玩命写。 ⑤这一来你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是中 了魔了,我走到哪儿想到哪儿,在人山人海里只寻找小说,要是有一种小说试剂就好了,见 人就滴两滴看他是不是一篇小说;要是有一种小说显影液就好了,把它泼满全世界看看哪儿 有小说。是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并且出了一点小 名,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 头,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就又完了。 凭什么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适合作小说的生活素材就能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 来呢?人家满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险,而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就能一篇接一篇地写呢? ⑥你又想到死了。我想见好就收吧。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保夕了。 我为写作而活下来,要是写作到底不是我应该干的事,我想我再活下去是不是太冒傻气了? 你这么想着你却还在绞尽脑汁地想写。我好歹又拧出点水来,从一条快要晒干的毛巾上。恐 慌日甚一日,随时可能完蛋的感觉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我想不如死了好。可你并没有去死。 我又想到那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你总是决定活下来,这说明什么?是的,我还是想活。 ⑦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 名字叫欲望。这不对吗?我不该得到点什么吗?没说不该。可我为什么活得恐慌,就像个人 质?后来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你明白了这一点是在一个 挺滑稽的时刻。那天你又说你不如死了好,你的一个朋友劝你:你不能死,你还得写呢,还 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这时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说: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 写作。是的,这样说过之后我竟然不那么恐慌了。你还写吗?还写。你真的不得不写吗?人 都忍不住要为活着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担心你会枯竭了?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活着的 问题在死前是完不了的。 ⑧这下好了,您不再恐慌是个人质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别忘 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 人生?我在这园子里坐着,我听见园神告诉我,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 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 ⑨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反复出现的“中了魔了”。(4 分) 8.作品围绕“窥看自己的心魂”与自我对话,请从构思角度对此作赏析。(5 分) 9.班级读书会上,同学们就作者“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的态度展开讨论。请写一则 150 字左右的发言稿表达你的观点。(6 分) 【答案】 7.强烈地表达了“我”对写作的痴迷与热爱;强调写作成了拯救自己最好的方式,让“我” 获得了活下去的理由;同时突显了因写作获得的成就感让“我”迷失的焦虑。(4 分) 8.作品聚焦生、死与写作三个问题,通过“我”与“心魂”的对话进行构思,在“我”“你” 不断的反驳中剖析“自己”,寻找答案,展现了作者在生与死的挣扎中,持续地追问、审视 自我欲望和生命意义的心路历程,自我质疑和自我释疑的纠结表现得细腻真切。(5 分,三 个得分点:聚焦的问题,这样构思的意图、效果。) 9.示例:我认同作者“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的态度。“欲望”的动力驱使“我”写作, 写作使“我”产生价值感,为“我”带来生的尊严。但欲望过剩会让活着的手段变成了活着 的目的,人会被欲望挟持成为“人质”,活着便失去了意义。所以欲望是获得生命意义的动 力,而不能只是成为活着的目的。(6 分,得分点:结合作品分析欲望的正向作用,分析欲 望的负面影响,得出结论)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反复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从文中三处“中了魔了”都是围绕写作可 以看出作者对于写作极度的痴迷和热爱;联系前文三四小节,可以知道作者开始写作是为了 找寻生活的意义,由此推断出细致成了拯救作者的方式,让作者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再联系 下文,文中提到作者“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可见已经被写作困住,陷入焦虑之中。 8.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构思的掌握能力。题干“窥看自己的心魂”出自首段,作者在文中 “窥探自己的心魂”由第 2 小节“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 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可知本文围绕生、死和写 作三个问题进行构思的。后文中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不断追问、思考,剖析自我,寻找答案, 从而揭露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这种写作构思的表达效果能够使内容更为细 腻真切。 9.本题考察学生对于文章主旨思想的评析。这道题看似新颖,实际内核还是我们熟悉的评析 题。作者“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的态度,在文章中有所体现,需要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欲望”在文中体现为作者由写作获得的自我价值感,进而带来生的尊严。但是文章又不仅 止步于此,在后文中作者又提到过剩的欲望,如“写作”让活着的手段变成了活着的目的, 人也被欲望挟持。因而从文中可知欲望既具有正面作用也具有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发表自 己的看法和见解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0-12 题。(8 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0.这首作品最有可能在以下哪本书中找到?( )(1 分) A.《唐宋词简释》 B.《唐人七绝诗浅释》 C.《宋诗选注》 D.《古诗源》 11.对作品前两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首句的“咸阳桥”“雨”都直陈景物,直接入题,用语平实。 B.首句写桥头所见雨景,“悬”字写出雨多且急,连绵不绝。 C.次句以“万点”与首句紧密衔接,写出空阔水面上的雨景。 D.次句写作者由眼前的雨景联想到远行的渔船,由实入虚。 12.这首作品的前后两部分用“还似”勾连,作者在另一首《宿城南亡友别墅》用了同样的 写法。请辨析两处“还似”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5 分)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答案】 10.B(2 分) 11.D(2 分) 12.两首作品都用“还似”从眼前所见引出作者所想,由此及彼,由实及虚。《咸阳值 雨》中是地异而景同,用印象中洞庭的水色云气烘托咸阳的空蒙雨景,以主观感受调动 读者的想象,使人充分感受到空蒙缥缈又壮阔飞动的奇景。《宿城南亡友别墅》则从抚 今到追昔,把故地重游的所见所感与昔年残梦联系起来,景同而情异,突出了物是人非 的伤感。(4 分,各 2 分)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的体裁的能力。本诗作者温庭筠是唐代诗人,根据诗歌的内容以及 句数,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绝句,并且是一首七言绝句,所以选 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能力。首句入题.“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 用语质朴.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 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向远处的水面,从广 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这是一种挺接密衔的手法。“万点”言雨阵之密注。“空蒙” 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 色调变化来。所以首句和次句都是实写,故选 D。 12.本题考查学生对两首词词作内容以及情感的辨析能力。注意同中存异,温庭筠第一首诗 中的“还似”是用想象的手法将远方的洞庭春色和眼前的雨景紧紧联系起来,用洞庭雨景来 衬托咸阳桥上雨景的空蒙壮丽。而第二首诗中的“还似”则把今与昔,眼前与过往联系在一 起,让人缱绻迷离,在现实与梦境、旧景中感伤不已。两者用的都是想象手法。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8 题。(19 分) 张保皋郑年传 ①新罗人张保皋、郑年者,自其国来徐州,为军中小将。保皋年三十,年少十岁,兄呼 保皋。俱善斗战,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敌者。角其勇健,保皋差.不及年。保皋以齿.,年以艺, 常龃龉不相下。 ②后保皋归新罗,谒其王曰:“愿得镇清海,使贼不得掠人西去。”其王与万人,如其 请。自大和[1]后,海上无鬻新罗人者。保皋既贵于其国,年错寞去职,饥寒在泗之涟水县, 遂东归。至谒保皋,保皋饮之极欢。饮未卒,其国使至,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保皋遂分 兵五千人与年,持年泣曰:“非子不能平祸难。”年至其国,诛反者,立王以报.。王遂征保 皋为相,以年代保皋。 ③天宝安禄山乱,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以禄山从弟赐死,诏郭汾阳[2]代之。后旬日,复诏 李临淮持节分朔方半兵,东出赵、魏。当思顺时,汾阳、临淮俱为牙门都将,将万人, 不 相能,虽同盘饮食,常睇相视,不交一言。及汾阳代思顺,临淮欲亡去,计未决,诏至, 分 汾阳兵东讨。临淮入请曰:“一死固甘,乞免妻子。”汾阳趋下,持手上堂偶坐,曰:“今 国乱主迁,非公不能东伐,岂怀私忿时耶!”悉召军吏,出诏书读之,如诏约束。及别,执 手泣涕,相勉以忠义。讫.平剧盗,实二公之力。 ④知其心不叛,知其材可任,然后心不疑,兵可分。平生积忿知其心难也忿必见短知其 材益难也。此保皋与汾阳之贤等耳。仁义之心与杂情并植,杂情胜则仁义灭,仁义胜则杂情 销。彼二人仁义之心既胜,复资之以明,故卒成功。 ⑤周公拥孺子[3]而召公疑之。以周公之圣,召公之贤,少事文王,老佐武王,能平天下。 周公之心,召公且不知之。苟有仁义之心,不资以明,虽召公尚尔,况其下哉。 (选自杜牧《樊川文集》,有删改) 【注】[1]大和:唐文宗年号。[2]郭汾阳:郭子仪,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因平叛有功官封 汾阳郡王。后文的李临淮指李光,唐代名将,因平叛有功官封临淮郡王。[3]周公拥子:子指 周武王之子周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摄政佐。 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保皋以齿. (2)立王以报. 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角其勇健,保皋差.不及年。( ) A.欠缺 B.错误 C.稍微 D.指派 (2)讫.平剧盗,实二公之力( ) A.完毕 B.到,至 C.都 D.终究 15.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 分) 平 生 积 忿 知 其 心 难 也 忿 必 见 短 知 其 材 益 难 也 16.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周公之心,召公且不知之。苟有仁义之心,不資以明,虽召公尚尔,况其下哉。 17.上文所记郭子仪的事迹,可印证以下哪一条对他的评价?( )(2 分) A.“用人由己,从善如流” B.“器量深识,宽而有谋” C.“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 D.“敏事而寡言,居敬而行简” 18.本文以“张保皋郑年传”为题,却用大量笔墨记述郭子仪、李光弼的事迹,又评述周公 召公之事。此文作于甘露之变后不久,牛李党争复炽之际。请据此背景,推断作者这样写作 的用意。(4 分) 【答案】 13.(1)年龄 (2)告诉,上奏(2 分) 14.(1)C (2)D(2 分) 15.平生积忿/知其心难也/忿必见短/知其材益难也。(3 分) 16.周公的心,召公尚且不能了解。如果只有仁义之心,但不借助明智的头脑,连召公都还 是这样(不免猜疑),何况那些不如他的人呢。(6 分,一个分句 1 分) 17.B(2 分) 18.作者先借外国人事迹激励唐人;又以郭、李二人的事迹感染当朝官员抛弃私心,保持仁 义;进而以召公之疑,从反面强调在用人问题上仁义与明智兼备的重要性。在党争酷烈的现 实下,杜牧写这篇人物传记的主要意图是主张官员要为国家利益放弃个人恩怨,团结与自己 意见不同的人。(4 分,对正面事迹和反面事例的分析各 2 分)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实词的把握能力。(1)”保皋以齿,年以艺,常龃龉不相下”翻译为 “保皋仗着年龄大,郑年仗着武艺高,常常意见不合,互不相让”。齿,年龄。(2)“年至 其国,诛反者,立王以报”翻译为“郑年到了国都,杀了叛徒,扶立新王,并上奏(保皋派 他前来平乱的)情况”。报,告诉,上奏。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把握能力。(1)“角其勇健,保皋差不及年”翻译为:较量两 人的勇力与强壮,保皋稍稍比不上郑年。“差”解释为:稍微。选择 C。(2)“讫平剧盗, 实二公之力”翻译为:最后平定大盗,实在是郭李二人的功劳。“讫”解释为:终究。选择 D。 1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本题中,“平生积忿”作为主语,“平生积忿”为状语, “知”的宾语为“其心”,而“难”为“知其心”的补语,所以在“也”后断开;“知”的 宾语为“其材”,而“难”为“知其材”的补语,所以在“也”后断开。整句话的翻译为: (如果)一向怀有怨愤,了解对方的心就难了;心怀怨愤,必然只能发现对方的短处,要发 现对方的才能就难了。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本句话的得分点为:“尚”,尚且;“苟”,如果;“资”, 借助;“明”,明智的头脑;“虽”,即使;“下”,不如他的。 17.本题考查对于文本的理解和人物形象评价。文中三、四两段记录郭子仪的事例,他和李 光有私怨,但在国家大事面前,先公后私,原谅李光,“今国乱主迁,非公不能东伐,岂怀 私忿时耶!”由此可知选择 B。 18.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写作意图的理解。分析文本可知,郭子仪、李光弼的事迹正面衬 托张保皋、郑年事迹,从国内国外事件正面体现当朝官员抛弃私心,保持仁义;评述周公召 公之事则从反面强调在用人问题上仁义与明智兼备的重要性。一正一反是为了起强调作用, 和题干中“甘露之变后不久,牛李党争复炽之际”这一背景相联系,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译文】 新罗人张保皋、郑年,从他们的国家来到徐州,担任唐军中的军校。保皋三十岁, 郑年比他小十岁,称保皋为兄长。两人都英勇善战,跃马挥枪,他们本国和徐州没有 人能和他们匹敌的。较量两人的勇力与强壮,保皋稍稍比不上郑年。保皋仗着年龄大, 郑年仗着武艺高,常常意见不合,互不相让。 后来保皋回到新罗,拜见国王说:“请让我镇守清海要塞,让那些海盗再不能掳 掠新罗人到西边去。”新罗王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了他一万人。从大和后,海上没有 再贩卖新罗人的了。保皋在新罗显贵后,郑年却穷困潦倒丢了官,在泗州涟水县忍饥 挨饿。郑年于是离开(涟水)。到新罗拜见保皋,保皋请他喝酒,(两人)非常欢洽。 酒还没喝完,新罗国使者到来,说大臣杀了国王,朝廷混乱无主。保皋就分兵五千给 郑年,握着郑年的手流着泪说:“除了你谁都不能平定叛乱。”郑年到了国都,杀了 叛徒,扶立新王,并上奏(保皋派他前来平乱的)情况。新王于是征调保皋做宰相, 让郑年代替保皋的原职。 天宝间安禄山作乱,朔方(唐方镇名)节度使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弟而被赐死, (皇帝)下诏令郭子仪代理安思顺的职位。十天后,又下诏命李光弼持符节(古代使 者所持以作凭证)分领朔方的一半兵力,向东出兵赵州、魏州。安思顺在位时,郭、 李都是牙门都将,统率万人,不相契合。虽在一起吃饭,却不正眼看对方,彼此不说 一句话。等到郭子仪代理安思顺的职位后,李光弼想逃离,主意还没定下来,诏书已 到,要他分领郭子仪的兵力向东平叛。李光弼入府请求说:“我本就心甘情愿(以死 报国),只是请求免除我妻儿的死罪。”郭子仪疾步下座,握着他的手上堂并坐,说: “如今国家动乱皇上离京避乱,除了您没人能够领兵东讨,现在哪是心怀私怨的时候 呢?”召集全部军吏,拿出诏书宣读,一切安排都遵照诏书的命令,到离别时,两人 握手流泪,互相勉励对方用忠义报国。最后平定大盗,实在是郭李二人的功劳。 了解对方无背叛之心,了解对方有能力担当重任,这才不会怀疑他,可以放心将 兵力分给他。(如果)一向怀有怨愤,了解对方的心就难了;心怀怨愤,必然只能发 现对方的短处,要发现对方的才能就难了。每个人都是仁义之心与个人的私情杂念混 在一起的,如果私情杂念超过仁义之心,那么仁义之心就没有了,如果仁义之心超过 私情杂念那么私情杂念就没有了,郭子仪和张保皋二人的仁义之心都超过了私情杂 念,并且头脑明智,所以最后成功了。 世人都尊称周公召公为百代先师,周公辅助成王,但召公怀疑他的用心。凭借周 召的圣明贤能,周公年轻时扶助文王,年老时辅佐武王,能平定天下,周公的心,召 公尚且不能完全了解。如果仅有仁义之心,但没有明智的头脑,那么召公尚且如此(不 能免于猜疑),更何况不如他的人呢!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2 题。(11 分)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1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 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 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2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①从之, 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 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2 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那? 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 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③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 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 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 止耳,扰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 所失,岂不谬哉! ④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 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 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 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注:①黾勉:勉强。②矩镬:比喻规矩法度。 19.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因 B.且 C.然 D.则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张居正为儿子科考失利指出的原因?( )(2 分) A.骄傲自满,好高骛远 B.学艺不精,匆忙应考 C.贪多务得,用力不专 D.脱离实际,不知变通 21.第③段写张居正自己的求学经历,请分析这一内容在文中的作用。(4 分) 22.你是否认同张居正对儿子“慕古”的批评?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 【答案】 19.C(1 分) 20.D(2 分) 21.承接上文,针对儿子学业上的问题,以自己科考中第后不务本业、效仿古人导致 学业荒废的教训,以及科考失利后查找原因、勤学苦思而学有所成的经验来教育儿子, 现身说法,具有说服力。(4 分,得分点:结构作用 1 分,内容上的作用教训 1 分, 经验 1 分,效果 1 分) 22.(4 分,得分点:态度、理由,理由写出 1 点 2 分) 示例:认同。张居正的批评是基于对儿子失利的原因分析,指出其学识根基不足而盲 目“慕古”,反而适得其反。同时,他的批评也是从自己因同样原因而致学业荒废的 教训出发。父子两代的教训具有共通性。 (不认同。解说“慕古”的正向作用,说明批评不可绝对化,个人经验并不一定具有 普遍性等。) 【解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虚词的用法。此处可以结合上文下文的意思来分析。上文写到儿子考试失 利,下文写到作者对此感到清醒认为是老天在让孩子厚积薄发,因此属于上下句之间应该运 用表示转折的虚词。因此选择“然”。 20.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且要注意关注细节。从文中“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 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艺本不佳,于 人何尤”;“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可以得出 A/B/C 选项中的答案。虽然文中出现了孩子“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但是结合后面 的论述,显然这不是作者认为孩子失败的原因。 21.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题,答题思路是要注意内容概括、写作意图,还要考虑结构作用。本 段写自己的经历,从内容上写出了我自己科考中第后不务本业、效仿古人导致学业荒废 的教训,以及科考失利后查找原因、勤学苦思而学有所成的经验,意图上是为了规劝、 教育儿子,结构上承接上文儿子的问题。 22. 这类题目是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自己的看法,看似是开放性题目,但是不能离开对于文 本的分析。文章针对“慕古”这一内容,主要围绕着儿子的失利以及个人的学业荒废两个角 度来写。因此要注意从这两点出发,关注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真正意图。 【译文】 你小时候聪慧异于常人,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路径,我曾经认为你是 千里马,与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开心祝贺对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这个是 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然而自从癸酉年你科举中第后,忽然染上了一种狂 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骄傲自满。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试,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 的锐气,我只好勉强听取他们的意见,结果你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对别人有什么 可责怪的呢?可是我庆幸地对自己说:“老天大概是要让你厚积薄发吧。”又想到你 会记住第二次科考失败的羞耻,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哪里想到一年里,你越写越退 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因为你不聪敏吗?本来就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很懵懂的 人。是你不够努力吗?我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是才学造诣平常,这必 定是你好高骛远,想广涉猎而使得自己疲倦,这就是南辕北辙啊!像这样还想进步, 这不是很困难吗! 当年我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妄称自己就像是屈原、宋玉、班固、 司马迁这样的人,于是放弃自己的学业,仿效古人。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 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只不过足以被人耻笑而自取其 辱罢了。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估摸自己的能力,再反思以前的教训,从早到晚勤 学苦思,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竟然不谦虚 寻求我获得成就的原因,却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加管束,我因此也不会过多要求你啊!但是你要好好的 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本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 为, 这又能怪谁呢?自己的做法违背常理,却归咎到命运,很糊涂呀!我的话就说 到这,你好好想想吧! 三、写作(70 分) 23.对话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达成共识的对话是否比增进理解的对话更有价值?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共识与理解(一类上) 对话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在对话中达成共识和增进理解两者本身并不冲突,而二者 的价值却需要放在不同的环境下分析。 达成共识源自于对话主体观念或目的的契合。对话主体可以在整个对话的部分内容中达 成共识,也可以在方方面面达成共识。共识本质是双向的认同,而并非同质化。增进理解源 于对话主体的差异性,在对话中,对方的观念从没的视角理解同一个话题,而使你发现了自 己遗失的细节,才能称得上增进理解。或者对话的观念比你的观念更加全面深入,那这时既 达成了共识又增进了理解。 达成共识划分了内部界限,规范了外部领域,一方面对话主体们达成共识,进而分享共 同的立场、观念,同时又将主体与其他持不同观念的人划分开来,这对于群体内部结构的稳 定性有重要意义。在政治上,对话总是被人们寄望产生实质性利益,在经济、文化上达成合 作,或是解决大小争端,社交领域上人们通过对话结成社群,形成组织,达成共识的对话是 人们开展社会活动的基础。而目的在于借助共识开展新的活动。增进理解是观念的丰富与深 化。达成共识时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充观念,但观念必然具有其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面 对局限,增进理解的对话便是进阶到下一层次的讨论的一把钥匙。科学理论是量子力学的提 出,绘画技艺中留白的创造,电影手法中平行叙事的发明都打破了原有稳定的不变的认识, 使老旧的内容重新值得探索,值得人们再一次达成共识。 达成共识与增进理解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共识的对话难以集中力量产生实质成果, 而缺乏增进理解的对话使得观念逐渐封闭,受制于思维的局限之中。同时,绝对的共识由于 人本身的差异性是达不到的,所以即使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我们也增进理解。达成 共识的对话与增进理解的对话并无绝对的价值高低,但是我们所谈话的内容以及观念、立场 这些内嵌于对话自身的附加属性都是我们自身经历的集合与投影,而这个集合是有限的,换 句话说是无法达成完美共识的。假如把所有的对话放在人类的历史数轴上看,达成共识的对 话便是我们的一个个节点,而增进理解的对话则是构成节点之间连线的无数不可分割的实 体。那这时用有限的节点,去尝试穷尽无数的延伸的理解便是荒谬的,而反过来用理解去成 共识却是有迹可循的。增进理解最终带来的是一种无法想像的丰富性。 在认同之上(一类中) 对话是日常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从其结果和目的来看,可分为达成共识或增进理解。 两者并不一定完全对立和排斥,但就其深远意义来看,后者似乎更值得追求和争取。达成共 识当然有不可否认的价值。在资本主义全球蔓延的时代,各种贸易经济活动都需要遵循一个 共同规则,这就诞生了“契约”精神,人们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再以法律程序保证“合同” 的权威性,最终是为了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人们通过达成共识,厘清了对话对方的讨 论范围,尊重了对话话语的合理性,又彰显了己方的诉求,是获取进一步理解的前提。 在当今国际风云变化莫测时,外交官员均期望以“对话”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求同” 的谦逊姿态,也保证对重大问题的立场作不容动摇的阐述。故“认同”是必要的。它意味着 人努力守护稳定的秩序,为一个复杂的局面争取一些和谐的相处方式。然而在认同之上,“对 话”的价值远不止此,增进理解是对话的更深层价值。“对话”是碰撞,在并非非黑即白的 二元世界中探索己方认知之外的更多可能。正如罗素先生曾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现代 社会中的“对话”,已然发展成逐渐能包容多元价值并立的话语模式。除了传统的访谈对话, 还有很多学术性的辩论、甚至是知乎上关于许多公众议题的讨论。此时“对话”已没有标准 的预期成果,达成共识并不能完全展开对间题的深入剖析,而是不断探索、交流、构建更丰 富的价值网络的形式载体。其实,“对话”本身还有一种柔和的浪漫色彩蕴藏其中,“我不 认同你,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纵观古今,无论是西方的雅典学院,或是东方中国 战国时期的齐国的学宫,轴心时代的哲人们用“对话”的形式抱有对学术思想最纯粹的探讨 与追问。获取认同已不是他们的终极追求,如何在碰撞中精进学问,以求更深远的传播价值, 才是他们在意的。 博尔赫斯晚年停止笔头创作,与青年作家展开“对话”,收录成一本书名叫《最后的对 话》,以散漫轻松的形式,平和包容的姿态来探索博尔赫斯的“精神宇宙”,他说:“通过 圣诞,我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这个世界。”“对话”作为桥梁,连接自我与外界,对于人 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有着开拓性的意义。在认同之上,丰富的价值并立成了人恒古不变的追求。 希望“对话”可以一直成为人与人之间表达的窗口,也能成为培育新兴思想的丰盈土壤。 终日乾乾,与“识”俱行(一类中) 对话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而对话又分为达成共识和增进理解两种,前者趋向于思维 的“和”,后者则偏向于思考的“深”,两者在不同意识形态的交融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 作用,而我认为达成共识的对话在大部分时候比增进理解更有价值。所谓增进理解,是指持 不同意见的双方通过交流,对于自身和对方的观点进行更加深刻和谨慎的思辨,更加确立的 是自身出发点的正确性。如同法国启蒙思想先哲伏尔泰所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以增进理解为目的的对话实际上只是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地 空间用来众说纷纭,对于结果的定论并不明朗。而达成共识则不同。所谓共识,即指观念的 一致性。时代如同一辆马车,思想之马只有并驾齐驱才会让车轮滚滚向前;如果分别向着不 同的方向发力,马车不但寸步难行,还会分崩离析。无疑百家争鸣是一个智慧云集的时代, 但也正是由于儒、道、法等对于国家和政治观念上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战国伤争社会 动荡的局面。而后秦王赢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央集权,使思想、政治上得到统一, 天下才得以太平。于对话亦然,巨大的分歧是横在事物前的鸿沟,达成共识才能建起发展的 桥梁。然所谓达成共识,绝非如明清文字狱般的思想专制,而是一种温和且深刻的文化感染。 共识不是同化,它仍然允许在原则范围内对于些微的不同的包容。对话本身的作用也从不是 压抑和束缚,而是对于人心本性的释放和升华。将思想的智慧上升为政治层面,对话是国际 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而共识则是各国智慧的凝聚,从万隆会议时求同存异之理念,到如 今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在不断达成共识,从而实现美美与共之发展。 与其将增进理解与达成共识归类为对话的两种属性,不如说是对话中循序渐进的两个过 程。增进理解才能更高效的达成共识,达成共识后对于事物发展才会有决定性的推动力量。 增进理解的对话与达成共识的对话从来都不是两堵相互对立的墙。增进理解,会让人在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后的深度思索中得救,从而避免冲突,增添思想 的包容性;而达成共识则更像是被赋予了法力的权杖,当人类思维散发出和谐之光,善与美 才可洒向人间,推动人类文明的齿轮缓缓向前。《周易》曾言:“终日乾乾,与时俱行。” 而我认为,此“时”亦是此“识”,是共 识,是智慧的一流与升华,因此,愿我们驾时代之马车,终日乾乾,与“识”俱行。 多元乃对话之本质(一类下) 对话是交流沟通的方式,达成共识的对话是否比增进理解的对话更有价值?回答这个问 题是我们应寻求对话的本质。在现代社会中,对话除了承担个体之声传递这一目的,更重要 的是在多维的思想碰撞中形成更具有真理性质的观点。我们通过对话突破群体桎梏,进行多 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了反思。因此我们认为只是聚齐聚焦于达成共识的对话,脱离了对话的 目的,增进理解的对话才更具有价值。对于此次达成共识的对话进行批驳前,我不否定其合 理性,费斯汀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曾表达,人在接纳异己观点时,因为个体会对有悖于先前 固有观点的理论产生质疑与恐惧,机体会自然产生排斥心理,以此来保护自己。与其通过毫 无休止的对话让别人从排斥到接受自己的观点,多数人会选择直接达行共识,以此来提高对 话的效率。但一味的让他人或被他人达成共识,失去应有的对话规则或理智,这样的对话达 成的共识是有失偏颇的。如果达成共识的对话成为主流趋势,甚至被用来当作寻找归属感排 斥异己的手段,那么反映的只是认知惰性。《信息的骚动》中曾指出人们生活在信息茧房中, 接收的信息已经同化了。没有了 对话,带来的将是信息思想,人的异化。在社会声音趋同化,同质化的背景下,增进理 解的对话何其重要,不然个体的独特性将被群体的“共识”所掩埋,对于个体独特性理解也 将难以落地。 同时,增进理解的对话价值更在于各方所持有的片面理论能通过对话加深不同阵营对该 问题的理解,真理总是在谬误的推翻后形成的,追求真理是循环往变以至无穷的过程,增加 理解的对话使真理的应有范围变得更广更深,甚至可以升华成为新的真理,对于人们的思想 更新有着重要意义。 有哲人曾说,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诚然,正因为增进理解 的对话更有价值,才有加缪萨特的流传千年的哲学思想,才有百家争鸣的灿烂,多元仍世界 之本源,以达成共识的前提或目的的对话终将泯灭于历史中。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一类下) 对话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作为高级智慧的优异技能。千百年来,人类文明 对话中有认同也有冲突,而往往是在观点的对冲而不是苟同时文明才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故而我认为,增进双方理解的对话比达成共识的对话更具有价值。诚然,达成共识的对话往 往能使对话的双方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但其获得认同的方式值得我们深思。有时,共识可 能经一方的恳求后而取得,而意味着一方放弃了思想的独立性而依附于另一方。对个人的发 展而言,这是危险的,对社会也是如此。苏格拉底曾言:“对于真理信服往往比流言更加危 险。”当无数人依附于同一观点后,往往会产生回音室效应,对持有异见者则“群聚而笑之”。 故而,达成共识的对话具有的价值有限,而我们更不应以达成共识为导向去进行对话。反观 增进理解的对话,是双方基于承认的共识,各自进行独立思考而使理解深入的过程。增进理 解的对话基于双方的平等之上,且饱含理性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理想国》苏格拉底与 柏拉图激烈的辩论之后,智慧的火花进发于斯;孔子周游列国,倾听不同的声音,传播儒学 的同时增进了自己的认识。增进理解的对话富有生气,具有使人受益的价值。 同时,增进理解的对话从不以共识为目的。共识的建立可欲不可求,因为正如茨威格所 言:“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永远都受我们自身欲望的扭曲。”对话的双方有着不同的背景, 他们或许都足够客观,但也会有意识的选取有利的事实进行论辩。而对话的价值从不由共识 而体现,我们应始终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并践行求同存异之道。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只有放下了说服别人的欲念与依附于他人的心态,我们才可真正地拥抱对 话的价值,在增进理解之上美美与共。在当今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这一点更显得重要。 网络给予了我们对话的便利,而我们却因无法有效对话,失去了对话的价值。美国的红蓝党 派之争因始终不能冷静地对话,落得“民主的混乱”。我们应怀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欢迎异见 者与我们平等地交流。加缪曾言:“你可以与人相争,但不能剥夺别人相信的权利。”胸存 胸壑自不凡,相信以包容的姿态进行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即使最后未达到共识,仍具有非 凡的价值。叩听人类历史,我们便会发现人类的价值体系也正是通过交融的对话建立起来的, 在求同存异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洞见文明的美好,须知,美好价值的本质还在于层次多态。 愿我们都能在求同存异的对话中增进理解,成为和而不同的君子,美美与共。 【解析】 审题立意 拿到材料,我们先抓住核心词进行解读。材料中给出了一组看似对立的比较——“达成 共识的对话”和“增进理解的对话”谁更有价值?但这真的是两种对话类型吗?不难发现, 其中设置了小小陷阱。 人们进行交流沟通时往往带着一个理想目的——希望可以“达成共识”,而“增进理解” 则是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好趋向。而“增进理解”本身又可以促使“达成共识”这一 目的的实现,两者实则是难以分割的统一体。如果理解到这点,那我们就能意识到,这则材 料其实不需要我们真的去比较“达成共识”与“增进理解”孰高孰低,而是在引导我们思考, 在处理人我关系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和方式与他人进行对话? 这和 2020 年宝山一模的作文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对待生活总有不同的观点和立 场,有人相信理越辩越明,可以通过辩论统一认识;也有人认为即使你再有说服力也难以改 变对方立场,不如选择沉默。无论是对话还是辩论,都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而这些题目的设置,显然有其现实意义。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比起 实证和思辨,人们似乎更热衷于表态和站队;比起以不同视角进行互补,人们似乎更热衷于 扣帽子、贴标签;比起兼容并包,人们似乎更愿意直接举报。即刻互联似乎未能改善我们的 交流,反而让人们在"即刻"的焦虑中变得焦躁,丧失耐心。认真思考交流的意义和正确的交 流方式,无疑可以启发我们更好地去应对这个“人人把握话筒”的自媒体时代。 逻辑构建 领会到了题目真正引导我们去回答的问题,以及其现实意义,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构建我 们的论证逻辑了。首先,引入材料后文章的第一个层面,我们应该对论点定性: 对话的根本目标是在于能够让双方的认知产生共识。 客观世界的物质是具有多样性的,而人也有着与生俱来的短见与局限。每一个个体在这 个多样化的世界中都有着必然的“无知”状态,而对话无疑是最为便捷的打破这一壁垒的方 式。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通过交换彼此的已有认知,通过人与人之间间接经验的转述, 不需经过实践,就完成了世界观的互补,最后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这就是对话最大的价值所 在。 但是达成共识并非意味着要求对方在思想认知和行为实践上与自己完全一致。现实对话 中,往往会发生对话不仅无法达成共识,反而产生争执甚至反目成仇的情况,正是因为我们 的对话忽略了对我们自身认知的补足和改变,而执著于求胜——或极力试图证明自身认知的 优越性,或固执地期望对方能够与自己做出同样的实践,最后往往陷入一种偏执的非理性状 态。而对话也随即丧失了它的有效性,并失去了它所能带来的最大价值——让我们突破自身 认知的局限,变得更智慧。 接着我们就可以进行深层逻辑的思考:为什么对话并不总能“达成共识”?没有“达成 共识”的对话就不具备任何意义了吗? 显然,人与人之间的分歧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人与人的认知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一千个 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认知都受限于自身所处的时代、阶层;受限于自身的经历、 学识。纵使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我们也不能妄求让两根芦苇长得完全一致。认知的偏差会导 致我们哪怕是在“理性”的指引下,对同一件事情都会产生观念的分歧。 除此之外,人们还有着不同的身份和立场,在主观意愿上也有可能会选择有意忽视理性 的指向,而将另一些价值取向放置于更高的地位。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绝对理性,更何况我 们在产生观点的过程中本身也含有非理性的成分。 而对话之后并未达成共识,也并不意味着对话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在对话的过程中, 我们通过观点的呈现与交流,看到了有别于自身已有认知的不同观念,不仅增进了对对方的 理解,也加深了对自身的理解。伽达默尔在其“视域融合”的理论中,认为交流的目的在于 达成“理解”,达成一种“差异化共识”。随着理解的逐步加深,对话也将在“达成共识” 的理性道路上持续发挥作用,促成“差异化共识”的形成。 至此,文章主体的深层逻辑也就构建完毕,最后便是方法论部分。无论是伽达默尔“视 域融合”理论的差异化共识,还是中国先秦思想中的“和而不同”,都给了我们同样的指引。 分歧的存在是必然的,我们要学会悦纳;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求同存异的,我们更要学会容纳。 允许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存在,包容价值的多样化取向,用更理性的姿态去对话、去交流、去 理解这个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正是仰赖于多元化文明的和谐共存。 论据积累 理解永远是不同的理解,理解的过程永远不会最终完成。 ——德·伽达默尔 人的认识和思想正如一切尘世在者一样所具有的不可完全性,并不减少人的认识之路的 伟大性,这种认识永远处于开放之中。 ——德·伽达默尔 新中国成功运用“和而不同”思想,多边对话的外交事件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日关系正常化;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 缓和等。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