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ID:685421

大小:81.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5-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 2021 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21 年 3 月 20 日,三星堆 6 号坑出土了炭化的大米种子,证明 4500 年前的古蜀先民 已经种植大米。这一新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植物考古的关注。 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是考古发现的与古代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植物是 有机物质,长期埋藏在土壤中会腐朽消失。能幸存在考古遗址中的植物遗存分为植物大遗存 和植物微小遗存。植物大遗存实际上也很小,所谓“大”只是相对植物微小遗存而言,即用 肉眼或低倍显微镋就可以看到;而植物微小遺存则必须通过高倍显微镋才可看见。 植物大遗存包括炭化植物遗存,即植物被火灼烧后,原本较易腐烂的有机质转变而成的 能够长期保存的炭化物质。此外,有些具备特殊条件的非炭化植物遗骸也可能保存下来,例 如浙江河姆渡遗址地势湿洼,稻谷等有机质遗骸因长期被水浸泡而保存良好。 植物微小遗存包括孢粉、植硅体和淀粉粒。孢粉有一层异常坚硬的外壳,能在土壤中长 期保存。植硅体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液态硅在植物细胞和组织中形成的固态硅化物植物产 生植硅体很可能是为了防止食草类动物的咀嚼而长期进化的结果。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禾本 科植物盛产植硅体,因此植硅体分析法在水稻考古研究上具有优势。淀粉粒是葡萄糖分子聚 合而成的纯有机物质,温度超过 40 度就会变形糊化,如此脆弱的淀粉粒如何能保存在考古 遗址中是还需探讨的问题,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淀粉粒因封存在古人牙垢中以及石器裂 隙深处而得以留存。 研究植物遗存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了解这些植物与人的相互关系,从而复原古代人类生 活方式,解释古代文化的发展与过程。因此,植物考古学是现代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取材于赵志军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各种物质不属于...考古遗址中植物遗存的一项是(3 分) A.炭化植物 B.有硬壳的孢粉 C.植物吸收的液态硅 D.淀粉粒 材料二 植物考古一般会在实施发掘前确定研究目标,并根据遗址的特点和发掘规模设计发掘方 案,发掘之后一般可分为田野釆样与实验室研究两个阶段。采样之后,一部分样本需保持其 挟裹土壤的原貌,置于密封口袋内,送至实验室用于微小遗存研究。另一部分样本可现场获 取植物大遗存,并将这些大遗存带回实验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考古学界曾苦于没有有效的田野方法获取植物遗存,直至 1962 年 美国考古学者斯图尔特·斯特鲁弗采用了水洗遗址堆积土样的方法。这就是被称为“考古发 掘技术的一场革命”的浮选法,其原理很简单:炭化植物遗存比水轻,将土壤放入水中,炭 化植物遗存就会脱离土壤漂浮到水面。浮选法是目前植物考古田野方法中获取植物遗存最为 有效的方法,如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的考古研究,就通过浮选法获取了种类繁多的植物遗存, 包括稻谷、栎果、菱角、葫芦籽、柿子核、猕猴桃籽等,这说明田螺山人曾经既从事稻作农 业生产,也通过釆集栎果、菱角等野生植物获得食物资源。 在实验室中对植物微小遗存的研究常采用植硅体分析法,先经过风干样品、加碱去除有 机质、镉重液浮选等步驟从土壤中提取植硅体,然后再制片、观察、研究。植硅体的形态与 植物细胞形状、细胞在植物中的位置、细胞之间的间隙有关,因此可根据植硅体的特征确定 其母源植物的种类,如植株叶片的扇形植硅休和稻谷颖壳的双峰植硅体是水稻特有的,可据 此分析样本是否为水稻的遗存。此外,植硅体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更复杂的考古研究,如安 徽巢湖钻探岩心沉积物中就发现了包括水稻扇型、芦苇扇型、木本类和硅藻类在内的近 20 种植硅体,可以根据这些植硅体的组合特点,研究特定时期巢湖地区气候环境的发展变迁。 (取材于赵志军、葛利花等的相关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植物考古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田野采样阶段,需要提取植物大遗存和微小遗存。 B.浮选法原理简单,却有效推动了植物考古学的发展 C.源自不同种类植物的植硅体,其形态特征也有差异。 D.植硅体分析法可应用于古植物学、古气候学的研究。 材料三 在植物考古中,利用炭化物、淀粉粒、植硅体研究出土植物遗存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成荚, 但这些方法均有局限。植物大遗存需要经过火烧或特殊的沉积环境才能留存,通过淀粉粒、 植珪体鉴定稙物遗存的准确性较低,很多植物只能鉴定到属、甚至科一级。因此,要想研究 先民利用植物的状况,不能仅依据实验室分析,还应参考文献典籍。 比如,《诗经》的成诗年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共记载植物 130 余种。 而目前对植物遗存的分析,多以现代的植物利用状况为依据进行推测,不确定的因素多。如 果根据《诗经》等文献了解了周代的植物利用状况,再分析出土的植物遗存,则可将研究的 基点向前推进二千多年,以此为基础分析史前和夏、商植物遗存,可信度将大大提高。 《诗经》中的记载还可为植物考古研究提供线索、启示。例如,由“参差荇菜,左右采 之”(《周南·关雎》)可知荇菜是当时日常采集的蔬菜,然而,或因为植物考古研究方法的 限制,或因为植物考古学家的忽视,至今尚未从两周遗址中发现荇菜遗存物,在未来的研究 中可以关注。再比如,“楚”(黄荆,见于《周南·汉广》《唐风·绸缪》)、“樗”(臭棒, 见于《豳风·七月》)为日常所用的“薪”(即柴薪),这为从两周遗址中浮选所得的≥1mm 的炭屑和大块木炭的树种鉴定提供了参考。 当然,文献记载并非完美无瑕,如多处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表明,草木樨属为商周时期 一种常见的植物,可能被用作马的饲料,但不见于《诗经》的记载。虽然实验室的分析手段 难免有缺陷,但为文献记载提供了实证,如对出土乐器材质的分析说明,《诗经》中关于木 质乐器的记载是可靠的。因此,实验室分析和参考文献在植物考古中不可偏废。 (取材于马永超、吴文婉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淀粉粒可以鉴定植物的“属”,根据植硅体只能鉴定到“科” B.目前对史前和夏、商植物遗存的分析,其可信度还可进一步提升。 C.两周遗址中没有荇菜遗存物,可见“参差荇菜”只是文学的想象。 D.商周时期常见的草木樨属植物因被用作马的饲料而未被文献记载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蜀地雨水丰沛,三星堆出土的大米种子因长期被水浸泡而保存良好。 B.浙江田螺山遗址的考古工作涉及到了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研究。 C.《诗经》的记录说明,两周遗址中的木炭是“楚”或“樗”的遗存。 D.兼顾实验室分析和参考文献,就能够全面了解先民利用植物的状况。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6 分) 《红楼梦》中贾母所吃的“御田胭脂米”指的是“京西稻”,这是由康熙、雍正、乾隆 三代皇帝参与培育的优质水稻品种,相关情况记录在清代的一些文献中。2020 年 11 月,相 关部门在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宁静”遗址开展考古发掘,专家推测该处可能是与培育 “京西稻”有关的皇家稻田遗址。 如果将“澹泊宁静”遗址的考古目标定为研究此地是否与皇家培育京西稻有关,那么该 考古研究应该经历哪些步骤?请根据以上所有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分条具体说明。 一、(18 分) 1.(3 分)C 2.(3 分)A 3.(3 分)B 4.(3 分)B 5.(6 分)答案示例:①发掘。②田野作业:用浮选法处理一部分土样,看能否获得炭化物; 将另一部分土样送至实验室用于植硅体研究。③实验室分析:分析可能获得的炭化物是 否为水稻遗存;分析另一部分土样中是否有水稻植硅体。④查阅相关文献中关于皇家培 育“京西稻”地点的记录。 【评分参考】①④各 1 分,②③各 2 分;①②③顺序错误扣 1 分,④的顺序不限。 北京市东城区 2021 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21 年 3 月 14 日至 15 日,一场十年不遇的沙尘暴先后袭击蒙古国、中国,吹得人们 措手不及....。通过沙尘遥感动态监测可知,此次沙尘过程主要从蒙古国开始。强度之大、范围 之广,与短时间内空气由暖变冷的异常天气现象密切相关。14 日晚,强沙尘暴袭扰蒙古国 时,中国内蒙古上空主要是暖空气,而到 15 日清晨,强冷空气来势汹汹、喧宾夺主....。 在这场多年未遇的沙尘暴中,随沙尘一起满天飞的,还有各种谣言。一些境外媒体“趁. 风扬尘...”,混淆视听。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环境和空气污染问题没有国界,对此次沙 尘天气起源等作出结论需以科学监测和综合分析为前提。有专家表示沙尘暴就像一支前进的 队伍,沿途有沙尘沉降,也有沙尘加入,不能简单说沙尘暴形成于某一地,要进行综合分析。 近期蒙古国、中国西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加之降水稀少,地表条件有利于沙尘天气 的发生;另一方面,受较强的蒙古气旋影响,中国西北、华北等地先后出现大风,为这次沙 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此外,与中国毗邻且在上风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布着大面积 荒漠化土地,是境外重要沙尘源。 多位气象专家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此次异常天气现象的罪魁祸首....。北极上空的平 流层极地涡旋就像家长一样,管着冷空气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北极与赤道之间的温差越 大,极地涡旋的能量就越稳定,也越能把冷空气牢牢锁定在极地。可是近年来,北极随全球 气候变化而变暖后,极地涡旋对冷空气的束缚力减弱,缺乏“管束”的冷空气变得不稳定, 原本集中在一个中心的冷空气会分裂成两个以上的环流,甚至碎裂,导致全球极端天气多发。 (取材于殷耀、张云龙、于嘉、魏婧宇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措手不及:形容沙尘暴突然来袭,使人们一时无法从容应对。 B.喧宾夺主:形容突如其来的强冷空气抢占了暖空气的地位。 C.趁风扬尘:指境外媒体借着此次沙尘暴的源头问题散布谣言。 D.罪魁祸首:指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异常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空气由冷到暖的变化决定了沙尘暴的强度。 B.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判定沙尘天气的源头。 C.北极与赤道的温差是极地涡旋的能量源头。 D.本次沙尘暴导致中国西北华北的强风天气。 材料二 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有突发性和较大的破坏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土绿化的持续 推进、沙区植被覆盖率的不断提高,沙尘天气日数呈现减少趋势。 距北京仅 180 公里的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流动沙地上恢 复植被,现已形成 112 万亩人工林海,大大提高了地面植被覆盖率,有效阻止了沙尘对京津 的侵扰。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三代人接续治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原 本“沙上墙,驴上房,一场风暴没了粮”的流动沙漠变成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海洋,沙尘暴 次数大大减少。 近年来,中国沙漠科技工作者发明了尼龙网格沙障、仿真植物沙障、网格袋沙障、化学 固沙剂治沙等新技术,同时有效配合生物固沙、草方格沙障固沙等技术,为防沙治沙提供了 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沙区地表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风蚀量,对 减少沙尘暴的发生起到了显著作用。另外,为减少冬春季农田表面的疏松,采取作物留茬、 免耕或春季耕作的方式,也能很好地起到防止就地起沙的作用。 生活在沙漠周边及腹地的农牧民过度放牧、过度垦荒、滥伐林木,均会加速土地沙化, 加剧沙尘暴的发生。所以,进一步了解沙漠和沙尘暴,进而规范沙区人为活动,才能实现人 与沙漠的和平相处,才能有效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取材于姚 泽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治理,我国将从根本上消除沙尘暴。 B.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受沙尘暴影响较大。 C.沙区地表风蚀量越小,对治沙越不利。 D.减少人为活动可以避免沙尘暴的发生。 材料三 沙尘暴从远古至今时有发生,是世界各地常见的天气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沙尘暴 将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沙尘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沙尘暴在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也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沙尘暴所携带的沙尘粒子可以传播植物的种子,从而促进生物繁殖体的扩 散。沙尘粒子在输送过程中,随着风速的减小,质量小的沙尘粒子就会降落到海洋中,成为 浅水中浮游生物和深海生物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同时,沉积到陆地上的沙尘粒子成为了陆 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矿物质无机营养源。沙尘粒子可把酸雨沉降的一些酸性物质中和,缓冲土 壤酸化过程。另外,其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可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沙尘暴 所携带的沙尘粒子可以将全球各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全球气候变化乃至整个人类环境具 有重要的生态效应。 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但是彻底地消灭沙尘暴,难 以保证全球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沙尘暴既是一种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自然的天 气现象,又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而诱发的一种带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的富集生态后果。我 们应注重研究人类环境与沙尘暴之间的关系,在如何将沙尘暴带来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的基 础上,重视人地和谐相处的自然关系。同时,研究在沙尘暴发生的过程当中如何消除因人 类干扰导致的富集诱导作用。这些将对今后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取材于潘霞、高 永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沙尘暴“生态效应”的一项是(3 分) A.6000 多年前,非洲撒哈拉地区的荒漠化导致大量沙尘粒子沉积到南美的亚马逊流域, 使得该流域的植被开始繁盛。 B.海洋中许多重要元素来自于沙尘粒子所携带的营养物质,其中一些微量元素直接影响 海洋生物的营养盐供应。 C.当初美国在开发西部平原过程中大规模地砍伐树木,导致春季的加利福尼亚州仍然会 有从南部沙漠随风而来的沙尘。 D.京津地区曾经遭遇过大规模的沙尘暴,但经检测,沙尘暴发生过后,京津地区大气环 境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含量却很低。 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沙尘暴”形成条件和防治举措。(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D(3 分) 2.B(3 分) 3.B(3 分) 4.C(3 分) 5.答案要点: 形成条件:有沙尘源,风力强,气温常年偏高,降水稀少。 防治举措:持续推进绿化,提高沙区植被覆盖率;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沙区地表粗糙度; 采取作物留茬、免耕或春季耕作的方式;规范沙区人为活动,禁止过度放牧、过度垦荒、 滥伐林木;重视人地和谐相处的自然关系。 北京市顺义区 2021 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当代科技领域,没有任何一项新技术比纳米机器人的出现更令世界震惊。纳米机器 人研究,已成为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它是一种借助最先进的芯片和纳米技术,在原子水平上 精确地建造和操纵物体的机器人。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团队在微纳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研究中取 得突破性进展。他们设计了一种由顺序性磁驱动和光触发的 AI(人工智能)微纳机器人, 将其用于实现主动靶向的癌症治疗。这项技术,是在肿瘤患者体内植入 AI 微纳生物机器人, 它可以自动游向肿瘤病灶部位,将肿瘤消除,随后机器人还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健康没有任 何损害。 这项研究的成功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一般人看来,这可能只是一种不起眼的小 突破,然而在真正的科学家眼里,却蕴含着纳米机器人的一次巨大进步 要知道,在以前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可控自主运动,一直是一个难题。纳米机器人太 小了,只有人类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进入人体内很难定位;如果进入血管,一旦被血液裹 抉和冲击,往往失去控制,乃至无影无踪。 现在有了这个技术,纳米机器人就可以在进入人体深层组织后,仍然被人盯得清清楚 楚、管得严严实实,人类可以实时控制它们给病变的细胞送药,或对癌变的细胞进行微手术。 这种纳米科技,简直完全颠覆了人类的思维。试想,如果有一天你持续发烧,但医生 既没有给你开药,也没有打针,而是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医疗方式——往血液里植入一种微小 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探测到发烧原因,游过动脉和静脉,运行到适当的系统,直接对感染 部位进行治疗。 是的,这是一个史诗级别的科技研究领域。在未来几年内,纳米机器人将会带来一场 医学革命,并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五年前,有科学家说过这样的话:“2029 年前后,人类会达到一个临界点。每过一年, 人类的寿命就能延长一年,这得益于那时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时科学家发表这段言论的时候,曾遭到很多人的嘲笑。十年后,当看到纳米机器人 在自己血管里巡逻,帮助修复机体损伤或病变时,你还会嘲笑他吗?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纳米机器人的研究在原子水平上展开,借助了最先进的芯片和纳米技术。 B.我国科学家研究的微纳机器人,是由顺序性磁驱动和光触发的 AI 机器人。 C.纳米机器人研究不断颠覆人的旧有思维,成为“史诗级别”的科研领域。 D.纳米机器人技术的运用,已经能够消除肿瘤,并使肿瘤最终被人体吸收。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这个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可用于主动的靶向治疗 B.解决了此前的一个难题 C.在血液裹挟冲击中运动 D.能实时控制纳米机器人 材料二 现在,人们可以利用 3D 打印技术,一次制造出几十万个纳米机器人,在人类无法进行 操作的分子层面上对原子和细胞结构实现一系列操作。而纳米机器人运用的最重要领城是医 学方面。 第一步,巡查。在人体内的血管里放进 500 万个纳米机器人,实现全天巡逻,寻找各 种疾病信号,发现病灶,便立即锁定、确认,以便按病症施放药物。这样,利用纳米机器人, 就可以从多渠道直接探测疾病指标,使诊断更为精确。 第二步,治疗。医生可以把细菌般大小的机器人注入血管,清理血液,修复原来的技 术难以修复的小细胞,乃至清除癌变。目前,科学家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已经可以像孙悟空 一样进入人体内部,成功清除血液里的一种“超级细菌”和毒素。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完善, 将来人们一定能摆脱心脏病、脑中风的威胁。 第三步,提升。纳米技术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为终结所有疾病,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 将其运用在人类生理机能的提升方面。如设计能携带大量氧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机器人, 这样就可以让人连续冲刺式地跑步而不感到疲惫,或者在水里能憋气数小时。此外,随着人 的老化,失去活性的细胞、组织和肌肉群将不断退化,纳米机器人可以按照设定程序对这些 目标进行修复、替换和调整,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只要你没碰上天灾人祸,你 就可以延缓衰老甚至长命百岁。 第四步,超人。让大量纳米机器人,覆盖人的大脑,构成一个电极网,进而形成新的 大脑皮层,直接读取或输入大脑信号。将来,通过一个纳米机器人构成的脑机接口,可以在 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自由传输思想、下载思维,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获得一般人类无法拥有的超能力。一夜之间,就能学会几门外语,或掌握原本需要数十年才 能获得的技能,如高端医生、科学家、芯片设计师……这些,都能变得轻而易举。 但是,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未来会不会诞生一种超级人类,即“人机合一”,纳米机 器人和人工智能让人类加快进化,变成超级人类。这样,在不远的将来,“原版人类在超级 智人面前,就可能像臭虫面对人类一样无力和脆弱。 为了避免悲剧发生,人类在发展纳米技术、发展 AI、发展生命科学的同时,必须保持 最大的敬畏!因为,一旦失拉,人类将可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医用纳米机器人研究“四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巡查:大量的机器人随时巡查,发现、锁定、确认病灶主要用于病症的诊断。 B.治疗:纳米机器人要清除小细胞、癌变、“超级细菌”和毒素,在血液中完成。 C.提升:目标是改善、提升人类的生理机能,通过修复、替换、调整而延缓衰老。 D.超人:纳米机器人覆盖人脑,形成一个新的大脑皮层,从而使大脑具有超能力。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科学家致力于利用纳米机器人来治疗癌症。 B.纳米机器人的研究在医学领域会带来一场革命。 C.纳米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否定人类学习的意义。 D.人类必须警惕未来“超人”对自己可能的欺凌。 5.在纳米机器人研究领域,我国的研究处于哪一个阶段?已取得的成果有什么重要价值?未 来的发展应该注意什么?(6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3 分)D(被人体吸收的是纳米机器人,而不是肿瘤) 2.(3 分)C(文中说纳米机器人原来“被血液裹挟冲击”而失控,现在“这个技术”解 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不能说“在裹挟冲击中运动”) 3.(3 分)B(文中说“修复小细胞”,而不是“清除”) 4.(3 分)C(文中只说纳米机器人技术能给人带来学习上的便利,但并不认为学习就没 意义。这个推断于文无据) 5.(6 分)参考答案:处于纳米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第二步“治疗”(2 分);突破了纳米 机器人在人体内可控自主运动这个难题(2 分);未来的路还很长,要进一步加强、深入 研究(1 分);未来也要关注“超人”的问题(1 分)。 北京市海淀区 2021 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正面临一场逐渐显现的危机,访问实体图书馆的人数比例 持续下滑,图书馆数量也不断减少。 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最大因素无疑是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的普及,然而英美书业、图 书馆业资深人士的调查报告对此得出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结论:与其说是电子书改变了人 们的阅读习惯,不如说是公共图书馆受到数字化发展理念的过多影响,没有更好地优化传统 的纸质书服务。 现在,公共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像数据库和新媒体公司,数字化服务当然有利于文化服务 均等化,但不应以牺牲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为代价。图书馆大幅削减纸质图书预算,把资金投 入到数字化建设中。由于购书预算紧缩,许多图书馆无法及时更新库存,在库书籍总量大幅 下降,人们找不到想看的图书,以致访问实体图书馆的兴趣进一步降低。 公共图书馆到访率下降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经济越发达、受教育程度 越高的地区,实体图书馆到访量下降越快,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图书馆的需求基本保持 稳定水平。调查报告表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社区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除了提供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它还是所在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了部分学前教育、业 余教育、社区交际功能,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公共空间、设备和资源,因此对当地居民具有 持久的吸引力。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多种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和资源,因而在数字 时代减少了对实体图书馆的访问次数。 (取材于陈镭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英美等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服务功能的弱化影响了实体图书馆到访率。 B.图书馆与数据库、新媒体公司的功能应该一致。 C.公共图书馆正在遭遇财务危机,数量不断减少。 D.经济发达程度与对实体图书馆的依赖度正相关。 材料二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面临转型。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普通读者最大的痛点不是找不到图书来读,而是面对浩如烟海 的书籍,不知道哪些适合自己。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最合适的图书” 和“最合适的读者”建立联系,帮助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借助大数据分析、云技术和人工 智能等技术,图书馆为每位读者绘出精准“画像”,推荐最合适的图书。 苏州第二图书馆率先建成国内首家大型智慧书库,可容纳 700 余万册藏书。书库配备了 自动存取系统,通过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通过线上 下单、线下“社区投递”,解决了大量上班族无暇到馆借书的问题。图书馆还在 APP“苏周到” 上开通“书香借阅”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并准备对接上海图书馆平台,促进“沪苏同城”资 源共建共享。此外,苏州第二图书馆努力打造明亮温馨的“市民书房”,利用开放空间营造舒 适的阅读环境,将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有机结合。整个借阅区有开架图书 8 万余册,中外文 期刊 1000 余种,报纸 200 余种,呈现开放式布局,实行借阅一体。 苏州第二图书馆有致力于推动地方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苏州文学馆,有满足少儿阅读、学 习等需求的少儿图书馆,有为公众提供高品质音乐鉴赏、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音乐图书馆, 有运用先进数字技术为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而打造的数字体验馆…… 当然,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图书馆服务如何转型,都需要以优质的阅读空间为基础。毕 竟,阅读是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图书馆服务向大文化领域延伸的基础。 (取材于王伟健、金武刚等的相关文章) 2.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海图书馆东馆利用科技为读者精准推荐图书。 B.苏州第二图书馆开通了线下社区投递借阅服务。 C.“市民书房”实现了阅读学习和娱乐消遣的结合。 D.提供优质阅读空间应是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基础。 3.面对数字化发展,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图书馆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3 分) 材料三 2020 年 10 月,巴西国家图书馆迎来 210 岁生日。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和巴西最 古老的文化机构,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图书馆见证着巴西的历史变迁,守护着国家的历 史文化记忆。 早期,国家图书馆主要通过购买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丰富藏品。如今,根据法律规定,巴 西全国的岀版物都要向国家图书馆提供副本。图书馆以这种方式对国家知识产品进行注册、 保管和传播。现在,图书馆馆藏超过 1100 万件,包括书籍、报刊、手稿、地图、文件、画 作、照片和音像制品等。 为更好实现馆藏的全民共享,图书馆于 2006 年创建了“数字国家图书馆”。为此,图书 馆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对藏品进行高、中、低三种画质的数字化处理,以适应图 书馆馆藏、出版物印刷和网上展示的不同需求。民众点击图书馆官方网站的相关链接进入数 字馆,即可免费查看里面的所有内容。 此外,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等文化活动,向民众讲述国家历史。在举办实体展的同时, 图书馆还利用数字馆免费开放线上展览。1880 年,为纪念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 300 周年,图书馆曾举办建馆以来的首场展览。如今,数字馆中仍保留着当年印刷的展览目 录,访问者可以看到当时近 500 件展品的详细介绍。图书馆将近年来举办的一些重要展览都 以这种方式保存在数字馆中。人们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欣赏珍贵藏品。 图书馆的多种创新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来访。巴西国家图书馆基金会执行董事玛 丽亚·马克斯说:“在巴西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图书馆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希望民众能通过 了解国家历史,增强认同感。” (取材于朱东君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巴西国家图书馆是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机构 B.巴西国家图书馆的藏品数量巨大,类型丰富。 C.巴西国家图书馆的线上展览比实体展览更受欢迎。 D.巴西国家图书馆数字馆能使民众跨时空欣赏藏品 5.2020 年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到 2025 年, 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的作用,请你根据 上面三则材料,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6 分) 1.(3 分)A 2.(3 分)C 3.(3 分)参考答案: 材料一:优先保障数字化发展 材料二:发展智能服务,优化传统服务 【评分说明】“材料一”1 分,“材料二”2 分。 4.(3 分)C 5.(6 分)答案要点: ①加强乡村和社区图书馆建设。方便百姓即时阅读,满足其文化、教育、社交等需求。 ②优化城市图书馆的智能服务。数字技术可精准荐书,方便读者借阅;实现跨城共享。 ③营造明亮、舒适的阅读环境。吸引、便于读者阅读,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 ④促进城市图书馆多样化发展。图书馆的不同功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⑤利用政策支持国家图书馆丰富藏品。从国家层面对知识产品进行注册、保管和传播,守护 历史文化。 ⑥利用数字化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打破展览的时空限制,让更多民众有机会参与,增强 民族认同感。 【评分说明】一点 2 分。①必答;②③④和⑤⑥中,分别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北京市丰台区 2021 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 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 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 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 1000 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 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 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无论是雪域高原、戈 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 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贫困地区发展 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 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义务教育 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 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具备条件 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 110 万公里,新 增铁路里程 3.5 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 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 通动力电比例达到 100%,贫困村通光纤和 4G 比例均超过 98%,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 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110 多万贫困群众当上护林员,守护 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取材于习近平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21 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B.贫困人口的生活得到保障,收入提高显著,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C.贫困地区发展速度加快,贫困家庭孩子的辍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D.贫困地区开通了铁路,并全部实现了农网供电和大电网通动力电。 材料二 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使西海固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 成为 2021 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山海情》以福建与宁夏进行的“东西协 作”扶贫为背景,艺术性地呈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通 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最终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 的故事。 宁夏西海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还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是绝 对的穷山僻壤。20 世纪 90 年代的西海固生活有多难,《山海情》一开篇就进行了真 切呈现。画面中,西北农村真实的年代感、丘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域风情、坚韧炽烈 的当地民风和挣扎求生的民生之艰让人身临其境,村民偷吃了扶贫项目的珍珠鸡种 鸡,移民们从玉泉营平原逃跑,扶贫干部在火车上遭遇扒窃,种植蘑菇价格低到“菇 贱伤农”……从引水困难、交通不便的基础设施问题,到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心理 因素,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压力为脱贫攻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形形色色的 麻烦在《山海情》中依次上演,而这些问题也正是真实扶贫工作中的难处通过生活化 表达,《山海情》寻觅到了脱贫攻坚题材的主旋律影视剧更接地气、更真实的摹写方 式。 《山海情》展现的闽宁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转移就业、发展教育、生态补偿 等脱贫手段,是中国几十年脱贫攻坚工作的缩影和代表小小闽宁镇,浓缩的是中国伟 大脱贫事业的经验。《山海情》通过桩桩件件融汇在生活中的扶贫故事,以小见大地 展现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 (取材于韩浩月等的相关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电视剧《山海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该片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人们由贫困走而美好生活的故事。 B.村民偷窃、移民逃跑的情节,体现了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的难度 C.该片证明了主旋律影视剧只有通过生活化表达,才能更接地气。 D.闽宁镇采用了多种脱贫手段,浓缩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 材料三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20 年 11 月 16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 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 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一代又一代西海固人渴望撕掉贫困标签的夙愿, 如今得以实现。 西海固原来的贫困带有显著的社会特征和广义特征,所以,脱贫后的巩固拓展, 要强调扶志和扶智,脱贫后的扶志和扶智已不只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物质条件 匮乏的问题,而是要追求农民发展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扶志和扶智,不 只是知识和文化的简单堆积和表面普及, 改善环境条件、掌握自立技能、提高自尊 水平、克服消极观念、升华情感体验、获取思想认知、享受精神境界、优化社会评价 等等是更有效的扶志和扶智。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向全而推进乡村振兴,是全社会 对三农认识和理解上的重大转变。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 现代化建设总要求,这个过程非常清晰地告诉人们:三农不只是三农的事情,而是全 社会的事情,三农不该再是问题,而应是事业。 所以,西海固的脱贫要强调:脱掉的不只是“衣食不保”的那层“贫”,更要脱 掉“心穷志短”的那种“贫”。要脱掉“心贫”,扶志和扶智很重要。谁目睹过西海 固的昔日容颜,谁见证过西海固的今日巨变,谁就会自然而然与当地人一样产生一种 共识:在西海固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实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 扶志和扶智为主的扶心努力,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取材于罗进贵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宁夏西海固地区全部脱贫“摘帽”,完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艰巨的任务。 B.提供物质条件支持,追求农民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海固脱贫后要面临的课题。 C.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向,体现了全社会对三农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发展。 D.无论扶志还是扶智,都是扶心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帮助当地人们摆脱“心贫”。 4.对上述三则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中多处运用列数字方法,通过具体数据的呈现,说明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 巨大成就。 B.材料二中“干沙滩”与“金沙滩”的对比,体现了西海固由不宜居住的穷山僻壤到 寸土寸金的巨变。 C.材料二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扶贫故事,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了脱贫 攻坚的中国智慧。 D.材料三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抑西海固脱贫前的“苦瘠甲天下”,后扬当地脱贫 后的乡村振兴。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述我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6 分) 1. (3 分) D 【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 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 力电比例达到 100%,贫困村通光纤和 4G 比例均超过 98%。】 2. (3 分) C【通过生活化表达《山海情》寻觅到了脱贫攻坚题材的主旋律影视剧更接 地气、更真实的摹写方式。】 3. (3 分) A【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20 年 11 月 16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 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 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一代又一代西海固人渴望撕掉贫困标 签的夙愿,如今得以实现。】 4. (3 分) D 5. (6 分)答案示例 ①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衣食、医疗、住房等方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饮水、交通、通信等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③大力发展教育,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④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对口帮扶,东西协作,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评分标准]共 6 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每个要点中,“方面”1 分,“措 施”1 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通州区 2021 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①从考古学诞生开始,田野考古就是考古的生命线。但是,作为一门致力于通过揭示过 去启示未来的科学,与科技的不离不弃,也是考古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②1921 年袁复礼等地质学家对仰村遗址的发掘,揭开了我国史前原始社会考古研究的 第一页,也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起源。 ③1954 年,考古研究所的夏鼐就希望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方法测定文物的年代。1959 年, 高能物理研究所仇士华、蔡莲珍被引进到考古研究所,筹建碳—14 断代实验室。1965 年, 开始测定第一批标本的年代数据。1972 年《考古》杂志复刊后的第 1 期,就公布了第一批 测定年代数据。1977 年,夏鼐发表了《碳—14 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第一次 根据碳—14 的测定年代数据,进行了中国新石器文化谱系的探讨。 ④1972 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围绕这件中国冶铁技术 史上的重要文物,学者们对其使用的铁究竟是来自陨铁还是人工炼铁展开了讨论。最后,材 料学专家柯俊带领研究人员先后采用了金相、X 射线荧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实 验方法进行研究,确定藁城铜钺的铁刃不是人工冶炼的铁,而是用陨铁锻成的。这一学术成 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⑤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田野考古越来越注意同相关学科的结合,科技在考古的各 个环节发挥着巨大作用,为考古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植物考古成为探究中国农业起源的重要 手段,并且已经证明了文献中的“五谷丰登”并不是简单的赞美之词,而是中华文明形成的 重要密码;手工业考古让我们充分理解了 5000 年前良渚玉器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同位素分析可以更好地模拟从未间断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遥感考古、数字考古可以更好 地发现大型的遗址遗存;古 DNA 研究的应用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取材于杨雪梅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考古学能够揭示过去启示未来的原因就在于科技的介入。 B.碳—14 测定年代数据是中国新石器文化谱系探讨的基础。 C.铁刃铜钺经过多种科技手段研究证明不是人工锻造成的。 D.古 DNA 研究在模拟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上应用前景广阔。 材料二 ①田野考古调查主要依靠人力,以实地勘察地面上的遺迹和遗物为主,工作量巨大。如 果调查范围太大就很难看清楚区域的全貌,尤其是遇到沙漠、草原等特殊环境,实地调查非 常困难。遥感考古利用电磁波等传感器却可以对地表及地下遺迹进行远距离探测,获取大面 积的影像资料。因为古代遗存的土壤、植被状况与周边环境存在差异,各自有着不同的电磁 波特征,在影像资料上仔细研读,就可能找到城址、河道、长城等大型遗存。和田野考古相 比,对古代遗存没有损坏。 ②刘建国研究员综合应用无人机拍摄、多视角三维重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 术,对江汉平原 30 余处重要聚落的无人机拍摄与数据分析、对良渚大型水利工程的模拟, 基本理清该地区史前人类的治水智慧。 ③新疆古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和高大的城墙。从战国就开始修建的烽燧、戍堡、驿站等 呈点片状分布,受千余年的风化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和周边的沙漠、戈壁等环境浑 然一体,人眼很难分辯,因此人们一直认为新疆没有长城。正是靠着遥感手段获取的古遗址 信息,并利用地形数据、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摄影测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与仿真等技 术,科研人员“复原”了新疆古代长城。 ④但是,在各种高科技不断应用到考古工作的今天,也不能忽视田野考古的重要意义。 田野考古发掘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考古资料的价值大小,甚至直接影响考古研究和学 科的发展水平。如果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在发掘中挖错了、挖漏了;或者工作不够认真细致, 层位关系搞反了,遗物没有按照最小堆积单位收集……这些失误都会给后续的考古学研究带 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会起到一定的误导性负面作用。 (取材于姚娣等的相关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田野考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实地勘察仅依靠人力 B.会受地理环境的限制。 C.对古代遗存会有伤害 D.发掘水平的影响甚广。 3.根据材料二,推断下列考古工作最有可能使用了“遥感考古”的一项是( )(3 分) A.三星堆 5 号祭祀坑出土黄金面具。 B.河南双槐树村发现河洛都邑遗址 C.贵安招果洞遗址文化堆积的建模。 D.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出土木俑。 材料三 ①考古学本身就是交叉学科,经常利用地质学、年代测定、DNA 监测等自然科学范畴 的技术和方法,需不断吸收相关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研究目标。然而,我国现行人才 分学科培养、科研按学科建制进行的体制不利于学科间的深度交流,需从观念、制度及人才 等多方面入手,推进科技和考古的深度交流融合。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一些高校考古系及 考古科研机构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基础和源头上革新课程设置,培养了许多跨学 科的考古人才。 ②近年来,民族大学的学生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黔西滇东地区考古遺存的全面研究,结 合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社会学科方法深入探讨,揭示该地区南夷社会文化变迁原因及文明 进程特点,填补了云貴地区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不少在田野考古一线工作的学生能借助物 理探測技术展开遗址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考古资料,根据碳—14 测年,按照动植 物考古要求进行科学取样,结合人体骨骼学判断死者性别、年龄乃至骨骼变异或创伤原因, 从自然科学角度最大限度地提取各种信息。 ③2021 年 2 月 1 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分别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建“环境考古实验室”“分子古生物 学实验室”“年代学与动植物考古实验室”。考古中心在行业资源、行业调度方面有独特优势, 而青藏高原所、古脊椎所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都是行业最顶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考古科 研机构,在科研力量、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储备上极具优势,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极大地推 进多学科、跨领域、高水平的考古研究。 (取材于杨楠等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现代考古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改变田野考古的基础性作用。 B.一些高校对课程设置革新有益于跨学科考古人才的培养。 C.考古学研究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 D.联合考古实验室的建设不依赖考古研究中心的资源调度。 5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考古研究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 要回答。(6 分) 1.(3 分)B[A 项说法绝对;C 项应是铜钺的铁刃;D 项张冠李戴。] 2.(3 分)A[缺少限制条件。] 3.(3 分)B[由“就可能找到城址、河道、长城等大型遗存”推知。] 4.(3 分)D[说法绝对。] 5.(6 分)参考答案: ①积极采用相关领域新科技。 ②坚守田野考古的生命线。 ③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④保持严謹细致的工作态度。 ⑤培养跨学科、综合型考古人才。 ⑥多领域、多单位集体协作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