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 高考作文复习必知的 6 种精神
一、长征精神
1.话题导读
4 月 25 日上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敏感词 ,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
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他指
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
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
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
长征,想想湘江血战。从 2014 年长征出发 80 周年访福建古田,2015 年遵义会议 80 周年访贵
州遵义,到 2016 年长征胜利 80 周年访宁夏将台堡,2019 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访江西于都,
再到今年建党 100 周年访湘江战役纪念园,领袖一次次踏访长征纪念地,这是他在新时代长
征路上的崇高致敬和深情回望。红军长征是 20 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
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2016 年 10 月 21 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
利 80 周年大会上,敏感词 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
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永不过
时!重温长征精神,一方面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同时,长征的胜利也
充分表明,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2.长征精神内涵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
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公元 1934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离开江西瑞金进行战略大转移,
至 1936 年 10 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
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行程达两万五千里。在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的
支撑下,红军将士以坚毅的品格、执著的追求,刻写下了人类精神的高度。
(1)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是长征胜利的关键。尽管
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够坚定政治立场,绝对听党指挥,
以党和革命的根本利益为重,自觉服从大局,互相配合支持,紧密团结,胜利实现了战略转
移。
(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如果要念一遍倒
在湘江边的官兵的名字,我会从黄昏念到黎明。”湘江战役,红军浴血奋战 7 个昼夜,战士
马革裹尸,湘江血可漂橹,当地居民“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这条血色之路
上,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一往无前,无坚不摧,至今仍有大量红军墓、红军碑,诉说 80 年
前这支队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勇与坚贞。
(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在这条征途上,年轻的共产党
人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
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惊
人奇迹,谱写下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正是这种独立自主、敢于创新的胆略,红军走出了
一条“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新路。
(4)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是充
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
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饥饿干渴……红军将士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人
民共患难,同生死,一同迎接胜利的曙光。
2
3.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
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的长
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
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
的事业。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敏感词 指出,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
坦的大道可走。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
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
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
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
奋勇前进。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面对风云变幻、风吹浪打,我们都要
燃起勇气、高扬斗志、保持毅力,用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开创美好未来。
4.平语近人(长征精神)
(1)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
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
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21 年 2 月 3 日至 5 日,敏感词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
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
自己的长征路。
——2016 年 7 月 18 日至 20 日,敏感词在宁夏调研考察时指出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
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
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6 年 10 月 21 日,敏感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
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
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
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 2021 年 4 月 25 日,敏感词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的指出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
志拼搏奋斗。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
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
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
量。
——2020 年 6 月 27 日,敏感词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
员的回信
3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
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
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
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
前进。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2019 年 5 月 20 日至 22 日,敏感词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
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
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
——2016 年 10 月 21 日,敏感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
“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长征途中,毛泽东
同志指出,中国工人、农民、兵士以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出路在共产党主张的苏维埃红军,我
们一定会胜利。今天,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
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20 年 9 月 16 日至 18 日,敏感词在湖南考察时指出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
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
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我们要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
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2016 年 10 月 21 日,敏感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 13 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
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2016 年 12 月 31 日,敏感词发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
(4)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希望广大党员、干部
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来之不易,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
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9 年 8 月,敏感词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
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
奋勇前进。
——2016 年 10 月 21 日,敏感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
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
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6 年 10 月 21 日,敏感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精选时评:今天的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
今天距离长征已近 90 年,当年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建了高速公路,天堑架起桥梁,山峦
铺设铁轨,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旅游景区。今天的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年轻人还会记得
4
红军走过的路吗?《人民日报》副刊版分享演员王劲松出演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之《雪
国的篝火》的心路历程,致敬红军,致敬长征精神。
春节前,我从傅东育导演那里得知要拍摄献礼建党百年的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这
部剧讲述从 1921 年以来的 40 个故事,与我们经历的时代密不可分。我当即表示希望加入,
但一直没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角色,直到遇见《雪国的篝火》剧本。
这是根据红三军团第六师十七团一连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故事。长征途中,他们必须翻越
海拔 4000 米以上、终年积雪、鸟兽无踪的雪山。在完全断粮的情况下,炊事班为了保障连队
过雪山,一个接一个献出生命。很多人来不及留下自己的名字,只在一个破旧的饭盒上刻下
属于自己的符号。
我努力控制情绪,读完了这个故事。掩上剧本那一刻,泪水抑制不住地夺眶而出。这就
是我一直寻找的那股子力量,我一直渴望表达的高尚情怀,这就是《长征组歌》所表达的内
容。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这首歌我小时候听过,那时并不能完全理解
歌词里的艰难与牺牲。现在演绎这个故事,我该如何表现这些质朴而伟大的红军战士呢?
讨论剧本时,我提出,希望真实完整地还原过雪山的画面,希望导演帮助演员拿掉所有
的表演技巧,回归人在极寒环境下、面临生理极限时的真实状态。所以,就从节食和减脂开
始吧。10 天后,我的体重只剩 58 公斤。中午在拍摄现场,为保持身体的饥饿感,我是不吃饭
的。后来,我发现好几个演员为了感受饥饿,都在最大限度地节食。再与一切现代生活隔绝
吧。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朋友的联络,安静等待,只为了走向真实的雪山。
实地拍摄第一天,雪山刮起了白毛风,整个摄制组猝不及防,没有帐篷,没有热水,没
有带够防风防寒物品,手冻僵了,脸被风吹干了,嘴巴甚至没有办法说台词……但我们有创
作热情。如果没有这样的风暴和冰雪,为什么来这里拍摄呢?为了让观众看到风雪如刀的画
面,我们必须走进雪山,只有回归真实,才能向观众展示严酷如炼狱的环境,才能彰显红军
战士的革命意志。即使风雪大到几米之外看不见人,即使双手暴露在风雪中让人疼得直掉眼
泪,我们依然相互安慰着、鼓励着,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向前推进。
拍摄第六天,暴雪。我和导演商量,剧本描述我扮演的老钱坐靠着大石头,在寒冷和饥
饿中离世,我更想让他最后和雪山融为一体。导演说:“这当然是更好的表现,但这意味着
演员要一动不动躺在雪地里,直到被大雪完全掩埋。你能承受吗?”“来了,就已经准备好
吃苦。我只要最准确最震撼的画面。所以,我期盼着明天有更大的风雪。”
第七天,天气如我所愿。躺在刺骨的雪地里,尽量让思维放空,但身体会告诉我,寒冷
的雪正一点一点“吞噬”身体,由冷到麻到疼,下半身、胸口、脖子、脸,没有了光线,不
能呼吸了……
想起读过一位红军老战士的回忆文章,过雪山的时候,又累又饿,有一块大石头,想靠
着喘口气。石头晃了一下,回头仔细看,是战友的遗体。长征中的雪山,是无数战士的遗体
组成了路碑,一路引导着战友向前进……这让我想到《长征组歌》里的歌词:“官兵一致同
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古今中外的军事史上,有哪一支军队在如此艰难恶劣的条件下走过这样的长征?有哪一
支军队能在直面生死的征途中不灰心不丧气,更加团结、更加昂扬地走向胜利?只有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
今天距离长征已近 90 年,当年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建了高速公路,天堑架起桥梁,山峦
铺设铁轨,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旅游景区。今天的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年轻人还会记得
红军走过的路吗?
这就是我们拍摄《雪国的篝火》的意义吧。就是这支队伍,走过雪山草地,走过鸟兽难
过的绝境,战胜日寇,打败腐败的国民党军队,赢得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独立而强大的新
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战胜苦难中走过百年,这个百年之路,就是共产党人用信仰照亮的光明
之路。
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历史。作为文艺工作者,我的责任就是演好红军,真实细致、最
大限度地还原红军的崇高理想和革命情怀。
5
所以,在开始拍摄的第一天,我郑重向剧组临时党支部递交我的入党申请书。从那天起,
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强调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怎么来的呢?
2015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首次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6 年 7 月 1 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向全党郑重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的号召。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党的十九大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升为大会的主题,总书记深
刻指出:“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并部署“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进一步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7 年 10 月,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他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
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他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2017
年 12 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他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的
同志做起。”2018 年 2 月,在春节团拜会上他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我们广袤的国
土上继续书写 13 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2019 年 5 月,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时他又重申:“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2019 年 5 月 31 日,“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
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韩亚栋 整理)
三、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
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一)相关事件
2005 年 10 月 17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致电热烈祝贺,全世界中华儿女无不为
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6
建设取得的又一骄人成就,是伟大祖国的荣耀。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
事业。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井冈山
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的光荣传承,是我们党、国家、军队
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二)精神要点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
921 工程实施的指导思想。
1、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
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
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中国航
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
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
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
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2、载人航天精神,是勇于攻坚的精神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
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
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
水。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
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 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史诗。
3、载人航天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
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
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
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
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
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
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4、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
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
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
7
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新一代航天
人茁壮成长。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几大系统中,35 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 80%,一批既懂专业、又善管
理的人才成为各系统、各专业的带头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
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四、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
1.弘扬和光大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是派生出抗美援朝精神中其他几
种精神的本源。爱国,既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是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真挚热
爱;既是对祖国和民族尊严的认同与自豪,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
内心升腾着爱国主义精神,就会深深植根革命忠诚精神,昂扬起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刚
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够顶天立地地立足于世界舞台。
70 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傲慢的美国
政府自恃有足以压倒一切的实力,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
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
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对新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强国,面对新中国刚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要下抗美援朝这样的大决
心,极为不易。但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毛泽东同志果断决策: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950 年 10 月 24 日,周恩来
同志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上,对为什么作出 抗美援朝决定作了详细的说明:“朝鲜如果被美帝
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抗美援
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爱国之战。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轰
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支援战争。在全国燃起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
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
2.弘扬和光大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具有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自古以来,革命英雄主
义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大地上“一时多少豪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涌现了
数不胜数的英雄,昂扬起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 30 多万名英雄
功臣和近 6000 个功臣集体,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将士以勇于担当的英气、横刀立马的豪气、舍我其谁的勇气、
赴汤蹈火的胆气,与美帝国主义进行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抗争,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魏
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为我们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松骨峰战斗。“勇士们在
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
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2018 年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在反映
该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激战松骨峰情况的展板前,他感慨地说,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
很顽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上甘岭战
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
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敌人先后投入 6 万多兵力,倾泻了
190 万发炮弹,投掷炸弹 5000 余枚,耗时 43 天,付出伤亡和被俘 2.5 万余人的沉重代价,山头被削
低 2 米,志愿军官兵仍牢牢地铆在阵地上。在“空中拼刺刀”的勇猛战斗中,志愿军官兵搏击长空,
8
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说,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
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
3.弘扬和光大了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特质,是抗美援朝精神最具标识性的精神内核。在前进的
征途上,中华民族曾经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但总是心怀希望、不懈追求,激
流勇进,最终战胜千难万险,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格和
必胜信念。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国力和军力对比严重失衡的国家之间的较量,当时中国 90%的国民
经济还停留在近代农业经济水平,工业产值仅居世界第 26 位;美国经济和科技实力都处于世界首位,
工业产值占全球的 40%。正是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大磨砺、大发扬,创造
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条件下顽强取胜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
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美国军队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还掌握
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中国人民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武器装备相当落后,
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运输线和局部的空中作战,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
战。他们冒着摄氏零下 30 多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前仆后继,以劣势装备
进行殊死搏斗。长津湖战役进行时,朝鲜半岛正遭遇 50 年一遇的严寒,气温急剧下降,志愿军部队
来不及休整,在药品、粮食及油料等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就投身天寒地冻的战场,不少战士被冻
坏手脚、耳鼻,即使冻死在阵地也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美军陆战第 1 师师长史密斯感叹:“长
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壮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级英雄”杨根思,
生前说过三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这正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4.弘扬和光大了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革命忠诚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底蕴,是支撑起志愿军将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的深层次因素。有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忠诚”,才会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毅决绝的伟大壮
举。这个“革命忠诚”,是绝对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
何水分的忠诚”,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铁血丹心。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
队,同时也是始终保持着革命本色的军队。“革命”二字,体现的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理想信
念的笃定,对崇高责任的担当。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革命忠诚精神,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身上,
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反复讨论出兵和挂帅问题,争论很激烈时,彭德怀坚定支持毛
泽东同志的意见:“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
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在我军尚无直接同美军进行大规模战场较量
的经验、任何一位将帅领衔出征都没有必胜把握的条件下,彭德怀毅然闻令出征,完全置个人荣辱
于度外。毛泽东同志在彭德怀临危受命后感慨地说:“得良将者,兵强国昌。”抗美援朝战争中,
将帅的革命忠诚精神,引领着将士们竞相牺牲奉献。他们敢于在战场上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因为
有着对国家和民族、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忠诚”。
5.弘扬和光大了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有机组成,是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重要动因。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中国共
产党坚持和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坚持为人类进步事业
而奋斗;既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又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
己的使命。朝鲜半岛同中国山水相连,抗美援朝既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出发,也从朝鲜人民的
民族解放事业需要考虑,更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
9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面
对的除数十万美军和韩国军队外,还有英国等 16 个国家的军队。美国政府妄图以“联合国军”的名
义为出师朝鲜正名,然而其纠集的国家再多,也无法洗刷掉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史罪名。伟大的抗
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高扬着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绝不仅仅是
为了中国自身的安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出兵参战,“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
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这场正
义之战既激发了志愿军将士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也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
和援助,最终正义之师赢得了战争胜利,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张势力范围的部署,维护了亚洲以及世
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安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五、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形成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 二十字伟大抗疫精神:生命
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1.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一直以来是我们的独特优势。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举全国之力,组织调派 330 多支医疗队、4 万
多名军地医护人员紧急驰援;组织 26 个省份对口支援,19 个省市采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将大量医
疗设备、人员、物资往湖北倾斜。各省区市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级响应,及时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打造了一张严防死守的天罗地网,形成了全面动员、
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防控局面。这种举国体制下的同仇敌忾、共克时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令
世人动容。
2. 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
严峻疫情让很多地方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这种状态下需要有非常举措、超常规做法。火神山、
雷神山医院仅用不到十天时间奇迹般建成并开始集中收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具有战地
色彩的十余家方舱医院迅速开设,实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新创举。一声号令,迅速集结,毫无怨言,
毫不犹豫,这种作风、姿态和速度让世人惊叹。
3.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
中央确定"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战略策略,堵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链至关重要。为顾全大局,
一座千万级别人口的武汉被"封城",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这一需要巨大政治勇气的
决断,展现了极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局部的奉献是为了全局的安稳,这是一种代价,也是走好下赢"
这盘大棋"的关键一招。为了疫情防控大局,14 亿中国人行动起来,"宅"在家里,以一种特别方式默
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4.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病毒"魔鬼"袭来,一个个白衣天使、科技人员、解放军将士、党
员干部迎难而上,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这一群群
和平年代的战士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冲锋陷阵、义无反
顾。有的身患绝症,却不下火线;有的倒下了,战友同事抹去眼泪接着上;有的家人感染或病了,也无
暇顾及;有的推迟婚期上"战场";有的单车骑行找"部队";有的夫妻双双上阵;等等。他们誓死不退,不胜
不休,以一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大无畏精神战斗在抗疫一线。
5.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
10
疫情暴发时,人们难免惊慌、恐惧、焦虑和担忧。然而,党始终是中流砥柱,党的坚强领导一
直是定海神针,制度优势日益彰显,还有那一面面高扬的党旗、一个个救死扶伤的"勇敢的人",他们
是主心骨、定心丸和保护神。随着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好推进和拓展,人们心里都越来越有
底了,"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成了社会心理主流。人们学会了在方舱医院跳广场舞、
练太极,躺在病床上竖大拇指鼓劲加油等等。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这是响彻华夏大地的
铿锵心声,亿万人民怀着必胜的信心,向着胜利进军。
概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六、脱贫攻坚精神
(一)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
把脱贫攻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针对新时期扶贫工作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阐释,提出了
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思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共同奋斗,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
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谱写了人类脱贫史上的奇迹。
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所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密不可分。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决战中所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其内涵,是深刻认识
和理解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关键。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表现为,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与一诺千
金的诚信精神,因地制宜的求实精神与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的帮扶精神与锲而不舍的钉
钉子精神,攻坚拔寨的冲刺精神,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与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
1、 时不我待、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与一诺千金、说到做到的诚信精神
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黄土高原到偏远边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中
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走进困难群众的家中,与他们围坐话家常,寻访他们的困苦,感知他们
的冷暖,化解他们的忧难。“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
苦为之悲。”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总书记始终牵挂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七千
多万贫困人口。”“不能到了时候我们说还实现不了,再干几年。也不能到了时候我们一边宣布全
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
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
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可以说,啃下贫困人口脱贫这块“硬骨头”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的严峻挑战。要在有限
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复杂的任务,就必须树立“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心无旁骛、聚精会神
抓好这项工作”,“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
承诺。一诺千金。”为了兑现承诺、取信于民,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
军令状。军中无戏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军令状不是随便立的,我们说到就要做到。”为
了实现诺言,我国全面建立起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区,由国务院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并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省区市的
11
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与此同时,省对市地、市地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村实行督查问责,
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
2、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求实精神与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做好精准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
作有方。如果连谁是贫困人口都不知道,扶贫行动从何处发力呢?” 早在 2012 年 12 月,刚刚担
任总书记的习近平就来到河北省阜平县,专门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
清楚。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他强调:“扶贫
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总结各地实践和探索,
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正是靠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全面把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做到了精准
识贫、精准施策、精准治贫和精准脱贫。
把利用外力与激发内力结合起来,主要依靠贫困地区群众自身的力量脱贫致富,是夺取脱贫攻
坚战胜利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致富,但不能大包大揽。不然,就是花了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
了,也不能持久。”贫困地区“只要立足有利条件和优势,用好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吸引社会资金
参与扶贫开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发扬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就一定能改变面貌。”“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
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正是依靠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奋斗
精神,使脱贫致富的内力与外力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不仅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快速脱贫,而且形成
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2、 各方参与、众志成城的帮扶精神与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钉钉子精神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经验,是中
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
合力。”“‘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通过各方
面的广泛参与,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
贫格局,形成了全社会众志成城、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生动局面,谱写了先富帮后富、协同发展、
携手共同奔小康的壮丽诗篇。
古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是要一
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打牢。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绝不是一
件轻松的事,必须要有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
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
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2017 年底,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扶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松懈和
厌战情绪,强调指出:“脱贫攻坚经过两年多的大规模持续作战,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干部
中出现了‘疲劳症’和厌战情绪,出现了放松一下、减减压力、歇歇脚的想法。行百里者半九十。
脱贫攻坚如同打仗,气可鼓而不可泄。必须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向前推进,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前
功尽弃。”“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朝夕之功,不是轻轻松松冲一冲就能解决的。”在脱贫攻坚决战
中,全党全社会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工作
一项工作推进,咬定青山不放松、锲而不舍抓落实,使脱贫攻坚取得了经得起人民检验、经得起历
史检验的伟大成就。
12
4、攻坚拔寨、尽锐出战的冲刺精神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的扶贫开发,尽管我们已经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但剩余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限期实现贫困县全部摘
帽和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大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 年召开
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
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
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了取得脱贫攻坚
的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战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
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
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
难,乘势前进。”“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
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各行业部门要围绕脱贫
攻坚目标任务,按照尽锐出战要求,切实履职尽责、合力攻坚,对责任不落实、政策不落实、工作
不落实影响任务完成的要进行问责。”决战之际,必须有决胜的意志;攻坚之时,必须有制胜的拼
劲。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
的拼劲,横下一条心,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5、迎难而上、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与同舟共济、携手合作的互助精神
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民生关切,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
扶贫干部们不忘初心,把对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的爱,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十分重要。”“致富不致富,
关键看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基层干部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
扶贫项目落实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派出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
290 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
部,目前在岗 91.8 万名。这些同志肩负重任,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激情与赤诚履职尽责,用
拼搏与奉献冲锋陷阵,让一个个派驻村旧貌换新颜,用自己的奋斗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有的甚至
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扶贫干部的担当和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
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
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
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更多干部则是轻伤不下火线、“5+2”“白+黑”
地长期奋战在扶贫一线,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谱写了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华彩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与世界各国携手消
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
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
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和国
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
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一员,中国的
发展机遇将同发展中国家共享。”为此,近年来中国先后采取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
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到期未还债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 个 100”项目支持、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
等举措,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贡献。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十分重大的意义,科学回答了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所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动力,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人民立
13
场和人民情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
意造福人民的宗旨和信念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夺取脱
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奋斗精神和必胜意志。
(二)脱贫攻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
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大力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1、 脱贫攻坚精神具有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
脱贫攻坚精神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特质,树起了一座新的精神丰碑。对其丰富的
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
其一,“上下同心”充分体现了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基因。中国共产党是坚
持团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是对中华民族
精神的继承,充分弘扬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这种团结精神体现在:通过抓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五级书记抓扶
贫的责任机制,有效将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与贯彻落实相结合;通过动员和利用东部发达地区人力、
物力、财力优势,撬动西部地区发展潜力,有效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扶贫干部积极主动帮助贫困
群众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贫困群众主动转变观念,想方设法增收致富。同时,通过开展“万企帮
万村”活动、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等行动,拓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扶贫体系。
正是在这种团结精神引领下,我国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
贫联动,形成了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使得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其二,“尽锐出战”充分体现了决胜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尽锐出战”,意指把全部精锐部队派出作战。毛泽东同志强调,“集中优
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脱贫攻坚战中,把优秀的干部派到第一线开展帮扶工作,选派“精兵”
打“硬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运用,也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集中兵力打胜仗”的原则。
这种决胜精神体现在: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选优配强扶贫干部,尽锐出战打硬仗、凝
心聚力克难关;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时,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以更大
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层层签订责
任书、立下“军令状”,以攻城拔寨的拼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14
正是在这种决胜精神引领下,通过集中全党全国全社会的精锐力量帮扶深度贫困地区,最终全
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其三,“精准务实”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
传统文化具有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
实之风”。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具体分析致贫的各种原因,做到因地制宜、精
准施策,切实起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实效,是对实事求是原则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求真求
实的精神和品格。
这种科学精神体现在:做到“六个精准”,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前提下,实现措施到户精准、
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确保实现脱贫成效精准的目标;通过“五个一批”,
针对就业机会少、居住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教育水平落后等不同类型,做到因人因地施策、
因贫困类型施策,找准穷根,靶向治疗;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的问题
上,每一个环节做到精准,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坚持真抓实干、因
地制宜,不空喊口号、不好高骛远,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
实效;通过加强考核监督,严肃问责整改,切实提高了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成效,使其经得起历史、
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正是在这种科学精神引领下,我国制定了贫困识别标准和程序,实现了贫困数据精准到村到户
到人。脱贫攻坚实践既没有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没有调高标准、吊高胃口,稳定实现了贫困人
口“两不愁三保障”,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了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
量。
其四,“开拓创新”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变革创新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新
时代脱贫攻坚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这是对创新精神的充分继承和发展。
这种创新精神体现在:我们党立足我国国情,充分把握减贫规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
贫困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推进扶贫手段、方法创新,探索了包括生态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在内的扶
贫新模式。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创新扶贫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了以责任体系、工作体系、
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全方位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为内容的中国
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正是在这种创新精神引领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首次整
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也极大地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
其五,“攻坚克难”充分体现了担当精神。
15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敢于担当的民族品质与精神。敢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征之一。
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
精神。
这种担当精神体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定信心,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广大党员干部干在一线、走在前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冲锋陷阵,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面对
深度贫困地区难啃的“硬骨头”,广大扶贫干部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
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艰巨,
中国共产党以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毅力,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正是在这种担当精神引领下,经过 8 年的持续奋斗,我们攻克了“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贫
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加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其六,“不负人民”充分体现了为民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新时代
脱贫攻坚实践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种为民精神体现在: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全面提升贫困群
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
惠及全体人民;脱贫攻坚成效由人民检验,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脱贫攻坚成效的评判标准。
正是在这种为民精神引领下,贫困地区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
了极大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2、 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价值。
(1)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
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一个个鲜明具体的精神丰碑,组成了可以滋养人心的“精神谱系”。
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既从“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又锻造形成脱贫攻坚精神,从而丰富和发
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鲜明精
神“坐标”。
(2)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
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
16
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任重道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精神
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干事创业的决心和毅力,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3) 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力量。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
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
出了一大步。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意味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
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加油干、久久为功不放松,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大力弘
扬脱贫攻坚精神,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凝聚精神伟力。
七、工匠精神
【精神概述】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
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
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
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
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
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
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
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精神内涵】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 99%
提高到 99.99%。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
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
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5、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
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