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主命题:宜春中学 辅命题: 贵溪一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
效。
3.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mm 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渊源。任何民主制度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基
础。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民主协商的文化传统,具体表现为历代政治发展中形成的“和合”“民本”“议
事”“大一统”文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这些思想文化传统是中华民
族数千年政治生活的智慧结晶,与当代协商民主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化源流。
“和合”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
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儒释道”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主要源流。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
想蕴含的“和合”文化元素与当代协商民主内在的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和合”思想在尊重差异
性的基础上强调平衡性,具有较强互惠性,这与协商民主承认多元利益,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凝集共识,实
现多元一体、共生共融的旨趣是一致的。在协商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有序的沟通交流,相互理
解对方观点,在坚持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公共利益,最后达成共识,这是“和合”思想在实践中的典范,
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互惠性。
中国古代统治者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发现人民的力量坚不可摧,经过政治思想家的阐释和发挥,逐渐
形成民本思想。民本意味着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社会个体的意愿和偏好,并且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在人民
与皇权的互动之中实现国家的良善之治。概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契合了当代协商民主尊重
个性和保障权利的思想之光,同时也表明以公共利益为重、治国理政需要协商、政治生活需要监督等一系
列内含于协商民主理论的思想元素。
自秦汉以来,我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尽管君权至上是一项重要原则,
但统治阶级为了加强信息沟通,减小治理成本,多方吸纳民意,维护统治地位,也创造性地建立了大量的
议事制度与平台。就朝廷和官僚制内部而言,有朝议、谏议、内阁、军机处等议事制度和机构。在漫长的
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还不足以完全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最高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出于维
护国家政治稳定、提升治理绩效的需要,开创了一系列的议事制度和平台,为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提
供了丰富的思想指导与实践经验。
自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来,“大一统”的思想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尽管经历多次改朝
换代、战争割据、民族融合,但“大一统”的文化力量始终将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华文明更加大
放异彩,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大一统”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
一统也。”强调重视受命改制的根基,后来主要是指国家在疆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统一。
“大一统”的思想与协商民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集体责任感、和而不同、多元包容等价值指向上与协
商民主的公共理性、求同存异、多元利益共存是高度吻合的。
(选自廖清成《中国协商民主的文化渊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民主制度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基础,中国的民主协商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B.“和合”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源流是“儒释道”。
C.中国民本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中也经过了政治思想家的阐发。
D.“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是已知的关于“大一统”最早的记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即强调协商民主具有丰富的文化渊源,并在下文中对其重要源流进行梳理。
B.全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内容丰富,思维严谨,语言顺畅。
C.本文主要运用总分式结构展开论述,行文内容具有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的艺术特点。
D.文章第四段提及中国古代“议事”文化思想之于当代协商民主发展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和合”“民本”“议事”“大一统”等文化思想塑造了中国人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
B.作者认为,民本意味着以人的利益为根本,中国当代协商民主是以人为本的国家良善之治。
C.“和合”思想极具生命力,它尊重差异性,强调平衡性,因而也具有较强的互惠性。
D.由原文推知,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当代政治实践与古代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
材料一: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 月 22-28 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 2021 年
“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我国的纪念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
安全利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
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水利部发布的 2019 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19 年,全国水资源总量 29041.0 亿立方米。其中,
地表水资源量 27993.3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 8191.5 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 1047.7
亿立方米。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少,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
下水资源后,仅为 11000 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 900 立方米,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南方
地区占 80%,北方地区大概只占到 20%,部分地区面临缺水困局。
用水需求日益增长,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地表水的过量开采造成“有河皆
干,有水皆污”的景象,而部分地区的地下水过量开采甚至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区”的形成。
通常,地下水的水位线大概在地面以下三到五米,但华北地区地下水位线一般已在三十到五十米以下,
最深的甚至已降到了一百米。
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已对整个水生态系统构成很大威胁,如果再不加节约,很快就将面临无水可
用的局面。因此,珍惜水资源,刻不容缓,保障水安全已成为你我共同的责任!
(摘自“光明网”,2021.3)
材料二:
记者:大众应该怎样理解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
郑晓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 2021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确定为“ValuingWater”,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英
语表述,如果直接翻译就是“价值化水”,或者说“赋予水价值”。当然它的含义也是关爱水、珍惜水。
深入理解水的价值,是我们关爱水、珍惜水的重要思想基础。
记者:在水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我们如何准确理解与把握“水”的概念?
郑晓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际间曾经有很多关于“什么是水”以及水的含义讨论,并且发表了很
多文章和著作对这个话题进行探讨,例如瓦诺尼卡著的《水的含义》、林顿著的《什么是水》等较有影响
的著作。这些问题的提出原因就在于“水是什么”似乎人人皆知,但事实上并非人人都有足够的认知和知
识,在很多人中关于水的认知和知识甚至非常贫乏,在当代社会中关于水的价值认知趋于简单化。这样必
然影响到人们对水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到人们关爱水、珍惜水的态度和行为,不利于构建人类和水的和
谐关系。在我看来,水不仅仅是一种维持生命的自然物质,还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构建要素,在驱动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没有水,不仅人类的生命不能得到延续,人类的社会也同样不
能维持。水在人类社会中具有的多维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去理解。
记者:当前,构建“水友好型社会”,需要着重从哪些方面入手?
郑晓云:节水首先是一种社会行为,而支撑这种行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关于水的价值观。如果我们没
有对水深刻的价值取向,那么就不会有节水的社会行为。要构建水友好型社会,必须让全社会都拥有关于
水的科学认知,对水的多维价值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水友好的价值观,致力于让所有人都关爱水、
珍惜水,从而去约束我们对待水的行为,构建起一个水友好型社会。这将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的
社会价值基础。此外,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水的知识普及,包括建设水博物馆、水文化体验场所,举办各种
宣传活动,投资制作更多的传媒产品等。推动全社会的更多参与,通过各种渠道让民众更多地参与到学习
水知识、认识水价值和关爱水的活动中,尤其是节约用水的社会行动中。
[注]:郑晓云,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2021.3)
材料三:
水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既有物质形态的水文化,也有精神形态的水文化。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
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知,由
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搜寻中国的文化典籍,几乎所有史实文献,都蕴涵着丰富的“水文化”
的内容,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也一如那些被视为“永恒”的题材,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
的“文学母题”。一部中国文学史,倘从“水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说它是渗透着“水”的精髓的人类文
化史卷,亦绝非是一种牵强之谈。
(摘自百度百科《水文化》)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珍惜水资源迫在眉睫。
B.中国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世界均值,且地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只占两成。
C.受访者郑晓云认为,对“水是什么”系列问题的认知,影响到人们关爱水、珍惜水的态度和行为。
D.关于水的价值观极其重要,我们拥有了对水的深刻的价值取向,就会形成节水的社会行为。
5.结合材料三对“水文化”内涵的理解,下列不属于... “水文化”形态的一项是( )(3 分)
A.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杜甫:“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孔子:“仁者乐水,智者乐山。”
D.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如何做好节水工作。(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遗训 相裕亭
刁家铁货铺,以砸铁壶而闻名,兼顾着也砸铁桶、铁盆、铁碗、铁勺、铁舀子等器物儿。按理说,刁
家铁货铺应该叫刁家砸货铺。可生意人忌讳“砸”字,便笼统地称之为铁货铺子。
刁家铁货铺,坐落在西大街口。到他们家后院里去看,墙上挂的、地上摆的、条案上放置的,全是亮
锃锃的白铁皮卷制的成品、半成品物件儿,件件都很精美。其中摆设最多的,还是那个时期较为盛行的铁
皮壶。
刁家的铁皮壶,有底盘宽大、上口紧小的锥形壶;也有两头小、中间粗的花鼓壶,还有一种是专门用
于小孩子热饭、炖鸡蛋的长把子壶。那种长把子壶和花鼓壶,大都放置于锅台后面的烟道上,烧火做饭时,
装一壶水在里面。回头,饭做好了,水也顺带着烧开了。刁家的壶,别管什么式样,皆很灵巧、精致、严
丝合缝儿。蓄水后,遇火“嗡嗡”作响,如滚春雷。
民国年间,白铁皮较为稀少,刁家父子锤下敲打出的铁质物件儿,一经上市,便在盐区赢得了船夫们
的喜爱。船上的器物,随船在大海里搏击风浪,瞬间都有相互碰撞的可能。而刁家手工敲打出的铁质器物,
不怕碰撞,恰好适应于船上,尤为难得的是,刁家的铁桶、铁盆不但轻便,还能像俄罗斯套娃那样,将几
个、甚至一串大小不一的铁桶、铁盆套装成一体存放,这对于面积有限的船舱来说,难能可贵。
盐区百姓也都喜爱刁家的壶。家家户户都以购得刁家的壶而荣耀。南来北往的盐贩子、鱼贩子,路过
盐区时,都要带上一两件刁家的铁壶、铁舀子回去。
刁家原籍江都,在盐区算是客家人,莫大的盐河码头上,就他们一户人家姓刁。所以,刁氏父子初来
盐区时,连三岁的小孩子都不得罪,时而,还分些糖果给小孩子们吃。刁家的大儿子刁斗,来盐区时已经
娶妻生子,小妹刁兰虽未出阁,却正与店里的一个伙计相恋。
记不清是哪一年,刁家老父过世后,哥嫂要与小妹分家。此时,小妹已完婚,并与丈夫整日帮衬在哥
嫂的店里。猛然间,哥嫂让小妹另立炉灶。目的,就是要把小妹逐出家门,独享铁货铺的生意。
小妹当然不乐意。
可按照祖上规矩,手艺人的手艺,传男不传女。小妹出嫁后,赖着娘家不走,无疑是在抢夺哥嫂的饭
碗。但是,哥哥毕竟是哥哥,他心中的不快,并没有表现在脸上,而是体现在对小妹的呵护上。哥哥送给
小妹一些尺子、锤子、墨兜,以及店内陈年积攒下的部分铁皮,让她带着妹婿,远走他乡,另立门户。
小妹含泪接过哥嫂赠予的物件,但她并没有走远,就在哥嫂家对面,另开了一家铁货铺儿。
小妹想分享哥嫂那边的财源。没料到,她这边的生意并不好,顾客们路过她家的门口,脚步都不停留,
全都奔着哥嫂那边的老店去了。
小妹眼睁睁地看着哥嫂那边整日“叮叮当当”忙个不停,而她家这边冷冷清清,无人问津。许多时候,
一整天都等不来一个客户。于是,小妹便想出种种招揽人气的招数,先是放低价格,同样的铁壶,哥嫂那
边卖九个铜板,她这边只收八个,甚至七个铜板也卖;再就是买一送一,凡来购桶者,免费送一把铁舀子;
购壶者,再搭配上一把小巧的铁勺子。
尽管如此,小妹这边的生意,远不能与哥嫂相比。
眼看小妹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哥嫂那边干脆把修壶、补桶的零碎活儿让给了小妹。再有人上门修壶、
补桶者,哥嫂以手头活路紧为由,故意将其推到小妹那边。
对此,小妹心知肚明,但她并不领情。小妹做梦都想与哥嫂争市场。她恨哥嫂挤兑她,将她逐出家门。
以至,兄妹之间,迎面走在街上都不说话。后期,两家的小孩子见面后都互相骂爹、骂娘。
这期间,说不准是哪一天,一个顾客在哥嫂那边刚买了一把新壶,烧水时稍没留神,抢着拎起来时,
随着一股青烟散去,壶底还是裂开了。找到哥嫂那边去修补,哥嫂将其推到小妹这边。
小妹摸过那把新崭崭的铁壶更换壶底时,忽而发现壶底的铁皮较壶筒的铁皮薄了许多。这是有悖祖上
手艺的。壶底的用料要厚,壶才耐用,大哥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小妹愣了片刻,忽而想到,近期哥嫂那边
只卖新壶,不修旧壶。心中不由地一怔!随即找出往日哥嫂卖出的壶一一查看,果然壶底的铁皮,一概薄
了型号。
小妹懂了,哥嫂这是在给她留生路。
至此,小妹再不说哥嫂的坏话。并于当晚,把自家砸好的铁壶、铁桶啥的,一古脑儿地送给哥嫂。小
妹这边,只修旧壶,不卖新壶了。
时至今日,盐区西大街上两家挨在一起的铁货铺子,仍然是一个“卖新”,一个“补旧”。
据知情者说,当年刁家先父去世时有交待,哥哥只“卖新”,不“修旧”;妹妹只“修旧”,不能“卖
新”。由此,兄妹之间互不抢夺对方的生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盐区这两家砸铁壶的兄妹后人,仍然坚
守老辈传下来的遗训。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 年第 11 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写了刁家铁货及其声名,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和背景,也增强了小说的审美色彩。
B.小说写刁家父子初来盐区时,会分糖果给小孩儿吃,暗示刁家家风端谨,为“遗训”暗埋伏笔。
C.小妹发现哥嫂在给自己留生路后,为了遵从和坚守先父的遗训,便只修旧不卖新。
D.小说语言筋道,韵味独特。如第三段写刁家的铁皮壶,朴实中不乏生动,极耐咀嚼。
8.小说的结尾段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9.有人认为,相裕亭小说既具传统小说的叙事技法,又有当代意识。请结合作品从“传统小说的叙事技法”
和“当代意识”两个角度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 10-13 小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
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
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
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
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
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
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
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
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
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
类相求。”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
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B.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C.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D.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伯”和“叔”均属兄弟排行的次序,完整的次序是伯、仲、叔、季,若家族中有五个兄弟,则称最小
的一个为“少”。
B.“木主”,即木制的神位,在其上书写死者姓名,以供祭祀,俗称“牌位”,这与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
有极为强烈的关联。
C.“采薇”是伯夷和叔齐两人在首阳山上的生存方式,与两人的身世结合,被后世诗文赋予了极高的人格
内涵和归隐倾向。
D.“执鞭”,出自《论语·述而》“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本义是为人持鞭驾车,后表侍奉追随之意,
亦指奴役他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由伯夷、叔齐之死,而批判天道,这是具有终极意味的道德拷问,由此全文到达情感高潮,其后文
势变弱,至于无奈叹惋。
B.孤竹君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孤竹君去世后,兄弟二人都不愿继承王位,故先后离去,国人遂立孤竹
君的第二个儿子为君主。
C.伯夷和叔齐到达周地之后,发现武王正向东行军讨伐商纣,立即勒住马的缰绳,以孝、仁之道相劝阻,
不但无果还险些丧命。
D.伯夷和叔齐隐居于首阳山之后,食不果腹,却慷慨作歌,在歌词中将上古帝王时代视为自己的精神故土,
如今先王已逝,世间再无去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然回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
(2)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小题。
伤 春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①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②。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③,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甘泉:秦汉行宫,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此处代指宋皇宫。②飞龙:旧时以龙比天子,此处指
宋高宗。③向延阁:长沙太守向子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诗人借助匈奴入侵时,烽火可以直达甘泉宫的典故,直叙国事的危急。
B.由“初怪”到“岂知”,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变化,也展现了朝廷节节败退的局面。
C.诗人白发如霜,漂泊异地,因国家动荡,虽睹烟花燃放之美景,也尽是满怀伤感。
D.在庙堂无策的局面下,向子湮率军抗金,给人带来了一丝欣慰,让人看到了希望。
15.后人评价本诗“此诗已在气味上逼近杜甫之诗”,请结合作品从思想情感与结构技巧两方面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阿房宫赋》中精练形象地描绘了秦人兵败之后,阿房宫被焚而毁于一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之士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并非易事。那需要高瞻远瞩、目光长远的格局,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
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诗词每多意境相合之作,《赤壁赋》中与“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小题。
2021 年开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热播的《觉醒年代》将观众带回到一个_________的时代,展现了一百
年前那个苦难中国的历史画卷,让观众看到了一群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前途而奔走驱驰的情形。当
时的中国,内政方面,攫取共和果实的袁世凯复辟称帝,腐朽、卖国的北洋军阀互相攻伐,_________;外
交方面,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却依旧被要求将德国人在山东霸占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种外交
屈辱令人_________:这是一个国家局势与社会气氛双重压抑的时代。《觉醒年代》不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
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亦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凸显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
目方面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觉醒年代》中有众多鲜活的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等,发起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毛泽东、周恩来等成立学会,倡导新思想。这部剧生动地还原了
那些_________的思想,做到了艺术水准和群众满意度“两个有所提高”,成为一部真正叫得响、传得开、
立得住的精品力作。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风起云涌 民不聊生 愤慨 熠熠生辉
B.风起云涌 生灵涂炭 愤慨 煜煜生辉
C.暗潮涌动 生灵涂炭 愤怒 煜煜生辉
D.暗潮涌动 民不聊生 愤怒 熠熠生辉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不仅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凸显
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
B.不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亦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凸显
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的精准还原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
C.不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亦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凸显
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
D.不仅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凸显
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的精准还原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
19.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就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
B.想不通,九头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C.在螳螂的世界里,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是:“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走向自己的坟墓。
D.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黄酒和白酒都是我国传统的地方酒。 ① ,而白酒属于蒸馏酒。从酒的产生过程来讲,我们可以
通俗认为,粮食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酒精值最高的黄酒,为了将酒精度进一步调高,才将黄酒进一步蒸馏,
进而产生白酒。从营养角度来讲,黄酒的营养极其丰富, ② 。白酒经过多重蒸馏之后,营养成分残
留在酒糟之内,不能与白酒相互融合,同时由于白酒的酒精度数普遍在 45 度以上,在这个环境下,很多益
生菌都被酒精抑制,不能正常生长。但是黄酒本身大分子物质的含量比较多,人体高级醇含量多,在人体
内分解的速度更慢、时间更长。相较而言,如果过量饮用黄酒, 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概括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依据《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按照《关于
开展纵深推进 APP 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工作部署,工信部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
应用软件进行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 58 款 APP 未完成整改,上述 APP 应在
7 月 30 日之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将依法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此次检测中,部分移动应用分发平台管理主体责任缺位,对上架 APP 审核把关不严,检测发现问题较
多,未严格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后续工业和信
息化部将对问题突出、有令不行、整改不彻底的企业依法严厉处置。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辛丑 1901 年,清廷代表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签
署辛丑条约时,只能接受条约中让“每个中国人赔偿一两白银”的屈辱;辛丑 2021 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上,面对美方恶意攻击和抹黑,中方代表表态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并提醒美方注意说话态度。
材料二:话语权即说话的权力。话语权分为:个人话语权、国家话语权、民族话语权、媒体话语权。
往往话语权越大,担负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越大。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如何珍惜自己的话语权,用好自己的话语权?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综合材料内涵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答案
1.B【解析】B 项缩小范围,原文是“主要源流”,说明源流较丰富,而主源在此。
2.C【解析】C 项“层层深入”有误,原文属并列式论述。第 2-4 段分别就“民本思想、和合思想、议事制
度、大一统思想”四方面并列展开论述。
3.D【解析】A 项,原文“在一定程度上”;B 项“人的利益”有误,应是“人民利益”,“中国当代协商
民主是以人为本的国家良善之治”于文无据;C 项无因果逻辑关系。
4.C【解析】A 项“最重要”有误,原文是“之一”;B 项“占两成”有误,原文是“大概只占到 20%”;D
项逻辑关系错误,原文是“如果我们没有对水深刻的价值取向,那么就不会有节水的社会行为”。
5.B【解析】根据原文“水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既有物质形态的水文化,也有精神形态的水文化。”可知,
B.杜甫《望岳》非水文化,而是山文化;A.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C.《论语·雍也篇》,D.辛弃
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都属于水文化的精神形态。
6.①认识世界水情。充分认识全球水资源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与紧迫形势。(据材料一简析)②认知水的价
值。深化自身对水的知识的认知,逐渐构建水友好的价值观。(据材料二简析)③做好宣传工作。主动积
极担当节水宣传工作,普及节水知识,培育社会节水意识。(据材料二简析)④践行节水行为。以实际行
动践行节水生活,切实做到“珍惜水,爱护水”。(据材料二简析)(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即可)
7.C【解析】“为了遵从和坚守先父的遗训,便只修旧不卖新”有误,小妹并不知道先父的遗训,“遗训”
只是“据知情人说”。
8.①呼应标题。补充交代了哥嫂一系列行为的原因是遵循刁家先父的遗训,使小说情节前后照应,故事更完
整。(情节)。②欲扬先抑。与前文哥哥把小妹逐出家门、兄妹抢夺生意的情节构成反差,使行文跌宕有
姿,出人意料。(结构)。③突显主旨。坚守老辈遗训,恪守传统道德,各美其美,和谐互助,才是生意
久长之道。(主旨)。(每点 2 分,若回答“塑造哥嫂人物形象”或“手法效果”“读者感受”方面的作
用可酌情给分。)
9.(一)传统小说的叙事技法:①铺垫。前面几段运用大量笔墨叙写刁家铁货铺的口碑、铁货质量和铁皮壶
的受欢迎,侧面烘托出铁货铺经营有方、行事有矩,为后文故事张本,突出小说主旨。②伏笔。前文兄妹
抢夺生意时写到“哥哥送给小妹一些尺子、锤子、墨兜,以及店内陈年积攒下的部分铁皮”“哥嫂那边干
脆把修壶、补桶的零碎活儿让给了小妹”等细节,为结尾兄妹和解埋下伏笔,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
中。③反转。前文写哥嫂逐出小妹、独享铁货铺的生意等故意误导读者曲解哥嫂,为后文哥嫂遵循遗训的
反转蓄势,使用了传统小说的抑扬对比手法。
(二)当代意识:小说对传统美德的观照具有当下意义,符合当代价值观。铁货铺的经营之道在于秉持确
保品质的工匠精神,符合新时代的职业道德与操守;先辈遗训“卖新”和“补旧”的核心是兄妹互助、共
存,符合新时代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价值观。(叙事技法每点 2 分,两点给 4 分;当代意识一点 2 分。
“传统小说的叙事技法”若答到叙事顺序、人称等可酌情给分。)
10.B【解析】“时然后出言”意为符合时机才说话,“非公正不发愤”意为不是公平正义的事情绝不奋力
去做。
11.D【解析】“执鞭”有持鞭驾车、侍奉追随他人、执教三种意思,无“奴役他人”之意。
12.A【解析】“全文的情感高潮”应在文章末尾,且“批判”语意过重,“批判天道”应改为“表达困惑”。
13.(1)然而颜回经常处于贫困,连粗劣的食物都难得饱足,而最终过早地夭亡了。(“回”“空”“厌”
“蚤”各 1 分,句意 1 分)(2)那些(居住在深山洞穴中的)隐士们,他们的出仕和退隐都有一定的时机,
像这些人的名字(由于没有圣人表彰)就湮没了,不被人们所称颂,多可悲啊!(“岩穴之士”“趋”“舍”
“称”各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太子。等到父亲去世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
说:“这是父亲的命令啊!”于是便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国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
君主。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于抚养老人,便商量着说:“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达的时候,
西伯已去世,武王用车载着西伯的神位,追谥他为文王,率军东进征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缰绳而谏道:
“父亲死了不安葬,就大动干戈,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以臣子的身份去弑杀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仁吗?”
周王左右的人准备杀掉他们,太公说:“他们是义人啊!”扶着他们离开了。武王平息了殷人的战乱,天
下归附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为了表示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中,靠着采食薇菜充饥。到了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薇菜呀!
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啊,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和夏禹倏忽辞世啊,我辈今日归向何方?啊,别啦,
命运衰薄令人哀!”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从这些记载来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有人说:
“天道并不对谁特别偏爱,但通常是帮助善人的。”像伯夷、叔齐,总可以算得上是善良的人了吧!难道
不是吗?他们行善积仁,修养品行,这样的好人竟然饿死了!再说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弟子这批人吧,仲尼
只特别赞扬颜渊好学。然而颜回经常处于贫穷,连粗劣的食物都难得饱足,而最终过早地夭亡了。上天对
于好人的报偿,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天天在屠杀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聚
集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而终。他又究竟积了什么德,行了什么善呢?这几个例子是最典
型,最能说明问题的了。若要说到近世,那种品行不遵循法度,专门违法乱纪的人,反倒能终身安逸享乐,
富贵优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有的人对地方要精心地加以选择,说话要到合适的时机才启唇,做事不
走捷径,不是为了公正就不奋力去做,结果反倒遭遇灾祸,这种情形多得数也数不清。我深感困惑不解,
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还是不是呢?
孔子说:“志向不同的人,不互相商议谋划。”也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志向去做事。因此孔子说:“富
贵如果能够求得,就是要干手拿鞭子的卑贱的职务,我也愿意去干;如果不能求得,那还是按照我自己的
喜好去干吧!”“天气寒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世间到处混浊龌龊,那清白高洁的人就显
得格外突出。这岂不是因为他们是如此重视道德和品行,又是那样鄙薄富贵与苟活啊!“君子感到痛心的
是到死而名声不被大家所称颂。”贾谊说:“贪婪者为钱财而丢命,壮志者为名声而献身,炫耀矜夸者为
权势而死,平凡者只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是明灯,方能相互辉照;同是一类,方能相互亲近。”伯夷、
叔齐虽然贤明,由于得到了孔子的赞扬,名声才更加响亮;颜渊虽然好学,由于追随孔子,品德的高尚才
更加明显。那些(居住在深山洞穴中的)隐士们,他们的出仕和退隐都有一定的时机,像这些人的名字(由
于没有圣人表彰)就湮没了,不被人们所称颂,多可悲啊!一个下层平民,要想磨练品行、成名成家,如
果不依靠德高望重的贤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呢?
14.C【解析】C 项“烟花”是指“春天艳丽的景物”,而不是“烟花燃放之美景”,如“烟花三月下扬州”
指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15.(一)思想情感方面体现出“沉郁”之风:①反对朝廷消极苟安政策。诗人对南宋朝廷采取的不抵抗政
策,一味退却逃跑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此情与杜甫之诗中经常表现出的忧患意识极为相近;②歌
颂抗金志士爱国壮举。诗人对向子湮等爱国人士纷起抗战的爱国壮举,进行了高度热情地讴歌,此情与杜
甫之诗中经常表现出的家国情怀极为相近。
(二)结构技巧方面体现“顿挫”之美:本诗首联感叹朝廷无策抗金,此为首顿;颔联流露出诗人对高宗
的失望之情,再次跌宕;尾联写向子湮率军抗金使人看到了一线希望,诗情上扬。(每点 2 分,其它来自
文本且合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6.(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
然。(每空 1 分)
17.A【解析】“风起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暗潮涌动”:暗处
的潮水涌动,指暗中发展的事态十分严重和迅猛。“民不聊生”:偏重于人民无以为生,活不下去。“生
灵涂炭”:偏重于指人民遭受灾难,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语义较重。“愤怒”:着重于“怒”,生气、
不满。“愤慨”着重于气愤不平,多指重大事件。“煜煜生辉”:煜煜,明亮、炽盛,形容实物的表象,
多表环境。“熠熠生辉”:熠熠,光耀、鲜明。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也可形容虚物,比如形象,多表示
神采。
18.D【解析】语病一:语序不当,应先呈述历史,再展现国家大势。语病二:搭配不当,历史视野可“开
阔”,而历史事实应是“还原”或“再现”。
19.B【解析】A.引出下文,B.总结上文,C.提示下文,D.解释说明。
20.【参考答案】①黄酒属于发酵酒,(2 分)②而白酒在营养方面稍显逊色,(2 分)③那么醉酒程度可
能更重。(2 分)
21.【参考答案】依据法律,(1 分)工信部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1 分)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
改。(1 分)逾期不整改的,(1 分)将依法开展相关处置工作。(1 分)
2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