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辑:新青年+打工人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6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
年。
1919 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
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
青年”。
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一、审题立意
试题围绕青年的理想信念、个人的价值选择、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选择了陈独秀、毛泽东和习近平三位伟
人对青年的寄语,使考生真切体会百年来一代代新青年走在时代前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成长历程,体现出广阔的历
史视野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引导当代青年树立崇高理想,接过民族复兴重任,激发考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试题借伟人话语,关联青年自身,以“敢不同”为切入口,引发青年思考人生意义与价值,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理想和民族发展有机结合,关注时代发展,关注国家命运。
【范文】
敢不同,真青年
一百年前,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出“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的青年号召,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留下“天下
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的时代强音。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百年岁月沧桑,百年风雨兼程。时代在变,但
百年前的“呐喊”仍让人热血沸腾,顿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而这种使命感,根植于祖国土壤里,彪炳在民族史册上,“敢为人先”“艰苦卓绝”,也成为了一代人青春的亮丽底色。
在 100 年前的北京,三所高校的 3000 多名学生代表勇敢地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发出时代青年的最强音。爱国的
行动者,从来是无声的“教科书”,他们用言行证明,中国青年们从来不是只活在象牙塔、书斋里,而是一直怀揣着国家富
强、民族振兴的使命。其实,像这样的青春身影还有很多。长征路上,年仅 15 岁的“小红军”嚼着草根,用“铁脚板”踏过
漫漫长征路;抗战时期,无数青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只为光复旧河山;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农大师生响应党和国家
号召,扎根曲周,抱着“治不好碱,我们就不走”的誓言,开启一段轰轰烈烈的盐碱攻坚战役……
如果说“敢为人先”涂抹了曾经的青春底色,那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芳华,也会因“敢不同”而绽放。
习总书记曾激励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现在有一个流行语叫“舒适圈”,成长有时就来自于某一次勇
敢的决定,某一次勇敢的迈出。正如占语所说的:“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只要秉持心中所想,青年就能以青春
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可有人说,“责任”、“使命”这些词离我们太遥远了,“敢不同”这个词太沉甸甸了。
诚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报考“冷门专业”的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主动请缨扶贫一线的
黄文秀,还有疫情战场上的“最美逆行者”甘如意,用榜样的力量告诉我们什么是普通人的星辰大海。“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进入新时代,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如此之近。但未来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
等待我们去跨越,只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青春的风采才会璀璨夺目。
“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耀眼,然后交给下一代。”
新青年,敢不同。在磨练中成长,在担当中历练,人生定会在新征程上精彩绽放!
扬青春个性 担家国使命
百年之前,革命觉醒年代的中国新青年们,勇于跳出安逸的书斋,斩尽陈旧的思想,在激扬青春个性中担当拯救民族的
使命,跨越百年风雨,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要勇于打破陋习,更新自我,做担当国家使命的“后浪”,纵使时代浪潮
奔涌,青年的底色却是一脉相承——新青年,就要敢不同。
试问新青年的“新”在哪?新青年的“不同”又在哪?恰如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号召的:“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
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新青年的“新”就在于思想之新,个性之新,使命之新,“新”不论哪个时代,摆在
新青年面前的,都是一个已成为“过去时”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有过往的辉煌成就,也有从前的陈旧思想,而青年人的使命,
正是打破那些陈旧过时的思想,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激扬青春个性,放飞青春梦想,贡献青年智慧,担当青年使命,奋力创
造崭新的美好世界。
且看祖国的广袤大地于历史长河中,早已遍布了绽放青春个性的花朵,百年以前,北大学生勇敢地从象牙塔中走出,在
北平街道上振臂高呼,呐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也曾是封建私塾里的学子,然而他们的打
破陋习,摆脱束缚,张扬个性,新青年就是如此敢不同,今天,也有钟芳蓉坚持个性追逐考古梦想,也有张家城不惧束缚在
篮球场上创造独臂辉煌,他们或许也曾在追名逐利的社会风声中迷惘,但他们敢于坚守青春个性,追逐心中所向,就是如此
敢不同。
新青年的“不同”,不只是思想不同,个性不同,更是责任不同,使命不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
的使命;而代代相传的薪火,则是为国奉献的担当,从平均年龄 24 岁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的祖国荒原上创造绿
色奇迹,到广大青年学生主动迈上脱贫攻坚的战场为祖国奉献青春年华,新青年总是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担当家国使命,创
造奇迹辉煌。敢于跳出孤芳自赏的小天地,勇于踏入家国天下的大舞台,新青年,正是如此敢不同。
今天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疫情阴霾尚未消散,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时代的浪潮呼唤我们,家国的
大任需要我们,身为新时代接棒奔跑的新青年,我们更要不断磨炼本领,打破陋习与束缚,将自我投身到祖国与时代需要的
地方,用青春个性担当家国使命,做敢不同的青年,做勇立潮头的“后浪”!
新青年,就要敢不同!
点评:
全面呼应和体现“主题词”,核心立意突显。标题“扬青年个性,担家国使命”中“青年个性”指向“敢不同”。第一
段提出论点后,就紧紧扣住“新”和“不同”展开分析论证,第四段又重点从分析“不同”引向“使命”,结尾段再次强化
主题词。
文脉与文气一以贯之、一气呵成。以“试问”和“且看”引起,一问一答构成显性文脉;再以“新青年之‘不同’不只
是思想不同,个性不同,更是责任不同,使命不同”提升文章层次,拓展文章格局;最后再以“今天的我们”指向当下,体
现出文章写作的时代价值。
分析材料见深度与广度。所用材料可有“内”“外”两种。“内”即题目所给材料,文章以显隐两种方式对题目材料进
行分析运用,如第 2 段对陈独秀《新青年》名言的分析,就很直接且又叩“新”字;第 4 段分析“新”使命时又间接引用
习近平主席对青年嘱托。“外”即作者使用的论证材料,第 3 段北大青年学子的青春呐喊、今天“敢不同”的时代青年,第
4 段的塞罕坝的绿色青春、脱贫战场的青春风采,这些能紧扣“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以“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都带有“阶级”的词语评价人的身份;十几年
前,我们又以“白领”“蓝领”“金领”等带有“领”的词语区分人的身份;今年,央视新闻的一篇《早
安啊,打工人》公众号文章让越来越多的人以“打工人”自标身份……
而“打工人”这一称呼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赞同“打工人”这种提法的,认为“打工人”是对所
有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者的统称,是当代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这一称呼本身带
调侃甚至嘲讽的嫌疑……
要求:请你围绕上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打工人”的思考和感悟。要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力。
【审题】
本题为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看材料,材料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身份的
界定方式,先是以“阶级”去评价,后是以某“领”去区分,再是近段时间以“打工人”自标身份,这里
有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在里面,也包含了对“打工人”这一身份的自我认同,即对这一身份标签有了较明
确的褒的态度;后一部分主要是写对“打工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赞同,一种反对,但各自的
理由又都似乎很充分。但结合对前一部分内容的分析看,我们更应该倾向于赞同“打工人”这种称呼。
但如果从“反对”的角度写也可以。结合材料中反对者的理由,将年轻群体所面临的严峻竞争形势和
重重挑战的生活环境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去解释这种“冷幽默”的称呼有什么弊端。同时为了使文章表
现正能量,可在文章结尾跳出评论“打工人”这一称呼的高度,去谈集体、社会、国家正在积极营造良好
的环境和氛围,努力打造新时代让人自豪的“打工人”。
文章要力求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从写作内容上看,要表达出自己对“打工人”这一称
呼的思考和感悟。
【立意】
(1)从赞同的角度:早安,打工人;读懂打工人的平凡与伟大;做不一样的打工人。
(2)从反对的角度:“打工人”的冷幽默。
【素材】
1.“打工人”,火了,火的缘由耐人寻味。这背后,固然有当代年轻人对于生活重担的调侃,对于工
作压力环境的不满,但更多的则是对于平凡人生的不甘,是用努力和汗水去创造美好未来的敬业乐观精神。
火了的“打工人”,范围已经不是那个传统上的“打工族”,而是包含所有通过劳动安身立命的人;内涵
已经突破过往对体力劳动者的同情性问候,而是对包括体力劳动者在内的所有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美好人
生的赞美。在此语境下,“打工人”不仅不再含有贬义,而且极富褒义。
2.同样是一个称谓,被赋予新意的“打工人”,从内涵到精神实质似乎一下子发生了质变,并且被今
天的网络社会广泛认同,其翻转的背后极富时代意义。因为一旦“打工人”火了并且能够被现实社会接纳
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必然会对“打工人”一词进行重新定义。重新定义后的“打工人”,凸显的是社会对
劳动的价值尊崇,突出的是社会对劳动者的正面评价,进而有可能改变当下社会对体力劳动的“抵触性”
认知,真正实现“工作有别、价值同等”的社会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工人”火了,其产生的社会
引领价值意义重大。
3.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打工人”一直存在一种偏见,并且将其泛化为“社会底层人士”的统一
称谓。农民进城务工被称为“打工”,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劳动者被称为“打工族”,他们的名声不光鲜,
他们的社会价值被低估。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职业价值分野现象严重,就业引导出现偏误,不同工作的人
被人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性质的工作被人为区分为“高低贵贱”,扭曲了劳动的价值和本义。
【范文】
“打工人”是对奋斗时代的真实注解
最近,“打工人”这个词火了,不仅有各种段子和表情包在网上流传,就连朋友之间聊天,可能都会
先问候一句,“你好,打工人!”在这里,“打工人”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劳动的人的统称。
无论是在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坐在办公室“996”的白领,抑或是中层领导、创业者,都可以自称“打工
人”(人民网)。
网友热传或自创的这些关于“打工人”的段子和表情包,充满调侃与风趣,道出社会上大多数为更好
生活、更有希望未来而奋斗的人们的真实感受,很容易让人产生强烈共鸣。“打工人”之所以流行,是因
为大家都容易从心底产生共鸣,无论白领还是蓝领,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创业者,工作除了梦想,还有生活
——赚钱生活生存、养家糊口、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儿女教育等,归根结底,这个网红词汇的流行源于
感受,归于现实。
“打工人”是认清了现实,但依然带着积极与热爱生活。普通奋斗者的“打工人”身份认同,相比于
“佛系”“丧文化”,带有更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打工人”是许多年轻人对疲惫工作的调侃和释然,
透露出许多人在困难中的坚韧、在不甘中的奋斗、在平凡中的追求。在自嘲中透出坚韧,在无奈下翻起精
神,可以说新时代的“打工人”无论学历、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好了太多。“打工人”们也更具有自信、
独立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精神气质,这些变化,是发展的大气候赋予的,也是整个社会的奋斗氛围孕育的。
不管是高管、码农还是建筑工,无论身居大厦还是街头路边,大家不分职业不分薪水,坦坦荡荡都是“打
工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双脚去抓住机会、创造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创造不同,这样的“打
工人”是不是也是消除身份区别后对奋斗改变命运的一种认同呢?
“打工人”是情绪的宣泄,是鸡汤式的鼓励,也是对这个奋斗时代主要特征的真实注解。面对艰难险
阻,迎接职场生活的一次次挑战,谈笑时用自嘲面对痛苦焦虑,努力实干时平静持续地下功夫,也许这就
是新时代“打工人”精神创造每一个进步、获得不凡成果迈出的第一步。
“打工人”是对这个奋斗时代最真实的注解,让我们致敬每一位“打工人”,为“打工人”的坦荡和
努力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