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现代文阅读I-2021年高考语文考题解密+样题导做+强化训练(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2021 年高考语文考题解密+样题导做+强化训练 01 现代文阅读 I 【命中指数】 【素材猜想】 现代文阅读 I 实际上是课标卷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的整合,一般选取艺术理论如 19 年六省市联考的 “科幻文学”,学术论文如 2020 年山东高考“历史地理学”,或者使时评类的,如八省联考的“人工智能”。 由此猜想 2021 年高考从选材上还会延续这一思路,重视学术论文、艺术理论和时事评论,也要注意传统文 化题材的内容。 【题型猜想】 现代文阅读 I 题型较为固定三道选择,其中三道选择,主要考核点为“信息筛选与整合” “文章内容 概括”“论据或概念的外延”(二选一),两道简答题干,一道文意概括类,一道文章思路或论证特征类。 由此猜想 2021 年试题基本还会要用以前的试题方式,三道选择,两道简答。选择题注意考核分析图表或用 框架图概括材料内容的试题,简答题注意比较分析和探究类的试题的出现。 【命题陷阱】 选择题命制主要采用转述、概括和组合的方式命制,错误选项的设置一般为偷换概念、改变概念的范 围、无中生有、转换句子之间的关系(强加因果、因果倒置、过于绝对)等;论证类一般为论点概括错误、 论证顺序颠倒或添加(丢掉)某环节、论证结构概括错误、论据和论点不搭配、论证方法概括错误等。 概括和探究类试题一般材料材料之间的比较分析命制,综合性较强。 【得分要点】 1. 选择题 明出处;细比较,知差别;明错误。 明出处。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文字。 细比较,知差别。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辨明选项是对原文转述错误(细节上个别词语的替换),还是改 变了原文句子之间的关系。命题方式不同,选项、原文对读重点也不同。 明错误。①转述类。注意语意和原文是否相符,注意查找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时态等 设误点。②改变句子之间关系类。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 系是否和原文一致,注意查找强加因果、因果倒 置、条件结果倒置等设误点。 2.概念题 注意根据概念的内涵判断概念的外延。 概念类试题一般要命制一道“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的一项是”的题目,答题时要明确要求判断概念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 的内涵,如上题首先要明确“植物考古学”属于“考古学”,其研究目的是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 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是考古发现的与古代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据此确定概念的内涵, 然后判断选项是否符合概念的内涵要求。 3.下定义题 根据“种差+临近属概念”的格式给概念下定义。 定义的格式是“(被定义概念)是……,……(种差)的(临近属概念)。重点注意,一定要是“临近 的属概念”,种差一定要全年,要照顾全文,不要遗漏信息。注意种差之间的先后逻辑顺序。 4.图表类试题 明确类型,把握关键 分析框架图 分析框架图正误的题目给出的框架图一般为关系图或流程图,关系图一般为材料提供的事物之间的关 系或文章的结构层次;流程图为材料所述事件的流程。“关系图”经常采用要素遗漏或和材料内容不对应的 方式设错,答题时注意“要素全面”“复述材料准确”“关系清晰”。 分析统计图 (1)掌握读图的方法。(1)关注表头、标注、图例,读懂图表,明确比较分析的对象和内容,尤其注 意两种统计图混搭一起的现象;(2)注意极值和图像的趋势变化,对图表纵向分析;(3)注意不同对象之 间的差别,进行横向比较。(4)明确题干中要求的比较区间,在图中找到限定区间的数据。 (2)注意描写图表信息的词语的确切含意。主要有上升(上涨)、下降(下滑)、峰值、低谷、回升/ 回落(之前是降低/升高)、反弹、负增长(减少)、回正、失衡(相对于平稳而言)、平稳、递增(减)、稳 重有升/降(整体是升/降的,但幅度不大)、追赶势头、持续上涨、相差悬殊、遥遥领先等。 (3)关注描述对象及图表信息的词语前的修饰限制词语。表示数据差别比较大的有:明显、迅猛、强 劲、井喷式、急剧等;表示数据差别比较小的有略有、放缓等;对表述对象的限制的有:均、同步、每(年、 月)、逐(年)等,这时需要同时关注两个或以上对象的变化数据。 (4)正确判断对图表信息的推断。 根据图表内容进行相应的推断是 2018 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出 现的题型,答题时注意两点,第一是表述用词的分寸,重点关注表意绝对的词语 5.概括类试题 梳理段落思路,强化概括能力。 全面准确地抓住文本要点,不缺漏也不滥加。概括, 就是归纳总括,把文本内 容的要点归结在一起。 概括能力对考生解答试题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例如一道高考材料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漫画。画面的内 容是一个挖井找水的人,他连续挖了好几口井,都没有找到水,结果便扬长而去。每一口没有找到水的井 下其实都有水。考生往往只看到这个人没有恒心,结果干不成事,而忽略了另一个要点:干任何事都有一个 前提条件——掌握准确情况,认准方向。 概括材料失误,立意就容易出现偏差。所以,对文本的概括,首 先必须充分利用材料,做到滴水不漏,全面准确把握事物特点、文本内容,既不能漏掉也不能滥加。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 要注意概括是否具有准确的限制。这种限制, 有范围的限制,如“个别”“少数”“一些”“许多”“多 数”“绝大多数”“全体”等;有态度的限制,如“肯定”“可能”等,还有其他如时间、地点、条件等方面 的限制。 概括是否准确,可采用反向验证法。通过反向验证, 看看这个概括是否能准确囊括它所指向的内容: 通过验证句子中的指代性内容,看与指向的内容是否有缺失和超出的现象;通过验证句子的修饰语看它对所 指向的内容是否进行了恰当的限制。 揣摩出题意图,归纳、整合信息。 认真审题,确定筛选方向。对这类筛选并需要整合信息的题目,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翻越的第一道障 碍是审题,信息整合对审题能力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抓住题干里的关键词,更需要仔细思考出题者的意 图,发现题目背后隐藏的思维链,开拓答题思路,找到答题的方向。 整合信息。整合信息,就要有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的意识,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提取信息上。 从题干中提取的信息是表面的、肤浅的,必须自觉地将提取、理解、储存的信息作为加工改造的原料,才 能针对题目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运用。有时候考生 需要对原始的、粗糙的信息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挖掘,并 进行合理的转化。 6.比较类试题 强化角度意识,抓住内容重点。 强化角度意识。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考生在答题时应该特别注意每则材料各自不同的角度和 侧重点,以快速准确地寻找到答题区间。根据答题区间来组织答案,从而做到答案重点突出、角度清晰全 面。 寻找、发现文本的不同角度的常见方法。①注意文章中表示内容侧重点转换的标志性词语和语句,如 指示代词、顺序词、范围(时间、空间)词、类别词、关联词等,区别不同内容的重点。②找出关键句、中心 旬,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等,提取不同文本的要点。 7.探究类试题 强化整体意识,牢牢抓住主题。 牢记共同话题。非连续性文本几则材料既然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么在探究材料的个性时,时刻不要忘 记其共性,那些看似讲述不同主题的材料,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考生在进行分析比较时,需 要找出它们的共性。 筛选整合信息的两个原则。由于把握文本内容类试题答题区间广,有时甚至包括文本的全部材料,考生 在解答时应把握住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多则材料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的,其中每则材料的多个段落也是在 逻辑上紧密相连的;二是每则材料乃至每个段落是各有其角度和侧重点的。特别是“以上材料中叙述的侧重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4 点有什么不同”类试 题,考生首先要确定共同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再围绕这一主题梳理各则材料的侧重点。 8.论据类试题 把握与论据相关的四个方面。 (1)辨别论据类型。论据主要分为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和道理论 据(名人名言、谚语等)。事实论据是从实践上证明论点,道理论据是从理论上证明论点。考生要注意选项 对论据类型的判定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或增添。 (2)明确各论据证明的论点(分论点)。要关注论据与论点是否对应,重点注意事实的。 (3)论据在使用过程中的限制条件。选项往往故意忽略论据使用的限制条件而设错。 (4)积累常见的论证方法。比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考生要明确其内涵, 要注意选项中比喻类比等形式的论据。 9、论述特征类 明确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 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 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因果论证:让人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三种: 并列式: (1)并列分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结论,照应全文) (2)并列论据:(引论——本论——结论) 对照式: 正反论述:(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反面阐述——结论) 层进式(递进式)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 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5 (3)针对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考查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往往围绕筛选信息的正误进行。 10.论述特征类 解决梳理论证思路过程中层次不清、层意不准的问题,需念好“三字诀”: (1)读。现代文阅读中所有问题的解决,最后都要回到“读”这个根本上来,论述类文本阅读也不例 外。要强化阅读,要耐住性子读,沉下心来读,深入细致地读,勾画圈点地读。整体把握全文论证思路的 阅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粗读全文,看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什么事,以把握文章全貌;第 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读,用简明的一句话把段意标示出来,将全文压缩成几句话;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 内在联系,划分文章清晰的层次。局部段落论证思路的阅读在把握全文思路的前提下更需要细读:看看全 段有几个句子,每句讲的什么意思,句与句间有什么联系,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破。就是要破除思维定势。这个“定势”表现在:总以为议论文的结构都是“总分总”式,总以 为开头就提出论点(其实也有开头提出论题或者摆出批驳的靶子),总以为段的开头就是中心句,总以为结 尾就是总结全文。虽然议论文结构有总体的规律,但具体到某一文本上是有变化的,是有自己独特的结构 特点的。因此,答题时要破除上述思维定势,认真地从具体文本来思考。 (3)并。就是合并段落(句子)。论证思路题表面上看是“分”的问题,其实是“合并”的问题:文章 中哪几段可以并为一层,段落中哪几个句子可以归为一类。论述类文本段落并不多,这个“并”说到底是 文章中间两三个段落的合并问题,具体段落也是如此。如何“并”?就是能把有共同意思的内容归到一起, 像中间段落如果是并列或递进关系的完全可以“并”为一层。 答题时首先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层次划分,概括各层次的内容;然后理清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层 进关系还是对比关系等;再看提出或论证观点时运用哪些事例, 答题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一类表承转的词语连接,尽量使用原句,并把原句用引号引起来。一般的答题方式为“首先借助……引出……; 接着通过……,提出……;最后……指出……”。 【样题导做】 【样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百年前,老京张铁路实现了我国自主设计建设零的突破,詹天佑和他设计的“人”字形八达岭线路让 国人振奋;2019 年底开通的新京张高铁,成为第一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 高铁。从时速 35 公里到 350 公里,新老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的百年飞跃。 科技创新的时代大潮奔腾不息。除了高铁这张响亮的名片,我国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 此题选取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命制试题。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6 也已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我国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的纪录。2020 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 131 个经济体中,中国创新能 力持续位居世界前 15 行列,是跻身综合排名前 30 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我国商标申请量、发明专利 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著作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连年提升,2019 年达到 7.39%。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 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 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发 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1950 年,我国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 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对实施专利、商标制度作出了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工正现化轨道。 (摘编自《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科学指南》,《求是》杂志编辑部 2021 年 1O 月 02 日) 材料二: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核心技 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约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 求。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 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 抱任何幻想。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 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 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 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 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一 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狠抓创新体 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要用好国际 国内两种资源。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7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 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力 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 艰巨性,提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 (摘编自何铁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解放军报》2020 年 11 月 09 日) 材料三: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 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自主创新的内容而非内涵。自主创新的成果, 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经济竞争力、文 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筋骨, 是一国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自主集成和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并由此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包括技 术搜索能力、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等;对于国家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 求,有意识地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财富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自 主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制度能力,而不完全是一种技术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国 家竞争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球 131 个经济体中,我国创新能力持续位居世界前 15 行列,是跻身世界综合排名前 30 位的唯一中 等收入国家。 B.1950 年,我国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知识产 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C.当前国际形势严峻,我们难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 新路子。 D.创新能力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国家崛起和发展的支柱,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8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看,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 领跑世界。 B.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取得历史性成就,法规制度体系逐渐健全、产权意识 明显提升,对规范市场、激励创新、打造品牌、扩大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C.我们必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走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D.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到位,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一 定会越来越强,科技创新成果也将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3.下列引语,不可以作为论据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掌舵的准备。” B.“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C.“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D.“路只有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请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我国科技事业应如何发展? 【答案】1.C 2.D 3.C 4.①比喻论证,如“国之利器”“先手棋”“卡脖子”等。②引用论证,如“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③因果论证,如国际形势严峻,核心技术引进不来,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 的创新路子。 5.①要自立自强,明晰科技主攻方方向,深化体制改革,抓好科技创新主体。②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③ 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能力,注意核对选项标红和部分和原文的异同。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能力,注意核对选项标红和部分和原文的异同。 此题考核分析论据能力,首先明确材料二的观点,然后注意选项中的关键词。 此题考核论证方法,明确常见的方法,然后根据原文内容判断。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能力,注意是“结合三则材料”,要点是“科技事业如何发展”,答题时注意突出选文的 中心话题,不要遗漏要点。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9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唯一中等收入国家”错误,原文材料一的第二段表述是“是跻身综合排名前 30 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 体”,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国家”不能替代“经济体”。 B.“1950 年,我国颁布了……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时间错误,材料一的最后一段说“我 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1950 年,我国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 《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对实施专利、商标制度作出了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工正现化轨道”,可见“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是在“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选项混淆了时间概念和发展阶段。 D.“创新能力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错误,材料三第二段说“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家 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 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筋骨,是一国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 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可见选项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扩大了范围,“创新能力”应为“自主 创新能力”。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段相关内容的能力。 D.“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错误。原文材料三第二段说 “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可见条件与结果颠倒。 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约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 巨大优势” ,结合材料二第三段“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 环节逐个攻克”得出选项 AB 的信息可以作为论据支撑自主和创新的观点。 结合材料二的第二段“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 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得出 D 项信息可以作为论据支撑要创新的观点。 C.讲的是借鉴学习的内容,与文本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观点无关。 故选 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0 结合材料二的第一段“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 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约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第三段 “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分析,得出答案①比喻论证,如“国之利 器”“先手棋”“卡脖子”等。 结合材料一的第三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 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 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 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得出答案②引用论证,间接引用习主席的话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结合材料二的第二段“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 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 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分析, 得出答案③因果论证,句号前国际形势严峻,核心技术引进不来等属于原因,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 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属于结果。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第三、四、五三段的中心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实现科技自立自 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得出答案①要自立自强, 明晰科技主攻方方向,深化体制改革,抓好科技创新主体。 结合材料三第二段“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 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一个国家崛 起和发展的筋骨,是一国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得出答案②要提 升自主创新能力。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材料三第一 段“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 程。……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分析, 得出答案③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样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漫长而庞杂的中国文学历史中,对城市的书写虽一直未成主流,却始终有着一条时隐时现的脉络。 此题选取文学地理学这一叙述论文命制试题。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1 随着 80 后以及更年轻作家的成长,城市文学俨然已经开始成为文学叙事的主体,这个过程当然伴随着乡土 社会的崩塌和乡土文学逐渐式微。中国文学到了一个“改乡土换城市”的节点,对中国文学中的城市叙事 做一整体性研究,既有必要,亦有价值。 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叙事大体呈现为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两种路向和风格。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谈论中国的城市便只有北京和上海;检寻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也不难发现,北京和上海在百年来的风云 变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相互纠葛,已然超出了单纯的城市的意义,而成了两个包含诸多隐喻和内涵的象征 物。不管是历史的选择还是人们的阐释,它们并行呈现着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路径,同时也当然是两种面对 现代世界、构筑现代生活的方式。这两座城市,作为两个巨大的复杂文本,为整个中国提供着阅读漫长现 代转型的可能,而这可能性中的一个,正存在于文学叙事之中。 基于以上双城带群城的城市现状,对中国当代文学中城市叙事的研究,引入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就成为 一种必然选项。斯达尔夫人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论德国》等文章中,明确提出社会习俗、 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学形态的影响,并以此区分了以德国为代表的北方文学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学。丹 纳也曾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这些论断都是针对 前现代社会的叙事作品而言,在这一时期,文学与地理学之关系,主要建立在文学与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 的联系上,而到了现代社会,文学与地理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文学与城市之关系上了。对于现代人 来说,城市不仅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环境,是第二自然,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的乡村相比,城市对人具有更 为明显和强烈的塑造功能,甚至有学者把城市看作是“锻造人的工厂”。 如果说,在本雅明的时代,城市的特性还表现为它与乡村的某种对立,并通过这种对立才确立了自己 的形象;到了二十世纪的后半期,城市似乎已经完全和乡村世界脱离,自成一体,并成为构成世界的主要 物质空间。通过飞机、高速铁路等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各大城市之间的界限被消弭,它们形成了一个统 一体。在文化层面,北京与上海的距离比北京与其郊区的距离更近。全球化最明显表征是城市的无缝连接, 并由此实现了多种生活方式之间的彼此流通互渗。这一点,在中国的城市发展中已经日益明显,上海和北 京作为中国最为国际化的都市,和纽约、巴黎、伦敦等世界大城市一起构成第一城市集群。而在中国内部, 更多的城市又围绕着北京和上海连成一片,形成第二层级的城市群落,乡土社会更多地作为城市的对应物 而被提及。城市已经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现实,而且城市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其自身就是一种特别文本。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展开,也就是中国的城市不断发展漫延、乡土逐渐收缩的一个过程。城市化是中 国现代转型的基本路径,与城市化相伴而行的,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文学 是这一转型的双向互动的结果。城市是都市生活加之于文学形式和文学形式加之于都市生活的持续不断的 双重建构。城市叙事研究,就是把文学中的城市与现实中的城市做一定的对应,并且相信文学中的城市对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2 于市民生活的重要性,二者形成了一种文学与地理的特殊关系。考察城市文学,在本质上是考察城市的一 种特殊途径,它比其他方式更具优势。 因此,讨论城市文学不能单纯地采用传统的分析方式,而是有必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方法论。这种方法 论立足于文本,却能将触角伸向现实的城市,实现文学中的城市与现实的城市的同构。这是一种借鉴文化 地理学而来的文学地理学,即城市文学地理学,它是由文学建构而形成的一种地理学,其本质是对文学文 本与城市地理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把文学作品仅仅视为一种“调查报告”或者“地理数据”。 (摘编自刘汀《城市叙事与文学地理学》) 材料二: 文学地理学是 18 世纪中叶康德在他的《自然地理学》中提出的一个地理学概念,由于康德的自然地理 学理论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地理学和地域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和文学批评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末民初, 在西学东渐和强国新民的历史大潮中,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将康德的“文学地理学”和那特径的 “政治学”用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南北差异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历史。文学地理学的研 究对象是文学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具体来说,研究的是作家、作品和文学接受的空间结构 分布。作家、作品和文学接受中的地域审美观念是文学地理学所要关注的重点。从中国和西方文学地理学 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文学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与文学批评、地域美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区域地理学的“区 域一比较方法”是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为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美学 和地理学的基础。 (摘编自钟仕伦《概念、学科与方法:文学地理学略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中,城市文学一直不是主流,直到 80 后以及更年轻作家用他们的创作才使其成为 中国文学的主流。 B.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在世纪风云变幻中扮演的角色有差别,各自具有丰富内涵,所体现的现代化途径 也各不相同。 C.关于城市文学,斯达尔夫人认为要注意考查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的影响,丹纳认为要注重种族、环境、 时代三大因素。 D.城市化是中国现代转型的基本路径,城市化推动普通人生活的巨变,由此催生了城市文学,促进了城市 叙事研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此题考核筛选信息能力,注意核对选项标红和部分和原文的异同。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3 A.如果要理解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作为双向互动的结果,就不应忽视城市文学这一重要 媒介。 B.二十世纪后半期,城市通过与乡村的对立确立了自己的形象,各大城市逐渐形成一个统一体,彼此流通 互渗。 C.采取城市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文学文本与城市地理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实现文学与现实的城市 同构。 D.在康德和那特径相关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开创了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 历史。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学地理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陈梁时期士族的没落与南方蛮族的兴起 B.北宋诗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学史意义分析 C.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自然地理环境的书写及“白雪”意象 D.海明威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地理叙事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文学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B 2.B 3.A 4.文学地理学是指以康德地域美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文学与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运用区域地理“区域一比较”的研究方法进行地理学与文学批评、地域美学相交叉研究的新兴学科。 5.①首先指出中国文学“改乡土换城市”背景下对城市叙事做整体性研究是必要且有价值的;②接着指出 中国城市和城市叙事的主要路向与风格,进而阐明中国当代文学中城市叙事研究需引入文学地理学视角; ③最后提出二十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叙事研究是考察城市的一种更具优势的途径,需建立城市文 学地理学的全新方法论。 【分析】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能力,注意核对选项标红和部分和原文的异同。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能力,注意核对选项标红和部分和原文的异同。 此题考核判断概念的外延能力,首先分析文学地理性的内涵,然后注意分析选项中标红的部分。 此题考核下定义能力,注意找到临近的属概念,然后根据原文的内容找到“种差”,最后用一个单句完成。 此题考核梳理文章思路能力,注意分析各段的内容,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4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才使其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有误,原文是“城市文学俨然已经开始成为文学叙事的主体”,“俨然” 是好像、仿佛的意思,即并不十分确定的表述,“文学叙事”也与“中国文学"概念不同。 C.“斯达尔夫人认为要注意考查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的影响,丹纳认为要注重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错误,斯达尔夫人和丹纳的论述并不针对城市文学。 D.“由此而催生了城市文学,促进了城市叙事研究”强加因果。原文是“城市化是中国现代转型的基本路 径,与城市化相伴而行的,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文学是这一转型的双向互 动的结果。”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二十世纪后半期,城市通过与乡村的对立确立了自己的形象”错误,“城市通过与乡村的对立确立了自 己的形象”发生在本雅明时代。 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 A.“陈梁时期士族的没落与南方蛮族的兴起”并未涉及文学批评、地域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融合,不属于 文学地理学研究范畴。 故选 A。 4.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采取“……是……”的句式,找到事物的本质属性,将其作为定语插入其中即可。 首先确定: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然后从文本中找到其本质属性,由“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为文学 地理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美学和地理学的基础”可知,文学地理学以康德地域美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由“文 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可知,其研究对象是“文学与自然地理和 人文地理环境”;由“区域地理学的‘区域一比较方法’是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知其研究方法; 由“文学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与文学批评、地域美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可知其学科性质。 5.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行文脉络的能力。 材料一共 6 段,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第 1 段,由“中国文学到了一个‘改乡土换城市’的节点,对中国 文学中的城市叙事做一整体性研究,既有必要,亦有价值”可知,该段重点论述中国文学“改乡土换城市” 背景下对城市叙事做整体性研究是必要且有价值的。 第二层是 2、3 段,由“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叙事大体呈现为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两种路向和风格”“基于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5 以上双城带群城的城市现状,对中国当代文学中城市叙事的研究,引入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就成为一种必然 选项”可知,第二层重点论述中国城市和城市叙事的主要路向与风格,进而阐明中国当代文学中城市叙事 研究需引入文学地理学视角。 第三层是最后几段,由“城市已经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现实,而且城市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其自身就是 一种特别文本”“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展开,也就是中国的城市不断发展漫延、乡土逐渐收缩的一个过程。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转型的基本路径,与城市化相伴而行的,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城市文学是这一转型的双向互动的结果”“因此,讨论城市文学不能单纯地采用传统的分析方式,而是有 必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方法论”可知,最后论述了二十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叙事研究是考察城市的 一种更具优势的途径,需建立城市文学地理学的全新方法论。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未来的医疗可能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将收集到的人体生理数据传入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医生给 出诊断或康复建议,甚至为个人定制健康全记录。 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这样的:个人学习终端融入资源云平台,线上教育机构就会根据学生特点推送相关 资讯,特别是培训信息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信息,并贯穿于终身学习的全过程。 尽管很多人还不太熟悉“大数据”这个新兴的术语,但正如一篇专栏文章中所称:“‘大数据’时代 已经降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大数据被称为“碎片中的智慧”,被视为驱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力量,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 值。有消息称,大数据给谷歌公司带来的日均收入高达 2300 万美元,一年就有 80 多亿美元;“脸书”并 没有多少实物资产,但上市后拥有 1000 多亿美元的市值,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就是它的数据。 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美 国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将其视为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开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 计划”;众多行业、企业开始使用并利用大数据作出变革,全球 500 强企业中 90%以上的重要决策都取决于 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不少创业者也扎根大数据开创自己的事业,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 机会”;数据技术产业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国内也有不少企业 不遗余力地投入这片蓝海,比如很多金融机构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中国有 6 亿网民,手机设备持有量超 12 亿台,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这也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 提供了重大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 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6 程,推出相应战略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和改造 IT 基础设施,推动隐私保护和公共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立法, 明确界定互联网数据商业化应用范围、确定数据滥用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合 法性。此外,还要资助大数据的基础技术研究;尤其是人才培养,以解决产业发展急需数据科学家、数据 架构师的人才供给问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评论员《抢占“大数据时代”先机》) 材料二: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 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 俗话说:“人熟为宝。”在传统商业道德里,熟客应该享受优待。然而,如今人们发现,熟客往往频 频挨宰:个人信息被滥用、给老客户的价格高于新手价、专挑会员定向涨价、买得越多价格越贵……一些 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熟客,以至于有 人感叹“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这种怪现象产生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大都与一款款软件牢牢绑在一起。商家通过算法,对消费者进行量身定制, 而消费者对商家的运作方式却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之所以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有敢于杀熟的底气,正在于 大数据垄断、算法不透明等给企业带来的便利。 依靠这种便利,无良企业杀熟“杀”得神不知鬼不觉,消费者不仅难以发现,更不易取证,维护权益 变得十分困难。而这恰恰也是监管的难点和痛点。面对大数据的个性化、多样化、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 传统的监管查处机制显然已不适用,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作为保障,很难实施有效监管。 要想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尤其是提升监管的技术能力, 依托新技术,建立如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创建消费者网上投诉机制,对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 到及时、全面地管控。此外,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还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明确大数据 杀熟的判断标准,明确界定大数据的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从而做到监管有法可依,提升执法效率。 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被用来优化服务我们欢迎,被用来精准“杀熟”我们必须亮剑。把个性 化服务变成坑人陷阱,既失信缺德,也涉嫌违法。监管层、法学界、商家必须对这一问题提高警惕,及时 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让大肆薅用户羊毛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无良商家不敢为、不能为。 (摘编自高健钧(《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7 A.国内很多金融机构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正不遗余力地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B.想要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全方位做好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的相关工作。 C.中国已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推动客户转型升级提供精准 服务。 D.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来杀熟,原因主要在于技术不对等、 信息不对称。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为经济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数据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 B.材料一举谷歌公司 、“脸书”大数据效应的例子,论证大数据正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C.两则材料不约而同提出,需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合法性。 D.如果相关部门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就能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提高执法效率。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项是( ) A.农产品生产企业邀请当红影视明星参与农产品推介会并为农产品代言。 B.众多快餐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开始根据“送外卖”的数据调整门店布局。 C.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上演争夺移动客户端的“三国演义”。 D.许多电子商务网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送产品信息,发现潜在消费客户。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对待“大数据”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 【答案】1.C 2.D 3.A 4.①举例论证,以北京市消协发布的超过半数网友有杀熟的经历为例,论证要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 ②引用论证,引用俗语“人熟为宝”,以及“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等,论述熟客理应受优待,但现实是 熟客往往挨宰。 5.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是从“大数据”的积极影响上论述的,认为“大数据”彰显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政府、企业都应抢占先机;②材料二是从“大数据”的消极影响上论述的,认为无良企业利用“大数据” 杀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示例二:不同意。①两者论述的对象不同。材料一阐述“大数据”的经济价 值,号召企业和政府要抓住机遇,材料二认为“大数据”作为一门新技术带来了新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应 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②两者论述的对象尽管不同,但两者论述的目的都在于利用好“大数据” 这一新技术。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8 【分析】 1.C.“中国已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为推动客户转型升级提供精准服务”错误。由原文“中国有 6 亿网民,手机设备持有量超 12 亿台,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这也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重大 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 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可知,中国“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而不是“已成为”, 将未然变成已然;原文是“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而不是“为推动客户转型升级提 供精准服务”。 故选 C。 2.D.“如果……就……”说法绝对。由原文“要想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 积极创新”可知,原文是“要想……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并不是“如果……就能管住大数 据杀熟的手,提高执法效率”。 3.材料一的观点是:“大数据”为经济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大数据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 象。 A.“农产品生产企业邀请当红影视明星参与农产品推介会并为农产品代言”是名人效应,不属于大数据技 术的范围。 4.举例论证,由原文“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 数据还显示,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可知,以北京市消协发布的超过半数网友有杀熟的经历为例, 论证要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 引用论证,由原文“俗话说:‘人熟为宝。’在传统商业道德里,熟客应该享受优待。然而,如今人们发 现,熟客往往频频挨宰:个人信息被滥用、给老客户的价格高于新手价、专挑会员定向涨价、买得越多价 格越贵……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 熟客,以至于有人感叹‘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可知,引用俗语“人熟为宝”,以及“最懂你的人伤你 最深”等,论述熟客理应受优待,但现实是熟客往往挨宰。 5.同意: 由材料一“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 动。美国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将其视为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开发布了‘大数据研究 与发展计划’”可知,材料一是从“大数据”的积极影响上论述的,认为“大数据”彰显出巨大的经济价 值,政府、企业都应抢占先机。 由材料二“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9 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 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可知,材料二是从“大数据”的消极影响上论述的,认为无良企 业利用“大数据”杀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不同意: 两者论述的对象不同。由材料一“数据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 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可知,材料一阐述“大数据”的经济价值,号召企业和政府要抓住机遇;由材料 二“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 的升级换代”可知,材料二认为“大数据”作为一门新技术带来了新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 机制上积极创新。 由材料一“尽管很多人还不太熟悉‘大数据’这个新兴的术语,……‘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决策将日 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和材料二“要想管住大 数据杀熟的手,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尤其是提升监管的技术能力,依托新技术,建 立如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创建消费者网上投诉机制,对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到及时、全面地 管控”可知,两者论述的对象尽管不同,但两者论述的目的都在于利用好“大数据”这一新技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材料一: 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爱说,社区居家养老的本质在于养老体制的转变和以往的“家庭养老”具有木 质上的不同,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养老模式区 分的关键不在于在什么样的地点养老,而在于一系列养老协同力的来源包括经济来源、生活方面的照以及 精神支持等。家庭养老主要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进行生活上的照料和尽到情感照顾责任。而 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家”是一种载体,与以家庭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有根本性的区别。社区居家养 老这个概念是由养老保障体系发达的欧美国家先提出的,欧美国家由于物质资源较为丰富,他们在解决老 年人养老问题时大多选用了集体统一生活的养老方式,建立数量较多的养老院,托老所等,将很多老年人 集中在一起生活。养老院、托老所虽然设施齐全,工作人员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出现 了较多的弊端,比如由于监管不到位,有些养老院充扣老人纳的费用,提供劣质服务;老人们集中居住在 养老院中,每一位老人单独特殊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多时候养老院仅仅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 于老年人的心理慰籍等是做不到的,体养老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又出现了回 到家庭中去”的呼声。当然,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并不是完全脱离社会,不接受社会的服务, 而是既居住在家中又接受社区及社会提供的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家庭生活十社会服务”的模式。在这种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0 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可以相对更为随意放松地在自己最熟悉的家中居住,政府和社会没有必要修建很多的 集中养老机构只需要在老人生活的社区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包括上门照料生活、简单家庭医疗护理等服 务可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家”与家庭养考模式的“家”的概念已经发生本质性变化在社区居家养 老模式下,老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不再是子女的资助,而是老年人自己的退休金社保等,由社会化的服 务体系提供相应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可见,社区居家养老已经从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养老变成了以 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养老。这无疑是养老机制的一种重大转变。 (摘编自杨继瑞、薛晓《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协同机制探讨》 材料二: 创立于 2007 年的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金太阳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 公益组织。金太阳中心打造的对接居家养老购买服务模式,在福州市开了先河。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 老模式,成为养老市场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2013 年 9 月 29 日,金太阳中心顺利完成接收鼓楼区 69 个居 家养老服务站、69 名工作人员的任务。同时,在鼓楼区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为 80 岁以上 7100 多位 老人购买服务,使得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一年以来,在和鼓楼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中,金太 阳中心为老人提供的管理服务工作运作良好,受到了鼓楼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赢得了老人 们的高度评价。 金太阳中心不断加强服务体系的设计,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的路子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 实践。金太阳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呼叫平台和集中的老人群体资源,多方寻找合作伙伴。2014 年 7 月起,金 太阳中心和福州市第一医疗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利用其现有的公立医疗卫生资源,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医 疗、护理等服务,为老人开通疾病救治的“绿色通道”。2014 年上半年,金太阳中心积极探索强强联合、优 势互补家政服务的新路子,先后与福州市的巨龙保洁公司、鑫兴源家政服务公司合作,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 调剂,实现了按市场需求来配置资源的良性发展态势。 (摘编自钱玉婷《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为老人支撑起一个“爱”的屋檐》 材料三: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1 (摘编自鯨准研究院《2019 中国养老服务行业报告》,搜狐网 2019 年 8 月 12 日) 材料四: “虚拟养老院”是在“智慧养老”背景下较早付诸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模式。该模式最早由苏州市 沧浪区提出并实践。成立于 2007 年 10 月的苏州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不同于 传统的养老院。换句话说,它只是一个养老服务信息交流中心,而不是真实的养老院。它由苏州鼎盛物业管 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整合了许多优秀的社区服务企业加盟, 并依托中国电信开发的“居家乐 221 服务系统” 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居家养老服务。虚拟养老院模式目前已在江苏、北京、甘肃、天津等 地推广,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普及和运用,虚拟养老 院模式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目前基本成功构建起多层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第一层次为生活服 务层,主要提供生活照料、物业维修等服务,目前已针对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第二 层次为商务服务层,主要提供粮油配送、爱心配餐等服务,目前已逐渐进入市场可行性调研与尝试运营阶段。 第三层次为健康服务层,即构建对接智慧养老的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可穿戴传感器远 程实时监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以维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这一层次目前正逐渐受到重视,不仅在社区居 家养老服务中被广泛运用,而且被日益引入机构养老服务中。 以虚拟养老院模式所构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整合了优质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为居 家老年人提供了包括医疗保健、应急救助.物业维修、人文关怀等在内的多元化的上门服务,而且可以融入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从而有效满足了经济困难等特殊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它不仅能够降低 养老服务业的成本,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促进 养老产业发展。 (摘编自李小兰《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2 6.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政府大量出资为 80 岁以上老人购买养老服务,由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上门照料生活等具体服务。” B.“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方式,无法做到既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又满足老年人的特殊心理需求。” C.“只要能够在老人生活的社区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政府和社会就没有必要修建很多的集中养老机构” D.“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家与家庭养老模式下的家有本质不同,关键在于养老地点完全不同。”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太阳中心打造对接居家养老购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体系的设计,为社会养老模式做出了有益探索。 B.2005 年至 2017 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的增长趋势与其同比增长趋势呈现正相关态势。 C.2005 年至 2017 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出现了连续 11 年的上涨情况,发展态势良好。 D.虚拟养老院模式启示我们,优化整合和模式创新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因素。 9.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10.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请结合材料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答案】6.C 7.C 8.B 9.①从论证方法来看,综合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②材料以“总一分一总”的结构为 论证思路,使得论述严谨,有力度。 10.相关方:政府、社区、企业、医疗机构。作用:①政府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 支持,是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②社区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广泛的社会力量和社区资源, 是居家养老服务业的活动主阵地。③各类企业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养老服务和技术支持,是居家养老服 务市场的服务供给主体。④医疗机构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 保障。 【分析】 6. A 项,是材料二中金太阳中心的具体做法,不能证明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一提到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 老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老年人自己的退体金、社保等。B 项,论据表述错误,“无法做到既满足老年人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3 的基本生活,又满足老年人的特殊心理需求”说法绝对,由原文“很多时候养老院仅仅满足老年人的基本 生活,对于老年人的心理慰藉等是做不到的”可知,是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的,而对于“老年人 的心理慰藉等” 是做不到的。C 项,和原文中“在这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可以相对更为随意放松地在自 己最熟悉的家中居住,政府和社会没有必要修建很多的集中养老机构只需要在老人生活的社区提供各种社 会化服务”观点相符,所以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D 项,“关键在于养老地点完全不同”事实表 述错误,由原文“养老模式区分的关键不在于在什么样的地点养老”可知,养老模式区分的关键“不在” 于在什么样的地点养老,而不是“在于”。故选 C。 7. C 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已经融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机制来满足特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要求”的 是金太阳中心,而不是“邻里情虚拟养老院”。C 错误。故选 C。 8. B 项,“呈现正相关态势”错误,没有呈现正相关态势,例如 2015—2016 年,同比增长出现下降,但床 位数仍有上涨。B 错误。故选 B。 9.①从论证方法来看,综合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将集中养老(养老院、托老所)与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作对比,将家庭养老模式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作对比;如引用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对于社区 居家养老模式的观点,等等。②从论证思路来看.材料以总一分一总的结构为论证思路,开头指出“社区居 家养老的本质在于养老体制的转变,和以往的‘家庭养老’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材料主体内容具体论证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特征,结尾总结“社区居家养老已经从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养老变成了以经济关 系为基础的养老”。 10.此题可以从政府、社区、企业、医疗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政府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强大的政策支 持和资金支持,社区提供广泛的社会力量和社区资源,各类企业提供养老服务和技术支持,医疗机构提供 医疗保健服务。由原文“以虚拟养老院模式所构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整合了优质的居家和社区 养老服务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了包括医疗保健、应急救助”可知,政府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强大的 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是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由原文“物业维修、人文关怀等在内的多元 化的上门服务,而且可以融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从而有效满足了经济困难等特殊老年人的居家养 老服务需求”可知,社区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广泛的社会力量和社区资源,是居家养老服务业的活动主 阵地;由原文“它不仅能够降低养老服务业的成本,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 可以有效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可知,各类企业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养老服务和技 术支持,是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服务供给主体;由原文“社区居家养老这个根念是由养老保障体系发达的 欧美国家先提出的,欧美国家由于物质资源较为丰富,他们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间题时大多选用了集体统一 生活的养老方式,建立数量较多的养老院,托老所等,将很多老年人集中在一起生活”可知,医疗机构为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4 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 12 月 20 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76546824 例,累计死亡病例 1690155 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 639645 例,新增死亡病例 10966 例。中国以外新增确诊病例逾 63.9 万 例,累计确诊病例逾 7645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逾 168 万例。 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18038833 例,累计死亡病例 322648 例。与前一日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 诊病例 22201 例,新增死亡病例 5507 例。美国 14 日开启的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状况频出,在接连出现受 种者过敏、疫苗返厂等事件后,美国多州政府又抱怨疫苗发货量大幅度减少。特朗普政府试图将责任归咎 于辉瑞生产问题,不过辉瑞拒绝“背锅”,否认产能出现问題,表示可以提供的疫苗数量远远多于正在发 放的数量。 12 月 18 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項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过去 几天墨西哥和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上报的病例数量有所增加,令人担忧。墨西哥和其他北美国家实际上从 未走出第一波疫情,虽然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病例又再次激增,巴西和美国也是如此。美洲区 域目前正处于病毒密集传播的阶段。 据俄罗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网 19 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俄罗斯新增 28209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 达 2819429 例;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585 例,累计死亡 50347 例。俄罗斯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 家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金茨堡表示,到明年秋季末,大约 70-80%的俄罗斯人口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金茨堡在“俄罗斯 1 台”上表示:“如果我们每月的生产量达到 500 万至 600 万剂疫苗的话,这对于我们 的国内消费来说非常现实。那么到 2021 年秋季末,我们应该可以接种 70-80%的人口,也就是说,新冠肺炎 将会由疫苗控制住。” 英国政府 19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 27052 例,累计确诊 2004219 例:新增死亡病 例 534 例,累计死亡 67075 例。英国政府 19 日宣布,首都伦敦等部分地区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将提升至新 增加的第四级,以遏制病毒传播速度。英国首相约翰逊当天在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说,从 20 日起,伦敦、英 格兰东南部和东部将从目前的三级防控级别升至四级,为期两周,对应的措施类似英格兰地区今年月开始 实施的大范围“禁足”措施。 ——摘选自《海外网》 材料二 近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出多边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5 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呼吁各国采取以人为本、注重性别平等、充分尊重人 权的应对措施。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政府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果断切断病毒传播路径,为遏制疫情蔓延奠定 了基础。著名病理学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前校长西布兰德·彭浦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突如 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行动快速有力。”而这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直接相关,也与中华文 化的独特属性密不可分。中国政府在应对这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 命的特质。 人命关天、敬畏生命,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中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立即采 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及时分类、诊治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理,建立各地 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排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 进行医学观察,有效切断了病毒的传染途径。即便是耄耋老人,医疗组也绝不放弃治疗,许多白发苍苍的 病人治愈出院,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突出特征。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18 世纪末,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 杰里米·边沁开创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他在《道徳与立法原理导论》中指出:“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 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所有这些在此含义相同), 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这些也含义相同);如果利益有关者是一般的共 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在边沁看来,所谓善就是 最大地增加了幸福的总量,恶则与之相反。而放弃高龄病人这个选择,在中国伦理文化中是不能被理解和 接受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的成功实践同时也向人 们昭示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守望相助、百姓亲睦的伦理特质。 ——摘选自《光明日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 14 日开始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但受种者过敏、疫苗返厂等接种状况频出,特朗普政府将责 任归咎于辉瑞生产问题。 B.为遏制病毒蔓延,英国政府宣布将首都伦敦新冠疫情防控级别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并开始实施“禁 足”措施。 C.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重要途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加强国际合作 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6 D.中国政府快速有力遏制疫情蔓延,得到了荷兰著名病理学家西布兰德·彭浦曼的盛赞,也展现了中华文 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特质。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几天墨西哥和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病例数量再次激增,虽然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实际上 美洲一些国家依然没有走出第一波疫情。 B.新冠肺炎可以由疫苗控制住,只要每月疫苗的生产量达到 500 万至 600 万剂,就可以接种 70-80%的人口, 亚历山大·金茨堡如是说。 C.中华优秀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可以推动促进抗疫经验交流,为各国早日 战胜疫情提供了范例。 D.早在 18 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就开创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并指出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 么一种性质,可见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 1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含义的一项是( ) A.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B.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D.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1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15.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控制疫情?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答案】11.D 12.B 13.C 14.①首先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通过联合国大会决议提出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来应对疫情的 观点。 ②接着从正面论述中国在疫情中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做法以及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本质。 ③然后从反面介绍了西方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指出其文化本质。 ④最后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中华文化中的伦理特质以及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15.①实行多边主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②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中华文化特质应对这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③中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建立各方面的协作机制,实行 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染途径。 【分析】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7 11.A. “特朗普政府将责任归咎于辉瑞生产问题”把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试图将责任归咎”。 B. “英国政府宣布将首都伦敦……”错,范围不当,原文是“英国政府 19 日宣布,首都伦敦等部分地区的 新冠疫情防控级别将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禁足”措施也是如此。 C. “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重要途径”曲解文意,把“唯一途径”说成是“重要途 径”,原文表述是“指出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 故选 D。 12.B. “只要每月疫苗的生产量达到 500 万至 600 万剂,就可以接种 70-80%的人口”错,把假设关系改成 了充分条件关系,原文表述是“如果我们每月的生产量达到 500 万至 600 万剂疫苗的话,这对于我们的国 内消费来说非常现实。那么到 2021 年秋季末,我们应该可以接种 70-80%的人口,也就是说,新冠肺炎将会 由疫苗控制住”。 故选 B。 13.题干要求选出不能体现“体现‘以人为本’含义”,而本项中“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励志的 内容。故 C 项不能体现“以人为本”。 故选 C。 14.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解答这类题要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概括每 一层次的内容即可。本题第一自然段是第一层,总领全文,提出观点各国要“采取以人为本、注重性别平 等、充分尊重人权的应对措施”;第二、三段式第二层,从正面论述,中国在疫情中采取以人为本的措施,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要义;第四段是第三层,反面论述,西方国家在疫情中采取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延误 了疫情的控制进度;最后一段是第四层,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国的以人为本的中华文化要义在疫情中的 积极作用。 15.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控制疫情”,即中国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理念 控制住了迅速蔓延的疫情。通读文本后,找出和中国采取措施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分条概括。材料二第 一段“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第二段中“果断切断病毒传播路径,为 遏制疫情蔓延奠定了基础” “中国政府在应对这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尊 重生命的特质”;第三段“中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及时 分类、诊治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理,建立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并在 全国范围内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排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有效切断了病毒的 传染途径”。由此可以概括出下列三点,采取多边主义;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及时采取协作机制,切断 病毒传播途径。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8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材料一: 8 月 26 日,深圳特区将迎来建区 40 周年。40 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深圳创造了多少个“全国第一”: 率先引进外资、率先实现超产奖励制、首开全国招聘用人制度先例、率先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率先实行社 会保险制度、第一个实行住房商品化,等等。此外,深圳还孕育出华为、万科、中兴、腾讯等一批优秀企 业。过往 40 年,深圳演绎了一个小渔村逆袭国际大都市的传奇。未来 40 年,深圳又将如何再续辉煌,或 者,特区如何再“特”下去?深圳在思考,中国也在思考。 2018 年,深圳的 GDP 实现 24222 亿元,第一次反超香港、广州,仅次于北京、上海,而人均 GDP 居 全国第一,且增势不减。但中国寄希望于深圳的,绝不只是 GDP,而是其率先垂范的改革实践。邓小平曾 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的确,所谓的 “特”,不是只有我能做、别人不能做,而是我先来试验,试验成功了,其他地方就可以去做。这就是特 区的意义所在。 深圳无论走多远,永远都要记住当初为什么出发。深圳作为特区、作为试验田,为全国改革开放大局 杀出一条血路,未来将充当科技领头羊、改革尖兵和全球化样板。未来 40 年,希望深圳不忘初心,归来仍 然是少年。那么,深圳如何保持这股“少年气”? 首先来自锐意变革的勇气。深圳须传承百年招商局血脉中的革新基因,凭借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和真抓 实干的韧劲在中国南海续写传奇,为改革开放探路。人们之所以关注深圳,是因为这座城市曾被寄予厚望, 是改革开放的风向标。打破旧有观念,冲破利益樊篱,深圳应有舍我其谁的勇气。 其次,深圳的“少年气”来自开放包容的胸怀。“来了就是深圳人”,未来 40 年深圳的竞争力仍然来 自这样的胸怀。一座城市的兴旺发达关键在于人,在于聚拢一批敢想敢干的人。锐意创新一直是深圳的基 因,而对于每一个有梦想、有干劲的奋斗者而言,英雄不问出处的深圳是实现梦想的福地。 第三,深圳的“少年气”还要力戒中年心态,即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畏首畏尾。曾有一篇题为《深 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质疑这座城市的前景。深圳这座曾经年轻的、充满实验精神的移民城市正在变 老吗?它的包容性、多元性、创造性、活力和想象力正在丧失吗?客案是否定的。谁也抛弃不了深圳,除 非它不再开放、不再包容、不再自我革新。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天条件不如北京、上海,甚至不如武汉、成都。目前,深圳正在受房价高企的 困扰,城市扩张导致土地匮乏等诸多困境,这些都是少年深圳之烦恼。但只要有这股“少年气”,深圳仍 将是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最开放的城市、最快增长的城市。 (摘自闫肖锋《重新认识深圳特区的意义》)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9 材料二: 深圳在国际综合性城市评价中的排名 序号 指数/项目名称 发布机构 年份 参评城市 总数 深圳排名/ 等级 1 “全球城市指数”之综合 指数?① 科尔尼公司 2019 130 79 2 “全球城市指数”之潜力 指数② 科尔尼公司 2019 130 49 3 “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 (GUCP)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 研究院与联合国人居署 2018-2019 1007 B 4 “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 经济学人智库 2012 120 52 5 《世界级城市名册》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 络(GAWC) 2018 526 入选(升至 A1pha-) (注)①《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从经济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流、文化体验和政治参与等 5 个维度 评选出当前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组约、伦教和巴黎连续十年稳居三甲。 ②《全球城市潜力排名》从居民幸福感、经济状况、创新和治理等 4 个维度评估城市未来发展潜力, 即哪些城市即将成为新一代的全球枢纽。榜单有三甲是伦敦、新加坡和旧金山。 材料三: “好于深圳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或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的意见》清晰地阐明,到 2025 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 能力世界一流,文化体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 化创新型城市。到 2035 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 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 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摘自边雪、吕雪良《深圳 40,依然是少年》)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圳作为典型性的“窗口”,一直承担着先试验、先改革的重任,成果丰硕,在全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0 B.深圳只要力戒中年心态,就会永保“少年气”,继续成为改革开放风向标,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C.深圳作为特区和试验田,率先成为了国家的科技领头羊、改革尖兵和全球化样板,未来,它将再续辉煌。 D.高房价、土地紧缺等困境是当今“深圳之烦恼”,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天条件也因此不如北京等城市。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评估数据看,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实力还与其它世界先进城市有着较大差距,但是深圳潜藏着较大的 发展潜力,可上升空间非常大。 B.在 2018-2019、2012 年度“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评估中,深圳的排名等级未能居于前列,主要是因为 深圳这几年的城市发展较缓慢。 C.在“全球城市指数”的多项评估中,英国城市伦敦都排名在前三甲,深圳在未来建设中可从多个方面学 习、借鉴伦敦的成功发展经验。 D.深圳在深化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与雄安新区一样,承担探索创新转型的使命,代表的 是层次更深,难度更高的改革。 18.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在深圳“十四五”(2020-2025 年)规划中,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深圳未来 5 年重 点发展方向的一项是( ) A.高新产业 B.房地产业 C.现代服务业 D.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19.全国看深圳,深圳看未来,未来深圳,如何依旧“少年”?请结合材料一、三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20.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6.A 17.B 18.B 19.①保持锐意变革的勇气; ②继续拥有开放包容的胸怀; ③力戒中年心态; ④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成为现代化创新性标杆城市。 20.首先写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率先示范成果及深圳特区的“特”的作用,然后从勇气、胸怀、心态三 个方面论述如何让深圳保持“少年气”,最后总结对深圳未来寄寓厚望。 【分析】 16.B. “只要力戒中年心态,就会永保‘少年气’”以偏概全,材料一还论述了锐意改革的勇气、开放包 容的胸怀两个方面,故 B 项错。 C. “率先成为了国家的科技领头羊、改革尖兵和全球化样板”错,变未然为已然,原文的表述是“未来将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1 充当科技领头羊、改革尖兵和全球化样板”。故 C 项错。 D.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天条件也因此不如北京等城市”错,强加因果,原文中只是表述了“深圳高新 技术产业的先天条件不如北京、上海,甚至不如武汉、成都”,但并未阐述深圳高新企业因此不如北京等 城市。故 D 项错。 故选 A。 17.B. “深圳的排名等级未能居于前列,主要是因为深圳这几年的城市发展较缓慢”错,原文表格是从不 同的角度进行的排名,并不能体现发展速度是否缓慢。故 B 错。 故选 B。 18.在深圳“十四五”(2020-2025 年)规划中,不会把房地产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目 前,深圳正在受房价高企的困扰,城市扩张导致土地匮乏等诸多困境,这些都是少年深圳之烦恼”可以推 断出,房地产已经成为深圳发展的烦恼,故不会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故 B 项错。 故选 B。 19.本题要求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概括深圳如何保持“少年气”,材料一的第四至六段:“首先来自锐意 变革的勇气”;“其次,深圳的‘少年气’来自开放包容的胸怀”;“第三,深圳的‘少年气’还要力戒 中年心态,即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畏首畏尾”。由此简化可以得出保持“少年气”的三点。 材料三主要论述了深圳作为特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 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 标杆城市”,由此可以概括出未来深圳特区要努力成为示范性、创新性、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标杆城 市。 20.本题要求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即文本的结构和先写什么后 写什么。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先回顾深圳改革开放 40 年的历史成就,着重写出了深圳在引领示 范上所其的作用,然后指出深圳应该保持“少年气”,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如何保持少年气,即“首先 来自锐意变革的勇气”;“其次,深圳的‘少年气’来自开放包容的胸怀”;“第三,深圳的‘少年气’ 还要力戒中年心态,即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畏首畏尾”。最后从未来的角度进行总结,指出深圳如今的 烦恼,然后认为只要保持“少年气”,深圳未来会更光明,对深圳的未来寄寓厚望,“深圳仍将是中国竞 争力最强的城市、最开放的城市、最快增长的城市”。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5 题。 材料一: 光明日报开设的《新书访谈录》栏目,选取近期出版的高质量新作,带着公共议题、大众视角向学者、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2 作家、译者、编者提问,以访谈的形式介绍新书的精华内容,完整呈现作者的所思所想。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2020 年出版专著《黄河与中华 文明》。 光明悦读:您在新书中说,“一条大河对早期人类起最大作用的一般不是它处在高海拔地区的上游, 而是中游、下游。中华文明的摇篮产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绝不是偶然的”,那么,大的河流就必然产生重 要的文明吗? 葛剑雄:近年来,我着重研究思考了大河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大的河流就必然产生重要的文明吗?但 亚马孙河并没有;都说文明离不开河流,但也有例外,希腊文明是依赖海洋的。书中讲的大河与文明的关 系是比较具体的,从本质上讲,人类对水、土地等环境的需求是具体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水就有了 一切、大河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 为什么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呢?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有一个特点,就是土壤疏松。 而当时的长江流域,植被过于茂密,有很多森林沼泽,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没有很好的生产工 具来开垦耕地黄河流域恰恰没有茂密的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此外,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 平坦的,上面有大的源,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就像《诗经》里描写的“周原腆腆, 董茶如饴”。 光明悦读: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分析还原当时的景象吗? 葛剑雄:历史地理学要复原当时的情况,回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才能正确地理解 历史。通过分析比较大河的各种要素,我们可以肯定,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在当时的北半 球中间,也是最有利的发展环境。耕地面积超过了尼罗河三角洲、两河流域的所谓“新月形农耕带”,而 且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大的地理环境, 而黄河是这个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就会取得好的发展成果。 (摘编自《以考古之光照亮文明深处与细节——中国考古与历史主题新书访谈》,《光明日报》2020 年 11 月 28 日) 材料二: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 民族、中华文明的符号化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黄河对于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意义何在?我们该从 什么角度去全面理解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呢?最近读葛剑雄先生新著《黄河与中华文明》,对黄河与中华 文明的关系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展示不同区域的人地互动的差异性,是该书的重要特色。正如谭其骥先生所言: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3 “历史好比演刷,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书中主要是从黄河流城地质地貌, 到分迷支流水系,再谈黄河流域的文明变迁与人地互动,将黄河流域内的地里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系统 化,让读者去自己体会。同时,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河流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并非在于干流主 河道。相反,日常生产生活、繁衍生息的地方往往是大大小小的支流及其流战环境,黄河干流不是黄河流 域的全部,相对而言,支流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开发环境。因此,在对地理环境的介绍中,该书以黄河干流 流路为视角,自两向东分述沿线支流水路,对黄河上中下游分别介绍,特别是对较大的流域,例如涅水、 渭水,以及河道平原、银用平原等,理解它们的环境特点与差异。此外,该书重视吸收现代调查数据与最 新研究成果,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黄河沿钱的关键水文及历史文化特征。例如书中引用了 2017 年出版的 最新黄河流域基本地理洞支数据。介绍沿线基础地理情况,是了解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多样性的重要内容, 是深刻理解黄河流城孕育文明、促进文明演化的重要基础。 (捕编自《黄河,中华民族一首读不完的诗篇——读葛剑雄先生《黄河与中华文明)》,(文汇报)2020 年 11 月 27 日) 材料三: 黄河,古称“上河”“九河”,到了汉代被称为黄河,有“四淡”(当时认为黄河、长江、淮河、济 水是最大的四条河流)之宗之称。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一直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 着人类沿河而居。《黄河与中华文明》便是一本凝练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书中,作者在梳理黄河地理全 貌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为黄河文明诞生发祥、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的重要性提供了充分论证。书中既有翔 实的科学数据,又有理论高度,并有专业地理绘图和多幅壮丽航拍图,可谓是一部具有科普性的理论专著。 人类择水而居,但并不是越长越大的河流,就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作者在书中指出,黄河被称为 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黄河流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与其适宜的气候环境、富饶的黄土地、悠 久的人文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基本上都属于温带,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优 良的土地资源”,深厚广阔的黄土层,取水也十分便利,所以人类才能在此发祥繁荣。从山西芮城西侯度 人类活动遗址,到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再到半坡母系氏族文化,国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近一半都 分布在黄河流域,其数量和延续性都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在这里,遂人氏人工取火,伏羲氏训养家畜, 神农氏教民稼稿,尧舜禹禅让,夏商周扩展,秦汉唐开拓,宋元明清迁移融和,让火药、指南针、造纸、 印刷术和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而黄河 纵横出的“几”字,更像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黄河的表征不仅仅是一条大河,还是黄土地、黄帝、黄 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让它成为百川 之首、四海之宗。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4 (摘编自秦延安《蜿蜓在大河上的光芒》,《西安日报》2020 年 11 月 13 日)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择水而居,越长越大的河流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摇篮产生在黄河中下游绝不是偶然 的。 B.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早期人类历史时期具有北半球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比较适合发展农业,有利于文明产 生。 C.在材料一的人物访谈和材料二的书评中,都提到了研究黄河与中华文明关系的方法和角度——气候环境 研究。 D.材料一对葛剑雄的访谈中关于大河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阐述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材料三的主要论证方法相 同。 2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对干流而言,黄河的支流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开发环境,对其生产生活、繁衍生息更重要。 B.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展示不同区域的人地互动的差异性,可以让读者更全面理解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黄河与中华文明》的书评,材料二关注内容,材料三侧重评价,但都是叙评结合。 D.黄河纵横的形状象征着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龙”,因此成为百川之首、四 海之宗。 2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重点阐述了《黄河与中华文明》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问题的重要特色。 B.引用谭其襄先生的话是为了证明地理环境研究对理解历史的重要性,表达对葛剑雄写作角度的赞同。 C.《黄河与中华文明》以黄河支流流路为视角,分述支流水路,特别重视较大流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与差异。 D.采用总分结构,以“主要”“同时”“此外”为标志性词语关联行文思路,介绍了书中主要内容,层次 清晰。 24.材料三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请作简要分析。 25.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1.B 22.D 23.C 24.第一步从“‘四淡’之宗”之说引出话题,谈黄河文明。第二步综合评价《黄河与中华文明》是一本 凝练黄河文明的科普性理论专著。第三步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论证黄河是中华文明发祥繁荣之地。第四步呼 应篇首“‘四淡’之宗”之说,说明黄河成为百川之首的原因。 25.①地理因素:黄河流域土壤疏松,没有茂密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早期的黄土高原平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5 坦,面积大,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水土流失,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 一的地理基础;黄河支流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②气候因素: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基本上都属于温 带,适合早期人类生存。③人文因素:人类择水而居,在此发祥繁茂,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早期人类活 动中华文化大多发源于此。 【分析】 21.A.“越长越大的河流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说法绝对。结合材料—“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水就有 了一切、大河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材料三“人类择水而居,但并不是越长越大的河流,就越能孕育 出伟大的文明”可知,“越长越大的河流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错。 C.偷换概念,“气候环境研究”错误,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围绕“地理环境”展开讨论的。 D.“……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材料三的主要论证方法相同”错误,材料三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故选 B。 22.D.“黄河纵横的形状象征着”错误。原文说的是“黄河纵横出的‘几’字,更像中华民族的图腾龙…… 让它成为百川之首、四海之宗”,象征着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龙”的并非仅 仅指黄河纵横的形状,而且是指凝结了历史、文化、地理一切表征的黄河本身。 故选 D。 23.C.偷换概念,“以黄河支流流路为视角”错误,从“该书以黄河干流流路为视角,自西向东分述沿线 支流水路”可知,选项把文章中的“干流”换成了“支流”。 故选 C。 24.第一段先从黄河有“四淡”之宗之称引出话题,讲“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一直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 然后综合评价《黄河与中华文明》,是一本凝练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 结合“与其适宜的气候环境、富饶的黄土地、悠久的人文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黄河从源头到入海 口基本上都属于温带,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优良的土地资源”等分析,运用引用论证。结合“从山西芮城 西侯度人类活动遗址,到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再到半坡母系氏族文化,国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近 一半都分布在黄河流域”“遂人氏人工取火,伏羲氏训养家畜,神农氏教民……刷术和唐诗、宋词、元曲 等”等分析,运用例证法。论证了人类在黄河发祥繁荣。 结合“深厚广阔的黄土层,取水也十分便利,所以此,其数量和延续性都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黄 河的表征不仅仅是一条大河”“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让它成为百川之首、四海之 宗”等分析,呼应开头的“‘四淡’之宗”之说,说明黄河成为百川之首的原因。 25.结合“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有一个特点,就是土壤疏松。而当时的长江流域,植被过于茂密,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6 有很多森林沼泽,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没有很好的生产工具来开垦耕地黄河流域恰恰没有茂密 的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此外,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源,原始植被 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而且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 础。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大的地理环境,而黄河是这个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 然环境,就会取得好的发展成果”等分析,黄河流域土壤疏松,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黄土高原平坦, 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等,地理环境优越,适合农业生产。 结合“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基本上都属于温带,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优良的土地资源,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取水也十分便利,所以人类才能在此发祥繁荣”分析,主要从气候因素角度分析,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基 本上都属于温带,有优良的土地资源,取水也十分便利,适合早期人类生存。 结合“人类择水而居,但并不是越长越大的河流,就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作者在书中指出,黄河被 称为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黄河流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从山西芮城西侯度人类活动遗址,到 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再到半坡母系氏族文化,国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近一半都分布在黄河流域, 其数量和延续性都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等分析,主要从人文因素角度分析,人类择水而居,黄河流域 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人类在此发祥繁茂,早期人类活动中华文化大多发源于此。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