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龙江省各地
2021 届高三下学期语文 4 月考试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1 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以血缘为核心的共同体范式,家庭的特点是成员之间互动频繁、亲密无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
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追求,体现为经济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对于中国来说,我国进入文明社
会并没有打破氏族血缘关系的脉络,而是由氏旅首领直接转化为奴隶主贵族,并建立起家邦式的国家。因
此,古代中国社会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的。
以血缘为中心的家庭共同体的建构,体现了人具有自然地“在一起”的能力,这是一种家庭伦理能力,
是一种基于血缘情感认同的自然“在一起”的能力。
国家是政治共同体形成的伦理场域。作为政治共同体,国家的建立是以政权为核心、以共同利益为基
础。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们尊奉共同的、强有力的政治权威,遵守相同的政治制度与法律法规,信守主流
的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对政治共同体的敬仰和身份认同。
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首先树立的就是政权的威望。作为政治共同体,国家的“强大
的威严”来自君主的内圣外王。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是共同认可
的文化基础。共同体的维系需要共同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就是成员共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最
后是共同体意识。在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国家共同体来说,共同体意识就是精忠报国的忠诚意识,就是建
立一种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价值共识。
天下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其空间是至大无外的。作为开放性共同体的天下,秉
持“无外”原则,通过兼容并蓄,让人们去敞开心扉追求共同的目的、利益和价值,这是人们“在一起”
的社会伦理能力。
天下这一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天下意味着普天之下。另一方面,天下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2
正如隋唐时期引入佛教,最终形成宋明理学时期儒释道的圆融互释。当然,天下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好社会
构想的理想和信念,是一种正义的道德担当和正气的人文情怀,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最后,天下是一种眼界和境界,是一种哲学视野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诚如老子所说:“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共同体秉持开放无外的原则,正如《易经•系辞下》所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
下是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天下,古人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
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
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以看出,这种天下观对我们解决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的
乱象也是有帮助的,成为互利共赢的利益合作者和幸福创造者是人类面向未来、面对共同困境的唯一选择。
在中国传统社会,共同体建立的本机是家庭这一血缘共同体。以家庭为根基,由家及国,家国同构,
形成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同样,放眼天下,以家为模型,达致“天下一家”,形成天下这一开放性共同
体。
(摘编自王健崭《中国传统中三种共同体形态及其道德原则》)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庭成员是以血缘为核心的共同体范式,彼此亲密无间、相互信任等是它的特点。
B. 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具有人们所需尊奉的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和主流的道德规范。
C. 自古以来,天下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其空间至大无外,秉持开放无外的原则。
D. 家庭这一血缘共同体是共同体建立的本根,以家庭为根基就能够形成政治共同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对中国传统社会共同体形态的论述,由家、国到天下,逐层递进,层次分明。
B. 文章引用孔子的话,证明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需要共同认可的文化基础来维系。
C. 文章对“国”的论证,使用“首先”“其次”和“最后"体现出清晰的论证思路。
D. 文章阐释“天下”这一理念时,从多个角度入手,以引用论证为主要的论证方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人具有宜然地“在一起”的能力,这是-种家庭伦理能力,是一种基于血缘情感认同的自然“在一起”
的能力。
B. 在中国传统社会,对国家而言,共同体意识是精忠报国的忠诚意识,也是建立一种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价
值共识。
C. 天下作为开放性共同体,兼容并蓄,秉持“天下一家”理念,意味着必须强势推行自己 思想观念和价
值体系。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人们在“天下”理念中感受到一种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人文
情怀。
【答案】1. B 2. B 3. C
2021 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制度史是我国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政治制度史,历代史学家都十分关注,并取得了许多
重要研究成果。但也要看到,制度史研究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见
物不见人”。许多历史研究工作者习惯于罗列各种典章制度,忽视了制度背后人的能动作用。作为对这种
研究倾向的一种纠偏,一些研究者更为关注制度背后的人,但他们的一些研究又滑向另一个极端——“见
人不见物”,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的强大制约作用。
“见人”,要求在制度史研究中关注制度背后的人、制度与人的关系。制度是用来规范社会关系的,
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历史发展中,正是具体的人主导着制度的建构与发展。中国历史上逐步形
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在内的国
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背后都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起作用,是人基于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思考形成的制
度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制度史研究要见人,还必须牢牢坚持唯物史观,重视人民群众在制度构建与发展
中的作用。一些制度史研究成果并非不关注人,但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的少数统
治者身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制度发展中的作用则常常被忽视。在有的研究者看来,人民群众只能消极被动
地接受和适应制度,而统治者在制度制定和执行中则是主动的、决定性的,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难物
史观看来,仅仅从统治者的角度考察制度,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对历史上制度的演化、发展就难以有深
4
刻的认识。
“见物”,就要研究制度构建与发展的缝济社会基础,研究制度超越于人的主观意愿所具有的客观性。
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构建与发展必定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是人的主观能动
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有机统一的结果。历史上的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于不断发展演化之
中,制度内部是充满矛盾与张力的,这在许多时候体现的就是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制
约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因此,研究制度史需要看到制度构建与发展背后的各种客观制约因素,不能将制度
想象为人的任意创造。人们在不断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的活动是受客观条件
制约的,制度的构建与发展也是如此。
既要见物,又要见人,这要求史学家研究制度史时必须拓宽视野,将制度放在更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
行考察。制度史研究中的制度不是孤立、封闭的,需要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联系起来进行全面
考察,与人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样的全面考察必然要求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只
有拓宽视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反映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摘编自周阳《以宏阔视野研究制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制度史研究因为对政治制度史的极度关注一度走入误区,所以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B.研究制度史既要关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也要关注制度的接受者,这是符合唯物史观的。
C.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制度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D.在进行制度史研究时,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就能发现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列举制度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前,先肯定了史学家在制度史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
B.文章论述“见人”时,先论述了人在制度中的作用,又论述了“见人”存在的误区。
C.文章第三段的论述体现了辩证思维,既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人的活动的影响。
D.文章末段指出制度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并指出这种方法的现实意义,说服力强。
5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把制度史研究放到更加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唯有如此才能使研究更加完整。
B.研究制度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把握人民群众的作用,将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人民群众身上。
C.当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出现矛盾时,就有可能产生制度上的变化。
D.研究历史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对制度条文的分析上,还要深入研究当时的经济活动。
【答案】1-3 BCB
2021 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必然要求构建
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
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实现伟大复兴,同时使社
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再造辉煌,这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构成了
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中国的时代精神的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
的真实内涵。任何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对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去构建所谓的中国特色
哲学话语体系,只能使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空心化”。
哲学思维具有突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
仅展示的概念、范畴不同,而且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
关系也不同。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现实的社会运动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反
映特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当避免用西方哲学的话
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
这种言说方式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是被西方话语“制造出来”的中国,
这一话语体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学术机制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话语色彩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础以及“潜伏”
的西方利益关系。
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主要是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其背后
6
的利益关系而言的,而不是拒绝借鉴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不是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
话语体系离不开语言,但又不等于语言。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语言本身没有意识
形态属性。实际上,“自由”“平等”“公正”乃至“哲学”“话语”,原本都是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
术语。因此,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也不能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
术语,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借鉴,并使之融入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之中。实际上,自从西方文化、马克
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语言和言语结构本身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毫无疑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不仅要吸取传统哲学中的深沉智慧、
合理观点,而且要吸收其中能够容纳当代内容的范畴、概念。但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
我们应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是范畴、概念、术语的简单转换,
不是把物质变成气,矛盾变成阴阳,规律变成道,类比变成格义,共产主义社会变成大同社会,等等。语
言同样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我们既不能操着一口“纯正”的西方话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也不能说
着一口“地道”的古代汉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
的时代精神,关键在于把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珍贵的遗产”。
(摘编自杨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内涵》)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中国的时代精神需要思想表达,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中国特
色的哲学话语体系。
B. 不同哲学话语体系的最大差别在于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不同,可见,哲学思维具有民族性。
C. 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目的是潜藏西方利益关系。
D. 话语体系和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前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后者本身没有意识
形态属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背景,揭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本质与内涵。
B. 文章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其中着重论述了第三个方面,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C. 文章认为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的范畴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但可借鉴其中合理因素,体现了辩证
7
思维。
D. 作者以鲜明的学术立场阐释了中国与西方的哲学话语体系有所不同,不偏不倚,客观公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必须贴近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否则,就会
使之“空心化。
B. 不能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这是因为哲学思维具有突
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
C. 对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要进行批判借鉴,使之融入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之中,如“自由”“半
等”“公正”等。
D.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要继承中国传统哲学,对其中的范畴、概念、术语应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
【答案】1. D 2. C 3. D
黑龙江省(、)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
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
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
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
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
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
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江山代
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杜诗、颜字, 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
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这如同魏晋时期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
赋变来的骈文,成为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作为正统,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一样。曹、王、骈体、人
物画与杜诗、颜字、古文、山水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文艺领域内的两种显然有异的审美风尚、艺术趣味和
正统规范。
这些实际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
8
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
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种磅礴的气概和情势,只是加上了一种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
格规范。……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规范斟酌并不是齐梁时代那种四声八韵的外在形式的追求,纯形式的苛求是
六朝门阀士族的文艺末流。这里则是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规范。这种形式的规范要求恰好是思想、政治要求
的艺术表现,它基本是在继六朝隋唐佛道相对优势之后,儒家又将重占上风再定一尊的预告。杜、颜、韩都是儒
家思想的崇奉者或提倡者。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忠君爱国的伦理政治观点,韩愈的“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的半哲理式的儒家信念,颜真卿的“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六
一题跋》)的卓越人格,都表明这些艺术巨匠们所创建树立的美学规范是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的。跟魏晋六
朝以来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并常以之作为哲理基础的前期封建艺术不同,以杜、颜、韩为开路先锋的后期
封建艺术是以儒家学说为其哲理基础的。尽管这种学说不断逐渐失去其实际支配力量;但终封建后世,它总是与
上述美学规范纠缠在一起,并作为这种规范的道义伦理要求而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后代文人总强调要用儒家的忠
君爱国之类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解释杜、颜、韩的缘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的艺术特征是内容承载不住形式,是天才抒发。
B.杜诗、颜字和韩文作为正统,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
C.曹植的诗、二王的字及骈文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是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
D.后期封建艺术因为注重形式,所以强调用儒家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杜、颜、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阐明了盛唐之音的美学意义和前后期封建社会不同的正统规范。
B.文章阐明了杜甫颜真卿等与六朝门阀士族在形式规范上不同的要求,论证条理清晰。
C.文章着重论证了以杜诗、颜字和古文等为代表的艺术典范的特征,及其深远的影响。
D.文章第二段中以杜甫和韩愈的诗文为例,目的是论证其美学规范必须要有哲理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没有李白、张旭等人的“破旧”,就不会有杜甫、颜真卿等人的“立新”。
B.李白与杜甫在才华上并无高下之分,但李白无可仿效,杜甫却有法可学。
C.以杜诗、颜字和古文为代表的艺术典范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严整的规范。
D.尽管儒家学说的力量不断弱化,但它始终与后期封建艺术的美学规范相伴。
【答案】
9
1.C(A 项,“内容承载不住形式”错。B 项,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一
直影响到晚唐北宋。D 项,强加因果。)
2.D(论证目的错误。文章第二段中以杜甫和韩愈的诗文为例,目的是论证这些艺术巨匠们所
创建树立的美学规范是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的。)
3.A(“没有……,就……”条件不成立。原文,“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
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
‘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如果说,前者更突出
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
‘建立形式’。”)
黑龙江省富裕县第三中学 2021 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
《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
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
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
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
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
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
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
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
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
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0
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
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
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
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
好家族风气等。
B.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神、
思想及其生活。
C.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文化
及其价值倾向。
D.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传身
教三方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
B.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
C.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以此
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B.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范来
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
11
C.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D.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设适
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
【答案】
1.A
2.D
3.C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错误,依据第二段“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可知,原文在
“潜移默化”前有“曾经”这一时间词加以限制。
C.“及其价值倾向”错。依据第三段“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
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可知,原文是说“和主流价值观”。
D.“不外乎”过于绝对,依据第三段“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可知,原文是
说“主要体现在”。
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正反论证”错误,依据第一段“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
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第二段“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第七段“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
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等可知,文章阐述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都是从正面论证,
文章没有进行反面论证。
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错误。原文第七段是说“将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
新发展”强调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是一种未然情况,而选项中“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强调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是一种已实现的情况,故选项内容与文中意思不一样,属曲解
文意。
12
故选 C。
黑龙江省哈九中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现有的文字考据来看,我们在甲骨文里尚未发现与“勇”对应的字,在金文中“勇”主要有两种写法,强调
的是力大敢为和勇武。在篆文中,“勇”出现了新的写法,即从甬从心。可见,勇作为一种评价开始向人的
心理意志方面延展,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还指人的意志强大。
上古时期人类最主要的活动是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以及群体之间的斗争,勇德最主要的内涵是开辟生
存空间和战争中的勇武。由于上古社会人类生存条件恶劣,战争频繁,因而勇德尤为重要,上古圣王都因
勇武受到称颂。因此,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一种用于斗争和生存竞争的自
然德性。
在先秦时期,勇德占有很高的位置,勇是坚守“义”所不可缺少的德性。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
语·为政》)不仅如此,孔子还将仁、智、勇三者并举,视此三者为君子人格所必备的三要素,但孔子在重
视勇德的同时,也对勇德进行了明显的限制。比如,《论语·阳货》有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
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宪问》则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因此,孔子似乎把
勇视为一种没有特定道德价值指向的能力,勇就是“不惧”,为善和为恶的“不惧”都可以称作勇。可见,在
孔子这里,勇德不能独自构成一种伦理德性,仍属于自然德性。
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使之具有道德内涵,成为独立的伦理德性。孟子的做法是对勇德进行分类,
孟子把勇德区分为“小勇”和“大勇”,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
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孟子》)“小勇”是基于个人一己
之私产生的自然情感反应,是纯粹的自发的情感冲动,没有自觉的道德目的;“大勇”是基于道义而生发出
来的道德情感及行为反应,是以道义知识和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自觉选择,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可见,孟
子所言的“小勇”属自然德性,“大勇”属道德德性。
荀子对勇的意义划分更为细致,“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荀
子·荣辱》)“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此三者,或浑不知义,或见利忘义,或死而不义,只有“士
君子之勇”才是“见义勇为”,乃道德之勇。孟子和荀子对勇进行了大小之分和贵贱之分,其划分标准具有明
确的道德指向,只有合乎道义的勇才配称作勇德。虽然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道德化的重构,但他们总
体上仍然承袭了孔子对勇的一个基本理解,即不惧危险,而且把勇德局限为一种政治生活中维护道义的德
性。 至宋明时期,理学家保留了先秦儒家对勇德的阐释,同时又赋予勇德更加积极的意义,对勇有了全
新的理解,勇德不仅是一种包含道义内涵的道德德性,更是一种成就道德自我的“为己之德”。在理学家这
里,勇德被用于整个道德生活,是摆脱积习和不当私欲的束缚、坚守道德信仰、成就理想人格的刚强意志
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德勇气。作为道德德性的勇德是国家和社会追求正义必不可少的德性,
也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必不可少的德性。
13
(摘编自赵永刚《勇德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根据“勇”字在金文、篆文中的书写,都可以解读出人们对“勇”字的理解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
还指意志强大。
B.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被人们赞赏的行为特质,属于自然德性。
C.孔子将勇与仁、智并举,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必备要素,与孟子、荀子一样对勇都有道德层面的关 注。
D.孟子承袭孔子“不惧”观点,宋明时期理学家保留了先秦儒家对勇德的阐释,有了更新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行文思路清晰,从勇字写法引出话题,纵向深入论述,最后阐述了勇德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引用《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为了证明孔子对勇德的重视。
C.文章分别从“小大”“贵贱”两个层面论述孟子和荀子对勇德的重构,论述翔实、充分。
D.文章论述了宋明理学家与先秦儒家对勇德的理解的不同,体现了勇德思想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对应关系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勇德的道德德性
B.“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勇德的自然 德性
C.“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勇德的自然德性
D.“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勇德的自然德性
【答案】1.A 2.B 3.D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 4 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音乐因素在歌剧中的主导地位,是由音乐艺术的内在规律和歌剧本性共同决定的。歌剧作为综合性的
音乐戏剧样式,它的生命形式即是由“音乐”与“戏剧”这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所构成。
音乐作为主情的艺术,它是直接诉诸心灵的,并且以最直接的形式“袭击”欣赏者的心灵。因此,无
论是音乐的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都是心灵对心灵的对话,情感对情感的倾诉。音乐音响的特殊性质决
14
定了音乐的品格是非语义性的,较之其他的艺术形式,音乐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模糊性。音乐艺术的这些
基本特性是任何其他艺术所不可能具备的。在歌剧中,凡是戏剧、语言和其他构成元素无能为力的地方,
常常也是音乐因素得以大显神通之处,而这一点,恰恰构成了歌剧能够区别于其他综合艺术的独特优势。
由于音乐因素在歌剧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导地位,那么,它就不能不对构成歌剧综合体的其他艺术因素
的存在方式产生决定性影响,甚至从总体上规定着歌剧艺术的美学品格和宏观面貌。于是,戏剧的音乐性
乃至整个歌剧的音乐性这样一个理论和实践命题,就被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这一命题的提出,逻辑地包含着这样一个思想,即歌剧是音乐的戏剧。歌剧综合体及构成它的其他艺
术因素,亳无例外地应当充分尊重音乐因素的独特规律和表现优势,应当把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并为之创造
一切可能的契机,作为自身艺术构思的前提;而关键问题是,若要完满达成这一任务,势必要向歌剧的情
节构成、主题选择、人物关系、场面设置、戏剧冲突的组织与展开等提出音乐化的要求,这就理所当然地
引起戏剧因素和其他艺术因素存在方式的变化。歌剧历史上无数成功和失败的创作实践都表明,无视音乐
艺术在歌剧中的主导地位,纯粹的戏剧构思,以及追求戏剧本真的存在方式,这样的创作实践对于歌剧来
说是致命的。
当然,音乐艺术一旦进入歌剧综合体中,成为歌剧的综合元素之一,那么,它自身的独立性和非语义
性的特点也就必然随之丧失,而与其他的综合元素构成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歌剧中,音乐
因素必须依附于一定的情节框架和人物关系才能获得创造和存在的意义;它的每一句抒情状物写意的表达,
必须同特定的人物性格、情感状态、戏剧情境有机契合才具有戏剧性;它的歌唱部分,由于同特定人物的
剧诗唇齿相依,因此便获得了语义的明确性和性格的规定性;而它的乐队部分,由于始终在歌剧的规定情
景中鸣响,于是也失去了绝对音乐的纯粹性,而具有依稀可辨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清晰的戏剧意向。
这一切,都归结为一个尽人皆知的命题,即音乐的戏剧性。不具戏剧性的音乐,游离于歌剧戏剧冲突、
人物性格和特定情境的音乐,对于歌剧来说,毫无价值和生命力。即使作曲家把它写得十分华丽动听,至
多可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欣赏,对于整部歌剧而言,则不过是一个漂亮的赘疣而已。
由此可见,在歌剧中,音乐因素不但可以决定歌剧综合体及构成它的其他艺术因素的整体面貌和存在
方式,而音乐自身的整体面貌和存在方式,也为歌剧综合体和其他艺术因素所决定。因此,歌剧艺术的整
体音乐性,戏剧因素和其他艺术因素的音乐性,音乐因素的戏剧性,它们的有机协同,才是关于音乐在歌
剧中主导地位的完整表达。
(摘编自居其宏《当前歌剧音乐创作若干紧迫问题刍议》,“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 年 8 月 5 日)
15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剧的生命形式由“音乐”和“戏剧”两个元素构成,而音乐因素占据着其主导地位。
B. 音乐是非语义性的,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模糊性,这是由音乐音响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C. 音乐因素决定着戏剧的其他艺术因素的存在方式,甚至还规定着戏剧艺术的美学品格。
D. 戏剧性的音乐,能与歌剧戏剧冲突、人物性格等相结合即可,华丽动听与否并不重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即亮出了中心论点:音乐的内在规律和歌剧本性决定了音乐因素在歌剧的主导地位。
B. 第二段在理论上论述了音乐在歌剧艺术中的作用,是通过心灵“袭击”的方式感染欣赏者的。
C. 第四段运用例证法,分析了音乐在歌剧的情节结构,主题选择等其他艺术因素中的重要地位。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旨明确,重点突出,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剧是综合的音乐戏剧样式,而音乐因素由于其内在的规律和歌剧本性占据了歌剧的主导地位。
B. 歌剧能够区别于其他综合艺术就在于,戏剧、语言和其他元素无能为力时,音乐却能大显神通。
C. 毫无价值和生命力的音乐,当然会游离于歌剧冲突、人物性格和特定情境,因而不具有戏剧性。
D. 音乐可以决定歌剧综合体及其他艺术因素,反之音乐自身又为歌剧综合体和其他艺术因素所决定。
【答案】1. B 2. C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