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1页 试卷共 10 页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 10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
3.用 2B 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
一、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
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
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
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
“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其
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
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
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
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
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
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
(《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
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
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
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
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
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
(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2页 试卷共 10 页
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
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
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
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
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
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
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
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
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
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
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
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
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
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
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秝。
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
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
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
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
的最终实现。
(摘编自马作武《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1939 年 4 月 24 日,他在“抗大”
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
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他还进一
步发挥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他对陈
伯达研究墨子称赞有加:《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
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毛泽东视墨子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表达了他对
墨子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也推崇墨子,他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
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又说:
“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
也。”
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
《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3页 试卷共 10 页
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
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
(摘编自郑林华《与中国共产党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缅怀与追思无
等级的氏族时代,他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
B.墨子在《法仪》中指出,因为“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所以,我们应遵
循“天志”,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
C.墨子推崇“兼”,反对“别”,他主张 “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
“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
D.陈独秀认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废止,将改变中国的历史,墨子的思想是人类
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墨子执着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由此
可以推出,他所谓的体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将遭到来自统治阶层的阻挠。
B.墨子“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
硝烟”,这句话既有对墨子救世情怀的肯定与赞美,也隐含着对其理想难以实
现的感慨。
C.墨家的“爱”以平等为原则,儒家的“爱”注重等差和分别。通过两者的对
比,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有进步意义。
D.材料二中,毛泽东和萧楚女推崇墨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墨子的思
想对共产党人的影响,都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3.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做法或主张与墨子的思想相矛盾的一项是( )(3 分)
A.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D.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4. 结合材料内容,简述墨子的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4 分)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文本一:
聊赠一枝春 赵利辉
江南的梅花,随处都有,我独爱江苏南京梅花山的梅。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4页 试卷共 10 页
梅开的时节,大抵都是腊梅已经开过了。江南地暖,花时绵延无尽,开
起来早早晚晚、缠缠绵綿。凋谢时,却不很决然。不像北方,一夜西风,便
是落红无数。江南的花朵和人一样,都有着拖沓的性子,要谢了,犹在枝头
上香。所以,远远地闻着香来,蓦然看见清癯枝干上,绽放着几朵腊梅,透
出一股清冷,我心中就生出无限的欢喜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
放翁。”看梅花,最好是一个人,像陆游那样满山胡转悠,把酒梅花下,脑
海里就出现幻觉,每树梅花前都有一个我。若要风雅,又最好是同一位女
子,一起踏雪而行。即便寻不到梅花,回头望时,女子罩一件大红羽纱白狐
狸里的鹤敞,脚上蹬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站在雪地里,冷艳如傲雪红
梅, 那就是寻着了。《红楼梦》里写,贾母看黛玉这般模样儿,忽见宝琴
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 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喜地忙笑道:
“你们瞧,这山坡上配着她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梅花,像个
什么?”鸳鸯笑道:“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
江南看梅的地方,平冈亦是个好去处。这里土厚石多,因自然增累成冈。
水滨沙洲,遍植梅花,别无杂树。花开时节,蔚然如洁白落雪,故名“平冈
艳雪”。从前的人种梅花,非得成林,方才尽兴,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处赏梅
之地。平冈多白梅,似乎单调了些,终不及梅花山的品种多。从腊月到正
月,梅花山上的红梅、宫梅、青梅、墨梅、朱砂梅次第开了,置身花海,清
冽之气萦绕,人也觉得脱尘出俗。山上多小树,梅枝横斜疏瘦,贵气如大观
园里的女孩儿家。故而梅花山的梅,以韵胜,以格高。晚明张岱的小品文
里,曾录有一首佚名诗:“云意不知沧海,春光欲上翠微。人间一堕千劫,
犹爱梅花不归。”这无名氏,大约是一个游方人士,功名利禄,于他都是很
无趣的吧,唯有每年的梅花,是他逗留在此的最大乐趣和寄情。
宋人范石湖爱梅,写过一本《梅谱》,把天下梅花按花色产地成谱。他
说:“学圃之士,必 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
他的玉雪坡上,栽有数百株梅。第二年又治了一个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
种梅。“吴下栽梅物盛,其品不一,今始尽得之。”
我也曾养过梅花,盆是无锡的紫砂盆,讨梅花山的苗枝。一个冬天里,
埋下了朱砂梅、绿萼梅、腊梅、宫梅。为了些膏腴好土,平日里的厨余全
部摇身一变,奇货可居。将鱼骨、贝类、虾壳、豆渣埋进土里,渐渐地沤
成花肥。就连法海和尚“藏身”的蟹壳,据说也是极好的花肥。为收集这
些肥料,我很费了一番心思。每日里,洗鱼剁肉的荤腥水、淘米水,也要沉
淀下来, 傍晚端到院子里去浇灌花木。第一年,新梅的枝干尚没有姿态,
却眼见得花苞满身了。第二年,到了数九天,寒月照着,疏影映照墙壁,那
梅株也不曾有什么旁逸斜出,然而却勾得我一曰里去看上几回。到末了,
俗务缠身,一月看一回,渐渐地不再相见。自我辞了南京的工作,回到西安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5页 试卷共 10 页
后,曾托邻居去探望过我种梅的院子。她说花圃里的梅株,早已干涸枯朽,
无一物可取,就是紫砂盆,也给猫儿撞下了窗台,摔碎了。我与梅花终是无
缘,不如石湖之尽得其趣。
所幸的是,她每年都会去梅花山赏梅,愿意将她的视频分享给我。这令
我不禁想到,有一年早梅初开,陆凯给长安的范晔寄去一枝梅花,并附了
一首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文本二:
临水而栖是需要勇气的,远山幽水,村野桥边,原是寂寞所在,更兼雪
虐风饕,浪击涛打,环境往往奇诡险恶,而梅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依旧临水
兀立,默默蓄积起对春的憧憬。这使人常常想起一些清雅的身影。那位“梅
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隐居于西子湖畔的孤山下,以种梅养鹤为人生乐
趣。而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尽管遭受种种邪恶势力的排挤打击,却宁肯
“零落成泥碾作尘”,也决不向权贵卑躬屈膝。“一枝清影写横斜”,做
一棵水边的寒梅,寂寞固然是寂寞了点儿,但有雪磨砺它凌寒的气节,有
水勾画它不屈的傲骨,又怎能说不是一个刚毅博大的灵魂。
由此看来,古往今来,人们踏雪寻梅,总是向往“临水看幽姿”,也就不
难理解了。其实,山远水幽,险道盘山,崖危壁绝,临水看幽姿也并非轻而
易举。故此,往往只有那些志趣高洁的文人雅士,才肯冒着飘舞的雪花、
凛冽的寒风,手持竹杖,顶多骑一头瘦骨嶙峋的毛驴,踏着昏黄的初月,一
颤一拐地步入幽谷芳洞。而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伫立于溪岸的梅树下,
望见水中的寒枝疏影时,他们感受到了梅的高洁,梅的坚贞,梅的神韵。他
们才那样神采飞扬,手舞足蹈,不能自已。寒士寒梅,同是一寒,感情与心
灵也就容易沟通了。而那天景天 趣,无限的江山风月,自然而然会化作胸
中的诗文与丹青,升华着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节选自方叶《临水而栖》)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作者运用叠词“早早晚晚、缠缠绵绵”写江南的梅花开起来不分早晩、
连续不断,旨在突出江南地气温暖的特点。
B.文章引述《红楼梦》中贾母与鸳鸯的对话,是以雪中宝琴衬红梅的画面
与《艳雪图》侧面 赞美梅花之美,十分巧妙。
C.作者为表现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交代了自己种梅的情况:选用无锡
的紫砂盆、梅花山的苗枝,沤有营养的肥。
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陆凯的诗,一方面以之类比朋友向自己分享赏梅视
频的事,另一方面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严遵。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6页 试卷共 10 页
7.两个文本都提到“踏雪寻梅”,其所寻之“梅”各主要代表什么?请简
要回答。(4 分)
8.文本一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17 分)
范讽,字补之,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平阴县。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
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讽辨数激昂,喜为名声,
然亦操持在己,吏不敢欺。为县存视贫弱,至豪猾大家,峻法治之。举进士..第,
迁大理评事、通判淄州。岁旱蝗,他谷皆不立,民以蝗不食菽,犹可艺,而患
无种,讽行县至邹平,发官廪货民。县令争不可,讽曰:“有责,令无预也。”
即出贷三万斛;比秋,民皆先期而输。徙知梁山军,以母老不行,得通判郓州。
诏塞决河,州募民入刍楗,而城邑与农户等,讽曰:“贫富不同而轻重相若,
农民必大困。且诏书使度民力,今则均取之,此有司误也。”即改符,使富人
输三之二,因请下诸州以郓为率,朝廷从其言。徙知广济军,民避水堤居,凡
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奏除其租赋。累迁太常博士..,出知青州,再迁
户部郎中。时山东饥,宰相王曾,家积粟多,讽发取数千斛济饥民,因请遣使
安抚京东。入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钱惟演倡议献、懿二太后宜祔真宗
庙室,讽弹奏之,请绌去。仁宗不听,讽袖告身以对曰:“陛下不听臣言,愿
纳此,不敢复为御史中丞矣。”帝不得已可之,讽乃趋出,遂贬惟演随州。时
上章懿皇后谥.,宰相张士逊、枢密使杨崇勋日中不赴慰班,讽弹士逊与崇勋,
俱罢。徙保信军,听居舒州持母丧,又许归齐州。服除,迁光禄卿、知陕州。
入见帝言:“元昊不可击,独以兵守要害,捍侵掠,久当自服。倘内修百度,
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复给事中,卒。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
去不复争/
B.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
去不复争/
C.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
去不复争/
D.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著为券/民持
去不复争/
10.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7页 试卷共 10 页
A.《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作者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长篇七言
歌行,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B.《夜归鹿门歌》作者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于诗坛,同属于山水田园诗派。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临行前向朋友陈述心曲之作,全诗运用现实主义
手法,凭着丰富的想象,围绕梦游,突出诗人对名山名水和神仙世界的热烈向
往,还有一种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人生意念自然生成。
D.《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提到白鹿,传说中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范讽才能出众。黄河决口后,他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他办事有主见,下属官
吏不敢欺骗他;他用严厉的法令来治理强横的富豪。
B.范讽敢于担当。他在淄州任职,发生蝗灾,百姓想种蝗虫不吃的豆类,却没
有种子,他不顾县令反对,打开官仓借粮食给百姓。
C.范讽体恤百姓。百姓为躲避水灾住在堤上,他让在官府服徭役的人都回去护
家;山东饥荒时,他从家中拿出几千斛的粮食来救济灾民。
D.范讽不畏权贵。他请求罢免钱惟演,皇帝不同意,他以不任御史中丞迫使
皇帝接受他的意见;他还敢于弹劾不守规矩的权臣。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即出贷三万斛;比秋,民皆先期而输。(4 分)
(2)倘内修百度,躬节俭,如祖宗故事,则疆事不足忧。(4 分)
13.治理黄河水灾时,官府向民众征集草把、竹木土石等物,城镇居民和农民
缴纳的数量相同,范讽为什么反对?请简要说明。(3 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15 题。(9 分)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
的气氛。
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
怅。
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8页 试卷共 10 页
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
见之景。
15.请对这首诗的颈联从意境角度作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
是: , 。
(2)《鱼我所欲也》里对“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所做出的选择的句子
是: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经历艰苦磨炼益处或结果的句子是:
, 。
(4)《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
。
( 5 ) 《 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 》 中 描 写 邹 忌 外 貌 的 句
子: , 。
四、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7-19 小题。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
半壁苍苔。只是我的乡思没有落脚在河湾、小树和苍苔,① 。
灯火,是一个村落一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
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
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直
到一个小村落安然眠睡,直到一个大村落高枕无忧。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
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
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又一盏灯火醒来,又一个村落醒来。透过门窗的万家
灯火穿过黑色依旧热烈地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
落齐刷刷地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真的很近,近得只要有意无意的一盏灯火,整个乡村便都
在注目;② ,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
折百回,才能完结一段心事,收获一次喜悦。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一幕
幕播种和传颂乡情的美丽记忆。
17.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A. 对偶 借代 排比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9页 试卷共 10 页
B. 对偶 借代 夸张
C. 拟人 比喻 通感
D. 拟人 比喻 排比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
盏灯火,于是另一家,另一村落,一盏再一盏,全亮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
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①
②
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
确流畅。(4 分)
①当我们思考这些改变何以发生时,这些发生的影响也在改变着我们。②
打“一星”还是打“五星”,给电影评分时的争吵,③或许能让我们使用更理
智地评判的权利;④放下手机观察现实世界,或许能教会我们在信息时代如何
更好地与生活碰杯;⑤从“哈哈哈”到捂脸的表情符号,席卷而来的网络用语
或许也能让我们探索更多表达感受与思考。⑥有时候,虽然一阵风吹过了,却
会以某种不易觉察的方式,⑦渗入到我们的头脑、心灵乃至身体中去,⑧塑造
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方式,⑨并通过我们在这个时代留下痕迹。
第一处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
第二处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
第三处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
第四处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
21.下图是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注册流程,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
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标点占格,不超过 140 个字。
(4 分)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10页 试卷共 10 页
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注册流程:
五、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1921 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
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
巍巨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为
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当我们了解到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等一些国家战乱频仍、民不聊
生的情况,知道美国新冠病人累计近三千万,死亡已逾五十万时,我们不
能不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为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感到骄傲。由此,我们
不能不联想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复兴中学校团委计划举行以“伟大之党,人民之党”为主题的征文活
动,请你以复兴中学高二(5)班学生的身份,针对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
谈你的感受与思考、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裘;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11页 试卷共 10 页
高二下月考参考答案
1、 C(A.大同理想不是墨子提出的,文中为兼爱学说是大同理想的绝唱;
B.强加因果;D.扩大范围,原文是指墨子的“兼爱”而非墨子的思想)
2、 C(对比的目的在于证明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的意识,不是为了证
明其更具有进步意义)
3、 A(A 项秦始皇大兴土木兴建阿房宫,违背了墨子的节用思想;B 项体现了
李白追求人格平等的理想,与“兼爱”思想中隐含的平等思想相合;C 项杜甫
对天下寒士的关爱符合“兼爱思想”;D 项林觉民对天下人的爱符合“兼爱”
思想)
4.(1)墨子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
系;
(2)“兼爱”思想蕴含着平等意识,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
(3)墨子的“非攻”,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
(4)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
(5)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6)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参加劳动,对于劳动教育有意义。(1 点 1 分,答
对 4 点即可)
5.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观;(2 分)
接着,结合兼爱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证其隐含着平等观,(2 分)
第三从“爱无等差”“兼以易别”两个方面论证“兼爱”思想隐含的平等观。
(2 分)
6.(3 分)A【解析】错在“旨在突出江南地气温暖的特点”,突出的是江南的梅“花
时绵延无尽”。
7.①文本一中的“梅”主要代表的是美的意境。
②文本二中的“梅”主要代表的是不屈的傲骨、刚毅博大的灵魂。(每点 2 分,
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8.①将江南之梅与北方之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江南梅花开得缠绵、凋得緩慢。
②将平冈之梅与梅花山之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山之梅的品种多,开起来有繁
复之美。
③将“我”种梅与范石湖种梅进行对比,突出了“我”难以尽得赏梅之趣,从而
表达对梅的喜爱之情。(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9.B 原文:会河决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讼不能决,讽分别疆畔,
著为券,民持去不复争。
10.C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临行前向朋友陈述心曲之作,全诗运用浪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12页 试卷共 10 页
漫主义手法,凭着丰富的想象,围绕梦游。
11.C 原文“时山东饥,宰相王曾,家积粟多”,范讽是调宰相王曾家的粮食
救济百姓。
12.(1)(范讽)立即借出三万斛粮食。到了秋天,百姓都提前偿还。
“出贷”,借出。“比”,到了。“输”,偿还(交出)。 各 1 分 句意 1 分。
(2)如果对内整顿各项制度,亲自做到节俭(厉行节约),按照祖宗的旧例,
就不用担心边患了。
“百度”,各种法度。“如”,按照。“故事”,旧例。 各 1 分 句意 1 分。
13.①贫富不同而负担相同,农民会非常困难。(1 分)
②朝廷是让官府衡量百姓的承受能力,等同征收是懒政,是主管官员的失误。
(2 分)
【参考译文】
范讽,字补之,因先辈功劳补任将作监主薄,任平阴县知县。恰逢黄河在
王陵埽决口,大水退去后田地肥沃,原有的田界消夫,田地诉讼无法裁决,范
讽划分田界,写在地契上,百姓拿去不再争执。范讽辩才出众,爱出风头,但
是处理问题能自己做主,属吏不敢欺骗他,任知县时照顾贫弱的人,至于强横
的大户人家,则用严厉的法令来治理。考中进士,升任大理评事、淄州通判,
当年发生干旱,蝗灾严重,别的作物都不能成活,百姓认为蝗虫不吃豆类,还
可以种植,却担心没有种子,范讽巡视到邹平,打开官仓借粮食给百姓。县令
争论说不可以(这样做),范讽说:“有责任,与县令无关。”立即借出三万斛
粮食;到了秋天,百姓都提前偿还。调任梁山军知军,因母亲年老没有赴任,
获任郓州通判。朝廷下诏将黄河决口处填堵,州中征集百姓上缴(堵塞决口用
的)草把和竹木土石,而城镇居民与农户(数量)相同,范讽说:“贫富不同
而负担相同,农民会非常困难。况且诏书让官府衡量百姓的承受能力,现在却
等同征收,这是主管官员的失误。”立即改动布告,让富人交纳三分之二,并
请朝廷下令各州以郓师为表率,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调任广济军主管,百姓
躲避水灾,住在堤上,凡是在官府服徭役的,范讽都让他们回去保护自己的家,
并上奏朝廷免除他们的租赋。连续升迁至太常博士,出任青州知府,两次提升
担任了户部郎中。当时山东闹饥荒,宰相王曾,家中存粮很多,范讽从他家拿
出几千斛救济饥民,并奏请朝廷派出使者安抚京东。进入京城任右谏议大夫,
暂代御史中丞。钱惟演提议献、懿二位太后应祔祭祀真宗庙中,范讽上书弹劾
钱惟演,请求将他罢免。宋仁宗不听,范讽拿着委任状对皇帝说:“陛下不听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13页 试卷共 10 页
我的话,希望交还奏任状,不敢再担任御史中丞了。”皇帝不得已同意他的提
议,范讽才告辞出宫,于是将钱惟演贬到随州。当时拟定章懿皇后谥号,宰相
张士逊、枢密使杨崇勋中午时分仍不肯到场,范讽弹劾张士逊和杨崇勋,二人
都被撤职。调任保信军,允许他在舒州居住为母亲守丧,又允许他回到齐州。
服丧期满,升任光禄卿、陕州知州。进京见皇帝说:“元昊不可攻打,只派兵
守住要害之处,抵抗侵犯、掠夺,时间长了(元昊)自会臣服。如果整顿内政,
厉行节约,按照祖宗的旧例,就不用担心边患了。”又任给事中,去世。
14.D(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黯淡,雾霭茫茫,再写到月上西林,这是以时间为
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15.(6 分)①颈联描写了傍晚时分,诗人从郊野走向山中,跟着行踪,写了
黯淡的山影投映溪水,随云、水而动,随波暗涌,微茫雾霭中传来古寺悠长的
钟声,又随远烟逝去,(1 分)
②描绘了一幅山居晚归图。(1 分)
③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以有声衬无声,(1 分)
营造了一种傍晩时分山中的幽暗空寂(宁静寂廖)的意境。(1 分)
④表现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6.(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
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鱼我所欲也》里对“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所做出的选择的句子是: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经历艰苦磨炼益处或结果的句子是: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
丽。
17.D 解析 D 项,“灯火,是一个村落一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等运用了比
喻;“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运用了排比、拟人;“一盏灯火赫
然醒来”等运用了拟人。
18.原文运用反复手法,从点到面,富有动态感,生动形象,更能充分表达作者对故
乡灯火次第亮起来的喜悦之情,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19.①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②却又好像真的很远
20.③把“使用更理智地”改为“更理智地使用”;
⑤在“思考”后加上“的方式”;
⑥把“虽然”与“一阵风”互换位置;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14页 试卷共 10 页
⑧把“塑造”改为“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使用更理智地评判的权利”语序
不当,应为“更理智地使用评判的权利”,“理智”修饰的应是“使用……的权
利”。⑤“探索”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探索更多表达感受与思考”后加上
“的方式”。⑥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导致主语残缺,可把“虽然”放在主语“一
阵风”之后。⑧“塑造”“视角和方式”搭配不当,可把“塑造”改为“影响”。
21.示例:考生登录网站,进入网报入口,凭身份证号注册并设置密码,完成
网上注册。然后阅读“报名必读”并同意《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在网上报
名页面填写身份证信息,完成并提交后进入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则报名成功;
若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则放弃报名。如需修改或查询,回到网上报名页面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要明确“网上注册”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登录省招生考试网
站,进入网站入口,然后凭身份证注册并设置密码,其他按流程进行即可,尤
其是注意箭头上下表示过程的文字的表达。
22.【写作指导】
作文提供的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材料,它掲示了中国
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而这也正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凭借几十年的奋斗,就赶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而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写作时,一定要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中国贫
弱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党的应运而生,还应以当前国内外情况进行横向对
比,既与一些受强国欺凌的国家比,又与所谓的强国比。这样写,内容就会
具体生动而深刻。注意主题是“伟大之党,人民之党”,这个主题意味着:
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所以伟大。写作时应以此为核心内容。
【参考立意】
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幸福生活。
②人民之党人民爰。
③爱党,与爱国爱民相结合。
④维护党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
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
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
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
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
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15页 试卷共 10 页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
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
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
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
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
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 1 到 2 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
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
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
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
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鮮;⑭构思精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
之处;⑯有个性特征。
(三)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不计,扣完 5 分为止;标点符号出
现 3 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无标题扣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