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ID:686086

大小:6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 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 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 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近年来,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 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 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 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 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 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 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 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 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 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 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 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 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 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 晚清至 20 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 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 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 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 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 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 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 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 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整理 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 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 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 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 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 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 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 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 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 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 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 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 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 做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 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 经济效益。 C. 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 牌。 D.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 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 助数字技术。 B. 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 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 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论证方法丰富。 D. 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 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 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 现形式。 B. 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 相同。 C. 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 精神指引。 D. 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 的文化基因。 4.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5.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答案】1. D 2. D 3. A 4. ①材料一采用例证法,内容充实。以《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发 展的观点。②材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 今天的中国经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运用引 证法,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担负的历史使命。 5. 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②把 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 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 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思想与价值。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学习借鉴他国文化,共同发展提高。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骡 子 王宇 ①马棚里来了新的入驻者,骡子。 ②马棚里原来的那匹马走了。 ③有人说:那匹马因为跑得快,被新主人相中,去赛马场效力了。有人说:那匹马天生好看,被新主 人相中,去马戏团了。有人说:那匹马太贪吃,爱炫耀,又不爱干活儿,被主人送屠宰场了。总之,那匹 马再也没有回来,这是不争的实事。 ④骡子住进马棚,兴奋不已。这环境,这待遇,这享受,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它独享着那个硕大的 马槽,谁也不和它抢食,而且人们抢着给它喂草料。这日子过得惬意极了。想一想,自己曾经过的是什么 日子。每天与马和毛驴在一块草地上吃草,今天马看见不顺眼,就飞奔过来,照着它脖子咬几口,嘴里骂 道:“你这杂种,滚远点儿。”明天驴看见不顺眼,就撅着屁股,给它几蹄子,嘴里骂道:“你这杂种, 快 快离开这块草地。”骡子忍着疼,不敢吱声,很委屈,也很纠结。怎么自己长得又像马又像驴,可又什么 也不是? ⑤住进马棚里的骡子,很向往马过的日子。虽然被主人骑着,但是高高地仰着头。在众目睽睽之下, 能得到人们的赞美,甚至还有闪光灯的特写,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相比之下,毛驴过的是什么日子,默 默无闻,不是拉磨就是驮东西,整天不辞辛苦地为主人干活儿,又苦又累,还得不到主人的夸奖,更不用 说别人的赞誉了。 ⑥住进马棚后,每天除了吃东西要低头外,其余时间,总是把头仰得高高的,学着马的步伐,有节奏 地走路。得空儿就去美发中心,把尾巴稀疏而灰暗的杂毛煸染得黑而广亮,蓬松如马尾。把短而直的鬃毛 尽量拉长,烫成波浪状,形如马鬃。乍一看,这骡子还真有点儿像马了。它很期待主人能对它另眼相看。 ⑦主人欣赏骡子的力量比驴大,脾气没有驴那么倔,模样比驴好看,但又没有马那么娇气,而且比马 低调而适用。没想到新来的骡子把自己整成个马的样子,心里真有点儿不舒服。主人动了念头,想把骡子 再次放归草地,心里埋怨那个饲养员,这骡子根本就不是当初推荐时所说的那样: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脑瓜绝顶聪明,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 ⑧主人在马棚前来回地踱步,若有所思地看着骡子吃草。骡子嚼着新鲜的青草,却读不懂主人的心思, 但它从主人的眼神里感到一丝丝的不安。骡子想,自己住的是马棚,吃的是精饲料,却没干出什么给主人 露脸的事情,心里也很愧疚。于是,骡子想在主人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⑨主人来了,原本是想让骡子去驮东西的。可是,骡子走出马棚,驮起主人,高扬着头,一声长嘶, 奋起四蹄,狂奔起来。主人在骡子身上骑着,飘飘忽忽。没走多远,骡子突感身体不适,虽咬牙坚持,但 无济于事,最终轰然倒下,猝死。 ⑥主人从骡背上摔下来,灰头土脸的,半晌,才从地上爬起来。他拍拍衣衫的土,看着死去的骡子, 颇有些伤感。 ⑪尽管浑身疼痛不已,但主人还是觉得,骡子活得挺不容易。 ⑫主人决定写一讣告,以告慰死去的骡子。提起笔来却难以下笔。一匹骡子……不合适,“匹”是马 的专用词;一头骡子……也不适合,“头”是驴的专用词。实在没办法,索性写到:某骡子兢兢业业,勤 勤恳恳,过度劳累,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实在骡之楷模也,云云。 ⑬出殡那天,天阴沉沉的。曾经同在一块草地上吃草的马和毛驴都来了。哀乐声中,毛驴张开大嘴, 引颈长鸣,一声连着一声,高亢有力,似对骡子离去的惋惜,又像宣泄心头的幽怨,也或许是对明天充满 期待。 ⑭主人听着,心潮澎湃,不禁低下了头。 ⑮马棚总不能这么空着,新的入驻者,应该很快就要来了。 6.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环境,这待遇,这享受,比以前好多了”,作者连用几个短句,形象地表现了骡子对现有境遇的兴 奋之情。 B. 作者极力写以前马驴对待骡子的态度,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骡子对环境和待遇得到改善后的满足。 C. 入住马棚后,骡子的实际表现与饲养员的评价存在鲜明的反差,由此可以看出饲养员欺骗了马棚的主人。 D. “高扬着头,一声长嘶,奋起四蹄,狂奔起来”等句,既写出了骡子的逞强,又暗示了它猝死的结局。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便呈现一种错位——马棚里的新入驻者却是骡子,这样写赋予之后的情节以生发的动力。 B. 第⑥段运用神情、行为和外貌描写,表现了骡子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渴望得到主人赏识的迫切之情。 C. 小说写出殡那天,毛驴张开大嘴,引颈长鸣,至于它为何长鸣,作者并未明示,这样处理耐人寻味。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以全知的视角,描写了骡子和主人的言行心理,冷静客观而又意蕴深长。 8. 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可怜又可恨的骡子形象,请简要分析骡子的可恨之处。 9. 虚幻性与讽喻性是寓言体小说的两个显著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这两个特征的理解。 【答案】6. C 7. B 8. ①贪慕虚荣,一心渴望得到夸奖赞誉;②迷失自我,企图活成马的样子;③自不量力,逞强驮主人狂奔。 9. 虚幻性:骡子不合现实的种种表现,如“去美发中心”、“驮起主人狂奔”等,是小说对生活现象的提 炼、虚构与夸大。讽喻性:骡子、毛驴和马隐喻社会中的不同人群,主人这一形象也蕴含象征意味,故事 言此意彼,借小喻大。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 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 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子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 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 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 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 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 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意为: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而行。孔子用以形容他与弟子被 围于野的困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B.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C.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D.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 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尼丘”为山名,“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C. 《诗》即《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首诗,又称“诗三百”。 D. 宰,原指贵族的管家,后也作县令别名,如“家君作宰”,本文为第一种含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孔子为人正直,不畏危难。他因批评陈国和蔡国国君的问题,在陈蔡之间遭遇两国的围攻,断绝粮食, 但依然坚持教学。 B. 子路面对困境,主张反省。他认为孔子的学说得不到当权者的信任,有可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德行不够, 应该加以改进。 C. 子贡面对困境,主张妥协。他认为孔子的学说虽然确实非常伟大,但为了便于让天下人接受,应该适当 降低一些要求。 D. 颜回面对困境,信念坚定。他认为即使不被接受,孔子也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正道,不被接受,更能显 出君子的品格。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2)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3)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4. 子贡和颜回对孔子问题的回答,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10. A 11. B 12. A 13. (1)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 们就危险了。 (2)虽然是这样,老师还是要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值得担心呢?不被接受,这样才能 显出君子的本色! 14. 自贡:在特殊境遇下,降低标准,动摇信念,改变志向;颜回:在任何时候都加强修养,坚定信念,坚 守操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而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思王逢原①(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②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③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①王逢原:北宋诗人王令,与王安石为莫逆之交。此诗作于王令去世第二年秋天。②妙质:优秀的资 质、才德。比喻投契的知己。③随手:随着,紧接着。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友去世一年,诗人依然不能忘怀,看见友人的墓地长满蓬蒿就更加悲伤。 B. 王令的才能不为世人知,唯有诗人真正理解欣赏他,暗含知音难见的感慨。 C. 往事随故人而去,再找不到像王令样的知心朋友,流露出对故友的怀念。 D. 诗歌有回忆,有议论,有抒情,手法多样,显示了王安石高超的写作技巧。 16. 颈联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气势壮阔。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A 16. 高耸的庐山正对着书桌,滔滔湓水流进酒杯。回忆了诗人和朋友相聚读书饮酒的场景。 运用夸张和想象,流露出豪情逸兴,气势壮阔。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 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 (2)作为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名著,《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答案】 (1). 已所不欲 (2). 勿施于人 (3). 在明明德 (4). 在亲民 (5). 千里之行 (6). 始于足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 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 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 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 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 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 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 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18.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喜闻乐见 B. 老少皆宜 C. 炉火纯青 D. 不一而足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 1984 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 36 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B. 自 1984 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 36 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C. 山东潍坊自 1984 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 36 届国际风筝节 D. 山东潍坊自 1984 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 36 届的国际风筝节 20.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8. C 19. B 20. 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 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孔子、孟子、庄子对“命”的认识,各自侧重在什么地方。 【答案】孔子侧重知命,孟子侧重修身立命,庄子侧重安命。 22. 填空。 《大卫·科波菲尔》中,小说主要通过_______来看周围的人物和环境,既表达了________,同时也蕴含着 ________。 【答案】 (1). 大卫 (2). 这个孩子对人世间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 (3). 对当时社会的批 判 四、作文(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罗阳、黄大年、南仁东、李小文等一个个英雄在各自的领域为祖国建功立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他们敢“为”。 佛系、丧文化、低欲望、躺平青年等等消极情绪正在蔓延,无欲无求等消极无为气息侵蚀新时代的部 分新青年的思想。 有人为所欲为,卖国辱国者有之,霸座而理直气壮者有之,景点乱涂鸦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作为新时代青年,需要厘清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界限,树立正确的“为与不为”观。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新时代路上的为与不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丧系须摒弃,青年当有为 《菜根谭》云:“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人 生短暂,青春易逝,在这本可大有作为的青春之书中,却转而推崇“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的佛系,甚至 是丧系生活哲学,这怎么能行?我认为,丧系须摒弃,青年当有为。 诚然,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多少人追名逐利,你争我抢,争得头破血流。不少青年对此 心力交瘁,厌倦不已。魏晋时期,政治黑暗,风雨如晦,一些名士逃离现实 ,转而避居山林田园中,终日 饮酒消遣,醉生梦死,其实他们的行为于政治于社会于百姓毫无益处。可是,那是他们迫于当时动荡的时 局不得已而为之。而当下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正处于一个高歌猛进的时代,绝不允许 一些青年因噎废食 ,产生消极避世的思想,成为所谓“佛系青年”,甚至是“丧系青年”。 梁任公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曾云:“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 未可量也。”诚如斯言,当今社会所需的青年是永怀热忱赤子心的真正青年。这样的青年,不会沉湎于“佛 系”“丧系”的怪圈,而会趁年轻努力提升自己,在点滴付出中焕发出时代的荣光。可喜的是,我们的社 会并不乏进取的青年人:浙大 90 后博导杨树,奋发进取,在权威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学术成果显著;中科 院 80 后博导“北斗女神”徐颖钻研奋进,为国奉献;大数据公司佳格的创始人张弓,辞去美国国家航空航 天局科学家的工作回到中国,为国尽力……这些令人钦佩的年轻人真正达到了张载笔下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境界。 卡夫卡曾说过:“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青年人是时代的领跑者,我们有充分的理 由相信当下的青年人会抓住宝贵青春,有所作为。鲁迅先生也曾对青年人表达过殷切期盼:“愿中国青年 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 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是啊!“佛系青年”“丧系青年”看似 对生活不争不抢的“云淡风轻”实是自暴自弃。新时代的青年人,绝不可将“佛系”“丧系”推崇为圭臬, 而应当趁韶光正好之时不辜负理想,以昂扬向上之姿,拼搏进取之态,为民为国为社会做一番贡献,有所 作为。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愿所有中华青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奋发有为,奏响时 代最强音!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