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届高三4-5月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2021届高三4-5月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ID:686126

大小:239.5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广东省梅州市 2021 届高三 5 月总复习质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算法的本质是“温故而知新”。无论是消费者利用智能投资顾问做理财规划,还是信贷部门通过算法评 分系统考察客户资信,抑或是社交媒体根据用户浏览历史实现精准内容推送,完整的算法应用大体上可以 归纳为三个典型步骤: 第一步,平台端通过( 主动或被动的) 数据挖掘,获取用户的原始数据,例如消费 记录、运动轨迹、健康信息、金融状况、浏览历史、行为言论和访问频率等。第二步,云端将处理后的数 据导入算法模型,输出概率、偏好、排名、倾向、风险和估值等具有明确判断指向性的分数和结果。第三 步,应用终端生成可供运营商决策的评价和预测报告,例如,案情分析软件提供辩护策略、电子商务网站 识别消费偏好后推送广告、自动驾驶系统规划行车路径、搜索引擎生成排序界面、黄页类软件给出附近就 餐选择、出行帮手设计旅行方案、平行管理与控制的混合增强智能框架进行虚拟现实等。 (摘编自唐林垚《算法应用的公共妨害及其治理路径》) 材料二: 算法在给普通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提高信息生产效率、缓解信息过载难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 列伦理问题。在媒体和代码渗入日常生活的当下,传统的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如虚假新闻、新闻寻租等仍然 存在,甚至被放大,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控制,而新技术赋权带来的数据泄露、隐私侵犯,“信息茧房”风 险,知情权、自主决策权、被遗忘权不同程度受到冲击等新问题也层出不穷。用户行为数据足迹的永久存 储、全景监狱式的无缝监视,以及个人数据信息过度商品化、算法黑箱等传播伦理问题成为新闻传播研究 领域备受关注的议题。 (摘编自匡文波《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的逻辑理路、伦理问题及规制方略》) 材料三: 算法看上去是机器的力量,但决定算法的,是人。人的失误会带来算法的偏差。不能发现或者无视偏 差的存在,也是人的过错。在算法大行其道之时,人应该有更高的能力对算法进行评判,及时发现与纠正 算法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漏洞。 算法的常见陷阱之一,是它会带来的偏见与歧视,而且是用更隐蔽的方式。例如,搜索引擎的搜索排 序,是算法交给我们的答案,但这其中,时时可能隐藏着人的干预造成的信息不公正、不均衡。如果搜索 引擎服务的提供者不能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公正,如果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不能提高对搜索结果的判定能力, 那么,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因算法而误入歧途。 在公共信息环境的营造方面,算法也并非总是带来客观公正的结果。在算法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 相比以往由媒体人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机器算法之下的拟态环境,未必会更接近真实社会,甚至可能会出 现更多干扰人们认知与判断的假新闻或噪音。 2016 年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之后,Facebook 在大选中的假新闻传播问题遭到质疑。而假新闻的增加, 与 Facebook 采用算法而不是人工进行信息推送有一定关联。我们现在也并不能简单推断 Facebook 的信 息推送算法是否对美国大选的结果造成了影响。但这样的事件在提醒我们,要警惕机器算法与个人兴趣双 重过滤下人们对外界认知与判断产生的偏差。 进一步,我们还要问:建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上的个性化算法虽然能理解并顺应人们的行为, 但它们真的能读懂人性吗?徘徊在人的低层次需求上的算法,是否真的是人性?完全围绕人的外在兴趣和 行为建立起来的算法,会使人们接收的信息同质化,这是否会把人们带到“作茧自缚”的境地,形成“信 息茧房”效应?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对个性的解放,还是新的束缚?如果所谓个性化算法只是迎合人类的偏 狭,是否最终会导致用户被信息“黑洞”所吞噬? 就像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的,在极端个性化的“我的日报”的同时,我 们还需要公共性的“我们的日报”。因此,以公共化信息来平衡个性化信息,是未来新闻业必须坚持的。未 来的算法将不仅要解决个性化信息推送的问题,也应更好地实现公共化信息的推荐。 作为算法底层基础的数据,同样也可能随时成为陷阱。片面的数据、错误的数据、失真的数据,不仅 不会更真切地映射环境和事物,反而可能成为一面哈哈镜。在数据质量无法保证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警惕 贴着“客观”标签的数据哈哈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利用机器和智能来防止人为的数据造假。 即使算法和数据都是合理、准确的,我们也不能把未来的媒体都交给算法。算法只是未来信息生产与 分发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全部。人应该超越算法,保持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与判断力。 在机器可以大规模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分发时,对这些信息的价值判断、真伪判断,还需要人, 这既包括专业的媒体人,也包括有良好的媒介素养的普通人。在机器可以批量地进行事实性信息生产的时 代,人的力量将更多地向意见性信息(如评论)生产倾斜。而有公共价值的意见的产生,是建立在人的判 断与分析能力基础上的,即使机器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描绘现实世界的图景,对这些图景的解读,还是依 赖于人。 但无论如何,机器进入到新闻的智能化生产领域,都不是坏事,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从那些简单重 复的信息生产中解放出来,这会促使人重新思考自己在传媒业中的核心价值,将自己的弱项交给机器,而 强化自己的强项,当然这样一个判断与迁移过程将是漫长的。未来人在信息生产中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在 一定程度上也会发生变迁。人在未来信息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其对于那些不可替代的角色的认识与 实现程度。 (摘编自彭兰《机器与算法流行的时代,人该怎么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算法的“温故而知新”,包括平台端获取用户的原始数据,在处理后导入算法模型,最终生成可供决策 的新信息的工作步骤。 B.算法在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提高信息生产效率、缓解信息过载难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泄露、隐私 侵犯、算法黑箱等问题和风险。 C.算法是否存在偏差,能不能发现或正视偏差,能不能及时纠正偏差,都取决于人,因为决定算法的是 人而非机器。 D.尼葛洛庞帝认为,除了“我的日报”,我们还需要公共性的“我们的日报”,这可以平衡个性化信息, 防止用户被信息“黑洞”吞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使用搜引擎获取信息时,排在前面的信息不一定是最佳答案,因为搜索引擎服务的提供者在设计算 法时可能带有偏见。 B. Facebook 在 2016 年美国大选中假新闻增加的例子,证明在公共信息环境的营造方面,算法会增加干 扰人们认知与判断的因素。 C.材料三大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了人要超越算法的观 点。 D. 材料三的作者对机器进入新闻的智能化生产领域持积极态度,认为机器有助于人类将更多的力量放在 意见性信息生产等机器不可替代的方面。 3.下列各项中,关于“信息茧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微博上人们通常不会关注、接收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信息,而主要接收、关注与自己想法相同的信 息。长此以往,会使得接收的信息同质化,从而形成“信息茧房”。 B.抖音针对用户的精准推荐是互联网时代中“信息茧房”的集中体现,一个爱好美食的用户,他的抖音 “推荐”一栏中,推送的内容里美食类内容通常占大部分。 C.内容定制类手机新闻客户端或多或少存在“信息茧房”的效应,因为软件给受众推荐的往往是受众感 兴趣的内容。 D.导航软件根据用户的需求,将路况信息导入算法模型,为用户设计相关路线。现在很多人出行都依赖 导航而不认路,就是“信息茧房”效应的表现。 4.结合材料一算法的应用步骤及材料二的内容,简述算法引发的伦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4 分) 5.在算法时代,为避免算法带来的风险,你认为用户应该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6 分) 1.D(“这可以平衡个性化信息,防止用户被信息“黑洞”所吞噬”不是尼葛洛庞帝的看法。) 2.B(说法过于绝对,文中为“甚至可能会出现更多干扰人们认知与判断的假新闻或噪音”) 3.D(材料三中“信息茧房”是指算法根据人们的兴趣和行为,推送同质化的内容,从而导致人们信息结构 单一化,束缚人们的视野和认知的现象。D 项,人们依赖导航工具,与信息单一化没有关系) 4.①平台在获取用户的信息时,容易出现数据泄露、隐私侵犯、个人数据商品化的问题。 ②平台在将用户数据导入算法模型时,容易出现算法黑箱问题。 ③平台在输出评价和预测报告时,容易出现知情权、自主决策权受到冲击的问题。 (答对 1 点得 2 分) 5.①要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非必要不随意在平台上登记个人的重要信息; ②提高对算法结果的判定能力,不迷信算法提供的结果; ③主动涉猎公共信息,警惕个人化信息过度,避免信息茧房风险; ④要超越算法,保持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①来自材料一、二;②③来自材料三“算法的常见陷阱之一”;④来自材料三倒数 2/3/4 自然段。答对 1 点得 2 分,酌情给分。) 广东省汕头市 2021 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 ~5 题。 材料一: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对学生来说,在劳动实践中,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劳动知识、 收获一些生活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不仅更加自信快乐地面对当下的学习与 生活,而且更有能力、更有勇气开启今后的幸福人生。所以说,劳动是创造的基础,是人成长所需之课堂。 把劳动教育进行到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力,三管齐 下。 学校是主阵地,应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 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注重系统培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一些与家政、烹饪、 手工、园艺、耕种、饲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服务等相关的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形成自觉参加劳 动,学会诚实劳动,把劳动教育理论化、课程化、生活化。 家庭要多注重日常养成。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家长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在孩子心 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一定要多放手让孩子做事,不要“舍不得”,要把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让孩子 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小到整理书桌房间,大到参加家务劳动,从点滴处培养劳动意识, 在经常性的家务中养成劳动好习惯。 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 感。除了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实践需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 大”的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强化舆论引导,积极涵育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这次疫情防控 中,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人民解放军、社区干部、公益志愿者,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昼夜奔波在 抗疫第一线,坚守岗位,不胜不休,为阻击疫情贡献着实实在在的力量,创造着一个个高光时刻,理当受 到全社会的尊重厚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赞美和学习的榜样。钟南山、李兰娟、陈薇院士这样的“侠之大 者”就是我们应该追的“明星”和“偶像”。 (摘编自《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学校家庭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材料二: 有人也许会问,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还有必要提倡劳动教育吗?其实,劳动教育对于人生的成长来 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 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今天,我们大 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播撒崇尚劳动的种子,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 (摘编自《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材料三: 学校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在于对家庭劳动教育给出必要的指导,另一 方面要积极调动和开发有利的社会教育资源。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 下简称《意见》)指出,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这即是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重要方 式。学校可以通过家委会等家校互动机制,协助家长指导学生在家庭中从事日常生活劳动,掌握必要的劳动 技能。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多种多样,不可能全部在学校课堂上习得,更多地要依靠家庭生活场域,依靠家长的 示范、引导、教育。学校可以制作指导手册,提出教育要求,并通过组织劳动教育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日常 生活劳动技能。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学校不是专门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学场所, 劳动教育资源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大课堂中。学校还可以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借助于职业技能学校或与劳动教 育基地、厂矿企业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延伸学生对于当代劳动形态的理解,贴近劳动人民,形成社 会主义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念。《意见》特别提出劳动周的实践要求,小学高年级以上就需要寻找合适的社 区、社会劳动场所,安排集中的劳动锻炼。设计劳动周课程应凸显集中的集体劳动中的合作性特征,不仅每 个学生要有各自的劳动体验,而且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劳动的社会合作性,懂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协 调、劳动权益如何维护等,形成劳动教育中的社会参与素养。 (摘编自牛瑞雪《中小学如何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推进劳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协同发力,其中学校是负主要责任的一 方。 B.家长日常对孩子言传身教,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就能使孩子产生“劳动光荣”的意识。 C 社会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协同作用,主要表现在搭建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多样化实践平台,强化青少年的 社会责任感。 D 智能化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人掌握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更能培育劳动精神,涵养艰苦奋斗 的精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对文章观点进行阐述。 B 材料二立足当下,着眼人生,回溯历史,有力地批驳了某些人对提倡劳动教育的质疑 C 材料三采取总分式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 D 三则材料都紧扣劳动教育问题展开论述,观点鲜明,层次清晰,但论述侧重点各有不同。 3.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 清朝刘蓉《习惯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C 清朝朱柏庐《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D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 分) 5 复兴中学拟在新学年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请根据你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从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角 度向学校提出建议。(6 分) 1.【答案】D 【解析】A 项,“学校是负主要责任的一方”错,原文的相关表述是“把劳动教育进行到底 学校是主阵地”,选项把“主阵地”曲解为“负主要责任”;B 项,“家长日常对孩子言传身教……就 能……”表述绝对化,原文的表述是“家长日常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C 项,“主要表现在…”错。原文的表述是“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除了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更重要的是 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 2.【答案】C 【解析】C 项,材料三在提出问题后即进入解决问题环节,并未对问题展开分析。 3.【答案】B 4.【参考答案】材料一总体上采取“总分”的论述思路进行论证。(1 分)作者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引出中心论点“把劳动教育进行到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 分)接着分别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 面(1 分)围绕如何开展劳动教育问题逐一展开论述(1 分)。【评分标准】概括总体思路 1 分,分析 3 分,画线 部分为关键得分信息。 5.【参考答案】 ①首先,要科学设计校内劳动课程。(1 分)建议开设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与家政、手工、园艺等相关的 劳动实践课程。(1 分) ②其次,要积极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1 分)建议利用区域内资源,与职业技能学校、劳动教育基地 或厂矿介业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1 分) ③最后,要设计好劳动周集体劳动课程。(1 分)建议寻找合适的社区、劳动场所,利用劳动周安排学生 进行集中劳动,使学生理解劳动的社会合作性,形成社会参与素养。(1 【评分标准】劳动课程体系应包括校内课程、校外课程及集体劳动课程三方面,每答对个方面得 2 分, 画线部分为关键得分信息,意思对即可得分。 【解析】B 项谈的是“扫一屋”和“治天下”的关系,引申为做大事要注意细节。 广东省潮州市 2021 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 ~5 题。 材料一: 前不久,有关《现代汉语词典》推出 APP 版本的消息引发关注。相比于其他纸质图书,辞书的数字化、 网络化显得更为迫切。 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的忧虑,而辞书恰 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使用的。因为有了数字化,因为有了 互联网,辞书检索变得非常简便。 今天,辞书的修订更新也变得更容易。重要的辞书,从《辞海》到《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是解释古语 的,还是收录今词的,大多需要不断修订。对于一部纸质辞书来说,修订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 如此漫长的等待,到新版问世时,当初的新知有的已变作旧闻了。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就能实现随时 随地更新。拥抱互联网,改变着辞书的传播生态、编纂生态。 通过搜索引擎勾连起来的互联网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一部辞书。虽然丰 富无比,但也内容庞杂。即使是查询网络百科,由于“开放编纂”,也会让你遇到真伪莫辨的难题。当你输 入一个关键词,得到成千上万个结果,逐一阅读、辨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让你觉得还不如去查 检一部权威、精当的纸质辞书。 将众多看似“碎片化”的条目集纳到一起,无异于对一个知识体系进行描述。在一个知识领域内,如 何提炼、筛选词条,如何编排,如何释义,需要具备这个专业领域的素养,也离不开辞书编纂的学问。汉 代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讲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当编者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是“分别部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 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 (摘编自杜羽的《激活辞书的“互联网基因”》) 材料二: 数字化工具书容量大,轻便小巧,检索便利,可根据读者需要设置很多人性化的功能,还可利用互联 网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却也不是十全十美,所以纸质工具书仍然有电子工具书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电子工具书和纸质工具书谁更有助于读者掌握信息,一直存在争论。这一问题上很多专家学者 也做了调查研究。比如就英语工具书而言,邓琳在调查中发现,读者普遍认为纸质工具书能为学习者提供 更为全面的信息, 通常除了和电子词典一样能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词义之外,还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例 句、语法知识、用法信息以及背景知识等, 以帮助学生准确使用词语,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在面对写作、会话等需要积极产出的言语活动中,纸质工具书的作用更加明显。至于目前学生偏爱电子 工具书,并非是因为电子工具书的内容有绝对优势,而是因为电子工具书携带方便。并且陈玉珍在研究中 发现,由于电子工具书“输出屏幕的幅面尺寸有限,一次查询的信息量有限, 且其微观结构太简单,无法 与纸质词典相比。”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读者准确、高效的获取信息,这也是纸质工具书最大的 优势。 其次,电子化阅读具有携带方便、容量较大、可选择范围广等优势,但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阅读, 获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读者无须严谨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黎荣华曾就英语电子词典和纸质词典对英 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尽管电子词典能为英语学习者带来便利,节省时间,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普及很多不知道的单词,但正是由于其极其迅捷的特点,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过程,对 词义理解和记忆不深,对学生词汇量的扩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效应。”这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老 师和家长还是偏爱纸质工具书的重要原因。 另外,目前的电子工具书市场鱼龙混杂,很多电子工具书融入了不少商业元素,广告和超链接等附加 功能让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这对于读者,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读者来说,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最 初想要获取的信息上。电子阅读对于视力的影响不容小觑。已经有专家表示,长期看电子屏幕对视力的损 害非常明显。从健康的角度看,纸质工具书也比较有优势。 上述因素决定了纸质工具书在电子阅读时代仍可拥有一席之地。另外从媒体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一种 新媒介技术推生的新媒介形态难免对倚赖原有技术的传播媒介形成过巨大冲击,但是原有技术的传播媒介 并不会立刻消亡。比如当电视出现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广播即将消亡,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电视既有图像又 有声音,而广播只有声音。但是随之人们发现,广播有着电视无法比拟的优势——携带方便。同理,在电 子工具书凸显纸质工具书携带不便、检索繁琐等缺陷的同时,也凸显了其内容丰富、有利于深度阅读的特 性。 (摘编自陈飘平的《纸质工具书为什么不会被电子工具书取代》) 材料三: 如何使用词典,在一些地方中小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给学生带来不少“后患”。这就需要教师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问题,指导学生意识到科学使用包括词典在内的工具书的重要性, 正确看待纸质版工具书与数字化工具书之间的关系,即两者互补而不是互斥,应该坚持适用的原则,在不 同情况下善于使用不同介质的工具书。在使用数字化工具书时,教师最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查 找信息的方法,熟悉一些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信源。相对而言,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或者师生一起合作 探究,能更快提升学生活学活用工具书的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遇到不懂或叫不准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看似很麻烦,其实对学 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非常有帮助。另外,还需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查词典依然 是一种必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当下纷繁芜杂的信息环境中,从小养成勤用、善用工具书的 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练就过硬的语文童子功,逐渐拥有一定的 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成为信息时代具有自主意识的合格学习者。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的《善用工具书应成学生自觉习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5 A.辞书如果没有移植到互联网上,就无法实现随时随地更新,而最终被电子工具书取代。 B.辞书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罗列在一起,既便于查阅,又揭示了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 C.在使用电子工具书时,利用权威、可靠的信源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 D.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随手查询很麻烦,却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很有帮助。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纸质辞书的修订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往往显得非常漫长,所以提供的信息多数是过时的。 B.相比于纸质工具书,电子工具书因其便携性和内容的绝对优势而更受学生喜爱 C.使用纸质工具书的学生比使用电子工具书的学生往往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D.学生思维惰性的形成,与学生利用零散时间阅读,无法严谨思考有关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电子工具书带有内容繁杂的广告和链接,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分散其精力使其浪费不必要的精力 B.“现在,带着互联网‘碎片化’基因的辞书,有了互联网这块丰沃的土壤,理应长得更好、长得更快。 C.“中小学生个人自控能力较弱,若使用电子工具书过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导致其视力迅速下降 D.“如今,网上各种搜索引擎为查阅资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导致一些人对纸质工具书渐渐疏远。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 分) 5.三则材料都与“工具书”有关,但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最终被电子工具书取代”无中生有。B.“既……又…”是并列关系,原文是“不仅是…… 便于查阅,而且也……”,是递进关系。D.“随手查询很麻烦”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的是“看似很麻烦么 并非确实很麻烦。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根据文中信息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所以提供的信息多数是过时的”有误,原文是说“当初的新知有的已变作旧闻了”, 只是说“有的”并非多数。B.“因其便携性和内容的绝对优势”,原文是“并非因为电子工具书的内容有绝 对优势,而是因为电子书携带方便”。D.“无法严谨思考”有误,原文是“读者无需严谨思考”。 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观点、论据的能力【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只有 B 项的内容和材料二的观点毫无关系。 4.【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论证方法的能力。 【参考答案】①引用论证,引用调查研究的结论证明纸质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 更有利于深入思考。②对比论证,将电子工具书与纸质工具书进行对比,凸显纸质工具书内容丰富,有利于深 度阅读的特性;③举例论证,以电视出现之后广播并未消亡为例,证明一种新媒介技术产生之后,原有的媒介 技术不会立刻消亡。(每点得 2 分,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 5.【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侧重谈工具书(辞书)数字化、网络化的好处(工具书需要互联网 互联网也需要工具书);②材料二侧重谈纸质工具书有电子工具书不可比拟的优势;③材料三侧重谈要 引导学生善用工具书。(每点得 2 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广东省普宁市普师高中校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 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 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 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 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②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 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 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 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 “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 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 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③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④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 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 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 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 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 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造 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 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中 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 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①汤恩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 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②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 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亡 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③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 600 年,到公元四、 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 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④公元 589 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 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⑤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 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 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 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 时叙史的传统。 ⑥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 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 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⑦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 样写道:“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历 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⑧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 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 终充满活力。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 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 B.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对艺术倾向 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 与延续提供了保证。 D.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只有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长期延续 发展,一直没有中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儒家思想中“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个人性情到家国情怀,呈现出乐善共荣、 献身共济特征。 B.汉代起尊崇的儒家学说,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而与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结,体现了文化的可 引导性与可塑造性。 C.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政权并未造成中华文明中断,表明文化基因可以突破种族、血缘或地域限制,保 持文明本质的稳定。 D.材料二通过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 续性与开放性特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温柔敦厚”文化特征的一项是(3 分) A.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简要梳理材料一第④段的行文思路。(4 分) 5.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有哪些?(6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D(A 逻辑关系错误,且“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 带”于文无据;B 以偏概全,言过其实;C 不只是“温柔敦厚”,还有“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以及“自源头时期 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等原因。) 2.(3 分)D(没有揭示“开放性特质”。) 3.(3 分)C 4.(4 分)首先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1 分)继而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如何 讲述历史及其源头,(1 分)进而从反面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也会发生变异, (1 分)最后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1 分) 5.(6 分)①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 构作用;②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延续性;③对儒家学 说的尊崇、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每个阶层,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④ 重视修史的优良史学传统,维护、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⑤从未断裂的汉字作为重要载体,为中华文 明的连续传承提供了保障。(每个要点 2 分,答对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广东省 2021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 题。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传统固然 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 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这就是 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天翻地疫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 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 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说:“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采确实符合传统这 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 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 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 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无论阅读梁治平对于中国传 统文化起源的思想追寻,还是费孝通对于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研究,在许多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明 明写的是过去的事物,但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分明是当今时代的影子。 当然,研究历史与传统的兴趣绝不仅是由于可以借以认识当下,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 作的人们来说,认真对待传统十分必要,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意义重大。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总 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经验出发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货孝通先生在《乡土 中国》中如此说道:“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既然传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 释世界的出发点,既然传统是我们的生活基础,而真正的传统是不会过去的,那么,人们想要进行改革, 自然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是一种主张,而且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强调重视传统,并非意味着要泥古不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当然也会随之变迁,只是 变迁的方式多种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各有不同而已。在对乡土中国所作的研究之中,费孝通先生也关 注到“社会变迁”,问题,在《乡土重建》中,他明确提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 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他还说:“历史能不能合理发展,是在人能不能有合理的行为。一个被视 为书生的人,有责任把合理的方向指出来,至于能不能化为历史,那应当是政治家的事了。”在这段话 里,费孝通先生提及了学者和政治家对于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在笔者看来,能不能化为历史,其实也 并不完全有赖于政治家,政治家的助力当然是可观的,但是文化的发展,学者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所 以,就学术层面来看,笔者主张,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以此来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当然,其前提 条件必须是对传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正视传统的基础性和限制性。 在《乡土重建》中,费孝通先生还说:“在欧洲曾有过一次文艺复兴,为这现代文化开了一扇大门, 我不敢否认世界文化史中可能再有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次文艺复兴也许将以人事科学为主题,中国和其 他东方国家传统可能成为复兴的底子。”“若是我们还想骄做于自己的历史地位,只有在这当前人类共 同的课题上表现出我们的贡献来。”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重述、文化重建已绝不仅局限于对自 身旧有文化的“复兴”问题了,而是与世界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 总起来说,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 基本概念不只可以指引我们反思历史中的经验;也可以从现存的生活经验中去加以印证。对于处在社会 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改革须从传统中来,也遭受着传统的限制。但人们也无须悲观地 对待传统,因为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这些都是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可以得到的启示,也是该书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借以认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改革和重建文化传 统所必须重视的重要价值。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材料二: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关于乡村建设的各种思潮;在各家学说之中,社会学家 费孝通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自己的乡土重建思想,即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将以农业为基 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这一思想的主旨在于将现代工业 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乡村的各种因素进行重组、整合,调动农民潜在的创造性 和积极性,通过链式反应的乡村工业化之路,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建立一个工业化的“新农村”。 费孝通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的着眼点就在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在他看来,农村中 最缺乏应用现代技术的生产事业,而各种生产事业中最容易有效的是工业,“乡村工业的转变并不是突 然的,也不一定是彻底的。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一点是一点,愈多愈好,愈快愈好。有多 少可用的机器就用多少,有多少可以引入的现代知识就引用去多少”。 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既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自身传统的迷恋与回归,而 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巧妙“嫁接”。对费孝通乡村发展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今日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摘编自刘长亮等《“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传统的认识之所以可以借以认识当下,是因为传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当下性,我们可以在当下生活 的折射里发现传统。 B.改革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是学者们提出的一种学术主张,也是我们 都无法避免的事实。 C.传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传统, 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 D.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必然随之变迁,而且变迁方式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不一,所以重视 传统就一定会关注变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可以经由重述乃至重建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既作用于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也有益 于建立起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 B.对于学者在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和费孝通的见解有所不同,作者据此对费孝通学术研究上存 在的不足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意见。 C.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表现在他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着 眼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 D.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是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 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费孝通学术贡献的一项是(3分) A.提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 B.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认同和模仿 C.指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合理的方向 D.开展传统的重述和文化的重建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你认为材料一中费孝通的哪一观点和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并请简述理由。(6分)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 2021 年招生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 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 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 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 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 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 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 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 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 《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 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 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 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 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 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 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 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 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 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 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 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 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 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 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 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 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 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 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 2+2=8 或者 2+2=0 甚至重量+温度=色彩 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 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 Q 的“精神胜利”, 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 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 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 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 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 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 (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 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即使处于人 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 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属于人类 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第 1 题 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 B 级。 【参考答案】 1.(3 分)D 【解题说明】 A 项是对材料一第一自然段的概述。“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 论”,是对材料一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的转述,原文表述为“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 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世人关注”“引发的忧虑和 争论”转述为“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意思是完全一致的。“必 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是从材料一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转述而来,与原文“就需 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意思是一致的。“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 要害”这句话是衍化出来的,是对文中“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这句话的引申,这个引申 是合理的。该项表述是正确的,不能作为选项。 B 项对应的答题阅读区间在材料一的第三自然段,“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 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选项是一 个假设判断,“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这个跟文中“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 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一致。假如这个假设成立,会造成什么样 的后果呢?是有可能出现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是不是在人类控制之中,就没有威胁呢?不,还 是一种威胁,原文中说道:“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 福。”选项的假设与判断都跟文中一致。该项表述是正确的,不能作为选项。 C 项对应的答题阅读区间是材料一的第五自然段。“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 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比较选项与原文,需要 厘清两个不同,一个是选项用了“等人”的表述,文中只是举了阿西莫夫的例子,但不等于只有阿 西莫夫持这种看法,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这个看法”有这个,就会有那个,所以这个表述是可以的。 另外是多了一个“失控”的表述。第五自然段第二句话“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 之上,而是恰恰相反。”反叛是肯定没问题的,失控包不包括在里面呢?我们看看后面的“所有依 赖人工智能……”表示也把失控排除在外。该项表述是正确的,不能作为选项。 D 项对应的答题阅读区间在材料二。材料二第一自然段末提到了这两种能力,“同步利用‘错 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完全照搬文中说法。“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这是 形象的说法,命题者用抽象的方式改变了说法,“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与原文形象的说 法是一致的。我们只需要判断这两种能力属不属于“形式逻辑”就可以了。什么是“形式逻辑”? 材料二第一自然段提到过“形式逻辑”,“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 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 全面超越人类。”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读到形式逻辑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化”,从材料二整 体的意思来看,这两种能力恰恰很难数据化,根据这个我们就可以判断这项是不正确的,作为选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B.《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文章以此为例, 说明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 C.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 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 D.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难取得突 破的重要原因。 第 2 题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 B。 【参考答案】 2.(3 分)C 【答题解析】 A 项,对应的答题阅读区间在材料一的第二自然段。“从局部看”文中表述是“从经济效益看” 经济效益只是一个部分,表述为“从局部看”完全可以。“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 提高经济效益”,同一段中“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 “变得有利可图”就是说经济效益提高了,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这就是“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发生动荡就是危及社会的稳定。比较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可以判断 该项的表述是正确的,不能作为答案选项。 B 项,对应的答题阅读区间在材料一的第四自然段。《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 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文章以此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看看材料一第四自然 段开头“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 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就很容易判断这项表述是正确的。 C 项,对应的答题阅读区间在材料二的第一自然段。“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 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 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 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 2+2=8 或者 2+2=0 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 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一句,就可以知道作者认为机器人不能超越人,可以判断这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作为答题选项。 D 项,材料二第 1 段“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 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 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 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心智积淀、 价值观传导、创见、情义这些事人类智能的优势,人工智能不容易做到。选项“文学中保存了人类 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的表述 跟这个是一致的。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 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 B.某网站售价 15 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作家的 “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 C.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其复杂性非任何 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 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后胜,人机合 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 第 3 题 考查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能力层级 C。 【参考答案】 3. (3 分)C 【解题说明】 要解答好这道题,我们收件要概括一下材料二观点是什么?材料二的观点是:人工智能不能完 全取代人类智能,在某些方面,人类智能相比人工智能有天然的优势。然后我们再比较四个选项, 那个选项可以作为材料二观点的论据。 A 项,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都难以辨别诗歌由谁创作的,表现的是人工智能的强大,跟材料二观 点是相反的。 B 项,表明人工智能软件受欢迎的程度,不能作为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论据。 C 项,汤显祖语“恍惚而来,不思而至”就是作者的灵感,这是人类的优势,不是人工智能可 以达到的,这个适合作为支撑材料二观点的论据。 D 项,是突出宫斗神剧的套路化,人机合作写出套路化的剧情是可以的,这个是为了突出人工 智能的作用,不能作为支撑材料二观点的论据。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第 4 题 考查论证手法,能力层级 B。 【参考答案】 4.(4 分) 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 ②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 ③比喻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 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题说明】 要回答好这道题目,首先要知道论证手法有哪些?一般来说,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 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其次,要了解每一种论证 手法的基本特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作出梳理,看看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用其中的例子说明 和验证自己的判断。 (1)对比论证,对应: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此 三点答出其一即可。 (2)举例论证,对应: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只答出第一、 第二段中相关内容如人类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人类具有超强的 价值观的能力其中一例即可。 (3)比喻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答出比 喻论证即可给分,答比喻的修辞手法也给分。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 你的看法。(6 分) 第 5 题 考查对相关观点的判断、分析,能力层级 C。 【参考答案】 5.(6 分) 示例一:同意。 ①材料一是悲观的,认为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在对待人工智能问题上,必须树立底线 思维; ②材料二是乐观的,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人类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是机器 人无法比拟的。 示例二:不同意。 ①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材料一讨论的是科技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材料二讨论的是文学创作 领域的人工智能; ②因为关注领域不同,即使两者态度有所不同,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 评分参考: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 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题说明】 题目要求对观点“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作出 自己的判断,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看这个观点的重点词在“态度”,“态度”是谁的态度,是文本作者的态度,不是你考生 的态度。这个是要区分好的。第二个是文本的范围,是材料一与材料二。第三个,这个观点的核心 判断是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是“截然相反”的,强调不同。 考生可以同意这个观点,材料一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是悲观的,材料二在对待人工智能的 态度是乐观的,并结合文本相应能够举出证据,就可以了。 考生也可以不同意这个观点。按照参考答案的答题思路,是先承认两者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 上有不同,然后认为两者面对的领域不同,不能这样比较。从考生的情况看,能够这样来分析问题 的,几乎没有,大多数的考生会从不同中找出联系或者相同点。比如有考生认为两者不是截然相反 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广东省 2021 届高三二轮冲刺•新高考•信息卷语文试题(五)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5 题。 材料一: 从狭义上说,每个人都有故乡,正如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作家创作的“原乡”都是故乡,网络作者 也如是。幼时的记忆成为故乡的记忆,形成作家的精神模型,不但造就了他们的性情、气质,也影响着他 们的写作风格。网络作者的地域性、民间性也一样浸透在字里行间,还有他读过的书、受到的思想熏陶, 包括诸多生活细节等都会体现在文本中。 从广义上说,无论是网络作者还是传统作家,两者的文学故乡都是同一个。从学术角度来看,网络文 学去除表象,实则更近乎唐宋传奇、魏晋志怪小说,以及张恨水、金庸们写作流派的延续。因而说,自出 处言,传统文学不但是网络作者的启蒙,更是其成长过程中须臾不可离的滋养。网络作者将从传统文学中 获取的阅读体验和从事实故乡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创作无论怎样解析,都必然映照着 “故乡”的影子。不论对“故乡”如何重新定义,都不会妨碍到它在文学创作中作为永恒支点的存在与定 位,传统文学如是,网络文学亦然。 (摘编自向娟《“故乡”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支点》) 材料二: 在传统文学中,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但近年来出现了弱化的迹象,城市文学的影 响力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 革。当作家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在城市中生成时,文学书写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从乡到城的转变。中国现代意 义上的城市生活不过一百多年,但农耕文明史却有数千年,因此虽然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但乡村依旧是传 统文化精神的寄寓之所和心灵故园。尤其是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迎来新机遇。安土重迁、 心系家乡、不忘故园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生成,很多中国作家的笔下也萦绕着一份难解的乡愁情结。 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通俗文学身份使其具有都市文化特征,这使得网络乡村题 材小说一直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类型。尽管如此,乡村书写也并未在网络文学中缺席,而且由于是在虚拟空 间中建立故事,虚构世界要能为人物角色提供停泊身体和精神的港湾,因此更凸显出小说中的故乡意识和 乡愁情感。 一些网络小说从作者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取材,用打动人心的故事反映生活变迁,彰显出网络文 学也要为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赋形的历史使命。《传国功匠》的作者陈酿是温州人,作品讲述温州工匠的传 奇故事,为了多年前一个不同寻常的盟约,“瓯匠”的年轻传人们胸怀家国大义,最终让秘籍《瓯宝图》回 到祖国的怀抱。小说将“百工之乡”温州文化中的工匠智慧、商业精神和地域性格统合在一起,展现关于 民族文化传承的新理念和新思考。从写作者自己的家乡到整体上的乡村,网络小说在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叙 事空间中展开对故乡的书写。 而紧扣时代脉搏,描写改革开放前后家乡乃至中国乡村的整体性变化,展现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 往和脱贫致富创业实践,通过鲜活的人物性格形象表达时代精神的新内涵,是当下网络乡村题材写作中的 “现象级”主题。《大山里的青春》作者罗晓出身农村,对故乡怀有深刻的眷念之情。小说讲述城市青年江 源到农村支教的故事,通过城乡对比折射他在个人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方面的深刻转变,真实地再现了改 革开放前后乡村生活的巨变,也表现出当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 对故乡和家园的书写没有局限在现实题材中,历史类和传统文化类的作品中也常能看见写作者故乡的 影子。何常在的家乡河北邯郸是燕赵文化的发祥地,中山国作为战国时期的燕赵古国曾有过短暂的辉煌, 但史书中缺乏系统的翔实记载,于是他写了《朝堂》。 而在一些幻想类作品中,作者已不满足于将具体的乡村作为故乡的所在,而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 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在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中,太阳系不适宜人类生存了, 人类不得已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去星际间寻找新家园,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是小说最主要的 价值取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和通过拯救地球来救赎人类命运,实际上都是故乡观念和乡愁情 感的扩大和提升,是更高层级的怀乡之作。 中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土地要经过耕耘才能变成适 宜种植的熟地,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耕作土地消耗很大的时间和体力成本,“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 家乡,不愿迁移”。久而久之就强化了故乡意识,乡愁油然而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怀生养自己的那 片土地。体现在文学中,就是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作品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城市生 活发展起来,人疏远了自然和土地。到了信息时代,网络又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由乡土浸润而成的故 乡意识和乡愁情结被带到了新的叙事空间中,继续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 (摘编自桫椤《故乡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并未缺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故乡的记忆造就了网络作者的性情、气质,也影响着其写作风格,狭义的故乡就是网络作者创作 的“原乡”。 B.网络作者以传统文学为启蒙,他们和传统作家的作品有地域性、民间性,广义上看他们的文学故乡 是相同的。 C.故乡是传统文学创作中的永恒支点的存在与定位,所以网络作者必须从传统文学中获取阅读体验和 个人经验。 D.传统文学离不开网络文学滋养,而探讨网络文学是探寻一种新的写作、阅读、传播、娱乐乃至于生 活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愁情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生成,具体表现为人们的安土重迁、心系家乡和不忘故园等。 B.凸显故乡意识的乡村题材小说在网络文学中一直是相对小众的类型,使得网络文学形成了都市文化 特征。 C.乡愁产生的原因和农民耕作土地成本有关,生产力低下造成的高成本消耗让人不愿迁移,故乡意识 被强化。 D.在信息时代,被带到新的叙事空间中的乡土浸润的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仍然有感动读者的强大能 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描述网络文学的一项是(3 分) A.张恨水写作流派的延续 B.停泊身体和精神的港湾 C.具有都市文化的特征 D.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近年来乡土文学的现状。(4 分) 5、网络文学是如何体现故乡意识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1、答案:B 解析:A.缩小范围,材料一第一段说“每个作家创作的‘原乡’都是故乡,网络作者也如是”,可见传 统作家创作的作品中的“原乡”也是故乡,选项中说“狭义的故乡就是指网络作者创作的‘原乡”’缩小了 范围。另外,“创作的‘原乡’都是故乡”并不等于“故乡就是‘原乡”’。C.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二段说 “网络作者将从传统文学中获取的阅读体验和从事实故乡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可见“个人体 验”并不是从“传统文学”中获得的。此外,“必须”绝对化。D.主客颠倒,材料一第二段说“传统文学 不但是网络作者的启蒙,更是其成长过程中须臾不可离的滋养”,可见“传统文学离不开网络文学的滋养” 表述反了。 2、 答案:B 解析:因果倒置,原文为“网络文学的通俗文学身份使其具有都市文化特征,这使得网络乡村题材小 说一直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类型”。 3、答案:D 解析:A.材料一第二段说“网络文学去除表象,实则更近乎唐宋传奇、魏晋志怪小说,以及张恨水、金 庸们写作流派的延续”,可知主语是网络文学。B.材料二第二段说“虚构世界要能为人物角色提供停泊身 体和精神的港湾”,可知主语是乡村书写中的虚构世界,而虚构世界和网络文学分不开。C.材料二第二段 说“网络文学的通俗文学身份使其具有都市文化特征”,可知主语是网络文学。D.材料二最后一段说“中 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说的是乡土观念。 4、答案:①尽管城市文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乡土文学出现了弱化迹象,但乡村书写并未在网络文学中缺 席。②乡村依旧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寄寓之所和心灵故园,尤其是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迎来 新机遇,很多中国作家的笔下也萦绕着一份难解的乡愁情结。(每点 2 分) 5、 答案:①从历史和现实取材,从写作者的家乡到写整体上的乡村,用打动人心的故事反映生活变迁。 ②紧扣时代脉搏,描写改革开放前后家乡乃至中国乡村的整体性交化,表现时代精神新内涵。③通过科幻 作品表达怀乡主题和忧患意识,将地球甚至太阳系当作人类的家园和生命故乡,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家国情怀。(每点 2 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