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信息性阅读突破 教学设计-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一 信息性阅读突破 教学设计-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ID:686528

大小:2.07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 I(信息性阅读 ) ——论述类文本快速阅读突破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与高考模拟题——1、把握论述类文体特点和高考命题 规律;2、找准快速阅读、准确解题策略,形成解题思路与方法。3、让学生将论述 类必备知识做好思维导图,脱离资料书,在脑海里建立知识网络。4、坚持限时训练, 争取 20 分钟内快速、准确完成五道题。 〖设计思路〗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这一专题一直处于改革变化之中,从 2017 年新课标出 现非连续性文本以来,一直到 2020 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论述类文本和实用性文 本一直是分别考查,但 2020 新高考全国卷Ⅰ(山东)将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 阅读合二为一,称为现代文阅读 I ,也称为信息性阅读,分值由原来的 12 分变成了 19 分。篇幅大大增加,以历史地理学为命题背景,设置了两则材料。对考生搜寻、 锁定、分辨、提炼以及呈现文本关键信息能力提出新要求。 不仅选材方面发生变化,题型方面也发生变化:由之前传统的 3 小题变为 5 小题,包含 2 道主观简答题。1~3 小题(单选题)每小题 3 分,第 4 小题 4 分,第 5 小题 6 分。第 1 小题属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第 2 个小题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 断。第 3 小题属于对材料外论据的分析。第 4 小题要求结合材料给历史地理学下定 义,在考查学生把握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融入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体现 了对学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第 5 题考查分析文章 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为此,有必要对论述类文本进行专题突破。 要实现突破,应该要做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点要 求并参考题型示例;二是熟悉学情,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三是引导学生剖析高考真 题,研究文本特征与命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四是加强快速答题训练,巩固成果。 课堂教学主要设计四个环节:一是学情定位,根据学情确定复习目标,设计复 习内容、重点难点,关注学生的思维;二是考点明路,研究考试说明,“温故”以 “知新”;三是失分悟法,帮助学生找出答题失误的原因,调整阅读方法;四是方 法操练,借助阅读训练形成快速准确答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 2020 年高考论述类文本原文及试题,2021 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及典型 模拟题,并认真剖析,准备教案和学案。 突破一:立足论述类文本,强化快速阅读能力(第一课时) 〖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调查学情:在现代文阅读 I(共 19 分)的三道客观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的回答 中,得分率不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答题心理:现代文阅读 I 是高考的开场 题,它的得分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心态与高考整体得分,正确地选定答案需要审慎 阅读、甄别选项,而审慎阅读、认真甄别又需要大量时间,有大部分学生大概需要 25 分钟,甚至有少部分同学需要 30 分钟,这是学生阅读此题的最大困惑。②答题 方法:筛选勾画,比对分析,费尽心力,二选一往往选错;③答题思维:从字面审 视选项逻辑,迷失于“陷阱”,无法准确判断选项正误。 2、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①忽视整体文脉把握,重技巧轻理解。②重信 息筛选,轻篇章的分析综合;重细节比对,轻多则材料的内在关联。③缺乏快速整 合能力,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有偏差。④不能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明确学习目标: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①立足文本,就文论文,强化整体 读文意识;②进一步训练快速阅读与答题能力,形成解题思路和方法。③让学生将 论述类必备知识做好思维导图,脱离资料书,在脑海里建立知识网络。④坚持限时 训练,争取 20 分钟内快速准确完成五道题。 二、考点明路 (一)明确考纲,明确要求 1、关注考纲变化: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 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 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 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 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 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 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 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摘引自《中国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文章 2、注重选文特点,关注命题变化:从 2020 年新高考及 2021 高考适应性考试发 现,信息性阅读选材的变与不变:①.非连续文本。②.文本规范,章法结构严谨、 语言风格迥异。③.兼顾论述类与实用类文本。④.材料拼接后,张力大、思维空间 大、侧重点区分度大。⑤.设题科学,重视概括能力、思辨能力。 总之,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真求实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 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①本专题考点不再固定,重点训练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检索筛选能力、核心内容 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②备考重点是概括的全面性和学生表述的准确性。针对典型 题型,拓展训练宽度,查找学生薄弱点。 2、 突出重点、强化难点:依据 2020 年高考及选文特点与题型特点,要注意区 分论述类与实用类文体不同特点,注重整体阅读,把握行文思路,注重对概念的理 解,评价作品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审慎确证原文的判断。 (二)真题引路,发现规律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①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 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 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②成书于公元 1 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 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 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 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 6 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 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 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 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③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 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 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 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④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 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 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 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 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 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 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 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 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⑥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 20 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 30 年代以后 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 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 年,《禹贡》开始以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 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 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 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 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 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 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 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 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 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 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①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 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 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 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 阶段。 ②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 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 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 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 1 000 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 居算起,距今已达 4 000~5 000 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 3 100~3 600 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 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真题演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 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 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 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 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解析 B 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语助它来开展儒 学和历史研究”,属于加强因果。从材料一第 4 段可以看出,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 较为发达,是因为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治学,而不是因为学者要借助它开展儒学和 历史研究。C 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分析错误,原文材料二第 2 段 表述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D 项,无中生有,选项中“地理环境由自然 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在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 A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 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 1935 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 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 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 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解析 C 项,以偏概全。分析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可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 国际上领先”得益于诸多方面,如研究机构的完善和研究队伍的壮大,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 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 扩大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只是其中的两个 方面,原文表述中并没有说明其为主要得益点。 答案 C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 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解析 根据材料一第 5 段,“沿革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疆域政区、地名和水 道的变迁”“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A、B、C 三项分别对应“疆域政区、地名和水 道的变迁”,而 D 项“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更多的会侧重分析演变原因与过 程,因此不属于沿革地理的研究范畴。 答案 D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答案 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 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 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答案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 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 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自我评价】 答题分数统计 错误原因分析 考查要点落实 明确各题的考查点(是□ 否□) 答案符合答题要求(是□ 否□) 掌握各题型的答题步骤(是□ 否□) 知识盲点标记 【探究规律】透析命题思维,解读高考考向 (一)、选材上:凸显核心价值,强化思辨能力 2020 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卷在现代文阅读上有新的突破,将原论述性阅读和实用 性阅读合二为一,定位为信息性阅读。所选文本属于论述性文本,两则材料均有较 强的说理性,较清晰的论证过程以及较为立体的论证结构,论点与论据之间关系紧 密。话题带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 (二)、命题上:落实“四层四翼”,考查关键能力 这类阅读以筛选整合材料的相关信息为目的,设 5 个小题,3 个选择题,2 个简 答题: 第 1 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考查重点是对文中基本信息的加工、 转换表述。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 2 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 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逻辑推断。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有关说法的正误,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 3 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要求考生既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又要 理解概念的外延,对材料外论据的分析题。题目要求理解文中的历史地理学和沿革 地理的内涵和外延,选出“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 第 4 题要求给“历史地理学”下定义,实际上是考查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需要考生准确解读全部阅读材料,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并对材料准确理解、综合分析, 同时需要考生知道下定义的要求。 第 5 题考查分析文章思路和结构的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 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速读点拨】:回扣一轮知识,解读文本信息。 本题是信息性阅读,所选文本属于论述性文本,论述性文本的阅读要注意把握 文本特征,理清文本思路,了解论证方法、把握观点态度。 快速阅读一:抓特征 本题是信息性阅读,所选文本属于论述性文本,论述性文本的阅读要注意把握 文本特征,理清文本思路,了解论证方法、把握观点态度。 1.要了解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 ①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准确、鲜明。 ②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 卒章显志;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 ③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 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 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本题材料共两则:材料一论述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作者认为 中国历史地理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在作者看来,历史地理学具有空间和时 间相结合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 2.要了解论据(用什么来证明)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论据有两种: 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②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 顺序。 在材料一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如:举《禹贡》说明我国历史地理 学的起源很早;举《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说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在汉代就初具雏 形。在材料二中,举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说明 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 快速阅读二:理层次 3、要弄清论证(怎样证明)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 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 内在逻辑关系。 材料一共六个自然段,各段内容要点如下: 第①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第②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 革地理。 第③④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研究内容和发展情况。 第⑤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 第⑥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 就。 材料二一共两个自然段,其各段内容要点如下: 第①段,历史地理学的特点:空间和时间相结合; 第②段,历史地理学体现了发生学的原理。 快速阅读二:圈画关键信息 1、关键句子有: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段首句、段尾句等。 2、关键词也要圈画:一是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如年代时间、 重要修饰限制词语等;二是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果关 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例证关系等。 三、失分悟法 (一)典题再现明学情,查找知识薄弱点 (2021 届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 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 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 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 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 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 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 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 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 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 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 《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 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 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 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 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 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 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 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 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 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 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 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 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 陷,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 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 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 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 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 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 、人工神经网络(ANN) 等仿生大招, 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 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 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 2+2=8 或者 2+2=0 甚至重量+温度=色彩 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 人迷糊。 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 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 到底是阿 Q 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 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 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 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 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 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 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 (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 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 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 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 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 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 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1、答案 D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为一 种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B. 《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文章 以此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 C. 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 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 D. 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 更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2、答案 C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 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 B. 某网站售价 15 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 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 C. 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其复 杂性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 D. “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后 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 3、答案 C (二)经验总结,方法突破 1、发现知识薄弱点:①客观选择题第一道题 A 项和 D 项理解不到位,错误 较多;②主观题第 4 题,得分率低,主要是概念不清(方式、方法、结构)指 令不明(指明方法-分析作用);③主观题第 5 题,观点不明确,不能结合材料谈 看法。 2、方法突破 1 .将论述类必备知识做好思维导图 精准分析论证特点 分析论证方式 的选择特点 论证方式分为两种:立论和驳论。(1)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 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 立论。(2)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 点就是驳论。一篇文章的论证方式多数情况下是立、驳结合, 或以立论为主,或以驳论为主;或先立后破,或先破后立,或 边破边立。 分析论证结构 的安排特点 分析论证结构特点,先要看全文的论证思路和结构,是总—分 —总式还是总—分式,或者分—总式。分析本论部分,是横向 展开,还是从纵向展开;是并列式、递进式结构,还是对比式, 或者立驳式结构。 分析论证方法 的使用特点 具体说来就是看其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如常见的事实(举 例)论证、道理(含引用、理论)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 果论证、假设论证、类比论证、归谬论证等。 分析论点提出 的位置特点 从论点提出位置上看,中心论点的提出位置主要在开头和结尾 部分。 (1)在开头,特点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让读者尽 快把握观点。 (2)在结尾,特点是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振聋发聩,引起读者 的强烈共鸣。 2 .强化整体读文能力。 读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答题的优劣。信息性阅读,由多则材料组成,要注 意材料的出处或标题,其出处或标题一般能帮助我们把握论述的对象或作者的观点, 比较这些材料的出处或标题,能大致看出这几则材料的侧重点或观察、评论的视角, 有利于把握材料的观点态度。另外还要注意寻找层次标志或分论点,进而理清文章 的行文思路。 带着四个问题阅读全文:论点是什么?证明论点的论据是什么?从什么角度 来论述论点?论证的结构和方法是什么? 3 .强化快速阅读能力。信息性阅读,以信息的筛选整合为核心,信息可以是 文中的观点、概念,也可以是某一特定内容。继续训练筛选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 能力,抓关键词句,做简要勾画。 (2021 届湖北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来,字母词呈迅速扩张之势。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为例, 第四版收录字母词 39 个,第六版猛增到 239 个。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明确规定的不该使用英语的地方,字母词也屡见不鲜。我们中国人生产 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始流行“洋名”或汉英混合的名称。只见 高耸在大都市的一些公共建筑、楼盘上的英文标识,而不见汉语踪迹,让人 恍若到了英语国家。字母词在汉语通用领域扩张,向社会发出了汉语英语可 以混杂的错误信号。 英语入侵汉语,危及汉字汉语的安全。近二三十年来,英语正在改变中国 年轻人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改变他们对汉字汉语的感情。汉字是中华文 化的基因、基石,如果任由字母词扩张、泛滥,将危害汉语的纯洁性,冲击 中国文化的基础。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字母词也出现全球化的趋势。我们 不能把字母词拦在中华文化的大门之外,可是也不能任由字母词泛滥成灾。 因此,应该对字母词的使用加以规范和限制。 能不能仿效机动车的出行规定,让字母词的“出行”更规范? 语言文字的使用可分为三个领域。专业领域,也就是专业人员和部分人群 才经常使用的专业用语用词,比如 X 光、B 超、A 股、B 股等。在专业领域内, 有些字母词用汉语代替很不方便。专业字母词只在专业范围内交流使用,不 需要大众都看得懂,又因为它不进入通用领域,对汉字汉语的影响甚微。因 此,专业领域类似“快车道”。公民个人生活领域,类似“慢车道”。面向 公众的通用领域,就像“人行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文规定,国 家机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必须使用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字母词来自外语,外语显然不符合我国通用语言的规范 和标准。 现在,有些人主张取消通用领域对字母词的限制,理由有两条:一是“吸 收外来语丰富汉语”,二是字母词比汉语简单好用。其实,没有人反对吸收 外来语,只是要求翻译成汉语再吸收。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对应的中文简称代 替字母词,同样简单好用。现在通用领域正在使用的字母词,有一些的确没 有相应的汉语简称代替。这就需要政府语言文字主管部门组织权威的翻译委 员会定期翻译公布,比如:“CPI”用“消指”代替,“PM2.5”用“微尘 2.5” 代替,等等。 面向公众的通用领域,是给最广大的人民看的,可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人不懂英语,更不明白这些字母词的含义。在通用领域限制字母词,不仅是 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尊重,也是对不懂外语者的理解和尊重。 (摘编自傅振国《警惕字母词侵蚀汉语》) 材料二: 从秦代“书同文”算起,汉语已然走过了近两千年的历程。当今,出现了新的一景:使 用字母词形成热浪,令人注目。 汉语中出现外来词,自古有之。一种语言,只要跟其他语言密切接触,就 难免出现外来词。汉语的突出特点是使用方块汉字。不管是繁体还是简体, 都能帮助我们把同音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分辨清楚。比如:飞屑吸入人体致 癌 ①,这种石头也能治癌 ②。这里出现了“治癌”和“致癌”,二者的前一个 字都读 zhi。正是因为字的形体有所不同,才保证了不会引起误解。这是使用 拼音文字的书面语做不到的。 面对风起云涌的字母词,一方面,要看到字母词的语用价值。字母词对使 用者而言,具有美感引力。其一,视觉引力,从字形上凸显某种事物,显得醒目突出, 如“巴萨 vs 皇马”。其二,新知引力,通过字形求解字义,增长知识,如 GDP,指国 内生产总值。其三,心态引力,由于新颖而带国际味,因此可以引发人们心理上的高 雅感和奇异感。某种营养品盒子面上,印着小一号字体的 TRT(蛋白质粉)。TRT 是什 么,没几个人知道,可看起来觉得“有档次”。诚然,字母词不属于汉语汉字,不能 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但是,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支外来的特种生力军,让它配合汉 语汉字,发挥其特定的作用,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那么,字母词的普遍使用,会不 会引起汉语汉字的混乱?这不必担忧。阿拉伯数字也是外来的,但是,它们在汉语中 的使用并没有伤及汉字文化,因为汉语有汉语的应用规律。比如八十八岁叫作米寿, 这是因为“米”拆开是八十八;九十九岁叫作白寿,这是因为“百”减去“一”是“白”。 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用法,阿拉伯数字能够干扰吗? 另一方面,要看到字母词的局限性。字母词的使用,缺乏实实在在的群众基础。 比如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除了内行者,能看懂的少之又少。 语言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郑重指出:“辞达而已矣。” 广大群众看不懂的东西,其生命力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明确字母词这一弱点,运用时 要想办法弥补。个人以为,可以编写一部《英文字母词词典》,同时有必要立 项研究如何做好字母词汉化的工作。 【注】①飞屑吸入人体致癌:出自魏润身《挠攘》。②这种石头也能治癌:出 自柳建伟《突出重围》。 (摘编自邢福义《辞达而已矣》)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汉语通用领域,字母词的不断扩张,错误引导人们将汉语英语混用。 B. 英语改变着中国年轻人对汉字汉语的感情,这会冲击中国文化的基础。 C. 汉语与其他语言密切接触后,不免出现外来词,这在历史上有迹可循。 D. 由于汉语使用方块汉字,所以我们能根据字形将同音的词语分辨清楚。 1.B【解析】(见材料一第二段,“冲击中国文化的基础”的前提是“如果任由 字母词扩张、滥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提出了要对字母词的使用加以规范和限制的观点,运用了比喻 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B. 材料一认为无相应汉语简称代替的字母词可由权威部门定期翻译公 布,比如“很 SA”用“很飒”代替。 C. 材料二介绍字母词对使用者的三种美感引力,视觉引力、新知引力、 心态引力,并对其举例分析。 D. 材料二认为编写一部《英文字母词词典》,并且对字母词进行汉化处 理是可以弥补字母词弱点的。 2.B【解析】(举例不当,SA 不是字母词,是“飒”的汉语拼音字母。)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该批评某些企业,他们将国货品牌的名字冠以各种外文字母符 号,以此提高企业品牌的“高级感”。 B. 有些字母词使用很方便,应该向大众推广。比如 DNA,要是翻译出来 既难记又难写,还不如 DNA 来得简明清楚。 C. 某科研数据显示,2016 年-2020 年每年一周合计 35 天的《人民日报》 样本语料中出现字母词 490 个,共 1597 次。 D. 阿拉伯数字在汉语部分词汇中是替用不了的,比如“推三阻四”、“不 管三七二十一(搬开再说)”。 3.A 【解析】B 项“向大众推广”不对,材料一认为在面对类似“人行道”的 公众通用领域,字母词像机动车一样应禁止使用;C 项材料一明确指出“《国 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文规定,国家机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D 项认为阿拉伯数字在 某些词汇中无法替代,这论证了汉语汉字有自己的应用规律,不属于字母词的 使用范畴。 4.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字母词的特点。(4 分) ①字母词由英文字母或由英文字母、数字、汉字等混合构成;②字母词 来自外语;③字母词具有语用价值(具有三种美感引力);④字母词有局限性 (缺乏群众基础)。(答出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 【解析】综合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答题方向是找“特点”。字母词,由 字母组成的词。相关信息有,专业用语用词,专业领域的专用名词比如 X 光、B 超、A 股、B 股等,“CPI”(消指),“PM2.5”(微尘 2.5 颗粒),GDP(国 内生产总值),TRT(蛋白质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等。得出字母词的 构成特点:字母词由英文字母或由英文字母、数字、汉字等混合构成;字母词, 这个字母是英文字母。相关信息有很多,如:英语入侵汉语,危及汉字汉语的 安全;中国制造的产品始流行“洋名”或汉英混合的名称,公共建筑、楼盘上 的英文标识,“字母词来自外语”“不懂英语”等。得出得出字母词构成特点: 字母词中的字母来自外语,是英文相关词语的第一个字母缩写形式。材料二介 绍字母词,第三和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具有语用价值”和“有局限性”两点 内容很好概括。此题难在材料一的特点概括。材料一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文本 信息的整体分析、筛选与概括能力。 4. 有人认为,在对待使用字母词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所不同。你是否 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5.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认为在面对公众的通用领域使用字母词必须有所限 制,如果任由字母词扩张,滥用,会冲击中国文化。(3 分)②材料二认为字 母词的使用不会引起汉字汉语的混乱,不必担忧。(3 分) 示例二:不同意。①两则材料都辩证地看待了使用字母词的问题(2 分)。② 材料一认为在个人生活领域和专业领域可以使用字母词;材料二认为字母词配 合汉语使用,有积极意义。(4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五、课堂小结 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1、掌握信息性阅读(论述类文本)的特点和 高考命题规律;2、找准阅读与答题策略,形成快速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课外训练 (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在阅读方面,人类与动物并不是全无关联。动物能否 看懂环境,往往决定着它能否安全地生存下去。人既要阅读作为客观世界的环境, 也要阅读以符号为中介的书籍。 当人越来越多地阅读书籍的时候,人对客观自然环境或环境的阅读也发生了变 化。这就是说,人在“看”自然、“看”其他存在物、“看”其他人时,已经带着 自身有价值取向的意义和理解结构去“看”客观世界了。阅读就是一个通过编码符 号进行的意义再生成过程。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 与远在欧美的哈贝马斯、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 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来。 (取材于韩震《阅读的本质》) 材料二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阅读 10 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 7.6%的国民阅读 10 本及以上电子书。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见下表: (取材于刘彬《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材料三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然而,互联网的出 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还 有什么能阻止书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人类的情感,还是书籍超越文本载体的价值所 在? 上世纪后期,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 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书页上的文字, 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括封面、字体、配图等书籍的各个要素。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封面进行排列,我们就会发现,公众对 文本及作者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印刷字体和封面一样,能够代表 书籍所处的时代。不断翻新的技术使在书内大批量印刷图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书 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同一版本的书与书之间几乎没有区别。然而随着时间 的推移,不同的读者或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 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 代影响。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及随之而来的 修正,都可能带来同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从中,我们或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 改变,或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转变。纸质书的装帧过程也给后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 遗产。在一本 1630 年左右的书籍装帧中,人们发现了 17 世纪早期一位书商的记录, 其中提到莎士比亚的另一出剧作《爱的功劳》。早有学者提出过莎翁曾写过对应《爱 的徒劳》的另一剧本,这个发现显然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 “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是积极的,它让 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值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 (取材于陆纡文《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快质书的价值》)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阅读”。 B.无论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是一个意义再生成的过程。 C.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2019 年成年国民中至少有 7.6%的人阅读量不少于 10 本。 D.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 2019 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 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 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 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D 项,“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 2019 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说 法错误。根据材料二图表所示,2019 年期刊的人均阅读量是 2.33,电子书人均阅读 量是 2.84,很显然,期刊的人均阅读量比电子书要小。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是( ) A.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 一部分。 B.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 C.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 择。 D.因为物质形式本身和印刷装帧流传所产生的意义,纸质书难以被电子书彻底 取代。 【答案】D A 项,“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 产的一部分”说法错误。结合原文“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 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贝马斯、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 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来”分析可 知,两个维度应指时间和空间维度,并非指纸质书和电子书,选项曲解文意。 B 项,“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 说法错误。通读全文可知,三则材料并未提及“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的原 因,只是在材料二的图表中显示报纸的阅读量较大;且综合材料所述以及我们的认 知可知“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也并非是人们选择阅读载体的原因, 选项无中生有。 C 项,“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 的选择”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 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 书页上的文字,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括封面、字体、配图等 书籍的各个要素”分析可知,文中并没有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的信息; 且文中亦无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因素的分析。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社会学”理论的一项是( ) A.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 B.宋代雕版书多用歇、颜字体,特色鲜明,墨色清润,刻写精良,为后世所重。 C.书籍会因为阅读者留下的签名、批注等独特个人印记而增加收藏价值。 D.同一书籍因传抄、印刷、装订而产生的版本差异,给书籍打上鲜明的时代格 印。 【答案】A A 项,“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 不符合,“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只是单纯的作为商品存在,并没有 影响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 I(信息性阅读 ) ——实用类文本(新闻类)快速阅读突破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与高考模拟题——1、把握实用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和高 考命题规律;2、找准快速阅读、准确解题策略,形成解题思路与方法。 〖设计思路〗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这一专题一直处于改革变化之中,从 2017 年新课标出 现非连续性文本以来,一直到 2020 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论述类文本和实用性文 本一直是分别考查,但 2020 新高考全国卷Ⅰ(山东)将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 阅读合二为一,称为现代文阅读 I ,也称为信息性阅读,分值由原来的 12 分变成了 19 分。 既然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都要考查,2021 届高考,这一专题有可能打 破常规,将两种文体以非连续性文本形式一起考查,为此,也有必要对实用类文本 进行专题突破。 要实现突破,应该要做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点要 求并参考题型示例;二是熟悉学情,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三是引导学生剖析高考真 题,研究文本特征与命题规律,掌握答题方法;四是加强快速答题训练,巩固成果。 课堂教学主要设计四个环节:一是学情定位,根据学情确定复习目标,设计复 习内容、重点难点,关注学生的思维;二是考点明路,研究考试说明,“温故”以 “知新”;三是失分悟法,帮助学生找出答题失误的原因,调整阅读方法;四是方 法操练,借助阅读训练形成快速准确答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 2020 年高考实用类文本原文及 2021 年模拟题,并认真剖析,准备教案 和学案。 突破二:立足实用类文本,强化快速阅读能力(第二课时) 〖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调查学情: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对现代文阅读 I(信息性阅读 )这一专题, 论述类文本训练较多,而实用类文本(新闻类)训得太少,有时得分率也不高。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本意识淡薄,学生对新闻尤其是对消 息或访谈等文体特点理解不透彻;二是放弃阅读全文,没有全面了解新闻事实当然 无法准确答题;三是考查范围广,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难以快速区分;四是重信息 筛选,轻篇章的分析综合;重细节比对,轻多则材料的内在关联。 三、2、明确学习目标: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①立足新闻类文本,强化快整体 读文意识;②进一步训练快速阅读与答题能力,形成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考点明路 (一)研究考纲,明确要求 关注考纲变化: 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 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 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 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 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 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 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 步探究的问题等。(摘自《中国考试》2019 年第 12 期) 新闻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内容,它的选材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时评和访谈 等五大类,其共同特征是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虽然各种新闻文体之间存在着 较大差异,但考点还是相同的。 (二)、真题引路,发现规律 (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 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 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 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 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7 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 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 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 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 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 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 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 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 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 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 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8 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 6000 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 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 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 金注入经济。他们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 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 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 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 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 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 4.0”》,《参考消息》 2020 年 6 月 6 日) 1.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 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 202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 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 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 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 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B 项,“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原文“5G、数 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 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 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可知并未提及不利于建设 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选项无中生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 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 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 入经济,是因为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2020 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 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 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 死抠字眼。 A 项,“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原文“这一决策既是应对 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 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可知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 作出的战略选择,并非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探究规律】 2020•全国卷Ⅰ为非连续文本,由 3 则消息组成,几则材料围绕一个话题“新基 建”展开,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功能作用、 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凸显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 注意求同存异。(1)弄清楚几则材料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的报道,各自传递 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1、 ①了解新闻要素,寻找有效信息区间;②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 ③筛选整合,分条作答。 2、 比较各则材料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事件消息、原因评论等) 四、失分悟法 (一)再做真题 方法突破 (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 “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 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 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 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 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 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 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 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 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 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 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 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 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 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 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 “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 明日报》2019 年 5 月 8 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 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 1200 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 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 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 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 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 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 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 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 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 年 2 月 21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 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 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 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 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答案】C C 项,“今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 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说法错误。结合材料四“与缅甸、老 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 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 1200 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 的主产区”分析可知,原文只介绍了云南的生态资源、地理资源的优势,并未涉及 “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表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 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 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 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 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B B 项,“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 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说法错误。结合原 文“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 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分析可知,选项缩小的范 围。 (二)经验总结 方法突破 新闻类文本与其他文本做题方法大同小异: 1、对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题,学生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 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 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 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2、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学生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 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 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 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加大阅读范围,平时要多关注时事新闻,精题精做,加强训练,提升 能力。 四、方法操练 (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 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 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 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 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 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 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 《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 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 已经 84 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 12 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 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 他的婚烟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 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 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 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 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 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 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 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 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 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 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 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 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 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 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 年 5 月 13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 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 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 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 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答案】D D 项,“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其中“背离现实逻辑的想 象”错,原文“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 心”,可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带来“震撼效果”,选项曲 解文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 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 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 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 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答案】D D 项,“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错,原文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 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可知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新冠肺炎疫情, 并非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问题。选项主客颠倒。 3.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 【答案】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 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 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 最后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方法小结】 1、了解“新闻访谈”的文体特征 1)定义: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些问题去访问知情者、事件本人或专家,请他们 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就叫访谈。 2)访谈的对象肯定是人,而访谈的内容可以是新闻事件或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人们 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人物专访。 3)访谈的基本特征是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即访问的目的性特别强,针对某人、 某事、某个问题,围绕一个中心提问;访谈的人、事、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4)做好访谈必须做好三点:对访谈的对象和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访谈主题要明 确,提问要清晰而且有针对性;要有较好的提问技巧。 5)访谈的提问方式①趣问——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②直问——直切主题,不转 弯抹角。③推问——用推测的方法,引导采访对象说出真相。④旁问——不问原问 题而有意问另一个问题,调节氛围、情绪。 2、“新闻访谈”快速阅读点拨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 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问答,深入研究 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章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文章读解分析方 法一样。 五、课堂小结 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与高考模拟题——1、把握实用性文章的文体特点和高 考命题规律;2、找准快速阅读、准确解题策略,形成解题思路与方法。 六、课外训练 (湖南省郴州市 2021 届模拟卷)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 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供 应链安全,才能畅通国内大循环,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 型增长。 加强基础研究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2019 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 为 1335.6 亿元,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为 6.03%,但与发达国家 15%-20% 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须继续深化改革,持续提高基础研究投入 比例,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研究水平,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控产业 发展主导权。企业家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同时还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 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这样才能让包括关键核 心技术攻关在内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因此我们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 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更多高校、 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最 后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因为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 心技术攻关中具有突出优势,表现在技术攻关规划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能够 集合精锐力量、集中宝贵资源开展集中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摘编自人民日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材料二: “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xxx 就以深圳经济特区 40 年改革开放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例进行深度总结,再次强调创新是第一动 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未来。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大胆闯、试的改 革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但做到了“一子突破”,还起到了“激活全盘”的作用。 从创办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到培育出我们自己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民族 企业:从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到各大金融总部机构分支机构高 密度聚集;从建立第一个出口工业区,到成为集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于一体的 重要城市,一系列创新实践让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支持了特区经济实现高 速发展. 只有在创新方面长期不懈坚持,才能实现科技水平的大跨越。深圳等经济 特区的改革实践表明,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 势能,才能更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才能实现科技水 平的大跨越。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到抢占战略性新 兴产业先机、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圳跻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方 阵”,按下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进键”。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推进全面创新。推动形成以国内大 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优化提升 空间发展格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为实现更 高水平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要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通过 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 势;推动产业在区域间的特色化发展,找准地区产业链定位,实现制造业、服 务业融合发展;打造人才“蓄水池”,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落户本地,实现各 类要素在创新环境中充分释放活力和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特区的创新是蕴含巨大勇气的创新,是永不停步 的创新,是科学全面的创新。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为新起点,在应对变 局中开新局,在守正创新中担使命,努力培育更多创新的种子,不断推动质量 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必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 (摘编自魏琪嘉《以坚持创新赢得发展主动权(新论)》) 材料三: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30 年来,早已高楼林立的陆家嘴仍发生着巨 大变化。是什么让老上海始终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是创新。30 岁的浦 东因创新而生,凭创新而兴,引创新潮流,创新是浦东最靓丽的底色。 创新是保持领先的重要动力。爱拼才会赢,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浦东就 是鲜活的案例。 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也绝非一劳永逸。随着创新的推进,一切都在随之发 生变化,唯有随时调整不断突破,才能让创新活力不断涌流。 创新是系统全面的科学布局。唯有各领域的高效协同、同步创新,区域发 展才能走得长远。 创新不是起点,更没有终点,创新是一种状态;创新没有界限,更不能孤 立,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创新无处不在,浦东无比靓丽。 (摘编自人民网《创新是浦东靓丽的底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供应 链安全,才能畅通国内大循环,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 增长。 B.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大胆闯、试的改革和创新,不仅做到了“一子 突破”,还“激活了全盘”,一系列创新实践让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支持 了特区经济高速发展。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改革实践表明,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 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方能更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D.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在优化提升空间发展格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为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创造有利条件。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 链整体效能”引发思考,有的放矢地阐明如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观点。 B.材料二就 xxx 的讲话,结合深圳经济特区 40 年改革开放实践积累的宝贵 经验,从创新与发展、创新与改革、创新与人才资源等角度论述了创新是第一 动力。 C.材料三重点分析了创新是浦东最靓丽的底色。在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之 际,浦东一蹴而就,因创新而生、而兴,引创新潮流,创新活力不断涌流。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下人们对“创新”问题的一些看法,具有很 强的现实意义,创新除了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大变革,还要协同其它。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田子坊是上海最著名的老街弄堂,这里除了老上海风格的街道建筑,还有 很多网红小店等,许多文艺青年来这里以新颖、独到的方式展现“老上海”新 风貌。 B.上海陆家嘴白贸试验区管委会首次采用“业界共治+法定机构”管理模式.优 化业界参与的营商环境,快速吸引了国内外 127 家企业地加入,成为吸引外资 的榜样。 C.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不到两年就实现整车出口:山姆中国会员旗舰店 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 76 天,这些效率足见上海凸显出创新带来的活力。 D.分布全浦东区的近 4 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将垃圾分类、机场客流、河道污 染等各类数据源源不断同传“城市大脑”。智能城市管理成为浦东强有力支撑。 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我们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要在哪几方面着力? (4 分) 参考答案:1.D(D 项混淆已然与未然的时态,原文是“当前……创造了有利 条件”,而选项是“……将在……等方面”。) 2.C(C 项无中生有,“一蹴而就”分析错误,应该说,原文分析浦东 30 年随 时调整不断突破, 才能让创新活力不断涌流的,并非一蹴而就。) 3.A(A 项,阐述的老上海风貌留给现代人的印象,不能支撑材料三的中心论 点“创新是浦东靓丽的底色”。) 4.参考答案:①加强基础研究;②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③推进 产、学、研深度融合;④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评分细则:4 分。四个要点,每个要点 1 分,大意对即可。 信息性阅读 之 突破 信息筛选——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和模拟题,1、进一步训练内容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运 用批判性思维对选项进行逻辑辨证;2、通过做题,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不断反 思总结,探究答题策略,快速、准确做好题目。 〖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调查学情: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对现代文阅读 I(信息性阅读 )这一专题,三 道客观题得分率低 ,一般都要错 1 至 2 个, 特别是第一题和第二题,排除两个, 剩下“二选一”时,往往选错, 因此要想办法突破。 究其原因:①不能准确弄清某些知识或内容的概念;②忽视整个选项的内部的 语法关系、语义关系与逻辑关系;③忽略选项各部分在原文中的对应关系,理解肤 浅,推敲得不够仔细,导致逻辑关系混乱;④缺少必要的逻辑知识,分不清逻辑学 中的各种条件关系等。 二、考点明路 1、研究考纲,明确要求 信息筛选是信息性阅读考查的重点,信息性阅读常从“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或“对材料相关说法正误的判断”角度设题。所谓“信息”,是指材料要告诉 读者的内容,可以是一种认识、发现或感受,也可以是蕴含某些知识或内容的概念、句 子或关系等。就信息性阅读考查的形式而言,信息要点的筛选就是对命题人归纳、概 括、转述相关内容正误的判断。因此,明确命题人设置选项的手法,洞悉选项常用的设 误陷阱,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是准确答题的关键。 2、必备知识 建构 三、真题引路,发现规律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 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 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 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 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思维流程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A.《禹贡》和《汉书·地 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 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 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 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从材料一第 1 至 3 段相关内容找到依 据,如“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 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正确 答案 A (2021 届八省适应性考试)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 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 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 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 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 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 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 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 项,“沿革地理在中国 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 古代学者需要语助它来 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 从材料一第 4 段可以看出,沿革地理在 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它关系到国 计民生和治学,而不是因为学者要借助 它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 属于加强因果 C 项,“最能彰显现代地 理学的科学特征” 原文材料二第 2 段表述是“这是近现代 科学的重要特征”。 概念扩大范围 D 项,“地理环境由自然 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 选项在文中没有依据。 无中生有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A. 对“人机大战”这样 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 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 宽视域,厘清思路,善 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 抓住问题的要害。 (材料一第 1 段)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 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 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 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 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 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 正确 探究规律 找到对策 1、从 2020 新高考到 2021 届八省适应性考试,发现第一题题型发生变化,由“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变为“不正确的一项是”所以,一 定要审清题干。 2、准确理解文意“三步骤” 第一步:抓住文章思路。阅读时,要大致搞清楚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文中运 用了哪些材料,哪些材料证明哪个观点,结尾得出怎样的结论。 第二步:勾画圈点信息。在文中圈画出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 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表已然未然的词,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的词等。 析。 B. 如果盲目研发军用 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 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 远的将来出现,即使处 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 类也是一种威胁。 ” (材料一第 3、4 段)“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 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等语句 正确 C. 阿西莫夫等人所谓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 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 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 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 亡。 (材料一第 6 段)“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 加发人深省…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 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 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正确 D. 都属于人类智能特 有的形式逻辑。 (材料二第 1 段)技术主义者重视“形式逻辑”, 而人类可以“非逻辑性地非逻辑、非程式、非确 定性地工作”。因此,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 “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 能力,应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畴。 概念理解错 误 第三步:题文比对揣摩。将选项语句与原文语句加以比对,看文中语句与选项 表述有无差异处,差异处是什么,有没有改变原文意思。如偷换概念、变更修饰限 制词造成范围的扩大缩小,是否曲解了原文意思,等等。 四、失分悟法 (一)再做典题 方法突破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 “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 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 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 “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 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 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 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 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 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 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轨道”中 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久而久之, 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 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 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 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 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 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 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 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 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 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 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 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 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 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 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 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 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 得越来越相似,“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生活 ——网”,明确告诉我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期积 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 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答案】C A 项,“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表述有误。原文信息是“我们似 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正是由于阅读 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 中慢慢壮大”“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可见二者并非变得越来越相似。 B 项,“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明确告诉我们……”错 误。原文表述为“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可见“预见 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只能说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网络 时代的特点;另外寥寥三字具有言简义丰委婉含蓄的特点,自然不能说“明确告诉”。 D 项,“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错误。原文表述是 “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 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可见选项遗漏了“似乎”,曲 解文意,把推断、揣测说成绝对、肯定;文化仪式相关的表述也背离文意。 (2020·皖南八校一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 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这阐明了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 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 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人类 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的文明 形态。人们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 种族、氏族、民族文化。历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 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流客观存在。 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 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 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随着时间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 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 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 封闭,就会走向衰落。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 鉴,才能更好地获得外部参照,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 自身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 文明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 比如,在当今世界,虽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 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 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我们应秉持平等的观念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加深对 自身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慧、勇气促进交流互 鉴,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走合作共赢之路。 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 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 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 的认识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 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 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把对人类文明发展 的思考与世界力量对比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联系起来,推动不同文明开展平 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摘编自欧阳康《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阐明了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B.抓住了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就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 C.人类文明有机体包含不同的文明形态,它们存在差异,所以其特征是交流互鉴。 D.历史上,受到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不同地区的文明自我封闭,走向衰落。 【错因分析】 此题以选项表述的语意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而设错,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是解 题的关键。B 项,“……就……”表示充分条件,所对应的原文(第 1 段末句)“抓住 交流互鉴……才能破除……”表示必要条件,选项改变了原文的条件关系。C 项对应 原文第 2 段,原文先说“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接着论述人类 不同的文明形态存在差异,并没有说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故选项错误。D 项对应原文 第 2、3 段,由第 2 段可知,“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造成了文明之间交流缓 慢,但“交流客观存在”。“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是第 3 段提 出的一个假设情况,不是“历史上”的客观事实,与“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 也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 A 【易错拓展】 选项中“(只要)……就……”“……所以……”等关联词常是设错关键。判断句“A 是 B”则注意 A、B 概念的范围是否偷换或缩小,A 和 B 的顺序是否颠倒。C 项,原 文第 2 段指出,“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不能反过来说“其 特征是交流互鉴”,因为“其特征”不只有“交流互鉴”。 (二)经验总结 方法突破 如何精准比对信息 ①内容角度。注意选项中有的而原文中没有的内容,或原文中有的而选项中没 有的内容,还有就是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相反、不一致。 ②语法角度。有时利用语法知识来分析选项对应的原句,才能看出选项到底错 在哪里。如看句子的主语,原文与选项陈述对象是否一致;选项在对句子改造时是 否丢掉了一些修饰限定词,或者凭空增加了一些修饰限定词。 ③逻辑角度。关注关联词,分清句间逻辑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错误有:因果关系不当、混淆肯定与否定、条件关系不当(混淆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递进关系不当、目的关系不当、把假设关系说成既成事实关 系等。其中因果关系不当有两种情况:因果颠倒和强加因果。 在选项中出现了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选择句,换言之,就是选项中带有 “只有……才能……”“只要……就……”“因为……所以……”“不是……就是……” 关联词语时,就要考虑它与原文原句所表述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有无改变原句的 逻辑关系。 五、方法操练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 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 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 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 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 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 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 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 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 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 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 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 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 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 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 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 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 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 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 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 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 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 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 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 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 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 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 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 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 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 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 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 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 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 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 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 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 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 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 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 B.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 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 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 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 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 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D 项,“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 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 段说“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 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可见, “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 想系统”,而不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答案:D 六、课堂小结 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和模拟题,1、进一步训练内容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运 用批判性思维对选项进行逻辑辨证;2、通过做题,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不断反 思总结,探究答题策略。正确快速准确做好题目。 七、课外训练 (2021 届模拟题)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 体”创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 备人类的身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计算、 学习、推理等能力具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但即使人工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身体的 某些功能。它终究不是人类的身体。而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 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动力。艺术创作的触发是由 艺术家主体和外部客体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清代画家郑板桥画竹,正是因为他看 到了“院中之竹”后,“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个“画意”就是艺术创作的冲 动。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具有一种能动的选择性。这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不 同的。虽然人工智能现在也可以通过看图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微软小冰 2017 年就具 有了“看图创作现代诗”的技能,但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的“看”与人类通过 身体的“看”具有本质的不同。人工智能的“看”与其说是一种“看”,不如说是 “数据分析”。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所看到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关于事物的数 据、程序、编码等内容。通过分析所“看”之物的数据,人工智能再调动内存数据 库,找到合适的模型、编程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 艺术家的身体状态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整个身体 都会进入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状态。如中国古代诗人写诗之前强调要进入到“虚 静”的状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将自 已的想象、情感、志向、思想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达出来。而对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 来说,其艺术创作过程仅仅是数据的整合、模型的筛选等计算、推理过程。人工智 能并不知道自己所“创作”的艺术为何物,对于它们来说,这些艺术仅仅是冰冷的 数字与毫无温度的符号而已。与艺术家有生命的人的身体不同,影响着人工智能艺 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也在改造着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自己。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指出,当人通过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 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毫无疑问,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艺术家在艺 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另一方面 对象的特质也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对主体形成了某种反作用。正所谓“文如其人” ——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同时“人如其文”——人也会受到文的反作用。 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过程来说,即使它可以对人工智能产生一定影响, 这种影响也仅仅是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情感的积累,而且这些积累是作为 一种数据和符号保存在人工智能的储存器之中,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 不同。 以上从身体的角度对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区别进行了比较, 并认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身体”不同于人工智能机械化、数字化的“身 体”。正因如此,我们才认为人类的艺术创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完全取代。 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 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只不过这里的媒介不再是人类的身体和基本的 艺术创作工具,而是变成了具有某种智能的工具而已。所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 积极作用可以表现为: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 捷化;二、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以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 更多选择性;三、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张新科《艺术、身体与人工智能》) 材料二: 在媒体沟通会现场,技术团队展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的部分绘画作品,不 论是构图、色彩还是虚实,小冰的作品都已经趋近于真人的绘画表达。可以看出人 工智能在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同时,因其对 200 余位艺 术家画作的全面学习,还能在小冰的画作中看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相关专业人 士评价小冰画作:构图很好,静物抽象的涂抹,动物造型的表现能力,艺术的感觉很 准,假装不经意的表现看起来极其不经意,但是该到的点都到了,而且又都能点到 为止,整个画面随意而灵动,敢于大虚大实,敢于让很多东西淹没在黑暗之中。 在小冰的命题创作《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系列中,观众可以惊喜地看到很多绘 画先贤的“复活”:比如使用弗兰茨·马尔克的笔法绘制的在稻田中停落的飞机;比 如好似莫奈绘画的人物徜徉在花海,远处却是明灭的灰霾城市。可以想见,人工智 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给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可以这样认为,人工智能在创造领域的探索并不应以击败人类为目标,而应着 眼于在达到与相应人类创造者的同等水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 优势,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 (摘编自“中国美术家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板桥画竹和微软小冰“看图创作现代诗”都是通过“看”进行艺术创作的,这 说明艺术家和人工智能都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 B.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过程是数据的整合、模型的筛选等计算、推理过程,可见其数 据库的大小决定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水准。 C.从微软小冰创作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看到绘画先贤的“复活”,这是 人工智能把自已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 D.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在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还能通过学 习人类艺术而具有一些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诗人写诗之前强调要进入到“虚静”的状态,这可以看出艺术家的身体 状态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过程。 B.“人如其文”这--说法说明了艺术创作对象的特质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对艺术 创作主体形成了某种反作用。 C.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因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不可能完全 取代人类的艺术创作的。 D.人工智能在创造领域的探索,有助于发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优势和开启“高度 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更好的未来。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人工智能艺术从主题、形式到技术都令人惊叹,面对人工智能对传统艺术的挑 战,公众和学界都应保持理性和宽容。” B.“当人工智能艺术形成人格之后,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理念、常识或将不 复存在,也会导致对人类艺术的取缔。” C.“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艺术创造里面有多少劳动的成分,人工 智能就可以代替多少,并且现在已经实现了。” D.“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能模仿人脑的某些作用,但仍然不像人类身体那样感知外部 环境、进人创作状态,只是‘人工'而非‘人类'行为。”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光明前景的认识。(6 分) 答案:1、D; 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了一定的情 感表现能力,同时,因其对 200 余位艺术家画作的全面学习,还能在小冰的画作中 看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可知正确。A 项中“都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表述不当,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艺术家的“看”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而人工智能的“看” 却与艺术家的“看”有着本质的不同。B 项“可见其数据库的大小决定着人工智能艺 术创作的水准”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 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可知,影响因素还有“学习能力的强弱”。C 项 “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 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这显然与人类本身 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可知,人工智能不能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 2、C; 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可知 C 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 作存在的合法性,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 创作”。A 项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正确;B 项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正确;D 项根据 材料二第三段可知正确。 3.D; D 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对人脑的模仿,但不同于人类身体的感知,能 够支撑“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 用‘身体’创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 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的观点。A 项表述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艺术应当持有的态度。 B 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形成“人格”之后,对人类文明和艺术的冲击与颠覆。C 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的完成和对艺术创造里面劳动成分的代 替,与“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的论点相反。 4.①材料一先使用设问开篇,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引 发关注,并引出“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这一观点。(1 分)②然后 从身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艺术创作的动力、过程以及对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艺术 家个人的反作用,(1 分)并分别对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区别进行 了比较。(1 分)③最后,得出了“人类的艺术创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完全 取代”的结论,并概括了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1 分) 解析:本题考查行文脉络,因此应先从整体把握,确定中心观点;然后按照说理顺序 进行梳理。答题思路为“文章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在此框架内,可 以对说理的角度和方面再进行细化分析。 5.①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捷化;可开启“高度 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②人工智能可融入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体现人文历史 的独特视角;可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更多选择性。③人 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会给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可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 可能性。(每点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解答本题应紧扣“光明前景”,然后逐条分 析。主要结合材料一最后--段中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和材料二中的相关内 容进行概括分析。 突破四 信息性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 ——归纳概括、论证分析、观点评价等答题思路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和模拟题,1、进一步训练归纳概括、论证分析、观 点评价等题目的答题思路;2、通过做题,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不断反思总结, 探究答题策略,正确快速准确做好主观题。 〖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调查学情: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对现代文阅读 I(信息性阅读 )这一专题,两 道主观题得分率低 ,总分 10 分,一般得 5-6 分,极少数同学得 8 分以上,因此也 要想办法突破。 究其原因:①审题不认真,不能发现措辞的细微差别;②知识储备不清晰,有 些模糊;③文本意识不强,考点不明;④归纳概括要点不全,观点评价不到位。 二、考点明路 (一)明确考纲,明确要求 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 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 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 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 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 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 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等。 ——摘引自《中国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文章 三、典题引路,发现规律 (2020 新高考全国卷Ⅰ)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答案 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 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 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解析 下定义的常规格式是“种概念=本质特征+属概念”。解答时应当先从原文 中筛选出体现历史地理学的相关信息,然后再按照下定义的格式进行概括归纳。第 一,要从原文中筛选历史地理学的相关信息:材料一第 5 段中指出就研究内容而言, 历史地理学“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属于“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就研究的 性质而言,历史地理学“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 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从材料二“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 时间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可知,“地理现象”包括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材料二中相关的信息有“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 “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 其规律”。第二,将以上信息进一步整合,保留体现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的信息。 第三,按照下定义的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其中种概念为“历史地理学”,属概念为 “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其余重要特征分点概括出即可。也可以把定义整合成 一个长单句:把“历史地理学是……学科”作为主干句,然后将其他关键信息调整 为修饰的定语添加到主干句中,要注意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2020•全国卷Ⅰ)3.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 【答案】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②疫 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国重点投资支 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答 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 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原文“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 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可概括出“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 响的有效方法”;原文“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 的窗口期”,可概括出“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 窗口期”;原文“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 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 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可概括出“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 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2020•全国卷Ⅱ)3.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 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①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②利用当地资源 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探究规律】 规律(一)归纳概括——检索区间 分类整合 从三道高考题可以看出,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是信息性阅读的重要考查点, 归纳概 括内容要点在高考中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 既可以归纳概括单一材料的主要信息,也可以归纳概括多则材料的中心事件或传 递的主要信息。解答此类题目,要精读深析,确定检索区间,然后分类整合,即按照一定 标准对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者删减、替换,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 [必备知识 建构] (2020 新高考全国卷Ⅰ)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解析 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先要概括归纳各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 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 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解析 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先要概括归纳各段的主要内容。本部分文字按照时 间发展的先后顺序着重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与取得的成就。第 1 段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禹贡》。第 2 段指出《汉书·地理志》 和《水经注》已经具备历史地理学的雏形。第 1、2 两段通过对历史地理学的溯源, 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第 3、4 两段着重分析中国沿革地理作为一门专门学问的开端、 发展与作用,目的在于引出下文对其与历史地理学的区别和关系的论说。第 5 段将 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进行对比,分析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的区别。第 6 段首先 指出历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依托于现代地理学,然后按照年代顺序依次介绍我国 历史地理学不断发展的过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据上述内容简要概括即可。信 息概括要全面,语言表达要简洁明白。 (2021 届八省高考适应性考试)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 比;②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 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湖南省郴州市 2021 届模拟卷)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参考答案:①运用举例论证。列举深圳 40 年改革开放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 突出创新的意义。②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增加论述的可信 度。③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先提出总论点“创新是第一动力”,然后分为三 个分论点(“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未来”“坚持创新,才能实现科技水平的 大跨越”“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推进全面创新”)进行论述, 最后再次总结观点,强调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评分细则:6 分。三个要点,每个点 2 分,其中写出特点 1 分,进行分析 1 分。 大意对即可。 【探究规律】 规律(二) 论证分析——关注结构思路 辨明论证方法 从三道高考典题可以看出,论证分析题作为热点题型,由以前的第二题客观题变 为主观简答题的形式。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考查考生对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 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文本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从论述文的文 体角度对文章进行细心解读,明确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材 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过程怎样,论证结构如何,等等。论证有一个由“此”及 “彼”的逻辑过程和方式,考生要关注的,就是它的由“此”及“彼”的过程以及在这 个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 特别提醒 千万不能混淆论证方法、思路和论证特点 [必备知识 建构] (2021 届八省高考适应性考试)5. 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 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同意。 ①材料一是悲观的,认为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在对待人工智能问题 上,必须树立底线思维;②材料二是乐观的,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超越人 类,人类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 示例二:不同意。 ①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材料一讨论的是科技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材料二 讨论的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②因为关注领域不同,即使两者态度有所 不同,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 【探究规律】 规律三 观点评价——立足文本 有理有据 观点评价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体现了考查考生创新能力的 意图。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是一种自由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 读。观点评价题一般采用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可以是整体理解、评价材料中的观点态 度,可以是分析评价材料局部的主张或言论,也可以是联系实际谈看法、谈意义。解答 此类题目,要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更要立足文本,在不同的文本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做 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深入。 [必备知识 建构] 四、失分悟法 方法突破 (2021 届 模 拟 试 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文学批评在当下确实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处境,一方面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另一方面 文学批评也面临作家和读者的质疑,就是文学批评家本身也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产生了 怀疑。究竟该如何应对现实的问题,该如何走出文学批评的尴尬处境,我们呼唤着文学批评的实 与真。 导致文学批评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批评家自身的 问题,如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批评家缺 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自愿堕落为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吹鼓手;批评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 识和学术修养,无法准确估价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还有的批评家甚至缺乏跟踪与熟悉文 学创作现象的热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态势。一句话,文学批评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批评家 作风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批评家坚持批评要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在批评中坚守文学的精神是一个关键, 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进行平等对话,批评家才能和作家一道展 开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 求。 批评家要开拓视野,丰富理论资源,建构全新的批评话语空间。有些批评家不但没有真正领 会和吸收中国文论的精髓,而且对西方的文论还抱有成见甚至充满敌意。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 理成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批评家也应该有这种文化的自觉和自律,但我们 应该避免在倒掉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都抛掉了,应该尽量使西方学术资源本土化,新的批评话语 空间不能建构,文学批评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谭旭东《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材料二: 如何重建文学批评与读者的联系,使其获得一般读者的认可,从而实现文学批评引领审美潮 流的使命,这就要使文学批评克服各种“寄生”的缺陷,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要从尚未 消化的艰涩理论中摆脱出来,消除理论依赖症,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 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产生一种情感共鸣,从而 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 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 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而把它揉碎,把它从沉睡中唤醒,有时候也把它创造。下判决的 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可以说,他梦想中的文学批评,就 包含着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这就说明,对令人“感动”的文学批评的追求具有共通性,无 论中西。 文学批评应该着力于人心、人情、人性的深切体察,着力于文学人文魅力的感性体认,用通 俗、清新又灵动的语言传递阅读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对话的方式,建立批评家与作家、读者、 作品、世界之间的联系,用贴近生活的文艺观念和逻辑方法进行阐释,推动作家去探索和追求, 同时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 (摘编自明飞龙《从“人的文学”到“人的文学批评”》) 材料三: 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 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身为一个文学 批评家,他必须时刻警觉,同时代文学在技艺上有哪些精进,又有哪些新的开创,这一风格与传 统有怎样的关系,对未来写作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必须有的意识,也是他必须 要在文章和谈话中反复回答的问题。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关 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 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袤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 类生活新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勇气 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词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一度,艰涩理论让文学批评的读者 望而生畏,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认为庞杂的中外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 “水土不服”,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滥用固然是错误的,但如 果完全放弃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感的读后感。 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对阅读怀着 常人难以企及的热忱。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他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阅读,并不断为这个世 界引入新的意义。 (摘编自岳雯《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 【经验总结 方法突破】 1.文学批评应该“以思想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以思想为中心。①有思想的文学批评能与作家平等对话,引导文学创作;② 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让批评家投身其中的理由;③思想能够让文 学批评实现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示例二)以读者为中心。①文学批评应让读者“看得懂、信得过”,引发情感共鸣,重塑公 信力;②文学批评应体察人心、人情、人性,感性体认文学的人文魅力;③文学批评要给读者以 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让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新性题目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明确观点。明确无误地表明观点。一是明确选择性观点,即题干已提供了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观点,只要择其一种“赞同”或“不赞同”即可;二是明确亮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 第二步:引据论述。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恰当引用论据,有条理地陈述。言之有据,言之成 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第三步:联系现实。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除了引用文本,还要合理联系生活现实。(“内 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 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 2.在材料三中,作者将思想比喻为“文学批评的盐”“灵魂”“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你是 否赞同?为什么? 答案:赞同。①作者认为文学批评必须有思想,思想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 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②只有文学批评有了思想,才能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才 能与作者对话,引领读者欣赏与思考;③文学批评的思想来源于理论,要有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如不赞同,要能有理有据分析) 解答评价题“两步走” 步骤一:明确观点。赞成或反对什么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步骤二:分层论述自己的观点。为分清层次,答题时可在每个层次前标上序号或者每层用一 个段落。为防止泛泛而谈或者以述代评,可尝试进行“分论点+文章材料+分析评价”的训练, 做到立足文本,有理有据。 五 、 方 法 操 练 (2021 届 模 拟 试 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材料一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 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 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化名为“中本聪”的学者在 2008 年发表的奠基性论文 《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中第一次提出区块链的概念。作为支撑比特币 运行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实际上是一种极其巧妙的分布式共享账本及点对点价值 传输技术,从其实质分析,区块链就是一种无须中介参与,亦能在互不信任或弱信任的 参与者之间维系一套防止篡改的账本记录的技术。区块链的典型特征表现在:它的结 构是以区块为单位的链状数据块,各节点通过一定的共识机制选取具有打包交易权限 的区块节点,该节点需要将新区块的内容打包成一个区块,向全网广播。由于每一个区 块都是与前续区块通过密码学证明的方式链接在一起的,当区块链达到一定的长度后, 要修改某个历史区块中的交易内容就必须将该区块之前的所有区块的交易记录及密 码学证明进行重构,有效实现了防篡改。在典型的区块链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能够存 储全网发生的历史交易记录的完整、一致账本,即对个别节点的账本数据的篡改、攻 击不会影响全网总账的安全性。典型的区块链网络中,账户体系由非对称加密算法下 的公钥和私钥组成,若没有私钥则无法使用对应公钥中的资产。区块链网络中设定的 共识机制、规则等都可以通过一致的、开源的源代码进行验证。 比如,在一个 100 人的村庄,张三向李四买了一头牛,向他支付了 1 万元。过去,他 要依靠中间人赵六,才能将自己的 1 万元转给李四。而有了区块链系统,张三可以直接 将自己的 1 万元记到李四的账本上,同时交易信息会传到全村,也就是整个区块链系统, 使其他 98 个人也能看到信息。由系统记录整个交易过程,具有可溯源优势,防止赵六 账本丢失或李四不认账等问题。 (摘编自工信部《2016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 材料二 如今,区块链技术正被广泛应用到金融、物流、医疗、文娱等多个领域,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区块链与医疗的结合,符合技术需要支撑纯数字信息技术之外的 其他复杂应用场景落地的趋势。医疗数据共享的痛点主要在于患者敏感信息的隐私 保护与多方机构对数据的安全共享。区块链作为一种多方维护、全量备份、信息安 全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为医疗数据共享带来的创新思路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区块 链无中心服务器的特性使得系统不会出现单点失效的情况,很好地维护系统稳定性。 如图所示,区块链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 医疗数据区块链共享平台 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将给医疗领域带来显而易见的革新,医疗机构、制 药厂、保险公司、社区、设备厂家、政府等都可以从中获利,医疗健康的数据可以更 为安全、快捷的方式进行全网共享, 更好地助力智慧医疗的发展。 (摘编自工信部《2018 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 材料三 信任是一个社会存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必备条件。信任不但可以促成 社会交互,保证预期,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信任并不会自然产生,而是要借 助外力。随着网络社会到来,交互者扩及全球和匿名交互让以政府为主导的信任架构 运行效率降低,社会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形式上,区块链是由多个节点连接而成的网络。实质上,区块链是承载社会交互的 底层技术,具有分布式、开源、透明、防篡改等性质。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中心式的信 息存储方式。中心式的信息存储方式,即所有信息都存放在一个中心节点上,例如银 行、支付宝等。在区块链上,没有中心信息存储节点,用户可以查看节点上的所有信息 记录。区块链上的记录难以篡改,某用户可以篡改自己节点上的记录,却无法篡改其他 所有节点的记录。如果区块链上的部分节点被损害,只要还有足够多的节点仍然保存 记录,当链接重新建立后,所有节点上的信息又都可自动恢复。 借助于分布式技术,区块链将改变传统的社会交互模式:首先,交互不再依赖中心 机构,中心机构不再影响社会交互。其次,交互节点同时生成交互记录,交互者不再需要 信赖相对人,相对人也无法影响社会交互。通过区块链形成交互关系,可形成“无须信任 的信任架构”。 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有两种:一是民众自我管理,二是法定机构管理。传统社会治理 属于一元治理模式,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成本较高,且都无法完全解决底层信任架构 问题,而区块链这台“信任机器”可以扬弃上述两种治理模式,普通民众通过充当区块链 “节点”,可以无须彼此信任而直接参与社会交互,同时,民众只要在区块链平台注册,就 能查看链上信息,对相关的社会交互事务进行监督。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区块链概莫能外。区块链的匿名性和防篡改性质可能被不 法利用,带来新的隐私保护风险。黑客如果完成 51%的节点攻击,就可以修改区块链记 录,针对这一问题,可以由政府发起建立区块链社区平台,对区块链进行持续检测,并组 织强大的技术力量对抗黑客的进攻。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历史关头,以科技支撑社会治理是明智 选择,也是必然选择。区块链不但可以解决民众的交互信任问题,还可以让公众积极参 与社会治理,形成协同社会治理模式,最大限度保障公众利益,助推社会善治。 (摘编自王延川《区块链:铺就数字社会的信任基石》)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区块链作为起源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目前正被广泛应用到金融、物流、医疗、文 娱等多个领域。 B.区块链的典型特征有:以区块为单位的链状数据块结构,全网共享账本,账户体系由 非对称加密算法下的公钥和私钥组成,通过开源的源代码进行验证。 C.由于每一个区块都是与前续区块通过密码学证明的方式链接在一起的,因此区块链 不可篡改,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D.区块链的分布式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交互模式,交互者不再需要信赖相对人,就可 以形成“无须信任的信任架构”。 7.根据材料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可以被通俗地理解为一个账本,记录着用户行为,比如年终支付宝的账本上统 计你一年的交易信息,就是区块链的典型应用。 B.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历史就医记录都可以上传到共享平台上,传输的医疗数 据经过加密处理,安全地存储在区块中,难以篡改。 C.第三方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医院共享的区块链平台上的患者数据,对特定类型的疾病 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更好地辅助决策和治疗的目的。 D.不同的数据提供者可以授权平台上的用户在其允许的渠道上对数据进行公开访问, 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访问壁垒的问题可以通过区块链平台来解决。 8.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 A.通过区块链存储毕业证书、发票、贷款和纳税文件等信息,可以让相关机构即时在 线验证证书或凭证的真实性。 B.区块链也可以用来监控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的全流程,为消费者认证商品、辨别过 期商品提供便利,也可以有效打击假冒,防止价格操纵。 C.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要实事求是地为产业解决一些“小问题”,具体可从“降成本”和 “提效率”两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D.利用区块链追踪慈善行业资金流转过程,捐赠者能清楚地了解善款的去向,钱是如何 被使用的以及是否真正帮助到了需要帮助的人。 9.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 10.区块链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6.C 解析 “区块链不可篡改”错,区块链具有防篡改性,很难篡改,但并非不可篡 改。材料三中说“黑客如果完成 51%的节点攻击,就可以修改区块链记录”。 7.A 解析 “比如年终支付宝的账本上统计你一年的交易信息,就是区块链的典型应 用”错。材料三中说“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中心式的信息存储方式。中心式的信息存储方 式,即所有信息都存放在一个中心节点上,例如银行、支付宝等。在区块链上,没有中心 信息存储节点”。支付宝采取的是中心式的信息存储方式,并不是区块链的应用。B、 C、D 三项可从材料二的文字和图表中推断出来。 8.C 解析 材料三的中心观点是区块链可以改变传统的社会交互模式,形成“无须信 任的信任架构”。A、B、D 三项都可见区块链技术为多种形式的服务提供新型的信任 机制。C 项并不直接作为论据支撑论点。 9.①作诠释。第一段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区块链进行诠释。②举例子。第三段通过 举例子对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共享账本技术进行了通俗说明。③列数字。第三段通 过列数字使说明更加具体。 10.①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②将被广泛应用到金融、物流、医疗、 文娱等多个领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③将改变传统的社会交互模式,可形成“无须信任 的信任架构”。④让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助推社会善治。⑤也带来新的隐私保护风 险。 五、课堂小结 通过研究剖析高考真题和模拟题,1、进一步训练归纳概括、论证分析、观点评 价等题目的答题思路;2、通过做题,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不断反思总结,探究 答题策略,正确快速准确做好主观题。 六、课外训练 (2021 届 模 拟 试 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 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 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 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 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ト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 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儿的语言, 反映着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 金钏的语言,反映着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 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着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 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 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 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 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 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 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 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地记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 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 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吃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 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之口,将《红楼梦》的 主题透露出来,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 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 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为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 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 我否定、自我牺牲。与下人玉钏儿在一起,他烫了手,不觉疼痛,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 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 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认为《红楼梦》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 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 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而占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 “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 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 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 者。 第四层境界,认为《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 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 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 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 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力。二者 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 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 红楼梦 》) 材料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 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 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 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 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 事既考究又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 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 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 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竟 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 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 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 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 如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 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 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 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 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 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 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 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 的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儿、金钏 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 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 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 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 坚持、热爱,有信仰;天真、浪漫,充满想象力。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 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 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还得出 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 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 答案:1.B 解析 B 项,“从始至终都是”“梦幻色彩”说法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 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另 外,“梦幻色彩”说法也不对。 2.C 解析 “《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错,原文为“与现代意 义的‘言情小说’不同”。“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 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原文为“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 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3.D 解析 A 项说的是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 项说的是《红楼梦》富有 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 项说的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 4.①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二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 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 并将《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进行对比,让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②论 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 主题的四层境界,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③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 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答出 2 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①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②善于使 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③人物视角 叙事既考究又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④对主要人物、 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⑤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 多种叙事视角综合运用,自如转换。(答出 3 点即可,其他答案能够自圆其说,也可酌情 给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