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靶向备考 精研提质 课件(78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靶向备考 精研提质 课件(78张PPT)

ID:686548

大小:2.15 MB

页数:128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古代的称谓习惯、天文历法、风俗礼 仪、教育科考制度等。 文学常识:文学作家,年代,作品,流派。 高考的文化常识考查范围很宽泛。我们的复习不 可能涵盖所有知识。课件呈现的内容只能说是“古代 文化常识举隅”。更重要的是,我们平时在做文言文 语段时,要用心地逐个积累。 此外,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内容是交叉的, 积累文化常识,不仅在于拿到一道选择题的3分,还 有助于识记文言实词,准确理解文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 委婉的代称。 B.结婚,文中指男方女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现代指男性与女 性结为夫妇。 C.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也就 是请假休息。 D.发觉,文中指败露,现代指发现、觉察,败露也可以理解为被发 现、被觉察。 C【解析】休沐,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是照例休息,无需 请假。 真题再现 (八省适应性高考文化常识题) 【2020年全国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 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 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 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 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 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B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人才。 【2020年全国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 、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 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 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 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 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 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 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C “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 建帝王所居宫苑”。《古汉》《现汉》均未 收录这个词,考得很偏很无聊! 【2020年全国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 、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 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 王讨伐商纣王最终夺得天下。 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 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A 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 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再说,本 文主人公是晋代人,当时也无科举(隋朝开科举)哦。 【2019年全国Ⅰ】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 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 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 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 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 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A 言过其实,儒、墨影响也很大。 难得如此容易,考生说是“送分题” 【2019年全国Ⅱ】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 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 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 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 ,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 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B 应指商汤和周武王。稍有常识便知,“尧舜”“ 桀纣”“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是君王并称。 C 三晋是“韩、魏、赵”。历史歌谣:东 齐西秦,北燕南楚,上中下,赵魏韩。 【2018年全国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 “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 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 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 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C 也说“践祚”。“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错。 《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皇帝即位。但要判 断是否包含“武力打败”,确实很为难考生了。 【2018年全国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 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 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 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 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D “师”字单用不可以表国都 【2017年全国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 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 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 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 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B 姻亲: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 戚,比如姑父、姐夫、小舅子。 血亲:有血统关系的亲戚。 【2017年全国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 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 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 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 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 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 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B “然后再作考察”错。“考” 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 拷问的意思。 又如:收系 【2016年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 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 “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 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解析】“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指主管 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相关部门的官吏,不是单指“朝 廷中的”,且不能指朝廷中的“决策中枢”。 【2016年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 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 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 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 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移疾,移病,称疾,称病,上书称病, 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原因很多, 不一定只是“受到权臣诋毁”。 【2015年全国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 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 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 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 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 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的帝王的儿子,其他儿子如果 没有被确定继承皇位者则不能称之为太子。又称:储君,储 贰,储副。 注意: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哪吒不是叫“三太子”?敖丙不是 东海龙宫“三太子”吗?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分析》 【2015年全国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 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 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 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 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 “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 准)父亲传位或者传业给嫡长 子,而不是一般的长子。 且又大购之,皆 不获,有司苦之 六部 隋代开始,中央政府尚书省下分吏(官吏任免)、户 (人口户籍)、礼(学校科考、外交礼仪)、兵(统兵带 将)、刑(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 工(工程建设)六部。 部首长为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 副职为员外郎(杜甫:工部员外郎)。 【台湾高考题】卫灵公问于史鱿 曰:“政孰为务?”对曰:“大 理为务,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 也,断者不可属也,故曰:大理 为务”……下列“政府”单位中, 最接近“大理”的选项是:   A.法院; B.监狱; C.调查局; D.警察局 致仕:交还官职,退休。 致政:归还权柄,辞去官职。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移疾: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类似现在 的组织部、人事部、纪委等部门。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2015全 国1) 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藩属和 外国之往来)。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 户部: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 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工程建设。类似现在 的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及审核刑名的机构。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 法部门。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 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 职。 (2) 除:拜官授职。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擢:提升官职。 如:“宠命优渥,过蒙拔擢。” (《陈情表》)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战国策·燕策》) (4)陟:官吏升迁和进用。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5)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升官——升迁、迁授、迁叙、累迁 降级——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转迁、迁官、迁调, 离职后调复原职——迁复。 (6)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如《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7)黜:“黜”与“罢、免、夺、废”都是免去官职。 (8)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 调离属一般的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9)出:出京任地方官。 (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 为荣) (10)徙:降职、流放等。 (11)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 (12)知:执掌、担任。   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1996年)。 寻知骁骑卫事 (13)行: 执掌;兼摄(本职外代理代理其他官职)  如: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 (14)主:掌管。   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史记·吕太后本纪》) (15)权:临时代理官职 (16)领:兼任。 领行营节度使。 (17)判:古代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 出任州郡官 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 辟:招聘授官。 选:量才授官。 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 举:选拔。 简:选拔任命。 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 补:补任缺职。 改:改派官职。 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赠:对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赏: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 小结: 表示授官、提升的: 征、辟、荐、举、拜、除、授、起、 擢、拔、陟。 表示调动的: 迁、转、调、补、改 表示贬官、罢免的: 贬、谪、左迁、罢、免、黜、废、出 其他: 知、行、简 乞骸骨 致仕(指交还官职,即辞官)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 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 多年。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 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 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 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 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 都称童生。《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 说正在准备参加童试。 【生员】即秀才。通过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 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诸生:明代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 明代蒲松龄通过“童试”,但至少8次考乡试未中。72岁被补为岁贡生(举 人副榜)。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wéi,考场)。主考官由 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 名叫解(jiè)元。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 考中的称举人。 【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 官职。《儒林外史》范进中举而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 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 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 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百名为贡 士,第一名叫会元。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 称贡士。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 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 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 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14岁的晏殊);三甲 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 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 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 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 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 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 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 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 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 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 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 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 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 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 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登 科”也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如:状元及第 五子登科 登进士科 蟾宫折桂 摘取桂冠 金榜题名 独占鳌头 名列榜首 名列前茅 夺魁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中国献给世界的第五大发明 八股取士:由破题、承题、起讲、 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 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 字,合起来共八股。不能用风花雪月的 典故亵渎圣人。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 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 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 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 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 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 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 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 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 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 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 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太学】【国子监】古代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 府 【祭酒】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博士】官名。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如:严监生。 【诸生】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 习的生员。 少牢 坐、跪、跽、箕踞 坐——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跟上 跪——直身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 跽——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又叫长跪,是 受惊吓而耸身欲起 箕踞——臀部着地,两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 表示傲慢态度。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 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工)。 结发妻子 女子许嫁以后缨来束发,直到成婚的当夕,才由新 郎解下,也指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 绾在一起表示同心。 合卺 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的新房内共饮交杯酒。 七出 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 其家族便可以“休妻”。 一无子,二淫乱,三不事姑舅,四口多 言,五窃盗,六妒忌,七有恶疾。 丁忧:遭父母之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 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 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三年)。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而是给假百天。 丁忧守制 丁艰 丁外艰 丁内艰 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比如张居正) 例如:寻丁母艰,以至孝闻,朝廷嘉之,裁百日,夺情起 复,固辞不起。 ——《李德林传》 起复:官吏有丧,守丧未满期而重新起用。(明清两代, 丧期满为“起复”,丧期未满为“夺情”) 服,丧服,以生者和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五种,叫做五服, 包括大功、小功等。后来用是否出五服表家族关系的远近。 服阕:守丧期满除服(脱孝) 古代丧文化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 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 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诸侯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 寡(少德之人)、不谷(榖)(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 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 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 “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 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 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 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 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 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 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在父兄尊长面前的自称;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 老身(女)等; 女子自称妾; 老和尚自称老衲; 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 驾、天子、陛下等。古人认为皇帝当 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的, 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 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 的人,请他们传达,所以用陛下代称 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 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又如“台 甫”。 (5)对平辈、朋友称“足下” (6)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 令堂、令阃kǔn(对方妻子)、令兄、令郎、令嫒(令 爱)。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 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 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 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 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贤侄。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 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等。 (7)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 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8)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 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 称已经过世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过世的 母亲为先慈或先妣bǐ,称已过世的有才德的人为 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 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 母。如《康熙皇帝》中,康熙的祖母就是孝庄太后。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 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 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 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 乾隆皇帝。 • 年号: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历代 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都要更 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 帝的称呼。汉武帝年号“建元”是我国第一个年号。 • “改元”是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可指古代新 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也可指一君在位而多 次改用新的年号。(月考7) (9)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 吾子、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10)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1)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 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 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如: 《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 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常在其名前加一个表示职业的字眼。如《庖 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 厨师。《师说》中的“师襄”,“师”是乐师。 《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 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 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俳、优、伶、伎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________”;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________”;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________”;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________”;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________”;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________”;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________”;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________”; 相知很深或慕名而未谋面的朋友叫“________”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相知很深或慕名而未谋面的朋友叫“神交” (4)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 接说出某人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 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áo):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 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 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豆蔻:指女孩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女孩的少年为“豆蔻年华”)。 及笄jī :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 束发:男子十五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guàn: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但体犹未壮,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及冠 甫 冠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 之意)。 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 糊涂”之意)。 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 意)。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 期 (jī)颐(yí):指一百岁。 耋齿甚多, 屡空比室。(09全 国卷 翻译) 老人很多,家家户户 经常贫困 (5)人名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 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 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 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所有有“直呼 其名”的说法。 【称字】苏轼为子瞻,苏辙为子 由。 【称号】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 士。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 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 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又如“杜工部”“王右丞”。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 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 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香山居士 六一居士 东坡居士 稼轩居士 易安居士 柳泉居士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 而人称孟襄阳。又如王临川(王安石)。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 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 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 为韩昌黎。 【称谥号】如称苏轼为文忠,而称奸臣秦桧 为“缪miù丑”则是一种“恶谥”。 谥号: 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 迹所给予的称号。(有品德行为的褒贬) 以帝王为例,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 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炀、灵都 是贬字,冲、殇、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 度的贬意。 一般人臣,文正之谥为最高级别,比如范文正, 司马文正,方文正(方孝孺),曾文正。 其他文忠,忠武等也很尊贵。欧阳文忠,苏文忠, 韩文公,诸葛忠武,岳武穆。 除了正式谥号外,也有私谥。私谥不出于朝廷, 而由门人、故吏为著名文士学者所立,如东晋陶渊明 的私谥是靖节先生,北宋林逋bū的私谥为和靖先生, 世称陶靖节、林和靖。 皇帝死后,供奉在 太庙里的名号(2015年 全国1) 高祖 太宗 钦宗 古代常见地名 天竺 倭奴国 高丽 北平、燕京 吐蕃 金陵、建业、建康 姑苏 维扬、广陵 钱塘 汴州、东京 长安 锦官城 琅琊 郢 镐京 古代常见地名 天竺(印度) 倭奴国(日本) 高丽(朝鲜) 北平、燕京(北京) 吐蕃(西藏) 金陵、建业、建康(南京) 姑苏(苏州) 维扬、广陵 (扬州) 钱塘(杭州) 汴州、东京(开封) 长安(西安) 锦官城(成都) 琅琊(山东临沂、青 岛) 郢(楚国国都) 镐京(hào西周国都) 【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 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游 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 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洛阳 衡阳 湘阴 江阴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 北。” 《过秦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 为池。” 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 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 则指运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 池。” 《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 【江东】长江以东。 如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 肯过江东。”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 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 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 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 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 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 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 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 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 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 的“山东”。 • 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 货。”(高考全国卷曾经考查) • 《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 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 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 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 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 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 之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纪年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1911年 辛亥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己亥年 庚子年 辛丑年 纪月 孟 仲 季 朔 望 晦 纪时 地支纪时 23-1 点为子时 1-3 点为丑时 3-5 点为寅时 5-7 点为卯时 7-9 点为辰时 9-11 点为巳时 11-13 点为午时 13-15 点为未时 15-17 点为申时 17-19 点为酉时 19-21 点为戌时 21-23 点为亥时 区别 孟(伯)仲叔季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 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 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 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 后。燃鞭炮、贴春联(桃符)、挂 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 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 谜、闹年鼓、迎厕神等。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寒食】禁烟火,吃寒食。在清明前一、二 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 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后来成了晋文公, 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 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 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 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 【清明】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 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 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 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 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 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hóng)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黄庭坚 2011江西卷)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 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 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 插花等 【乞巧】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 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在鹊 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 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 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 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 更无奈风姨吹雨。(2010湖北卷) 【中秋】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 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 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 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 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中秋节的主 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 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 称“老人节”。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 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有“遍插 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 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 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 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后来佛教的腊八粥也 渗入腊日习俗。腊八节成为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在打扫一清 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 “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 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 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这“岁 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 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 大吉大利,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 象。 腊日常年暖尚遥, 今年腊日冻全消。——杜甫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2010年天津) 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2分)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 东岳___、南岳衡山、西岳____、北岳恒山、 中岳____。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 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____、____、 ____、_____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 物分别由生、____、_____ 、____四种角色 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 中。 答案 (1)泰山 华山 嵩山 (2)经 史 子 集 (3)旦 净 丑 答对一题得1分,答对两题得满分。如内容残缺或有 错别字,则该题不得分。 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1)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 。 (2)“文房四宝”是对____ 、___ 、___、 ___ 四种文具的统称。 (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 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 _____ 和_______ 。 (4)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 是农历________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 1997年是农历_____________ 年。 答案:(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笔 墨 纸 砚 (3)榜眼 探花 (4)乙亥 丁丑 答对一题得1分,答对两题得满分。 对于下列人物称谓的解说,有错误的一 项是( ) A. 邹君海滨,邹是姓,加“君”字表示 礼貌,海滨是字。 B. 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他的籍贯, 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C. 王忠肃公翱,王是姓,忠肃是谥号, 加“公”字表示尊敬,翱是名。 D. 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姓,孟明是字, 其中“孟”表示排行第二,视是名。 答案:D 应为“排行最大的” ——孟、仲、叔、季 下列有关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 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 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 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 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 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 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 自称。 D 秦始皇后是皇帝的专用 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 A.孤 足下 不才 B.愚 仆 小子 C.妾 寡人 臣 D.孤 厥 竖子 C 1.称杜甫为杜工部,左 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 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 、 、 来称呼人。 官职 谥号 号 2.“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 敬词有令父、 等;称自 己 的 母 亲 时 , 谦 词 有 家 母 、 等。 令尊 家慈 3 . 古 代 男 子 年 2 0 行 “ ”,女子年15 行“ ”,以示成 年。 冠礼 笄jī礼 (笄,即簪子)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 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 秋 。 ” 这 是 一 副 写 给 岁老人的寿联。 141 5.古代兄弟之间用 “ 、 、 、 ” 表示排行。其中“ ” 表示最大,“ ”表 示最小。 伯(孟)、仲、叔、季 伯(孟) 季 6.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 些特殊的标志,如“从(从 弟)”表示 关 系,“先”表 示 。 堂房(非嫡亲)亲属 已去世的人 先妣 7.我国古代的纪年法 有 、 、 王公年次记年法等。“淳熙丙申 至日”采用 。 帝王年号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年号干支合用纪年法 8.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 “ ”, 农历月圆的那一天叫“ ”, 十六叫“ ”, 月末一天叫“ ”。 朔 望 既望 晦 9.子时是午夜11点到1 点。古人说“点卯”的 “卯”相当于现在上午 时到 时。 五 七 10.农历清明前的 四个节气依次为 、 、 、 。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立春、雨水、 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 11 2015年是农历乙 未年,是属羊人的本 命年。据此推算, 2016年农历____ 年,是属___人的本 命年。 丙申 猴 12.我国古代有“五行”的说法, 指的是 五种 物质。 金 木 水 火 土 13.中国隋唐以后实行 “三省六部 制”, “六部”是指: 部、 部、 部、 部、 部、 部,各部的长官均称 为 。 “六部”中主管文官官 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 。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尚书 吏部 14.古代中国曾分置九州, 即兖(yǎn)州、 _____州、青州、徐州、豫 州、 _____州、扬州、梁 州、雍州。 冀 荆 15. 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 之 ,陕西省的华阴位 于华山之______。 北 北 16.成语“三教九流”中的 “ 三 教 ” 是 、 、 。 儒教 佛教 道教 17.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 石补天、衔石填海、逐日渴 死的神话人物依次 是 、 、 _______、 。 盘古 女娲 精卫 夸父 18.我国古代造字和用字有“六书” 之说,“六书” 是 、 、 、 、 、 。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四书五经”分 别指哪些典籍? 四书:《论语》 《孟子》《大学》 和《中庸》;五 经:《诗经》 《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19. 《师说》中说:“李氏子蟠, 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 习之。” “六艺”是中国古代 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 能,包含哪些内容? 礼、乐、射、 御、书、数。 20.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 。 琴 棋 书 画 21.“岁寒三友”指的 是 。 松 竹 梅 22.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由低 到高排列,依次 是 。 宫 商 角(júe) 徵(zhǐ) 羽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 涕泣 23.“入则孝,出则 悌。”“孝”指善事 , “悌”指善事 。 父母 兄长 申之以孝悌之义 24、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是: 高山流水 广陵散 平沙落雁 _________ __________ 夕阳箫鼓 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25.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 法错误的是:( ) 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C、枫叶四弦秋,棖chéng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 D、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 D 应为“苏武” 26.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 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 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 善的文献资料。“四库”是指: A、仁、义、礼、智 B、礼、乐、书、数 C、诗、书、礼、易 D、经、史、子、集 D 27.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 一些民俗活动, 如元宵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_________, 重阳节 。 观灯,吃元宵 踏青扫墓 吃粽子, 喝雄黄酒 登高赏菊 28 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 统节令的景象,这个传统节令是(2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重阳 B. 七夕 C. 中秋 D. 元宵 答案:C。 29. 下面关于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 A、七夕节,来自于嫦娥与后羿的传说, 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乞巧为主。 B、上元节,俗称“鬼节”,“七月 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C、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 节前一二日,以禁烟、冷食祭日为主。 D、中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 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CC 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 即元宵节。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30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拍 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 织女星。”杜牧这首诗描写了我国 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 统节令是 A.秋社 B.中秋 C.七夕 D.重阳 C 31.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 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 无奈风姨吹雨。(2010湖北卷)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 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 嘈嘈殷碧流。 以上两句诗歌分别是哪个传 统节日? 七夕节 端午节 32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 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 波间涌出蓬莱岛。 香烟乱飘, 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作品 描写的是传统节日____的盛况。 万家灯火使春桥分外热闹,十里江岸璀璨的灯光相互映照, 凤形的灯笼飞舞,鸾形的灯笼腾跃,气势非凡绝妙。多么 可爱的元宵夜,波涛间奔涌出蓬莱仙岛。灯火的光辉和焰 火纷乱飘飞,笙歌喧哗吵闹,一起飘向云空,飞上华丽的 高楼。 元宵节 33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 山”一句中的“仲秋”是指农历 _____月,“望前一日”是这个 月的_____日,“金陵之摄山” 中的“金陵”是指现在的 _____ (地名)。 八(或秋季的第二个) 十四 南京 34.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 文化内涵。下列诗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 理解正确的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船。——“姑苏”指“扬州”。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 森。——“锦官城”指“成都”。 C、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 越。——“金陵”指“开封”。 D、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 来。——“钱塘”指“苏州”。B 苏州;南京;杭州 35.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 的一项是: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 表》)——除:免除授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 聘、举荐,任以官职。 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 衡传》)——出:出任京官。C 除:任命,授职。拜:授予官职。出:京 官外调 36.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换正确 的一项是: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一般指升官。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处罚官员。 D、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致仕:做官A 贬官;奖励提升;交还官职,退休 37.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 的一项是: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 从亲。——黜:辞去官职,卸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 令。——迁:转调官职。 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徙。——徙:废免,革职免官。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去:改 任官职B 黜:废免,革职免官。 徙:改任、调动 官职;去:辞去官职,卸职。 38. 下面关于“桃李”、“巾帼”、 “须眉”、“伉俪”、“布衣”含义理 解正确的是: A、男子、夫妻、百姓、 学生、妇女 B、妇女、男子、夫妻、 百姓、学生 C、学生、妇女、男子、夫妻、百姓 D、夫妻、百姓、学生、妇女、男子 C 39.下面关于“桑梓”、“社稷”、 “烽烟”、“桑麻”、“汗青”含义理 解正确的是: A、战争、农事、史册、家乡、国家 B、国家、战争、农事、史册、家乡 C、家乡、国家、战争、农事、史册 D、史册、家乡、国家、战争、农事 C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