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 热点人物素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 热点人物素材

ID:686624

大小:27.6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袁隆平:为了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人物简介】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 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20 年,袁隆平团队再次刷新杂交水稻双季亩 产纪录。 2020 年 11 月 2 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 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 911.7 公斤。此前的 7 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 619.06 公斤。早稻加晚稻实现了亩产 1500 公斤的目标。 这是袁隆平团队在屡破超级稻单产 700 公斤、800 公斤、1000 公斤、 1149 公斤等世界纪录后,再次刷新纪录。 今年 90 岁的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 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 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 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把水稻比作核武器,对手是饥饿,他赢了。 数十年来,袁隆平获得的各类荣誉数不胜数。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得主,十几年前就拿到了世界粮食奖、沃尔夫农业奖,习近平 总书记向他颁授“共和国勋章”,还有一颗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袁隆平毕生的梦想,就是消除饥饿。正如 2004 年《感动中国》给他 的颁奖词中所说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 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 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 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 1500 公斤的第二天,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召开新闻发布会,袁隆平又提出两个新的短期“小目标”:一个是争取 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 2000 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 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 用袁隆平的话说就是: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又多了。 钟南山:敢医敢言护苍生 【人物简介】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 研究中心主任,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2020 年获颁“共和 国勋章”。 临危受命,白衣为甲。 他逆行,闭目凝思;他冷静,直言问题;他哽咽,眼泪盈眶;他答 疑,给人希望。 2020 年,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经历过非典的人们又看到 了争分夺秒、马不停蹄的他——钟南山。 一份疫情期间的日程表让人泪目。疫情期间数个月来,行程满满: 37 场会议,8 次全国重症患者会诊,10 次与国际同行交流探讨,5 次新 闻通气会,11 次接受媒体采访。在这紧张的奔波中人们记住了他的一个 个瞬间:在高铁餐车上仰头小憩;在镜头前,提醒民众:“肯定是有‘人 传人’”“大家尽量不要去武汉”;在焦灼时刻,他鼓劲:“武汉是能 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他多次讨论敲定诊疗指南 的撰写与修订…… 抗疫时超长待机的坚毅,受勋时坚定有力的步履。难以置信,已 84 岁的他竟有如此的精神和状态。17 年过去了,只是,在他这里,时间仿 佛走得特别慢,白发增加些许,其他一如往昔。敢医敢言,勇于担当, 他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 作出了巨大贡献。 疫情之下,迎难而上,挺在一线。他改写了人们对耄耋之人的定义, 绝不是伴随数字的增加,垂垂老矣;绝不是足不出户,受人关照。他的 研判,他的话语,让人踏实,钦佩,又心疼。人们赞誉:他有院士的专 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万众瞩目的时刻,在人民大会堂,他平静地说—— “我叫钟南山,我是一名胸肺科的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就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初心。” 国家的功臣,人民的英雄,学子的偶像。希望如他,在未来的某一 天风暴袭来之时,能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乃至人民遮风挡雨。 走出暴风雨,每周出门诊、会诊、科研、带研究生、健身,依旧是 他的日常。人们期望,钟老回家吃饭别太晚了,老伴一个人投篮的身影 太孤单了。 张桂梅:改变农村贫困女孩们的命运 【人物简介】张桂梅,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先后帮助 1804 个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 2020 年 12 月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每每看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记者总忍不住落泪。 她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她做的都是教书育人的平常事。 记者多次采访张桂梅,走近她身旁,跟随她颤巍巍的脚步,看她查 看每一间教室、宿舍;看她和每一个老师、学生谈心;看她走过一条条 山村小路去家访……她在华坪女子高中 12 年来几乎每天都在做的,看似 普通平常,很多人却并不容易做到,这些事经常击中记者心中最柔软的 地方,眼泪就禁不住地掉下来。 对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而言,家访是普通日常的工作。但张桂梅 12 年家访了 1552 名学生的家庭,行程 11 万余公里,全校每个学生及其家 庭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这是普通老师、校长难以做到的。今年 63 岁的 她带着 23 种疾病,在同事搀扶下,依然跋山涉水家访,就只为这样的信 念: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她的执着,令人落泪。 有人说华坪女子高中半军事化管理太严苛,学生、老师们会受不了。 可实际上老师学生们都能承受,因为他们知道,张桂梅才是全校最辛苦 的人!最早起床,最晚睡觉。她对学校的严格管理不是靠威逼和处罚, 而是靠自己带头做榜样,是靠对同学们满腔的爱!她每天都要手持手电 筒反复检查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插座,只是为了让同学们有一 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每当同学们到餐厅、回宿舍,她都要守在打菜 窗口、宿舍门前,用母亲般慈爱的眼神看着孩子们成长。“张妈妈”的 呵护,令人落泪。 其实张桂梅是个老典型。20 年前,张桂梅主动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 院院长救助孤儿;10 多年前,张桂梅四处募捐、奔走呼吁创办华坪免费 女子高中时,她就已是被媒体聚焦的“名人”。20 年后,她依然每天都 奔波在孤儿院和女子高中之间,为改变孤儿和农村贫困女孩的命运而操 劳。她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了不平凡的成就,这一份不变的初心,这一份 20 年的坚守,更让人热泪盈眶! 黄会林:给逝去战友们的深情信笺 【人物简介】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从战场走向治学前沿,2020 年获颁“中国人民志愿 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章。 2020 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 会林给记者带来的感动和震撼是持续且多方面的。因为工作关系,我有 幸在各种活动和采访中多次见到她。在我的印象中,1934 年出生的黄会 林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每谈及年龄,她总是 幽默地说自己是“80 后”,我知道她指的是“80 岁以后”,但她的状态 却让我这个名副其实的“80 后”自愧不如。 别看黄会林一副言笑晏晏、不疾不徐的样子,其实她经历过残酷战 争的生死考验,曾经做过、现在仍然做着很多推动学术进步、教育革新、 文化发展的大事——她报名参军,成为志愿军战士,随部队雄赳赳气昂 昂地跨过鸭绿江,冒着枪林弹雨运送炮弹、抬伤员,在战后部队的总结 评功会上被评为“人民功臣”;她编写了中国话剧史理论研究专著,成 为北国剧社的创办者和引领者;她牵头重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开办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成为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她一手 创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推动实施“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探索出一条依托高校、依托青年的对外人文交流之路…… 从千里沙场、三尺讲台到治学前沿,黄会林一直活跃着、奋斗着,成 为学术界、文化界、影视界都响当当的人物。如今本该在家含饴弄孙、 安享晚年,她却还在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鼓与呼。“一些年轻朋友 不理解我为什么还在努力,这可能是如我一样的一代人共有的使命感吧。 那场战争之后,我的生命不再只属于我自己,还属于那些牺牲了的战友 们。我必须把属于他们的那一份使命也担起来。”今年获颁“中国人民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章时,黄会林动情地说。是啊, 这些成就和荣誉,正是她送给长眠于异国他乡的逝去战友们的一封封深 情信笺。而在今年这样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我作为记者能有幸见 证这位智者的人生收获与感悟,了解她和她的战友们的动人故事,也给 我增添了很多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人生前进的动力。 刘秀荣:为祖国母亲文化血脉造血输血 【人物简介】刘秀荣,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传播戏曲文化。2020 年 10 月 23 日,习近平总 书记给刘秀荣在内的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 她是《白蛇传》里的白素贞,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是千娇百 媚的醉酒杨贵妃,是情切切意深深恋霸王的虞姬……在戏里,她千姿百 态,“粉丝”无数,她说“京剧是我一生的梦”,而今 85 岁了,这个梦 让满头白发的她依然前行在戏曲传承道路上,拳拳赤子心犹在。 2020 年,中国戏曲学院迎来了 70 岁生日。10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 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 中国戏曲学院是刘秀荣的母校,从事京剧艺术 75 年的刘秀荣提起母校, 提起京剧、戏曲,提起党和国家对传承戏曲的殷切期盼,依然如孩子般 眼神纯净,语气里满是热切:“实在是太感动,太高兴了!在心里万分 感激!” “我们这代老演员是党亲手培养的,我们无比感谢党、感谢时代。” 刘秀荣说,学了 100 多出戏,当初,这些戏就是师傅交给自己的饭碗, 多学一出,就相当于多往自己的碗里添一些饭;而今,这些戏,是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多一个人会,多一个人了解和热爱,就是 为祖国母亲的文化血脉造血、输血。眼看自己的前辈、同辈里有人去世, 他们手里的戏也就没了传人,刘秀荣说,得加快步伐,把自己会的戏全 部传给孩子们。 疫情期间,这个耄耋老人也没停下步伐,她戴好口罩,搭上飞机,去 云南、去哈尔滨、去天津,为保存名家名段振兴京剧艺术的京剧“像音 像”工程录制《白蛇传》。疫情期间不能上课,刘秀荣就带着学生在家 里练习身段、唱腔。“传承发展戏曲这一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培养德 艺双馨的优秀戏曲人才,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如今,这个舞台上的 耀眼之星谈起自己的新梦想,目光灼灼,语气从容坚定。 曾庆存:成为一株绿竹 【人物简介】曾庆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 所研究员。凭借在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上的贡献,2020 年 1 月获颁 2019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是一位爱写诗的科学家。 采访 2019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时,记者得到 了两本诗集:都是七言或五言之作,形式为旧体,但内容并不旧。如果 没有采访,从这些诗歌里我们或许也能读懂他的人生。 “可怜桃李花开际,千里黄尘蔽日空”,这是他在写风沙天气。“恋 枝黄叶忽稀疏,树动尘扬水不波”,这是他在写初冬寒潮。“桃花刚笑 靥,杨穗又惊心”,这是他在写春季天气阴晴变化之快。“诸葛佳谈传 千古,东风今日始登坛。飞机撒药沉云滴,土炮轰雹化雨幡”,这是他 在写人工降雨。“神箭高飞千里外,红星遥测五洲天。东西南北观微细, 晴雨风云在目前”,这是他在写气象卫星…… 很明显,这是一位极为关注气象的“诗人”。这位自称“非专业 诗人”的科学家,在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领域——数值天气 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作出了开创性和基础性的贡献。 为何写诗?他说,这是一种“调剂”,因为“搞科学太累了”。 不过,不管累还是苦,他都心甘情愿。因为国家需要气象人才,他 上大学时服从分配,学习气象学。求学期间,“一场晚霜把河南 40%的 小麦冻死”,更坚定了他的选择。 如愿以偿开始气象科学研究后,他进入“安、专、迷”的状态。安 贫乐道,在几平方米的房子里不分昼夜,完成 80 万字的大气动力学和数 值天气预报理论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专心研究,被 周围同事称作“曾景润”;痴迷真理,“饿着肚子推公式”。 他曾写诗明志,“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如今硕果 累累、荣誉满满,周围人送来“登顶”的祝贺,但他断然拒绝:“还没 有登上顶峰,只是在攀登的路上初步建立了一个营地”。 他曾赠诗学生,“既蓄高峰志,勿扰世俗尘”。既是劝人,也是自 勉。 “献绿山河不着花”,他写诗称羡家乡的绿竹。他自己正在成为这 样一株绿竹。 张礼:只要脑子还行,我就不会放下 【人物简介】张礼,物理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今年 春季学期,他开设“量子力学前沿选题”在线课堂,开启了自己从教 70 余年“挑战无极限”的“再出发”。 第一次采访张礼教授,是 2018 年。走进清华园里那间堆满了文献资 料的办公室,得知年逾九旬的他仍坚持每周备课、上课、看文献学习, 记者忍不住惊叹先生旺盛的学术活力和对讲台浓烈的爱。 短短两年后,张礼教授又给了我们一个更大的惊喜:他搞在线课堂、 建微信群,和身处天南地北的学生在“云端”相会,让艰深的物理理论 像泉水一样汩汩流淌,浸润学子心田。 惊喜,但并不意外。 95 岁,从教 71 年,玩转在线课堂……当这几个关键词碰撞在一起, 便已有了成为“网红主播”的潜质。但在我看来,为先生赢得众多感动 的,并不在于他将在线教育的技术应用得多么娴熟,而在于深深蕴藏在 他从教 71 年来所讲授的每一堂课中的为人为师之道。 他的课堂时刻充满了对学生的热爱。从 1946 年以理学院第一名的成 绩从辅仁大学毕业,1949 年放弃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免费攻读研究生的机 会回北洋大学物理系任教,张礼就再没离开过讲台。“我喜欢物理”“我 喜欢讲课”,这是张礼总挂在口头的两句话。每当说起“喜欢”这两个 字的时候,他的声调都会上扬,嘴角也会跟着上扬。 他的课堂浸润着对教育的敬畏。“对学生有没有好处”始终是张礼 恪守的原则。他的学生胡嘉仲告诉记者,尽管这门课已经讲了几十年, 但每次课前,张礼要用至少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备课,为了开设在线课 堂,先生还主动找自己讨论了不知多少回。更重要的是,张礼从不止步 于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更重视把对于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科学 精神传授给学生,“自己知道 1、2、3,就教给学生 1、2、3,这不是一 位好教师”。 还记得第一次采访时,我问张礼先生:“教了这么多年书,有想过 退休的那一天吗?” 先生坚定地说:“除非有一天我的脑子糊涂了,看不懂东西了,那 我不讲课了,就养老了。只要脑子还行,我就不会放下!” 教一辈子书,育一辈子人。张礼用 71 年的坚守生动地演绎了一位人 民教师令人赞叹的精彩人生,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先生”。 张金霞:为菇农们的幸福再干二十年 【人物简介】张金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因贡献突出获得 2020 年 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从事食用菌科研 42 年、产业扶贫 33 年、走遍 40 余个深度贫困县、 建立了“首席+团队+县主管干部+技术经济明白人”联合扶贫攻坚模 式……一个又一个数字,绘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 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的“扶贫地图”。 食用菌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新兴产业,收益高、见效快, 是农民的“钱袋子”。但是,食用菌天生“娇贵”,生产技术要求高, 需要按照微生物学的原理操作。一旦批量发生杂菌污染,就会颗粒无收。 为了让更多种菇人过上好日子,张金霞一头扎进蘑菇的世界,一干 就是 42 年。 1987 年,张金霞的蘑菇扶贫路,从武陵山区的湖南永顺开始。从武 陵山区到燕山—太行山区,从秦巴山区到滇桂黔石漠化区,33 年来,张 金霞带着她的蘑菇走遍了我国 40 多个深度贫困县,为亿万贫困户带来新 的增收希望。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 响着食用菌的销售和生产,给脱贫攻坚带来严峻挑战。她每天与扶贫县 和体系专家联系,了解当地天气、疫情、生产、销售情况,提出疫情期 间生产技术建议和生产原料的运输装卸安全准则,发往各扶贫县和食用 菌主产县。为了让蘑菇卖得更好,她撰写各类食用菌的营养和保健要点, 提供给销售商。她更是抓住疫情防控安全期,先后 6 次到燕山-太行山区 的河北省阜平县、平泉市,秦巴山区的河南省汝阳县、卢氏县,湖北省 郧阳区,为菌棒厂的菌种质量把关,为打造南水北调路上的绿色生产模 式和特色品牌出谋划策。 几十年如一日,张金霞为贫困县制定产业规划,促进产业因地制宜 高效发展;她研发菌种生产技术,给贫困户带去优质菌种;她关注市场 需求,给偏远山区送去市场信息;她提出优质精品生产方向,提供提质 增效技术措施。 面对繁重的科研工作,她初心不变,矢志不渝。她的时间表里没有 节假日,没有周末,没有 8 小时工作制,每次出差都是白天工作,夜间 赶路。 平泉是她在扶贫中距离北京最近的市,从办公室到长途汽车站,再 乘车到平泉要 8 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她一直拼车往返。当地多 次提出派专车接送,可她每次都婉言谢绝。她说,自己出身农家,在农 村长大,不能丢掉农民朴素、实在、厚道、勤俭的本色。 面对这样一位扎根泥土、扎根“三农”的科学家,菇农们深感幸运、 幸福、满足,人们称她为“说实话、接地气、干实事的科学家”。 看到农民致富的笑容,张金霞更是乐在其中。如今已 65 岁的她说, 自己还要在蘑菇的世界继续深耕,为菇农们的幸福生活再干二十年。 黄璐琦:白衣作战袍,临危见忠胆 【人物简介】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疫 情期间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被评为全国抗 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0 年 1 月 25 日,大年初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长黄璐琦临危受命,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市金银潭医 院,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凶险地带…… 国有难,召必至,战必胜。在武汉期间,黄璐琦率队累计收治患者 158 人,危重型治愈出院率 88%,同时参与救治了千余例普通型轻型患者, 形成了一套中医药诊疗方案,获得了一个新冠肺炎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批 件。 “到达武汉后,看到街头空旷无人,来往的只有急驰的救护车,那 时我们就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战场,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时 至今日,黄璐琦的话语依然在记者耳畔回响。“白衣作战袍,临危见忠 胆”,诚非虚言。 在战疫第一线亮剑,黄璐琦等中医药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向党和人 民交出了亮丽答卷。然而,社会上仍有人对中医中药持不信任态度,甚 至有新冠肺炎患者被中医治好后还声称自己是“中医黑”。对此,黄璐 琦虚怀若谷,他说:“古人云:人而无责,于世何益。大疫当前,医务 人员必须是中流砥柱。” 医者父母心,是中医药人传承千年的职业操守。在中医药领域浸淫 多年,黄璐琦依然保持着赤子之心,他说:“医学不是简单的科学,而 是有着温度、需要‘共情’的人学,需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不能只 见病不见人。”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几千年来与中华民族血脉共存。2020 这 一役,黄璐琦等中医药人再次展现了心贴心的“中医温度”,书写了新 时代的“大医精诚”。 吴晨:交出“80 后”的抗疫答卷 【人物简介】吴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 副院长。因在抗疫期间的突出表现,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 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 她,是一名“80 后”,也是一名入党快 20 年的老党员。 她,是“弱女子”,可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第一时间报名前往 武汉。 她叫吴晨,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员,一名优秀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曾因绘制出中国人食管癌的遗 传学图谱,为肿瘤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获得中国青 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今年抗疫期间,她又多了一个称号——“吴队”。2 月 4 日一早, 中国医学科学院选派吴晨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 P3 检测队队长,带领 20 多位队友将 P3 车开到武汉,增援检测力量。 这一去,便是 60 天。而这一去,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 P3 检测队交 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核酸提取质量接近 100%,检出率稳定在 99%以上。高质量的检测结果,为东西湖方舱医院创造了“零回头”的佳 绩。 这一行的经历,远不能用 60 这个数字概括。这 60 天,给吴晨的“思 考和成长远远超出预期”。一流科学家去做统筹协调而非纯技术性工作, 从事肿瘤这种高精尖研究的医者去疫区直面传染病,特殊时期,吴晨肩 上的担子更重了。可喜的是,抗疫归来时,检测队所有队员毫发未损, 这也是她最看重的“成绩”。 今年,因在抗疫期间的突出表现,她又增添了两项沉甸甸的荣誉—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但在吴 晨看来,“这些荣誉有前线的一半,就有后方的一半;每一份荣誉都属 于移动 P3 检测队的所有队员”。 当疫情袭来,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吴晨用智慧开路,与死神抢夺 生命。当国家遭遇危机时,作为一名青年人,吴晨以勇气铸魂,为国家 攻坚克难。 “面对疫情,我们义无反顾。”吴晨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