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死亡重奏》
导语
在战争文学的丛林中,西元锁定的只不过是一次规模不大平淡无奇的战斗,与以往战争
文学表现的大兵团作战的恢弘,或奇兵小分队的游击传奇相比,他表现的也只是一个小人物
单纯往复的攻守而已,这便与众不同值得关注;西元还是一个善于书写极端环境的作家,采
取慢镜头加大特写的技法将上官富贵从小到大遭遇到的荒旱凶年,淋漓尽致地凸显出来,从
某种意义上丰富了叙事内容,虽然超出了眼前的战斗,但却与之有内在的因果联系,难能可
贵。
《死亡重奏》通过对参与战争的个体细致入微的刻画形成的“死亡重奏”,在赋予“死亡”
以复杂的审美意蕴的同时,融入了作家对个人与国家、战争与和平等重大问题的形而上思考,
从而有力地拓展了当代军旅小说的格局。
文 本 研 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死亡重奏
>>>“死亡”与“重奏”的陌生化搭配,赋予了战争以音乐的韵味,仿佛一部交响乐或奏鸣曲正在响
起。
作者:西元
战壕里的黄土微微动了一下,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停歇了片刻,黄土又轻轻动了一下,
并鼓出了一个小包。这个小包不断壮大,一些黄土屑从小包的顶部快速滑落。然后,一片带
血的指甲露了出来,再然后,是一根又黑又粗的手指。指甲龟裂乌黑,手指满是伤疤,这只
手努力地向上举,仿佛要找什么。后来,整个一只手掌也露了出来,五指如钩。接着是一只
手臂,啪的一声,拍在了战壕壁上,指甲深深嵌进冻硬的黄土中,向下用力,留下了深深的
沟壑。许久,这只手臂似乎在积蓄着力量,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作者运用动静的搭配,细节的描写,节奏的把握,从指甲到手掌,从点到面展现了战争间中
战士从炮土的掩埋中爬出的过程,通过视觉延伸到心理,给读者带来了以先声夺人的震撼效果。
猛然间,一个浑身烧伤的战士从黄土下站了起来,军装碎烂,几缕布条在风中飘荡,铺
天盖地的沙尘从头上,从身上洒落。他满脸血红,脸颊上几片白肉翻卷着。他瞪着垂死挣扎
的公牛一般的红眼珠,推开战友的尸体,操起了一挺重机枪......
>>>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再辅以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之前战斗的惨烈,表现了战士的
顽强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接团里命令,我们连守 7 号高地,阻止美军一个集团军和南朝鲜十来个师向南逃窜。(补
叙交代战斗发生的具体背景。)
守多长时间?
五天、七天、说不好,一二三师什么时候到,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下去。
连长,我得守多大的一块地呀?
富貴,你是个老兵了,这事儿还要问我吗?
你还是给我划道线吧,没这道线,我心里就是不踏实,没办法呀!
好,好,好,我用脚尖给你划道线,你这个富贵啊,榆木脑袋。
嘿嘿嘿,你划了这道线,我心里就亮堂了。你放心,我不会让鬼子越过去半步,这一亩
三分地儿,就交给我了。
>>>运用对话的方式迅速推进情节的发展,点出主要人物,暗示人物性格;为后文的发展作铺垫。
二十年前,上官富貴他爹把自家那一亩九分地的地契攥出了血,狠狠心,卖了个女儿,换
回了十斗粮,使全家活过了荒年。十六年前,河南大旱,上官富贵他爹饿死在了炕头,枕头
下面还压着这张地契,临死前对上官富贵说,记住,有地就有命,没地就没命。十年前,全
村男子与临村发生了械斗,死伤数百人,就为了能给自家的地里多浇几桶水。八年前,黄河
决口,上官富贵家的地成了一片汪洋,颗粒无收,全家九口逃往陕西,但仅他一人活了下来。
彼时,上官富貴浑身上下没有一颗粮食,只在衣襟里缝了一张地契。
>>>插叙富贵曾经经历过的凶年灾难,将个人的苦难放到广阔大地上来展现,与旧中国的命运相
勾连。
无数颗炮弹,像犁一样,把高地深深地挖了个遍,就像用五指梳理一小块沙地,你觉得这
沙地里不可能再有什么生命了,可是,炮击停止的时候,仍然有数不清的战士,像遗落在土里
的黄豆粒一样,从雪地下钻出来。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敌人的进攻和战士们的机智勇敢,表达了对后者的同情
和赞美。
上官富贵晕晕乎乎地坐起来,拍了拍头发里的土,摸了摸浑身上下,没少一个物件。(照
应上文的“地契”。)他既不庆幸也不后怕,这一刻,没有眼泪,没有语言,没有笑容。他像
拿起一根锄头一样拿起落在身边的步枪,趴在地上,从容不迫地向冲上来的美军士兵瞄准射
击。
>>>抛开其他战士不表,聚焦富贵一个人的战斗;通过一系列习惯性的动作展现了上官富贵的战
斗素养,照应上文连长口中的“老兵”形象。
才打了三五发子弹,美国人就冲到了连长给他划的那道线跟前,眼看就要踏过去。上官
富贵这才有点急了,他用和爹一样黑粗、皴裂的长手,握住刺刀,猫起腰,向跑在最前面的
那个美国人冲去。美国人蓝眼睛,长胡子,样子很陌生,又很凶神恶煞,他狂叫着外国话,
似乎想吓唬眼前这个瘦弱的河南农民。他一手拿着刺刀,另一只手里握着把手枪,枪管对准
上官富貴。可是上官富贵的眼睛并没看他,对那黑洞洞的枪口也很漠然。他不过是低着头,死
死盯着那条划在地上的线,心头总是想着爹临死前说过的那句话,有地就有命,没地就没命。
一颗子弹穿过上官富贵的胳膊,扯开了一缕布条,可他竟然没什么知觉。又是一颗子弹穿过
他的肚子,上官富贵低头看了看,觉得自己既然能活着逃到陕西,就一定能再冲上几步。美
国人到死也没看清楚,这个瘦得像野狗,衣着破烂得像叫花子一样的人是怎样冲到自己跟前,
又是怎样从斜下方,用刺刀戳穿了自己的脖子的。
>>>以点带面,把敌我双方的战斗细化到一“线”之争,一守一攻,攻守之间有对比,对比之中又
有衬托,凸显了一个悍不畏死、倔强执着、视死如归的“守线”战士形象。
不知过了多久,美国人撤退了。上官富贵觉得自己身体里的血也在流尽,他特别疲劳,
好像自己走在逃荒的路上。他晃晃悠悠地走在破败不堪的高地上,看到一个美国大兵仰躺在
地上,腿断了,睁着眼睛,还活着。他走过去,美国人伸出双手,仿佛是投降,也仿佛是向
他求救。上官富貴木然地望着地上的俘虏,良久,他似乎从这双眼睛里看到一丝软弱,一丝
无助,最重要的是看到一丝歉疚,如同当年村子里的男人抢吃他家青苗时的眼神。于是,他
叹了口气,走上去,弯下腰,拽住他的一只手,用尽力气将他拖进了战壕里。
>>>通过战后严重受伤的上官富贵救助美国大兵描写,淡化了妖魔化、脸谱化敌人的意识形态,
引发了对战争的思索和直逼灵魂的拷问。
天黑了,严寒来了。上官富贵一屁股坐在俘虏对面,慢慢闭上眼睛。
>>>通过天气温度的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人物的命运。
一片雪花落在弹药箱盖上,大风吹来,它微微颤动了几下,又一次飞起,落到一张苍白
的脸上。这张脸和雪一样白,一样冷,眼睛睁着望着天空,眼眶乌黑,深深下陷。雪花滚过冰
冷的鼻尖、额头,又一次在风中高高飞起,打了几个空翻,挂在一杆步枪的刺刀刃上。刺刀
覆盖着一缕缕干涸的血迹,翘起一层一层的硬皮。
>>>对上文环境描写的具体展现,同时以景物描写结尾,展现了天气的严寒,委婉暗示上官富贵
已经牺牲,悲剧氛围瞬间弥漫全篇。
(节选自西元《死亡重奏》,北岳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知 识 建 构
//小说中的插叙探究//
插叙是文学作品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
述的线索,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
叙述方式。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着原来的主要事件写。插叙的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
达。插叙对主要情节和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
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林教
头风雪山神庙》开篇以林冲和李小二异地邂逅相逢引出故事,着重写二人的关系。先通过一
段插叙,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的老交情。
本文中便通过故事中人物上官富贵二十年前、十六年前、十年前、八年前的回忆等心理
活动来进行插叙,交代了主人公经历过的巨大伤痛,成功地将个人苦难与旧中国命运勾连在
一起;为描写以其为代表的无名连队的战士们在天气极度严寒的情况下,坚守高地并最终献
出生命的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
试 题 解 析
1
小说特意交代了上官富贵地契的故事,这样写有何作用?(6 分)
【参考答案】
(1)情节上,“有地就有命,没地就没命”照应上文让连长划道线,也为下文上官富贵
牢记父亲遗言,誓死坚守阵地作铺垫。
(2)人物上,既表现了上官富贵单纯的执著,也是上官富贵的精神之源,使他在战场
上面对侵略者能够表现出视死如归的精神。
(3)主旨上,它体现了百姓和土地的紧密联系,将个人苦难与中国命运勾连在一起,
表现了中国百姓的坚韧和顽强,深化了主旨。(每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情节的作用的理解能力。这种类型题,一般情节对主要人物塑造,
从情节对情节安排,从情节对环境描写,从情节对主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每点 2 分,答
对任意三点得满分。大意相同即可。
2
有评论家说,西元的战争小说是典型的“以凸显小人物的方式建构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
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6 分)
【参考答案】
(1)“小人物”体现在主人公的身份上。小说描写的上官富贵是普通士兵,他与敌人搏
斗主要出于农民守卫土地的本能,他的形象与人们习以为常的英雄印象相去甚远。(2 分)
(2)“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体现在主人公的精神品格上。①面对严寒和装备精良的敌
人,上官富贵毫不退缩,表现出毫不妥协的抗争精神;②面对受伤的美国士兵上官富贵没有
表现出狭隘的敌对情绪,而是伸出援手,展现了朴实的人道主义精神。(每点 2 分,共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和主题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对题
目中提及的“以凸显小人物的方式建构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进行准确理解;主要应该从两个
方面来着手:“凸显小人物”“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搞清楚之后,再联系文本进行梳理分析
即可。
反 馈 检 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开头采用了慢镜头加大特写的电影技法,放大上官富贵从土里爬出来的过程,也
从侧面表现了战斗的惨烈,定格了战场的血腥和残酷,为人物的塑造提供了背景。
B.濒死的憨厚的“河南农民”上官富贵对美军俘虏的救助,显然已经不是军队律令的外在
束缚,而是出于人性中恻隐之心的内在驱使。
C.文中并未着力于大兵团的作战的描写,而是以个别战士的战斗侧面展现,也未将敌人
妖魔化、脸谱化,表现了较强的反战情感。
D.小说在内容上以一场阻击战为触发点,运用插叙、倒叙之类的手法扩充了小说的幅度,
颠覆一场战斗全过程惯常的线性叙述模式,深化了小说的内涵。
相 关 链 接
军 魂
李家法
王营长抗美援朝时打阻击,挨美国的飞机烂炸,他一翻身,胸揽一挺机枪,哒哒哒——,
一满梭子硬是把美军的一架战斗机揍了下来。等战友把他扶起时,才发现王营长一条血肉模
糊的腿早被炸掉了。
王营长回到北京治疗时,一个叫草莓的年轻护士对他呵护有加。后来经组织上批准,他
跟草莓结了婚,回到故里休养。王营长是特级英模,享受特别津贴。据说王营长的工资比县
长还高出一块八毛六分。不过,村里人不眼红,王营长领那些钱,是拿命换来的,谁要是不
服,你到枪林弹雨中走一遭瞧瞧。
王营长攒有钱,就在村里建一套大房子,宽敞阔绰。老百姓就私下里议论:王营长没养
下一男半女,建那么多那么好的房子有啥用?有钱,你不如买点好吃的好喝的实在。可王营
长确实抠门,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村边有个露水集市,每天早上,鸡鸭三鸟,鱼虾海鲜一
街的摆着,可王营长很少问津,就连政府给的特价猪肉票,他也用不着而转送给了他人。每
天,他就拄着拐杖晃荡着一条空空的裤管来到早市,挑一把青菜,割一斤豆腐,然后颤颤晃
晃回到家。
王营长是荣誉军人,虽有国家给养着,但已解甲归田。生产队就在王营长大院前划了两
亩自留地,给王营长自耕自种。自从高位截肢的王营长把他的两亩自留地伺候得绿肥黄瘦的
时候,村子里就鲜见了懒惰的人。
王营长体况很差,他需要疗养。每天早上生产队的社员们出工以后,草莓就扶着王营长
在村子里散步。这一天早上,他们刚好来到村小学堂旁边时,天突然就昏暗下来,黑沉沉的
就象罩着一口大黑锅。须臾间狂风又起,一场大暴雨眼看就来临了。草莓赶紧扶着王营长进
了学校避雨。这一避,把王营长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学校的几间教室全部是既倒的危房,大
风把房面上的瓦片括得沙沙作响,抬头一看,隐约还透着星星点点的斑驳,墙上显露一道道
裂隙,有的已经能伸进去一个拳头了。一路路土黄色的浆痕从墙头流到地面,昭示着侵蚀已
非一日之久。外面开始下雨了,教室也下起小雨,老师没法上课,一群学生娃倦缩在教室一
角,用自带的雨具遮挡雨滴。王营长一看叫声不好,他令草莓马上去把校长找来。不一会,
长得像麻杆一样的张校长冒雨来到王营长的跟前,他见了王营长,不由自主地佝了一下腰。
王营长黑着脸:“你就让孩子在这样教室里上课?”
张校长哭丧着脸:“没办法,我已经打了很多报告上去了,上面就是不拨钱下来维修。”
王营长吼起来:“教室马上要塌了。出了人命,我枪毙你。”
张校长害怕了:“王营长,你说怎么办?”
“怎么办?传我命令:撤。赶快吹号呀,不!敲钟,你快啊……”王营长用拐杖猛地戳着
地,一条空荡荡的裤管微微地颤抖。
“可是……往哪里撤?”
王营长斩钉截铁地说:“到我家去!全部去!”
一阵急促的集合钟声,孩子们、老师们相互搀扶着冒雨撤出学校。刚走不远,只听到身
后一声“轰隆”接着一声“轰隆”,学校就在风雨中倒塌了。张校长在泥泞的路上,扑通一下就
给王营长跪了下来。
那场暴风雨真大,连着下了三天三夜,学校就在王营长家的八间大瓦房里架上黑板上课,
孩子们的读书声越是响亮,好像要同风雨声争个输赢似的。
第四天,天还淅沥着,王营长说不能再等了,他要到县上报告学校倒塌的事情。王营长
换上一套崭新的军装,搭上村里的马车,冒雨出发。不久,噩耗传来:王营长半路上遇到山
洪暴发,连人带车给冲走了……
王营长的家到处掇满小白纸花,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英雄,一个个哭得泪如滂沱。
那天老师们不约而同在教孩子们唱着一首歌: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