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理想信念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知识,学习反驳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品味关键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快速浏览,通过圈点勾画,学习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方法;
2.通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3.通过自读、跳读、品读等多种方式,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争做“中国的脊梁”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1.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知识,梳理论证结构,学习反驳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理解“中国的脊梁”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力。
品味关键语句,体会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
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
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
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
(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
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
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
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
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
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2)杂文的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3.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
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
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8 月 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
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
论调,鲁迅在他 53 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泛读,初步把握文章思路、情怀。说说与立论不同,驳论写法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驳论的写法是先树靶,后射靶,最后得结论。
2.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下面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交流点拨】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交流点拨】直接反驳(3—5 段):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6—8 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
梁”。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
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交流点拨】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深层探究
速读第 1—5 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交流点拨】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
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第 4 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即“一到求神拜佛……
麻醉着自己”,这说明什么?
【交流点拨】“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
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
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
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请你谈谈近几年来中国之盛事,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
【交流】例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太空漫步;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2011 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交会对接等。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驳论文不仅要反驳敌论,还应该树立自己的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提出,
如何证明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深层探究
1.学生齐读第 1—5 段,回顾上节课内容。
2.品读第 6—9 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交流点拨】“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
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
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
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
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
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
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
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
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
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
“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
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交流点拨】①“埋头苦干的人”: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
文学家等。如:李时珍、毕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华罗
庚、袁隆平……
②“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陈胜、
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
③“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
石、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
④“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如:玄奘、鉴真……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交流点拨】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
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
信力。
(二)语言品析
1.揣摩第 1 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
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
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
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
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交流点拨】“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
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3.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
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
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
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
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
人难忘。
(三)写作特色
1.总体思路: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批驳:
(1)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
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2)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又“驳”又“立”,紧密结合: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以偏概全。鲁迅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又“驳”又
“立”,二者紧密结合。
3.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1)开头揭示敌论,就有讽刺意味。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
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三者互相映衬,又从变化中显
现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2)仿照“自信力”,提出“他信力”“自欺力”,进行嘲讽,可谓入木三分。
请运用驳论就以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勤能补拙
2.失败是成功之母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
握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课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
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存在的不足: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的多,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的少,这个问题必须
解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8 怀疑与学问
1.读懂课文,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证思
路。
2.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3.发扬大胆质疑的精神,并锻炼创造性能力。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在论说中的作用。
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
来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
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
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
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
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
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当代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
后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通信研究员和院士。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
辨伪,有不少创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
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
2.生难字词
(1)字音
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腐草为萤.(yíng) 师塾.(shú) 停滞.(zhì)
(2)词义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
或责问。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启迪】开导;启发。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清除去掉不合理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 1~2 段):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
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 3~5 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 6 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课文第 1、2 段的破折号后注明了作者,这表明了什么?
明确: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
2.引用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并证明中心论点。
3.课文第 1、2 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
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就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4.朗读课文,找出第 3、4 段中举的三个事例,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传说,“三皇”“五帝”
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传说。第一个事例论证的是传说不一定可靠,不能随便相信;第
二和第三个事例论证的是“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的论点,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
问。
5.对课文第 3 段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明确: 因果关系:因为(1)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2)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
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3)譬
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4)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
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6. 课文第 3 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类比论证?
明确: 这句是类比论证,通过跟做学问有相同特点的事例来进行类推,从而说明“事
实和证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是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
此句中“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7.第 3 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明确: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
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
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
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
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课文中第 5 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
按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写法
1.课文中第 5 段和第 4 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 4 段还写
第 5 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明确:(1)第 4 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的精神对待,第 5 段则说“我们对于
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
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
是缺陷。写了第 4 段,又写第 5 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2)第 4 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 5
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
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 课文第 5 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本段用了对比论证(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和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3.课文第 6 段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上前半句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
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
4.课文第 6 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
“这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5.本文中论据的种类有哪些?
明确: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体现在第 1、2、
5、6 段中。事实论据体现在第 4 段和第 6 段中。
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
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
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泽东
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在
探索。”正因为他们的怀疑,才有了后来的学问。凡事多问些“为什么”吧!
2.拓展延伸
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做学问“会疑”与“须疑”。(举例论证)
分论点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美国一家工厂的大型机器发生了故障,许多人都未能修好,老板请来一位专家。
专家仔细检查后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地方画了一条横线,机器很快修好了,老板为此付给
这位专家一万美元。有人不服气,这位专家说:“画一条线,只值一美元;知道在哪画,
值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问:从这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有价。
本文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由学生自主积极动笔读书,圈点批注完成对课
文内容和思路的初步自学,探究本文的论点;在教学中创设作者、学生、教师民主平等的
对话交流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在质疑和交流中明
确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明确怀疑对学问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树立怀疑的学习
精神。[来%源@
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对学生的启发不够,老师就急着说出了答案。学生对议论
文结构上层层深入的论述理解还不到位,需进一步练习提升。
19 谈创造性思维
1.把握本文论点,学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了解、掌握设问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思路。
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回答问题。(出示图画和问题) 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
的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
彩的,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
趣的话题“谈创造性思维”。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 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
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
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生难字词
(1)字音
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2)词义
【汲取】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
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读一读,把握观点。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说一说作者论述了哪些主要的观点,是怎样论述的。
(2)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明确:阅读全文,勾画关键句子,分清问题和观点,在阐述“作者是怎样论述”时可
以用“首先”“然后”等词语使自己思路清晰。阅读时,特别关注关联语、总结性的词语
等关键性语句,它们将帮助你快速把握观点。
2.速读课文,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归纳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段):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的论题。
第二部分(第 3~12 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 3 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第 4~5 段):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第 6~8 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第 9~12 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第三部分(第 13 段):解决问题:总结,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关键所在。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课文开头的图形揭示了一个什么问题?开头有什么特点?
明确: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生活中的现象谈起,开门见山,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
明确: 因为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有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明确: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4.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明确: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
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1.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关键在哪里?
明确: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2.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
部答案?
明确: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
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3.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明确: (1)例证法:谷登堡的事例(第 7 段);罗兰·布歇内尔的事例(第 8 段)——都
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 5 段和第 10 段。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这个中心论点。创
造性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
人吧。
2.拓展延伸
请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伟人介绍给大家。 如: 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贝
多芬,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等。
完成课后练习。
在授课过程中先整体理解,理清行文思路,然后分析论证方法,品味文章语言,最后
进行拓展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拓展想象的
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创造性思维仍是抽象概念,文本很难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性。
20 创造宣言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关注文本中哲理性的语句。[来源^:&*@中教网%]
3.重视创造的力量,培养自主、自信的创造能力。
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
的理解。(学生纷纷回答)
那么生活在上个世纪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对于“创造”,
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
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2)背景链接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
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
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为世界所
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2.生难字词
(1)字音
彝.(yí) 遁.(dùn) 钝.(dùn) 曾参..(zēng shēn)
懦.(nuò) 玄奘.(zàng) 创.造(chuàng)
(2)词义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
明确: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 2~4 段):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
第三部分(第 5~11 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第 12~14 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第五部分(第 15~16 段):总结全文。
依据:根据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看完整篇文章后你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
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它在文
中的位置。
明确: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
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3.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明确: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
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
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课文中这句话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
教育对象成才。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
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2.课文中第 5~10 段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
主持开挖苏伊士运河;粮水断绝、众叛亲离的哥伦布,却是欧洲人中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
人,开辟了欧洲通向美洲的新航道……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1)环境平
凡;(2)生活单调;(3)年纪大小;(4)太无能了;(5)陷入绝境。
结论: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
是驳论文章的写法。
3.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快速看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说明什
么?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
明确: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
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让我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不屑于
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
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2.拓展延伸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的感情。
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思考探究:“创造”一词,我们已经在《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中略有涉及,在本文中,
相信你对“创造”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你结合这两篇课文的学习经验,说说“创造”于当
今社会的重要性。[
由文体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重视学法的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使
学生更好地理解驳论的特点。注重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重视自己
的创造能力。
由于本文是略读课文,没有做深入研讨,其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性语句,学生难以
深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