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2 纪念白求恩
1. 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2. 细读课文,找出本文运用对比论证的语句,并能说出其表达效果。
2.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3.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1.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2.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co*m]
1.细读课文,圈点勾画,找出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并能说出其表达效果。
2.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可以用形象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
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
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
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
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是朱子
奇先生写的《白求恩之歌》。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
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一起走进白求恩
的精神世界吧!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以身殉职(xùn)派遣(qiǎn)狭隘(ài)
热忱(chén)拈轻怕重(niān)纯粹(cuì)
鄙薄(bó)漠不关心(mò)
2.理解词义
(1)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2)狭隘:心胸、气量、见识不宽广。
(3)鄙薄:轻视。
3.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忆秦
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等。
4.背景探寻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他率领加拿
大美国医疗队,于 1938 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3 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
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 年 11 月 12
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 12 月 21 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
恩》这篇文章以示怀念。
三、学习指导(二)
整体感知
1.归纳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并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点拨】第一部分(第 1 段):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重点句:“一个外国人,
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
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部分(第 2 段):白求恩同志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
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部分(第 3 段):白求恩同志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
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第四部分(第 4 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重点句:“我
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白求恩大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点拨】白求恩大夫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具有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
术精益求精精神的人。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
【点拨】本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也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深悼念之情。
纪念白求恩
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共产主 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义精神 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白求恩大夫有了最基本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更进一步去了解白求恩大
夫。
二、学习指导
(一)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1.成语的大量运用是本文语言的特色之一,那么,使用成语有哪些好处?还需要注意一些
什么问题?我们结合这篇课文,来探讨一下。
(1)首先,请大家在上面的成语中任选一两个,解释它们的意思。
【点拨】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益,更加。
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教师总结:成语是长期以来人们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短语和短句。成语的
含义,有些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例如“拈轻怕重”“漠不关心”等;有些则不能仅从字面上
去理解,还要查它的来源、出处,知道它的典故,并且要联系语言环境理解才行,例如“麻木
不仁”。
(2)讨论:结合文中的成语,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点拨】学生讨论后,教师示例总结,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
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义相近的词语连用,
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
大夫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极其简练。总之,文中所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
象性和说服力。
(3)你能不能也用这些成语造句呢?选一两个试试看。
【点拨】年三十的大街上冷冷清清的,人们都迫不及待地回家团圆了。
2.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点拨】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
感动”。双重否定句体现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文章末段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
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一
个……的人”排比短语有什么作用?
【点拨】“高尚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境界的崇高;“纯粹的人”,指的是无产阶
级思想品质的纯洁;“有道德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生活及其行为准则和规范;“脱
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高尚志趣;“有益于人民的人”,指的是共产主义
战士的奋斗目标。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把“这点精神”表现得
更具体,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也寄托
了他对更多的共产主义新人的殷切希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从语言形式上讲,这组排比短
语一气呵成,语势贯通,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
(二)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1.请大家回想一下,议论文通常采用哪些论证方法?
【点拨】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地说是指举例论证、比喻
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等。
2.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列举出哪些论证方法呢?
【点拨】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等),对白求
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首先,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的论点。指
出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的精
神”,并号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其次,用对比的方法论证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
忱”,对职业“精益求精”。毛泽东同志将白求恩对待工作、同志和人民的态度以及对职业
的态度同“不少的人”做对比,不仅反映出白求恩的品质高尚,而且也帮助某些同志认识自
己的缺点、错误,从而更好地向白求恩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错误,做好革命事业,证明白
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确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最后,从事实引出结论,说明我们只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
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四、拓展延伸
白求恩的精神值得学习,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有着同样奉献精神的人,在你的生活中有
你学习的榜样吗?说一说你向他(她)学习的原因。
【点拨】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
人物评选,这其中有钱学森、朱光亚、袁隆平这样的睿智学者,也有吴菊萍、胡忠谢晓君夫
妇、阿里木等做出非凡事业的平凡百姓。他们的职业身份不同,但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却同
样感人。让我们记住白求恩这位伟大的英雄,让我们也同样记住新时期的英雄们。“送人玫
瑰,手留余香”,让我们大家从自身做起,用爱心构筑和谐班级,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1、熟读全文,背诵最后一段。
2、复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特点。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体,在教学中,我主要
通过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分别找出记叙与议论的内容,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让学
生探究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13 植树的牧羊人
1.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运用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4.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1.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1.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运用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将
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
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这部作品
在 1987 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
人热爱大地”的精神,给人以很大的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近本文的主人公。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慷慨(kāng kǎi)废墟(xū)干涸(hé)
坍塌(tān)酬劳(chóu)呼啸(xiào)
滚烫(tàng)水渠(qú)光秃秃(tū)
2.理解词义。
(1)干涸:干枯,没有水。
(2)流淌:液体流动。
(3)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4)酬劳:酬谢(出力的人)。
(5)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6)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7)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8)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9)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3.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
在经历惨烈战争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
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4.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植树的男人》是
让·乔诺于 1953 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
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
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
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三、学习指导(二)
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点拨】第一部分(第 1 段):开门见山,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 2—20 段):以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
化。
第三部分(第 21 段):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的几次见面?每一次见面高原上都有什么变化?
【点拨】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
第一次:1913 年“我”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见到了牧羊人。当时高原
上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我”在无边无际的荒
野中走了三天,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那片高原的路。高原上有一片一眼望不
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橡树长得很茂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我”在这个曾经干
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第三次:1945 年 6 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高原上一切全变了,这里充满了生
气,变得富饶又美丽。
第一部分(第 1 段):概括牧羊人的崇高品质。
植树的牧羊人 第二部分(第 2—20 段):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
见面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 21 段):高度评价牧羊人无私而善良的举动,抒发对他的敬
佩之情。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让·乔诺的脚步,初步了解了牧羊人,接下来让我们更进一步对牧羊
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学习指导
(一)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照应
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力泽·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点拨】文中“1913 年”“1920 年”“1945 年”照应了这句话,牧羊人共种了 35 年树,从
1910 年到 1945 年。
2.课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点拨】既写出了作者游历的阿尔卑斯山地生活环境的恶劣,也衬托了牧羊人在这里生活
的艰难,以及他顽强的毅力。与下文描写的几十年后这里的美丽富饶形成强烈的对比,突
出了牧羊人力量的伟大。
3.“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
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这几句话,表达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点拨】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二)理解形象
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
的认识。
【点拨】1.他是一个在生活中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的人。如:“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
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
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2.他是一个有顽强毅力、坚持默默奉献的人。从“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
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中可以看出。
植树
的牧
羊人{赞美牧羊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三见牧
羊人 {一见:选橡子、种橡树
二见:高原上满是树木
三见:废墟充满生机与活力
再赞牧羊人——做到了只有上帝
才能做到的事
}慷慨
无私
不图
回报
积极
乐观
四、拓展延伸
轩辕植树
轩辕黄帝是十分重视植树的先贤。据考证,陕西黄陵轩辕庙至今依然生长的十九米高
的轩辕古柏即轩辕所栽,它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大禹封山
据《逸周书》记载,大禹不准人们在树木萌生的季节乱砍滥伐,他发布禁令:“春三月
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1.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与朋友一起植树吧。
2.搜集与植树相关的故事或口号标语,与同学们分享。
本文通过三次去高原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来赞美牧羊人心存美好、坚持不懈来改变贫弱
的生存环境的品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抒情或议论的部分以及对高原的景物描写,
指导学生品析对牧羊人的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c*om~]
2. 学习文中运用的伏笔和照应手法,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3. 理解题目的含义与作用,领会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来^*源:中教%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理解题目的含义与作用,领会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
学习文中运用的伏笔和照应手法,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英格兰的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
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敌军——德国本土执行侦
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会被敌军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
伞的力气都没有。但是,第二天,他依然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是这样告诫自己的:现在,
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飞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
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飞行的一路上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
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
成了任务,当他接受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
历的启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上尉飞行员,也是一位著名作家莫顿•亨
特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看看他小时候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而让他成为
“孤胆英雄”的。
二、学习指导(一)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训诫(jiè) 耸(sǒng)立 迂回(yū) 嶙峋(lín xún)
凝视(níng) 啜泣(chuò qì)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yì)翼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告诫、教导。(训诫)
(2)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的样子。(小心翼翼)
(3)形容人瘦削。(嶙峋)
(4)惊奇、诧异。(纳罕)
(5)使眼睛昏花。(炫目)
(6)抽噎,抽抽搭搭地哭。(啜泣)
3.文体知识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点,把自然美、人
情美、哲理美融于一体,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
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
主题鲜明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本文是叙事散
文。
4.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驾机执行过对德国
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原
名《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也被
收入我们的课本。
三、学习指导(二)
(一)整体感知
1.从“我”的角度:体弱、胆怯的“我”为什么要去爬悬崖?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我”
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
【点拨】体弱胆怯的“我”去爬山是因为好朋友杰利呼唤“别做胆小鬼”刺激了“我”
的自尊心、好胜心,于是冒险去爬悬崖。“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看伙伴爬悬崖,几
乎晕倒”等体现了“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
2.从父亲的角度: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
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点拨】(1)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
下来,而是让“我”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下山。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
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会让他更加娇气,永远都软弱无能。只有在磨炼下才能成好钢,
没有磨炼的只会是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2)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可能变得非常懦弱。如
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
叫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
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3.从杰利的角度: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点拨】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
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
朋友。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
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
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
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
“我”真正的朋友。
4.从四个孩子的角度:
【点拨】 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这四个孩子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
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种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人与
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才对。
(二)语言品析
这篇文章语言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富有哲理。请细细品味下面的语言。
1.“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其中“巨大”一词,是否用的重了?
【点拨】不重,对一个很胆小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容易。这是战胜自己恐惧心理后取
得的成功,“巨大”恰好表达了“我”当时真实的心理感受。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中的“瘦骨嶙峋”有什么表达作用?
【点拨】再次表明“我”身体的病弱,与前文“八年来一直有病”照应,也为后文
“我”战胜困难后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作铺垫。
3.朗读“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这三句话时重音应放在哪个字
上?这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点拨】重音应该放在“能”上,第一句是鼓励的语气,第二句是半信半疑的语气,
第三句是信心十足的语气。
(三)写法探究
本文为突出主题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点拨】本文写的是“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小心翼翼地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战
胜了陡峭的山崖这件小事,但作者却从这件小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困难面前不
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
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这个道理让作者受益终生。这
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走一步, 起因:别出花样 去爬悬崖
再走一步 经过:中途被弃 进退两难 分解困难
结果: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赢得胜利
五、拓展延伸
1.请从所学知识中找出几句关于困难与挫折的名言警句。
【交流】①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②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④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
斯基)
2.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都是怎样克服的?请写一则 300 字左右的短文。
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的父亲没有抱下孩子给我们什么启示?
2 文中几个小伙伴对“我”的态度你有何想法?[中国&教育#*~出版^网]
3 当你遇到生活中的悬崖时,你会怎么面对?写一段 300 字的小短文。[来源:中国^%&教
#育出版网~]
本课的教学,正如本文的题目一样,让学生走一步,再走一步,逐渐学会欣赏课文。
因此,我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路让学生自己走,一步一步地走,目
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5 诫子书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育出*%2. 诵
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3.赏析精彩妙点,体会作者情感
1.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2. 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中国%教&育*@出版~网]
赏析精彩妙点,体会作者情感[w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
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
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前我
们也听了《诫子书》这首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
的谆谆教诲。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夫(fú)淫慢(yín)险躁(zào)遂(suì)穷庐(lú)
2. 古今异义
(1)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
(2)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修养;今义,治理)
(3)意与日去(古义,岁月;今义,白天)
3. 一词多义
夫君子之行(品德)
①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非志无以成学(完成,成就)
②成遂成枯落(形成,变为)
遂成枯落(终于)
③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
意与日去(意志)
④意宾客意少舒(神情)
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⑤驰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
将复何及(来得及)
⑥及及其日中如探汤(等到)
4.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
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汉末避乱南阳,躬耕隐居,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死,
受托辅佐后主刘禅。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
中原,建兴十二年(234)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后人辑有《诸葛亮集》。
5.背景链接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时写给他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
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以自身的言行感染、激励后代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
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人
所传颂。
三、学习指导(二)
整体感知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仿读(提示:注意朗读节奏)
【点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指定学生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然后全班齐读。
5.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的情感。
6.学生自由散读,争取当堂熟读成诵。
治学
诫子书修身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惜时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要疏通文意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与探
究。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无结果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师参与讨论。
(1)难点预见:
①词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遂成枯落
②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处理措施:
①让学生联系实词和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
作交流,后总结成型。
②师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法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
(如 a 和 b 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以 c 句的翻译为例: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
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二)课文理解与集体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点拨】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最忌怠惰浮躁,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
的用意。
(2)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多用什么
句式?
【点拨】淡泊、立志、惜时;双重否定句、对偶句。
诫
子
书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勤学
励志
修身
养性
珍惜
年华
四、拓展延伸
给学生提供关于修身、惜时、立志等古今名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
警句推荐:
1.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水能
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2.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3.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
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诫子书》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
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古往今来,抒发人间真情的诗词浩
如烟海,或抒爱国之情,或赞亲密友情,或歌殷殷亲情,或咏浓浓乡情……请同学们查找
历代歌咏人间真情的诗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一周后在班内开展一次“人间自有真情在”
为主题的诗词诵读活动。
这是一篇较短的文言文,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
“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教这一课的,整个课堂中都以学生为中心。“诵读”
与“研读”环节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完成了从“积累”到“延伸”的课堂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