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年、月、日
第1 课时 看日历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日历,并能从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及其他有关信息。
2.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小组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4.渗透家庭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和自己家庭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大月、小月并掌握其规律。
难点:如何正确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日历、相关资料、彩笔。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几月份了?2016年很快就要过去,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了。咱们商量一下,我们可以给班级送上一份什么新年礼物啊?
生1:把我们的好成绩送给班级。
生2:我们可以送给班级新年的日历。
……
师:你真是和老师想到一块儿了,咱们制作一份精美的2017年的日历,作为献给班级的新年礼物,怎么样?(生齐答:好啊!)
二、解决问题
1.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师:要制作出一份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日历,咱们先得仔细地观察别人做好的日历。大家手里都有2016年的日历,请仔细观察,和小组内同学一起完成这份学习任务,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行动最快。现在开始!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组长念题,学生人手一份日历,观察日历,并交流下表。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生:日历上共有12个月份,每个星期有7天,今天是12月19日,星期一。
师:一周有7天,5天工作,2天休息。观察12月份的日历,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几天是双休日?
生:因为双休日用红色标注,所以我一看就知道了。
师:咱们做日历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问题了,双休日用红色笔标注。
生:本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四,最后一天是星期六,下个月的第一天应该是星期日。
师:一起来看看(出示12月日历),12月的最后一天确实是星期六,那么2017年1月1日是星期几?你是怎么想的?
生:12月31日是星期六,那么1月1日就应该是星期日了。
师:接着写在这吗?(手指12月31日后面)
生:应该写在1月的日历里,对着星期日写。
师:你真的非常了不起,会观察、会推算!
二、解决问题(续)
师:1月的日历写到几日?为什么?
生:应该写到31日,因为1月是大月。
师:在制作日历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在大月小月这个问题上注意些什么?还有一个特殊的月份呢?怎样确定它?
生1:我来提醒人家注意,大月有1,3,5,7,8,10,12,这几个月应该写31天,小月是4,6,9,11,这几个月写到30日就可以了。
生2:特殊月是2月,用2016除以4,能整除说明它是闰年,闰年的2月有29天。
师:我觉得今天大家真是太能干了!相信你们制作的日历一定准确无误。
师:咱们来做个抢答游戏,放松一下吧!
师:你们的速度真让我惊奇!那么你们能在2016年的日历上找到我国的重大节日了吗?谁来说一下?(出示小组学习任务中的题目)
生1:教师节是9月10日。
生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7月1日。
生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8月1日。
……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重大节日呢?
生1:六一儿童节在6月1日。
生2:妇女节是3月8日。
生3:国庆节是10月1日。
……
三、制作日历
师:大家对日历已经非常了解了,一份实用的日历除了有日期和星期以外,还有关于重大节日的标注,制作日历的时候,也要把这些重要节日标注出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重要节日的名称:元旦、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
师:老师也来和你们赛一赛。我们班有11个小组,加上我就够12个了。我是1月组,2016年的第一天是星期五,那就对应着星期五写1日。是什么节日,我们就在下面标注出来。到周末就用红色笔标注。
师:你觉得制作日历困难吗?只要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顺利地制作了?
生:只要知道每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就可以接着写了。
师:好!那么老师就给你们一些条件,想知道每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你们可要自己想办法了!
出示:1月31日星期日,3月8日星期二,4月15日星期五,5月31日星期二,8月1日星期一,9月5日星期一,10月31日星期一,12月10日星期六。
师:好了,剩下的2~12月,就交给你们各个小组来完成了。咱们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写完的赶快交给我,看看哪个小组是第一名。
现在我们的日历已经完工了!大家看看,美不美?高兴吗?你们真的很棒,送给自己掌声!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2016年过生日时是星期几?2016年你过生日的时候满几周岁了?同学们都很重视自己的生日,但老师提醒大家可别忘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日,做个孝顺的孩子。
四、课后作业
制作2017年的日历送给爸爸、妈妈,并标注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家人的生日日期。
第1课时 看日历
一年共有12个月,每个星期有7天。
双休日用红色笔标注。
关于重大节日的标注。
注意大月、小月。
第2 课时 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计时法,能够对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并能与普通计时法互换。
难点:1.正确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态度和珍惜时间的积极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游戏导入
师: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时间,大家不用嘴巴说,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你在做什么,好不好?
1.教师先说一下时刻,如中午12时,再用动作告诉学生自己在做什么。
2.教师报时刻,如:凌晨3时、早上6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4时、晚上9时,学生根据教师报的时刻做动作。
3.师:小朋友们表演得很精彩。刚才我们说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作12时计时法。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要用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凌晨”等时间词。
师:下午3时、晚上6时是我们平时习惯使用的计时方法。老师这里还收集到另外几个,一起来看一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计时法与我们前面所用的12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说说14:00是我们平常说的什么时候。
教师小结:像8:00,12:00,14:00,19:30这样的计时方法,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24时计时法。
教师板书:24时计时法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吗?
师:一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一起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时的情景。
多媒体课件播放春晚倒计时录像。
师: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是什么时候的12时?
生:夜里12时。
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称为凌晨0时。
师:凌晨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
生:睡觉。
师: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候了吗?一起说说看。
生:凌晨0时。
2.感受一天的全过程。
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一天的经过吧!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随着画面和音乐表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现在是凌晨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在时钟的嘀嗒嘀嗒声中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天色渐渐亮起来了。
提问: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这时候在干什么?(钟面停在凌晨3时)
提问: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现在该做什么?(钟面停在早晨6时)
生:该起床了。
提问:时间过得真快,现在该做什么了?(钟面停在中午11时30分)
生: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师:现在是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了?(钟面停在下午4时)
生:放学的时间到了,可以整理好书包回家了。
师:不知不觉中,忙碌而充实的白天又过去了,天已经黑了,很晚了,现在钟面上是几时?(钟面停在晚上9时)
生:9时。
提问:晚上9时大家应该干什么?
生:应该睡觉了,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学习。
提问:大家在睡梦中,时间又不知不觉到了什么时候?
生:夜里12时。
师:到了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3.认识24时计时法。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钟面上的时针一天里转了几圈?
生:2圈。
提问: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多媒体课件出示)
师:对,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是一天中的前12个小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0时到12时来表示。
师:(指着钟面上的12时)这时一天结束了吗?
生:没有。时针还要从中午12时接着走第二圈。(多媒体课件演示时针又转过一大格)
师:时针又走了一大格,现在是下午几时?
生:下午1时。
二、探究新知(续)
师:我们把一天分成24个小时,那么下午1时是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一圈是12个小时,再加上1小时,就是13时。
师:那么下午1时可以说是几时?
生:13时。
师:对,钟面上第二圈开始的下午1时我们还可以说成是13时。时针又走了一大格,现在是下午几时?也可以说成几时?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下午2时,就是14时,12时加2时就是14时。
师:依此类推,把下午3时、下午4时,直到晚上12时的时间接着写下去,你能写出来吗?请大家在作业本上把钟面上第二圈的时间写出来。
提问:时针走的第二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生: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是一天中的后12个小时,可以接着用12、13、14直到24时表示。
师:一天一共有多少个小时?
生:24个小时。
师:我们用0时、1时、2时……直到24时来表示一天时间,我们给这种计时的方法起个什么名字合适呢?
板书:24时计时法
三、探索转化方法
1.12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时刻。
师:8:00,14:00,19:30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像下午4时、晚上7时就是生活中的12时计时法。那么,下午3时用24时计时法应该如何表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下午3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5时。
师:晚上7时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晚上7时加上12时就是19时。
师:上午7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引导学生讨论:要不要加12时?
生:不要,上午7时就是7时。
师:要不要说上午7时?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生:24时计时法中的数没有重复,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时刻不需要用上午、下午等时间词来区分。
教师小结:从中午12时前,上午几时就是24时计时法的几时;从下午1时开始需要加上12时就转换成了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扬发现规律的学生)
2.24时计时法的时刻转换成12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师:24时计时法中的8:00用12时计时法怎么表示?
学生可能会说8:00,可能会说上午8:00。
师: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到底应该怎么说?让我们来看个小故事吧!.
教师用课件播放:小明喜欢看篮球比赛,听小红说星期六中央五套体育频道9点有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转播,第二天小明上午9时准时打开电视机准备看球赛,电视里却没有篮球比赛的转播。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探索转化方法(续)
引导学生说出从12时往前的时刻直接加上上午和中午就行了,从13时往后的时刻要减去12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下午或晚上。
3.应用知识。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中淘气一天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用12时计时法说一说淘气各个时刻正在做什么。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中信箱取信时间。
师: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取信间隔多长时间?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生1:14时就是下午2时,18时30分是下午6时30分,所以间隔4小时30分钟。
生2:15、16、17、18,共4小时,加上30分钟是4小时30分钟。
四、巩固深化
1.生活运用。
(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车票、电影票、飞机票等上面的时间。
师: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们还在哪儿看见过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
教师指名回答。
(2)时间牌。
师:还有一些公共场所的时间牌,你们能看懂吗?
①出示肯德基营业时间牌。
②出示公共汽车站台牌。
③出示禁止通行牌。
④出示银行营业时间牌。
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些牌子上所显示的时间各是用什么计时法表示的。
2.游戏。
师:今天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下课前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游戏方法:用两个手臂来表示时针和分针,根据两个手臂的位置用今天学的计时法知识判断表示的是什么时刻。
(1)教师做动作,学生判断。
(2)教师说时刻,学生站起来做动作表示。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老师觉得大家对数学的兴趣很浓厚,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相信大家的数学会越学越好。
第2课时 一天的时间
凌晨3时 3:00 4:00 凌晨4:00
早上6时 6:00 8:30 上午8:30
上午11时30分 11:30
中午12:00
下午4时+12=16:00
13:00-12=下午1:00
晚上9时+12=21:00
23:00-12=晚上11:00
第3 课时 时间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历的时间。
2.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时间的长短。
3.简单了解我国各地上课时间表时间安排不同的原因。
4.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历的时间。
难点:能根据时刻表准确描述各个活动进行的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天各个主要时间点。
师:说一说你一天的各个时间都在做些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什么时间起床、上学、上第一节课等。
师:我们要有规律地学习、生活,就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我们在学校是根据什么安排自己的各项活动的?
生:根据上课时间表。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上课时间表的相关知识。
教师板书:时间表
二、探究新知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班的上课时间表,师生就班级一天的活动进行谈话。
师:早上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生:8点开始上课。
师:什么时间段为午休时间?
生:11:40到13:30为午休时间。
……
师:你们认识北京的小朋友或新疆的小朋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小朋友和新疆小朋友的上课时间表。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课本上“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和“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
师:观察这两个上课时间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地的上课时间安排不一样,而且时间安排差别很大。
2.看一看,说一说。
学生根据两地的上课时间表,在小组内轮流对比笑笑和古丽两人的作息时间。
生1:上午8时笑笑正在上课,而新疆的古丽刚刚起来。
生2:古丽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也是40分钟。
……
二、探究新知(续)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3.看表说时间。
师:上午第二节课,笑笑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哪个时刻?
学生观察课本上三个表上面的时间,同桌想到说一说,集体订正。
4.补充时间表。
笑笑:下午从13:00开始上两节课,第五节课后是1小时的大课间,然后上第六节课。
古丽:我们下午从15∶00开始先上两节课,然后是1小时的课外活动。
学生根据笑笑和古丽说的话,将两人的上课时间表补充完整,教师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在小组内看图读题,集体完成填空练习,教师请最先完成的那一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评判对错。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制作自己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展示并讲解,教师请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并讲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第3课时 时间表
上课时间表的差异
数学好玩
第1 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测量的意义,认识标杆、卷尺、测绳等测量工具,并了解这些测量工具的用途。
2.知道用工具进行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并能沿着直线测定距离。
3.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测量的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
重点:使用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难点: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测量的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定好组长;标杆若干、每组一个卷尺、一根测绳;安排测量场地。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引出课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工人师傅测量沙坑的图片。
师:这幅图中工人师傅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些时候需要测量吗?
学生自主发言。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校园中的测量。
板书课题:校园中的测量
二、简单认识测量工具
教师出示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卷尺、测绳、三角尺、标杆等。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测量工具?
生:测量东西的长度时。
三、认识测量
教师出示课本中在操场上测量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正在进行测量任务呢!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同学都在测量什么,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应该用什么计量单位,测量需要几个人,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请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说明。
四、组织测量
教师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个或8个小组,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开展测量活动。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份测量报告。
测量对象
测量方法
测量过程
测量结果
各小组选择操场上的体育器材、小树、沙池、篮球场或跑道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表格内。
五、想一想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在上面的活动中,使用了哪些测量的方法?这些方法还可以用到哪里?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教师请几位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补充。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第1课 校园中的测量
测量对象
测量方法
测量过程
测量结果
第2 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考和符号化思想。
3.在活动中增强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难点: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1.站队。
师:老师今天上课前想请3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有几种不同的站法?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师:我们怎样做才能把所有的不同站法都找出来呢?
生:有顺序,不重复(按一定的次序来)。
2.揭示课题。
师:这堂课我们就用有序、不重复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
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二、搭配服装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吃、穿、住、行,穿衣搭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事情。马戏团的小丑要表演,想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上小丑、帽子和裤子的图片。
师:可以怎么样搭配呢?请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画一画,摆一摆,教师请小组代表汇报。
师:每顶帽子可以选3条裤子,2顶帽子就有6种选择。用三角形表示帽子,正方形表示裤子,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
师: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三、营养配餐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今日午餐”菜单。
出示问题:一份盒饭含一种主食和一种炒菜,一共有多少种配餐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的配餐方法?
生:一共有8种配餐方法。第一种:米饭配鸡蛋西红柿;第二种:米饭配土豆片;第三种:米饭配青椒炒肉;第四种:米饭配烧茄子;第五种:馒头配鸡蛋西红柿;第六种:馒头配土豆片;第七种:馒头配青椒烧肉;第八种:馒头配烧茄子。
米饭 馒头
师:用三角形表示主食,正方形表示炒菜,画出搭配方法。
师:用字母表示是怎样的呢?
四、去动物园的路线
笑笑请淘气去动物园玩。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去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呢?(课件出示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
师:看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共有几条路可以走?
同桌相互说一说,汇报交流。
小结: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去动物园一共有6条路可以走。
五、总结规律
师:搭配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搭配时要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六、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学校的早点搭配,请学生算一算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搭配中的学问,请同学们观察今天我学习的所有搭配,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其实今天所学内容就是乘法知识,搭配的结果都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师生一起验证)
第2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
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第3 课时 时间与数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日历,运用做记号、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找出奇思一家共同的休息日,正确填写集合图。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了解日历中包含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感受集合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到了周六、周日,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到哪儿玩呀?
生1:去动物园。
生2:去图书大厦看书。
……
师:奇思小朋友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孤儿院探望小朋友。可是奇思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奇思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而奇思是每周六和周日才休息。奇思哪天才能和父母一起到孤儿院看望那里的小朋友呢?你们能不能帮奇思解决这个问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师:奇思的父亲“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1:奇思父亲工作3天后休息1天。
生2:就是奇思父亲4天里有3天工作,1天休息。
教师紧接着又问:奇思的母亲“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解决了上一个问题,学生能很轻松地理解这句话。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中9月份的日历。
师: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你用△标出奇思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奇思母亲的休息日,用标出奇思的休息日。请分别写出他们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填在下面相应的圈内。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很快就把父母、父子、母子、全家共同的休息日找了出来,并填在相应的圈内。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紧接着请学生分别观察上列圈内的数。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奇思父亲和母亲休息日的数都是双数,而奇思休息日的
数都是相邻的两个数。
生2:我还发现奇思母亲休息日的数都是2的倍数。
生3:奇思父亲休息日的数都是4的倍数。
……
师:为什么奇思母亲的休息日是2的倍数?父亲的休息日是4的倍数呢?
生:因为母亲是工作1天后休息1天,一共是2天,父亲是工作3天后休息1天,一共是4天,所以母亲的休息日是2的倍数,父亲的休息日是4的倍数。
师:你们从这些数字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奇思的休息日的数字中后两个相邻的数比前一组的两个数分别多7。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找出奇思家父母、父子、母子、全家共同休息日的。
生1:我是按9月份的日历填的,同时有三角形和圆形的就是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同时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就是父子共同的休息日;同时有圆形和正方形的就是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同时有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就是奇思一家三口共同的休息日。
生2:我是按父亲、母亲和奇思休息日的图找出答案的。
这时教师再次鼓励并引导学生观察父母共同休息日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
师:(再次追问)为什么父母共同休息日中的数是4的倍数,而不是2的倍数呢?
生:父亲的休息日是4天里休息一天,所以都是4的倍数;而母亲是2天里休息一天,父亲的这4天里包含着2个2天,也就是说母亲休息2个休息日,才能与父亲的一个休息日相同,所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的数都是4的倍数。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续)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9月份的日历表,其中11、12、18、19四个日期被红色矩形框框住。
师:请仔细观察这四个日期,你能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11和12相差1,18和19也相差1。
生2:我发现,竖着看,11比18少7,12比19少7。
生3:我是斜着看的,11和19加起来是30,而12和18加起来也是30,这两个和是一样的。
师:你们太棒了!
我们横着看,每行的两个数相差1;竖着看,每列的两个数相差7;斜着看,两个数相加的和与另两个数相加的和相等。这是不是一个普通的规律呢?再看一组数。
教师再次点击,在日历表中又框住四个日期。
师:请你们算一算,这组数还存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观察后发现:横着看两个数相差1;竖着看两个数相差7;斜着看两个数相加的和相等。
师:你们还想以哪组数来进行观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师:四个数有这样的规律。那么9个数呢?
教师点击日历表,框住9个数。
7 8 9
14 15 16
21 22 23
生1:横着看,7和8相差1,8和9相差1,下一行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也就是每行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竖着看,7和14相差7,14和21相差7,其他两列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也就是每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7。
生2:7和23相加是30,8和22相加也是30,9和21相加也是30。
生3:7+15+23=45,9+15+21=45,8+15+22=45,他们的和相等。
师:你们可真善于观察。天才数学家高斯也是一位善于观察的人。
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部分高斯的故事,体会观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说一说。
第3课时 时间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