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教案

ID:686844

大小:132.7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 分一分与除法 第1课时 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实际问题体会平均分的两种可能。‎ ‎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 ‎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小兔子、小狗三家,他们每家都遇到了相似的麻烦。猴爸爸买了4个桃子给小猴子兄弟俩,可是不知道怎么分。兔妈妈给3只兔宝宝买了12根萝卜,3只小狗也从妈妈那儿得到了15根骨头,但都不知道怎么分才好。小动物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一分,大家愿意吗?‎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分桃子。‎ 师:4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能把你们的分法告诉全班同学吗?‎ 生1:我们是这样分的:哥哥吃3个,弟弟吃1个。‎ 师: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生1:我是这样想的,哥哥大,吃得多,哥哥应该多吃点。‎ 生2:我们是这样分的,哥哥分2个,弟弟也分2个。‎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2:因为这样分公平。这样分,它们分的一样多,就不会吵架。‎ ‎……‎ 师:刚才同学们分得都很好,都有自己的道理。为了公平,猴爸爸决定把4个桃子分给兄弟俩,每只小猴分到2个桃子,他们分得一样多,都很开心。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课件显示:每只小猴子抱着2个桃子,高兴得跳起来) ‎ ‎2.活动二:分萝卜。‎ 师:这是小兔一家,有3只兔宝宝,兔妈妈今天买来了12根萝卜,兔妈妈决定让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该怎么分好呢?你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兔妈妈吗?(出示教材情境图) ‎ 生1:我1根1根地分。‎ 生2:这么多的萝卜,我2根2根地分。‎ 二、探究新知(续)‎ 生3:还可以3根3根地分。‎ ‎……‎ 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分法,兔妈妈特别感谢大家。‎ ‎3.活动三:分骨头。‎ 师:小狗的妈妈为了把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狗宝宝,想了好几种方法,你们能看懂吗?‎ ‎(出示教材情境图) ‎ 生1:第一个方法是1个1个的分,分了5次。‎ 生2:第二个方法是第1次2个2个的分,后面1个1个分,分了3次。‎ 生3:第三个方法是把骨头分成了5堆,每堆里面3根,刚好每堆里面一人一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很聪明,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的孩子,留心观察都能找到“平均分”的问题。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找一找,用平均分法提一个数学问题。‎ ‎1.独立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给出答案。‎ ‎(答案:3枝花。) ‎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师: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14支铅笔,2个文具盒,现在同桌之间合作学习,把这14支铅笔平均放到2个文具盒中,平均每盒放几支?‎ ‎(答案:平均每盒放7支。) ‎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 师:把15个杯子放三层,每层放的杯子一样多,每层放几个呢?‎ 学生互相讨论,给出结果,老师纠正。‎ 四、课堂小结 ‎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动脑动手,解决了生活中需要分一分的问题,重点学习了平均分。今后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继续留心身边的事物,看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都来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1课时 分物游戏 ‎ 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           每只小兔分到4根萝卜。‎ ‎           每只小狗分到5根骨头。‎ 第2课时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具体操作或用图示的方法初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通过独立操作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体验分东西的方法的多样性,且有不同的策略。‎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苹果营养丰富,吃苹果可以增强体质,我建议同学们每天都吃一个大苹果。‎ ‎(多媒体出示苹果图) ‎ 师:看到这堆苹果,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数字10。‎ 师:现在要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这个问题,把机灵的小猴都难住了。看,小猴正在发愁呢!请同学们帮助小猴分一分苹果吧。(板书“分苹果”)‎ 二、探究新知 ‎1.师:如果说把12个苹果分成三堆,应该怎样分?‎ 生1:我1个1个地分,这样的话就有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也就是每堆有4个苹果。‎ 生2:我2个2个地分,这样就有 ‎2  2  2‎ ‎2  2  2‎ 每堆也是4个苹果。‎ 生3:我首先3个3个地分,剩下的1个1个地分。‎ ‎3  3  3‎ ‎1  1  1‎ 每堆也是4个苹果。‎ 师:大家做得都非常好,也非常细心!‎ ‎2.现在由于需要把这些苹果由果园运到超市里面,这些苹果需要装到袋子里面,每个袋子装4个,大家知道需要几个袋子吗?‎ 小组讨论、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装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老师给出评价。‎ 二、探究新知(续) ‎ 生1:我把4个摆一堆,这样一共摆了3堆,所以需要3个袋子。‎ 生2:我每次圈4个苹果,一共圈了3次,所以需要3个袋子。‎ 师:这2位同学的办法可真好用,一下就能知道需要几个袋子了,同学们应该多向他们学习。‎ 师:谁能说一说这2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1:都是分12个苹果,并且都是平均分的。‎ 生2:分完后,每份苹果的个数都是一样多的。‎ 师:大家分析得都非常的正确。‎ 三、巩固新知 ‎1.小兔分萝卜。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师:地上有好多的萝卜呀!每只小兔能拿萝卜4根,运完地上的萝卜需要几只小兔呢?大家来一起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图片。‎ ‎(1)每个篮子里面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呢?‎ ‎(2)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让学生圈一圈或者用学具摆一摆,然后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 ‎3.学生排队。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比如说咱们学校的生活中。(出示教材学生排队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 先让学生描述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得出:做操的方阵有2排,每排12个学生,共有24个学生(12+12=24)。‎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24个学生还能排成什么样的队形?在草稿纸上画出排法。‎ 生1:排成3列,每列8个学生。‎ 生2:排成4排,每排6个学生。‎ 生3:排成4列,每列6个学生。‎ 四、课堂小结 ‎1.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是一样多的。‎ ‎2.数一数本班的学生人数,然后与同桌讨论,说出不同的排法。最后老师给出建议,确定哪种排法最好。‎ 第2课时 分苹果 ‎12个苹果分成3堆,可以怎样分?‎ ‎12个苹果装袋,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 第3课时 分糖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体验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将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数目多,不能一次分完的物体进行平均分。‎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糖果图片若干、统计表若干张等。‎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是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的生日,他准备开个生日派对,他请来了几位小朋友,大家看看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淘气拿出了妈妈为他准备的50块糖果招待大家,想一想,怎样分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生:分的同样多。‎ 师:同学们,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把50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 师:这个问题把淘气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好,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分糖果”来帮助淘气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分糖果 ‎1.学生自主探索分糖果的方法。‎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淘气,可以怎么分呢?‎ 生1:可以1块1块地分,也可以2块2块地分。‎ 生2:这么多,可以5块5块地分。‎ ‎……‎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分法,都是聪明的孩子,老师决定送给你们每人一个智慧口袋。快看一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4个圆片、50个糖果图片、一张统计表、一支彩笔。) ‎ 师: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用4个圆片代表4个小朋友,用50个糖果图片代表50块糖果,先动手分一分,再把分的过程用统计表记录下来。‎ ‎2.小组内交流分糖果的过程,体验分法多样化。‎ 学生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分糖果,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把自己的分法跟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交流。‎ 让学生拿着自己的记录表,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的方法最多。‎ 师:同学们都各自想出了不少分法。下面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是怎么分的。‎ 二、探究新知(续) ‎ 方法1:‎ 生1‎ 生2‎ 生3‎ 生4‎ 第1次 ‎5‎ ‎5‎ ‎5‎ ‎5‎ 第2次 ‎5‎ ‎5‎ ‎5‎ ‎5‎ 第3次 ‎2‎ ‎2‎ ‎2‎ ‎2‎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还剩__2__块。   淘气 方法2:‎ 生1‎ 生2‎ 生3‎ 生4‎ 第1次 ‎1‎ ‎1‎ ‎1‎ ‎1‎ 第2次 ‎1‎ ‎1‎ ‎1‎ ‎1‎ 第3次 ‎2‎ ‎2‎ ‎2‎ ‎2‎ 第4次 ‎2‎ ‎2‎ ‎2‎ ‎2‎ 第5次 ‎2‎ ‎2‎ ‎2‎ ‎2‎ 第6次 ‎2‎ ‎2‎ ‎2‎ ‎2‎ 第7次 还剩__2__块。   笑笑 师:同学们你们能看懂他们是怎么分的吗?‎ 生1:淘气先5个5个分,分了2次,再一个一个分,分了1次。‎ 生2:笑笑先1个1个分,分了2次,再2个2个分,分了4次。‎ 生3:他们的分法不一样,但最后都剩下2块。‎ 师:那么,同学们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来展示一下。‎ ‎……‎ ‎(二)分小棒,完成“练一练”第1题的分小棒 把3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组的小朋友。‎ 师:刚才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多种分法,同学们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想出又快又好的方法去解决呢?‎ ‎1.猜一猜,估计数量,口述方法。‎ 师:老师左手里握着10根小棒,请大家再看我的右手里的小棒,请你们估计一下,我的右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学生估计的答案可能在20到40之间) ‎ 师:同学们能够有根据地猜测,真好。如果把我右手里的30根小棒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应怎么分?‎ 二、探究新知(续) ‎ 生:30根小棒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6根。‎ 师:现在只有4个小朋友,要把30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该怎么分呢?请大家先估计一下,每个小朋友大约可以分到多少根?(大部分学生可以估计到每人分到7根以上的小棒)‎ ‎ 2.小组活动,讨论交流把30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方法。‎ 引导学生对表格的观察和思考,感受分法的多样化。汇报时教师要相继追问,如为什么首次分你们就每人分7根……剩下的几根,为什么不再分了呢?‎ 让学生明白:剩下2根,有4个人分,每人分一根不够,不能平均分了,所以不能分了。‎ 师:如果让你们重新把3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同学,你们会怎么分?至少要分几次才能分完呢?‎ 三、巩固新知 数学游戏——抓豆子。‎ ‎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抓豆子的游戏,游戏规则请阅读书上“练一练”第2题,看完后老师将请一名学生和老师一起示范怎么玩。‎ 指一名学生出来,让他先抓。‎ 生1:我抓了6粒,能平均分成3份,所以我得了3分。‎ 生2:不对,应该得6分。因为6粒不但可以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2份,按照规则应该是6分。‎ 抓豆子游戏记录表:‎ 抓了几粒 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得分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2.学生组内活动。‎ 每张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记一记,比一比。每人一张记录表,同桌轮流进行,并做好记录。教师参与活动中,指导、帮助进行。‎ 师:刚刚有同学问“抓一把”到底要抓多少,其实,同学们可以随意抓,想抓多少抓多少。‎ ‎(根据活动进行情况,可适当改变游戏规则,但强调在活动中游戏规则必须统一。) ‎ ‎3.小组汇报。‎ 表扬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孩子。‎ 四、课堂小结 ‎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在本节课里,学习了将较多物体熟练地进行平均分。‎ 第3课时 分糖果 第一组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1次 ‎2次 ‎3次 ‎4次 第4课时 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3.经历与小组同学团结协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 ‎  分香蕉的主题图、小棒图、香蕉卡片。每名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知 ‎1.填空:‎ 三(  )十二   (  )六十二 ‎(  )(  )十八 (  )(  )十八 ‎2.出示图片:☆☆☆☆☆☆‎ ‎(1)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  )个。(生:每人分2个。) ‎ ‎(2)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  )人。(生:可以分给2个人。)‎ 二、情境导入 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分香蕉”主题图。‎ 师: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作为礼物,让我们一起看看智慧老人是怎样分香蕉的。(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学生分香蕉。‎ ‎(1)同桌学生两人一组,用小棒代替香蕉,取出12根进行分香蕉活动,并上台演示怎么分。‎ 生1:我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生2:每4根1份,能分成3份。‎ 生3:一根一根地分,可以分12分。‎ ‎……‎ ‎(2)探究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①出示教材情境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 告诉学生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通过乘法算式:2×6=12(根),引导学生得出除法算式。‎ ‎(板书:12÷2=6) ‎ 师:“÷”叫什么名字?‎ 生:除号。‎ 师:除号长什么模样吗?‎ 生: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 师: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生:“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三、探究新知(续)‎ 让学生知道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2等于6。各个部分名称如下:‎ ‎12   ÷  2  =  6(根) ‎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12”在除法算式中称为“被除数”;“÷”称为“除号”,表示平均分;“2”称为“除数”;“6”称为“商”。让学生和老师一样,在算式中标出各部分名称,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②拓展教材内容:12根香蕉每4根1份,能成分3份。‎ 师:小猴想一想,决定每4根1份,这样可以分3份,送给3个小伙伴。这个用除法算式怎么表示呢?‎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比比看哪个小组写得对,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然后请动作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分香蕉的过程并板书算式:12÷4=3(人)。‎ 师:同学们一起说说算式12÷4=3(个)中各数字表示的意思,并说说它们的名称。‎ ‎2.小组交流分香蕉的其他方法。‎ 师: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12张香蕉卡片,分组合作,每组人数1~7人都可以,进行分香蕉活动,每人分香蕉要一样多,分好后请写出除法算式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香蕉活动。然后汇报活动结果。‎ 生1: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根。算式:12÷4=3(根)。‎ 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根。算式:12÷6=2(根)。‎ 生3: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 四、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玩具店新买了一批玩具飞机,打算把这些飞机分给学习认真的小朋友。‎ 这里一共有多少架玩具飞机,都能够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分一分。‎ 师:按四人小组活动,先看一下有多少架玩具飞机,并列出算式。(学生小组活动) ‎ 师:请各组代表汇报你们的结果。‎ 生:每排有2架玩具飞机,一共有6排,总计有12架玩具飞机。‎ 算式:2×6=12(架) ‎ 师:那这12架玩具飞机应该怎样分呢?小组同学再互相讨论下,看哪一组的分法多。‎ 生1:可以每3架飞机编成一组,一共可以编成4组。‎ 算式:12÷3=4(组) ‎ 生2:每4架飞机可以编成一组,一共可以编3组。‎ 算式:12÷4=3(组) ‎ 生3:平均编成6组,每组有2架飞机。‎ 算式:12÷6=2(架) ‎ 师:大家回答得都非常的好,值得表扬。‎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我们学会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下课后同桌互相讨论:20平均分怎么分,用算式表示出来。‎ ‎2.观察生活中用平均分解决的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到班级与同伴交流。‎ 第4课时 分香蕉 平均分: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等于6‎ ‎12   ÷  2  =  6(根)‎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第5课时 小熊开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会利用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发现,领略数学简捷的思维方法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加深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恰当地选择与判断。‎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一套、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知 复习已学的2~5乘法口诀。‎ ‎1.五( )三十  (  )五二十  三八(  ) ‎ ‎(  )九三十六  (  )三十二 ‎2.4×5=(  )  5×4=(  ) ‎ 师:你们是怎么想出积是多少的?‎ 生:用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告诉老师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许多小动物都一起聚集在我们的课堂。它们要做什么呢?猜猜看。我们还是来听听小熊是怎么说的吧。(课件显示小熊开店图) ‎ 师:(以小熊的口气向学生问好)嗨!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小熊叔叔的小商店开业了,许多小动物都相约去买东西。同学们愿意去看看吗?(生:愿意!) ‎ 师:同学们你们从小熊商店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布娃娃9元,皮球3元,风筝8元,毽子1元,玩具小汽车5‎ 元。‎ 三、探究新知 ‎1.自由购物,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师:看到这么多好玩的东西,你想买点什么呢?要花多少钱?‎ 生1:我买了两个球,花了6元,列式3×2=6。‎ 生2:我买了两个风筝,花了16元,列式2×8=16。‎ ‎……‎ 三、探究新知(续) ‎ ‎2.小猫买东西。‎ ‎(1)师:小猫先来商店,看见小汽车非常喜欢,想买几辆小汽车和它的朋友一起玩,它拿出20元给小熊,可小熊一时糊涂,不知道拿几辆,你们能帮它计算20元可以买几辆小汽车吗?你们是怎么列算式的?又是怎样想出来的,请和同桌相互讨论一下。‎ 生1:20元钱,每5元一份,可以分4份。‎ 生2:1辆5元,2辆10元,3辆15元,4辆20元,所以可以买4辆。‎ 生3:20连续减去4个5等于0,所以能买4辆。‎ 生4:(四)五二十,可以买……‎ 教师对学生的算法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2)师:小猫可以买几辆小汽车可以用除法算式20÷5=4(辆)来计算。那么上面讨论的那么多方法哪种最方便呢?‎ 生:用乘法口诀最方便。知道5×4=20,就可以知道20÷5=4。‎ 师:那么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乘法算式中的积变成了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一个乘数变成了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另一个乘数变成了除法算式中的商。学生还会发现两道算式的意义相反: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而除法要把和再平均分成若干份。‎ ‎3.小白兔购物 师:小白兔得知小熊的商店开业了,也赶来凑热闹,看它想买什么呢?它在想:我有36元钱,36元钱可以买几个布娃娃?同学们,请你们帮它算算。‎ ‎(出示问题)36元钱可以买(  )个布娃娃?‎ ‎(1)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同桌两个人讨论,交流求商方法,最后写在自己的书上。‎ ‎(2)汇报交流自己的算法。同时教师追问计算时用到了哪句口诀。(应用本节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3)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决。‎ 师:如果小猫有40元,可以买几个风筝呢?‎ 师:小白兔有21元,可以买几个皮球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解决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蚂蚁搬家。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1)指名说图意、题意,再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算式含义。‎ ‎(2)小蚂蚁们听到了小熊开店这个好消息高兴极了,决定把家搬到小熊的商店附近。让学生算出需要几只蚂蚁才能一次运完。‎ ‎(3)学生汇报解答,再集体交流。‎ ‎2.小鸟回家。完成教材P69“练一练”第3题。‎ ‎(1)师:小熊开店的消息传遍了千家万户,小鸟也知道了,它们要从远方飞回家去,可是小鸟们都不认得家了,你们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掌握游戏规则。(黑板上贴着小鸟的家,教师把算式卡片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把卡片贴在对应的家中) ‎ 师:森林里建好了四间屋子,鸟儿们都将有自己的家,它们带着卡片来找自己的新家,现在我们帮小鸟一起找。‎ ‎3.动物赛跑。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1)森林王国的其他伙伴们,马、长颈鹿和梅花鹿听说小熊开店这个好消息,纷纷赶来,看看它们谁先到。‎ ‎(2)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张除法口算题,按开火车的方式依次答题,哪个小组先做完且准确率高即为胜。‎ 五、课堂小结 ‎1.让学生谈谈本课时的收获。‎ ‎2.让学生说说身边有哪些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第5课时 小熊开店 ‎20÷5=4(辆)     口诀:四五二十 ‎ 36÷9=4(个)     口诀:四九三十六 第6课时 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倍”的含义,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心,体验与动物在一起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倍”与“几倍”的应用 难点:理解“倍”和“几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和小动物们交朋友。(板书:快乐的动物) ‎ ‎(课件出示“快乐的动物”主题图) ‎ 师:看,夏日的森林,多美啊!天蓝蓝的,水清清的,草儿绿绿的,整个森林里热闹极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河边玩耍,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小动物们玩得多快乐,多开心啊!‎ 二、探究新知 ‎(一)统计。‎ ‎1.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几只?数一数并填在表格里。‎ ‎2.汇报。采取提问个别同学,集体回答,开火车形式逐个说出动物的只数。‎ ‎3.学生说完,‎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结果。展示猴子、鸭子、松鼠、小鸡、孔雀、小鸟的卡片,然后出示只数:3、6、2、8、1、12。‎ ‎(二)摆一摆、圈一圈,再填一填(猴子和鸭子部分),认识“倍”。 ‎ ‎1.师:用一个圆片代替一只猴子,这里应该摆多少个圆片呢?(学生摆3个) ‎ 师:我们可以说猴子数是1个3。那么鸭子数应该摆多少个?你想怎样摆呢?‎ ‎2.学生自己用学具摆出鸭子数。‎ ‎3.学生汇报、交流。‎ ‎(1)教师巡视检查,发现学生有不同的摆法,可以请个别学生上讲台前示范,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摆成:‎ ‎①○○○○○○   ②○○○ ○○○   ③○○○ ○○○‎ 二、探究新知 (续)  ‎ ‎(2)让学生说说哪种摆法比较好,为什么。‎ ‎4.圈一圈,认识“倍”。 ‎ ‎(1)教师边说明边圈:猴子有3只,我们把它看作1份,也就是说1个3为1份。那么鸭子有6只,就可以平均分成2份,是2个3。‎ ‎(2)引出“倍”。 ‎ 师:像这样的两个数量,我们可以说,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板书: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这就是倍数关系。‎ ‎(3)质疑。‎ 师:对于这种倍数关系,你有什么其他想法、疑问或是还想了解些什么?‎ ‎5.学习用除法表示。‎ 小组活动,用摆图和列式两种方法解决鸭子数是猴子数的几倍。‎ ‎(1)“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可以用除法算式:6÷3=2来表示。‎ ‎(2)小组讨论:除法算式里的“6”和“3”分别表示什么呢?‎ ‎(3)学生汇报。‎ ‎(4)全班看着算式说一说算式的表示意义:鸭子有6只,猴子有3只,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 ‎(三)画一画、圈一圈,再填一填,加深理解“倍”。 ‎ ‎1.学生独立尝试画图表示松鼠和小鸡的数量,并列式求倍数关系。‎ ‎2.学生列式8÷2=4,8里面有(4)个2,8是2的(4)倍。‎ ‎3.同桌互相说一说。(小鸡有8只,松鼠有2只,小鸡数是松鼠数的4倍。) ‎ ‎4.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独立求出松鼠与鸭子、孔雀与小猴之间的数量倍数关系。‎ ‎5.教师小结:求倍数关系,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用图形和除法算式两种方式来表示“谁是谁的几倍”。 ‎ ‎(四)体验感悟,完成教材第71页的“试一试”。 ‎ 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应用题的练习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份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道应用题。‎ ‎1.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几倍?‎ ‎2.狐狸花了多少元?‎ 师:请同学们自己摆一摆,在组内交流,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先仔细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读懂题意再填空。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这是一个数字推理问题,先让学生看图估计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几倍,然后列式计算。再让学生说一说算式里的9和3分别表示什么。‎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5题。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在书上提问,小组内讨论。‎ 四、课堂小结 ‎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6课时 快乐的动物 ‎       鸭子6只     松鼠2只     孔雀1只 ‎ 猴子3只 小鸟12只 小鸡8只 猴子○○○   3‎ 鸭子○○○ ○○○  6‎ ‎6里面有(2)个3‎ ‎6是3的(2)倍 第7课时 花 园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倍的知识及其计算,从而进一步掌握除法的意义。‎ ‎2.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倍的知识和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正确计算和解决有关倍的各个量。‎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 歌曲引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春天,我们跟着小黄鹂一起到春天的花园里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花园图) ‎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乘法或除法问题呢?‎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1)请你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乘法或除法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①蝴蝶有4只,蜻蜓有12只,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②小鸟有9只,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蜜蜂有多少只?‎ ‎2.算一算。‎ ‎(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是用图表示的,我用√表示蝴蝶,第一行画了4个√,用×表示蜻蜓,第二行画了12个×,我圈了圈,就知道12里面有3个4,所以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 生2:我用12÷4=3,蜻蜓是蝴蝶的3倍。‎ 生3:我和他们的不一样,我列成了12÷3=4,现在我知道我的错在哪里了。‎ 师: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 二、探究新知(续) ‎ 生4:还可以用△代替蝴蝶,画4个△,用○代替蜻蜓,画12○,圈一圈,也是3倍。‎ 师: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蜜蜂有多少只呢?现在我们请同桌相互交流,看看都有哪些解法。‎ 生1:我们俩的不一样,算蜜蜂有多少只,我是用图来表示的,我用一个圈表示9只,小鸟画一个圈,蜜蜂应该画3个圈,每个圈9只,就是9的3倍,3个9相加,等于27只。‎ 生2:我是列算式,3×9=27(只) ‎ 生3:我的同桌,漏写了单位“只”。 ‎ ‎3.教师小结。‎ 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并在书上填出算式。‎ ‎4.画一画,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2倍”,画一画,再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和同学们分享。‎ 三、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指名进行板演。‎ 最后集体纠正,教师作出评价。‎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根据淘气的举例,你还能像淘气一样说一说吗?‎ 集体参与,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完成“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然后填写。‎ 师:老师这儿有两条绳子。一条是红绳,一条是黄绳。请你们先估计它们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有多长。然后解答问题,并列出算式。‎ 要求学生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得出:以黄绳的长度为单位,量一量红绳的长,量的次数就是所求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 ‎  让学生谈谈本课时的收获。‎ 第7课时 花 园 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12÷4=3‎ 蜜蜂有几只?     9×3=27(只)‎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