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人物素材解读:中国“外交天团”的一朵金花 等3则(附:热议锐评及素材运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作文人物素材解读:中国“外交天团”的一朵金花 等3则(附:热议锐评及素材运用)

ID:688092

大小:21.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文人物素材解读:中国“外交天团”的一朵金花 等 3 则(附:热议锐评及素材运用) 华春莹:中国“外交天团”的一朵金花 “你们非常关心涉疆问题,当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撒谎者撒着关于涉疆问题的弥天大谎 的时候,你们趋之若鹜,而当新疆的事实和真相展现在你们的面前时,你们却避之唯恐不 及,这是为什么?你们在担心什么?你们在害怕什么?你们难道真的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 地做一些反思吗?” 日前,中国国际电视台先后播出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英文纪录片,受到国内外广 泛关注,但一贯关注涉疆新闻的西方主流媒体却选择性失语,集体沉默。2019 年 12 月 9 日,華春莹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对他们的“装聋作哑”行为进行了一连串的灵魂拷问, 使西方媒体的一贯对华立场,和其背后不可告人的企图昭然若揭。然而,这样如金庸《天 龙八部》中武功奇术六脉神剑——其凌厉、痛快的气势,其从容、大气的态度,只是她无 数次外交经典交锋的精彩花絮之一。从 2012 年 11 月 19 日留着精干短发、露出甜美微笑, 以新中国第五位外交部女发言人身份亮相,到 2019 年 9 月出任外交部新闻司首位女司长, 她以发言精准、金句百出的完美表现,代表了中国外交部的专业和涵养;她更是以语声轻软 柔和却字字掷地有声的“绵里藏针”“睿智冷静”“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被称作“一个 美国惹不起的中国女人”,成为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 1970 年,华春莹出生于江苏淮阴一个干部家庭。18 岁高考时,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 考入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其实刚入校的华春莹,一度极其自卑,来自小城的她,英 文发音不标准,在外语系显然格格不入”。因此,别人尽情娱乐时,她在跟着收音机纠正发 音;别人出去花前月下,她在宿舍整理笔记。大学四年里,她是宿舍唯一没有恋爱的人—— 有志又不随以止,这成为华春莹攻坚克难的“常规武器”。南京大学退休教师金筑云回忆说, “任何时候看到华春莹,她总是安安静静的,穿戴很朴素,笑起来也很恬静。” “我印象 中,当时华春莹的学习并不是数一数二的,也就是中上等吧,但她很有主见,独立性很强。” 因为出生在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 4 月,同学们便将她的名字倒过来,亲切地喊她“迎春 花”。23 岁毕业时她选择去考外交部,还让同学们有点吃惊,但最终她以黑马之姿杀出, 成为当年唯一进入外交部的女毕业生。多年后她的老师仍感慨万千:“那么安静的一个小女 孩,现在却成为机智、敏捷、而又沉着的外交部发言人。” 曾经,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一看就不好惹的女性长什么样?评论区中的高 赞回答是:外交天团成员之一——华春莹。她面对问题来者不拒、犀利应答的风格,还让 日本网友们送给她一个萌萌的绰号“美魔女”,甚至一次记者会上的失误,都让她“犹如被 施了魔法一般美丽”。那是在 2017 年 12 月的一次记者会上,由于日本记者的英语发音问题, 华春莹将关于日本出生的大熊猫“香香”的问题听成了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杉山”,然后 作出了严肃回答。在中国记者向华春莹解释误会后,她随即爽朗大笑,被网友们狂赞“她 的笑容很暖很萌很可爱”,真性情海内外圈粉无数。 华春莹一次去香港,曾有学生问她:对于一名外交部发言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华春 莹给出的答案是:“爱国,要忠于自己的祖国。要非常爱国,才能有力捍卫自己的祖国。” 从“迎春花”到“霸王花”,外交舞台上她巾帼不让须眉,已经在风晨雨夕中走过了 20 多 个年头。作为一名优秀的外交部发言人,作为中国“外交天团”的门面担当, 她无时无刻 不在完善着自己的生命,更在以一种巨大的责任担当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她的美萌芽于愈 加繁荣昌盛的泥土中,浸润在对祖国的赤诚与自豪里。” 热议锐评: 作为中国第五位女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以犀利且睿智、端庄而优雅的风采,成为公 认的外交部一朵金花。在外交部发言人这块阵地上,华春莹用忠诚、担当、才华和独特的 人格魅力,不卑不亢地坚守着国家利益,从容大气地展示着大国自信,也在润物无声中扩 大着中国道路的吸引力和塑造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外交更多的可能。这一切的一切,都 是因为我们有个愈发强大的祖国。今天,中国的声音铿锵有力,全世界都听得到!(华放) 素材运用: 中国声音;大国风范;底气和自信;使命与担当;赤诚与自豪;潜力与毅力;活出自己梦想中 的样子;当之无愧的中国偶像…… 普布志玛:上场吧,女孩! 南开大学足球场上,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意:位于前锋位置,球衣背面写着 PuBuDroMa, 个子不高但动作灵敏而迅速。定睛一看,你会发现这是一位女球员。她叫普布志玛,18 岁, 来自西藏,是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新生,也是学院男子足球队里唯一的女前锋和队 长。 2019 年 9 月,普布志玛考入南开大学。因为学校没有女足,所以她选择加入男足担当 前锋,并成功报名了 2019 年南开大学足球新生杯,还被推选为球队队长。但在开赛时却因 为是女生被拒绝上场——尽管规则里并没有明确规定球员性别,然而这却是一条默认的规 矩。普布志玛向主办方提出申诉,“南开没有女足,既然没有女生的比赛,為什么连男生的 比赛都不能参加呢?”她说,“足球是一个团队项目,团队精神固然不能缺,拼尽一切、全 力以赴是对比赛的尊重。这份精神,我想应该是不论男女的。” 2010 年的南非世界杯,将小学六年级的普布志玛带进了足球的世界。上初中时,学校 不许踢球,她就跟小伙伴在走廊里踢易拉罐,她也曾尝试组织一支女生足球队,但报名人 数太少,“她们说,女生踢足球不太好”。普布志玛毅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场男足比赛。 “比赛还没进行到一半,我就作为前锋打进了一个球,队友和观众都兴奋地呐喊,我感受 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荣誉……”虽然只上场十几分钟,但女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后来女足比赛报名时人数明显增长。在她们的影响下,拉萨一中成立了校女足队,聘请专 业教练,还安排姑娘们与校外女足比赛交流。至今,这支女足队还活跃在绿茵场上。 初中毕业后,普布志玛和朋友一起组建了拉萨市颇有名气的足球俱乐部“另类 FC”的 第一支女子足球队。在球队期间,她不仅在校内经常组织比赛和训练,还与校外的业余球 员交流学习。普布志玛说,足球能给人带来乐趣、荣誉甚至一个崭新的世界,但与此对等 的是球员自身要有一颗坚持到底的心。 9 月 27 日,南开足协同意通过线上投票,来决定普布志玛在新生杯球赛中的去留。“能 有这么个热爱足球的女同学敢于上场与男生竞技,这种精神应该得到肯定。”“我们参赛都 是因为对足球这份热爱,跟性别没有关系。”……支持、赞赏的声音陆续出现。最终,普布 志玛获得了参加新生杯球赛的资格。新生杯之后,她加入了南开足球协会和足球俱乐部, 成为一名足球裁判。她还和另一名女生一起组建了“南开业余女子足球队”,为热爱足球的 女孩搭建平台,“比赛不只需要男生挥洒汗水,更需要一个集体去共同战斗”。就在球队建 起来的两周后,领队群里收到一份关于南开大学“校长杯”的文件,赛程里出现了“女足”。 进入 12 月,天气逐渐冷清,女生足球队组织了第一次训练。尽管是周末,仍有近 20 位女生来到球场上。普布志玛希望这支初具雏形的足球队能慢慢朝专业化、正式化的方向 发展,“我热爱足球,希望它能遍地开花。” 热议锐评: 每一次突破陈规都没有先例。普布志玛打破足球新生杯规则这件事,必将成为一个引 子,激励所有热爱足球的女孩。其实女孩们的愿望很简单:不拘男女,都能踢足球。普布 志玛也没想过要成为专业的运动员,她所做的只是在探测一名女性足球爱好者能走到的极 限。而一块良好的土壤,应该让这些爱好有机会发生。(林秋铭《人物》) 素材运用: 热爱;勇气;坚持;突破陈规;改变与影响;给你一块成长的土壤…… 朱有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 2019 年 12 月 2 日,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时代楷模”称号。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 30 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 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5 年前,他与团队扎根深度贫困的云南 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用科技改变当地贫困面貌,成为全国科技扶贫的典范。 那是 2015 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西南边陲的深度贫困县——普洱市澜沧县。澜沧县 贫困人口 16.67 万人,2015 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 41%,扶贫任务艰巨。谁来牵头挑起重担 呢?时年 60 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这一干,就是 5 年。当地少数民族基本不会说汉语,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他自己 是从零开始,一句一句慢慢学说拉祜语。在此期间,他还在思索如何带领当地人走出贫困。 通过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科学分析,朱有勇决定首先示范种植冬季土豆。 农民刚开始不相信他,他就和村组干部搞示范种植。没想到,这 2 亩试验地结出了全 村当年最大的土豆,一个足足 2.5 公斤,一亩地收入多达 5000 元,相当于当地很多家庭一 年的收入。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不用人催,第二年很多人便自发种上了冬季土豆。据 统计,仅 2018 年,全县共种植冬季土豆 3200 亩,每户增收多达 2500-7000 元不等。土豆 丰收了,朱有勇又义务当起推销员,他甚至将土豆带到了当年全国两会上,向全国的媒体 展示。他也因此有了“土豆院士”的称号。 但仅有土豆是不够的。朱有勇发现,这里冬天不冷、林木茂密,非常适合种植三七。 但要在松林间种三七,就面临着病虫害增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将自己数十 年的科研成果搬到了澜沧县,发明了“三七林下种植”系列专利技术:不用农药化肥,就 能够种植出原生态的三七。这种三七市场价格非常高。有企业开出 10 亿人民币的高价,要 买这项技术,但朱有勇拒绝了,反而将这项技术免费分享给了当地的贫困村民。“党和政府 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俸禄,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吗!”他定下规矩, “谁都不许利用技术成果谋取个人利益!”跟金钱与地位比起来,让农民从科研成果中受益, 始终是他最大的心愿。 为了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朱有勇先后免费开设了多个技能培训班,收了 1500 多名农民 当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院士”。60 多岁的朱有勇,常常是俯下身、半蹲半跪在土 地上,手把手地教大家种植土豆。他还要求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 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斗志来。“这像是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在朱院士团队带领下,乡亲 们一边种田一边学技术,树立了科技致富的观念。”竹塘乡党委书记黄镇说。 如今,澜沧县已实现了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 跨越。但朱有勇不敢懈怠,“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要把论文写 在大地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 四十多年来,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头衔众多,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國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等,可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院士”,他说,“这个称呼很自然、 亲切。农民在前,院士在后,我喜欢。” 而对于澜沧县少数民族群众来说,绝大部分人可能并不知道“院士”这个称号所代表 的荣誉和分量。但他们知道:“院士,就是带领着群众脱贫的人!” 热议锐评: 身上有土、脚下有泥。朱有勇院士四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地、服务农村,急国家之所急、 解发展之所难,用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服务于人民群众,在祖国大地上书写下了精彩人生。 放眼各条战线、田野乡村,在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还有千千万万个“朱有勇”,他们把 汗水洒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尊崇他们、支持他们,我们的国家必将蒸蒸日上。 素材运用: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科技报国;时代楷模;扎根大地;百姓情怀;不忘初心; 国家脊梁……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