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大报时评之青年教育问题是不可绕开的坎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大报时评之青年教育问题是不可绕开的坎

ID:688104

大小:23.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热点时评素材:大报时评之青年教育问题是不可绕开的坎 什么才是“鸡娃”的正确方式? 原创 沈万泉 人民日报评论 没有最“鸡”,只有更“鸡”? 有关教育的话题,总能戳中家长们敏感的神经。前不久一部热播的电视剧,让“鸡 娃”现象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从要不要加入鸡娃大军的讨论,到鸡娃不如鸡自己的劝 诫,鸡娃与反鸡娃人士的交锋,让更多人思考如何面对今天的教育。 何为鸡娃?指的就是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不 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任务,不断激励孩子上进拼搏。在我们身边,的确有一些 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名各式各样的辅导班,钢琴、舞蹈、奥数、编程样样不能落下; 为了能够拿到名校的敲门砖,带领孩子不断升级简历;一些家长组建了鸡娃群,共享 学习资料、交流鸡娃方法,甚至由此产生了“牛蛙”“素鸡”“青蛙”“自鸡”等鸡 娃术语。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没有最“鸡”,只有更“鸡”,折射出一些家长 的“拼娃”焦虑。 其实,家长们并非不清楚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重要意义,一些新 手爸妈也对鸡娃嗤之以鼻。但当身边的同事、邻居一个个加入鸡娃大军,当他们时不 时聚在一起谈论孩子的击剑、花滑、游学、培训班费用、出书计划之时,再有定力的 家长恐怕也不得不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落后了?当看到好的学校对孩子的考查标 准,涉及识字量、英文水平、写字水平,逻辑思维水平、表达能力、体育、音乐等各 个方面,再自信的家长也不得不担忧,如果不上补习班,如何通得过面试?现实中, 有的家长被迫鸡娃,有的则是主动为之。毕竟对绝大多数家长而言,教育无疑是最划 算的投资,也是让孩子“有出息”的最可靠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最朴素的情感。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背景下,一味 地去指责家长鸡娃并不公允。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认为,身份焦虑的本质是一种担忧: 担忧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担忧我们失去身份与地位而被夺去尊 严与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鸡娃背后的焦虑,也是出于一种普遍存在的担忧: 担忧孩子能不能在竞争中胜出,担忧下一代的生活水平能不能更上一层楼,甚至担忧 孩子的“失败”有损家长的“成功”。化解这种担忧,除了需要家长端正心态、改变 教育理念,也需要通过改革促进教育资源更加公平,让人才的评价机制更为多元、成 长的途径更加宽广。 不过,鸡娃究竟是部分家长的选择,还是社会的普遍现象,需要 打个问号。要知道,鸡娃也是有门槛的,能够不惜代价、付出时间和金钱成本来鸡娃 的恐怕也是少数。然而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焦虑值”不断增长:月薪三万撑不起孩 子一个暑假;5 岁小朋友幼升小简历让网友惊呼“受到一万点暴击”……类似这样的 新闻原本是极端个案,但在爆款文章、网络平台乃至课外辅导机构的推波助澜下,似 乎变成社会普遍现象,放大为家长的集体焦虑。也正是在这种集体焦虑的弥漫扩散中, 让更多人加入了鸡娃的队伍,助长了社会情绪与非理性鸡娃的恶性循环。 应该说,鸡 娃也好,放养娃也好,本质上都是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一种探索。扩大背后的社 会焦虑,大可不必。我们理解部分家长的选择,更应透过鸡娃现象思考什么才是更好 的教育,如何才能改善我们的教育。教育有竞争的成分,但绝不是只有输赢的比赛, 不是花了多少钱、上了多少辅导班的比拼。唯有尊重教育的规律、回归教育的本真, 才能让孩子少一点负重前行,多一些健康成长。 这正是:鸡娃虽有无奈,家长焦虑难 免; 回归教育规律,成长切莫大意。 饮酒虽妙、不再贪杯,这届年轻人为何喜欢“微醺”? 原创 董晓伟 人民日报评论 “五一”小长假刚刚过去,很多人想必是意犹未尽。并不算长的时间,除了“人从众” 的旅行,少不了的一定是走亲访友的体验。当三五好友或七八亲戚相聚,推杯换盏、觥筹 交错间,多少言语,多少思绪。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年轻人喝酒的那些事。 有调查显示,如今有超过八成的年轻人更喜欢“轻饮酒”,其中超过一半的人钟爱朦胧、 慵懒的微醺状态。所谓“轻饮酒”,是指好友相聚、不可贪杯,重点在聊天和放松,散场的 时候没有人喝醉。相比于酩酊大醉、宿醉头疼,“轻饮酒”难得的放松和休憩,越来越受到 年轻人的青睐。 众所周知,酒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从文艺创作到生活娱乐,从饮食烹饪到 养生保健,酒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酒令”中的雅令成了很多文 人雅士聚会、饮酒时的保留项目,不少流传千古的名作也是在“流觞曲水”中诞生的。只 不过,有把酒言欢,也有饮酒误事。当酒逐渐与劝酒、功利、应酬等关键词联系起来之后, 一度成了不少人不可承受之重。由此而言,年轻人对“轻饮酒”的选择,可以理解成一种 对“酒桌文化”的纠正,也是在促进“饮酒文化”的回归。 酒应该是愉悦的调剂,不该是折磨的工具。喝到头痛欲裂、吐到涕泗横流、走路双腿 打颤、大脑一片空白……这样的喝酒体验,留给身体的是伤害,留给记忆的是痛苦。从健 康角度而言,长此以往可能会诱发肝脏疾病、加速血管老化、影响大脑健康等等。所谓“小 酌怡情,大酌伤身”,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深有体会。 也要看到,饮酒作为社交属性的一环,“轻饮酒”的出现让这个属性更便于发挥。不管 是好友相聚,还是陌生人初见,一两杯低度酒下肚,身体逐渐放松、情绪开始活跃,意识 依旧清醒,话匣子就此打开。这样的状态,适合倾诉,也适合倾听。聊聊自己的近况,吐 槽烦心的遭遇,分享人生的感悟……既没有人失态,也没有人痛哭,每个人都表达一点真 实的自我,也收获一些恰到好处的反馈。一言以蔽之,和“喝大酒”不同,“轻饮酒”的重 点不在应酬,也不在功利,关键在于打开心扉、敞开怀抱,迎来久违的轻松愉悦。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调查显示,“在可控的范围内放肆”和“为生活增添一点情调”, 是年轻人选择“轻饮酒”、钟爱微醺的两大理由之一。说到底,放肆也好,情调也好,都是 一种排解、一种享受。当升职加薪,轻饮几杯酒,则有一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畅快; 当老友重逢,轻饮几杯酒,则有一种“执杯相劝莫相拦”的喜悦;当纪念日到来,轻饮几 杯酒,则有一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当偶遇不顺,轻饮几杯酒,则有一 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超然……这种排解和享受,更多的是意识、情绪和感受层面的, 不会附带宿醉后的痛苦,是年轻人对生活最好的和解。 酒微醺,人微醉,此意最阑珊。酒是情绪的放大器,每个人都可以借酒抒发情绪,却 不能被酒掌控。年轻人选择“轻饮酒”,是选择了一种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也是选择了一 种自由可控的生活态度。倘若能用“阑珊半局和微醉,花落中庭树影移”的闲适和淡雅, 来结束一天的工作生活,精神抖擞开启新的一天,又有何不可呢? 这正是 : 花看半开最美,酒饮微醺最宜。 三杯两盏小酌,人生更尽欢愉。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原创 向南平 人民日报评论 明天就是五四青年节了。在生命怒放的季节,我们总是被各种青春的气息所包围。广 场上放着风筝的天真孩子,球场上奔跑跳跃的帅气身影,路上哼着小调的轻快步伐……每 个人看起来毫不相干,每代人实际上却又紧密相连。 回忆起青涩懵懂的校园时光,想必很多人都忘不了被作文支配的恐惧。在一次次“自 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的“痛苦折磨”里,不少人也一定会对这样的题目记 忆犹新:《假如我是___》《你想成为一个___的人》……看着空白的考卷,有人辗转腾挪, 把范文选集里的他或她硬凹成自己的模样;有人直接坦率,把满腹心事投诸笔下不吐不快; 有人苦思冥想,在认识的人、翻过的书、听到的新闻里寻找可能的线索。这个看似随意的 题目,无意间促成了许多年轻人迄今为止的第一次自我对话。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在网络知识问答社区上,这个问题底下的回复让很多网友产 生了共鸣。“久处不厌的快乐的普通人”“天真善良而独立坚韧的人”“有遗憾而不后悔的人” “一个不被自己讨厌的人”“一个被她喜欢的人”……数以百计的描述里,有事业上的追求, 有情感上的需求,有道德上的要求,有心理上的渴求。很多年轻人将对自己的期许、对未 来的设想、对世界的观感,糅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和粗略的轮廓,可能不具体、或许不精 致,但都无比真诚、无限美好,让人惊叹于青春的各种可能。 相比较“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的朦胧与抽象,“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问法可 能会有更加斩钉截铁的回应。继去年的《后浪》引发现象级讨论之后,B 站在今年五四前 夕再一次为年轻人提供了舞台,把主角还给了他们。镜头前,两个孩子陈述自己的想法, 表达自己的态度:“我不想做一个拿着锯子的人”“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我不想做 一个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隐身的人”“我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 这些来自 955 名初中生的心声,有对现实折叠的思考,有对人情冷暖的观察,有对善恶美 丑的认识,有对国家民族的信仰,可能稚嫩、或许天真,但都非常真实、充满责任,给人 以满满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总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年轻人何尝不是如此?那些非凡的勇气、思辨 的精神、激扬的斗志,极尽人们对青春年华的无限想象;那些意志的消磨、生活的妥协、 人生的沉沦,也在提醒人们对未老先衰的潜在担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礼赞青年, 不只是为了体现对青春年少的呵护,更是为了帮助青年扫除心灵的阴霾;我们歌颂青春, 不只是为了了却人生苦短的遗憾,更是为了诠释时光荏苒的意义。要知道,青年人最大的 资本,恰恰是最容易被自己忽视的青春;青春最值得的回忆,正是追逐梦想、成长奋斗的 痕迹。 诗人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中这样写道:“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还能接受 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就能青春永驻,风华常存。”架起这台心灵的“天 线”,去感受日月星辰,去明辨是非曲直,去体悟人生百态,每一个成长的灵魂,就一定都 能找到“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和“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完美答案。 “懒人经济”,不是为了让懒惰滋长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近日,《2021 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扫地机 器人市场,无数被扫地占据的双手得以“解放”。有人说,这是“懒人经济”加速崛起的又 一例证。 除了扫地机器人,不伤手的自动洗碗机破解了应该老公刷碗还是老婆刷碗的“无解难 题”,只需说话就能控制的智能电灯让你不需纠结“先上床再关灯还是先关灯再上床”…… 智能家电的推陈出新,使得曾经出现在科幻片中的场景成为现实。此外,避免躺在床上擎 着手机而胳膊酸的懒人支架,站着也能健身的懒人甩脂机,打破了懒与美之间隔阂的懒人 卷发棒、懒人眼影,一件件让人拍手叫绝的“懒人神器”彰显了“懒人商品”目录的不断 细化。 所谓“懒人经济”,通俗来讲就是“花钱买省事”。从这个角度看,除了种种“懒人发 明”,我们之前聊过的“代经济”又何尝不是“懒人经济”的组成部分?随着平台化、智能 化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应用的广泛,外卖、即时配送、上门美甲等服务都成为“偷 懒”的一种方式。辐射第三产业,也成为“懒人经济”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懒人经济”的参与者,未必尽是懒人。毕竟,在快节奏生活中,时间高度碎片化, 相比于花很长一段时间做一件不甚重要的事,大多数人可能更喜欢“一心多用”或者“速 战速决”。“懒人经济”就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选择,使得人们获得更高的时间自由支配 度。这里的“懒”不是好逸恶劳的代名词,而成了忙里偷闲、时间规划的客观呈现,甚至 成为精致生活的一种表征。我们甚至可以说:看呐,你我皆是“懒人”。 当然,“懒人经济”标签新颖,却并非新鲜事。正如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约翰·阿 塔那索夫所说:“我太懒了,不喜欢运算,所以就发明了电脑。”此外,洗衣机是不是可以 看作扫地机器人的“前辈”?方便面是不是与时下爆红的自热火锅异曲同工?自行车是否 也是“懒得走路”的一种代步工具?由是观之,懒人产品的发明,其实也是时代进步的标 志。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具不断进化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介入生活并且不断迭 代升级的历史。诸如“走路—自行车—汽车”的进化,为“懒人”节省了时间,也提供了 更多元的生活选择。 有人说“有需求才有市场”,也有人说“供给创造需求”,这二者并不矛盾。从解决基 本的生活需求,到提供文化、审美等多样服务,“懒人经济”在供给侧不断发力,但这同时 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在“懒人经济”的供需两侧,一端是技术进步和 服务理念的提升,另一端是对效率与便利的追求,一呼一应间,我们看到了消费升级、供 给侧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分工细化、运行效率提升。这些方面融汇在一起,拼接成 一派充满活力的经济图景。 必须看到,“懒人经济”是时代和技术为我们打开的一扇窗口。但节省出来的时间并不 是为了让懒惰潜滋暗长,而要用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明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 在休息身心、享受便利的同时请别忘了:劳动永远不会过时,奋斗才能创造价值。扫地机 器人背后,凝聚着多少发明者的心血;食物不会自己跑来,外卖小哥还在路上奔波;以及, 骑上自行车不仅是为了走得快、走得轻松,也是为了走得更远。 这正是:“懒人商品”成风潮,勤劳奋斗不可抛。 我是文科生,我骄傲!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你学文还是学理,相信每个人都被问过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也听到过“理科可选择的 专业多”“毕业了好找工作”“一技傍身就端上铁饭碗”等重理轻文的观点。文理之争,困 扰着不少即将面临选择的学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最近,一篇论文引发网友关注。原因仅在于其中有一句“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 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样的个人观点触动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姑且不提中等收 入陷阱理论的争议和文章的论证严密程度,单从文理之分来看,到底是单纯重视理科,还 是刻意抹黑文科,这一新闻话题迅速成为热议的焦点。 事实上,这还要从文理分科的历史说起。在古代中国,经史子集之学似乎给人以“重 文轻理”的印象,“文人治国”也成为一些人对古代社会的描述。但事实上,所谓的文理之 分是近代西方教育制度引入中国的结果。如果说清末以降的“文实分科”在推广中不断出 现反复,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文理分科的格局就渐趋明朗。在百废待举的新中国,专业建设 人才十分紧缺,以院系调整为代表的政策通过将同类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理工分家、文 理分家,更加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77 年,恢复高考之后,文理分科又被扩大到了高 中。 客观来看,重视理工科教育为中国发展注入了重要力量。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制造 大国,从一根铁钉都造不了到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制造业、科技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一 代代理工科学生的智慧与奉献。国家所需,青年所长。社会的需要使理工科一度颇为“吃 香”,“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一时传遍。尽管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文学 热、艺术热等现象,使得人文社会学科不断“吸粉”。但由于就业前景、综合收入等因素影 响,重理轻文的刻板印象在不少人脑海中仍然根深蒂固。 事实上,一文一理难以概括现代学术体系的特点与分野。在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管法军 教艺的学科门类中,文理边界并非截然分明且日渐模糊。社会学、传播学等借助数学、物 理来建构研究方法,医学、AI领域也面临着伦理学、科技哲学的审视,学科融合正朝着更 深更细的方向前行。简单地分之以文理,往往是一种失之于简单的归纳,背后是对世界一 厢情愿但又似是而非的理解,希望借文理之分来说清理性与感性、务实与务虚、生产研发 与流通消费等方面的分野。 需要说明,文史类与理工科学生占比多少合适与文理科谁重要的问题并不相同。论文 作者简单统计文理科学生人数用以解释国家发展固然失之草率,但作为一个定量分析的话 题,各专业培养规模是否过大,牵涉社会分工及各行各业的配合衔接,涉及培养结构与社 会需求能否适应,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而舆论所关注的文理学生谁重要这一定性问题, 恐怕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毕竟,理工学科构建起了物质基础,而人文学科在塑造价值理 念、推动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此外,文理学科中都有“形而下者之谓器”的 实践技能,也都有“形而上者之谓道”的高深学术,细化的行业分工构成了社会的参差多 态,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抽象讨论文理科优劣,意义不大;说文科生耽误国家发展,更是荒谬。但要看 到,网友对此饶有兴趣的背后,仍然有真问题需要我们读懂。其一,学科偏见客观暴露出 文科教育的一些问题。数理化“知之为知之”、文史哲“谁都能说两句”的背后,固然受学 科特点影响,也与一些文科学科降低培养标准、课程流于形式有关,更涉及人文社会学科 普及的话题。其二,比文理之分更重要的是,学科为社会培养怎样的人才。一段时间以来 对通识教育、打破分科的热议,体现了社会的关切,也就是如何才能超越具体细碎的知识, 为学生培养必备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观念、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从而塑造更加完整的人。 教育作为感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作,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面对他人的评头论足,有网友勇敢地说:“我选文科可不是迫不得已”“我是文科生, 但我挣得并不少”。现在,是时候纠正关于文理科的偏见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各行各业都有着无限的机遇。对于每一个正在未雨绸缪的年轻人而言,适合自己的专业、 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正是:文理非二分,关键在育人。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