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考中选择题拿满分?政治易混易错大盘点(完整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如何在高考中选择题拿满分?政治易混易错大盘点(完整版)

ID:688174

大小:45.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如何在高考中选择题拿满分?政治易混易错大盘点(完整版) 《经济生活》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直接承担着。 2.货币的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只有五种职能,其中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没有其他职能。 纪念币是国家法定货币,与流通的纸币具有一样的货币五职能。其本质不是收藏品,是一般 等价物,具有收藏价值,但不一定持续升值。 退出流通领域人民币就不再是纸币(货币),不能用来购买商品;可能会导致其市场价格高 于面值。其退出不会导致流通中货币量的减少。(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价值符号) 网购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题中出现标价,也有价值尺度的职能,非支付手段。如还 贷、货到付款则是支付手段。 手机支付使得人们的支付方式、习惯发生了变化,与现金支付互为替代关系,解决了假币的 问题,减少资源消耗,不会简化交易环节(但可以简化收款手续,降低成本),不会保障交易安 全。 3.人民币升值、贬值的经济影响? 计算:本币升值与价成正比,则 A=B(1+X%)(等式左边为本币,右边为外币) 外币升值与价成反比,则 A=B÷(1+X%) 4.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提高消费水平的主要措施? 消费结构是指: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食 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低,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水平高;反之则不合理,消费水平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会下降,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会减少,而是比重在下降。 5.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区分目的和动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其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产品的升级)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快递、月嫂)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区别生产的决定作用与消费的反作用:看落点,最后是生产的,是消费的反作用;最后是消 费的,是生产的决定作用。 (2)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 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还要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劳动者是生产过程 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还要必须加快科技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 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6.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①(地位)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根基。②(根本原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How?教材 P35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 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有基本标 志、根本目标、内在要求),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有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股份合作制) (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实现形式是混合所有制)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公有制经济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在支撑经济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 民营经济(国有经济以外的各类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作用: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 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按劳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务员的工资奖金津贴、事业单 位的绩效工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收入。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土地要素收入。公 有制经济中职工收入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收入,也可能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意义、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市场经济的含义、优点——发展市场经济 ②市场经济的缺点、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规范市场秩序、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两只手结合。 7.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两个不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 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基于变化: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基于不变:我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们的幸福线是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 (4)新三步走:(区别于老三步走) 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是总体小康 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是全面小康 2035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是全面实现现 代化 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 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9.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 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 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0.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基本国策?基本战略?基本原则(根本基点)?? ①坚持开放发展理念,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发展高层次开放性经济。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了和走出去并重,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 局 。 ③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 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④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 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⑤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 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 优势。 ⑥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 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并且同各国人 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⑦坚持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基本原则)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11.共享闲置资源、共享经济属于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理念,目的是省钱,节约消费、经营成 本。 大数据杀熟属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 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诚实守信,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 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主导。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发展 一体化) 12.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外贸包括进口和出口;外商投资属于引进来。 1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前提:明确产权(所有权)并保护产权。 14.企业直接融资的方式: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间接融资:银行贷款 15.“粉丝经济”行稳致远:政府监督,但不可制定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法律。 16.《外商投资法》使外国投资者享有国民待遇,非最惠国待遇。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不一定 全部进入证券市场,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中西部地区等。 17.制度红利与法律、制度有关。 18.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党组织、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党的领导是国有企 业的独特优势,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中具有法定地位,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党委发挥政治核 心作用。 19.市场负面清单制度: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20.国有经济(主导)≠公有制经济(主体) 21.数据要素分配属于初次分配,适用于各类所有制经济,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22.第三次分配指捐赠、慈善、志愿者,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但和克服 市场经济的弊端五直接关系。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公有制(×) 24.货币像阳光、空气一样重要,因为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5.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政治生活》 主体:国家、公民、政府、中共、人大(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人大代表、政协(政协委 员)、民族、国际组织、国际关系中的中国。 几组常见混淆的关系: 国家职能≠政府职能 ; 党(党委、纪委、中宣部、组织部)≠政府(部委、局)、国家; 人大代表权利≠人大权力(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 人大代表的职责≠政协委员的职责; 人民政协≠民主党派; 联合国的宗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的特点是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区分最真实/最管用,见讲义);民主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不存在全民民主和超阶 级的民主。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应包括坚持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两个方面。 3.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4.选举权是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不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5.村委会、居委会≠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行政职能。 6.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实现“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是民主管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 章程) 村民自治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主要途径是自己选举当家人。 7.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 中央政府下至乡、镇政府。 8.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前提是知情权 9.区分:民主决策的合法渠道、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五民主”的意义: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协商 10.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11.政府依法行政≠共产党依法执政 12.我国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注意区分行政系统内部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监察委员会是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委员会是人大的执行机关。 13.区别有无权威政府标志是政府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服从。 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准绳是法律和规则。 14.人大≠全国人大;权力机关≠立法机关≠立法权;人大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 监督权)≠人大代表职权(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和质询权) 15.在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大代表是国 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16.人代会制度组织活动最重要特点是民主集中制;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是实行村民自治 和城市居民自治。 17.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都不是国家机关,都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18.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关 键是依宪执政。 1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参加民主协商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 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的基层民主协商主要包括乡镇、街道的协商,行政村、社 区的协商,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协商。 20.加强社会建设。政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 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21.我国正在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2.行政监督体系: 外部监督(6 个):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 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内部监督(3 个):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审计部门 2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为什么? 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共是执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夺 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②中共是中国最高的政治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共领导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政治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 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怎么样做? ①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 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 导。 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 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表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3)三者关系是什么? ①党的领导是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把人 民民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 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 排 25.民主党派是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 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26.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人民政协是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和替代的作用。 参加民主协商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 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的基层民主协商主要包括乡镇、街道的协商,行政村、社 区的协商,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 27.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共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28.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是选举产生,政协委员是协商 产生的。 29.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但不是国家职能。人民政协≠民主 党派 30.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各自地位)?基本政策? 3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2.区分:我国的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指什么。 33、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我国的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4.我们支持联合国的一切行动。(×) 35.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6.当今国际形势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今世界一个基本经济特征是经济全球化; 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37.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宗旨? 38.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不结盟) 39.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都属于无神论,不可再宗教场所宣传,但宗教可以和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 40.司法公正和行政监督体系没关系。 41.全国人大制定和通过香港全家安全法:全国人大立法权、坚持民主集中制 42.实行河湖长制,为了建设幸福河湖,体现的是生态建设职能,非社会建设职能。 区分经济职能/社会职能/生态文明建设 43.立法机关≠权力机关 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44.“里子工程”体现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维护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4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独立行使自治权(×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行使) 46.党要把人民的一切利益放在首位(×) 47.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48.党的领导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党的领导(×) 49.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想对等而存在(×) 法律是党的主张和公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文化生活》 1.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 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 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3.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 核心和标志。) 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 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应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5. 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 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 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 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7.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 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重要性(意义):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 发展。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8.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 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 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注意:区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地位、作用。) 9. 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承认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10.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等。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11.传统文化重要标志——传统建筑;中华文明重要标志——汉字;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标志之 一——科技。 12.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 的消失。) 13.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 承的必然要求。) 14.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 重要影响。(×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外部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 文化的发展方向。) 1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教育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6.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还有另一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 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7.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18.进行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那种一味固 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 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 无主义。”(注意区分这四种错误倾向) 19.区分中华文化的三个特征 20.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 族精神是精神纽带、精神动力、精神支柱、精神火炬、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之魂。) 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史书典籍 2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P78-80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 本 2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P81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相结合 ⑤青年学生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 者,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24.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含义、表现、危害、措施: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25.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方向:二为,即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主义服务;方针:双百,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 中华文化由衰微转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 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7.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 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8.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 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牢铸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2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 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 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 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 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30.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 神的集中体现,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 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32.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的灵魂。 33.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34.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中共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 提供方向保证。 35.当代中华文化的“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6.发挥文化、意识、社会意识、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 37.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指导思想(马列毛、中体)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性: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道路 意识形态有三种: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学术观点(注意区分以及不同态度) 38.理想信念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本身不是物质力量 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 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为经济建设 提供智力支持的是科学文化教育;提供精神动力的是思想的道德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的是中共领 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9.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0.爱国主义具有动员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功能;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41.建设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属于公共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 是文化产业。 42.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43.希望工程是发展文化事业,发展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助力脱贫 攻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诗歌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45.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心骨的作用(×) 《生活与哲学》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搞清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整体与部分、多数与 少数的关系 。 4.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 5.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在生活中 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包括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和存在是都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 问题。 6.凡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7.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观唯心主义);未有此气,已有 此理(客观唯心主义) 8.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 ) 9.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10.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确: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 对静止的统一)。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错误:只承认绝 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 1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例如:滴水穿石、铁生锈、岩石风化 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例如:刺激感觉:根系沃土 植物向阳 感觉和心理: 动物反射 犬吠非主 1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 13.区分意识、实践、认识、真理各自特点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意识是对物质能动地反映 )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的有条件的。 14.区分: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大脑。(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5.总结: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3 点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 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 人消 沉。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1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能动作用要借助于实践。≠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17.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尊重、发挥、两结合、两反对) 18.错误表述: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 × 19.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和学习是认识的两个途径 20.区分: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认识的任务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1.错误表述:人能够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人们可根据自己的 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22.关键部分的功能决定整体的功能。(× )(在一定条件下或者加甚至 ) 23.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 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4.区分: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途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 发展的趋势:前进和上升 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根本原因(根据,第一位):内因(内部矛盾);条件(第二位): 外因(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发展的基础:旧事物 25.运动变化≠发展 26.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 途的事物。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7.P67①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②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③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 盾。 P69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P72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P74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辩证法依据:发普、辩证否定、辩证法革命的批判创新的本质) 28.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对立统一.√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利和弊。×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优缺点。(×矛盾即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 2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和同一性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着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30.矛盾的特殊性含义及三种情形?P70 结合书本探究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 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主 次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主次方面)。 31.矛盾不平衡性的两种表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2★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 33.请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知识回答?应答:为什么创新(原因+作用)、怎样创新? 3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35.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36.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规律原理?P89-90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规律,方法论→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比如经济体 制改革属于调整生产关系) 举例:A 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B 分配政策。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状况的规律,方法论→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比 如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司法体制等改革属于调整上层建筑) 举例:A 人口政策改革,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B 法律的制定修改 37.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不是根本动力,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38.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9.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P95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 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地位: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0.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 性。两个基本要素:事物属性、主体需要。举例:阳光、空气和水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 文学作品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 4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P99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4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同的根源?P99 社会实践不同 4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P99-100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判和价选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判和价选跟上时代步伐)举例: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判和价选因人而异,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角 度、立场不同,作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就不同。 44.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P102-104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根本途径/必由之路)。 反面例子: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前提)。 反面例子: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 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 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45.无论何种哲学流派用何种观点去研究哲学,其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 本原的问题。(×) 46.当今世界形势变化莫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47.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x ) 48.马哲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49.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x ) 50.培育科学精神是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前提。( x ) 51.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x ) 5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x ) 53.人脑的各种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x ) 54.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能将幻想变成现实( x ) 55.诗词创作能够激励人们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x ) 56.如果我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就会……;……之后……,逆时代…… 57.强调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或相对独立性,而不是社会存在的变化 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58.古代诗人对于“杨柳”的不同表述说明: (1)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动地反映); (2)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体差异性) 而与意识的产生、目的性无关。 59.认识的发展取决于认识工具的进步( x ) 60.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才是真理。( x ) 相对主义、诡辩论:否认了相对静止,是不可知论,非唯心主义。 61.望远镜、探测器、潜望镜等属于认识工具,推动认识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而不是认识的发展。 62.真理和谣言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 x ) 63.世界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 64.实践中出现的失误,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x ) 65.任何事物的两点是缺点和优点( x ) 66.真理有时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x ) 67.“底线思维”→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从实际出发 “尊重经验,崇尚权威”→主观主义,经验主义 “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发挥主观能动性 68.保护和开发相互促进( x ) 69.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造福人类( x ) 70.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能使各要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x ) 71.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x ) 72.矛盾的个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其决定作用( x ) 73.立足关键部分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制作方案( x ) 74.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x ) 75.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 )不是根本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76.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 x ) 事物的发展是从质变道量变的循环发展( x ) 77.任务是过河。无桥或船 ,过河成空话。→办法比问题更为重要。 78.对每一种既成形式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 x ) 79.土地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货币政策、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经济制度属于生 产关系,其调整和改革是为促进生产力发展。 政治、文化、法律、思想意识形态、社会保障制度、垃圾分类条例、外商投资法属于上层建 筑 80.分配问题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x ) 81.劳动者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x ) 82.经济基础 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 x ) 83.人生选择来源于她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x ) 8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先导作用。( x ) 85.不同价值观、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和本质区别。( X ) 86.价值观(意识、认识、社会意识)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x ) 87.价值的构成: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 88.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选择(√ ) 价值判断会因价值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x ) 89.预测美好未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诗歌创作等属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选择性屏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属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根据理论找到了……说明意识的正确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90.人不可根据需要出发建立新的联系;不可从正确的价值观、习新思出发办事情 91.正确的简直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有标准的,不会因人而异。 92.联系主观和客观桥梁的是实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93.发射卫星、高铁、桥梁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固有联系是不 可改变的,但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94.事物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x ) 辩证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x ) 95.关键部分决定整体功能( x ) 96.源于实践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x ) 97.典型示范(矛普与矛特关系,部分的作用,不是结构调整) 98.发挥的实质是扬弃( x ) 发展要经历认识到实践,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 x ) 发展要突破陈规成说( x )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