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省各地
2020-2021 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讲治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 2 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4.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15.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14.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
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15. 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
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
2
【分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考生可通过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景物描写手法与本诗对比
得到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所写塞外
景物皆是眼前所见实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属
于实写。而本诗由题目可知是留别诗,乃出发之时所写,作者还没有到塞外;另外诗中也交代了自己所写
之景是“闻说”,因此本诗所写之塞外景物皆是想象之景,属于虚写。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解答时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
生活了六年。尾联“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尽力王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误,只能梦里面回到家乡看看,
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但想到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
神。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①
李商隐
谢傅②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③。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④犹可悯,左家娇女⑤岂能忘?
3
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注】①王十二兄是诗人内兄,畏之即其连襟韩瞻。“悼亡”指诗人 妻子王氏病故。②[谢傅]东晋大臣
谢安,这里以谢傅门庭借指岳父王茂元家。③[檀郎]晋潘岳人称檀郎,唐人常以此谓为女婿,在此指韩瞻。
④[嵇氏幼男]嵇康之子嵇绍,十岁丧母。在此指诗人的儿子。⑤[左家娇女]晋代大诗人左思有二女,作有
《娇女诗》,此处借指诗人的女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向王、韩二人说明未能应约前往王家小饮的原因。
B. 首联两句是说,自己才艺在王家诸子婿行列之末,尤其是不如连襟韩瞻。
C. 帷帐低垂地上,空床唯余长席,诗人对亡妻充满了拂之不去的亲切回忆。
D. 颈联写幼女稚子深堪悯念,是对幽冥中的妻子所作的郑重表白和深情安慰。
15. 请赏析诗歌的结句“万里西风夜正长”。
【答案】14. B 15. ①情景相生,以景结情。②“西风”而说“万里”,“夜”而说“正长”,都写出
了在黑暗的夜晚,外界环境作用于诗人的听觉、感觉所引起的感受。③在秋雨西风、漫漫长夜的背景中进
一步抒写因悼念亡妻而触发的内心深长而复杂的痛苦。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思想感情的能力。
B.“尤其是不如连襟韩瞻”错。对首联两句的意思理解有误,此二句的意思是“过去我在王家门庭之中,
曾忝居诸子婿行列之末,参与过家庭的宴会;而今天因为妻子病故,歌吹宴饮之乐,只能属于韩瞻了”。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4
首先,从表现手法上来讲,“万里西风夜正长”运用了情景相生、以景结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
景物描写里。
其次,从内容上来讲,“万里西风夜正长”,形容“西风”为“万里”,形容“夜”为“正长”,大概意
思是西风阵阵黑夜是那么久长,写出了在黑暗的夜晚,外界环境作用于诗人的听觉、感觉所引起的感受。
最后,从思想情感上来讲,尾句承接上联“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而来,作者在秋雨西风、
漫漫长夜的背景中,进一步抒写了因悼念亡妻而触发的内心深长而复杂的痛苦之情。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苏 武 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②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
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陵:汉武帝陵。
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魂销”即“销魂”,虽多形容悲伤愁苦,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悲喜交加之感。
B.颔联上句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下句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
C.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塞外归来人事沧桑的慨叹。
D.尾联对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的描写,表露出苏武对天子刻薄寡恩的怨恨和无奈。
15.尾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6 分)
答:
【答案】
5
14.D 【此句通过想象追思历史,归来封侯受爵,君臣却已不相见;只有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时
光不还。赞颂了苏武的忠君爱国情怀】
15.(1)衬托,以哀景衬哀情,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衬托苏武君臣却已不相见的伤悲之情。(2)
用典,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化用出“逝川”二字。空对秋水哭吊先皇,
哀叹时光不还,赞颂了苏武的忠君爱国情怀。(3)怀古讽今,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诗人想象苏
武归来封侯受爵,哭吊先皇,表达出对忠君爱国、心向故国的民族气节的呼唤。【每点 2 分。答借代,如
“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用它代指去世的汉武帝。给 1 分】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①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萎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②。
注:①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春,作者第二次在建康做官,叶衡也是当时著名的抗金人物,与作者关
系密切。辛弃疾这次在建康任职,也是出于叶衡的推荐。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叶衡于
是年二月招赴京城,该词正咏此事。蒋山:即钟山。②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独立”三句描写与友人醉饮钟山时的情景,“日暮”“天寒”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衬托出离别时的伤
感。
B.“雪”象征纯洁,“梅”象征清高傲岸,词人与友人一起踏雪寻梅,说明两人志同道合,友谊纯洁高尚。
C.“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借哀景写哀情,白石岗芳草萋萋,景物美丽,却没有同游之人,心中充满了愁
绪。
D.“多情山鸟不须啼”,是对“一片闲愁”的强调,意思是不用山中多情的鸟儿悲啼,心中自然会惆怅不
已。
6
15.这首词的上下阕结尾各用了什么典故?借助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6 分)
【答案】
14.C
15.(6 分)①“今我来思”和“杨柳依依”直接引用《诗经•采薇》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
情:②“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直接引用司马迁赞颂李广的话,赞颂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百姓的爱戴,
表达了对叶衡的赞扬之情。(每点 3 分,陈述典故各一分,分析感情各 2 分)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小题。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①,且休休②,一丘一壑③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①书咄咄:晋代殷浩被废职后,心中愤愤不平,终日用手指在空中划“咄咄怪事”四字。②且休休:
唐末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山西中条山,建造了一座“休休亭”,并作《休休亭记》。③一丘一壑:用班嗣语,
指寄情山水,隐居山林,自得其乐。语本《汉书·叙传上》。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上阕写病中所见秋天的景色。起句写枕簟变凉,溪堂乍冷,“冷”字的妙处在于写出了身体触觉对自然环
境的反应。
B. “断云”句写水面上的风光。漂浮在水面的烟云随黄昏临近渐渐消散,呈现出一幅开阔、苍茫的画面。
C. 词的下阕头三句有两个三字句、一对叠词,音节短促,悲愤和自适的情感相交织,后归于“一丘一壑”
的自得其乐。
D. 这首词表现出辛弃疾在化用典故上的深厚功力。词的下阕语言简短,却一连化用了多个典故,精微要妙,
7
不着痕迹。
15.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有何精妙之处?请简要分析。(6 分 )
【答案】
14、A 秋天景色有误
15、
①拟人手法的运用。红莲盛开相互依偎,如同喝醉了酒的美人;白鹭无言兀立着,仿佛在发愁。词人赋予
了红莲和白鹭人的情态,颇有情趣。
②远近结合(视觉)
③寓情于景,词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寄予在眼前的景物之中。“浑如醉”“定自愁”虽用来描写“红莲”
与“白鸟”,但也暗写了词人内心的迷醉与愁绪。(每点两份,手法一分,分析 1 分)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 14-15 题。
寄宿田家(节选)
高适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
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田家老翁忘却自己的年岁,看到山色转青才知又过一年,飘然有隐者之风。
B.田家老翁在自己门前种柳成巷,引泉入池,营造了居处清幽脱俗的环境。
C.田家老翁的日常生活充实而意趣盎然,以耕地扫屋为事,随时以饮酒吟诗为乐。
D.本诗语言朴素淡雅,多用白描;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与景物的传神韵味。
15.诗人笔下的田家老翁与一般的农人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原文简析。(6 分)
【答案】
14.C
15.①说道“平生隐在兹”,说明田家老翁具有隐逸情怀,与一般耕田为生的农人不同;②情趣高雅,在
门前栽柳引池,营造清幽环境,既符合其隐逸身份,又表现其审美情趣的高雅;③文采斐然,田家老翁闲
8
来无事,兴之所至,便会吟诵诗歌,可见其具有一定的文学造诣。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②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②树杪(miǎo):树梢。③文
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举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
14.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
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B.颈联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
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
C.尾联以文翁来反衬李使君,用典贴切,并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
典妙笔。
D.这首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
远明快。
15.首联运用了哪些手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分点分析。(6 分)
【答案】
14.C 尾联使用的手法并非反衬,而是以文翁来比李使君。
15.运用了想像、夸张的手法来写景。作者没有实写眼前送别之地的景物,而是想像李使君
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每种手法 3 分,
共 6 分)(如果学生答“虚写、互文、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手法中的两种也可得 6 分,只要
能结合诗句分析即可。)
15.此题考核考生对诗歌艺术手法的理解分析。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技巧;再释运用,
即结合诗句具体阐释如何运用表达技巧;最后析效果,主要从对形象、意境、结构和情感等
方面的作用分析。明手法,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难题,此题题干中说到的艺术手法,包括的范
围较广,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等。题干要求考生分析首
联“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的手法,这两句诗歌是写景,但并不是诗人看到的景象,而
是他想象的,因此可以从想象的手法来分析,同时“万壑”“千山”又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既
是写景,也可以从描写的角度入手,如虚写、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