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省各地
2020-2021 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讲治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
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
小极①,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②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
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
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
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
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闻。既练③,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
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
起,服阕,然后视职。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
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为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
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
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
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
【注】①小极:困倦、小病。②叶:同“协”。③练:是练祭的简称,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2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B.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C.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D.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角”指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B. “中宗”是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汉高祖、唐太宗;它与帝王的谥号不
同,谥号往往寓有褒贬,比如高帝、武帝等。
C. “辟”,在文中是任命官职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表示任命官职的意思的词还有拜、举、授、征、除 、
迁等,表示降低官职的有贬、徙、谪、放等。
D. “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从中原向南望,其地处在长江之外,所以称其为“江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他的功绩,
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
B. 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
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 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
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
D. 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
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3
(2)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 莫不崇正明本。
【答案】10. C 11. C 12. C
13. (1)(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受到
优厚的待遇(他被优厚地对待)达到这样的程度。
(2)礼是用来规范事体促成教化的,所有当君王的没有不崇尚正礼昭明根本。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大意为:这时谢尚兼任宣城内史,拘捕泾县县令陈干并杀了他,主管官员认为谢尚违反制度要处罚黜
免他,诏令却宽恕他。顾和再次上奏说。
“泾令”和“陈干”属于同位语,一个是官职名,一个是人名,不可断开,排除 A、D;
“纠黜”的主语是“有司”,中间不可断,排除 B。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表示任命官职 意思的词还有拜、举、授、征、除 、迁等,表示降低官职的有贬、徙、谪、放等”说
法错误,“迁”指的是变动官职。“徙”是平级调动。
故选 C。
【12 题详解】
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力。
C.“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错,原文中顾和的话,只是托词;他的真实意图是想要服丧
4
满期。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固:坚决;听:允许;见:表被动。
(2)所以:用来……的;轨,规范;莫不,没有不;崇正明本,崇尚正礼昭明根本。
参考译文:
顾和,宇君孝,是侍中顾众的同族兄弟之子。顾和两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很有德操,同族之叔顾荣
很器重他。
王导主政扬州时,征用顾和为从事。有一次,月初一应当上朝,还没入宫,车停在门外。周顗遇见他,
顾和正在捉虱子,坦然不动。顾和曾经去见王导,王导正困倦,说话间就睡着了。顾和想把他弄醒,于是
对同座的人说:“从前常听同族里的叔父元公说过王公协同辅位中宗,保全江南的事。王公身体有小不适,
令人焦虑。”王导醒了。对顾和说:“你资质优异出众,不仅是东南之关美,实在是海内俊杰。”于是顾
和就出名了。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街署去,诸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
“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宁可使法网宽松以至可以漏过大鱼,为什
么要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表扬了顾和。
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旧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用翡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
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于是改过来了。顾和迁任尚书仆
射,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就是这样受到优厚
的待遇。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以孝闻名。练祭过后,卫将军褚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
顾和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脱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我在平常日子里尚
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混乱,我用什么来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皇帝又下诏书,顾和十余次
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务,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
这时谢尚兼任宣城内史,拘捕泾县县令陈干并杀了他,主管官员认为谢尚违反制度要处罚黜免他,诏
令却宽恕他。顾和再次上奏说:“谢尚先是被判了不法受贿罪,被准许自首免死。而谢尚心中有一点不满
5
意,就肆意呈威施虐。谢尚身为外戚, 按规定可以宽恕,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处置。”谢尚,是皇太后
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搁置下来了。当时江夏公卫崇为庶母服丧三年,顾和就上奏道:“礼是用来规范事体
促成教化的,所有当君王的没有不崇尚正礼昭明根本。江夏公卫崇最近 丧母,又在守孝时行重礼,违反礼
度,放纵私情。如不纠正,就无法治理事物。可令太常让他们都除去丧服。”皇帝下诏书同意他的建议。
永和七年,因病重辞职,当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崎,邵陵人也。为湘州从事。王敦之难,谯王承使崎求救于外,为魏乂侦人所执,乂责崎辞情,临
以白刃。崎曰:“州将使求援于外,本无定指,随时制宜耳。”又谓崎曰:“汝为我语城中,称大将军已
破刘隗、戴若思,甘卓住襄阳,无复异议,三江州郡,万里肃清,外援理绝。如是者,我当活汝。”崎伪
许之。既到城下,大呼曰:“王敦军败于于湖,甘安南已克武昌,即日分遣大众来赴此急,努力坚守,贼
今散矣!”乂于是数而杀之。
辛勉字伯力,陇西狄道人也。勉博学,有贞固之操。怀帝世,累迁.为侍中。及洛阳陷,随帝至平阳。
刘聪将署为光禄大夫,勉固辞不受。聪遣其黄门侍郎乔度赍药酒逼之,勉曰:“大丈夫岂以数年之命而亏
高节,事二姓,下见武皇帝哉!”引药将饮,度遽止之曰:“主上相试耳,君真高士也!”叹息而去。聪
嘉其贞节,深敬异之,为筑室于平阳西山,月致酒米,勉亦辞而不受。年八十,卒。
沈劲字世坚,吴兴武康人也。父充,与王敦构逆,为部曲将吴儒所杀。劲少有节操,哀父死于非义,
志欲立勋以雪先耻。年三十余.以刑家不得仕进。郡将王胡之深异之,上疏.曰:“劲父充昔虽得罪先朝,
然其门户累蒙旷荡,不审可得特垂沛然,许臣所上否?”诏听之。升平中,慕容恪侵逼山陵。劲以五百人
守城,志欲致命,欣获死所。寻为恪所攻,城陷,被执,神气自若。恪奇而将宥之,其中军将军慕容虔曰:
“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若赦之,必为后患。”遂遇害。史臣曰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
异而并见称当世垂芳竹帛岂不以君父居在三之极忠孝为百行之先者乎。
(节选自《晋书·忠义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6
A. 史臣曰/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异/而并见称当世/垂芳竹帛/岂不以君父居在三之极/忠孝为
百行之先者乎/
B. 史臣曰/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异而并见称/当世垂芳竹帛/岂不以君父居在三之极/忠孝为
百行之先者乎/
C. 史臣曰/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异/而并见称/当世垂芳竹帛/岂不以君父居在三之极/忠孝为
百行之先者乎/
D. 史臣曰/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异而并见称当世/垂芳竹帛/岂不以君父居在三之极/忠孝为
百行之先者乎/
11.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而“左迁”则专指降低官职,即“降官”。
B. 列传,写帝王之外的主要人物,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大事,并表达作者的观点。
C. 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这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
D. 树犹如此,在《登建康赏心亭》中借以抒发词人不能为收复失地而效力,虚度时光的感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崎坚守义节,至死不屈。“王敦之难”发生时,他被魏乂捉住后,假意答应魏乂向城中传话劝降的
要求,最后却在城下呼吁士兵们努力坚守,结果被魏乂杀害。
B. 辛勉节操坚定,尽忠竭力。刘聪要任用他为光禄大夫,他坚决推辞不接受。刘聪用药酒威胁他,他毫
不畏惧,以至于最后刘聪都赞许他的贞节,敬佩他的与众不同。
C. 沈劲舍生取义,以身殉职。虽然父亲受冤屈而死,他也长期不得重用,但后来在慕容恪进兵侵犯时,
他率五百人坚守孤城,城破被捉后依然神气自如,最终不屈遇害。
D. 忠义之士不畏生死,勇气可嘉。他们虽然所走的道路各不相同,却同样被人称颂,流芳史册,彰显出
经典传统文化精神中爱国的精粹,值得后世学习。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1)大丈夫岂以数年之命而亏高节,事二姓,下见武皇帝哉!(《晋书·忠义列传》)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大丈夫怎能因为几年的生命而亏损高尚的节操,侍奉二主,无颜在地下面见武皇帝!
(2)我实在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和氏璧回去,抄小路已经到了赵国了。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的翻译是:史臣说:“(这些人)行事根据的道理虽然相同,所走的道路却各不相同,然而一同被当世
人称颂,流芳史书,难道不是因为事奉君主位居事奉君、父、师这三者的最重要的位置,忠孝为百种德行
之先吗?”
“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异”是两个整齐对称的句子,排除 B、D 两项。“见称(于)当世”,翻译为
“一同被当世人称颂”,被动结构、状语后置句,表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写帝王之外的主要人物”说法错误,列传写除帝王和诸侯之外的将相和其他人物事迹。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父亲受冤屈而死”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父充,与王敦构逆,为部曲将吴儒所杀”,可知父亲不是
8
受冤屈而死。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重点字词:以,因为;亏,亏损;事,侍奉;下,在地下。
第二句重点字词:诚,实在;间,抄小路;见,表被动;负,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点睛】参考译文:
周崎,是邵陵人。任湘州从事。王敦发难,谯王司马承派周崎外出求救,被魏乂的侦察兵捉住,魏乂
责令周崎说出实情,用刀刃对着他。周崎说:“州将派我到外面求援,本无一定的指向,随时见机行事罢
了。”魏乂又对周崎说:“你为我向城中传话,称大将军已经打败刘隗、戴若思,甘卓住在襄阳,毫无疑
义,三江州郡,万里肃清,外援断绝。如果这样说,我会让你活命。”周崎假意答应了魏乂。已到城下,
周崎大声呼喊道:“王敦军队在于湖战败,甘安南已攻克武昌,近日就会分派大军赶赴此地救急,努力坚
守,贼人今日便会退散!”魏乂于是责骂着杀死了周崎。
辛勉字伯力,是陇西狄道人。辛勉博学,有贞洁坚定的节操。怀帝时,辛勉多次升任为侍中。到了洛
阳陷落,辛勉随皇帝至平阳。刘聪将要任用他为光禄大夫,辛勉坚决推辞不接受。刘聪派遣手下黄门侍郎
乔度送去药酒逼迫辛勉,辛勉说:“大丈夫怎能因为几年的生命而亏损高尚的节操,侍奉二主,无颜在地
下面见武皇帝!”拿起药酒就要饮,乔度立即制止他说:“主上考验您一下,您真是高士啊!”叹息着离
去。刘聪赞许辛勉的贞节,深深地敬佩他的与众不同,为他在平阳西山建造房屋,每月送去酒米,辛勉还
是拒不接受。八十岁,去世。
沈劲字世坚,是吴兴武康人。父亲沈充,与王敦一同叛乱,被部曲将吴儒杀死。沈劲年少时就有节操,
哀叹父亲死于不义,立志要建立功勋以洗雪先人耻辱。三十多岁了,却因家族曾受刑罚不能做官。郡将王
胡之深感沈劲与众不同,上疏皇帝说:“沈劲的父亲沈充过去虽然获罪于先朝,然而他的家族多次承蒙圣
朝宽弘,我不能确定此次是否可以得到皇上特别的恩惠,应允我的请求?”皇帝下诏接受王胡之的请求。
升平年间,慕容恪侵犯山陵。沈劲以五百人守城,立志要献身,欣然赴死。不久洛阳被慕容恪攻打,城池
陷落,沈劲被捉,神气自如。慕容恪认为沈劲是奇士准备饶恕他,手下中军将军慕容虔说:“沈劲虽是奇
士,可看他的意志气度,终不能为人所用。今日如果赦免他,必是后患。”沈劲于是遇害。史臣说:“(这
9
些人)行事根据的道理虽然相同,所走的道路却各不相同,然而一同被当世人称颂,流芳史书,难道不是
因为事奉君主位居事奉君、父、师这三者的最重要的位置,忠孝为百种德行之先吗?”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也。祖嶷,魏河阳太守。父允,周万州刺史。衡幼怀志尚,有骨梗风。十五,诣太太学..
受业,研精覃思,为同辈所推。周武帝居太后忧.,与左右出猎,衡露髻舆棺,扣马切谏。帝嘉焉,赐衣一袭、
马一匹,擢拜汉王侍读。衡又就沈重受《三礼》,略究大旨。累迁掌朝大夫。
隋文帝受禅,拜司门侍郎。及晋王广为河北行台,衡历刑部、度支二曹郎。行台废,拜并州总管掾。王转牧
扬州,衡复为掾。王甚亲任之,衡亦竭虑尽诚。夺宗之计,多衡所建。迁扬州总管司马。熙州李英林反,署置
百官,以衡为行军总管讨平之,拜开府。及王为皇太子,拜衡右庶子。
炀帝嗣位,除给事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迁御史大夫,甚见亲重。大业四年,帝幸汾阳宫。时帝欲大
汾阳宫,令衡与纪弘整具图奏之。衡承间进谏,以比年劳役、百姓疲敝为请,帝意甚不平。后尝目衡谓臣曰::
“张衡自谓由甚计画,令我有天下。”时齐王暕失爱于上,帝密令人求其罪。有人谮暕违制,将伊阙令皇甫诩从
之汾阳宫。又录前幸涿郡及祠.恒岳时,父老谒见者,衣冠不整。帝谴衡以宪司皆不能举正,出为榆林太守。
明年,帝复幸汾阳宫,衡督役筑楼城,因而谒帝。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因谓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郡。”
衡复之榆林。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宫。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礼部尚书杨
玄感使至江都,其人诣玄感称冤。玄感固以衡为不可。及与相见,未有所言,又先谓玄感曰:“薛道衡真为枉死。”
玄感具上其事。江都郡丞王世充又奏衡频减祭具。帝怒,锁衡诣江都市,将斩之。既而除名,放还田里。帝每
令亲人觇衡所为。
八年,帝自辽东还都,衡妾妄言衡怨望谤讪朝政帝赐死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监刑者
塞耳,促令杀之。武德初,以为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
《北史•列传第六十二》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3 分)
A.衡妾妄言/衡怨望/谤讪朝政/帝赐死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
B.衡妾妄言衡怨望/谤讪朝政/帝赐死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
C.衡妾妄言衡怨望/谤讪朝政/帝赐死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
D.衡妾妄言衡怨望/谤讪朝政/帝赐死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
1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0
A.太学,名字始于西周,夏称之为序,周称之为庠,是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忧,即父母丧,封建社会官员在职期间若遇父母丧事则须辞官归家守孝,是谓“丁忧”。
C.祠,祭祀,文中指炀帝祭祀五岳之恒山,与《汉书•苏武传》中“从祠河东后土”意思一致。
D.赠,加封官职、爵位等,是古代朝廷对于国家有特别贡献的大臣的一种嘉奖行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衡小时候就胸怀大志,在太学求学期间,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受到了同辈的推崇。
B.张衡历仕三朝,炀帝继位除去给事黄门侍郎和银青光禄大夫,升他做御史大夫,对他很看重。
C.张衡因礼部尚书杨玄感及江都郡丞王世充参劾而惹怒炀帝,差点被杀,后被放归故里受到监视。
D.张衡临死前的一番话,表明他对自己被隋炀帝赐死很不理解,心中感到非常冤屈与愤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10 分)
(1)衡承间进谏,以比年劳役、百姓疲敝为请,帝意甚不平。(5 分)
译文:
(2)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5 分)
译文:
【答案】
10. B
11.D 【赠是死后追封爵位,用文中张衡死后被追封之例可验证推知对“赠”的解释不正确】
12.B 【原文“炀帝嗣位,除给事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此处“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13.(1)张衡一有机会就进言规劝,用连年劳役繁重、百姓困顿为由而为百姓请命。隋炀帝心中很不
满。【得分点:“承间”“比”“请”各 1 分,大意 2 分】(2)有人到张衡处告宫监,张衡不予查究,
反而将讼书交给宫监看,那人被宫监狠狠地整治。【得分点:“讼”“理”“付”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祖父张嶷,魏时任河阳太守。父张允,周时任万州刺史。张衡自幼怀有高尚
的志向,有坚强耿直之风。十五岁那年到太学学习,研习精要,思虑深邃,受到同辈的推崇。周武帝在为
太后守丧期间,与身边的人出外打猎,张衡散开发髻,载着棺材跟随周武帝,扣住马首直言劝谏。武帝嘉
奖张衡,赐给他一身衣服,一匹马,擢升为汉王侍读。张衡又到沈重那里学习《三礼》,约略探究《三礼》
主旨。多次升迁至掌朝大夫.
11
隋文帝杨坚受禅即位,任张衡为司门侍郎。晋王杨广任河北行台,张衡历任刑部和度支二曹郎。
行台之制废除后,张衡任并州总管属官。晋王杨广转而牧守扬州,张衡又任掾属。晋王非常亲近重用张衡,
张衡亦是竭尽忠诚。晋王争夺皇太子位之计,大多是张衡谋划的。改任扬州总管司马。熙州李英林造反,
署中设置文武百官。朝廷任命张衡为行军总管,征讨平定李英林叛乱,官拜开府。及晋王为皇太子,任张
衡为右庶子。
炀帝即位,张衡任给事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升任御史大夫,深得炀帝的亲信重用。大业四年,
炀帝临幸汾阳宫。这时,炀帝想扩大汾阳宫,命令张衡和纪弘整绘制图纸上奏。张衡寻找机会进言规劝,
以连年劳役、百姓疲惫为理由请求炀帝不要再大兴土木。炀帝非常不高兴。后来曾经目视张衡对侍臣说:
“张衡自称是按照他的计谋,让我获得了天下。”当时,齐王杨暕失去了炀帝的宠爱,炀帝令人秘密地搜
求齐王的罪行。有人诬陷杨暕违犯制度,将伊阙县令皇甫诩带进汾阳宫。又记录先前临幸涿郡和祭祀恒山
时,当地父老去谒见,很多人衣冠不整。炀帝指责张衡身为宪司御史而不能加以检举匡正,将张衡贬出京
城任榆林太守。
第二年,炀帝又临幸汾阳宫,张衡督促工役修筑楼烦城,因此谒见炀帝。炀帝厌恶张衡身体没有瘦下
来,认为他心中不记念过失,因而对张衡说:“你太肥胖了,应该回到榆林郡去。”张衡又到了榆林。不
久又敕令张衡去江都宫监督工役。有人到张衡那里告江都的监工,张衡不予受理,回去把诉状交给了监工,
那个告状的人因此而受到监工的严厉报复整治。礼部尚书杨玄感出使到江都,那人到杨玄感的住处喊冤。
杨玄感认为张衡这样做很不对。等到二人相见,张衡对那事情只字不提,又先对杨玄感说:“薛道衡真是
被冤枉死的!”杨玄感把这些事情都上报给了炀帝。江都郡丞王世充又上奏张衡不断地减少沿途每顿饭的
食物。隋炀帝大怒,把张衡锁械拘禁到江都刑场,准备斩首。后来将他除去名籍,放回故里。炀帝命令其
亲信时常探察张衡的所作所为。
大业八年,炀帝从辽东回到京城,张衡的妾胡乱说张衡心怀怨恨,诽谤朝政,炀帝就将张衡赐死家中。
临死时,张衡大声说:“我替别人做了什么事情呀,只是指望长久活下去!”监督行刑的人塞起耳朵,督
促他赶快自尽。唐高祖武德初年,朝廷认为张衡赐死不当其罪,追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号为忠。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
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刘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
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
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
12
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与前睢阳令陈宗、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固
又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
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
以为《汉书》....。
时北单于..遗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
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
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
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
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
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
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
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B.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
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C.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
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D.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
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3
A. 古时汉族男子 20 岁称弱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
称“弱”。
B.《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我国纪传体断代史还有《后汉书》《左传》
等。
C.单于是古代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宾客指古代同宗族出身的或投靠依附王侯贵族并为其效命的门客。蔺相如曾经做过宦者令缪贤的门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班固天资聪颖。他九岁时就能著文诵诗,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桓梁、
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B.班固勤于钻研。他小时候就对诸子百家的言论刨根究底,等成年后发现父亲先前继《史记》所写史书还
不够详尽时,想继承父亲的事业。
C.班固眼光长远。当北单于要求与汉和亲时,有官员认为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用汉建立以来与匈奴
的战与和为例,来说明接受和亲为上策。
D.班固恃宠而骄,终受其害。他文章写得好,受到肃宗皇帝宠爱,和大将军窦宪关系密切,后来却因骄横
跋扈而树敌过多,最终去官遇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
(2)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
【答案】
10.C 11.B 12.D
13.(10 分)(1)假设匈奴以后逐渐强大,在那时再想同他们交好来往,将怎么来得及呢?(“设”翻译成“假
设或如果”1 分,“方”翻译成“在那时或者到那时”1 分,“交通”翻译成“交好来往”1 分,句子大意
通顺 2 分)(2)班固不教育(他的)诸多孩子,(他的)诸多孩子大都不遵守法度,使(让)官吏很苦恼。(“教”
14
翻译成“教育或管教”1 分,“诸子”翻译成“(他的)诸多孩子”1 分,“苦”翻译成使动用法“使
(让) ……苦恼”1 分,句子大意通顺 2 分)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崔宏宇玄伯,清河东武城人。宏少有隽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
领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
左迁著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
叛将张愿所留。郝轩叹曰:“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鴳雀飞沈,岂不惜哉!
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独厉志笃学,不以资
产为意,妻子不免饥寒。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及至,以为黄门侍郎。
与张衮对总机要,创制度。及帝幸邺,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
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迁吏部尚书。时命有司制官爵,撰朝仪,协音
乐,定律令,申科禁,宏总而裁之,以为永式。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
事。深被信任,势倾朝廷。约俭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
膳。帝闻,益重之,厚加馈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宏居之愈甚。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宏陈古
人制作之体,及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及道武季年,大臣多犯威怒,
宏独无谴者,由于此也。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
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平当。
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泰常三年夏,宏病笃,帝遣侍中穆观就受遗言,侍臣问疾,一夜数返。卒,
追赠司空,谥文贞公。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王以外,尽命拜送。
子浩袭。太和中,孝文追录先朝功臣,以宏配飨庙廷。 (选自《北史·列传第九》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B.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15
C.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D.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1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子舍人初设于秦朝,自汉始,会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此职,目的是让其陪伴太子,以其高尚的修养品
行影响太子。
B.吏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以及国家的典章制度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
其他各部之上。
C.谥号一般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文中的文贞公、孝文、
道武、明元等都是美谥。
D.配飨是指帝王祭天时以先祖配祭,文中指将崔宏在太庙配祭。《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飨”指用酒
食款待,与此处的“飨”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崔宏富有才干,处事果断。他从小就才智过人,苻融曾虚心向他请教,苻坚亦知其才干,郝轩赞其能佐
助帝王。他处置事务,毫不拖延。
B.崔宏立身正派,一心向学。他后来出仕于慕容垂,先后历任要职,皆得好评。他虽然身处兵荒马乱之时,
但仍然坚定信念,踏实学习。
C.崔宏处事公平,裁决适当。他总管裁定诸多事务;视察郡国,纠正不法行事,审定公允;刑罚狱讼,判
决合理,深得武帝信任。
D.崔宏约俭自居,无意资产。他家徒四壁,动乱年代,妻子儿女不免挨饿受冻;外出无车,步行上朝;母
亲年事已高,奉养亦无多样食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
16
(2)与张衮对总机要,创制度。及帝幸邺,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
【答案】
10、C
11、B
12、C
13、道武帝攻打慕容宝时,军队驻扎在常山。崔宏离开郡城逃到海边。道武帝早就听说他的名声,派使者
寻找。 评分参考:“征、次、走、素“各 1 分
和张衮一起总管机要大事,起草创立制度。当时皇帝前往邺城,一一询问有关过去的事,崔宏对答如流,
皇帝认为他回答得好。(总、幸、故事、善每个一分)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俭少方正,有操行,性不妄交,非其同患,虽贵游
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太祖临夏州,以俭为录事,深器敬之。
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
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信不被物,是我之愆,非泉
璀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
太祖又与俭书曰:“近行路传公以部内县今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肃群下。闻之嘉叹。”荆蛮
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
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在州遂历七载。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俭密启太祖,陈攻取之谋。于是征俭入朝,
问其经略。俭对曰:“今江陵既在江北,去我不远。荆州军资器械,储积已久,若大军西讨,
必无匮乏之虑。且兼弱攻昧,武之善经。”太祖深然之,乃谓俭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
令俭还州,密为之备。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平,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
太祖与俭书曰:“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
重镇非公莫可”遂令俭镇江陵,进爵昌宁公,迁大将军,移镇荆州,总管五十二州。
俭旧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竞无惰容。其奉公勤至,皆
此类也。天和三年,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薨,遗启高祖,请葬于太祖陵侧,并以官所赐
17
之宅还官。
(选自《周书·长孙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
非公英可/
B.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
非公莫可/
C.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
非公莫可/
D.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薪招怀/南服重镇/
非公莫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庙号称谓。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文毫奉祀时的称号。
B.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刻王朝通常由年纪最长的儿子来继承君位。
D.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孙俭勇于揽责,肉坦自罚。百姓状告长孙俭部下泉璨,后经市问查证情况属实,长孙俭
认为这是自己的失职,肉坦自罚,并惩罚了泉璨,从此没有谁敢犯法。
B.长孙俭精于吏治,移风易俗。荆州之地年少之人不尊敬年长之辈,长孙俭股勤地加以劝导,
同时致力于推广农耕和蚕桑并习练武亦,百姓因此安居乐业。
C.长孙俭积极建言,受到奖赏。长孙俭认为江陵梁元帝心怀异谋,于是写信察告太祖,陈述
攻取梁朝的计谋,后来太祖平定江陵,并因此赏赐给长孙俭奴婢三百人。
D.长孙俭非常敬业,忠心可鉴。长孙俭有一次去朝廷奏事,遇上大雪,于是在大雪中从早上
一直等到晚上,面无倦色;他还在进书中请求将自己葬在太祖皇帝陵墓之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责游造门,亦不与相见。
(2)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封颂,朝议许焉。
【答案】
10.本题中,“今果如所言”,“今”是本句的时间状语,位于句首,前面断开,排除 AB;“但吴民离散”,
“离散”是“吴民”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 C。
11.C.“通常由年纪最长的儿子来继承君位”说法错误。我国封建王朝通常是嫡长子继承君位,而不是年
纪最长的儿子。
18
12.A.“并惩罚了泉璨”与原文不符,原文“舍璨不问”,放过泉璨不加责问。
13.得分点:(1)“同志”,志同道合的人;“贵游”,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亦泛指显贵者;“造门”,上门
拜访。(2)“表”,上表;“构”,建筑;“许”,允许。
【参考译文】
长孙俭,是河南洛阳人。本来名叫庆明。长孙俭年少正直,有操守德行,生性不乱交往,倘若不是志
同道合的人,即使王公贵族上门拜访,长孙俭也不与他们相见。孝昌年间,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任员外散
骑侍郎。太祖莅临夏州,用长孙俭做录事,很赏识、敬重他。
当时荆、襄刚刚归附,太祖表扬长孙俭功绩显著,应该委派他到东南任职,授任他为荆州刺史。他所
管辖的郑县县令泉璨被百姓起诉,推究调查获悉实情。长孙俭便将僚属都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这是由
于刺史教诲不够明确,诚信不能覆盖万物,这是我的罪过,不是泉璨的罪过。”于是就在官署的大厅前面
袒露身体责罚自己,放过泉璨不加责问。从此他属下的城市官员都肃然起敬励精图治,没有谁敢犯法。魏
文帝下诏书去慰劳他。太祖又寄书信给长孙俭说:“近来路人传颂你属下的县令有罪,你自我杖责三十下,
用来使属下肃然生畏。我听闻此事后不由嘉许感叹。”荆蛮的旧风俗年少之人不尊敬年长之辈。长孙俭对
此殷勤地加以劝勉诱导,风俗大为改观。长孙俭致力于推广农耕和蚕桑,同时习练武事,所以边境能够没
有忧虑,百姓安居乐业。官吏百姓们上表请求为长孙俭建筑一座清德楼,树碑立传,朝廷议论允许了。他
在荆州共待了七年。
等到梁元帝在江陵继承皇位,表面上与邻国和睦友好,内心却怀有其他打算。长孙俭秘密写信禀告太
祖,陈述攻取梁朝的计谋。于是太祖征召长孙俭入朝,向他询问谋略。长孙俭答道:“现在江陵处于江北,
离我们不远。荆州的军用物资器械,储藏蓄积已经很久了,如果大军向西征讨,一定不会有匮乏的忧虑。
况且兼并弱小,攻伐昏昧之敌,这是军事上良好的原则。”太祖认为他说得很正确,于是对长孙俭说“按
照你所说的,我攻取江陵已算晚了。”就命令长孙俭回到荆州,秘密做好准备。不久,太祖命令柱国、燕
公于谨统率军队讨伐江陵。平定了江陵,因为长孙俭最先谋划此事,赏赐给长孙俭奴婢三百人。太祖写信
给长孙俭说:“本来图谋江陵,是由你出谋划策的,如今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有智谋的人能在事情尚未
萌发时就有所发现,这是多么妙啊!但是吴民离散,这事要靠招抚慰安,使南方重镇顺服,非你不可。”于
是就命令长孙俭去镇守江陵,晋爵为昌宁公,升任大将军,移调镇守荆州,总管五十二州。
长孙俭旧日曾去朝廷奏事,当时遇上大雪于是站在大雪中等待报告,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竟然没有
倦怠的面容。他奉行公事勤勤恳恳,都与此相似。天和三年,因为疾病回到京城。担任夏州总管,死后,
留下遗表给高祖,请求把自己葬在太祖陵墓的旁边,并把官府所赐的住宅退还给官府。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
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
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
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
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
19
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
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
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
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
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
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
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B.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C.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 荡无拘检
D.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不第,指科举考试应试未中选,也叫落第、下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布衣,顾名思义是布做的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绯衣指紫色衣服,唐朝规定五品以上官
员佩鱼符袋。
D.床,早在神农时期就已出现,当时的床兼有卧具和坐具的功能。此处的“床”指的是
坐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
皇帝的赏识。
B.杜甫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时,他极力
上疏救助。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不太在意杜甫的放肆行
为。
D.由于没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
在耒阳。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5 分)
②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5 分)
【答案】
10.A(此句的意思是: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溪里,种植竹子、树木,靠着江水造了间草屋,开
始了嗜酒狂歌的生活。经常和田间的农夫、老人们一起放纵玩耍,一点也不约束行为。)(答
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 2 分,大意对即可)
20
11.D(此处的“床”指的是卧具,前文“登”是登上、踏上的意思)
12.B(“杜甫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错,是房琯“布衣”时,“兵败于严武”错,是兵败于陈
涛斜)
13.译文:严武去拜访他,他有时连帽子也不戴,他就是如此傲慢放诞。(过;不冠:傲诞)
(5 分)
译文:杜甫曾游览衡山庙宇,被暴雨洪水所阻隔,十多天没能进食。(尝;为所;旬日)(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