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省各地
2020-2021 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浅谈中国文化的民本价值观
文 运
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在源头上是以民为本,这一点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如何借鉴古人
的智慧回应时代的需求,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民为邦本,执政者应当重视人民。《论语》中记载了尧对舜说的一句话,“四海困穷,天禄
永终”。按照朱熹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如果四海之内的人民都很穷困,执政者的权力也就永远结束了。
在《尚书·夏书》中,明确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表述。当时,大禹的孙子太康失德,丢掉了
政权。太康的弟弟就引用他们祖父大禹的话说:“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执政者要亲
近人民,不可轻贱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这个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这都是执政者
从维护执政地位的功利性视角,总结出来的执政经验。
第二层是天意即民心,执政者应当敬畏人民。中国没有形成西方那种一神论宗教,但天在中国文化里
有宗教性意义。古人最崇尚、最敬畏的就是天。虽然说天意从来高难问,但是古人认为,天意即民心,已
经明确把至高无上的天与民心向背紧密联系在一起。《尚书·周书》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就对大家说: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来自于人民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天矜
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意是眷顾人民的,人民有要求,天意会顺应。这已经不是功利视角,而
是上升到了带有宗教意味的高度,这就将民本思想往上提升了一层境界。
第三层是民贵君轻,执政者应当仰望人民。根据《史记》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的德行不够,
不足以接班,于是暂时将权力交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舜。权力给舜,天下人民得利而丹朱吃亏;权力
2
给丹朱,天下人民受害而丹朱得利。尧权衡再三,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无论怎样,都不能为了一个人的利益而让天下人民受害。最终,尧将帝位禅让给了舜。“不以天下之病而
利一人”,实际上是说,当人民的利益与执政者个人利益不一致时,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尧不但提出了
这样的政治理念,而且进行了相应的政权交接实践,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在《孟子》中,就
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表述,强调人民比执政者更重要,这已是被广为传颂的经典
名句了。其实《荀子》说得更直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就是说,按照天
意,人民不是为了执政者而存在,而执政者是为了人民而存在。,这已经完全不是从执政者的个人利益角
度看问题了,而是直接体现了中国文化最为推崇的“天下为公”精神,值得今天的人们细细体会。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因为以民为本思想对我们鉴古及观今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将其视作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源
头。
B. 强调“民为邦本”,强调“重视人民”,体现了执政者爱护老百姓的强烈意愿。
C. 天在中国文化里有宗教性意义,而古人认为“天意”即“民心”,敬畏人民的思想实际上来自“敬天”
的认识。
D.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强调人民的地位应该比执政者还要高,实属难能可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大量引用《论语》《尚书》《史记》《孟子》《荀子》等经典古籍文献,增强了说服力。
B. 文章中“天意即民心”不同于“民为邦本”的功利视角,而是带有宗教意味,二者的对比提升了民本思
想的境界。
C. 尧禅位于舜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民贵君轻”不仅仅停留于政治理念,而是可以付诸实践的。
D. 文章采取典型的总分总式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从三个不同层次纵向深入,最后总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量经典古籍文献资料表明,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价值观是由来已久、深入人心的。
3
B. 所谓“民为邦本”,基本上出于执政者的功利性思考,因而不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C. 唐太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说法,与民本思想中“敬畏人民”的认识一脉相承。
D. 今天,中国梦中“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正是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正因为……,所以……”因果倒置。第一段说“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在源头上是以民为本,这一点对我
们今天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如何借鉴古人的智慧回应时代的需求,至关重要”,由此可知,应是“以
民为本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源头,所以它对我们鉴古及观今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B.“体现了执政者爱护老百姓的强烈意愿”曲解文意。原文第 2 段说的是“这都是执政者从维护执政地位
的功利性视角,总结出来的执政经验”。
D.“强调人民的地位应该比执政者还要高”曲解文意。原文第 4 段说的是“强调人民比执政者更重要”,
“民贵君轻”强调的是重视人民,而不是“地位”,而且这一表述也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D.“最后总结”错。文章采取的是“总分”式论证结构,没有“最后总结”。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4
B.“不具有什么历史意义”错。“民为邦本”虽然出于执政者的功利性思考,但仍然有其历史意义。
故选 B。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 1~3 题,9 分)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
三种是起于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即人生即
苦痛,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所以真正的悲剧,既不是“盲目的运命”,也不是因为
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而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种种
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具悲剧美的。
曹禺先生的悲剧,也受到叔本华悲剧哲学的影响。曹禺先生对于《雷雨》的写作意图是这样说的:“《雷
雨》所显示的并不是结果,并不是报应,而是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际足以代
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我们都知道周朴园是《雷雨》人物不幸的制造者,是罪恶的元凶,他
是鲁侍萍和蘩漪这两个女性不幸的制造者。
按理周朴园这个人物应该死去才应顺应人心,但是曹禺让周萍死,四凤死,他让鲁侍萍疯,让蘩漪疯,
最让人感到不平的是作为剧中唯一一个保持纯洁个性与充满理想与美好愿景的人物周冲竟然也死了,他一
直是为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而追求,多么天真、纯洁的人物,最后还是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死去。唯独没有让
周朴园死也没让他疯,曹禺让他活着,孤独地活着,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点就非常符合叔本华的第三种悲
剧的哲学观点,即“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曹禺正是从这样一个意义上安排周朴
园的结局,让他孤独地活着,这才是最不幸的。
从这几个人物的安排,可以看出《雷雨》的实际情节和结局完全体现了作者的这个本意。中国古代的
戏剧家、戏曲家在戏中大多主要以塑造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模式来表现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或者表
现一些人间的悲欢离合、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等题材内容,或者表现大团圆的结局。他不写好人坏人的斗
争,他所塑造的人物像周朴园、蘩漪,像周萍、陈白露,我们很难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常常是好坏兼
备,丑美并具。两者复杂地扭结在一起,这才体现了人性的深度,他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不是好和坏的问题,
而是致力于反映人物精神追求方面的深刻痛苦,深入探索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艺术手段把这种精神
痛苦传达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就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
曹禺同情的、批判的、痛诉的对象往往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哪一个具体的阶级,而是整个社
会,是人类自身。曹禺极为出色地塑造了蘩漪、陈白露这两个悲剧典型,十分成功地刻画了鲁侍萍和曾文
清、周萍等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悲剧形象,这是曹禺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曹禺悲剧给我们的启发是:关键
在于要写出痛苦的深刻性。悲剧的“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
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他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争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这样的悲就是深刻的悲,这是至悲,最
美的悲。
5
(选自顾颖《从“叔本华第三种悲剧说”看悲剧美感》,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叔本华说,“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并不具有悲剧美,最具悲剧
美的是第三种悲剧。
B.受到叔本华悲剧观的影响,曹禺创作《雷雨》的意图是表现天地间的残忍,这在四凤和周冲的死上
面得到了体现。
C.周朴园是《雷雨》剧中人物不幸的制造者和元凶,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他还逼疯
了鲁侍萍和蘩漪。
D.《雷雨》实际情节和剧中人物的结局,很好地诠释了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这使得《雷雨》跟传
统戏剧截然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列出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状况,并重点运用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来分析曹禺的《雷雨》。
B.文章的第二段引用曹禺的原话,印证了曹禺创作《雷雨》,受到了叔本华的悲剧哲学的影响。
C.文章将周朴园和部分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对比,主要是说明了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
D.文章由《雷雨》中周朴园、蘩漪等主要人物谈到曹禺其他剧作的主要人物,增强了观点普适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上,在剧本的结局安排上,相
对比较单一。
B.中国古代戏剧写好人与坏人的斗争,悲剧源自邪恶人物,结局是好人好报、恶人恶报,这样的戏剧
还不能称之为悲剧。
C.曹禺笔下的人物很难贴上好人坏人的标签,常常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人物形象更为鲜活,人物内
心更有深度。
D.曹禺刻画了蘩漪、周萍、陈白露等一系列悲剧形象,表达的不是一般意义的悲,而是整个社会、整
个人类深刻的悲。
【答案】
1.B 【A 项,“‘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并不具有悲剧美”错误,其
具有悲剧美,只不过不是“最具悲剧美”;C 项“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说法绝对,于文
无据;D 项“《雷雨》跟传统戏剧截然不同”错误,原文说曹禺“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并非“截然不
同”】
6
2. C 【C 项“主要是说明了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错误,主要说明了《雷雨》的悲剧,符
合叔本华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
3. B 【B 项无法推断出“这样的戏剧还不能称之为悲剧”这一结论,“悲剧源自邪恶人物”是叔本华
将悲剧进行分类后的第一种悲剧】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说到中国现代话剧,就必须提到中国现代话剧成就极高的剧作家——曹禺。曹禺时期的中国话剧对于
独白的运用非常少,而他的话剧《雷雨》《日出》《原野》中都加入了欧洲近代戏剧的写作技巧。在创作
中运用大量的独白,更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彰显演员的舞台魅力。
在戏剧中所运用的独白我们称之为“戏剧独白”,是角色独自一人说出表现心理、思维活动的台词。
它是人物以自我主观的世界为交流对象的一种心理活动现象,是人物内心冲突的外露,是人物心理深层的
揭示。曹禺在现代戏剧中加入独白,使得独白成为他作品中标志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使独白成为 20 世
纪现代话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白可通过演员的舞台造型、舞台行动来展现,也可通过声音来展现。
从视觉的角度来说,观众第一眼看到的是演员的外在形象,是演员经过造型加工之后的模样,所以第
一印象尤为重要。话剧版《雷雨》中的蔡漪,观众的目光在她出场之后就被吸引过去了;她美丽优雅中带
着忧郁,眼神阴鸷却又带着深情与悲伤,她站在那里什么话都不用说,就是一幅最美的画。再说《日出》
中的陈白露,长相明艳动人,举止优雅大方,如果光是看外表不看剧情,没人会觉得她是交际花,不知道
的还以为她是哪家少爷的少夫人。这就是演员将自身的形象气质融入到角色当中所创造出来的魅力。
再从听觉的角度来说,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不能空有一副皮囊,自身的台词功底必须要非常扎实。演
员处理独白时气息的控制、情感的运用都要恰到好处。话剧不同于电影,电影当中当然也经常会用到独白,
但是电影的独白与话剧的独白又有不同。话剧的独白要求一个人在舞台上组织行动,对角色进行呈现,首
先需要符合人物形象,抓住人物个性。其次,独白的台词都来自剧本,这就要求演员对剧情的来龙去脉要
有所了解,对故事的发展要有所把握。电影独白不同于话剧之处,一是在于对演员的要求,电影中演员的
声音很多都是通过后期配音形成的,在表演张力上不及话剧;二是从表演形式上看,电影镜头中有远、全、
中、近、特的切换,而话剧舞台只能靠演员组织行动来呈现。
7
举一个例子,话剧版《雷雨》的第四幕中,鲁侍萍的一段独白非常考验演员表演的张力,整段独白通
过声音与气息的虚实结合,将鲁侍萍知道自己的儿女不伦后心中的悲痛、懊悔、绝望表现出来,加上舞台
行动的配合,完美地体现了独白与舞台的碰撞,擦出了耀眼的火花。而电影版《雷雨》中,鲁侍萍此处呈
现的重点在于镜头的切换、音效以及道具的使用,加上演员对独白的独特处理,促使整个片段的感染力也
很强。两者区别在于独白的呈现方式不同。
总之,独白与演员的舞台魅力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独白可以展现一个演员的舞台魅力,而一个演员
的舞台魅力也可以促进独白表达效果的提升。
(摘编自胡晨曦《独白在台词训练中的重要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曹禺最早在他的戏剧中加入了独白,使独白成为中国现代话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戏剧独白是角色独自一人说出的表现心理与思维活动的台词,是戏剧冲突的外露。
C.独白可以通过舞台造型和行动来展现,演员不用说话就能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D.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在处理戏剧独白时气息的控制、情感的运用都要恰到好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戏剧独白,文章主要论述了它对凸显人物性格、彰显演员舞台魅力的作用。
B.戏剧独白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去展现,鲁侍萍的例子就是两方面结合的明证。
C.文章把电影独白和戏剧独白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话剧独白对演员的要求更高。
D.文章按总分总的思路行文,结论是独白与演员的舞台魅力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戏剧独白是人物以自我主观的世界为交流对象的一种心理活动现象,所以在剧本创作时应该用到心理描
写的方法。
B.形象气质对演员而言固然重要,但自身的台词功底必须要非常扎实,二者俱佳当然能更好的展示演员的
舞台魅力。
8
C.由于话剧独白要求一个人在舞台上组织行动,不如电影表演形式多样,故而电影演员借助独白展示才艺
的空间更大。
D.戏剧独白要求演员更好的理解人物,全面了解剧情,创造出更好的舞台形象,让独白与舞台碰撞出耀眼
的火花。
【答案】
1.D 2.B 3.C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
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
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
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
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
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
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
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
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
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
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
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
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
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
9
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
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
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
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
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
《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
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
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
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
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1. 下列关于原
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 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10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答案】
1、 B “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有误
2、 D “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有误,应是对“时代困难有担荷力量”“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
的余裕”最终缘于“杜甫才性之健全”。
3、 D A、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无据。B、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 有误。C、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有误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讲治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
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
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
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
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
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
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
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
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
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
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
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
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11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
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
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
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
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
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
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
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
目睹的事。
B. 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 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
故事的影响。
D. 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
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
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 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
作新的故事。
C. 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
之外的附加意味。
12
D. 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
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
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 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
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 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
的创作理念相悖。
D. 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
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 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
析,B 项“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错误。原文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
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
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丢掉”,混淆范围。所以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
析,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C 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
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13
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
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
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很明显对象是“在这些小说
家笔下”而不是“人们”,范围扩大,且原文没有“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这层意思,
曲解文意。所以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
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 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
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
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降低对虚构依赖。所以选 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
以教国子小舞。”《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
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
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
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
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其实,在 20 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
差别的。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
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
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20 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
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
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
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
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
14
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然而只有立足于民
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
种强劲的生命力。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所以从广
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
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
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当然,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在思想上又必须要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因为复古作
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在中国古代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在近代,它也以各种形式顽强地
存在着。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国学,目的是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
文化的价值资源;我们是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下来谈论和倡扬国学的,国学的弘扬与文化
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
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
存在对传统文化、国学庸俗化的炒作和伪劣包装的现象。这个现象应该说不是正当意义上的
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是主要以谋利为目的的一种行为。这也是国学普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一个问题。
(选自《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国学”有时还可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在章太炎的《国故学讨论集》里,国
粹学和国故学是可以通用的概念。
B.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证明,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唯一渠道就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这一
点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意义。
C.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来讲,国学都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
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
D.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重视国学是为了更好地汲取、
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段论述“国学”一词含义的演变,引用《周礼·春官·乐师》中的话是引证,列
举章太炎的《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是例证。
B.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应该注意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来激活中国固有文化,汉代尤其是唐代的
大开放就是典型例证。
C.文章第四段论证弘扬国学必须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的观点,主要在摆事实,运用的是
事实论证。
D.文章从“国学”的含义谈起,接着指出国学热的现实,进而论述弘扬国学应该注意的三方
面的问题,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
15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不能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进而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就很难保持本民族
的文化特色和强劲的生命力。
B.“国学”发展曲折,但又重新“热”起来,既能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生命力顽强,又
能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难题。
C.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其生命力非常顽强,我们谈论和倡扬国学需要在发展、
创新这个前提下来进行。
D.国学普及过程中,炒作国学等谋利行为只是表层问题,我们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思想上
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
【答案】
1.A.“章太炎的《国故学讨论集》”说法错误,结合“如章太炎曾写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
就是国粹学。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分析,《国故学讨论集》并不是章太炎的
著作。
B.“唯一渠道”说法错误,原文说“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可见,除了这一渠道
之外,还有其他渠道。
C.因果倒置,结合“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所以从广义上来讲……
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分析,原文中“绕不开国学”是原因和前提。
2.C.“主要在摆事实,运用的是事实论证”说法错误,第④段主要在讲道理,运用的是理论论证。
3.D.“我们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思想上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说法于文无据,结合“我们在这样
说的时候,在思想上又必须要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分析,原文没有表达“更应该注意”某一问题的
意思。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
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
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诗人陆游《感旧四首》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
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是成为时尚,上海博物馆馆藏一幅《宋太
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
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对抗性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
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
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
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
助精神,宋代的踢球爱好者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
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
16
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
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
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
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
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
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
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
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
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
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
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
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
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
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而通过画家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
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圣杜甫的《清明》诗和爱国诗人陆游的《感旧四首》诗,说明唐宋两代都有在清明节踢
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蹴鞠指踢球。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白
打”踢法兼顾射门的精准性和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常把无馅的食品称作饼,饼的品种繁多,可火烤可蒸煮可油炸,其中炊饼由蒸饼改名
而来,是为了避宋仁宗的名讳。
D.宋朝市民常携带炊饼出游踏青,汴梁城从事炊饼生意的商贩很多,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
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围绕宋代清明节踢球娱乐和携带炊饼出游踏青的习俗,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中获取依据,展现了一定的社会生活样貌。
B.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中的句子,使论证更加有力,让人信服;同时,还通过举例论证,说
明宋代清明节民俗活动丰富多样。
C.引用《水浒传》武氏兄弟的对话,是为了佐证蒸饼在当时较常见;引用杨万里《食蒸饼作》
的内容,表明了炊饼成了民众的主食。
D.文章共 6 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其中 2 至 5 段属分述部分,有内在的并列关系;
结尾不仅总结全文,还有所延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人们通过扫墓等形式祭祀祖先,还开展
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寄托美好的愿望。
B.在清明节,宋朝人举行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
娱乐的载体,而淡化了传统的宗教色彩。
17
C.蹴鞠在宋代获得极大发展,不仅皇帝和大臣参与其中,还出现了专业的蹴鞠艺人,踢球爱
好者还组织了专事蹴鞠活动的团体——“圆社”。
D.《水浒传》中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图景,均展示了
宋朝市井生活繁荣、民众安居乐业的太平盛况。
【答案】
1.B “射门精准性”错,“白打”不讲求射门。
2.C 引用武氏兄弟的对话,是为了佐证宋朝的炊饼是蒸出来的。
3.D 《水浒传》并不能展示宋朝市井生活繁荣、民众安居乐业的太平盛况,这是对《清明上
河图》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