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特训 5:大众变小众,材料不雷同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在写作时,素材的选择极为重要。在高考写作“发展等级”的部分,对考生有
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要求。有创新就意味着观点要新、例证要新。然而,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存
在着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用例陈旧、俗套,阅卷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众素材的储备固然重要,但是有时只要考生能够转变思维,大众素材也能被其变得小众独特,大家耳熟能
详的人、事、物也可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技法分析】
在考场上,大部分的二类文都存在一个问题:素材撞车严重。很多考生面对同一个话题,选择了同类的
素材,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论证。比如提出论点,陈述素材,再引用名言,最后总结论点。这样的作文早
已让阅卷者产生了审美疲劳,自然难以打出高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
1.素材老旧,撞车严重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作文也应该用崭新的素材,展现世界的新风貌、新思想。但从近几
年高考作文使用素材的情况来看,老旧素材撞车的情况仍非常严重。如在 2020 年的高考作文中,不管是写
参加青年论坛,还是写“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钟南山的素材都频频出现,被考生们支得全国到处“跑"
的钟南山院士真的很忙!其实与这两个写作内容有关的素材还有很多,考生不必只抓着-一个人物不放,要
自觉养成“不趋同”的写作意识。
2.运用粗糙,蜻蜓点水
其实,素材如果运用得当,剖析得好,本质上是没有新与旧的差别的,或者说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能够
被精彩的论述所冲淡,但是考生在列举素材时,偏偏就像蝻蜓点水一一样,一个素材,刚刚引入,阐释一两
句话后就匆匆结束了。比如,一考生刚刚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得出“包容与共”的结论,让阅卷老
师读来摸不着头脑。这种“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写作方式使得素材浮于表面,根本起不到论证的作用,
说服力自然不强。
3.论述平庸,毫无新意
议论文讲究理趣,说理自然是第一位的,但在理趣之外,议论文也需要讲究情趣,这里的“情趣”包括
素材的自然表达情感的合理融入等,但是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素材运用就等干巴巴的事实陈述加说理,严
重套路化。比如,有的北京卷考生在其文章中不断提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
企图点题,但这样重复写没有意义,只会显得平庸且没有新意。
【抢分技法】
技法-:反弹琵琶,有创见
一般而言,素材涉及的是事实,考生对素材的理解决定了素材会被如何使用。对于一则原本就大众化的
素材,考生的理解也是大众化的,那么这种阐释注定是陈旧的,很难达到吸睛的作用。这个时候,考生如能
跳出长期以来大众约定俗成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逆向思考,提出自己的创见,超越普遍的认知范畴,定能
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学会营造反差效果,突破读者的预期,自然能为作文抢分助力。
下面的片段中,“孟母三迁”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考生举反例剖析,将“孟子的成功来源于环
境影有”这一观点修正为"孟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修持的结果”,这个结论刷新了人们对于“孟孟
母三迁”的认识。虽然索材比较陈旧,但考生的南发却有新意,旧瓶装新酒,亦别有醇香。
片段示范
好比“孟母三迁”这个故事,社会大众普遍认为这阐述了“近未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每每人们这般
谈论时,我都会不满足地问:“这是必然吗?”若是优秀的环境真能造就一个人优秀的前途未来,那么,动乱
的南非走出了曼德拉,言论恐怖下的哥伦比亚走出了马尔克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至理藏言又该
如何解释呢?
回过头想,若是孟母没有三迁,在历史这一“筵席"上,孟子必然会缺席吗?若是孟母没有三迁,孟子难
道真就如孟母所担心的那般,成为一个只会学他人哭丧送葬的平凡人?不尽然。孟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
自我修持的结果。心中有佛,哪里都是乐土;心中向善,身处再恶劣的环境仍能成“仁”。试想,若孟子无心,
即便.盗母百还也是徒劳。我喜欢找茬,因此得以发现“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选自一考生(我爱
找茬》)
技法二:放大烟节,描绘独特的脉络
在议论文写作中,化大为小是个经常被得及的概念,这是就写作角度的选择而言。归败素村的使用的
言,考生们也不妨强化一下化小为大的意识。打个比方,不管是一个人物还是个事件,哪怕两小,也可以
看作一棵树,有主干,有分权,也有核叶,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具体丰富的,所以如果要对“棵树”进行描
述,势必要运用大量信息。每个素材内里都有许多可以被发掘和放大的独特之处,哪怕对于大众素材,考生
只要找到了这样的点,就能立刻将其小众化。
鲁迅是高中生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很多人引用鲁迅的相关素材,落点都在其反抗性,但是下面这个
片段却沿着一个大方向,寻找到了一些小支点并加以具体阐释,比如“面对反动当局的高压管控,鲁迅先生
成为笔名最多的作家”这个事实,考生得出“他难道不是‘执着’最好的代言人吗”的结论,用以论述“文
明的韧性”。细节被放大,素材的新意自然也就生发出来了。
片段示范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文明的韧性体现在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先生的执着上。白色
恐怖的年代里,鲁远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他,以文字为匕首,掷向敌人。面对反动
当局的高压管控,鲁迅先生成为笔名最多的作家,他难道不是“执着”最好的代言人吗?鲁迅先生说过:“真
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是这样说,也这样做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
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无数将文明的韧性传承下去的人,用各自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长度不能延伸,
但是生命的厚度可以增加”的内涵! (选自一考生《文明的韧性》)
技法三:引入新概念,助力老树发新芽
很多时候大众化素材陈述的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实,或者阐释大家早已明白的道理,写作时考生若能将
表达刷新,很多时候也会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而要想刷新表达,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引
入时下的新观点、新词汇或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词汇进行包装。有了新概念的植人,相信老树也能
瞬间发出新芽。比如流行语“羡慕嫉妒恨”,这个说法人所共知,显然是没有新意的。而如果能引入“酸
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进行分析,不但可以产生陌生化的表达效应,还可以助力文章说理深入。
下面的片段中,提到了“等待你的第二颗糖”这个心理学概念。这个说法来自一个心理学上的经典实
验“延迟满足”。研究成果证明,凡是能够抵御短暂的诱惑,达到“延迟满足”的人,都能够拥有更好的
成绩,也比较坚韧,多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而片段中的“等待你的第二颗糖”这个说法也非常生动形象,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引人这个概念,同样的观点难以表达得如此新颖而有趣。
片段示范:
是的,当我第一次得知这个实验的时候,也心存疑惑。人生并没有一个和蔼的老者或是中年人,发给我
们第一颗糖,也不曾许诺在遥远或是并不遥远的将来,一定会有第二颗糖,披着彩衣款款而来。生活充满了
未知数,却并不都是甜蜜。那么,这个实验的真髓是什么呢?是忍耐和等待。在未知结果的情形下,安之若素
地坚守。如果你早早知道了结果,那坚守的过程,更像是投资或是投机。因为你知道你的每- 分钟都会有回
报,骨子里是一种交换。对于这样成色不纯的忍耐,我的敬意就打..也许我们始终等不到那第二颗糖,但
等待依然是有意义的,因为无限的可能性存在于等待的分秒秒中。(选自毕淑敏《等待你的第二颗糖》,有
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