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特训 3:巧妙换思维,议论增层次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部分考生写议论文有一个通病:
论证都在同一平面上滑行,缺少深入说理。福建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余岱宗教授认为:“论点是靠论证辩出
来、逼出来的……议论文要深入,就要有议论的层次性。”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一步步、一
层层,抽丝剥直地进行。没有层次感的论证是无效论证,是“蛮不讲理”的论证,是不能以理服人的观点强
加。
【技法分析】
高考阅卷者阅卷,时间紧、任务重,短短几十秒看的是什么?不是表面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思维。思维
是议论文的生命。要做到“不强词夺理、不冲动、不低俗”,就必须用理智和冷静的笔触进行说理。理智,
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出的确定结果;冷静,就是不感情用事、平心静气地运用思
维“路标”词公正地推进说理。只有用理智和冷静的笔触进行分析说理,写出来的文字才能符合逻辑。所
谓“符合逻辑”,就是进行分析说理的一-组句子的句与句之间,不仅要联系紧密,起到弓|领思维的作用,
而且要体现- -定的关系(比如因果关系、让步关系、层进关系等。这种关系,一般来说要通过其关联词,
也称“路标”词来体现),使说理层次更加分明。因此,紧扣观点,理智地运用思维分析诠释,并冷静地彰
显体现思维关系的关联词或表层次等的“路标”词,可以指示文脉,推进说理。这样,一篇有论证思维逻
辑、有层次感的议论文便能清晰地呈现在阅卷者面前。
【抢分技法】
技法一:因果思维分析法:多方追问,透析根源
因果思维分析法,具体地说,就是对事例的行为和结果,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其根源,发现其
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结果是一种“现在时”的东西——现象,而原因则是“过去式”的东西——本质。
为了挖掘出象,我们必须运用多向“追问”的思维,探索最深刻的本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因果分
析法的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紧紧围绕材料进行议论,不容易偏题;二是增强了作文内容的思辨性。
“路标”词为:①为什么……那是因为……因词……原因不外不乎……是因为……
下面的片段抓住“原因不外乎.”这个“路标”词分析造成“无人赡养”背后的原因,即从措施效果和
观念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谓深入、辩证。通过透析个例根源,使个例上升到社会意义的层面,增加了文
章的理性光辉,议论文就显得以理服人。
片段示范
出现这一缺口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我们一向把家属作为最直接的赡养人,仅将社会保障体系作为
辅助的备用“人选”,意识不到要双管齐下才会解决问题;二是我们过分苛责子女应承担的义务,哪怕个人
已无力负担也要强行使其负重。但我们忘记了社会的力量有多强大,其实,联动社会资源也许很快就能解决
问题。(选自一考生《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技法二:假设思维分析法:逆向推论,强化观点
即用假设性语言说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运用保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
的观点。
路标词为:如果(假如、假设、假若、要是、倘若) 就 (那、那么、那就) ……假如……怎能……
运用假设思维分析法,在分析说理的过程中,考生只要抓住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反面
假设和正反对比,论证分析也就水到渠成。
下面的片段用“如果……即使……也”的思路,对事例从正面加以剖析,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真
正的爱是做出改变”的正确性,方法巧妙。接着用“倘若……那么”从反面假设分析,再次论证“爱学校,
就应该放手”这一中心论点。 这样就会使读者在相反的做法和相反的结果对比中领会所述观点,达到论
证的目的。
片段示范
大家真的认为留下过去的教学楼就能留住过去的辉煌吗?成绩毕竟是过去的,如果学校能一心搞好教
育,继续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即使不保留老旧的教学楼,学校的历史也不会被人忘却。更重要的是,学
校还会树立起“续写辉煌”的新校园形象。相反,倘若学校因修缮、维护教学楼而耗费过多财力、物力以及
精力,或一味沉浸在往昔的辉煌之中,致使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一落千丈,那么留存的老旧教学楼非
但不会成为纪念辉煌的丰碑,反而有可能沦为笑柄。(选自一考生《致校长的一封信》)
技法三:层进思维分析法:抽丝剥茧,彰显文脉
层进思维分析法,就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是遵循由表及里的过程。由表及里,关键在于分析表象与
表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依据表象间的逻辑关系,针对某些现象,探究原因,分析其危害,寻求并提出
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来说,中心论点句如果是肯定判断句,大都从它的意义方面去分析说理;如果是否
定判断句,可以从论危害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文章可按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亮观点、发号召的顺序,
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路标”词为:固然……但是……;若能……才算是……;要知道……但…….
下面的片段用“也许……但是”思路,论述幸福需要每个人去奋斗,而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这一观
点。层进思维分析法的使用,使得片段观点深刻有力,令人信服。
片段示范
“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出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啥事。”难道真有人以为如这幅改编对联般躲在
自以为安全的窝里,就可以随意喧闹,入定逍遥了吗?并不是这样。以“佛系”青年自居者,不一定真的在
佛法的修炼上达到多高的境界,更可能是以此作为逃避现实的借口与托词而已。也许这些人曾經也是热血
青年,曾经也渴望建立一番丰功伟业,但在经过一番努力奋斗仍被人当头泼下一盆甚至多盆冷水后,从此便
心灰意冷;又或者在一番奋斗后,遭遇事业的滑铁卢,于是偃旗息鼓……总之,“躲进小楼成一统”,只要
“我”过得好,就不再管别人好不好。要知道,理想与现实有距离,这是正常的。但如何让理想与现实的距
离逐渐缩小,最终合而为一,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人去奋斗。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一味地“躲”或“等”只
会让理想的实现更加遥遥无期。
技法四:背景思维分析法:联系现实,有时代感
背景思维分析法是指联系当今社会中鲜活的事例、当前现实情况或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说理来
论证中心观点的方法,它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彰显时代感。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扣紧时代脉搏,这样
有很强现实价值的文章,才能引起阅卷者的共鸣。
“路标”词为:①网上热议的……,②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关注,可见……③姑且先将这
个问题拥置不议,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这些年一直争论不休的)……
下面的片段联系“20 世纪”“10 多年前”等三个在“让座”方面的社会背景,意在告诉读者,动车上
拒绝让座并不违反法律,应当理性对待。我们能做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尽量帮助他人,即使不让座也请
谦和待之。背景思维分析法在此起到了说理深刻的效果。
片段示范
动车上应该让座吗?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这些年,为了提倡“让座”,大家也是蛮“拼”的:
20 世纪基本是道德说教,再不行就用小喇叭广播;10 多年前,谴责的力量被“发掘”出来,一些大爷大妈
们开始动手强行索座;再然后,地方部门尝试以立法的姿态,罗列出“请”或“罚”的各种强制手段,于
是让座这件事,似乎从“主动让”成了“必须让”。但其实,好像也没有任何一种调查或逻辑能证明,这
些年在“让座”上的努力,果真就多大程度推进了让座美德的蔚然成风。(选自一考生《动车上拒让座,错
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