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90154

大小:96.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5-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大厂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 10 月学情调研 高三语文 2020.10.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共 8 页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魅力所在。近年来,哈尔 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 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勃、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19 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 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 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2010 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 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2019 年 6 月至 10 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 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 136 台 264 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今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 10 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带”。将东起中东 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 10 公里地带打造成一条融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 合观光带。 (摘端自娄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 材料二: 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续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 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 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建筑本身 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 神文化内涵。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象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样态。城市文 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京剧 等。法国作家雨果曾讲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位于黄河中游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 座拥有浓厚文化的古城中有一条西大街,西大街的建筑体现的是仿唐建筑的风格。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 现代人发现了西安西大街珍贵的文化内涵,将其进行新的改造。整个建筑立面的改造上延续着传统的历史 文脉,对沿街原有的和新建的建筑都采用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下大功夫恢复了具有 600 多年历史的西安城隍庙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 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同种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色彩、形态、均衡、比例等造 型元素,体现着建筑外立面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建筑美不美观,好不好看,它需要经历岁月的检验, 这些都是与建筑的色彩、形态、光影、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往往这些就是设计师们所要表达的。中国 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即避过对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象征”“引用”等 表现手法来展现它深刻的寓意。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那些缺乏寓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那些 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寓意。 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征,也可以说城市建筑 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在改造中,以尊重原有年代风格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改变外 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上,不仅提高了使用价值,也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在 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类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 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术。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三: 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许的文字信息需求,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就能逐 一实现。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许许多多海口市民以及阅读爱好者的美好回忆。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普及,这一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而正在逐渐消失。在第 24 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实地走访。 “以前的报刊亭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甚至有些新的小区 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市民王先生告诉记着,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报刊亭没有那么深的需求, 但像他们这拨人都已经保持了 30 多年的阅读习惯了,每天一份报纸是必不可少的。 经营者也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就相应的少了很多。经营者章女士告 诉记着:“原来一天从早到晚开门 12 个小时,现在能有 4、5 个小时就不错了。没有生意守着也白守,你 看现在好多人都增加了很多‘副业’,要不然真没办法。” 每天在报刊亭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 2 个小时,才有一人路过购买一份报 纸。 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定期阅读的那些杂志和期刊,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现在工作部比较忙, 能闲下来阅读一下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 的,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讲,回家的途中路 过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很方便的,这对于我来说才是‘生活’。”李女士说,“现在的报刊亭少了, 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也还是希望到店里翻一期、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希望这一抹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风景线不会消失,而是更好地为那些心存情怀的阅读爱好者们营造一 个文化那站、一个心灵港湾,也为这个城市,留下充满人情味的无限美好与遐想…… (摘编自《海口城市“文化符号”一报刊亭现状:经营难“副业”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哈尔滨着力打造冰城符号,提升城市魅力,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境界和文明高度。 B. 各种符号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符号体系,形成了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文化。 C. 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符号如文字、色彩等可成为城市的标志。 D. 材料三以记者实地调查的形式报道海口文化符号报刊亭的现状,比材料一更具权威性。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音乐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演出常态化、多样化,而且深入市民内心,成为城市 文化印记。 B. 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现这些符号的 深刻寓意。 C.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城市建筑设计的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城市文化符号又居于建筑立面改造的 重要地位。 D. 城市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城市建筑立面的恰当改造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的实用功能以及 审美价值。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四合院屋檐上雕刻的蝙蝠与寿字等,使北京四合院成为蕴涵着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 B. 徽派建筑,以白墙黛瓦,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黛色又称青色,合在一起谐音为:清白。 C. 旧时南京秦淮河两岸商铺林立,许多文人在乌衣卷、朱雀桥边尽显诗酒风流,一片繁华。 D. 随着 2008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鸟巢、水立方传遍世界,这些建筑无疑成为北京的代表。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作为海口“城市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近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 A 2. B 3. C 4. ①以阐释概念内涵开篇,引出论题;②逐层深入展开论证;(由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到文化符号 在现代建筑立面中的运用。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之后,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给出了就具体解决方案。)③论 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5. ①城市不断发展报刊事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成者“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②互联网迅着发展,阅 读纸质刊物的人更少,对报刊亭需求降低,营收额少使经营难以维系。③电商大量出现,对报刊亭等实体 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 项,“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错误,主观臆断,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二“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 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没有说“要 按既定规则”。 C 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错误,程度太重,文中材料二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二者表意有区 别。 D 项,“更具权威性”说法错误,写作的内容和目的决定了表现的形式,材料一中“哈尔滨通过城市文化 底蕴和人文特色”,为“打造冰城符号进行的一系列举措”与材料三“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 实地走访”相比,只是报道的方面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故两则材料在这一方面无法比较。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 项, “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说法过于绝 对,由材料二的第一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 精神文化内涵”可知,赋予建筑精神文化内涵需要“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以及材 料二倒数第二段说到的“只有那些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 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寓意”。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 项,“旧时南京秦淮河两岸商铺林立,许多文人在乌衣巷、朱雀桥尽显诗酒风流, 一片繁华”错误,材 料二的主要论述对象是城市建筑中的文化符号,如“胡同、 四合院、天坛、 京剧、西大街的建筑体现的 是仿唐建筑的风格”,而这个选项陈述的秦淮河相关的历史事实不属于“城市建筑中的文化符号”。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题干中问“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围绕材料二分析,缩小了答题范围。材料二围绕城市建筑 的文化符号展开论述,第一句就由“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以阐释概念内涵开篇, 引出文化符号与城市建筑的关系,亮明文章论证的观点: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 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 接着纵向论证,文章逐层深人展开论证。材料二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分析论点,也就是所谓的论证思路提 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一段就论点即所谓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美 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 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术”,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材料二中“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像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样态"和举例西大 街的建筑等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法国作家雨果说的话采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当人们提及北 京这座城市时, 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 京剧等,列举生活中的现象来论证“城市文化符号 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这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材料三提到了报刊亭,锁定有效阅读区间。由“以前的报刊亭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 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甚至有些新的小区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可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报刊亭 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 由“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的,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享等行业的冲击很大”, 概括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阅读纸质刊物的人更少,对报刊亭的需求降低,同时电商大量出现对报刊亭等 实体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由“每天在报刊亭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 2 个小时,才有一人路过购买一份报 纸。报刊亭现状“经营难‘副业’多”也可知,购买的人少导致经营收入少,使经营难以维系。 (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大 红 袍 刘泷 小镇小,但有个人的名气不小。 他叫孔远,总是笑眯眯的。下颔一丛恩格斯一样很绅士的胡子。面膛微红,恍若蒙古汉子酒后的酡颜。 孔远开一石屋,名曰无我斋。 奇人立世,总要有过人之处。孔远亦然,他有两绝。 一是雕艺,几乎无人匹敌。无我斋里,摆有他不肯脱手的石雕作品。一件是“甜蜜”。料子为普通巴 林石,但他雕工高妙,化腐朽为神奇,居然出现动感的效果。玉样的蜂巢有蜂蜜溢出,有蜂蛹蠕动,有工 蜂忙碌,六棱型的窝眼以及封口蜂唾构筑的凸凹,纵纵横横,形似、神似。竟然有真的蜜蜂嘤嘤飞来,徘 徊、盘桓,又怏怏离去;一件是他用彩石构思的蜗牛巧雕,冠名“安居乐业”。无论是伏卧的枯黄菜叶, 还是背着硬壳爬行的淡蓝蜗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竟有一只真的淡白蜗牛不知从何处莫名其妙地爬来, 和他制造的石头蜗牛做了十几天的伴,不肯离去。 相石,是孔远又一独家秘笈。 一次,他携朋友到一家新开业的石头城溜达。面对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巴林美石、奇石、彩石、图 案石,巡视一遭后,他便指着一块面包大小的鸡血石悄悄说,这块石头的价钱绝对标错了,少一个“0”, 应是 6 万元。 朋友不信,觉得那块鸡血石尽管有红艳血丝,但底子发乌,其貌不扬,标价 6000 元已经不菲,再说, 店主又不是傻子。 孔远像变魔术一样从衣袋里拿出一沓百元钞票,摇了摇,对那守摊的女子说,丫头,请把这块石头给 我包上。 女子便拿着钱去找老板。 不一会,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匆匆走来,一脸歉意地说:对不起,先生,这块石头的价钱标错了,不 是 6000 元,而是 6 万元。实在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孔远得意地笑了。说,我说嘛,什么石头能逃过我的眼睛! 事后,朋友开玩笑说:那个老板是不是你的托儿啊? 孔远说,什么呀,我开石头店,是为赚钱,不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成吗?! 最让人叫绝的,是一次他在巴林鸡血石拍卖会上的表现。 各色美石、奇石的爱好者、收藏者、店家纷纷赶来,集聚一堂。 他们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手持号牌,盯视着前台手持槌子的人,以及他面前摆放的一块并不出 色的石头。 其石粗如男人拳头、长有尺许,表皮暗黄,浮现斑斓色泽,如同破晓之朦胧云层,算是一断藕样的璞 玉。 然而,真是邪门了,众人都眼盯着这块石头,一副感觉良好、志在必得的架势。 随着百元、千元地往上加价,从起价 10 万元水涨船高到了 20 万元。终于,有人将价钱推到了 25 万元。 立时,众人目瞪口呆,场内鸦雀无声。 此时,孔远却令人猝不及防地举起了号牌,沉稳而自信地说,我加 3 万元,28 万元! 所有人都傻了。 人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说孔远这小子是不是疯了? 他却依然笑眯眯地端坐在那里。 时间一秒一秒流走,人们都像被孔远掌控了一样,大脑一片空白。但是,主持拍卖的人是冷静的,他 倒读了秒数之后,一锤定音说,成交! 结果,孔远将买到的石头打磨、抛光之后,令所有爱石之人都瞪大了眼睛:石头几无瑕疵,它红艳欲 滴,血色连成一片,宛若娇艳牡丹!其美艳、灵动、飘逸、妖娆,堪称千载难逢、举世无双。 这样,巴林鸡血石家族一个新石种——大红袍诞生了。和一种高贵的茶叶同名。 孔远锯其三分之一,就卖了 90 万元,其余的一部分有人出 200 万元,他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什么也不 卖了。 这之后,孔远心无飞扬之波,面无得意之色,依然该干嘛干嘛,盘桓于无我斋,雕石、把玩。 前年,家乡铜台沟村书记找到他,说要搞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孔远说好事啊!铜台沟是地震带,1976 年 唐山地震,这里就裂了一条长长的大口子。咱们选个新址,建新村,建高楼! 书记叹口气,说,上面拨款有数,别说建高楼,建新村都不够! 孔远说,建设家乡,义不容辞。这事,我来想辙! 他把那段大红袍卖了,300 万元。 全部捐给了村里。 楼的形状是按那段藕样的大红袍设计的,殷红的颜色,书行楷体三字:“大红袍”。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远给开的石屋命名“无我斋”这个名字意味深长,既体现出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也暗示了下文孔远会 为建新村而捐出大红袍。 B. 孔远无我斋中不肯脱手的两件雕艺——“甜蜜”和“安居乐业”,不仅表现了孔远雕刻水平高超,其命 名也寄寓了孔远美好的愿望。 C. 孔远在新开业的石头城发现一块鸡血石的价格标错了,他趁机购买这块鸡血石,说明他具有商人贪财贪 利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 D. 孔远在巴林鸡血石拍卖会上沉稳自信地加价,既显现了这块巴林鸡血石的价值非凡,也显示了他作为小 镇奇人“相石”一绝的特点。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膛微红,恍若蒙古汉子酒后的配颜”运用了肖像描写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孔远作为雕艺和 相石艺人的特征。 B. 孔远的两件雕艺作品“甜蜜”和“安居乐业”,都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真的蜜蜂和蜗牛的到来表现孔 远雕艺的高超绝妙。 C. “他们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手持号牌,盯视着前台手持槌子的人”,运用动作描写表达出人们对 鸡血石的志在必得。 D. 文章两次写到孔远笑眯眯的,开头描写重在呈现孔远的外貌特征,在拍卖会上的描写侧重于表现孔远沉 稳自信的心理状态。 8. 家乡铜台沟村书记找到他,说要搞脱贫攻坚移民搬迁。这个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用“大红袍”给楼命名,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案】6. C 7. A 8. 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孔远为了家乡建设毅然卖掉鸡血奇石“大红袍”捐给村民建新房。②丰 富了人物形象。孔远不仅雕艺和相石水平高,通过这一情节展现了他还具有急公好义、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 ③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小说具有时代气息。 9. ①楼的形状是按那段藕样的大红袍设计的,颜色殷红,用“大红袍”命名楼的名字,是对巴林鸡血石家 族一个新石种--大红袍的纪念;②赞扬孔远有着茶中名品大红袍一样高贵的品格;③是对大红袍的主人孔 远的感激,感激他对建设家乡做出的巨大贡献。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 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 项,“说明他具有商人贪财贪利的特点”是错误的。小说写到孔远在新开业的石头城发现一块鸡血石的价 格标错了,但是朋友并不相信,从侧面写出了孔远相石的能力。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艺术 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 项,“比喻手法”是错误的。这句话并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回归文本,然后联系上下文看这一情节和上下文 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分析这一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好和表现小说主旨方面的作用。 本题中,孔远最后卖掉鸡血奇石“大红袍”,是因为家乡铜台沟村书记找到他,说要搞脱贫攻坚移民搬迁, 孔远为了家乡建设毅然卖掉鸡血奇石“大红袍”捐给村民建新房,从而可以看出家乡铜台沟村书记找到他, 说要搞脱贫攻坚移民搬迁这一情节引出了后文孔远为了家乡建设毅然卖掉鸡血奇石“大红袍”捐给村民建 新房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前文说到孔远只卖掉了大红袍的三分之一,其余的一部分有人出 200 万元,他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什么也不卖了,但家乡铜台沟村书记找到他,说要搞脱贫攻坚移民搬迁时, 孔远把剩余的大红袍卖了捐给了村里,从而可以看出孔远的高贵品质,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同时这一情 节也和时代联系起来,使小说具有时代气息,富了小说的内涵。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结尾段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把握段落的内容,然后从结构、人物、主旨上进 行整体把握。 小说的结尾写到“形状是按那段藕样的大红袍设计的,殷红的颜色,书行楷体三字:‘大红袍’”,因为 这些楼是用孔远卖掉大红袍的钱建成的,所写露的形状和颜色都是按照大红袍设计的,并且命名“大红 袍”,首先是对巴林鸡血石家族一个新石种--大红袍的纪念,同时也写出大红袍的主人孔远为家乡建设所 做出的的贡献,是对孔远的一种赞美和感激。赞扬孔远有着茶中名品大红袍一样高贵的品格。分股了人物 形象,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 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 下邽,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 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 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为两浙转运副 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 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进枢密直学士、知河南 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 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 部侍郎。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 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尧佐 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已成诵。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 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而.见弃也。” 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人奇其.志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诬尧佐以.事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乃.空县逃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无使不全而.见弃也 北救赵而.西却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所以得名“及第”。 B. 给事中,官名,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隋唐以后掌管驳正政令违失。 C. 浮图,古人将道教建筑一概称为浮图,后逐渐转为专指高塔建筑。 D. 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退休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尧佐因言降职,潜心政务。因议论政事被贬为潮州通判,他却毫无怨言,修庙建祠以教化百姓,捕杀 鳄鱼,为民除害。 B. 陈尧佐情系百姓,以身作则。在寿州任职时,发生饥荒,他不但奏请朝廷免除当地百姓税收,还带头捐 粮,并要求手下的官员捐米赈灾。 C. 陈尧佐为官正直,敢鸣不平。担任朝邑知县时,他主动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恶;祥符知县陈诂遭到手下 官吏暗算,只有陈尧佐敢为他说公道话。 D. 陈尧佐好学多才,仁慈俭约。尧佐显达时仍坚持读书,擅长书法,善于写诗;他戒杀动物,破损器物衣 服修补后继续使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2)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 14. 选文中记叙陈尧佐善于治水的事件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到这时,鳄鱼顺服地被网住,陈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罪状)在各个市镇公示,然后烹杀了它, 人们都感到惊异。 (2)惩罚陈诂就会使奸邪的官吏计谋得逞,以后谁还敢再约束属吏呢? 14. ①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加固钱塘江江堤;②在滑州,发明“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③在并州, 筑堤植柳,消除汾水之患。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运用文言文中虚词的能力。关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 大纲》已明确规定了 18 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但在平时的学习中,有必要涉及这 18 个虚词之外的虚词。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重课本, 系统积累;其次要根据语境分清虚实;再次要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意义 也不同。 A 项,前一个“其”是代词,可译作“他”;后一个“其”是代词,可译作“自己”。 B 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作“用”。 C 项,前一个“乃”是副词,可译作“于是,就”;后一个“乃”是副词,可译作“竟然”。 D 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或不译;后一个“而”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 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 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 C 项,“浮图,古人将道教建筑一概称为浮图,后逐渐转为专指高塔建筑”说法错误。浮图:梵语(古代 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古人称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 屠。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 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 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 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其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 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 的关键所在。 B 项,“他不但奏请朝廷免除当地百姓税收,还带头捐粮,并要求手下的官员捐米赈灾”说法错误。原文 中说的是“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这是说当年大饥荒,陈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 供饥饿的人吃,官吏都来献米。可见是官吏自动前来献米,并不是陈尧佐“要求手下的官员捐米赈灾”。 而文中说“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可见奏请朝廷免除当地百姓税收是在“徙 河东路”时,并不是在寿州任职时。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 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 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 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 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 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本题翻译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是”,这时;“弭”,顺服地;“示”,公示;“烹”,烹杀;“罪”, 惩罚;“得计”,计谋得逞;“绳”,约束;“复”,再。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归纳文言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大意,对文章 的内容要有正确的翻译;其次是要把握住传主的行为轨迹,即是说传主在文中参与了哪些事件;再次是逐 一考量传主在这些事件里表现出了自己怎样的态度,这些态度能说明传主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最后分类概 括、归纳。 本题中,要求简要概括陈尧佐善于治水的事件。通读全文,可以发现陈尧佐在三个地方治水:一是在杭州 任两浙转运使时;一是在滑州任知州时;一是在并州时。根据文中内容“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 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可知陈尧佐用放进柴薪装满泥土的方法加固钱塘江江堤;根据“起知滑州,造 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可知陈尧佐在滑州,制造木笼来减轻水浪冲激,又修筑长堤;根据“徙并州。 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可知陈尧佐修筑堤防,栽植 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 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 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 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 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 用意译。 参考译文: 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 人们惊奇他的志向。凭借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任朝邑知县,恰逢他哥哥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 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陈尧佐,陈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簿。改任下邽县主簿,升任秘 书郎、真源知县,任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升为开封府推官。因评论政事忤逆圣旨,被降为潮州通判。(他) 修建孔子庙,建造韩吏部祠,以讽劝潮州人民。百姓中有个张姓的孩子与他的母亲在江中洗涤,鳄鱼尾随 而吃掉张姓孩子,母亲不能救助。陈尧佐听说后为此伤心,命令二个小吏划小船拿着网前去捕捉。(平时) 鳄鱼最为凶暴,不能网到,(但是)到这时候,鳄鱼顺服被网住,陈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罪状)在各个市 镇公示,然后烹杀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 (皇帝)召陈尧佐回朝廷,任直史馆、寿州知府。当年大饥荒,陈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 官吏都来献米,赈济了几万人。后来担任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用竹笼装石作堤坝,堤坝第二年就毁坏。 陈尧佐建议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会)坚固耐久,丁谓不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陈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 钱塘江的筑堤工程最终按陈尧佐的建议实行。陈尧佐改任河东路转运使,因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依 靠石炭为生,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税收。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 天禧年间,黄河决口,起用陈尧佐任滑州知州,(他)制造木笼来减轻水浪冲激,又修筑长堤,人们称 作“陈公堤”。移任并州,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姓往往忧虑不安,陈尧佐为他们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 万株,修造柳溪,百姓靠此受益。 祥符知县陈诂治政严厉急躁,手下官吏想加罪陈诂,就纷纷逃去使县内官场一空,太后果然愤怒。但 陈诂与吕夷简连亲,执政大臣因怕有嫌疑不敢(为陈诂)辩诬。事情交给枢密院处理,只有陈尧佐说:“惩 处陈诂就会让奸吏计谋得逞,以后谁还敢再约束属吏呢?”陈诂因此得以免罪。(后来)陈尧佐担任给事中 参与政务,升任尚书吏部侍郎。 当初,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陈尧佐上奏 说:“唐代贤臣墓碑,现在已损失十分之七八了。子孙深深地镌刻大字,是想让它们传承千年,没想到有 一天竟会与瓦砾等同,实在是可惜。那些没有被毁坏的,希望敕令州县完整保护。”陈尧佐从小爱好学习, 父亲教授几个儿子经书,他的兄长没有完成学业,陈尧佐已经可以背诵了。到了显贵,读书也没有中断过。 善于书写古隶八分,写一丈见方的字,用笔端正,笔力遒劲,功夫到年老还不减弱。尤其擅长写诗。生性 勤俭节约,看见动物,一定告诫左右随从不要杀害,器物衣服破损了,就随时缝补,说:“不要使这些东 西因为不完整而被丢弃。”(后)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去世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B.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句正面点题,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了秋风的劲疾肃爽。 C. “一年颜状镜中来”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诗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D. 首尾两句都将秋风称为“君”,表达了作者对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秋风的喜爱。 16. 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歌“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唐诗别裁集》)。结合相关诗句分 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出“英气勃发”的。 【答案】15. D 16. ①第三联运用了侧面描写,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蜷曲的毛;鸷雕睁开 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显示出一种潜在的力量,似乎只要时机一到,骏马就可奔腾,鸷雕就可翱翔长空, 侧面烘托了秋风给万物带来的勃发英气。②第四联直抒胸臆,天地寥廓,我就是抱着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 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作者直接表达出了他对秋的喜爱,更反映了诗人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自强不息进取精神,体现出了作者的“英气勃发”。 【解析】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 项,“首尾两句都将秋风称为‘君’”分析错误,首句中“君”指诗人,尾句中的“君”指秋风。“天 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 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手法、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 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本题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如何体现“英气勃发”的: ①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着头,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睁 开睡眼看万里青云。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抒发了诗人不服老,想为国立功和积极进 取的豪情。 ②尾联“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 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 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 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 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 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 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 新的精神。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 ──“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 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 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 《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 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 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 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 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 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 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 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 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 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作者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诗所 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 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小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表达自己的觉悟与决绝之心。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灵动地描述出了洞庭湖烟波浩翰、壮 阔磅礴的不凡气势,对仗工整,用语精练,被王士稹赞为“雄跨今古”。 (3)《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团结他人与轻视他人会造成不 同的结果。 【答案】 (1). 悟已往之不谏 (2). 知来者之可追 (3). 吴楚东南坼 (4). 乾坤日夜浮 (5).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6).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悟、谏、坼、乾坤、竭、越、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一到,各种时令野菜争先上市了。其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就有苜蓿。苜蓿有两种,一是紫花苜蓿, 一是黄花苜蓿, ① 。通常紫花苜蓿的用途只是当作牧草,是牲畜饲料;黄花苜蓿供人食用。为了简洁、 方便、顺口,生活中人们都把黄花苜蓿直接叫作苜蓿。 ② ,河滩、野地、街心花园,到处可见勃勃的英姿。苜蓿的模样很好看,它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小 巧秀气,文静雅致;细细的茎,高高挑挑的,跟模特似的。苜蓿的天性,张扬撒泼,要长便是大片大片的, 像是铺就的地毯,又像是飘落的云彩。它只是一个劲地生长,简直是疯长,它能把脚下的土地遮掩得严严 实实,不留丁点的空隙。苜蓿之间也毫不谦让,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就像运动员,你比我赛,争金夺银。 它的活力与激情,简直让四周的花草羞愧得毫无颜色。 苜蓿不仅装点着大地,还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上海人喜欢把苜蓿叫作草头,生煸草头是沪上菜 馆颇具特色的菜肴。前不久,我去探望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女儿为我接风,领我去了一家专做上海本帮菜 的餐馆,席间还特意点了一道生煸草头。此菜色泽碧绿,柔软细嫩,鲜爽无比,在上海很受欢迎,点击率 很高。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对偶 夸张 B. 排比 对偶 夸张 C. 对比 借代 排比 D. 拟人 比喻 排比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苜蓿是大片大片生长着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和飘落的云彩”,从语义 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答案】18. D 19. ①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苜蓿疯狂生长、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②原句是短句,句式活泼,节奏感强,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苜蓿生长的特点。③原句与上下文的句式结 构、语言风格一致。 20. ①均因花朵色彩来命名 ②苜蓿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依次去考虑文中是否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现 手法、表达方式和行文技巧,还要清晰地了解它们各自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本题中,文段并没有使用对偶、夸张、对比、借代的修辞手法。由此排除 A、B、C 项。文中“小巧秀气, 文静雅致”“苜蓿之间也毫不谦让,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就像运动员,你比我赛,争金夺银”“它的活 力与激情,简直让四周的花草羞愧得毫无颜色”等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文中“要长便是大片大片的, 像是铺就的地毯,又像是飘落的云彩”等句子,将苜蓿生长的形态比喻成铺就的地毯和飘落的云彩,使用 了比喻手法;“毫不谦让,毫不客气,毫不留情”等句子,结构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成串地排 列,可见是使用了排比手法。因此文中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修辞手法。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散文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散文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是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上的技巧 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其他与写作方面相关的技巧。解答此类题型,要 依次去考虑文中是否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行文技巧,还要清晰地写出它们各自在 文中起到的作用。 本题中,从修辞的角度来讲,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张扬撒泼”来形容苜蓿,生动地写出了苜 蓿疯狂生长、生命力旺盛、蓬勃热烈的景象;而题干中的句子,去掉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如原句生动。 从句式的角度来讲,原句是短句,句式活泼跳脱,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更能让人体会到苜蓿生长的热烈和 繁茂,能表达出苜蓿旺盛的生命力;题干中的句子不是短句,仅是描绘出了苜蓿生长后的形态,却让人体 会不到生长的动态。从语言连贯的角度来讲,原句和上下文的句式结构、语言风格一致,文章读起来更统 一、和谐;题干中的句子则和原文的风格不相同。 【2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其 次要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 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 下文衔接连贯。再次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最后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 括答案。“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 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本题中,第①空,前文已经说“一是紫花苜蓿,一是黄花苜蓿”,可知此处应该填写苜蓿命名的由来,即 “均 因花朵色彩来命名”。第②空,根据后文对苜蓿在任何地方都能生长的描述“河滩、野地、街心花园,到 处可见勃勃的英姿”和“它只是一个劲地生长……简直让四周的花草羞愧得毫无颜色”的描写,可知整个 自然段都是在描写苜蓿生命力旺盛、生长热烈的特点。因此,第②空作为引领全段的总起句,应填写“苜 蓿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就地保护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手段。但是,②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③使得生活在保护区内的 物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另外,④通过植物园、种质圃等迁地保护措施来保护珍稀临近濒危植物, ⑤还需要摸索相关的技术,⑥进行栽培、驯化、引种。⑦而建立种质(子)库,⑧则有效地减少就地保护的 潜在风险和迁地保护的技术难度,⑨有利于长期、高效、安全、便捷地保护植物多样性。 【答案】(1)语句②:修改为:“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或语句③,修改为“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物种仍 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2)语句④:修改为:“通过植物园、种质圃等迁地保护措施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3)语句⑥:修改为:“进行栽培、引种、驯化”; (4)语句⑧:修改为:“则有效地降低了就地保护的潜在风险和迁地保护的技术难度”,或“则有效地减 少就地保护的潜在风险和降低迁地保护的技术难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②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和③句“使得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物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 力”中的“由于”和“使得”结构混乱,应去掉其一,改为“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生活在保护区内 的物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或者“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使得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物种仍然面临着 较大的生存压力”。 第二处,④中“临近”和“濒”语意重复,应去掉“临近”。 第三处,⑥中“驯化、引种”动词的顺序不当,应改为“引种、驯化”。 第四处,⑧中“减少”不能同时与“风险”和“难度”搭配,应改为“则有效地降低了就地保护的潜在风 险和迁地保护的技术难度”,或“则有效地减少就地保护的潜在风险和降低迁地保护的技术难度”。 22. 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片段,请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 12 个字。 火神山医院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防护措施近乎苛刻。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 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内部压力低于外 部的负压房间,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雨水、 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答案】①分区严格;②病房设计避免病毒外传;③污染处理严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提高的要求,如本题“概 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 12 个字”,然后浏览材料,看材料共有几句话,找出介绍火 神山医院特点的句子,筛选出三个特点,并按照字数要求进行概括。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话是从总体上 介绍火神山医院,第二、三、四句具体介绍;第二句,“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 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是说医院分区非常严格;第三句“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 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内部压力低于外部的负压房间,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是介绍病房设计上的特点;第 四句“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雨水、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 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是介绍医院污染处理方面非常 严格。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张霁和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该项目是华为创 始人任正非发起的,旨在以顶级薪酬和顶级挑战来吸引顶尖人才。其中张霁获得年薪 201 万、姚婷获得年 薪 156.5 万。对此,姚婷认为,“并不是说我拿到了 156 万年薪就成功了”,一个人成功与否是要看他创 造了多少价值。张霁则放弃更高的薪资来到华为,他说:“最近华为在国外受到一些所谓‘制裁’,我希 望自己能够把所学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张霁的导 师周可教授则表示:“我们国家现在科技逐步发展起来了,大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很旺盛,这是我们的幸运。 我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关注年薪,做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工作,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乐趣。”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演讲稿,用于班会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创造价值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演讲的内容是《创造价值》。 人生苦短,弹指一挥间我认为,我们应当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价值,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通 过不懈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许多平凡的岗位往往拥有不平凡的事迹香港大学的名誉院士名单中有一位未受过教育的基层食堂服务 员袁苏妹,他被学生们尊称为“三嫂”,有人头晕,她去主动照顾;有人学习至深夜,她为其预留晚饭; 有人烦心,她耐心倾听。 她,一个食堂服务员,影响了大学住宿生的精神和灵魂她的工作是平凡甚至是不起眼的,但是她发挥 出了超常的价值影响了无数人,温暖感动了无数人,所以,无论我们处在什么岗位,都要发挥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的价值都是各不相同的,我们要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雷锋同志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是 他的行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省下自己的补贴去帮助别人,自己的生活用品破了旧了也舍不得换新的 他发挥着“钉子精神”,哪里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他匿名做好事无私的奉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许多人,感染了许多人所以肯定自己的价值很重要,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出自己的价 值,继而最大限度的以平凡的自己来铸就不平凡的人生。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张海迪身残志坚,在高位截瘫的恶劣情况下仍自强不息; 海伦凯迪听不见看不见,仍写出了世界闻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焦裕禄得了癌症,仍在一线坚持工作,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丛飞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为了资助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儿童,身体情况 极差仍上台演出每个人都有许多种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大部分都是平凡的人,不可能像科学家那样为祖 国做出巨大的贡献,像解放军那样驻守祖国边疆,像流行的演员歌手那样家喻户晓,但我们只要把本职工 作做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姚婷获得华为年薪 156.5 万,她仍然在说“并不是说我拿到了 156 万年薪就成功了”,她的焦点在创 造价值。张霁获得年薪 201 万,他的导师却说“我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关注年薪,做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工作, 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乐趣”。 每个人都曾以自己的方式伟大过,或许我们所发挥的价值并不是那么大,只要一直向前看,承认了自 己,我们就会一点一滴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体现出最耀眼的价值。希望这两位同龄人的选择能给我们更深 层次的思考。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 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 材料内容。 【审题】梳理材料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顶级人才贡献顶级价值,应该匹配顶级薪资,“华为天 才少年”计划是社会分配观念、分配制度的进步。第二,金钱很重要,但有更多东西比金钱重要,比如个 人价值、兴趣、家国情怀等。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也可以将两个角度融合起来。 【立意】拥有实力才能拥有世界; 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 实力是追逐梦想的翅膀; 百万年薪买的不是学历; 铸造实力,实现价值; “坚持兴趣”“追求理想”“创造价值”的分量。 【素材】物质对于幸福的作用是有限的,但物质的欲望倒可能是无限的,富了终归可以更富。如果一个人 只喜欢钱,有了钱以后仍然最看重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赚钱上,那么,我所说的金钱的最大好处 他就完全没有得到,他在钱面前仍然毫无自由可言。这种人其实是最可怜的,因为穷人受金钱支配是生活 所迫,而他受金钱支配是素质太差,他是自愿做金钱的奴隶,那样就永无解放之日了。 从贫困到小康,这是质的飞跃,你衣食无忧了,可以按照你的心愿去设计你的人生、追求你的幸福了。如 果你还想从小康到大富,做一个富翁,你的生活质量真的又会有质的飞跃吗?我不相信,许多富翁的事实 也证明并非如此。 有一个富翁是一个明白人,他谈他的体会说:钱能买到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人生中的一切积极字受的确是 钱买不来的,都依赖于人的心灵能力。所以,在衣食无忧之后,一个人能否幸福,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金 钱,而是精神素质,你必须从精神方面去提高你的生活质量了。 一个青年,很有精神追求,写了很多哲学的东西,写得不错,但没有谋生的能力,也不愿意有,没有职业, 生活非常潦倒。他觉得他不是普通人,就应该过纯粹的精神性的生活,可是他又受不了贫困,为此很痛苦。 可惜你不是梵高,因为你受不了贫困,那就老老实实做一个普通人吧,先解决生存问题,在这个前提下, 如果你确实有才华,迟早会有机会向精神方面发展的。在生活面前,没有人拥有特权,才华不是拥有特权 的理由,你必须自己去应对生活的挑战,这有点儿残酷,但别无他法。 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钱能买来 奉献,却买不来信赖。 著名学者罗素曾说:“我这一生被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所支配着,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 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新时代的青年们,你们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 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 代。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秉持使命与担当,方能不负大国情怀。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 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正 确对待金钱”这一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 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 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 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 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 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 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 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 “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