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四)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根据下列文字,完成1—3题。
它们站立在所有门可罗雀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不一,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狂风骤雨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峻岭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奈、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3分)
A.肃穆(mù) 艄公(qiào) 苍郁(yù) 姿态各异(zī)
B.英武(wǔ) 超逸(yì) 坚韧(rèn) 镇定从容(zhèn)
C.孤傲(gū) 赤裸(guó) 浩荡(dàng) 断枝残干(cán)
D.寂寞(jì) 枯骸(hè) 酷热(kù) 绝壁峻岭(jùn)
【解析】A.艄(shāo);C.裸(luǒ);D.骸(hái)。
2.词语中有别字的一项是 ( D )(3分)
A.绝境 博大 凶险莫测 心生敬意
B.沉静 吹折 荒峰野岭 大雪纷飞
C.暴露 浓墨 神情不一 夕阳残照
D.忍奈 具备 十分夺目 云烟明灭
【解析】“忍奈”应为“忍耐”。
3.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3分)
A.它们站立在所有门可罗雀的地方。
B.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
C.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
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D.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狂风骤雨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
【解析】“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这里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用于此处不恰当,可改用“人迹罕至”。
4.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3分)
A.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B.经过督查组的训戒及教导,使办酒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按照村规民约的相关规定接受了罚款处理。
C.8月23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人事任免公告。
D.惠水县摆金镇马道村的红心猕猴桃进入成熟期,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共享丰收的喜悦。
【解析】成分残缺,本句中“经过”“使”组合在一起,导致本句主语缺失。
5.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C )(3分)
A.“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B.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
【解析】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
6.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D )(3分)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赴汤蹈火、抗击风浪、孜孜不倦、魅力四射”这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D.安徒生是瑞典著名的童话作家,其作品大多以动物为主角,借动物嘲讽人性的缺点,影射社会现实,代表作有《丑小鸭》《农夫和蛇》《小美人》等。
【解析】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
7.名著阅读。(2分)
“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直甚么,要哥哥还!”遂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句中的“洒家”指的是__鲁智深__,“你”指的是__史进(九纹龙)__。
8.默写。(10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匹夫不可夺志也__。”(《〈论语〉十二章》)
(2)__海日生残夜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却话巴山夜雨时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箫鼓追随春社近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左牵黄,右擎苍,__锦帽貂裘__,千骑卷平冈。(苏轼《密州出猎》)
(6)__黑云压城城欲摧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7)我报路长嗟日暮,__学诗谩有惊人句__。(李清照《渔家傲》)
(8)__非学无以广才__,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9)《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__。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9—10题。(6分)
公子行
[唐]孟宾于
锦衣红夺①彩霞明,侵晓②春游向野庭③。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④踏烂麦青青。
【注释】①夺:赛过。②侵晓:天刚亮。③野庭:田野。④骄骢: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9.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3分)
富家公子身穿红衣,骑着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天渐明时就到野外春游,结果踏坏了青青的麦苗。
1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二)阅读古文,回答11—14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①,访天下隐者,得杞②人杨朴,能诗。及召对③,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④’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⑤,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⑤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1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想到,考虑__
(2)怀民亦未寝 寝:__睡觉__
(3)能诗 诗:__作诗__
(4)顾语妻曰 顾:__回头__
12.句子翻译。(3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3.甲文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14.从乙文段中,结合你对苏轼的了解,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乐观豁达,幽默智慧。
【乙文参考译文】从前经过洛阳,见到李公简,他说:“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遍寻天下隐者,得知杞(地名)人杨朴,能作诗。皇上把他召来问话的时候,他自己说不会作诗。皇上问:‘你临来的时候有人作诗送给你吗?’杨朴说:‘只有我的小妾作了一首诗。说是: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皇上大笑,放他回家。”我在湖州的时候,因为作诗被下令逮捕坐牢,妻子儿女送我出门,都大哭。我没有话说,回头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学杨处士的妻子作诗送给我?”妻子破涕为笑,我才从家里出来。
(三)阅读下文,回答15—17题。(10分)
(2020·常德卷改编)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
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別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报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
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 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您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15.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
指什么? (3分)
自己听到的声音也是真实的(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也是真实的)。
16.第⑨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 (4分)
不矛盾。“最接近真实”即不是完全的真实,这是就骨传导本身而言的。骨传导时,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只有很小的损失。“最真实”则是相对于空气传导而言的。与空气传导相比,骨传导的能量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7.为什么“全世界只有您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 (3分)
因为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被我们的大脑接收的,而骨传导失真最小,因此是“真正的声音”;他人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经过空气传导的,都失真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自己的“真正的声音”的唯一接收者。
(四)阅读下文,回答18—20题。(9分)
书架见气象
黄永武
①一架子的书,实际上就是主人翁一架子的梦想,也是主人翁一架子个性的说明书,与心灵的相面术。
②如果你想称赞一位朋友,不知道从哪方面称赞起,最好是走进他的书房去看看。书房里若都是李白、杜甫,你就称赞大诗人对世界贡献的伟大,什么灵魂的工程师、把泥石人间点化成黄金世界的仙人手指之类,准会使书房主人乐不可支,因为你称赞了他企求的梦境,远比称赞他所拥有的现实更令人兴奋百倍。
③如果见到书架上都是《×××发财术》、《证券短期操作必胜手册》,那你就对着主人称赞王永庆的屋顶花园,或是讲述一下美国旅馆巨子乔治·波特如何由洗碗工人发迹为富豪,再买下一个岛来送给岳母的故事。倘若再加一点理想化的配料:说一说陶朱公“三致千金,三散之”的豁达劲儿,保证使书架主人心花怒放,如醉如痴!
④有人把没有书册的建筑物,比喻成没有窗子的房间,比得很妙,但有了书的房间,却不见得就是有了窗子,因为许多书是没有光亮的,未必能提供你日光与空气。读书和交友一样,有良友,有损友,读者的习惯与个性不可能不受其影响,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读过的作品中的一部分,所以通过书架的检视去了解一个人,比许多朋友的传闻更深入其灵魂。朋友的传言喜在轶闻趣事上添油加醋,徒存一个浮面而扭曲的画像,而架上所爱读的书,却把主人内心的秘密与器宇间的愿力,都赤裸地陈列在架端。
⑤架上如果只有一套大部头书,烫金精装,亮光耀眼,正挡着入门后的视线,而没有小册书簇拥着,表示主人是喜欢装阔的绣花枕头,只爱门面而不讲实用的人,
因为小书常是各门类专精实用的宝贝。架上如果都是许多十年前的旧书,一无新著,表示主人曾经努力过,但是高潮已过,现在只想倚老卖老,停止进步了。如果架上全是借来的书,主人还笑嘻嘻地告诉你说“还都懒得还了”,你便知道主人是没什么“长性子”的人,一会东一会西,实在是个器宇浅薄的朦胧汉。又如果架上全是一时风行的畅销书,表示主人是跟着时代节奏的跳舞者。西哲说过:“畅销书是庸才的镀金坟墓”,这句话一半是愤懑,一半却是真理,畅销书的读者当然也低庸幼稚,是内心空洞的消遣主义者,只是随着时代打转的空心汉。察言观色,没有比看看书架更清楚他为人的性格与心灵的历史。
⑥所以为人父母师长的,想要子弟成大器,就得从青少年时代注意子弟添买了什么样的书。图书反映梦想与气象,看架上的书,便知胸次间的志向,如果你让子弟只在升学考试的参考书里长大,他不变成急功近利的“势利汉”才怪呢!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书架看气象(或“一架子的书,实际上就是主人翁一架子的梦想,也是主人翁一架子个性的说明书,与心灵的相面术”或“图书反映梦想与气象,看架上的书,便知胸次间的志向”)。
19. 第④段文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比喻论证。用书比喻房屋的窗子,
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生活需要书籍以及好的书籍对人有重要影响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19. 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请谈谈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分)
围绕中学生应该广泛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参考书等方面作答即可。
(五)阅读下文,回答21—23题。(11分)
她已把最贵重的给了我
那一年,她60多岁,头发花白,皱纹遍布,更是直不起原本就不健康的腰身。
她已经独自在那条古老的街上生活了好几年。住街道中间的一所旧房子。似乎没有子女和其他亲戚,这些年,从来没有人来看过她。她靠着政府的救济金生活。生活很拮据,要每天赶早市去买便宜的菜。
那一年,他24岁,来到这个城市,在街头搭了个简易的棚子修理自行车,也兼做配钥匙的小生意。他从出生就是一个人,孤儿院里长大,读了几年书,十几岁便开始一个人四下流浪,为生存奔波。
每天早上,他也会起很早做生意,于是常常会见到她。他有时候会和老人打声招呼,阿婆,路不平,慢着点啊。老人不怎么爱说话,有时候应一声,有时候不。
他便笑笑做自己的活,但是也会下意识抬头,
看着老人的脚步渐渐走远。要是刚刚下雨,老人路过时,他会一直将老人送到早市那里。老人一直不怎么说话,可是对他的帮助,却不拒绝。
有一天早上,老人挎着一个篮子蹒跚着来到了他的棚子前,一句话没说,将篮子放下就走了。
他掀开篮子上面盖的布,看到里面是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和一盘绿油油的菠菜。
他的心里一暖。这些年,他从来没吃过家里做的这样简单却可口温暖的饭菜。这些年,日子都是混着过,饥一顿饱一顿,他早已经习惯了。而那天早上,那碗热腾腾的鸡蛋面让他忽然感觉到了自己有生以来缺失的温暖。
吃过饭,他把碗筷洗了,想了想,买了几斤苹果装进篮子给老人送了回去。之后,他偶尔会吃到老人做的热饭菜,也经常给老人送些东西过去。也许是同病相怜,他觉得老人很亲。而老人对他,也有一种母亲般的疼爱。
那天早上,他照例早早起来,敞开棚子,吃惊地发现老人正倒在他的棚子前呻吟着。前一天晚上下了大雨,老人眼神早已不太好,没留意到积了水的坑,跌倒了。他赶忙把老人扶起来,扶到自己的棚子里,询问她跌伤哪里,老人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呻吟。他不敢耽搁,骑上自己的三轮车将老人送到医院做检查。
老人腿部骨折了,他用自己攒了好久的钱为老人付了住院费,
并对老人说,阿婆,你安心养着,我来照顾你。老人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看着他,浑浊的双眼忽然蓄满了泪水。
他说到做到,白天一边忙自己的活儿一边忙着照顾老人。一天三顿饭,向来花钱节俭的他都会在一个小饭店做好送去,伺候老人吃。然后收拾收拾,晚上,安置老人睡下才走……
这样过了三个月,老人康复了。从那以后,老人开始照顾起他的生活,每天三顿饭,变着花样,做的可口,不是大鱼大肉,白菜豆腐他吃得按时也舒心。他再也没有穿过脏兮兮的衣服,老人都帮他清洗的干干净净的。
终于在老人66岁生日那天,穿着他买的光鲜鲜的新衣说,孩子,要是不嫌弃,以后你就叫我妈吧。他顿了许久才把那个字叫出声,声音颤抖着喊了一声妈,一个一米八高的汉子竟然流下了很多眼泪。
后来他娶了妻,生了子,一家人过着贫瘠但是幸福的生活。
他们这样一起生活了16年。16年后,82岁的老人被一个喝醉的司机撞倒没有抢救过来。悲痛过后,他为老人办了丧礼,以儿子的名义。
18万的民事赔偿被交到了他手里,他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理就接到了法院传票。起诉他的是老人的两个儿子,他们要继承包括这18万和房子在内的老人的所有遗产。
法庭上,那两个男人振振有词,慷慨激昂。他却始终保持沉默,直到他们讲完后,他才站起来慢慢地说,我什么都不要,钱和房子,
全都给他们吧。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法官在内都愣住了,尽管法律无情,可是他真的可以要求,满条街的人几乎都来为他争取了。他们看着他。他的神情格外平静,看了那两个同样有些目瞪口呆的男人一眼说,因为,妈已经把最贵重的给了我,那就是母爱,是16年有母亲疼爱的生活。说完,他转身走了出去。身后,有两个男人深深低下了头。
21.文章第二段中画线句子交代了什么情况?有何作用?(4分)
交代了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生活状态,这样交代为下文老人两个儿子索要财产的行为做了铺垫。
22.当老人摔倒后,“他用自己攒了好久的钱为老人付了住院费”,把“攒了好久”几个字删去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不好,因为“攒了好久”体现了他钱的来之不易,更可以看出他对陌生老人亲人般的关爱。
23. 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题目中“最贵重的”?(3分)
在他眼里“最贵重的”的是老人给予他的最真挚的母爱。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九年级(1)班将开展“走进景区,亲近自然”主题研学活动,班委会决定全班同学周日走进荔波小七孔景区。张晓怕影响学习,不想参加此次活动。
24. 假如你是班长,打算怎样劝说张晓参加此次活动?(4分)
张晓,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这次活动不仅开阔视野,增长课外知识,还能锻炼实践能力,对我们的学习是有益的,而且这是班级集体活动,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好吗?
25.经过劝说,张晓同意参加活动,你觉得张晓会怎么回答你?(不少于100字)(6分)
班长,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以前对于研学活动认识得不够深刻,总想着课外活动会耽误学习,现在我明白:我们走进景区,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不仅能够观赏美景,更能够愉悦心情,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我愿意参加此次活动。
四、写作(60分)
26.作文(60分)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菜根谭》
以《________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为题,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与人分享你的经历和体验。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