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真正的仁德见于行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七天吃不上饭。好不容易得到一些米,颜回在一间
土屋下煮饭,有块灰土掉到饭中,把饭弄脏了,颜回就把脏饭取出来吃了。子贡
远远地看见了,以为颜回在偷吃,于是去问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窘时也会改变
节操吗?”孔子回答说:“改变节操还称得上仁人廉士吗?”子贡问:“像颜回
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节操吧?”孔子说:“是的。”子贡就把颜回偷吃的事告
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他那样做或许有原因吧。”于是
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你赶快把饭端上来,我要进献给祖先。”
颜回说:“刚才有灰土掉进饭中,那些脏饭扔掉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这锅饭
不能用来祭祖了。”弟子们由此叹服颜回。
上述材料中,颜回、孔子和子贡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
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权衡与选择类”任务型作文题,要求考生对“颜回、孔子和子贡”
三人进行权衡比较,选出感触最深的一个人来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考生要在把
握故事的核心事件——颜回私下吃掉弄脏的饭——的基础上,对三个人的言行
进行全面分析。因为受限于材料内容和考生的历史知识,考生可能会有如下分析:
(1)颜回:①颜回不用脏饭祭祖,也不把脏饭留给他人吃,让众同窗“叹
服”,从这个角度来看,颜回是个仁德之人;②脏饭能否用来祭祖,应先询问他
的老师孔子,颜回擅自作主,失“礼”在前;老师和诸同窗已经七天吃不上饭,
是否嫌弃吃脏饭,颜回问都没问,有违人之常情;好不容易得到一些米,他竟然
在土屋下煮饭,饭被弄脏,颜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按理他应该想法补救,但他
却简单地把脏饭一吃了事,于理不符。
(2)子贡:子贡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告密,他只看到颜回吃饭,而不
知饭已被弄脏,他怀疑颜回的操行,是因为太过相信自己的眼睛。据此分析可知:
①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虚;②不要轻易对某人做出道德评判,特别是在没
有经过充分调查的情况下。
(3)孔子:孔子在子贡面前表达了对颜回的信任,认为颜回是个仁德之人,
事出必有因,维护了颜回的形象;但他又出言试探颜回,顾及了子贡的感受,不
至于让子贡觉得他偏袒颜回。待颜回说明事情原委,众弟子疑虑顿消,更是对颜
回钦佩不已。同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颜回的道德和心性无人能
比,子贡的知识和见闻无人能出其右。事实上,孔子的确比较偏爱颜回。因为这
师徒二人在道德和学问上是一脉相承的,再加上颜回厚道老实,甘于清贫,而子
贡锋芒毕露,个性鲜明,自然时不时被孔子敲打。
考生行文,只要是基于材料进行立意,均无不可;结合了史实立意,自然更
为准确。
立意
1.仁人廉士,虽困窘亦不易其节。
2.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虚。
3.没有经过充分调查,不要轻易做出道德评判。
4.信任是化解纠纷的良药。
5.“言”“行”一致才是真仁德。
素材
1. 关于“节操”的事例素材:
①董宣(强项令,坚决不向有错的湖阳公主叩头认罪)
②徐庶(被曹操胁迫投降后不献一计)
③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挂印去职。)
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 关于“节操”的诗歌素材:
《青松》(作者:陈毅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关于“节操”的名言素材:
①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弘一法师
②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老舍
③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莎士比亚
范文展示
真正的仁德见于行动
同拜一名老师,同列“七十二贤”,却在老师那儿享受着不同的待遇。子贡
何其之冤!孔子何其之迂!尤为引人侧目的是,颜回何其之“伪”!
颜回弄脏了众人赖以果腹的米饭,还不声不响地将饭吃了,美其名曰“脏饭
扔掉很可惜”。众人都饿了那么多天,他凭什么判断别人就一定会把脏饭扔掉而
不是吃掉?他颜回能不嫌弃脏饭,别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揣摩其心理,实在有点
儿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很难让人不想到他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欲”。
他说脏饭“不能用来祭祖了”,但他可能忘了,能否祭祖不该是他颜回一个
人说了算。作为弟子,起码应该事先征询一下老师的意见,这是出于“尊师重道”
之义;出于同窗之义,他多少也得问问这帮一连七天都吃不上饭的同学们,腹中
尚饥否,嫌弃饭脏否,要不要同吃否。很遗憾,颜回并没有问,而是选择悄悄地
把脏饭“消灭”掉,并且还不让他那些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老师和同窗们稍稍知悉
一下。
不敬师长,失“礼”在先;不顾同窗,不“义”在前。脏饭虽有灰土,毕竟
可以饱肚,自己吃掉,仁德何在?这样的颜回实在很难讨人喜欢。
但是,孔圣人偏偏就喜欢这位弟子,坚信他是“仁德之人”,即使偷饭吃,
也是“有原因”的,果真是无条件地相信,无条件地溺爱,像极了当今社会上的
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很可爱,即使犯了错,那也
是有原因的。这样的行为,说好听点儿是信任;说不好听点儿,那是纵容。
老先生之迂腐,可见一斑。他大概忘了,那大米其实还是子贡千方百计弄来
的。为了显示自己不是偏袒颜回,他还是叫来颜回当着子贡的面加以试探。老先
生这一招玩得颇为高明,既考虑到子贡的感受,也还给爱徒一个仁德美名。但明
眼人都知道,子贡成了陪衬颜回的反面典型。饿肚子的不仅不怪责饱肚子的,还
要赞美,还要叹服;不仅迂,而且腐,还耍心机;只是可怜了子贡。
想他颜回,自己搞砸了事情本该自己想法补救,但他却把脏饭往肚子里一吃
了事,本该担负起的责任却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被他推卸得干干净净。口中讲
“仁德”,行动为自己,这岂是真正的“仁德”?
真正的“仁德”,理当“言”“行”如一,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高尔基说过: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我们千万记得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