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奋斗百年路 数风流人物:四位革命人物事迹,值得写入2021高考语文作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文素材:奋斗百年路 数风流人物:四位革命人物事迹,值得写入 2021 高考语文作文试卷! 革命人物一 何叔衡: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何叔衡 精彩语段 01 “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这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 之一何叔衡生前写给家人信中的一句话,字里行间饱含真情,传递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 02 临死前,何叔衡对同志们发出最后的誓言:“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铁骨铮铮 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诗人萧三如此评价何叔衡一生的光辉事迹。 人物事迹 湖南省宁乡市长冲村依山而建,周围松柏苍翠,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叔衡 便出生在这里。 传奇:一生创下共产党历史上多个“之最” 在何叔衡 59 年的革命生涯中,创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个"之最":最年长的中共一大代表、 苏维埃红色政权最早的“大法官”、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壮烈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穷尽一生 追求真理,实践正义,他用自己无悔的行为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 1876 年,何叔衡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小刻苦勤奋。1902 年何叔衡考中秀才,县衙让他 去管钱粮,他却愤于衙门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种田、教私塾。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率先剪去辫子,宣传革命思想,和王凌波、姜梦周、谢觉哉被誉为“宁 乡四髯”。 1913 年,37 岁的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成为了学校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与毛 泽东、蔡和森等志同道合之士成为忘年交。 1918 年 4 月,何叔衡与毛泽东等人发起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他一边教书,一边亲力亲为操持 学会,毛泽东评价“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1921 年 7 月,毛泽东与何叔衡作为湖南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0 月,何叔衡参与组建中共湖南支部,任支部委员。1927 年 5 月 21 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他不顾 危险,经长沙前往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坚持秘密斗争。 1928 年,中共六大闭幕后,何叔衡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一起进入莫斯科中山 大学学习。1931 年 11 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 在身兼数职的何叔衡身上,有“三件宝”:布袋子、记事簿和手电筒。布袋子用来放实物和文 件,布袋子里“袋中有袋”,中间一个较大的放实物,比如从仓库里抓来的一把霉烂变质的谷子。 记事簿则事无巨细,无所不记。他说:“人老了,脑子不管用,记在本子上忘不了。”手电筒主要 用来走夜路。何叔衡带着这三件宝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回来时,布袋子里面人证物证齐全,记事薄 上检察工作、司法工作、内务工作、干部教育情况“一锅端”,条理清楚,杂而不乱。由于他办事 公正,深受群众的爱戴,大家都管他叫“苏区包公”。 1934 这一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一向冲在最前面的何叔衡,连 夜编了两双草鞋主动申请参加,但是被王明等人拒绝了。因为组织已经决定让他留守苏区继续革命。 1935 年 2 月 24 日,在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上了年纪的何叔衡为了不拖累队友,主动跳下悬 崖,虽当时无性命之忧,但不幸的是敌军在搜查时发现了他,何叔衡壮烈牺牲,享年 59 岁。 传承:红色精神浸润后人心灵 何叔衡离开家乡在外进行革命期间,曾多次书信家中,教导后代凡事要靠自己努力,要学会踏 实做人做事。他在 1929 年给儿子何新九写的家书写到:“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 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后来这句话成了何家家训。而何叔衡的后人 也留守在故居所在的杓子冲村耕种劳作,秉承着何叔衡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自食其力,友善待人, 坚守勤勉家风。 目前,何叔衡同志故居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这里不仅是毛泽东、谢觉哉等老一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何叔衡革命友谊的历史见证,也是党员干部寻访初心,缅怀革命先辈的红色教 育基地。每年超过 20 万人次来此参观学习、瞻仰缅怀。 红色基因,重在传承,也重在发扬。为了革命成为“忘家客”的何叔衡烈士,已经牺牲 80 多 年,现在他的家乡沙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沙田乡以文化建设为目标,盘活了当地的红色文化 资源,发展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以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党员干部用革命文化的思想精髓、精神特质 浸润心灵,为思想建党筑牢了精神根基。 革命人物二 邓恩铭: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邓恩铭 精彩语段 01“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这是中共 一大代表邓恩铭在狱中留下的遗作《诀别》。 02 在这百年征程中,神州大地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不计其数,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是邓恩 铭烈士。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并且是其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是敢于并善于百折 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领 导人,是贵州儿女的优秀代表、齐鲁大地的先锋战士,是中国大地令人崇敬的英雄模范。 人物事迹 邓恩铭,1901 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1918 年,邓恩铭考入山东省济南省立第 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 年 11 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 1921 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 7 月,邓恩铭与王尽美赴上海出 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支部,任 支部委员。 1922 年 1 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回国后,他把主 要精力放在组织工人运动上。 在邓恩铭等领导下,1925 年 2 月,胶济铁路工会领导工人举行大罢工,迫使铁路局答应了工人 的部分要求。同年,他与王尽美等人组织领导了山东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形成了青岛历 史上第一次罢工高潮。 1925 年 8 月,邓恩铭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1 月被捕入狱。经党组织多方 设法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6 年 6 月,邓恩铭再次秘密回到青岛,主持市委工作。 1928 年春,邓恩铭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后由于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在狱中,他领导难友 们同敌人进行斗争,并两次组织越狱,使部分同志冲出监狱脱险。邓恩铭因受刑过重,行动困难, 未能越狱脱险。 1931 年 4 月 5 日,在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邓恩铭身负镣铐,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年仅 30 岁。 “我的大伯公邓恩铭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辉煌的。”邓恩铭的侄孙女邓庆梅表示,“做好本 职工作,就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革命人物三 陈延年: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 陈延年 精彩语段 01《觉醒年代》中,处处可见百年前热血青年对救亡图存的上下求索,更有革命先辈对 革命道路的苦苦追寻。陈独秀送陈延年陈乔年留学,两位阳光帅气的中国青年,一步一步走向 真理、最终以身殉国的故事,让人泪目! 0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段风云际会、像陈延年一样英雄辈出的“觉醒”岁月 已经远去,但先贤们的家国豪情、建党伟业仍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新人们胸中激荡,激励我们 不断奋斗追梦。 人物事迹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一群青年来到陈延年烈士墓碑前,献上鲜花,静静伫立。烈士的精神穿越 时间,仍激励着现在的年轻人。 陈延年,安徽怀宁人,生于 1898 年,陈独秀长子。1915 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同 弟弟陈乔年一起来到上海读书。1919 年 12 月,陈延年与陈乔年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期间,陈延年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 年 6 月,陈延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一起创 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部长。1923 年春,陈延年受党派遣,进入 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4 年夏,党中央决定抽调旅俄旅法的同志回国工作。同年 10 月,陈延年回国后被党中央派 赴广州。不久,陈延年被任命为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在广东区委领导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广 东地区的党员从几百人猛增到 5000 多人,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 1/3 左右。 1925 年 6 月,由中共广东区委陈延年等领导的省港大罢工开始了。省港大罢工共坚持了 16 个 月,于 1926 年 10 月胜利结束。 1927 年 4 月,陈延年赴武汉参加党的五大时,中央任命他接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他当即转赴 上海,途中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延年虽未能出席党的五大,仍被大会选为中央委员 和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7 年 6 月,党中央决定任命陈延年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 海,陈延年和赵世炎等不顾危险,坚持斗争。6 月 26 日,陈延年遭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用尽酷刑, 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妄图逼迫他供出上海党的组织。但陈延年始终保持钢铁般的意志,宁死不屈。 1927 年 7 月 4 日,敌人将陈延年秘密押赴刑场。刽子手们喝令陈延年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 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 害。 陈延年牺牲时,年仅 29 岁。他的一生虽短暂,却极其壮丽。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 心中。 人物事迹四 陈潭秋:坚持斗争 舍生取义 陈潭秋 精彩语段 01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的陈潭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坚定的信仰,不怕 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信念,展现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慷慨捐躯、舍生取义 伟大精神。 02 陈潭秋对国家和党是始终如一,坚贞不二的绝对忠诚,这是他精神中最主要的一点。 对待自己的学业,所从事的事业,我们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要有这种情怀。 人物事迹 初夏时节,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屹立于苍松翠柏间的陈潭秋铜像,展现 着神采奕奕的革命家风采。铜像前一束束鲜花,寄托着人们对这位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 “特殊”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员的崇敬之情。 陈潭秋,1896 年生,在这个大别山脚下的小山村,他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代,他离开家 乡到武汉求学,1916 年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后与董必武等人筹办武汉中学,任 英文教员。在他们的努力下,这所学校团结了一批进步教员,培养了一批革命青年。 1920 年秋,陈潭秋和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 年 7 月出席党的一大。此后, 陈潭秋先后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武汉地方执委会委员长、湖北区委组织部主任、江西省委书记、 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福建省委书记、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等职,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 学生运动和兵运工作,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 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江西分局组织部部长,1935 年 8 月赴莫 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陈潭秋在一封家书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歉意:“老 母去世的消息我也早已听闻……反可怜老人去世迟了几年,如果早几年免受诸多苦难啊!” “他就是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英雄人物,心中永远装着贫困百姓。虽是书生出身,但依然敢于 持枪上火线。”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馆长丁海舟说,大家看到陈潭秋的照片多是左侧脸,因为他的右 耳在游击战中负伤。 1939 年 9 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 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当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1942 年夏,党中央同意 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并表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 就不能走。” 1942 年 9 月 17 日,陈潭秋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逼迫他“脱党”,他拒不屈服。1943 年 9 月 27 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 47 岁。 陈潭秋同志牺牲的消息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 1945 年 4 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 潭秋还被推选为中央委员。代表们没想到,陈潭秋早已为革命事业而献身。 作为一名特殊的七大中央委员,陈潭秋虽无缘见证中共七大召开的盛况,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 但他的革命精神仍在代代相传。 如今,大别山下每天都在变化,干净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郁郁葱葱的树木整齐排列,错落 有致的民房镶嵌其中;英烈故居、红色展馆,与各式民宿农庄,相得益彰,诉说着这里的人们在百 年风雨中一次又一次战胜艰险,在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一步又一步不懈前行。 近些年,陈策楼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开展兴村富民,一方面开展葡萄、柑橘等特色种植和水 产养殖,另一方面,鼓励能人创业,创办 3 个纺织工厂。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 50 万元,农民 人均年收入超过 16000 元。在扶贫攻坚战中,陈策楼村 78 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陈潭秋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已经成真,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接力棒仍在相传。”陈策 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文胜说,陈策楼村去年被列为红色村庄试点村,全村正在加大建设,依托红色资 源,立足村庄特色,把红色文化融入绿色产业,修缮陈潭秋故居二期展馆,发展乡村文创产业和特 色农业,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的小康新生活。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