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专题 09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
一、(2021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边月明如水,地上灯火如昼。中国人将吉祥喜庆之时悬挂的彩灯叫做“花灯”。 ① ,是元宵节最
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辛弃疾用绝美的文字,记录了那个繁华熙攘、( )的浪漫元宵之夜。
正月十五不但要“赏花灯”, ② 。在传统民俗图谱中,元宵节更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狂欢节”。“闹
元宵”妙在一个“闹”字:人们耍起龙灯、舞动狮子、踩上高跷,在欢闹中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步
步登高。锣鼓喧天,( ),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推向顶点。
③ ,“猜灯谜”就是需要静下心来,费一番脑筋的活动。传统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
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菜,随意出之,( )。猜中者,能获得墨块纸张、毛笔砚台、巾
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赠品,叫人流连其间,( )。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光怪陆离 夜以继日 丰富多彩 乐不思蜀
B.流光溢彩 夜以继日 琳琅满目 乐而忘返
C.流光溢彩 通宵达旦 丰富多彩 乐而忘返
D.光怪陆离 通宵达旦 琳琅满目 乐不思蜀
19.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一组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答案】
18.C
19.人们耍起龙灯,在喜悦中祈求风调雨顺;人们舞动狮子,在欢腾中祈求吉祥如意;人们踩上高跷,
在喧闹中祈求步步登高。
20.示例:①赏花灯玩花灯②更要闹元宵③元宵的民俗有动也有静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光怪陆离:意思是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流光溢彩:意思是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
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此处用来形容“元宵之夜”的“玉壶光转”,
故应选择“流光溢彩”。
2 / 41
第二空,通宵达旦: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夜以继日:意思是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
或学习。语境中没有学习或工作的意思,故应选择“通宵达旦”。
第三空,丰富多彩:意思是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琳琅满目:意思是满眼都是美玉,形容各种美
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语境用来形容元宵节的各种活动,故应选择“丰富多彩”。
第四空,乐不思蜀: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
去。乐而忘返:意思指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语境指人们沉迷于元
宵节的游戏,故应选择“乐而忘返”。故选 C。
19.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原句有两组排比,要求改写成一组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更换词语,不能改变原意。“耍龙灯”对应
“祈求风调雨顺”;“舞狮子”对应“祈求吉祥如意”;“踩高跷”对应“祈求步步登高”。故可改为:
人们耍起龙灯,在喜悦中祈求风调雨顺;人们舞动狮子,在欢腾中祈求吉祥如意;人们踩上高跷,在喧闹
中祈求步步登高。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前语境“中国人将吉祥喜庆之时悬挂的彩灯叫做'花灯'”,以及后语境“元宵节最为重
要的民俗活动”“辛弃疾的词作”“正月十五不但要'赏花灯'”,可确定为“赏花灯”或“玩花灯”或
“赏花灯玩花灯”。
第②空,根据前语境“正月十五不但要'赏花灯'”,以及后语境“'闹元宵'妙在一个'闹'字”,应该
填“更要闹元宵”。
第③空,根据前语境“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推向顶点”,以及后语境“'猜灯谜'就是需要静下心来,
费一番脑筋的活动”来确定答案,应该填“元宵的民俗有动也有静”。
二、(2021 届广东省高考预测猜题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上有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期待;( )没有秩序,没有安全,要过上幸福生活就会变成一种奢
望。实践表明,人类对秩序和安全有着普遍的追求。秩序和安全是重要的,但秩序和安全并不会自然形成。
伦理学家强调了伦理道德的意义,宗教学家论证了宗教信仰的价值,经济学家强调了经济理性的重要作用。
然而,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类社会就难以竖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秩序。作为一种强制性力量,
国家以公共暴力为基础,以暴力威胁为运作逻辑,依赖暴力威胁来建构秩序。在建构秩序的过程中,国家
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国家的运行以暴力为基础,而暴力对人的生命构成了威胁,国家成为人类建构秩序的最
后一道“防线”。国家成了人们常说的“利维坦”。倘若没有国家这只“利维坦”,人类社会将如同霍布
斯所预测的那样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3 / 41
(注)利维坦是一条鱼,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公共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享受。
B.享受公共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C.公共安全的享受,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D.我们每个人追求公共安全,是一种享受。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C.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B
19.B
20.然而,没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类社会就难以建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秩序。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因为有一个分号,前后是并列关系;根据并列关系的句子最好能前后分句对称的特点,前一句第一个
分句是动宾结构,那么分号后的句子中,第一个分句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排除 ACD 三项。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本体是“国家”,喻体是“利维坦”(“Leviathan”的字意为裂缝,
在《圣经》中是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
A. 夸张,对偶:“万里”“百年”是夸张;前后两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是对偶。
B. 比喻:本体是“琵琶曲的声音”,喻体分别是“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声音,用银瓶突
然碎裂的声音、骑兵突然冲出刀枪撞击的声音与琵琶女弹奏的音乐的声音。
C. 无修辞;
D. 借代:“汗青”代指历史,史册。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4 / 41
原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不合逻辑,前面的因“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不能得出后面的结果,应该
是“没有了强有力的国家”;第二处是搭配不当,“竖立”和“秩序”搭配不当,应该将“竖立”改为“建
立”。所以正确的句子是:然而,没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类社会就难以建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
秩序。
三、(2021 届广东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 ,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的独领风骚。
200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宣纸和书法双双列入、 对待。
宣纸耐久性强、润墨性好。国画大师刘海粟赞其“纸寿千年,墨韵万变”,诚非虚言。宣纸的“寿命”
在一千年以上,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 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
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宣纸的润墨性可大大丰富绘画的表现形式,不仅可
皴擦勾斫,也能泼墨渲染,在画山水的时候,“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尤为明显,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
不灰。书法家们在宣纸上笔走龙蛇,无论是作一气呵成的草书,还是一丝不苟的篆楷,都能随心所欲,挥
洒自如。尤其行书狂草、古隶大篆,与宣纸更是完全绝配,根本不可能由其他纸张可以替代。毫不夸张地
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宣纸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中国的书画能形成富有深厚民族艺术特色的面貌,
宣纸________。
18.下列填人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另辟蹊径 平等 老化 善莫大焉
B.另辟蹊径 一体 风化 功不可没
C.自成风格 平等 风化 善莫大焉
D.自成风格 一体 老化 功不可没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D
19.B
5 / 41
20.删去“完全”;把“由”改为“有”或删去“可以”。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自成风格:某方面有独特的地方,
能自成一种风格。根据前文“中国书画艺术”及语段末尾“中国的书画能形成富有深厚民族艺术特色的面
貌”可知,此处指的是在宣纸的辅助下,中国书画艺术自成一种风格,所以“自成风格”更合语境,且与
下文“独领风骚”呼应。
第二空处,平等:(1)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2)泛指地位相等。
一体:一个整体,比喻关系密切。根据前文强调“宣纸与中国书画艺术的相互依存关系”,选择“一体”
更合语境。
第三空处,风化: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老化:指高分子材料在加
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性能逐渐变坏,以致丧失使用价值。根据前句中的
“两三百年后”可知,这里是指性能逐渐变坏,应该用词语“老化”。
第四空处,善莫大焉: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功不可没:意思是功劳极大,不可抹灭。语段强调
的是“宣纸对中国书画的巨大意义”,选“功不可没”更合适。故选 D。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宣纸当成人来写。
A.比喻,将“宫车经过的动静”比喻成“打雷的声音”。
B.拟人,水“送”我,赋予水人的动作。
C.用典,“闻笛赋”典出晋人向秀《思旧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
而写了《思旧赋》。
D.借代。“樯橹”代指“战船”。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完全”和“绝配”重复,“绝配”含有“完全”的意思,应删去“完
全”;第二,结构混乱,“由……”和“有……可以”两个句子杂糅,把“由”改为“有”或删去“可以”。
四、(2021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高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水乡,没有桥就捆住了双脚,有了桥就像插上了翅膀。修建一座桥就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从一种方言走进另一种方言,从一种风俗走进另一种风俗。有了桥,目力所及,都可以踩在脚下。桥,是
村庄拥抱外部世界的臂膀,连两地成一家。桥,是河流的第三个堤岸,它模糊了此岸与彼岸,弥合了楚河
6 / 41
汉界,改变了世界的结构,扩大了生存空间。它让阻隔变得通畅,让闭塞变得开救,是此岸与彼岸的情愫。
我的胞衣之地,那个依偎在梓辛河中段叫作“大元”的村庄,绿树覆盖,碧水环绕,朴素中透着清新。
从卫星地图上看,村庄恰似莲藕一样伸展,环绕的河水像盛开的荷花,周围的田地,经络分明,麦苗青青,
犹如一张巨大的荷叶。村庄也在像莲藕一样生长,经冬阅秋,历久弥新。我喜欢在没有喧嚣的宁静乡道上
漫步,从这座桥到另一座桥,从中年走向老年。家乡的桥,承载了多少游子回家的脚步,它可知道,游子
对家乡的感情,比桥下的流水还要深长!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
B.如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正变成可能。
C.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越少越好。
D.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这几年,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
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对比、排比 B.比喻、夸张、排比
C.拟人、对比、夸张 D.拟人、对比、夸张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的故乡,绿树覆盖,碧水环绕,它位于梓辛河中段,素朴
中透着清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18.D
19.A
20.①原文用词更加形象,有感染力。“胞衣之地”比“故乡”更能表达与故乡的血脉相连,难以割
舍之情;“依偎”使用拟人手法,把村庄当作人来写,更加生动形象。②原文将“绿树覆盖,碧水环绕,
素朴中透着清新”放在句末,更突出了故乡的特点;把三个写故乡特点的句子放在一起,句式上更加协调。
③原文点出故乡的名字,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④原文长短句相间,更有
韵律感和节奏感。
【解析】
18.本题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引号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作用,做这种题平时要记忆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考试时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A 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B 项,引号表示引用;
7 / 41
C 项,引号表示反语、讽刺;
D 项,引号与文中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故选 D。
19.本题要求考生正确辨析和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能力。
题干要求判断语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村庄恰似莲藕一样伸展……犹如一张巨大的荷叶”等使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村庄”,喻体是“莲藕”“荷叶”。
“没有桥就捆住了双脚,有了桥就像插上了翅膀”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没有桥和有了桥作对比。
“它模糊了此岸与彼岸,弥合了楚河汉界,改变了世界的结构,扩大了生存空间”,这是三个相同的
句式,故该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那个依偎在梓辛河中段叫作‘大元’的村庄”等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中“依偎”一词赋予了
大元村以人的特点。原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和顶真的修辞手法。故选 A。
2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分析原句与改写后的句子之间的差别,从用词、句式等角度分析原句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从用词上看,原句中的“胞衣之地”比改写后的“故乡”更具有感染力,更能表达出“我”与故乡的
血脉相连;
原句中的“依偎”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改写后的“位于”生动形象。
从句式上看,把三个写故乡特点的句子放在一起,句式上更加协调,并且将其放于句末,更加突出故
乡的特点;长短句相间,更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另外,原句中将故乡的名字点出,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五、(2021 届湖北省高三调研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
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历史尽管不长,但黄梅戏凭着优美的唱腔、鲜活的人物与通俗的故事深受广
大群众所欢迎。“树上的乌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
的江淮官话。黄梅戏妆容不同于其他剧种那样力求色彩艳丽旖旎,黄梅戏更像一株氤氲山岚,缱绻万千,
追求清秀淡雅。2006 年 5 月 20 日,经国务院批准,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见( )
A.表演以真实活泼著称,质朴细致
B.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C.有着质朴细致的表演,真实活泼
8 / 41
D.有着真实活没的表演,质朴细致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0.文中面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B
19.B
20.示例一:尽管历史不长,但黄梅戏凭着优美的唱腔、鲜活的人物与通俗的故事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示例二:尽管历史不长,但黄梅戏凭着优美的唱腔、鲜活的人物与通俗的故事深为广大群众所欢迎。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根据句式一致的特点来判断。
根据前文“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句式特点,先说的是“唱腔淳朴流畅”,采用的主谓式
短语,据此排除 C、D;再根据“以明快抒情见长”的句式是“以……见长”,可判定选 B 项正确。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黄梅戏更像一株氤氲山岚”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A.“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蜂房水涡”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D.“我寄愁心与明月”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历史尽管不长,但黄梅戏凭着优美的唱腔、鲜活的人物与通俗的故事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中有两
处语病,一是“历史尽管不长”关联词语序不当,应该把“尽管”提到句首,改为“尽管历史不长”;二
是“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句式杂糅,可改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或“深为广大群众所欢迎”。
六、(2021 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
9 / 41
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
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
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活泼
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
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爱美的
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要捂,春要
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18.下列各项中,与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B.公务员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开花。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9.下列各项中,与“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
A.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注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么?
C.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熟练?
D.哦,您,您,您就是——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少有人会留意婆婆纳。况且十有八九的人也不觉得它算花呢”,
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18.B
19.C
20.不好。原句运用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可以引发读者思考,“愣一愣”突出人的情态,表现出人
们对把婆婆纳看作花的惊讶,突出婆婆纳的勃勃生机。而改句没有这种效果。
【解析】
10 / 41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横线句说春天“拔节而长”为比拟手法中的拟物。
A.“袅娜”“羞涩”体现出拟人的手法;
B.说公务员“生根开花”是拟物;
C.“晴”运用了谐音双关,指“晴”和“情”;
D.“今宵酒醒何处”是问,“杨柳岸晓风残月”是答,运用了设问手法。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例句的破折号表解释原因。
A.表强调;
B.为语意转换;
C.表解释原因;
D.表语意中断。故选 C。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原句是“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而改句是
“少有人会留意婆婆纳。况且十有八九的人也不觉得它算花呢”。首先原句有设问,“谁会留意它呢?少
有人的”“婆婆纳算花么?”,先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再给出答案,这样效果更突出;而改句“少
有人会留意婆婆纳”只是一个一般陈述句,效果不突出;同时原句“愣一愣”属于神态描写,表现出人们
对把婆婆纳看作花的惊讶,突出婆婆纳的勃勃生机;比直接说“十有八九的人也不觉得它算花呢”更生动
形象。
七、(2021 届江苏省百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的苏堤,如一幅古雅清新的水墨长卷,融融的,润润的,仿佛刚刚画完一般。( ),一步一画,
一眸一景,帧帧撩人心扉。柳条吐芽,点点鹅黄;海棠浴露,颗颗红玉;桃花满树,朵朵云霞。樱花则一
边开,一边落,向着似有似无的风儿,飘洒着片片幽婉的情思。黄莺儿在花枝上一边跳,一边叫,像是在
寻找着什么,又像是发现了什么,不断地把新的消息告诉我。鱼儿绕着刚刚出水的几根芦草,款款游动,
时隐时现,偶尔也轻盈地跳出水来,荡出一圈淡淡的涟漪。燕子低低地掠过湖面,清越地鸣叫着,激起了
人心底一丝丝清凉的喜悦。几只野鸭子结着伴儿悄悄地从水雾中钻出来,在刚刚拂到水面的柳条下穿来穿
去。这一幅幅图画让人激起创作的冲动。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轻盈的行走和流盼的目光徐徐展开了画卷
11 / 41
B.画卷随着我轻盈的行走和流盼的目光徐徐展开
C.我行走的轻盈和目光的流盼徐徐展开了画卷
D.画卷随着我目光的流盼和行走的轻盈徐徐展开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B.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可以改成“雨后的苏堤,如一幅刚画完的古雅清新的水墨长卷。”从语义上看
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18.B
19.D
20.①原文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音律和谐,改句是长句,显冗长;
②原文将“仿佛刚刚画完一般”放到最后,更能突出苏堤在经过雨的洗礼之下古雅清新的特点;
③原文用叠词“融融的”“润润的”,具体表现出雨后苏堤空气湿润、景色宜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对苏堤的喜爱之情。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括号前的语句是说雨后的苏堤如画一般,强调的是画,所以括号内主语应为“画卷”,排除 AC。括号
后写的是随着我的游览而看到的美景,强调的是行走和目光,不是强调轻盈和流盼,且后文先写“步”,
再写“眸”,所以应为“轻盈的行走和流盼的目光”,排除 D。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和 D 项运用的是借喻;
A.运用接待,用“烟尘”“鼓角”代指战争。
B.运用的是比拟,将“霜禽”“粉蝶”赋予人的动作;
C.运用的是借代,用“樊笼”代指官场。故选 D。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首先分析原句与改句的不同之处,原句“雨后的苏堤”“融融的”“润润的”“仿佛刚刚画完一般”
12 / 41
都是短句,节奏明快,而改句“如一幅刚画完的古雅清新的水墨长卷”使长句,相对冗长;“融融的”“润
润的”使用叠词,既给人以韵律和节奏美,又强调突出了雨后苏堤空气湿润、景色宜人的特点,表达了作
者对苏堤的喜爱之情。原句将“仿佛刚刚画完一般”放到最后,有强调突出作用,“刚刚画完”可以联想
到墨尚未干,强调了雨后苏堤的湿润、清新。
八、(2021 届江苏省高三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 个新坑、3000 多年前的丝绸、500 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
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
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
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
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
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转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A
19.C
20.第一处:“古蜀国”和“我们”调换顺序;第二处:删掉“在……中”或“让”。
【解析】
13 / 41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所填句子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些文物首先是见证历史,守望沧海变迁,然后等待着人们发掘,才能
苏醒绽放,最后惊艳世界。据此排除 BCD。故选 A。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原文:拟人修辞,写古蜀文化沉睡。
A.用典,运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
B.夸张修辞,落笔可摇动五岳,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
C.拟人修辞,桃花追逐着杨花飘落。
D.互文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塞。故选 C。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主客体颠倒,应是“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在……中”“让”滥用
介词,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删掉其一。
九、(2021 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的“五味”中的“辛”味,泛指葱、姜、花椒、茱萸等蔬菜的刺激性味道。花椒、姜、茱萸是中
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辛辣调料。中国关于辣椒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明代杭州人高濂的《遵生八笺》,其中描述
了各种花卉应当如何种植,包括辣椒。“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
就意味着辣椒进入中国的最初身份,居然是观赏植物。贵州是我国率先将辣椒作为食物的地方。据 1722 年
的《思州府志》记载,贵州食盐匮乏,生计窘迫的下层民众,购买食盐所需费用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于
是他们成为了食用辣椒的先锋。由于辣椒与茱萸相比,在贮藏、种植和食用等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便
完全取代了茱萸。对于辣椒在西南官话区短时间内的迅速风行,有论者以为这与地理条件有关。这个观点
值得商榷,譬如气候条件更接近江南的江西反而嗜辣。或许,辣椒的流行是两个因素结合的结果。今天,
东南沿海一带可能仍旧是中国饮食版图上“度”最低的地区,( )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从吴语在苏、沪一带将“辣椒”称为“辣虎”,畏之如虎,便一目了然。
B.这从吴语在苏、沪一带将“辣椒”称为“辣虎”,畏之如虎,便可见一斑。
C.这从苏、沪一带的吴语将“辣椒”称为“辣虎”,畏之如虎,便一目了然。
D.这从苏、沪一带的吴语将“辣椒”称为“辣虎”,畏之如虎,便可见一斑。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
14 / 41
B.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C.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D.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D
19.B
20.去掉“由于”;“贮藏、种植和食用”改为“种植、食用和贮藏”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从苏、沪一带”做“吴语”的定语,特指这一地域的吴语,并非作状语,排除 A、B;
“一目了然”指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语境的结论是推理出来的,并非肉眼可见,排除“一目了然”,排除 C。故选 D。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划线部分“果俨然似秃笔头”运用比喻修辞,将辣椒的果实比作“秃笔头”;
A.对比将“诸越”桃李冬实和“朔漠”“桃李夏荣”进行比较;
B.比喻,将荔枝的“瓤肉”比作“冰雪”,将“浆液”的味道比作“醴酪”。
C.夸张,以“二千尺”来突出高,是夸张;
D.拟人,“有情”“含春泪”赋予芍药人的特点。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前后句不构成因果关系,故去掉“由于”;
“贮藏、种植和食用”语序不当,故应调整语序为“种植、食用和贮藏”。
十、(2021 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
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
嫔妃养生不离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
大自然将玉作为漂亮珍宝赠与人类。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
它表里如一,瑕不掩瑜;光泽滋润,刚柔相济;宁折不弯,不为瓦全;断口锋利,却不伤人;声音清越,
却不张扬。
15 / 41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尚玉的民族,在使用玉石的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石文化。
古代文人甚爱风雅,巧妙地将“玉”运用于诗文之中。诸如屈原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
日月兮齐光”、李白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龚自珍的“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
如虹”等等借玉石寄托思想与感情。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C.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玉石之国”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他的“一抓准”“一口清”绝技,他创造的整套服务经验和服务艺术,至今为全国广大商业、服务
业职工学习和称颂。
B.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
称谓。
C.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C
19.B
20.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运用了借代修辞。
A.运用比喻,把“西湖”比作“西子”;
B.运用拟人,“不知心里事”把“山月”人格化;
C.运用借代,“桑梓”借代家乡;
D.运用夸张,“深千尺”夸张潭水之深。故选 C。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16 / 41
文中“玉石之国”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A.特殊含义;
B.特定称谓;
C.引用;
D.表示讽刺、否定。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结构混乱,“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中途易辙,把“自”提到“中国”前面;
第二处语序不当,“发扬和传承”逻辑顺序错误,应该为“传承和发扬”。
十一、(2021 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
牌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
膀轻微地簌籁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
多么可怜呀!
她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
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
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乎像丝一样细的脚。可
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翔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
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
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
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啊人……”我默默伫望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早晨起床,他就大声朗诵起诗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7 / 41
B.在铁的证据面前,小偷一下子没了原来的神气,连声说道:“我……我认罪。”
C.父亲奉献了一辈子,如今只留下一件军大衣挂在那里,它似在诉说着什么……
D.看着雪花落下来,一片,两片……不经意间,大地竟被悄悄蒙上了一层白纱。
19.比喻都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它太纤细了,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从语义上看,
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18.C
19.“白色的光”指的是内心善良的念头,它此刻清晰而又充满爱怜地促使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进行拯
救,而这种善念带给作者内心巨大的冲击力量,和圣洁的水洗涤灵魂具有相似性。
20.原句采用疑问语气,揣测中透露出怜悯和担心,后面再做补充强调,既回答了之前的疑惑,怜惜
之情更重,并且原文多处采用疑问句式,又营造出饱含细腻情感的基调。修改后的语句寡淡无味,抒情性
降低。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例句省略号的作用是“语义未尽且饱含深意”。
A.标示引文省略;
B.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C.语义未尽且饱含深意,与例句相同;
D.列举或重复词语列举的省略。故选 C。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本体是“白色的光”,喻体是“圣洁的水滴”,结合语境“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
放在手心里”可知,此时作者对弱小的生命产生了爱怜而拯救的念头,这种善念的作用与圣洁的水洗涤灵
魂具有相似性。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原句与改句比较,主要是语句语言形式的不同。原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是一个
疑问句式,强化了内心的怜惜之感;“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在问句的基础上用了陈述句,前后两句形
成呼应,怜悯之感的表达更突出。
结合全文来看,“她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它飞翔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原文多次采用
18 / 41
这种疑问句式,加强了语气,此处的句式与全文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性。
十二、(2021 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前阵子,杨扬来到春节前夕竣工交付的国家速度湑冰馆....................“.冰丝带...”.,体验了一次“非常过瘾”的速度
滑冰。
对于这个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在北京市内唯一的新建场馆,杨扬感触颇多,从在一片空地前畅想它未来
的样子,到设计图出来定名为“冰丝带”,到现在它可以随时准备开始比赛,“‘冰丝带’一步步成长起
来,我们看着它,就像看自己的孩子。”杨扬说。
往届冬奧会速滑场馆均为临时场馆,赛事结朿以后便被取消或成为展馆,而“冰丝带”将成为永久国
家速滑馆,未来还将成为青少年速度滑冰培养基地,以及教练员、裁判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基地,为
老百姓‘上冰’提供专业条件,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杨扬认为,体育已从原来“偏竞技”和“为国争光”,扩展到了现在的“为老百姓服务”,这样的巨
大变化为体育发展带来了机遇。
杨扬是我国冬奥第一枚金牌获得者,多年来致力青少年冰雪返动人才的可持续培养,尤其是推广冰雪
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在她看来,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已经大不一样,“我们那时候是‘运动’
选择我们,选择有天赋的孩子参与这项运动,现在大多数人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句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B.日本法西斯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杀害了许多无辜群众。
C.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D.体育已从原来“偏竞技”和“为国争光”,扩展到了现在的“为老百姓服务”。
19.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0.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在表达上有欠妥之处,请仔细阅读,联系上下文,写出修改后最恰当的语句。
【答案】
18.B
19.A
19 / 41
20.杨扬是我国第一枚冬奥金牌的获得者,多年来致力推动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青
少年冰雪运动人才的可持续培养。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冰丝带”为特定称谓。
A.是对叫声的引用,表引用。
B.“三光政策”属特定称谓,与加点句引号作用相同。
C.“插曲”是特殊含义。
D.表示突出强调。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结合“一步步成长起来”“就像看自己的孩子”分析,把“冰丝带”比作孩子,而且赋予人的特征,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
A.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运用拟人、比喻修辞。
B.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运用拟人手法。
C.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管弦”代指音乐,运用借代手法,
“主人下马客在船”,运用互文修辞。
D.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运用比喻修辞。故选 A。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序不当,“第一枚”“冬奥”都修饰“金牌”,小范围“东奥”应该最接近中心语,应该改为“第
一枚冬奥金牌”;
“推动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之间的递进关系不当,
应该先是说“推动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后面说“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的可持续培养”。
十三、(2021 届辽宁省抚顺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黄金的价值赋予金色以华丽、高贵、神圣等象征意义。而古老的紫禁城始终能够绽放出金
光闪闪的光芒,无不与黄金材料性能密切相关:不仅黄金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且氧化速度非常慢,
稳定性非常强,可以长期保持光芒,这样一来,建筑物无论历经多长时间,始终金光闪闪。而黄金应用于
紫禁城古建筑的做法,则为我国古代传统贴金技术的体现。( )。此时的金箔具有很强附着性,利
用特定的材料可将其贴在建筑构件的表面,并保持长久不脱落。作为贴金的材料,金箔的加工要求极其苛
刻。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把一块金“疙瘩”打成 0.12 微米厚的薄片,需要两个人面对面打上万次。
20 / 41
经捶打出来的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将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成极薄的金箔片,这就是贴金
B.贴金用的金箔片极薄,是用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而成的
C.所谓贴金,即将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成极薄的金箔片
D.贴金须用极薄的金箔片,用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C.(荔枝)叶如桂,冬青。华(花)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D.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C
19.B
20.不仅黄金”应为“黄金不仅”;“保持光芒”应为“保持光泽”或“散发(放射)光芒”;“稳
定性非常强”应在“氧化速度非常慢”之前。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括号前说“我国传统贴金技术”,故括号内语句应介绍什么是“贴金”;括号后介绍“此时的金箔”,
故括号内语句宜以“金箔”结尾。据此,C 项最恰当。故选 C。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句“薄如蝉翼,软似绸缎”为比喻。
A.借代,“朱门”代指富贵大户。
B.比喻,“浮云”喻指“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
C.排比。
D.拟物,“放”“春愁”。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主语“黄金”后面;
21 / 41
“保持光芒”搭配不当,应为“保持光泽”或“散发(放射)光芒”;
“氧化速度非常慢,稳定性非常强”语序不当,“稳定性非常强”是“氧化速度非常慢”的原因,故
“稳定性非常强”应在前。
十四、(2021 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却是乾隆康熙所赐,在老街度过岁
月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 ),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特角旮晃的小店中。老
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老街家里打一口井,就能挖透几个朝代。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
一个用铁锨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却拍倒了一段土墙。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隋朝古城墙被他拍倒
了,重点国家保护文物。老街以前的私整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成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
着尊师重教的传统。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小店的常客 B.他们的诗集文集
C.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 D.晃着潇洒的身影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C
19.B
20.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说他们是小店的常客,但这些人是古代之人,不可能出现在现代的小店中。
B.小店不可能都是书店,不可能都摆上诗集文集。
C.语境中强调的是小店的招牌老,本项说招牌楹联是他们题写的,体现出该特点,故只有 C 项符合要
求。
22 / 41
D.说他们在小店晃着潇洒的身影,但这些人是古代人,不可能出现在现代小店中。故选 C。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句子说“打一口井,就能挖透几个朝代”,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了老街的古老。
A.把露水比喻成珍珠,月亮比喻成弓,运用比喻手法。
B.说高楼百尺之高,伸手就可以摘到星辰,夸大了楼的高度,是夸张。
C.本句采用对偶修辞手法。
D.自问自答,采用设问手法。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句有一处语病,为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中,领属性应放在最前,故“国家”应位于“重点”前。
十五、(2021 届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博物馆说》网络短视频推广活动正式上线。143 期短视频,可谓是全国 143 家顶级博物馆、美
术馆方队的首次集体亮相。各馆精心选择 1 件(组)馆藏经典文物,讲述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精神、
当代价值,并通过主流媒体形成传播矩阵,让博物馆之声深入人心。
近些年,( ),以文物为主角的荧屏视听节目层出不穷。《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
国宝会说话》等,以各具特色的内容和形式,引来网友点赞,让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蔚然成风。《博
物馆说》栏目的重磅上线,无疑让更多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美术馆和重要文物走到大众面前,为
“文博热”又添一把火。
通过屏幕,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各地珍贵文物,更可以由此见人、见馆、见中华文明、见中国精神。中
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郑起的军号》,作为战争年代的珍贵见证,蕴含
着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精神密码;中国美术馆藏方增先中国画《粒粒皆辛苦》,表现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将人们拉回历史现
场,为观众不仅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激起共鸣与共情。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文物“活”起来,成为社会和文博界的热点话题
B.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文博界乃至社会的热点话题
C.社会和文博界的热点话题是文物“活”起来
D.文博界乃至社会的热点话题是让文物“活”起来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3 / 41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昔日穷得揭不开锅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D.钱钟书《围城》里说:打呼噜像放长线的风筝。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B
19.D
20.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不仅为观众
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引发共鸣与共情。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联系括号前后内容看,文段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事,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
CD;A 中“社会”比“文博界”范围大,应当放到“文博界”后面并用“乃至”连接,排除 A。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添一把火”是比喻。
A.“百丈冰”“万里凝”是夸张;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夸张,“吞”是比拟;
C.“揭不开锅”是借代;
D.“像放长线的风筝”是比喻。故选 D。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语序不当,应为“将人们拉回历史现
场,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不仅”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放到“为观众”前面;“激起共情”搭配不当,
应改为“引发共鸣与共情”。
十六、(福建省 2021 届高三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筷子,古称“箸”,被看作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出现的
箸,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明清时,民间将箸“呼为筷子”,
筷子这个名称沿用到现在。今天,筷子是国人最普通的日常餐具之一,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它。
( )筷子通常方首圆足,既方便使用,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宇宙观。它多次出现在历代
文人的文学作品中。元代周驰《箸诗》云:“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诗人托物言志,抒发了即使遭
24 / 41
受谗毁也不舍弃正直品质的情怀。筷子在民俗、礼仪活动中的应用也很普遍。一些地方在举行婚礼时,长
辈会以红绳系一双红筷送给新人,寓意成双成对,生活快乐。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筷子不仅仅是寻常之物,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筷子不仅仅是寻常之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筷子虽为寻常之物,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筷子虽为寻常之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中存在的语言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写出修改后的语句。
【答案】
18.D
19.C
20.示例一:箸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
用密切相关。
示例二: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箸的出现,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
相关。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筷子通常方首圆足,既方便使用,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宇宙观”可知括号要表达的是:
筷子很普通,但是蕴含深意,再来看四个选项的关联词。
A.“不仅仅……还……”为递进关系,连接的应该是同一性质的词语。而“寻常之物”和“丰富的文
化内涵”应该存在转折的关系,排除 A。
B.“不仅仅……却……”语句不通顺,排除 B。
C.“虽……更……”在这里,“虽”表示让步,而“更”表示递进,不符合语境,排除 C。
D.“虽……却……”表示一种转折的关系,符合“寻常之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关系。故选 D。
25 / 41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的句子“生活快乐”中的“快”与“筷”谐音,运用语意双关的手法。
A.运用对偶和比拟的修辞。
B. “护田”与“排闼”为用典。
C.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
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
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D.运用拟人的手法。故选 C。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在原句“在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箸,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
切相关”中,“与”作为连词,前后的词性应该一致,由原句连接了“箸”、“……的出现”以及“……
的使用”可知,词性不同,可修改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箸的出现,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
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
“与”还可以作为介词,可修改为:箸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
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
十七、(广东省 2021 届高三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运河老了,一个衰老的生命总是喜欢选择沉默的。它或者就这样老去,直至死亡,像世界上绝大多
数中世纪的伟大建构那样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之中,成为后人永远的追忆与凭吊;或者在冷落中等待——等
待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崭新时代,( )。那么就等待吧,对于一个经历了二千四百多年的伟大生命来说,
这次的等待大概不会太久。
又一个黄昏莅临了,木叶萧萧,衰飒如诉,古运河上弥漫着美丽的伤感。帆船从远方驶来,一群燕子
殷勤地追逐着桅杆,几千年以前它们就是这样追逐的,从江南追逐到蓟北,又从蓟北追逐到江南。夕阳的
佘晖下,你渐渐看清了航船的每个细部:油亮发黑的船板,被磨出了金属般质感的舵柄,高大的帆篷上缀
满了补丁,有如一位浪迹天涯的独行客,破旧的衣衫上扑满了秋风。这条古老的航道,它驶过了数千年的
神话和传奇、哲学和史诗,现在又无怨无悔地向你驶过。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时候大运河不仅被带来了新生,中华民族也被带来史无前例的腾飞
B.那个时代不仅会给大运河带来新生,也将给中华民族带来史无前例的腾飞
C.那个时代不仅会给大运河带来新生,中华民族也被带来史无前例的腾飞
26 / 41
D.那时候大运河不仅被带来了新生,也将给中华民族带来史无前例的腾飞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B
19.C
20.在这条古老的航道上,它驶过了数千年的神话和传奇、哲学和史诗,现在又无怨无悔地向你驶来。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根据前面“崭新时代”来看,后面陈述主体为“时代”前后衔接更连贯,因此排除 A、D;而 C 项后面
分句主语又变成了“中华民族”,前后不一致,排除 C。
选择 B。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例句与 C 项均使用拟人手法;“无怨无悔”“溅泪”“惊心”都是拟人。
A.对偶。“潮平”对“风正”;“两岸阔”对“一帆悬”。
B.夸张;“扪参历井”,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为夸张。
D.比喻。把雪花比作梨花。故选 C。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根据上,“它”应是指帆船,划线句子的“它”成了“古老的航道”,不合逻辑。加上介词,让“古
老的航道”作状语即可:在这条古老的航道上,它驶过了数千年的神话和传奇、哲学和史诗,现在又无怨
无悔地向你驶来。
十八、(河北省石家庄市 2021 届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
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
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
27 / 41
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
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
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
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
荷叶的清香。“蝉嗓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
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季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
B.“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
C.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了。
19.下列各项中,和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是大快人意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
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18.B
19.C
20.原句采用感叹句的形式,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与上文“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的
自豪情绪更和谐;而改句只是一个普通陈述句式,表达不出强烈的情感。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季荷”表特定称谓。
A.表讽刺、否定;
B.表特定称谓;
C.表强调;
D.表引用。故选 B。
28 / 41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划线句描写荷花“迎风弄姿”“睥睨一切”,是拟人。
A.借代,“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B.对偶,“足蒸”对“背灼”,“暑土气”对“炎天光”;
C.拟人、比喻,“无才思”“惟解”是拟人;“雪”是比喻;
D.比喻,把“雪”比作“梨花”。故选 C。
20.本题考查学生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原句是“岂不大快人意也哉”,改句是“这是大快人意的”。从句式和语气上来看,原句采用感叹句
式,用“岂不……哉”的语气,表达强烈的自豪情感,与上句“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的自
豪情感一致,上下文衔接更和谐;而改句只是一个陈述句式,表达的情感并强烈,不能与上文的语气相和
谐。
十九、(湖北省十一校 2021 届高三联考)
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 4 个行
政村,11 个自然寨等组成,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
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展到山脚,鳞次栉比,气势磅
礴。白水河迢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 )。
在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特别令人心驰神往的是:这里有作
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承载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这是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文化名
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连通两岸的是五座风雨桥,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B.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白水河被装点得更加秀丽
C.白水河被连通两岸的五座风雨桥装点得更加秀丽
D.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19.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冒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会上,李书记指出: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B.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但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
29 / 41
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D
19.A
20.①将“包括……等组成”改为“由……组成”或将“等组成”删去
②将“最大的世界上”改为“世界上最大的”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前面两句分别以“吊脚楼”“白水河”为陈述对象写了各自特点,此处也应以“五座风雨桥”为陈述
对象来写其特点,故排除 AC。
且与上文主谓句式保持一致,中间不能换主语,故排除 B。故选 D。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冒号表示提起下文。
A.与原文都表示提起下文。
B.冒号表示总结上文。
C 与 D 都是用在总说性的话语后面表解释。故选 A。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将“包括……等组成”句式杂糅,改为“由……组成”或将“等组成”删去
②将“最大的世界上”语序不当,改为“世界上最大的”
若是把修改后的句子完整写一遍亦可。
二十、(湖南省 2021 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驻地附近,有条小巷子直通孔雀河,走路十分钟就到了。来到库尔勒之后,我常去的一个地方,
就是孔雀河边。孔雀河富有诗意是一个名字,河水源头源自博斯腾湖。再往上追溯是开都河,水源是天山
雪水。博斯腾湖水穿过铁门关峡谷,流经库尔勒,一年四季川流不息。孔雀河横穿库尔勒市区,犹如一条
玉带。在新疆,像库尔勒这样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的城市极为罕见,孔雀河成了最美库尔勒市区的风
景线。
天天从孔雀河边经过,我就想,它是怎么进入库尔勒市区的,又流向哪里呢?周末,我和几位同事相
约去一探究竞。我们从下游一路溯流而上。( )。至中游时,河道有落差,河水忽而湍急,忽而平缓。
30 / 41
越往上走人越少,两岸草木变得繁茂。终于走到闸口,但见壮观的河水、闸口呼啸喷涌而出,气势磅礴,
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C.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下长。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孔雀河水面宽广,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下游平静如镜
B.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下游的孔雀河水面宽广,平静如镜
C.下游平静如镜,水面宽广的孔雀河,清风徐来,碧波荡漾
D.下游的孔雀河水面宽广,平静如镜,清风徐来,碧波荡漾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B
19.D
20.示例:孔雀河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河水源自博斯腾湖(河水源头是博斯腾湖)。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孔雀河横穿库尔勒市区,犹如一条玉带”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孔雀河”比喻成了
“玉带”。
A.‘晴’与‘情’同音,是谐音双关。
B.比喻修辞。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C.借代修辞,“白发”代指老年。
D.夸张修辞,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多么深重。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上文的“我们从下游一路溯流而上”,此句就与"下游"相衔接,所以 AB 两项不恰当;C 项句式不
一致,且应先写“水面宽广”,然后才是“平静如镜”。故选 D。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题主要有两处错误;一处语序不当,将“孔雀河富有诗意是一个名字”改为“孔雀河是一个富有诗
意的名字”;一处重复啰唆,要去掉“源头”,或把源自改成“是”。
31 / 41
二十一、(湖南省六校 2021 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正有真情实感的创作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在当今时代,一些写实主义油画家获取图像极为便捷,
( ),这样创作的作品就会变得程式化、冷漠化,难以打动人心。黑格尔认为,形式只是内容的容器。
有才能的艺术家要走进生活,亲近人民,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感人作品。
文艺工作者要承担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时代责任。几千年前,这种责任就已经被我们的先辈意识到
了,并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质兼优的格局与审美。如今,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
帜,用鲜明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否定和批判的,使人们树立和坚持
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丢掉了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中
去感悟的环节
B.没有将艺术的根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丢掉了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
中去感悟的环节
C.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中去感悟
的环节被丢掉了
D.没有将艺术的根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中去感
悟的环节被丢掉了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B
19.A
20.示例: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责任,并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质兼优的主张。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32 / 41
括号前语句的主语是“一些写实主义油画家”,而“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的
主语是“艺术的根”,与括号前语句的主语不一致,据此排除 AC 两项;BD 项的主语一致,都是“一些写
实主义油画家”,而 D 项后半句改换了主语,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将“形式”比作“容器”。
A.比喻,把“春风”比喻成了“剪刀”;
B.拟人,“看”字赋予山人的情态;
C.夸张,“接天”是夸张;
D.借代,以“朱门”代指豪门之家。故选 A。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偷换主语,“并提出了……的主语应是“我们的先辈”,而不是“这种
责任”;二是搭配不当,“提出”不能与“格局与审美”搭配。所以句子可修改为:几千年前,我们的先
辈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责任,并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质兼优的主张。
二十二、(湖南省长郡十五校 2021 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 世纪后,机器与人类协同创作的情况日益普遍,各种写作软件( ),用户只需输入关键字就
可以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作品。对于这些人工智能的作品,人们的评价并不高,更倾向于视为一种由机器
或算法完成的文字游戏。它可以模仿逼真,可以快速组合,可以在技能和信息掌握方面超过真正的艺术家,
甚至大量生成具有诗或艺术形式的东西,但在自我意识、自我情感方面的天然缺失,导致它的作品从根本
上讲就不是其自我情感、自我意识的表达。
诗是思想情感的表达,而思想情感又是因生活而起的。生活的前提是生命,是包括思想情感、意识在
内的生命。生命的展开就是生活,生活是生命的体现。人工智能,显然没有生命、没有生活、没有思想情
感,它所具有的是算法,是模拟,是生成,是通过算法来模拟诗人 的作品所生成的文字。现在的人工智能
所生成的文字还多有不通之处,但未来的人工智能肯定会生成各种合规的甚至生动的文字。单从字面来看,
这些文字也会具有其字面的意义。但一旦用上“( )”的标准,这些作品就可能现出( ),丧失被
称为“作品”的资格。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层出不穷 文学审美 原形
B.层出不穷 知人论世 原形
C.不胜枚举 知人论世 原型
33 / 41
D.不胜枚举 文学审美 原型
19.对上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排比、双关、对比 B.对偶、顶真、双关
C.排比、顶真、对比 D.对偶、顶真、对比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B
19.C
20.(示例)它可以逼真模仿,可以快速组合,可以大量生成具有诗或艺术形式的东西,甚至在技能
和信息掌握方面超过真正的艺术家,但在自我意识、自我情感方面的天然缺失,导致它的作品从根本上讲
就不是其自我意识、自我情感的表达。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
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语境是说“21 世纪后,机器与人类协同创作的情况日益普遍,各种写作软件”不
断出现,使用“层出不穷”,“层出不穷”不仅突出多,还与前一句的“日益”相吻合,所以更合适。
第二空,“知人论世”,原指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他的时代背景,后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
世事的得失。前后语境都是突出人工智能作品缺乏人的情感意识,缺乏生命力,故可推出“知人论世”比
“文学审美”更合适。
第三空,“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原形”,本来面目。语境是说这些作品的本来面目,应使用“原形”。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它可以模仿逼真,可以快速组合,可以在技能和信息掌握方面超过真正的艺术家”“它所具有的是
算法,是模拟,是生成,是通过算法来模拟诗人的作品所生成的文字”是排比;
“诗是思想情感的表达,而思想情感又是因生活而起的”“生命的展开就是生活,生活是生命的体现”
是顶真;
“现在的人工智能所生成的文字还多有不通之处,但未来的人工智能肯定会生成各种合规的甚至生动
的文字。单从字面来看,这些文字也会具有其字面的意义”将现在的人工智能所生成的文字和未来人工智
能生成的文字进行比较。
34 / 41
没有双关、对偶。故选 C。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可以模仿逼真”语序不当,“模仿逼真”和“快速组合”应该结构一致,应为偏正结构,
故改为“逼真模仿”。
第二处,“可以在技能和信息掌握方面超过真正的艺术家,甚至大量生成具有诗或艺术形式的东西”
语序不当,“甚至”表递进,后者比前者应更进一步,将两处内容互换,改为“可以大量生成具有诗或艺
术形式的东西,甚至在技能和信息掌握方面超过真正的艺术家”。
第三处,“自我情感、自我意识”语序不当,应先“自我意识”,再“自我情感”。
二十三、(江苏省镇江市 2021 届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海就像真的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它澄碧一色,无边无际。一旦跳入其间,你
立即成为草芥,沉浮于汹涌的浪涛之间,怎么泅得出来?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
开书本,似乎都在享受优雅,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数( )时光的游戏,而自己还深感欣慰。
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书目,以防止在阅读领
域里价值观( )。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 )的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
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已经自立,阅读成了他们与阅读对象之间的一个“能量交换”的过程,选择的重任主
要靠自己来完成。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感觉极好,为什么要
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①__________,就要细细品味。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
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密友?( )的有几个,也就够了。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不难理解,却不易
做到,因为在阅读时,我们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我们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其实,即便是公认的世界
名著,年少时老师说必须读,到了中年发觉某本名著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②____________。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抛撒 迷失 启发 推心置腹 B.拋撒 迷茫 启蒙 肝胆相照
C.抛掷 迷失 启蒙 推心置腹 D.抛掷 迷茫 启发 肝胆相照
19.下列选项的句子中依次填入①②两处,内容最为贴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A.一旦找到好书 就要回归阅读的初心
B.一旦找到好书 就有权选择拒绝阅读
C.既然有了感觉 就要回归阅读的初心
D.既然有了感觉 就有权选择拒绝阅读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一旦跳入其间,你便沉浮于汹涌的浪涛之间,泅不出来。”从
35 / 41
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
18.C
19.B
20.①原文以“草芥”喻读者,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读者之渺小,更能有效地衬托书海之浩瀚。②原文
使用反问句,强调跳入“书海”之后难以“泅出”,语气更为强烈。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近义词语、成语的能力。
“抛撒”:丢弃散落;“抛掷”丢弃;弃置。在文中修饰“时光”,不能用“散落”的含义,应用“抛
掷”。
“迷失”:迷惑弄错;分辨不清(方向、道路等);“迷茫”: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没有方向感;前方道路虚无缥缈。文中修饰“价值观”,应取“迷惑弄错”之意,故用“迷失”。
“启蒙”: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启发”:开导其心,使之领悟。文中语境是这种做法“主要
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年轻人的引导,应取“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之意,因此应用“启蒙”。
“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语境中形容
有亲密关系的“朋友”,因此取能“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的含义,以表示亲密的关系。应用“推心置腹”。
故选 C。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第一空:前一句“感觉极好”这种感觉是对“书”的;后一句“细细品味”的对象也是“书”。因此,
所填的句子应含有“书”,故排除 CD。
第二空:前一句“到了中年发觉某本名著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这意思是书适不适合自己的问
题,如果不适合,可以选择不读,跟“阅读的初心”无关。故排除 A。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文“你立即成为草芥”句运用比喻修辞,而题干的改句没有比喻修辞,原文以“草芥”喻读者,紧
承“书海就像真的海”,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读者之渺小,更能有效地衬托书海之浩瀚。
第二处不同是原文“怎么泅得出来”,用的是反问句,改句“泅不出来”为陈述句,从句式上看,原
句的语气更强烈,强调跳入“书海”之后“泅出”是不可能的,语气更为强烈,抒情性更强。
二十四、(辽宁省 2021 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 年 2 月 7 日上午 10 点,南京高淳环湖线花山大桥拱塔顺利实现合龙。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环湖
36 / 41
线花山大桥主塔的合龙,标志着环湖线建设取得又一重要阶段性进展,预计 2021 年 10 月即可建成通车。
环湖线为南京市重点工程,( )“心形”拱塔高度达 83.2 米左右,巨大的 42 段钢结构拼接而成,
在空中完成一个弧形。从远处看,既像一个“心形”,又像一面风帆。环湖线工程还把固城湖西侧水慢城
和东侧蒋山、花山等串景成线,形成完整的环湖旅游路线。而“心形”结构的花山大桥将成为这条线上的
网红地标。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中花山大桥主桥结构外形特殊,主塔采用斜靠式“心形”拱塔造型。
B.其中花山大桥采用斜靠式“心形”拱塔造型的主塔,主桥结构外形特殊。
C.其中花山大桥主桥结构外形特殊,采用斜靠式“心形”拱塔造型的主塔。
D.其中花山大桥主塔采用斜靠式“心形”拱塔造型,主桥结构外形特殊。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绿杨烟处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D.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
18.A
19.C
20.①删除“左右”;②在“巨大”之前加上“由”;③“完成”改为“形成”。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话题一致性原则,从后面语境“‘心形’拱塔高度达 83.2 米左右”可知,此句话句末应落在“‘心
形’拱塔”上,排除 BD;采用“‘心形’拱塔”的主语是“主塔”,不是“主桥”,排除 C。故选 A。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比喻,把“拱塔造型”比喻为“心形”和“风帆”。
A.拟人,将羌笛和杨柳作为行为的主动方和被动方,将羌笛的声声“怨”,表达了诗人的情绪;“度”
字则赋予了春风人性化的动作。
B. 拟人,“闹”字将春光拟人化。
C. 比喻,将“春风”比作“剪刀”。
D. 对比,“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均为对比。故选 C。
37 / 41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成分赘余,“达”和“左右”矛盾,删除“左右”。
第二处,结构混乱,画线句主语为“心形”拱塔,在“巨大”之前加上“由”。
第三处,搭配不当,“完成”与“弧形”不能搭配,应改为“形成”。
二十五、(重庆市八中 2021 届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思念是一种享受。比如,①闷热如煮的夏日里,忆起冬日飞舞的雪片;或是在冰河封冻的严冬,突然
记起百花争艳的春天,都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一丝慰藉。
思念有个前提:____a____。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②人类逐渐无所不能,宇宙飞船可以
载人登上月球,笔记本电脑任你访问名山大川,天与地之间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
多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衡量,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撕裂了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古
代诗词中的“长相思”,来自于“久离别”。余光中《乡愁》的诗章,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
离别”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③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感情田园中的绿阴会褪色的。没有精神
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质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了。
当然,____b____,我们常为生在这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给了我
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
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
挂,化为宇宙间之乌有。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画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B.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
C.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
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D.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呜叫。
19.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比喻 ②排比 ③借代 B.①比拟 ②夸张 ③借喻
C.①比喻 ②排比 ③借喻 D.①比拟 ②夸张 ③借代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
38 / 41
18.B
19.B
20.a 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 b 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多方便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破折号作用与选项 B 中的都为补充说明;
A.为递进;
C.为语意转折;
D.为解释说明。故选 B。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①句中“百花争艳”运用了比拟的修辞。
②句中“方寸之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③“感情田园中的绿阴”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宇宙飞船可以载人登上月球,笔记本电脑任你访问名山大川,天与地之间距离浓
缩到方寸之间”“就是因为‘久离别’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可知,后文论述“天与地之间距
离”“久离别”,涵盖了时间和空间,因此第一空填写“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
第二空,前句是领起句,根据后文“我们常为生在这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
笔记本电脑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可知,后文论述电子时代给人们带来的边界,因此填写“电
子时代给予我们许多方便”。
二十六、(重庆市 2021 届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问一号”是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
的名称。[甲]这是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三大任务。[乙]火星环绕任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制动捕获”——通过发动机降低探测器的速度使其
能够被火星引力捕获。“制动捕获”被形象地称为高难度地“踩刹车”。难在哪里?[丙]踩早了,速度降得
过低,就会撞上火星;踩晚了,就不能被火星引力捕获,因而溜掉。在捕获过程中,探测器发动机的点火
时机、时长都必须分秒不差,才能进入理想的捕获轨道。如何判断探测器是否降至目标速度,如何监测发
动机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自主更新刹车参数,都是研制团队要攻克的难关。[丁]值得庆祝的是,目前,
探测器已经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39 / 41
18.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四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下列各项中,对文中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 设问 借代 B.比拟 设问 排比
C.比喻 对比 排比 D.比拟 对比 借代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语意连贯的三个短句。
【答案】
18.A
19.B
20.“天问一号”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因此用
天问来命名火星探测系列的飞行器。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括号里“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是解释“绕、落、巡”的,因此括号以及括号里的内容应放
在引号外。故选 A。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难在哪里?踩早了,速度降得过低,就会撞上火星;踩晚了,就不能被火星引力捕获,因而溜掉”
是设问;
“如何判断探测器是否降至目标速度,如何监测发动机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自主更新刹车参数”
是排比;
“被火星引力捕获”是比拟。故选 B。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天问一号’是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的中国行星探测任
务的名称”共三个要点,第一点交代“天问一号”名称的来源;第二点交代“天问一号”的含义,第三点
交代命名的原因。据此将长句拆分为:“天问一号”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
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因此用天问来命名火星探测系列的飞行器。
二十七、(江苏省徐州市 2021 届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居住市廛的都市人,于群楼环绕中,看到的天空被挤成几块憋屈的碎片,眼界颇为局促。
而可可西里这样的所在,神示给人的,是一种城市人久违了的空旷之美。在这里,文明的物事只能谦
40 / 41
虚得充当陪衬和点缀。
古代文人嗜好望云。我只挑一句陶潜的——“悠悠望白云,怀古一何深。”他们眼里的白云,一律飘
荡在人境之庐,所怀之古,也无非是先世的圣人和贤者。我在可可西里望云,( )。再沉淀一些,心中
的意念萦绕于无生无死,无喜无悲; 时间在这里奇妙地失去了指针。
通透的视野,是可可西里无言的慷慨馈赠。这里的景致表面上单调乏味,事实上却在每时每刻变幻着。
那些数不清的湖泊,绝对是苏联作家普列什文美誉的“大地上的眼睛”,美不胜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心里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只有密集的云朵,只有亘古的空旷,只有无限的微茫。
B.心里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只有密集的云朵,只有无限的微茫,只有亘古的空旷。
C.心里只有密集的云朵,只有亘古的空旷,只有无限的微茫,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
D.心里只有密集的云朵,只有无限的微茫,只有亘古的空旷,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D.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只能看到一块块有限的天空”,与原文相比,哪一种表达更好?
为什么?
【答案】
18.A
19.D
20.原文好。
(1)原文用被动句式写出了一幢幢高楼直入天际、挤压天空的动态感,而改句比较直白。(2)原文
“憋屈”一词运用移情(拟人)手法,写出了群楼环绕中人的心理感受,与下文衔接更自然,改句没有情
感的融入。(3)原文“碎片”的表述突显了完整形象的割裂之态,比改句更具画面感。(两点即可)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前句“所怀之古,也无非是先世的圣人和贤者”可知,此处应该先说“心里空荡得没有可怀之
人”,连贯性更强,所以,应在把“心里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排在最前面,这样就删除 C、D 项;再根据
后句“再沉淀一些,心中的意念萦绕于无生无死,无喜无悲;时间在这里奇妙地失去了指针”可知此句是
说此时心中的感觉是微茫的,这就与“只有无限的微茫”句衔接紧密,所以“只有亘古的空旷”应排在“只
41 / 41
有无限的微茫”之前,这样就排除 B 项。故选 A。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度若飞”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现出战事紧急,跃马飞奔速度之快。
B.“人似月”“凝霜雪”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自己的妻子的面色比喻成皎月,把手腕肤色比喻成霜
雪。
C.“钟鼓馔玉”代指“豪华的生活”,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紫艳”借代菊花,“渚莲愁”运用拟人手法。故选 D。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首先要回答“原文好”,然后把原句跟改句相比,找到不同之处,分析原句表达的好处。
(1)从句式角度分析
原句采用被动句,改句采用主动句,“天空被挤成……的碎片”,是说群楼直入天际、挤压天空的动
态感,而改句就显得比较直白。
(2)从修辞手法分角度析
原句“憋屈的碎片”中的“憋屈”一词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群楼环绕中人
的心理感受。改句“一块块有限的天空”只是一般陈述,没有情感的融入。
(3)从词语运用角度分析
原句“碎片”一词突显了完整的天空形象呈现的割裂状态,更直观,具有画面感。而改句说成“有限
的天空”没有这种割裂之态,自然也就失去了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