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作文微指导:情境:写作中要记住的一个“我”的身份意识!
【问题】
不少学生写作文时,忽视了“我”的存在,也就是写作时就题论题,没有把题目中的话题结
合到自己身上来,没有理解和领会作文命题对考生“立德树人”的功能考查意图。可以这样说,几
乎所有的作文,都要把话题联系到当下时代和社会来论述,特别是要结合青年人自身实际。
【认识】
如果仔细观察总结,会发现许多作文题目在演讲、发言、倡议、主题征文中,都 会有一个明
确的主题要求,而且是“双峰”驱动,也就是“中心话题+我的责任使命”。近年作文的情境化设
置是一个方向。情境化,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相对或结合的境况。“情境化”写作,就是有
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场景,以引出一定的情境写作任务。“情境化”写作表面上看可以防止学
生宿构和套作,但从深层次看,是落实学科素养的需要。题目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
情境,要求同学们将习作任务与人生体验相结合,对同学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
清晰指示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
01 快速进入特有的情境
首先,同学们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意识:
题目的情境就是我们写作的“语境”。
我们可就 2019 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作文题目进行具体分析。Ⅰ卷作文试题“热爱劳动,从我
做起”,题目指出了一些同学和身边有的人“不愿意劳动、不理解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要
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从材料看,有具体的校园内和身边发生的“三不”现象,
这就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重点侧重于校园),关于劳动现象的认识的各种情况的综合,这一境
况就是“情境化”;从写作任务看,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演讲主题、演讲对象都有限定要求,
这一要求就是任务“情境化。”
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设置五个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中之一,准确
把握历史背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Ⅱ卷
作文试题情境意识也十分深厚。Ⅲ卷作文题目材料(漫画)给出了写作情境的任务指令——最后一
课老师的一句话“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考生必须由此展开联想引发思考。Ⅲ卷作文题
目情境更是缩小到教室内的一个场景。
2019 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这种情境化写作代表了一种趋势,短时间内会有一定的延续性。
情境就是我们写作的“标靶”。面对“情境化”作文题目,同学们一定要紧扣题目中的“情境”,
审题时要快速进入题目设定的情境中,围绕情境来展开思考。情境意识不浓,叫你搬砖你搬瓦,脱
离或抛开情境另搞一套,是非常不明智的。
如下面这道作文题:
今年春节,顾氏家族成员从各地回到老宅,欢度新年,畅叙亲情。
大太爷爷一家四代同堂,都住在老宅,大太爷爷早年以画像为业,儿子开照相馆, 孙子经营影楼,曾孙女
开发了一款美图软件,在网上爆红,
二太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儿子是大庆油田的技术员,孙女改革开放之初到深圳创业,曾孙正在亚丁湾执行
护航任务。
三太爷爷年轻时到旧金山打拼,儿子在当地开了个小超市,孙子娶了当地的姑娘,曾孙 Peter 今年 18 岁,
中文名字叫顾念祖,第一次随父亲到中国探亲祭祖。
顾念祖把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和家族历次团聚的照片传到网上,这些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诉说着
家族的故事。他留言说这次聚会给了他许多温暖和感动,他对顾家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
顾氏家族是无数中国家族的缩影。每个人都在谱写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历史都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国家
的发展。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篇文章, 回应顾念祖的留言,帮助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
这是一道标准的“情境化”作文题,同学们在写作时不能抛开顾念祖家族的具体“情境”,另
起炉灶谈中国的家族文化。情境化在文中要有三个突出:一是要从 18 岁的顾念祖“第一次随父亲
到中国探亲祭祖”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二是要结合其三位太爷爷的家庭历史变迁移情况,对其家
族历史进行解读;三是要回应顾念祖的留言,给他讲讲中国的家族文化的精髓,引申出家族文化的
核心——家国情怀,让顾念祖在这次寻根之旅中“念祖”,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
祖国。
例 1:亲爱的念祖,你们的家族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历史发展缩影,你的家庭成员演绎着
动人的家国情怀。你二太爷爷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参加抗日战争,以赤子之心保家卫
国。你二太爷爷儿子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穷二白的历史时期,战斗在大庆油田,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贡献青春智慧;还有你二太爷爷的孙女改革开放之初到深圳创业,曾孙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他们同样投身时代港湾,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家庭文化是什么?二太爷爷的一家给了你答
案,那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那就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家国情怀。
2.清楚认识特殊的身份
其次,同学们要牢固树立一个身份意识:
题目的任务情境给我们设定了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在习作中“我”是谁?“我”
又要面对谁?
以 2019 年全国Ⅲ卷作文题为例。题目中的漫画就是写作情境,属于校园生活现象类任务情境
化作文。漫画所展示的是毕业前最后一课的动人画面,每个考生都刚刚经历,都有切身的情境体验。
题目的任务情境给考生设定了一个特定的身份,一名即将毕业离开高中课堂的高中生,这就是写作
时“我”的身份。而“我”又要面对谁呢?当然首先是老师,然后由老师想到自己,想到同龄人。
主题就是如何铭记师恩,如何肩负使命再出发,如何向老师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当然,也可以变
换视角,从老师的角度、以老师的身份来写,比如“记住你的样子,祝福你的未来!”,从而表现
出教师的伟大、精神的高贵,突出“师恩难忘,成长有我”的主题。
“情境化”写作要求同学们在一定的情境中,记住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角色,以什么样的口吻,
对什么样的人,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比如,写信,你的身份是什么?信是写给谁的?写演讲
稿,你的身份是什么?你面对的听众是谁?写倡议书,倡议人是谁?倡议的对象范围是谁?明确身
份意识,就可以强化写作时的具体情境,完成写作时的任务情境:我是谁?面对谁?说什么?
如下面这道作文题: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
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说,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
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还有人认为,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
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
与建议。
这是 2019 年 12 月初第二批全国新高考改革省份和地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的第一
次模拟考试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题目给出的情境来自校园生活实际,而且与学生生活紧密相
关,“手面到底能不能进校园?”这个话题是热点,很受学生、老师和家长关注。“在学生、教师、
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题目特别强调了写作身份。三种不同身份,意味着说话表达的方式不一样。
例 2
各位家长,同学们:
作为老师,我认为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玩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
力…… (《别让手机消磨了青春》)
例 3
尊敬的老师和家长们:
作为学生,我认为手机可以进校园。没错,正如刚才老师所说,手机有很多危害,但那是玩手
机,是对手机的不正确使用造成的。正如不能因为凶杀的存在,就没收所有的菜刀;也不能因为车
祸的发生,就销毁一切车辆。关键在于怎么使用,使用得当,不仅不会 影响,反而会促进学
习。 (《别把手机妖魔化》)
例 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孩子们:
作为家长,其实我对手机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怕孩子光玩耽误学习,熬坏了眼睛;另一方面,
又希望他们能利用手机学习,当然还有感情上的联系……
(《爱恨交织 恨比爱多》)
上面演讲的开场白,先都各自亮明身份,简单直接;然后从这一身份出发,谈自己对“手面到
底能不能进校园?”的看法。
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身份要求。身份不同,但我们只要有牢牢的身份意识,就
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且看下面这道作文题目:
请你从《包身工》里的“芦柴棒”、《药》里的夏瑜、《记念刘和珍君》里的刘和珍、《沁园春·长沙》里
描述的某位革命进步学生这四个人物之中,选择一个人物,想象他通过时空隧道穿越到今天的中国,在对当前社
会生活尤其是青年人的学习生活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参加你所在学校 2019 年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活动
并发表主题演讲,请你为他写一篇演讲稿。
例 5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夏瑜,就是鲁迅先生在《药》中提到的夏家的孩子。很荣幸能参加贵校纪念五四运动一百
周年活动,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寻药华夏,不枉少年”。
这道作文题目,出题人煞费苦心创设了“芦柴棒”、夏瑜、刘和珍、革命进步学生等不同情
境人物,让他们穿越时空,从课本中来到校园,来一场主题演讲。初看起来写作有些难度,但是同
学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人虽然身份不同,但是他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结合每个人
物的人生遭遇实际(情境化表现之一),站在他们的角度,让他们面对全体师生,以他们的的眼光
来说说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活动的感想(情境化表现之二),所指向的主题还是“青年、时代与
爱国主义”。可以这样说,这道作文题目的最大亮点,就是情境化写作中人物身份的创新性。例 5
中的开篇别开生面,让人耳一新。
3.时刻不忘特定的任务
最后,同学们要牢固树立一个任务意识:
题目给我们设定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境任务?在“我”是谁、“我在哪里”“我”
要面对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想一想,“我”要写些什么?
以 2019 年全国Ⅰ卷、Ⅲ卷作文题为例。Ⅰ卷写作任务的情境化,表现为不能泛谈劳动的重要
性,要结合中学生“三不”(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尊重劳动)现象有针对性地发表看法,
通过对劳动认识的偏差、错误态度的指正,引导中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
弘扬劳动精神。Ⅲ卷材料(漫画)给出了立意的任务指令——“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作不
能离开漫画内容和寓意信马由缰,这寓意更蕴含在老师的“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一句话
中,这句话蕴含着老师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不舍与期许,由此可以解读出老师奉献精神、责任意识,
以及给考生(学生)自己留下的感慨和影响,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
如下面这道作文题:
教育的幸福,首先在于能够培育出懂事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今年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某
中学考点外,一个身着黄色 T 恤的高个男孩,走到母亲跟前,突然跪下来,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
反应不及的母亲一下子被这幸福懵住了,双手抱住孩子的头哭了出来。原来为了儿子,母亲李女士停掉了服装生
意,专门陪读陪考……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此事对即将步入高三的你一定有所触动,请给你的父母或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校拟组织高三年级举办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作为演讲选手,写篇演讲稿。
如果你是现场的目击者,会引发你哪些感触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次作文的主题是“感恩和珍惜”,写作任务三选一。第一个任务,针对材料中的事件给老
师或父母写一封信,这信件之中应是表达对老师和父母的感恩之情,感谢老师这些年的教导,感谢
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二个任务,要讲清“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对谁感恩和怎样感恩”。第
三个任务,以现场的目击者身份来写,这就需要考生先简述事件,并对事件中的男生做法进行评价,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谈自己的感受。无论是选择完成哪一种任务,都要“切合身份,贴合背景”。
例 6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的价值。诗人艾青写到:“为什么我
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这个原本该
走入研究生院的大学生,却义无返顾的从繁华的城市走进了大山。让他做出这一抉择的理由是那样
简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徐本禹用他感恩的心,为大山里的孩子铺就了一条爱的道路,点燃了贫
穷和希望,完成了他的职责,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这一段话,引用了艾青的诗句和感动中国人
物徐本禹的先进事迹,指出了感恩的重要意义,就是回答了为什么要感恩的问题。
情境:“我”的身份意识
最新同类作文速审题
任务:完整阅读下面最新作文题目,思考在“我”的身份落实上,作文该如何体现?从这些题
目中你找到了什么共性?考场上如果遇到同类作文,你忽视自我的存在,是不是该打脸?
【原题再现】(题目来源:湖北省 2021 届高三 4 月调研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坚如磐石的信仰、坚不可摧的信念、坚忠不渝的忠诚,引领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焦裕
䘵强忍病痛誓要改变兰考面貌,杨善洲退休后把荒山改造为绿林,黄文秀扎根乡村为农民脱贫致富
倾情奉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振华中学决定举办“百年荣光照我心”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
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原题再现】(题目来源:湖北省 2021 届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讲述敦煌研究者与莫高窟故事的七集系列视频《一事一生,一人一窟》于近期播出。一人一窟,
每个研究者都有最钟情的一个洞窟,也是人生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一事一生,研究者选择热爱的敦
煌研究为事业,终其一生,而这也是敦煌研究院的传统。一代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将一生的
热情投射在洞窟之中。63 岁的阿木爷爷从 13 岁起学习木匠手艺,凭一双巧手把寻常木头打造成各
种精巧工艺品;故宫的文物修复师耗时几年甚至几十年临摹一幅画,把碎成 100 多片的青铜器拼接
完整……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人生选择
吗?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原题再现】(题目来源:武汉市 2021 届高中毕业生三月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1840 ~ 2020” “1921 ~ 2021 ” “2020 ~ 2035 ~ 2050”
这一组数字让我们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都有无数有志青年勇立时代潮头。
不忘初心,接力使命。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 年,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你对 未来有着怎样
的憧憬与畅想?又有怎样的准备和行动?
学校举办“新时代,新青年”主题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感受与
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原题再现】(题目来源:2021 深圳一模 )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
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
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
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原题再现】(题目来源:2021 深圳二模)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6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
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
1919 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
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成
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
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
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原题再现】(题目来源:2021 广州一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
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
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 50 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 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
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
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②在电
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身份写一份演讲稿。③“天问一号”成功着
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向“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提示:双峰主题要充分。“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是一个双峰主题,“探索”
要突出,写充分,“超越”也要突出,写充分,这样才是好的文章。记住超载中有我辈责任。
【原题再现】(题目来源:2021 广州二模)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 他国景仰,
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 于姿态和心
态。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
言。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原题再现】(题目来源:2021 广东二模)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小黄与众多村民、居民一起参加由送大暑船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的社区“送大暑船”节庆活动,
感受到了祈求渔业丰稔、国泰民安的喜庆气氛。
小张在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创立的“千匠百艺”扶贫车间,运用传统古法蓝靛制作工艺,制
作蓝染文创产品,成功脱贫。
小新在短视频平台上传自己演唱的传统戏曲,有京剧,有越剧……得到很多用户的关注和赞赏,
不少网友通过她的演唱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新的认识。
文物不应只存在于博物馆,非遗也不应只活在过去。
请你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的开幕式上发出“传承文化,你我同
行”的倡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完成一篇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