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 年高考热点素材积累:青春伟力,复兴伟业
以行践诺,矢志报国(暖闻热评)........................................................................................................1
百年大党凝聚青春伟力 时代青年接力复兴伟业..................................................................................2
中国共产党的活力之源............................................................................................................................4
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5
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人民论坛)........................................................................................6
三尺讲台一生情(中国道路中国梦·我身边的党员⑥)....................................................................7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新论)............................................................................7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新知新觉)................................................................................................8
为何举国围观人口数................................................................................................................................9
让科技成果“纸变钱”,还需迈过几道坎......................................................................................... 10
新华网评:“亡豹”更要补牢!......................................................................................................... 11
瞒“豹”的背后是公众利益边缘化..................................................................................................... 12
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种种疑问待解............................................................................................. 12
以行践诺,矢志报国(暖闻热评)
韩维正
2021 年 05 月 11 日 05: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
【故事】彭士禄,1925 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是革命先烈彭湃的
次子。作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彭士禄主持了我国潜艇核动
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参加指挥了我国第一代核
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改革开放后,他负责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
为我国核事业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3 月 30 日,按照彭士禄生前遗愿,他
和夫人的骨灰撒入大海。
【点评】
核潜艇是众所周知的大国重器,之所以姓“核”,关键就在它有一颗强大的
核动力“心脏”。而彭士禄,就是中国核潜艇第一颗“心脏”的设计者。
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一无图纸资料、二无专家外援,只见过
照片和玩具模型,彭士禄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没有老师,
就自学自悟;没有资料,就现学现译;没有设备,就用算盘算尺。凭借对家国的
一腔热血、对科学的钻研精神,彭士禄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力更生,破解了一
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艰苦奋战、初心如磐,中国用 8 年时间,实现了“核潜艇,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宏愿。
因为核潜艇研制工作的特殊性,彭士禄的名字在很长时间内鲜有人知。在他
身上,彰显着一代代核工业人以身许国的情怀和淡泊名利的境界。有人送他“核
潜艇之父”的称号,他坚辞不受:我不是什么“之父”,核潜艇是大家一起搞出
来的,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有人说他是“中国核电站创建
人”,他也谢绝:我是属牛的,我只是核动力领域的一头垦荒牛。严于律己、坦
荡无私的高尚人格,让彭士禄成为团结同事、激励后辈的榜样。
2
以行践诺,矢志报国。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道:“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
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51 年前,我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
缓缓驶向碧波深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彭士禄为中国的
核事业奉献了所有,用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承诺。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一代又一
代科技工作者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
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钱三强,在空难时舍身保护数据资料的郭永
怀,隐姓埋名二十八载、被誉为“氢弹之父”的于敏……这些名字,如灿烂群星,
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他们的青春年华、赤子之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
后继,凝聚起无穷的力量。
百年大党凝聚青春伟力 时代青年接力复兴伟业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作者:吴 玲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5-10 13:010
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从历史中获得启迪,
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百年辉煌,大党引领,青年担当。可以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是一段发现与重视青年、引领和依靠青年、相信与成就青
年的历史,也是青年一代接力传承,以青春之我助力民族复兴的辉煌百年。
马克思曾指出:“在变革社会的进程中,青年是一支重要推动力量”。中国
共产党在领导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高度重视青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关键作用,明确“青年兴则国
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把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作为国
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始终从国家的兴旺发达、党的
事业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青年和引领青年。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时代青年始终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在实
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大业中青春伟力迸发、凯歌前行。
青年力量开启民族崭新征程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面对民族危亡,充满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中国
青年挺身而出,汇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
奋进在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的最前沿,奏响捍卫民族尊严、改造旧中国、探索新
中国道路的壮歌,开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国先进青年知识
分子演绎的爆燃青春、展现的热血担当,照亮了黑夜沉沉的历史星空,彰显了新
青年推动社会进步的蓬勃伟力,青年运动和青春力量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陈独
秀非常重视青年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青年》发刊词中写道:“青年
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认为国家的希望“惟属
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李大钊对于青年给予厚望,在《晨
钟报》创刊号上写下“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强调古老
的民族能否再现“青春中华”,关键“系乎青年之自觉如何耳”,因此向青年发
出号召:“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之使命”。
经过五四运动的淬炼,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
现了青年的力量。百年前,在上海的石库门和嘉兴南湖的红船,十几位年轻的马
克思主义信仰者,作为主力军和生力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的航程在青春勃发的年轻共产党手中扬帆起航,从
此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政党举旗定向,有了自己的领航者掌舵领航,人民的面貌、
国家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始书写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百年华章。
3
青春接力铸就大党百年辉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引领青年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关注的目光聚焦青年,明确提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
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注重启迪青年智慧,激发青年力量,勉励青年担当;
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高度重视青年、关心青年、引领
青年,做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领路人,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始终热情鼓励和坚定支持青年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勇做奋进者、
开拓者、奉献者,实现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
百年沧桑,青年担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作为思想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先
遣队,时刻品味“真理的味道”,触摸“信仰的真谛”,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与使命,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在每
一时代变革中都勇立潮头、披荆斩棘,用青春和热血、热情和奉献持续接力,始
终不懈地推进民族自立、自强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每一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勇于
担当和敢于作为,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在进行伟大斗争、
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点上,攻克一个个“娄山
关”“腊子口”,奏响时代最强音,迸发出青春的磅礴伟力和引领时代发展的无
限潜能,在振兴中华的征程上,已然镌刻着中国青年青春飞扬和进取追梦的印记,
在民族复兴的史册上,已然记载着中国青年持续奋斗和责任担当的荣光。
100 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
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
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在革命战争年代,面
对国家和民族陷于危难之际,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挺身而出,救亡图存,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敢于牺牲,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在社会
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面对贫穷和落后,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
力更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让中华民族“富起来”;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青年勇于担当民族
复兴的大任,用“永久奋斗”奏响新时代的主旋律,努力践行“空谈误国,实干
兴邦”的嘱托,用忠诚与担当托举中国梦,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已然担负起
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使命,打造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铸就“当惊世界殊”的辉
煌业绩。
民族复兴大业呼唤青春担当
百年大党辉煌的历史,正在承前启后、既往开来中谱写新篇章,正在青春接
力、持续奋斗中创造新奇迹。新时代青年成长于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
国力迅速提升期,生活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丰裕年代,是真正平视世界的一代
人,洋溢着自尊与自信,彰显着自立与自强,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
进步中展现出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尽管时代的主题各有不同,但是青春的责任
与担当一脉相承。
新时代呼唤青年的忠诚与担当,新使命需要青年的本领与作为。“十四五”
的强国征程已经开启,民族复兴伟业的蓝图已经擘画,新时代青年奋斗正当其时。
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时代,青年需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
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
方,在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上攻坚克难、施展才华,在承载“中国梦”的时代使
命中谋划人生、成就自我。
4
百年犹未老,世纪正青春。百年大党之所以能够风雨兼程而始终朝气蓬勃、
斗志昂扬,主要源自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激励青年为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
活力,一个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引领青年锐意进取、开创未来。百年大党因引
领青年而开创历史、建功立业,也将因依靠青年而活力无限、青春永驻,这是百
年大党长期执政和生动实践的重要经验与启迪。
中国共产党的活力之源
来源:人民论坛网作者:蒋桂芳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5-11 12:410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
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
个根本性问题。百年来,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
政,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必须坚
持好以下方面:
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中国共产党
自诞生之日起,就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国情、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无往而不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成功
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这种理论创新
和理论武装是推动我党保持先进性、拥有强大执政能力、秉持初心持续奋斗的动
力之源。
坚守好初心使命。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的本色,是保持党
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使其赢得了人民性本色。能
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一个政党能否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的关键。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宣布没有自己的私利,把实现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作为奋斗目标写进党纲里、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
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风雨百年、奋斗百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
大、从弱到强,用百年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践行初心使命,这是赢
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是不断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长
期执政至关重要的人民根基和人民力量。
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初心使命不是空谈,是人民实
实在在的生活和幸福,必须有能力落到实处。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政,
除了有初心使命的情怀,还要有实现初心使命的智慧、办法、举措,要能在变幻
无常的国内外形势和考验中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发掘
民族解放、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的智慧,拿出给人民带来切实利益和实惠的办法,
出台使人民一步步实现美好生活的举措。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科
学理论的营养和智慧,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善于在复杂的形势和矛盾中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
求变,不断提升在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广大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小康到美好生活追
求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赢得人民群众支持与拥护的关键,也
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重要的硬实力。
5
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党立于不败之地、永葆青春的
密码。任何影响先进性、弱化纯洁性的因素,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就会
酿成大事故。中国共产党在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问题上从来没有含糊过、犹豫过,
以极大的政治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的能力,
这是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抓思想觉悟、能力素质、
道德修养、作风形象等问题,经受住了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
四大考验,坚决抵御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自
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全面从严治党,号召全
党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当前,反腐败斗
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
道远。我们党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永葆党的先进性
与纯洁性。
及时科学回应时代关切。回顾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发现,
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回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实践之问的过程中永立时代潮头
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积极的历史主动精神和
强烈的历史自觉意识,及时回应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不断推进实现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因此,只有以积极的姿态及时科学回应时代关
切,担负起应有的时代责任,才能确保我们党不断有新气象、新作为,始终走在
时代前列。
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来源:央视网责任编辑:杨红
2021-05-11 08:210
5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
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
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
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肯定了《文史哲》创刊 70 年来的工作贡献,高度
强调了崇尚中华文明、发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为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
业提供了重要指引,必将推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守正创新、薪火相传中
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
厚滋养,造就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特质和禀赋。建党百年之际再回首,从民族
独立到现代化建设,从改革开放到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的力量功不可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
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竞
相涌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我们更好阐述中华文明。人类社会每
一次重大跃进都离不开思想的先导。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挑战更多、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
学更好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体系建设,奋力提升学术原创
能力,继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思
潮环境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
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思想动能。
6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迈步新征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
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坚守传统,积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实现以古
鉴今、古为今用;另一方面要守正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不断生发新的时代内涵,加强
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
牢记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时代。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嘱托,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发扬“经世致用、
知行合一”的精神,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把学术刊物办得更好,把学术成果写
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让
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有益的历史滋养
和坚实的学理支撑。
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人民论坛)
李伟红
2021 年 05 月 11 日 05: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粒碱米,让江苏沭阳邱谷村的村民“尝”到了致富新滋味;一部电视剧,
让“养在深闺”的湖南张家界牧笛溪村成了“网红打卡地”;坚信“苦点累点,
日子不会差”的云南昆明张顺东夫妇,用拼搏书写下奋发向上的脱贫故事……这
段时间以来,各大媒体纷纷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开设“同心奔小
康”子栏目,广大记者满怀激情走进基层,满腔热情贴近群众,倾情书写行进中
国,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
有新闻前辈感慨:“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确实,走进基层一线,才
能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与群众深入交流,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一头
汗,两腿泥”,采访才能抓到“活鱼”,文字才会有“沾泥土”“带露珠”“冒
热气”的生动与鲜活。“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对于新
闻工作者而言,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
会有感动,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一言以蔽之,基层是新闻
的富矿,好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
我们常说,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这是因为,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
交心,双脚站在田间地头才能找到感觉。“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
真情。”范长江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考察采访,真切感知人民困苦,才创作出力透
纸背的《中国的西北角》。穆青为了写“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深入主人
公的生活亲身体验,观察赵占魁 20 多天,才塑造出这位淳朴高大、令人爱戴的
模范人物。今天,放眼新时代的中国,广阔的基层一线处处有清新的气息,火热
的创新创造实践中满是鲜活的故事,广袤的乡村大地书写着更加壮美的画卷。践
行“四力”,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创作出更多打动
人心的好作品。
好记者不仅要“走近”群众,更应“走进”群众。前者指物理距离的拉近,
后者则意味着心理距离的亲近。没有书写人民、讴歌人民的满腔热情,就难有反
映群众心声的生动笔触。很多新闻人物平凡而普通,但他们身上有面对挫折锲而
不舍的坚毅,有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勇气,有面对艰险百折不挠的顽强,只有带
着感情,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发掘出这些平凡人物的不平凡
故事。正如马克思所言,记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
甘苦、齐爱憎”。从根本而言,新闻工作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本质上就是群众
7
工作。增进群众感情、树立大众情怀,同群众心相连、情相通,才能不断书写出
饱含深情、富于启迪的感人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
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记
者肩上的责任,更是新闻人的荣光。发扬“脚板底下出新闻”的好传统,从火热
社会实践中发掘素材,从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现选题,我们就能更好地用手中的笔
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写,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三尺讲台一生情(中国道路中国梦·我身边的党员⑥)
陈 聪
2021 年 05 月 11 日 05: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父亲是一名教师,不苟言笑又不善言辞,但在学生心目中却和蔼可亲。
因为父亲总是早出晚归、伏案而书,我对他在工作中的样子了解甚少。直到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才更加了解他的工作。那时,父亲承担了 3 个班
的高三教学任务,为落实防控要求,只好用手机给学生“线上教学”。他的教学
方式非常“朴素”:每天早晨他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一张空白试卷,由学生自主答
卷并汇报完成情况,然后他将答案发在群里供学生参考,最后他再根据学生的表
现情况做出反馈,错误率高的题目他要着重讲解。出试卷、做试卷、工工整整地
誊写答案、给学生打电话沟通情况……他分外忙碌,却乐在其中。
手机卡顿时无奈的求助、消息无法发出时着急的语气、提示电量不足时小声
的抱怨……这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人面对智能设备的局促,也是一名党员教师坚
持教书育人的执着。我为父亲这份朴素而动容,要知道,在这之前,他除了接打
电话外,对手机几乎没有更多的了解。
我对父亲的工作,渐渐有了更多了解。原来,他经常带回家吃饭的那个男孩,
不久前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他有一天没有按时回家吃饭,是因为在看护感冒发烧
的学生;晚自习 9 点结束,他却总是很晚才到家,是因为下了晚自习还在和学生
讲题……父亲任教的学校是区里的唯一一所高中,承担着全区 35 个村的高中学
段教学任务,各村离校较远,很多学生都选择住校。父亲每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
时,还在惦记着:谁寝室的灯泡坏了?最近成绩下滑的学生是不是有心事?奔走
穿梭在学校里,课上他严谨认真,课下他细心细腻。
青春献讲台,粉笔染白发。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他始终坚守?我想是因为那
一声声“陈老师”,撑起了他 43 年的漫漫教学路;更是因为对党、对国家、对
教育的信念,他坚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教师就该潜心育人。这份信念
让他两鬓斑白未忘育人之责,从教几十年不改初心使命。
从教一生、平凡一生,但父亲始终不忘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使命,在岗位上坚守尽责,描绘出了一名党员、一名教师的人生底色。如今,
我也即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倍感使命光荣,深知重任在肩。正是身边的榜样,
让我鼓起勇气、奋勇前行。
(作者为江西省文联工作人员)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新论)
傅 卫
2021 年 05 月 11 日 05: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健康的体魄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提升人力资本水
平的前提
8
强化“三医联动”和系统集成改革,既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健康服务,也提
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获得感、满意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了 2035 年建成
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细化了“十
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健康中国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
于抓好落实,以全方位全生命期的健康体系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康需求
持续增长,健康已经成为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健康的体魄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
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前提。“十四五”时期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就要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以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为首要任务,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当前,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卫生健康成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公共安
全问题。“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提
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包括改革和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传染病与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创新公共卫生社会动员与参与机制等方面,为筑牢公共
卫生安全防线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深度下沉为核心,夯实健康服务基础。以提高卫生健
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导向,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
疗中心建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显著扩容和区域均衡配置,力争大部分疑难危重
病在省域或区域层面得到解决。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适应乡村振兴战
略要求,全面提高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
约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以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治为重点,补齐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短板。当前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负担并存的复杂局面,慢性病负担沉重且发病呈
年轻化趋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这就需要继续聚焦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和突出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统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和医疗
卫生服务等全方位健康影响因素,加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聚焦
生命全周期,突出“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加快补齐普惠型托育、康复护理、
安宁疗护等服务短板。
以创新要素和制度建设为关键,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当前,卫生人力短缺
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的瓶颈。这需要更加突出
创新要素,以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信息化数字化转型为关键,提升医护人
员培养质量与规模,加强公共卫生、全科、儿科等急需紧缺专业和基层人才培养
培训,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同时,强化“三
医联动”和系统集成改革,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相
关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既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健康服
务,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获得感、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
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
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推动形成一个活力奔涌的健
康中国,为“十四五”时期拓展人口质量红利奠定健康基础。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新知新觉)
李国祥
9
2021 年 05 月 11 日 05: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抓
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继续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强支撑,为食物消
费升级提供更好保障,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全力做好粮食保供稳价。粮食供求关系及其价格走势,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
的重要指标,对其他行业、部门和产业有广泛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关系
由前几年的结构性相对过剩向结构性偏紧转变。今年,要力争玉米等供求关系能
够再度宽松,做好饲料粮的保供稳价工作,促进养殖业加快发展。做好粮食生产
工作,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
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
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让种粮农民获得政策性补贴、实现合理收益,在经济上不
吃亏。
更好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不断
更新,食物消费也在升级。从“有什么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到
“怎么吃得健康就吃什么”,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也反映了粮食保障水平的逐步
提升。粮食消费需求不仅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粮食工作既要
守住底线,又要在更好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方面做文章。多年来,我国粮食生
产结构滞后于粮食消费升级,造成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进入新发展阶段,要依
据粮食消费格局演变趋势,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和资源配置,维护宽松的粮食供求
关系。在粮食政策上,不仅要着眼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要优化粮食生
产结构和供给结构,更好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需要。
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量要力争实现
稳中有增。一方面,要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供耕地支撑。加快粮食安全保障法
立法进程,完善各级粮食安全责任制,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粮食生
产功能区建设及管理办法,探索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路径。另一方面,提高
单产水平根本上要靠地力保护和科技创新。既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高
产,也不能产生新的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过去,我国依靠自主创新和国外引进
繁育良种等,实现了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我国粮食科技必须依靠自主
自强,突出抓好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发工作,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大力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粮食良种育繁推体系建设和基地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提
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科技创新之路。
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 13390 亿斤,比上
年增加 113 亿斤,增长 0.9%,连续 6 年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实现“十七连
丰”,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确立了 2030 年要实现零饥饿目标。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
全治理,积极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涉粮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
动,推动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粮食国际标准制定,推
动各国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共识,促进解决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各国粮食安
全问题。同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促进世界消除饥饿目标的实
现。
为何举国围观人口数
来源:光明网 2021-05-11 14:38
10
141178 万人,这是 5 月 11 日公布的最新中国人口数字。消息一出,就呈刷
屏之势,这个数字迅速出现在了大大小小的新闻首页和推送里。
141178 万人,与 2010 年的 133972 万人相比,增加了 7206 万人,增长 5.38%;
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比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下降 0.04
个百分点。这个数据,相比于之前网络流传的“中国人口负增长”,当然要乐观
一些。
但形势依然严峻。根据统计,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而老龄化程度进一步
加深,60 岁及以上人口达 18.7%;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在总人口中占比达
63.35%,较 2010 年下降了 6.79%。
这些数据,其实舆论多少有心理预期,中国人口增长放缓已是多年来的共识。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人口增长放缓也是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大趋势。前不久,美
国公布了最新数据,人口增长速度在过去 10 年中下降到近 100 年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媒体也报道,日本儿童数量创 70 年来最低。诚如有人口学家所言:“所有
这些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速度,而不是方向。”
经过多年反思,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口是经济发展、社会演进最有力的支撑之
一。适龄劳动人不足,必然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养老体系压力剧增。此外,中国
还面临一个特殊情况,就是从人均看中国还不够“富”,人均 GDP 刚刚突破一万
美元,但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减速。
对此,也不必即刻陷入焦虑。“举国围观人口数”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关
注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积极应对人口增长减速成了从官方到民间的
认知公约数。再加上先发国家的经验教训,事实上已经留有大量时间缓冲,用以
在充分吸纳民意的基础上铺开政策设计。
之所以全民围观人口数据,这也表明在民众看来,针对人口状况而制定的人
口决策,和个体利益关系巨大。人口决策既是宏大议题,也关系基础权利。人们
迫切地关注这些动辄以亿计的天文数字,而思考的落点最终都是非常具体现实的
人生安排。
应对人口增长减速,其实专家学者已经提出了不少方案,包括生育政策改进、
各项财政补贴、提升人口素质、科技产业革新等等。“举国围观人口数”本身也
是一个提醒,各项针对措施,不可忽视在手机前看新闻直播的一个个具体的人,
政策必须带有一种微观视角。
之所以要有这种微观视角,是因为民众一定是出于自身状态和生活质量而制
定生活计划的,比如孩子生不生得起?教育负担重不重?工作能不能平衡?我们
的应对措施,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最终指向:让个体的人,能够更好地自我实现,
获得更低成本的生存环境。
人口是个无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汇,但应对人口问题的落点,只能是一个个具
体而鲜活的人。举国围观人口数,其实也意味着人口决策的制定,需要关照每个
人现实的生活、内心的感受。
让科技成果“纸变钱”,还需迈过几道坎
202105/1108:31:3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近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 2019 年科技成果交易额
较 2018 年有所下降。其中提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些高价值专利还没有进
11
行科技成果转化,依旧处于“沉睡”状态。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商品才能够
发挥其最大价值,唤醒书架上沉睡的“知本”让其走向货架,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一道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答题。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逐年提升的科研经费是推动我
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毋庸置
疑,高价值的科技成果在书架上“沉睡”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一现象背后
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难”问题。一方面是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高价值科研成
果难以被发现、被应用;另一方面,一些亟需技术支撑的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
的科技成果;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评估难、定价难是推进科技成果转
化的一大瓶颈,没有固定的参考评估和定价体系,阻碍“知本”价值的实现。
科研成果转化首先要从科技创新源头上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
历、唯奖项)。部分科研工作者片面地认为,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
就有了科技成果,重基础研究却忽视了应用研究,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没有转化无
法为现代化事业服务。还有一些低质量的科技成果单纯是为了评职称、评奖项,
这也折射出新时代的科技成果转化对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
科技成果转化切忌唱“独角戏”,应供需两端有效发力,为“知本”价值的
发挥创造条件。首先,要从供给端激发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让
科技工作者充分享受因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知本”红利,激励书架上的科技成
果转化为货架上的科技产品。同时,主管部门应做好“中间人”的角色,搜集高
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积极搭建供需透明、平等竞争的交易
平台,让“知本”明码标价,充分发挥其市场和应用价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长远看,科技创新需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六
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才能产出更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
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而加快科研成果从样
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才能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
中坚作用。产出科技成果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步,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让科
技成果“纸变钱”,实现知识创造价值、创新创造财富,才是众望所归。(徐海
涛 吴慧珺)
新华网评:“亡豹”更要补牢!
02105/1113:14:13
来源:新华网
王 平
出逃已经 20 多天,第三只豹子还没找到;“瞒豹”近 20 天,在各方多次追
问下才承认豹子真的跑了,足见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安全漏洞之大、瞒报胆子之大!
大家现在都在关注第三只豹子到底去哪儿了,希望有关部门全力追捕,尽快
让大家安心。人们也在时刻关注调查结果,希望所有野生动物园以此为戒,绷紧
“安全弦”,把隐患排除,更希望各方能从荒唐的“瞒豹”事件中汲取教训,及
时公开透明处理突发事件,莫再自作聪明“捂盖子”。
“亡豹”需补牢,“瞒豹”要追责。动物园猛兽外逃,首先必须彻查豹子外
逃原因,补上动物园有形的“围墙”漏洞,别让豹子再跑了。有人说,“瞒豹”
之患猛于豹,这话一点都没错。正是园区管理者无视法纪,无视安全,刻意瞒报,
12
才让这场风波不断升级,最终发展成了一场严重威胁居民安全的危机。对管理制
度存在的无形漏洞更得补。这种“瞒豹”行为更须严肃追责!
亡羊补牢,“亡豹”更要补牢!
瞒“豹”的背后是公众利益边缘化
202105/1108:37:32
来源:羊城晚报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三只金钱豹外逃事件,从 5 月 6 日开始发酵,至 9 日上
午因第三只出逃豹子被合围时再逃脱而仍未画上句号。事件看起来挺热闹,当地
政府动员大批人马天上地下配合、白天黑夜连轴转围捕,如同一出大戏。幸好还
没有伤到人,而且三只金钱豹据称都是“未成年”,好像还真不是什么大事情。
据相关报道,豹子被最先遇到并被拍下照片的时间是 5 月 1 日下午 1 时许。
也就是说,三只豹子的出逃可能早在 5 月 1 日之前,而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5 月 8
日下午 5 时才发布致歉声明说“前期,因考虑到出逃的未成年金钱豹攻击性较弱,
担心事件公布会引起恐慌,未及时公布有关信息”,这个“前期”未免太“前”
了。
故意瞒“豹”意欲何为?难道真的不觉得事大?恐怕还是侥幸心理作怪,在
进行危机决策时,安全第一意识边缘化了,公众核心利益自然也就边缘了。
毋庸置疑,这是一次安全生产事故。于 2002 年 4 月 28 日正式开放,已经营
了 19 年的老牌动物园,相关的安全生产流程肯定是有的,类似动物逃出园区的
事情,也肯定在处置预案当中,就算动物园自己没有,安全生产部门也会督促,
否则难以通过监管。
是否,该动物园私下还有一个摆不上台面的安全处置预案,就是向公众、向
管理部门隐瞒实情,得过且过?毕竟,从事情发生到引起公众和政府部门关注,
持续将近一周,其间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有所动作。但复盘事件的处置过程,第一
时间的危机处理动机似乎还是“最好当作没发生”,但求自保,公开否定有动物
逃逸;然后就是要息事宁人不影响做生意,“临时关闭”也是“根据要求”而非
自发,公众利益并不在首先考虑范畴。
目前,联合调查组已入驻动物园,调查结果估计不久就会公布。现在公众比
较关心的是,三只豹子是怎样逃出来的,漏洞在哪里,日常管理是否混乱?豹子
外逃之后除了没有对外公告外,动物园做了什么没有,有没有启动应急机制,是
否有主动追寻抓捕,是否听之任之,异想天开三只“未成年”豹子会自动还山?
笔者印象深刻的是,道歉公告称“未成年金钱豹攻击性较弱”。据专家介绍,
金钱豹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其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
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是食性广泛的中型猛兽。这些天,当地为了围捕这三只出
逃的未成年豹,出动了烈性搜救犬,围捕人员戴上头盔、手持钢叉,围捕第二只
豹子的烈性搜救犬被伤,如果真的“攻击性弱”,会这样吗?
专业动物园似乎真把“未成年豹子”看作“三岁孩儿”了,所以当豹子逃逸
后也不觉得事情有多大。若如此,则该动物园的专业性值得质疑。
安全无小事,不要等事情闹大了才知道后悔。视安全为儿戏的经营管理者,
不是一个合格的经营管理者。(健强)
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种种疑问待解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21-05-11 13:41
作者:李 哲
13
近日,四川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校一名学生,因从楼道坠落身亡。家属反映,
事发后学校拒绝家长进入学校并不提供监控,且事件存在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引起高度关注。
5 月 10 日下午,该学校在其微博上发布官方回应,证实确有学生坠亡。随
后,公安机关通报,经现场勘验、法医检验、调阅监控、全面调查,认定高坠属
个人行为,排除刑事案件。联合调查组通报,未发现学校存在体罚、辱骂学生等
师德失范问题,未发现该生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情况;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
题轻生。
此事虽然有了一个初步的调查结果,但是家长在网络上发表的质疑和诉求,
依然萦绕在围观人群心间,无法散去。其中存在诸多疑问,值得一一解答。比如,
据家属微博反映,学校打 120 的时间、通知家长的时间、监控缺失、直接送殡仪
馆的操作等等,都令人费解。
按照官方和学校的通报,该生是在 5 月 9 日 18:40 左右坠楼;而家属反映,
他们接到学校通知是晚上九点,警方告诉他们救护车赶到是晚上八点半左右。但
是学校的通报又称,“学校立即拨打 120”。那么,这就不禁让人疑惑,学校到
底是什么时候发现学生坠楼的?学校发现学生坠楼后,是否第一时间尽到了报警
送医的义务?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救护车在事发后两个小时才赶到事发地点呢?
再看通知家长的时间线。一般来说,入学之初,学校会让学生填写家庭成员
状况及紧急联系人,这既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也是一个通常的规则。按说,只要
确定了学生的身份,进而便能查找到家属的联系方式,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是
个很简单的事情。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校迟迟未能通知家长呢?这个问题,
同样需要查清,这也涉及学校管理工作是否到位。
至于监控缺失,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如果事发地点应有监控而未设监控,
或者监控坏掉了,这暴露的就不仅仅是学校应急能力的问题,更是日常管理就存
在一定的漏洞。
此外,据坠亡学生母亲微博所述,事发后学校禁止学生发声,对相关细节更
是三缄其口。而在 120 诊断确认学生没有生命体征后,直接将其送往殡仪馆,其
母亲称至今未见到孩子遗体,这一选择是出于怎样的动机或考虑,都需要学校进
行回应与说明。归根到底,学校在事故中究竟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是否尽到
了相应的义务与职责,还有很多疑点。
总之,一张简短的文字通报,无法回答这些疑问。在家属和公众都还有种种
困惑的前提下,这也不应该是事件的终点。接下来,还需要涉事学校、当地教育
局、警方和联合调查组进一步开展工作,进行更细致的调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回应公众关切,给当事家属以及公众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