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学科基地 2021 届高三高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2 2 3A y y x x ∣ , 1
3
B x y
x
∣ ,则 A B ( )
A. [2,3] B. [2,3) C. (2,3] D. (2,3)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别化简集合 A ,集合 B ,然后取交集即可.
【详解】 2 22 3 ( 1) 2 { 2}A y y x x x y y ∣ ∣
, 1 { 3}
3
B x y x x
x
∣ ∣ ,
所以 [2,3)A B .
故选:B.
2. 若复数 z 满足 4 3iz i 中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给定等式求出复数 z 的,进而求得结论.
【详解】因为 4 3iz i ,所以 4 3 4 3iz ii
,
从而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3,-4)位于第三象限.
故选:C
3. 哈六中开展劳动教育,决定在 5 月 12 日植树节派小明、小李等 5 名学生去附近的两个植树点去植树,若
小明和小李必须在同一植树点,且各个植树点至少去两名学生,则不同的分配方案种数为( )
A. 8 B. 10 C. 12 D. 14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解即可.
【详解】当小明和小李单独去一个植树点时,有 2 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当小明和小李与另外一人去一个植树点时,有 2 3 6 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则共有 6 2 8 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属于中档题.
4. 17 世纪初,约翰·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简化计算而发明了对数.对数的发明是数学史上的重
大事件,恩格斯曾经把对数的发明和解析几何的创始、微积分的建立称为 17 世纪数学的三大成就.在进行数
据处理时,经常会把原始数据取对数后再进一步处理,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对数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
数,且取对数后不会改变数据的相对关系,也可以将乘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将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
算,据此可判断数 1022 (取 lg 2 0.3010 )的位数是( )
A. 108 B. 109 C. 308 D. 309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选令 1022N ,再两边取对数化简、计算、分析后就可以确定其位数.
【详解】记 1022N .因为 102 1024 ,
所以 102 1024lg lg 2 lg 2 1024lg 2 1024 0.3010 308.224N ,
于是 308.224 308 30910 10 ,10N ,又因为 30810 是一个 309 位数, 30910 是最小的 310 位数,且 N 为整数,
所以数 1022 的位数是 309.
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事实上,任何一个正实数 N 都可以表示成 10 (1 10, )nN a a n Z 的形式,此时
lg lg (0 lg 1)N n a a ).当 0n 时, N 是 1n 位数.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3 4 5 0x y 与圆 2 2 2 ( 0)x y r r 相交于 A , B 两点若
2 2AB ,则圆的半径 r 为( )
A. 3 B. 2 C. 3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由垂径定理列式求解圆的半径.
【详解】圆 2 2 2 ( 0)x y r r 的圆心为 (0,0)O ,
圆心O 到直线3 4 5 0x y 的距离 2 2
| 5| 1
3 4
d
,
又 2 2AB , 2 2 21 ( 2) 3r ,
则 3,( 0)r r .
故选:C .
6. 为了估计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 4 次试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零件数 x (个) 1 3 5 7
加工时间 y(分
钟)
0.5 a 2 2.5
若零件数 x 与加工时间 y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且线性回归方程为 ˆ 0.36 0.01y x ,则 a=( )
A. 1
B. 0.8
C. 1.09
D. 1.5
【答案】B
【解析】
【分析】将样本中心点代入回归直线方程,解方程求得 a 的值.
【详解】依题意 1 3 5 7 44x , 0.5 2 2.5 5
4 4
a ay ,
将 54, 4
a
代入 ˆ 0.36 0.01y x 得 5 0.36 4 0.014
a ,解得 0.8a .
故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回归直线方程过样本中心点,属于基础题.
7. 在矩形 ABCD 中 1AC , AE BD ,垂足为 E ,则 ( ) ( )AD AE CB CA 的最大值是( )
A. 4
27 B. 1
3 C. 3
6
D. 3
3
【答案】A
【解析】
【分析】设 AB a= , AD b= ,则 2 2 1a b , AE ab ,将 ( ) ( )AD AE CB CA 用 b 表示,再利用导数
即可得到最大值.
【详解】设 AB a= , AD b= ,则 2 2 1a b , AE ab ,
于是 2 2 2 4 4 2( ) ( ) ( ) ( ) 1AD AE CB CA AE CB a b b b
.
令 2t b ,则 0 1t , 4 2 21 (1 )b b t t .
令 2( ) (1 )f t t t ,则 2( ) 2 3f t t t .由 ( ) 0f t ,得 2
3t .
当 20, 3t
时, ( ) 0f t ;当 2 ,13t
时, ( ) 0f t .故 max
2 4( ) 3 27f t f .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引入边作为变量,合理利用一元表示 ( ) ( )AD AE CB CA 是解题的关键,求最
值即可利用导数,亦可利用三元均值不等式.
8. 若函数 ( )f x 为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当 0x 时, ( ) 2 2xf x ,则不等式 ( 1) 2 ( )f x f x 的解集为
( )
A. ( ,0] B. 2
1 5,log 2
C. 2
1 50,log 2
D. [0,1)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偶函数定义写出 ( )f x 的解析式,然后分类讨论解不等式.分三类: 0x , 0 1x , 1x .
【详解】由题意得 | |( ) 2 2xf x ,
所以不等式 ( 1) 2 ( )f x f x
即 | 1| | |2 2 2 2 2x x
,亦即 | 1| | | 12 2 2 0x x
.
当 0x 时,不等式为 1 12 2 2 0x x
,显然成立.
当 0 1x 时,不等式为 1 12 2 2 0x x
,即 2 2 1 0x x
.令 2xt ,则1 2t , 1 1 0t t
,即
2 1 0t t ,解得 1 51 2t ,所以 2
1 50 log 2x .
当 1x
时,不等式为 1 12 2 2 0x x
,即 42 3
x ,显然不成立.
综上,不等式 ( 1) 2 ( )f x f x
的解集为 2
1 5,log 2
.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考查解绝对值不等式.解题方法是分类讨论,根据绝对值里
面式子的正负分类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求解.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
9. 已知数列 na , nb 均为等比数列,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有( )
A. 数列 n na b 是等比数列 B. 数列 n na b 是等比数列
C. 数列 lg n
n
b
a
是等差数列 D. 数列 2 2lg na b n 是等差数列
【答案】ACD
【解析】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定义或通项公式判断.
【详解】设数列 na 的公比为 1q ,数列 nb 的公比为 2q ,所以 1
1 1
n
na a q , 1
1 2
n
nb b q .
对于 A, 11 1
1 1 1 2 1 1 1 2
nn n
n na b a b q q a b q q ,从而数列 n na b 的公比为 1 2q q ,故 A 正确.
对于 B, 1 1
1 1 1 2
n n
n na b a q b q , 1q 与 2q 不一定相等,所以数列 n na b 不是等比数列,故 B 错误.
对于 C,
1
1 2 1 2
1
1 1 1 1
lg lg lg ( 1)lg
n
n
n
n
b b q b qna a q a q
,从而数列 lg n
n
b
a
的公差为 2
1
lg q
q .故 C 正确.
对于 D, 2 2
1 1 1 2lg 2lg 2lg 2( 1)lgn n n na b a b a b n q q ,从而数列 2 2lg n na b 的公差为 1 22lg q q ,D
正确.
故选:ACD.
【点睛】结论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判断.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是关键.判断
方法有:(1)定义法;(2)通项公式法;(3)等差中项、等比中项法;(2)前 n 项和公式.特别注意等比
数列中各项均不为 0.
10. 已知方程
2 2
1( )16 9
x y k Rk k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方程
2 2
116 9
x y
k k
可表示圆
B. 当 9k 时,方程
2 2
116 9
x y
k k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
C. 当 16 9k 时,方程
2 2
116 9
x y
k k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
D. 当方程
2 2
116 9
x y
k k
表示椭圆或双曲线时,焦距均为 10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分别将 k 的值代入各个命题,根据圆锥曲线方程的特点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对于 A,当方程
2 2
116 9
x y
k k
可表示圆时,16 9 0k k ,无解,故 A 错误.
对于 B,当 9k 时,
2 2 2 2
116 9 16 9
x y x y
k k k k
,16 9k k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故 B
正确.
对于 C,当 16 9k 时.
2 2
116 9
x y
k k
,16 0k ,9 0k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故 C
正确.
对于 D,当方程
2 2
116 9
x y
k k
表示双曲线时, 2 16 9 25c k k ;当方程
2 2
116 9
x y
k k
表示
椭圆时, 2 16 ( 9) 25k kc ,所以焦距均为 10,故 D 正确.
故选:BCD
11. 已知函数 ( ) 2sin 2f x x 与 ( ) 2cos2g x x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将 ( )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后可得到 ( )y g x 的图像
B. 将 ( ) ( )y f x g x 的图像向右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后可得到 ( ) ( )y f x g x 的图像
C. ( )y f x 的图像与 ( )y g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8x 对称
D. ( ) ( )y f x g x 的图像与 ( ) ( )y f x g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4x 对称
【答案】AD
【解析】
【分析】由题意利用函数 sin( )y A x 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出结论.
【详解】对于 A, 2sin 2 2cos2 ( )4 4f x x x g x
,A 正确;
对于 B, ( ) ( ) 2sin 2 2cos2 2 2 sin 2 4y f x g x x x x
,
( ) ( ) 2sin 2 2cos2 2 2 sin 2 4y f x g x x x x
,
2 2 sin 2 ( ) ( )4 4 2 4f x g x x f x g x
,故 B 错误;
对于 C, (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8x 对称的图像为 ( ) 2 2 sin( 2 )4 4f x x ,
显然 ( )4f x g x ,故 C 错误;
对于 D,函数 ( ) ( )y f x g x 关于直线
4x 对称的图象为 ( ) ( )2 2y f x g x ,
即 ( ) ( )2 2 sin 2 2 2 sin 22 4 4y x x f x g x
,故 D 正确.
故选:AD
【点睛】方法点睛:函数 f x 关于直线 x a 的对称图象为 2f a x ,函数 f x 关于点 ,a b 的对称
图象为 2 2y b f a x .
12. 若非负实数 a ,b , c 满足 1a b c ,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
A. 2 2 2a b c 的最小值为 1
3
B. ( )a b c 的最大值为 2
9
C. ab bc ca 的最大值为 1
3
D. a b b c 的最大值为 4
9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由已知条件结合基本不等式及相关结论,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对于 A,由 2 2 2a b ab
, 2 2 2b c bc
, 2 2 2c a ca
,得 2 2 22 2 2 2 2 2a b c ab bc ca
,两
边 同 时 加 上 2 2 2a b c , 可 得 2 2 2 23 ( ) 1a b c a b c
, 所 以 2 2 2 1
3a b c
, 当 且 仅 当
1
3a b c 时取等号,所以 A 正确.
对于 B,易得 1 a b c ,所以
21 1( ) (1 ) 2 4
c ca b c c c ,
当且仅当 1
2a b , 1
2c 时取等号,所以 B 不正确.
对于 C,由 2 2 2a b c ab bc ca
,两边同时加上 2 2 2ab bc ca ,得 2l ( ) 3( )a b c ab bc ca
,
所以 1
3ab bc ca ,当且仅当 1
3a b c 时取等号,所以 C 正确.
对于 D,易得 1a b c ,令 b x , c y ,所以
2 2 2 3(1 ) 1 ( )a b b c b c b b c x y x x y x x xy x y ,
2 2
3 3 33
2 4 4
y x y xx x x x x x x x
记 33( ) 4f x x x , 0 1x ,利用导数易求得 2 4( ) 3 9f x f ,所以 D 正确.
故选:ACD
【点睛】方法点睛:在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①一正:关系式中,各
项均为正数;②二定:关系式中,含变量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有一个为定值;③三相等:含变量的各项均
相等,取得最值.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 《墨子·经说上》上说:“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若见之成
见也.”这一段文字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逻辑思想,那么文中的“小故”指的是逻辑中的___________(选“充分条
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之一填空)
【答案】必要条件
【解析】
【分析】通过理解古文,知“小故”是导致某个结果出现的几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一部分条件,结合必要条
件的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由“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也”,知“小故”是导致某个结果出现的几个条件中的一个或
一部分条件,故“小故”指的是逻辑中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必要条件
14. 已知抛物线 2
1 : 2 ( 0)C y px p 的准线恰好与双曲线
2 2
2 2 2: 1( 0, 0) x yC a ba b
的右准线重合,双曲
线 2C 的左准线与抛物线 1C 交于 P ,Q 两点,且双曲线 2C 的右顶点到左准线的距离等于线段 PQ 的长,则
双曲线 2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分析】根据抛物线与双曲线的准线方程以及抛物线的通径长列式可得 3c a ,再根据双曲线的离心率公式
可得结果.
【详解】抛物线 2 2 ( 0)y px p 的准线为
2
px ,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的右准线为
2ax c
,左准线为
2ax c
,在抛物线 2 2 ( 0)y px p 中,| | 2PQ p ,
所以
2
2
2
2
a p
c
ap a c
,消去 p 得
2 24a aac c
,即 23a ac ,所以 3c a ,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 3ce a
.
故答案为: 3
【点睛】关键点点睛: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关键是得到关于 , ,a b c 的等量关系,通过抛物线与双曲线的准线方
程以及抛物线的通径长列式可得所要的等量关系.
15.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挪铁饼的过程中最具
有表现力的瞬间.现在把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近似看成一张拉满弦的“弓”,掷铁饼者的手臂长约为 π m4
,掷
铁饼者双手之间的距离约为 5 2 m4
,“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1.25m ,则挪铁饼者的肩宽约为
___________ m .(精确到 0.01m )
【答案】 0.39
【解析】
【分析】由求出圆弧所对圆心角的大小,再由弧长公式即可求得.
【详解】如图, 5 2
4AB , 1.25OA OB ,△AOB 中,过 O 作 OM⊥AB 于 M,
则 M 是弦 AB 中点, 5 2
8AM ,
5 2
28sin 5 2
4
AMAOM OA
,
4AOM ,
则 2 2AOB AOM ,“弓”所在的弧长 5 5
2 4 8l ,
所以其肩宽为 5 2 0.398 4 8
.
故答案为: 0.39
16. 已知正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的各条棱长均为 2,则以点 A 为球心、2 为半径的球与正三棱柱各个面的交
线的长度之和为_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分别考虑球与各个面的相交情况,并根据三棱锥棱长求得交线弧的半径,从而求得交线长.
【详解】
由图知:球与 ABC 和 1 1 1A B C△ ,没有交线;与四边形 1 1AA B B 和四边形 1 1AAC C 的交线是以点 A 为圆心、
2 为半径的 1
4
圆弧,故长为 ;与四边形 1 1BBC C 的交线是以 BC 长为直径的半圆,故长为 .因此,交线
的长度之和为3 .
故答案为:3π.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在① A , B ,C 成等差数列,② a ,b , c 成等差数列,③sin cosA C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
充到下面的问题中并作答.
问题:在 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若5sin 3sinA B ,且___________,求 sin A
的值.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选① A ,C , B 成等差数列可得 120B A ,然后结合5sin 3sin 3sin(120 )A B A ,然
后结合差角正弦公式展开即可求解;
选② a ,b , c 成等差数列, 2b a c ,由sin 3sinA B ,结合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可求;
选③ sin cos sin( )2A C C ,进而可得 A ,C 的关系,然后结合5sin 3sinA B 及和差角公式展开可求.
【详解】选择条件①:在 ABC 中,因为 A ,C ,B 成等差数列,所以 2C A B .又 180A B C ,
所以3 180C ,解得 60C ,所以 120 B A .
因为5sin 3sinA B ,所以 5sin 3sin 120A A .
从而 3 15sin 3 cos sin2 2A A A
,即 7sin 3 3 cosA A .
又 2 2sin cos 1A A ,且sin 0A ,
所以 3 57sin 38A ,即 sin A 的值为 3 57
38
.
选择条件②:因为5sin 3sinA B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5 3a b .
因为 a ,b , c 成等差数列,所以 2b a c ,解得 5
3b a , 7
3c a .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 2
5 7
133 3cos 5 72 142 3 3
a a ab c aA bc a a
又 (0, )A ,所以
2
2 13 3 3sin 1 cos 1 14 14A A
,
即 sin A 的值为 3 3
14
.
选择条件③:因为sin cos sin 02A C C
,所以 0, 2C
,从而 0,2 2C .
又 (0, )A ,所以
2A C 或
2A C ,即
2A C 或
2A C .
若
2A C ,则
2B ,所以 5sin 3sin 3A B ,即 3sin 5A .
若
2A C ,又 A B C ,所以 3 22B A ,
所以 235sin 3sin 3sin 2 3cos2 6sin 32A B A A A
,即 26sin 5sin 3 0A A ,
解得 5 97sin 012A (舍去)或 5 97sin 112A (舍去).
综上, sin A 的值为 3
5 .
【点睛】方法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
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
18. 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2 3 20a S , 6 42S S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nb 满足 1 4b ,且 1 4n n nb b a ,求数列 1
1nb
的前 n 项和 nT
【答案】(1) 2 1na n ;(2)
2 1n
nT n
.
【解析】
【分析】(1)设等差数列 { }na 的公差为 d ,由 2 3 20a S , 6 42S S ,可得 1 13 3 20a d a d ,
1 1
6 5 4 36 2(4 )2 2a d a d ,解得 1a , d .即可得出 na ;
(2)设数列{ }nb 满足 1 4b ,且 1 4 8 4n n nb b a n ,可得
2
1 1 2 2 1 1( ) ( ) ( ) 4n n n n nb b b b b b b b n , 2
1 1 1 1 1( )1 4 1 2 2 1 2 1nb n n n
,利用裂项求和方
法即可得出.
【详解】(1)设数列 na 的首项为 1a ,公差为 d .
因为 2 3 20a S , 6 42S S ,
所以
1 1
1 1
3 3 20,
6 15 2 4 6 ,
a d a d
a d a d
解得 1 3,
2,
a
d
所以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为 2 1na n .
(2)当 2n
时, 1 2 1 3 2 1 1 2 14 4 4 n n n nb b b b b b b b a a a ,
所以 2
1 1 2 14 4 4 4(1 3 5 2 1) 4n nb b a a a n n .
当 1n 时, 2
1 4 4 1b ,所以 24nb n ,
于是 2
1 1 1 1 1 1
1 4 1 (2 1)(2 1) 2 2 1 2 1nb n n n n n
,
所以
1 2
1 1 1
1 1 1n
n
T b b b
1 1 1 1 1 1 1 112 3 2 3 5 2 2 1 2 1n n
1 1 1 1 1 112 3 3 5 2 1 2 1n n
1 112 2 1 2 1
n
n n
.
【点睛】方法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
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
(1)
1 1 1 1
n n k k n n k
;(2) 1
n k n 1 n k nk
; (3)
1 1 1 1
2 1 2 1 2 2 1 2 1n n n n
;(4)
1 1
1 2 2n n n
1 1
1 1 2n n n n
;此外,
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9. 近年来,手机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大品牌手机除了靠不断提高手机的性能和质量来提升
品牌竞争力,在广告投放方面的花费也是逐年攀升,用“烧钱”来形容毫不为过小明对某品牌手机近 5 年的广
告费投入(单位:亿美元)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见下表.
年份代号 x 1 2 3 4 5
广告费投入 y 5.8 6.6 7.2 8.8 9.6
并随机调查了 300 名市民对该品牌手机的喜爱情况,得到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喜欢 不喜欢
50 岁以下市民 50
50 岁以上市民 60 40
(1)求广告费投入 y 与年份代号 x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是否有99% 的把握认为市民的年龄与对该品牌手机的喜爱度具有相关性?
(3)若以这 300 名市民的年龄与对该品牌手机的喜爱度的情况估计整体情况,则从这 300 名市民中随机选
取 3 人,记选到喜欢该品牌手机且 50 岁以上的市民人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 ) E X .
附:①回归直线中 y bx a $ $ $,
1
2
1
n
i i
i
n
i
i
x x y y
b
x x
, a y bx ;②
2
2 ( )
( )( )( )( )
n ad bc
a b c d a c b d
,
其中 n a b c d .
k 2.706 3.841 6.635 10.828
2P k ≥
0.100 0.05 0.010 0.001
【答案】(1) ˆ 0.98 4.66y x ;(2)有99% 的把握认为市民的年龄与对该品牌手机的喜爱度具有相关性;
(3)分布列答案见解析,数学期望: 3
5 .
【解析】
【分析】(1)先求出年代号 x 及广告投入费用 y 的平均数,再利用公求出b 和 a 而得解;
(2)根据题设及表格中的信息完善 2 2 列联表,算出 2 的观测值并回答得解;
(3)求出随机抽取 1 人,喜欢该品牌手机且 50 岁以上的市民的概率,再求出随机变量 X 的各个取值的概率
而得解.
【详解】(1)依题意知 1 (1 2 3 4 5) 35x , 1 (5.8 6.6 7.2 8.8 9.6) 7.65y ,
所以
5 2
1
4 1 0 1 4 10i
i
x x
,
5
1
( 2) ( 1.8) ( 1) ( 1) 0 ( 0.4) 1 1.2 2 2 9.8i i
i
x x y y
,
于是
1
2
1
9.8ˆ 0.9810
n
i i
i
n
i
i
x x y y
b
x x
,
所以 ˆˆ 7.6 0.98 3 4.66a y bx ,
故广告费投入 y 与年份代号 x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ˆ 0.98 4.66y x ;
(2)补充完整的 2 2 列联表如下:
喜欢 不喜欢
50 岁以下市民 150 50 200
50 岁以上市民 60 40 100
总计 210 90 300
所以
2
2 300 (150 40 50 60) 300 3000 3000 7.143 6.635200 100 210 90 200 100 210 90
,
故有99% 的把握认为市民的年龄与对该品牌手机的喜爱度具有相关性;
(3)依题意知随机变量 X 的可能取值为 0,1,2,3.
从这 300 名市民中随机抽取 1 人,是喜欢该品牌手机且 50 岁以上的市民的概率为 60 1
300 5
,
所以
31 64( 0) 1 5 125P X
,
2
1
3
1 1 48( 1) C 1 5 5 125P X
,
2
2
3
1 1 12( 2) 1 5 5 125P X C
,
3
3
3
1 1( 3) C 5 125P X
,
故 X 的分布列如下:
X 0 1 2 3
P 64
125
48
125
12
125
1
125
因为 1~ 3, 5X B
,所以 1 3( ) 3 5 5E X .
【点睛】判断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一是要看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只有两种试验结果,且两种试验结
果发生的概率分别为 p ,1 p ;二是看是否为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且随机变量是否为某事件在这 n 次独立
重复试验中发生的次数.
20. 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PA 平面 ABCD , / /AD BC , 2BC AD , 2AP AB AD CD .
(1)求证:平面 PAC 平面 PAB ;
(2)若 E 为棱 PB 上一点(不与 P , B 重合),二面角 E CD P 的余弦值为 5 7
14
,求 PE
PB
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
3 .
【解析】
【分析】(1)通过线面垂直证明面面垂直;
(2)先设 PE PB ,然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用 表示,由二面角的余弦值建立方程,然后通过换元计算
可得.
【详解】(1)证明:取 BC 的中点 M ,连接 AM .
因为 / /AD BC , 2BC AD ,
所以 / /AD MC , AD MC ,
从而四边形 AMC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2AM DC ,
于是 1
2AM BC ,所以 AB AC .
因为 PA 平面 ABCD , AC 平面 ABCD ,所以 PA AC .
又 AB , PA 平面 PAB , AB PA A ,所以 AC 平面 PAB .
又 AC 平面 PAC ,所以平面 PAC 平面 PAB .
(2)由(1)知 AB , AC , AP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
所以 (2,0,0)B , (0,2 3,0)C , ( 1, 3,0)D , (0,0,2)P .
设 PE PB , 0 1 ,则 (1, 3,0)DC , (0,2 3, 2)PC , (2 ,0, 2 )PE PB ,
于是 ( 2 ,2 3, 2 2 )EC PC PE
.
设平面 PCD的一个法向量为 1 1 1 1, ,n x y z ,
则 1
1
0,
0,
n DC
n PC
即 1 1
1 1
3 0,
2 3 2 0.
x y
y z
令 1 1y ,得 1 ( 3,1, 3)n
.
设平面 ECD 的一个法向量为 2 2 2 2, ,n x y z
则 2
2
0
0
n DC
n EC
即 2 2
2 2 2
3 0,
2 2 3 (2 2) 0.
x y
x y z
令 2 1y ,得 2
13,1, 3 1n
.
令 1
1t
,则 1t .
因为二面角 E CD P 的余弦值为 5 7
14
,
所以 1 2
1 2 2
1 2
| 4 3 | 5 7cos , 147 4 3
n n tn n
n n t
,
化简得 213 32 12 0t t ,即 ( 2)(13 6) 0t t ,
解得 2t 或 6
13t (舍去),
所以 1 21t
,
解得 1
3
,因此 PE
PB
值为 1
3 .
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的离心率为 3
2
,两条准线之间的距离为
8 3
3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椭圆C 的上顶点为 B ,过点 ( 1, 1) 的直线 l 与椭圆C 相交于 M , N 两点(点 M , N 分别位于第
一、第三象限),若直线 BM 与 BN 的斜率分别为 1k , 2k ,求 1 2k k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2 14
x y ;(2) 5 ,04
.
【解析】
【分析】(1)根据离心率及准线距离求得参数 , ,a b c ,从而写出椭圆方程.
(2)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得到韦达定理,用交点坐标表示出 1 2k k ,代入韦达定理,可以求得关于 k
的表达式,根据单调性判断范围即可.
【详解】(1)设椭圆 C 的焦距为 2c .
由题意得 3
2
c
a
,
22 8 3
3
a
c
,解得 2a , 3c ,所以 1b ,
因此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14
x y .
(2)设 1 1,M x y , 2 2,N x y ,直线 l 的方程为 1 ( 1)y k x ,即 1y kx k ,
将它代入椭圆C 的方程,整理得 2 24( 1) 4 0x kx k ,
即 2 2 2 21 4 8 8 4 8 0k x k k x k k ,
所以
2
1 2 2
8 8
1 4
k kx x k
,
2
1 2 2
4 8
1 4
k kx x k
.
因为点 M , N 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由图易知,该直线的边界点应取到上顶点 (0,1) 及右顶点 (2,0) ,
易求得 1 23 k ,所以 2 0k ,
于是 1 21 2
1 2
1 2 1 2
1 2 1 21 1 k x k xy yk k x x x x
2 2
1 2 1 2
1 2
( 2) ( 2)k x x k k x x k
x x
2 2
2 2
2 2
2
2
4 8 8 8( 2) ( 2)1 4 1 4
4 8
1 4
k k k kk k k kk k
k k
k
2 2 2 2 2
2
4 8 ( 2) 8 8 ( 2) 1 4
4 8
k k k k k k k k k
k k
2 2 24 8 8 ( 2) 1 4
4
k k k k k k k
k
2 1 214 4
k
k k
,
所以 5 1 21 04 4 k
,
因此 1 2k k 的取值范围为 5 ,04
.
【点睛】方法点睛: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可以得到含有交点间关系的韦达定理,代入到题目问题所
求的表达式中,可以借助函数来求得取值范围.
22. 已知函数 ( ) sin cos lnf x x x x a x , a R .
(1)当 0a 时,求曲线 ( )y f x 在点 ,2 2f
处的切线方程;
(2)若 ( ) ( )f m f n , 0 m n ,求证: 2 2 | |m n a .
【答案】(1) 2 2y x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求出导函数 ( ) 1 cos2f x x ,再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2)求出 ( ) 1 cos2xf ax x
,讨论 0a 时,函数单调递增,不存在 ( ) ( )f m f n ,从而可得 0a ,
设 21( ) sin 22g x x x x , 0x ,利用导数判断 ( )g x 在 (0, ) 上为减函数,即 ( ) ( )g m g n ,又
( ) ( )f m f n ,从而可得 2 2(ln ln )a m n m n ,要证明 2 2 | |m n a a ,只需证明
2 2
2 2
2 2
2
ln ln
m n
m n m n
,即证
2
2
2
2 1
ln 0
1
m
nm
n m
n
,构造函数 2( 1)( ) ln 1
tH t t t
, 0 1t ,
利用导数证明即可.
【详解】(1)当 0a 时, ( ) sin cosf x x x x .
因为
2 2f
,所以切点坐标为 ,2 2
.
又 ( ) 1 cos2f x x ,所以 1 cos 22f
,
于是曲线 ( )y f x 在点5 ,2 2f
处的切线方程为
22 2y x
,即 2 2y x .
(2)由题意得 ( ) 1 cos2xf ax x
.
若 0a ,则 ( ) 0f x
,所以 ( )f x 在 (0, ) 上为增函数,
因此不存在 0 m n ,使 ( ) ( )f m f n ,所以 0a .
设 21( ) sin 22g x x x x , 0x ,则 ( ) 1 cos2 2g x x x .
令 ( ) ( ) 1 cos2 2h x g x x x ,则 ( ) 2sin 2 2 0h x x ,
所以 ( )g x 在 (0, ) 上为减函数.
又 (0) 0g ,所以 ( ) 0g x 在 (0, ) 上恒成立,
从而 ( )g x 在 (0, ) 上为减函数,
所以由 0 m n ,得 ( ) ( )g m g n ,即 2 21 1sin 2 sin 22 2m m m n n n ,
从而 2 21 1sin 2 sin 22 2m n m n m n .①
又由 ( ) ( )f m f n ,得 sin cos ln sin cos lnm m m a m n n n a n ,
所以 1 1sin 2 sin 2 (ln ln )2 2m n m n a m n .②
由①②得 2 2(ln ln )a m n m n .
又因为 0 m n ,所以 2 2
2 2
2
ln ln
m n
a m n
,
因此要证明 2 2 | |m n a a ,
只需证明 2 2
2 2
2 2
2
ln ln
m n
m n m n
,
即证
2
2
2
2 1
ln 0
1
m
nm
n m
n
.③
设 2( 1)( ) ln 1
tH t t t
, 0 1t ,则
2
2
( 1)( ) 0( 1)
tH t t t
,
所以 ( )H t 在 (0,1) 上为增函数.
又因为
2
0 1m
n
,
所以
2
(1) 0mH Hn
,即③式成立.
因此 2 2 | |m n a 获证.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证出
2 2(ln ln )a m n m n ,考查了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分类讨论以及转化的思想,考查了数学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