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自己给人生掌一回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946 年,17 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家
而言,女儿报考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
核实无误(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
葛。
三年后,梁从诫如宿命一般,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两分。母亲林徽因再次调取试卷,
发现有几道题像是故意做错的,试卷上一行小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②深圳一所中学的校运会上,一学生方阵打出一条横幅:“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
乐!”
以上两个片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多则材料作文。两则材料都或明或暗地体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家庭教育。
第一则材料讲述“梁家高考的故事”,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是孩子也有孩子的路。
在未来的人生规划和职业或者兴趣的选择时,如何对待确实是现在也会时常出现的问题。
当学生第一次听到人生是规划这个词时,可能显得真的很陌生。似乎在曾经的日子里都不
曾留意;即使我们已经写过许多次关于人生或理想之类的作文。要明白,人生其实就是计
划的过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已经显得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对自
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对于我们未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我们的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内
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有目标才可能会成功。第二则材料是一则社会新闻,对这则社会
新闻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一个角度:“学习使我妈快乐”的背后,折射的是妈妈对孩子的
期望,在学习上,家长的主观意识过于强烈,这可能就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也反应
出孩子学习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为自己学的,而是觉得学习是在给家长学习。学习都是为家
长学的,对自己未来规划就更谈不上了。为家长学和为自己学,学习的出发点不一样,学
到的东西也有差距。让孩子明白学习是给自己学的,才能从中得到乐趣,不把学习看成是
痛苦。另一个角度:“学习使我妈快乐”反应孩子明白父母苦心,体会到父母不容易,认真
努力读书,回报父母,让父母快乐。
【立意】
1.排除外界干扰,追求属于自己目标或理想;
2.尊重孩子的兴趣,给孩子以充分自主的选择权;
3.从自己的兴趣,坚持自己的选择;
4.自主独立,不依赖父母;
5.良好的家风家教,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6.父母的微笑是我读书的动力;等等。
【素材】
1.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对人的发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们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
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在工作中调动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有助
于事业的成功。反之,强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对精力、才能都是一种浪费。兴趣引
导爱因斯坦走进科学迷宫,成为一代科学巨匠。贝多芬迷恋神奇的音乐世界,终成永流芳
名的音乐家。人们的兴趣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兴趣上的差异是人们在选择职业时的重要依
据之一。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靠他灵巧的双手,在
技能领域得心应手,但如果硬把他的兴趣移到思辨型的理论研究或与人交往的营销和公关
上来,他会感到无用武之地。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很多,一般说来,兴趣爱好广泛的人,
选择职业时的自由度就大一些,他们更能适应各种不同岗位的工作。广泛的兴趣可以促使
人们注意和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为自己选择职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从自己的兴趣,坚持
自己的选择)
2. 学习,固然有“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学,但也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
乐学。父母对待孩子,既有孟母三迁的美谈,也有孔子劝学的温情:“鲤趋而过庭。曰:‘学
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孔子察觉到孩子知识结构的缺
陷,便谆谆教诲他要学诗、学礼,孔鲤也一一遵从。这样的教育互动,令人称羡。但是,
到了今天,孩子们却说:学习使我妈快乐——言下之意,“我”快乐吗?恐怕不。(良好的
家风家教,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3. 有个年轻人是学法律专业的,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法官或律师,可是大学毕业后却阴
差阳错地当了老师,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整天心不在焉,怨天忧人,在患得患失中艰
难地熬着,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从自己的兴趣,坚持自己的选择)
范文精选展示:
自己给人生掌一回舵
“父母命,不可违”,这句话深植入中国儿女的心。为人父母,总喜欢将自己未能实现
的愿望寄托给子女,赋之以大任,然后为子女铺好锦绣前程,让晚辈走康庄大道。而做子
女的,别无选择,唯有听命。
梁从诫、梁再冰距清华建筑系录取线都相差 2 分,无论有意或无心,都意味着梁家情
怀将无法在他俩身上承续。从查验试卷的细节,我们不难体味两位大师的内心失落。然而
为人母的林徽因,被梁从诫的“试卷明志”所震动,她看到了孩子为追求心之所向的决心。
那是胆怯而又勇敢,稚嫩而又执着的。于是母子在那一瞬间心灵相通,默契达成:让孩子
自己掌一回舵吧!
身处旧时代,梁家父母尚且以民主的态度包容孩子的“任性”。更何况在独立意识觉醒,
家庭关系开放的新时代。当今父母着实要从梁家父母身上获取启示。“明者因时而制,智者
顺世而变。”新生代有更多元的选择,他们渴望挣脱前辈的牵引,为自己的人生自主掌舵。
父母们终归要明白,自己是孩子的协助者,而不是决策者;是孩子的引导人,而不是人生
主宰者。强制与操控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无论孩子是一味顺从,还是过度叛逆,
都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很难拥有真正快乐的人生。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孩子试图自主选择,而有悖于师长期望时,父母总会
如此说教。但梁家子女的人生轨迹,证明了这种论调不一定成立。他们两位后来都有所成
就。退一步说,自己掌舵航行,“吃亏”未必是坏事。明智的父母,是做孩子自主选择的支
持者,而不是阻挠者。放手,何尝不是更高境界的父母之爱呢?
孩子孝顺父母,让父母称心如意,固然是传统美德,但这与自主选择人生航向并不相
悖。生命是场接力,两代搀扶同行,终归只有一段,人生更漫长的,是独立行走。归根结
底,父母都希望儿女拥有快乐人生,而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是人生快乐之源泉。
光阴荏苒,当年梁从诫面临的人生节点,正朝我们迎面而来。我们可以从年轻而勇敢
的梁从诫那里得到启示,也为他有那样开通明智的母亲感到庆幸。
父母筑的窝里再温暖,父母栽的树下再阴凉,我们总有一天要走出去。人生江海茫茫,
自己来掌一回舵。这是对父母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