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江苏新高考五月冲刺模拟试题(五)(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江苏新高考五月冲刺模拟试题(五)(解析版)

ID:691074

大小:49.8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5-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江苏新高考五月冲刺模拟试题(五)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环境信息科学是一门充满活力的新学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进 步,孕育了该学科的技术条件,奠定了行业基础;同时,环境科学原理、信息科技的理论对于环境信息科学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环境科学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关系及 特征的学科,并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也被用于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问题 的成因及其演变过程。因此,环境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 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从传统的污染及治理逐渐转移到以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主,阐述人类在 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当今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等,并 涉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EIA)、环境伦理及环境经济的新发展,再延伸到生态文明与 人类的共同未来等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兴起的另外一门学科————环境统计学,是将数学方法和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环境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反映了环境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环境科学的时 空维等多元分析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关注的环境信息系统(EIS)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各 种环境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加以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信息管理体系; EIS 的基本功能是为环境信息使用者提供 环境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数据的管理、查询、共享等多途径的交互访问,并为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决策提供 数据依据。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环境科学面临着空间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化背景下,人 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促使了环境信息科学的孕育与发展。 目前,环境信息科学得到了环境研究者、环境保护者以及环境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信息科技 的发展,各类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得到快速的研发与应用,环境功能性应用软件层出不穷。针对大气、水 体、土壤等各类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与评估及预警的应用软件,在环境信息科学研究以及环境行业管理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地促进与丰富了环 境功能性软件的创新性研发。目前,组件式 GIS(COM GIS)的出现为传统 GIS 面临的多种问题提供了全新 的解决方案。它采用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把 GIS 的各个功能模块制作成若干个控件,每个控件实现 不同的功能。组件式 GIS 基于组件对象平台,具有标准的接口,允许跨语言应用,使得 GIS 软件的可配 置性和开放性更强。在已进行的 GIS 应用中,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涉及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水资 源、经济、社会等原有的基础数据信息及变化数据信息。 可以认为环境信息科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去认识和解决不同的环境问题; 其二是通过认识和分析复杂环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积极地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和发展。美国地质调查 局(USGS)的研究报告指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 的一门学科。 (摘编自王让会等《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 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 同学科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 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 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外围开展的相 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 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外围 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的关 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 我国在环境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虽然也有很快的发展,但研究的主要出发点仍然是地理科学、遥感 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生态学等学科,针对环境信息科学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集成研究比较少。 (摘编自杜培军等《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环境信息科学的行业基础在于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科学原理和环境保护事业 的发展与进步。 B.环境科学是交叉关系学科,研究物理、化学、生物间的关系与特征,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同演化、 持续发展。 C.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愈益丰富与多样,紧扣生态文 明这一核心。 D.环境信息科学是在环境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学科交叉集成的特点,对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存有依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如何有效地利用法律手段,加强普通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研究,这是符合环境科学研究思路的。 B.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发展情形来看,新兴学科的出现,往往离不开对时代发展中挑战与机遇的把握。 C.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存在从"包围型"向"拓展型"转化的趋势,环境统计学的产生, 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D.组件式 GIS 让 GIS 软件具有更强的可配置性和开放性,这种创新发展思路,是符合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 古运河环境变迁溯源研究 B. 学校环境监测站数据研究 C. 环境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 D. 环境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环境信息科学下一个简要定义。要求语言表达上符合定义规范,不超过 70 个字。(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参考答案】 1. (3 分)D (A 项“环境科学原理"不属于“环境信息科学的行业基础”B 项的“研究物理、化学、生物问的关 系与特征”说法不当,原文为“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关系及特征”,漏了“环境的“这限 制语: C 项“紧扣生态文明这文明这一核心”,“紧扣....核心”表述不当) 2.(3 分)C (环境统计学的产生。是“环境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表现,还不是环境信息 科学发展的问题) 3. (3 分)A(属于历史考证研究) 4.(4 分)环境信息科学是以环境科学的发展为基础(1 分)。以各类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条件,(1 分)来解决 环境问题的(1 分),多学科交义集成(1 分)的一门新兴学科。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5. (6 分)①首先文代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技术条件、行业基础与理论指导;②其次介绍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 发展状况;③最后阐发环境信息科学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出它的两个发展(研究)方向(或积极作用)。(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织补人 聂鑫森 当下的城里人,还有穿打补丁衣服的吗?没有!人们生活普遍富足,衣食无忧,衣服稍旧、款式稍过 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扔了。但也有舍不得扔的,比如高档的毛料西装、手工刺绣的旗袍,还有具有某种纪 念意义的上了年岁的衫、裙、裤、褂,或被烟头烧了个洞,或不小心被锐物剐出裂痕,或出现几个虫眼, 这就得去找织补人修破如新或修旧如旧。 织补人不需要开店设铺,只需摆一个小摊,或在百货商场的大门旁,或在人来人往的街道、广场边。 在旧时代,这个行当叫“缝穷”,干此营生的是穷人家的中老年妇女,为那些没有家眷的老少光棍儿缝补破 衣烂裤,也就是打补丁,赚一点儿可怜钱。而现在的织补人,小洞细眼,是用与原衣物同色同型号的线织 上去,不留任何痕迹;破损处大的,要用同色同型号的布料,剪出适当的面块嵌入,然后再在接缝处合经 合纬地织补,一如原物。 在株洲百货商场大门内侧的右边,就有这么一位织补人甄法嘉。他不是女性而是男人,他不是中老年 人而是个未成家的小伙子!小平头,瘦高个,眉淡目俊,十指细长柔软。他是服饰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完 全可以到大型服装生产企业去任职,却偏偏选择当自由的织补人。他的父母是乡下的裁缝,甄法嘉自小就 喜欢穿针引线。 父亲问他:“你怎么喜欢当织补人?” 他说:“学校有这门课,我学得也很用心。” 父亲又问:“碰到老同学你不难堪吗?” 他一笑:“凭手艺吃饭,不丢人!” 甄法嘉的行头很简单,一条小板凳,一个手提工具包(里面放着针、线、布块、木绷子),一个可折叠 的纸板广告牌。广告牌上端写着“织补人甄法嘉”,两边各写一句话,右边是“织补小漏洞”,左边是“不 留大遗憾”;中间是根据布料纹理所定的价目表,每织补一处,平纹三十元,斜纹四十元,反纹五十五元, 特殊布料和工艺的另议,并承诺凡他经手织补的地方,一年内保证不破。 一眨眼,他当织补人三年了。他不仅手艺好,而且待人有礼貌,收费公道,生意一直不错。除去租房 和日常开支之外,每月还略有盈余。顾客送来活计,有当面等着他完工的,也有隔些日子再来取的。还有 不是顾客的,但对一个小伙子用木绷子绷在破损处操持针线很好奇,便蹲在旁边看,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他一边干活儿,一边答话,满面春风。 甄法嘉发现有一个留短发的中年大姐,隔三岔五要在他摊子前待一阵。于是,甄法嘉忍不住问:“大姐, 你贵姓?” “不敢,我姓刘。没打扰你的工作吧?” “没有。欢迎你提意见。” “我想问,缂丝之类织品,你可以织补吗?” “应该可以。” “做好的旗袍,再在上面绣出图案的,有了破洞怎么织补?” “先用原色布料织补好破洞,再在上面依原样补绣图案。” “你还会绣花?” “见笑。手艺还算过得去。” 刘大姐点点头,说:“我祖母留下一件从未穿过的苏绣旗袍,可惜被虫蛀了十几个小洞,我明日送来, 请你织补。祖母虽然过世了,但我要留个念想。” “谢谢刘大姐照顾我的生意!” 这件旗袍用料是杭州产的紫缎,绣的是淡雅的白玉兰花。刘大姐送来后,当场要付工钱。甄法嘉却不 肯预收工钱,说:“按我的惯例,一律是顾客取货、验货后,满意了再付款,刘大姐也不例外,五天后来取 衣服的时候再付工钱吧。” 第五天,刘大姐没来取织补好的旗袍。 又过了五天,刘大姐仍未见踪影。 甄法嘉的父亲忽然从乡下打手机来说:“法嘉,你娘病了,她很想念你,快回来吧!” 甄法嘉为了难:“爹,我理应回来,但有个顾客约好了来取货,却没来,我要等她,怕她找不到我着急。 我不能失信于人。” 又过了十天,刘大姐来了。 刘大姐把旗袍认认真真看了几遍,脸上浮满赞赏的笑意,说:“你叫甄法嘉,谐音是‘针法佳’,果然 名不虚传。”说完,赶忙付工钱,还特意多付了一百元作奖励。 甄法嘉执意退回一百元,说:“谢谢你。但我决不能多收一分钱!” 刘大姐说:“你很实在。”接着她拿出她的工作证,让甄法嘉看了后,说:“我是古代纺织品博物馆的, 馆里有不少古代的衣、帽、袍、褂、帷、帘,有的破损了。这些日子我考察你的手艺不错,人品也好,想 请你到敝馆去织补,时间会很长。如果你同意,现在就去。” “刘馆长未能按时来取旗袍,也是考察的一项内容吧。” 刘馆长脸一热,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刘馆长,十五天前,我就需要回乡下去探望患病的娘,因为要守约等你,我没走。现在,我的头等 大事,是赶快回去陪娘,侍奉汤药。” 刘馆长一愣,说:“对不起,耽误了你回去照顾母亲,请你见谅!” 甄法嘉淡然一笑,说:“刘馆长,你客气了。” “小甄,你放心去吧,待多少日子都不要紧。我和我的同事,在馆里等着你!” …… 好多日子过去了,甄法嘉没有来博物馆报到,也再没在百货商场设摊。 听说,他到另外一个城市当织补人去了。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开篇设问,自问自答,强调现在衣食无忧的城里人极少有穿打补丁衣服的,引发读者对织补人存在 价值的思考。 B. 小说结构完整,情节单纯,夹叙夹议。叙的是织补者的个人选择、价值取向等;议的是行业释义,何谓 “缝穷”,何谓织补。 C. 在甄法嘉简单的行头里,作者着重介绍了广告牌上的字,强调了小说人物的职业、姓名和价值,展现了 人物的诚信无欺。 D. 小说在描写甄法嘉和刘馆长的对话中,展现了甄法嘉德美技高的形象特征。结尾看似闲笔,却突出了人 物的初心坚守。 7.文章划线句在表情达意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眨眼,他当织补人三年了”,作者一笔带过“三年”的漫长时间,在内容上写出了甄法嘉对自我职业 选择的坚守。 B.“手艺好”、“人品好”、“收费公道”,多重特征的列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甄法嘉精湛技艺和职业 品德的赞美。 C.在生活普遍的城里做一个织补人本应生意清冷、生活艰难,甄法嘉却能“生意一直不错”,主要原因在于 他收费公道。 D.织补人甄法嘉对有些不是顾客却好奇的旁观者的提问也是满面春风地回答,作者意在肯定他的彬彬有礼、 温和耐心。 8.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特征,试从文中找出两处精彩的人物语言分析甄法嘉的人 物形象。(4 分) 9.作家杨晓敏认为“小小说也要注重文化品格,注重文化底蕴”,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聂鑫森对文化品 格和文化底蕴的注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6.B(张冠李戴,应该是“叙的是行业释义,何谓‘缝穷’,何谓织补;议的是织补者的个人选择、价值取 向等”) 7.C(“主要原因在于他收费公道”理解有误,原因应该是多重的且文中并无主次之分) 8.示例:①喜爱织补手艺,有职业自信:父亲担心他做织补人碰到老同学会难堪,他坚定地回答“凭手艺 吃饭,不丢人”;②诚实守信,有职业操守:刘馆长故意迟到十五天来取旗袍,他解释“因为要守约等你, 我没走”……(概括正确、言之有据即可,每点概括形象 1 分,语言举例 1 分) 9.①人物方面,织补人甄法嘉是一个具有“诚信守约”“初心坚守”“礼貌待人”“愿隐于野”等品格特质的 现代青年,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正契合民族文化意图塑造的优质文化人格;②情节(题材)方面,无论是讲 述甄法嘉坚守织补的故事,还是在情节的发展中引入博物馆馆长的故事,作者都意图在叙事中诠释现代人 在坚守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质文化品格;③主题方面,小说无论是肯定青年手工艺人遵从内心的择业观和“愿 隐于野”价值观,还是关注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契合了民族文化品格中向来肯定赞扬的价值观和注重 传承的文化观;④语言方面,作品中“敝馆”“缂丝”等词语书卷味儿、文化味儿浓,对“缝穷”、织补等 阐释精准,字里行间都足见作者浸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若从其它方面分析言 之成理亦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 滉有爱女,方择佳婿,谓其妻柳氏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于陵秩满..,寓 居扬州而生嗣复。后滉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因字曰庆门。 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年二十,进士擢第。元和十年,累迁至刑部员外郎,改礼部员外郎。时 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诏曰:“应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 检之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再迁兵部郎中。文宗即位,拜户 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大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二年,领诸 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 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吉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 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 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谥. 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 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B.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 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C.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 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D.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 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 之称。 B.“谥”,带有评价作用的称号。表扬的如“宣”,批评的如“厉”,同情的如“哀”。 C.“父忧”,对父亲去世的婉辞。“丁忧”是指遭父母之丧,官员一般停职回家守丧。 D.“秩满”,指古代官吏任职期满。一般十年为一秩,故官员任期也是十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嗣复天生贵相,少有文才。他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韩滉认为他的名气和地位会超越他的父亲, 是杨门的庆事,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杨嗣复为人谨慎,懂得避嫌。担任礼部员外郎时,因为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于是上书说和父亲同在尚 书省不便利,请求更换其他职务。 C.杨嗣复不重预言,不信应验。皇帝问预言应验的图谶从何而来,杨嗣复认为是因为光武 帝、隋文帝相信谶书,其实班彪引用预言是扭曲本意来制止贼乱。 D.杨嗣复很有见地,深谙用人之道。他认为古人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在太平之时,是不得已才这样做 的。平时应该按资历逐级提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4 分) (2)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4 分) 14.杨嗣复担任礼部员外郎为何要请求改任别职?皇帝拒绝他的理由是什么?(4 分) 【参考答案】 10.B【解析】本句的翻译为:嗣复回答说:“汉光武喜欢用预言一类的书来决断事情,近代的隋文帝也相信 这种话,从此,这种说法一天天地滋长,班彪《王命论》也援引过,大概是假意如此说用来防止叛贼作乱, 并不是真正看重。” “决事”译为“决断事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D;“近代隋文帝”作主语,“信”作谓语,“此言” 作宾 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故选 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11.D【解析】D 项,“故官员任期一般也是十年”表述错误;古代地方官一任三年,任内每年一小考,三年 一大考,根据考课决定升迁或降职。故选 D。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古文化常识的能力。 12.A【解析】A 项,“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 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可见韩滉是愿意把女儿嫁给杨于陵,而不是杨嗣复。 故选 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13.(1)我看过的人很多,没有人能像杨生这样尊贵而且长寿、他生儿子一定当宰相。(阅:经历考察;无 如:没有谁比得上;为:做;每点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2)因为杨于陵从太子少傅的职位上退休,年老多病,杨嗣复请求辞官侍奉父亲,皇帝没答应他。 (致仕:退休;恳辞:恳求辞官;不之许:不许之,没答应他;每点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4.①因为当时他的父亲杨于陵任户部侍郎,杨嗣复为避免与其同在尚书省任职而招猜疑。 ②不是共同负责同一事务和考核官员。官名相同但分管不同,这些都不必避嫌。(每点 2 分,共 4 分) 【解析】根据文本“元和十年,累迁至刑部员外郎,改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 同省非便,请换他官”可知,因为当时他的父亲杨于陵任户部侍郎,杨嗣复为避免与其同在尚书省任职而 招猜疑;根据文本“诏曰:‘应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并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 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可知,不是共同负责同一事务和考核官员。官名相同但分管不同, 这些都不必避嫌。 本题考查考生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参考译文】 杨嗣复的字是继之,是仆射杨于陵的儿子。一开始,他父亲杨于陵十九岁就考中进士,浙西观察使韩 滉有识别人才的能力,看见他十分赏识。韩滉有一个女儿,刚要选择女婿,就把女儿嫁给他,并回去对妻 子说:“我看到的人很多,今后显贵并长寿没有比得上他的,他有儿子一定当宰相。”后来杨于陵任期满了, 居住在扬州并生了杨嗣复,韩滉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名声和地位都超过你父亲,这是杨家值得庆贺的事。” 因此定字叫庆门。 他七八岁就能拿笔写文章,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元和十年,多次升迁到礼部侍郎。当时他的父亲杨于 陵任户部侍郎,杨嗣复上疏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任职不便,请求改任别的职务,皇帝下诏说“:同部门官 员有大功以下丧服的亲戚,只要不是共同负责同一事务和考核官员的长官,都不要回避。官名相同但分管 不同,即使是父子和亲兄弟也不避嫌。”两次升任为兵部郎中。文宗即位,任命他为户部侍郎。因为父亲杨 于陵是在太子少傅任上退休的,年龄大身体多病,他恳切辞官想要侍奉供养父亲,皇帝没有答应他。太和 四年,父亲去世,为服丧而免职。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职责。三年正月,进阶为金紫,食邑七百 户。 帝延英对宰相说:“人们说的符咒预言的话,从哪里开始的?”嗣复回答说:“汉光武喜欢用预言一类 的书来决断事情,近代的隋文帝也相信这种话,从此,这种说法一天天地滋长,班彪《王命论》也援引过, 大概是假意如此说用来防止叛贼作乱,并不是真正看重。”皇帝又说:“天后任用人才,有从平民身份到达 宰相职位的,-wqppyr果真可以顶事吗?还”嗣复曰:“武则天皇后注重刑罚,看轻官员,这都是为了图谋自己的大 业罢了。凡是用人的道理,要经历试验才能看出,能否在艰难之时掌管政务或者须当在无事之事提拔。不 如暂且按照资历等级,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太平之时,大概不能获得而任用。” 宣宗即位,征拜他为吏部尚书。大中二年,从潮阳回京,到岳州生病,一天就去世了,当时六十六岁。 追赠为左仆射,谥号孝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登总持阁① 岑参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②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③。 【注释】①总持阁:在长安终南山上。②万井:古代一里为一井,万井形容面积宽广。③金仙:用金色 涂抹的佛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逼诸天”“近日边”既是写所见,又是写感觉,“登临”二字则紧扣诗题。 B.颔联中天气晴朗,村落历历在目;郊外烟霞弥漫,笼罩着五陵,使人产生哀愁。 C.颈联“低秦岭”“小渭川”的表达效果与杜甫的“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前三联写景,突出一个“高”字;中间两联重点写登阁所见,所写之景俯仰结合。 16.请简要概括诗歌尾联的内涵。(6 分) 【参考答案】 15.D(中间两联重点写登阁所见,所写之景由远眺到俯视,无仰视之景) 16.①尾联概括了总持阁的环境特点,即清净高远,②还点明了它是佛家清净之地,有修仙悟道的作用;③ 诗人置身佛地,登高远眺,顿生临空绝尘、超然世外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希望清净去欲,远离尘世,尊仙 奉佛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扬州慢》中形容战争残酷和破坏深重,运用拟人手法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句子是: “ , 。” (2)《屈原列传》中“ , ”两句对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草作比喻的手法 作出了解释。 ( 3 )《 陈 情 表 》 中 以 乌 鸦 反 哺 为 喻 , 来 揭 示 作 者 写 这 篇 奏 章 的 意 图 的 句 子 是 : “ , ”。 【答案】(1)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2)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3)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也有贬义地使用这 个词的。批评家说人物没有个性,就斥之曰“脸谱化”。鲁迅在《坟・我之节烈观》中曾说:“要除去虚伪的 脸谱。”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 ① )。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 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那个“谱”字。“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 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 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语系的意思。谱系是历 史性的,是一种传统。(△)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不同,历史不同,谱系也就不同, B.谱系不同,历史就不同,传统就不同, C.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 D.谱系不同,传统就不同,历史就不同, 19.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参考答案】 18.(3 分)C 19.(3 分)C 20.(4 分)示例:①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②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 评分建议:一句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首 2020,令人感慨万千。②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也经历了前所未有 的艰难曲折。③我们战胜了狂暴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④顶住了美国全面打压中国的狂潮:⑤让 832 个国家 级贫困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⑥高质量举办了服贸会、进博会,传达出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坚定 信心。⑦时值岁末,我们昂首阔步,掀开了描绘“十四五”宏伟蓝图的新篇章。 2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用三个被动短语分别概括《草堂诗余》在明代前期、中期和后期词选编纂过程中的地 位,每个短语不超过 4 个字。(6 分) 明代词选的编纂与《草堂诗余》这部词选集关系密切。明前期《草堂诗余》不大被人 们重视,词学发展与其关系不大。明中期词选的编纂很是热闹,人们唯《草堂诗余》是尊,或奉其为填词之法 式,或视之为“古之佳制”。明代后期,《草堂诗余》所呈现出的柔艳婉约之风,与明人的审美理想相契合,使 之伴随着心学思潮、文学复古思潮在词选编纂史上成为追摹范本。 【参考答案】 21.(4 分)示例:(1)语句①,修改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首 2020,我们感慨万千”; (2)语句②,修改为“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曲折,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3)语句⑤, 修改为“让 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4)语句⑥,修改为“高质量举办了服贸会、 进博会,传递出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坚定信心”。 22.(6 分)被忽视,被尊崇,被追摹。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出圈”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言行)越出常规或一定范围。 “出圈”也是饭圈常用语,意为某个明星、某个事件走红,不仅在自己固定的粉丝圈中传播,而且被 更多圈子外的路人知晓。 近些年,传统文化纷纷“出圈”。“中国诗词大会”使原本只是爱好者津津乐道的古诗词,受到全社会 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古诗词教育”热;王佩瑜等戏剧大师,走进校园,参加综艺节目,在年轻受众中传 播传统文化的魅力;李子染制作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视频,在 youtube 热播成为现象级事件。 传统文化“出圈”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但也遭遇了一些尴尬。《弟子规》与当代儿童教 育理念的尖锐对立;最近热映的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不分时代和风格的“东方元素”的大杂烩,让 人心中百味杂陈;传统文化在适应更大众的受众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学校将举办一场以“传统文化‘出圈’是否利大于弊”为辩题的辨论赛,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 或反方写一篇陈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范文欣赏】 传统文化“出圈”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大家好: 随着《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渐入佳境,文化类节目掀起热潮;生僻汉字吸引更多目光,更有三千生 僻字正在进入中华字库;热播古装剧带动传统礼仪引发更多关注,也有了更多的现实应用;此外,华阴老 腔等非遗项目大放奇彩,故宫、国博等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销售火热;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着家书、家 谱、家族历史和家文化的复兴,传承更加有序。传统文化复兴呈现出的新态势。我方认为:传统文化“出 圈”利大于弊。理由有二。 第一,从现实维度看,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并不是相互隔绝,各自发展传承的。而是在互相的冲突、 竞争与融合中,推向前进的。而尤以冲突和竞争为主要方面,很多文化在强势文明的传播下消亡,这个时 候就是投入大量资源保持文化的原汁原味,也可能徒劳无功。而出圈的意义在于争取受众,以形式上的变 化,换取内核精神的继续延续。这是现实,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另一方面,“出圈”可以让传统文化以多种 方式,多种表现形态,拉近其与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受众的距离,消除自身与大众的疏离感。如果说, 此前传统文化更多是以典籍,文物等专家研究的形式,以精英文化,小圈子的形式存在的话,在当前这个 阶段,传统文化则开始通过综艺,动漫等更具有大众消费力的形式出圈,逐渐回归文化这一概念本来的含 义。 第二,从历史维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礼记大学》就指出,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接着举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再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 元明清,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政治制度与治理体系的创新与改革从未停止,这不但在政治上形成中华民族 的大一统结构打下基础,也为这种大一统文化的形成打下基础。在器物上,四大发明都是创新,这种创新 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物。器物和制度的演变,必然促进观念的变化。王安石 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从而推动变法,其目的还是助君父内圣外王,实现四海升平 这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最高理想。而另一方面,正是到了明清,尤其是晚清,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墨守 成规不搞创新,才导致了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甚至亡国灭种。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传统文化“出圈”利大于弊。谢谢!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