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91278

大小:95.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5-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 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 卡一并交回。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综合先秦各种历史撰述形式,写成《太史公书》百三十卷(后人称《史 记》),全面奠定了中国史学的传统。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 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关,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段评论提出了关于史书叙事的 一个核心话题,即“善述序事理”,堪为中国史学上的千年佳评。 所谓“善述序事理”,是说《史记》擅长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总结事物缘起之因、所获之果,进而揭 示期间蕴含的“理”。这里的“理”,是“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可以理解为“事物变化之内在的 法则或规律”。这种“理”要通过“事”“物”表现出来,而“事”与“物”既来源于对现实的观察,也 依靠于在历史中求索。 在中国古代,史书“述序事理”的功能曾受到质疑,尤其是在理学兴盛的宋朝,大学问家朱熹甚至认 为“史是皮外事务,浸紧要,可以札记问人”,由此排斥史书的说理功能;世人也有“经以载道,史以记 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而语”之论。其实,从说理的形式上看,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 理”,前者是形而上的理性论证,而后者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阐发。 在《史记》当中,“述序事理”的路径是多样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见其大概:通过记载名文的方 式让历史人物“亲自”向读者说理。例如,《秦始皇本纪》载贾谊《过秦论》,是把叙事者的身份交给贾谊, 让其“亲自”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向读者解释秦之骤亡。这样的叙事方法,令人有置身其境之 感,从而深刻体会到世间道理。《史记》还擅长以“两两对照”的方法将复杂的历史形势娓娓道来。例如, 把《项羽本纪》和《高祖本记》对照着读,两人鲜明的个性差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样的 对照之中,将人物的生平轨迹和成败得失之“理”阐明,这也是《史记》叙事之“善”的一个表现。在历 史叙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阐明一些道理,是《史记》“述序事理”最难能可贵之处。比如《项羽本纪》, 整篇最精彩处在于以千余字写项羽为刘邦所设鸿门一宴,借北将项羽优柔不决、刚愎白用的个性刻画得淋 漓尽致,而同时以此事作为全篇的转折,也交代了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由胜转衰的关键。 《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史书撰述渐渐形成了重视“述序事理”的思想传统。但是,在北宋时曾经发 生过一场著名的史学辩难,其主要争端在于以“事”为先,还是以“理”为先。欧阳修等人认为史书叙事 之要义在于继承、发挥“舂秋笔法”,他在撰修《新唐书》时致意于对忠臣奸佞的褒贬评判,造成新书于 “事实”处往往产生疏漏。其实,班固提出“善述序事理”之论是有其前提的,即彰显“事理”需建立在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关”“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之上。史实是基础亦是核心,离开了对史实的探 索,那么史书中的“事理”就成了空谈,文采也会流于空洞。这是衡量、评价古代史书“述序事理”是否 成功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朱露川《史书叙事是怎么回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司马迁撰史朴实直白,不华丽粗俗,不凭空掩饰,所以班固认为他是优秀史官。 B. 《史记》擅长总结事物因果,透过历史现实之表象揭晓所其变化的内在法则或规律。 C. 朱熹认为“史”不具备说理功能,相对“经”而言,不重要,有疑亦可记录问人。 D. 司马迁有时会在篇章里会完全抛弃叙事身份,让历史名家亲自叙事,将道理说清。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从史评高度开宗明义提出话题,这在全文总分式的结构中起到了提挈的作用。 B. 文章注重理论分析,从概念诠释出发,关照历史,深入文本,既有理性又不失形象性。 C. 作者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法阐明了“述序事理”的多样化路径,条分缕析,重点突出。 D. 文章结尾借北宋史学辩难的例子引出史实在史书“述序事理”中的关键的核心地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所开创的中国史学“善序事理”的传统,对后世著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B. 史与经本质特征的不同集中体现在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理”上。 C. 司马迁借鸿门宴的文字叙述,自然而然地展现了项羽刘邦盛衰转折关键,史理亦明。 D. 史书通过对史实的探索记录,避免了虚妄空洞,这样就减少了“文胜质则史”的情况。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因为司马迁撰史朴实直白,不华丽粗俗,不凭空掩饰,所以班固认为他是优秀史官”说法不符合原文, 强加因果,原文为“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 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关,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是说司马迁有优秀史官的才能,,佩服他擅 长讲述事情的道理,不用华丽的词藻去说明,道理质朴却不粗俗,他的文章直白,所记载的事件经得起核 实,不凭空加以赞赏,也不掩饰过错,因此叫做实录。 C.“朱熹认为‘史’不具备说理功能,相对‘经’而言,不重要……”错误,原文为“大学问家朱熹甚至 认为‘史是皮外事务,没紧要,可以札记问人’……;世人也有‘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 而语’之论”,朱熹并没有将“史”和“经”进行比较,是“世人”将“经”和“史”进行比较,所以张 冠李戴。 D.“完全抛弃叙事身份,让历史名家亲自叙事”错误,原文是“通过记载名文的方式让历史人物‘亲自’ 向读者说理。例如,《秦始皇本纪》载贾谊《过秦论》,是把叙事者的身份交给贾谊,让其‘亲自’以‘仁 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向读者解释秦之骤亡”,应是让历史名家“亲自”向读者说理,不是“叙事”。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全文总分式的结构”分析错误,本文先后论述中国古代史书“述序事理”的含义、特点以及对后世的 影响,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属于递进式结构。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辨析文中观点态度能力。 B.“史与经本质特征的不同集中体现在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理’上”说法错误,根 据原文“从说理的形式上看,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理’”,由此可见经学注重“微 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理”是史与经说理的形式上的不同的体现,不是选项所说的“史与经本质特 征的不同”。 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 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 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 大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 和空间结构,其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叉。 (摘编自《雄安新区的起步与新发展》,网易新闻,2019 年 4 月 8 日) 材料二: 开拓“雄安模式”,努力建设深度融入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内陆开放典范城市。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 的鲜明标识。没有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就没有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唯有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 略,才能形成全面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创造“雄安质量”。 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设立的条件和时代 背景与深圳、浦东皆有不同。深圳和浦东设立之时,分别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和全面开放的节点,在 开放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双重红利中缔造了“深圳奇迹”和“浦东速度”。两者均为沿海沿江地区,港 口(深圳港和上海港)与腹地(泛珠三角和长江流域)资源兼具,利用外资与发展外贸的优势并存。 雄安新区设立之时,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国内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多变,对城市积极融入新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必需、更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 区”,事实上是要探索一种新的历史阶段下不同于沿海的内陆开放模式。这一模式顺应全球经济格局演变 的历史大势,可谓“白手起家”,领内陆开放风气之先,更符合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潮流中以新机构、 新规则、新机制构建主动应对“多边”困局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雄安新区的四个核心特征——葛于‘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的解读》,《前线》杂志, 2019 年第 3 期) 材料三: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空间中氤氲的文化内涵,是构成城市形态和城市风貌的重要内容,也是 培育城市人群体归属感、社会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半沃土壤。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是融合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色城市风貌。乡土精神是中华文明之根,中国乡土营造 的传统始终是人类文明史的独特组成部分。这一营造方式经过近百年的发轫演变,为世界贡献了村落民居、 宫殿园林、山水楼阁等杰出成果,在思想基础、核心价值、社会机制、生产生活形态等层面呈现出的与生 态文明的自适应性。抱朴归真的“匠人营国”理念,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独特价值,而这恰恰 成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 “雄安特色”在于跳出既有城市发展模式,为破解“城淀关系”这一重大时代难题提供了一套全新范 式。即准确把握雄安特质——拥抱自洋淀,以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核心,坚持尊重自然、城淀共生、 城景应和,将青砖灰瓦、绿柳成荫的传统村落予以最大限度保留,将传统营城理念和优秀历史文脉予以最 大限度延续,构建起古今交融、水城共融的中华城市格局,从而探索出一条既有别于西方环境治理、又适 应于中国土壤的新文明发展之路。 (摘编自《{彰显“维安特色”,努力建设超越既有工业文明范式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澎 湃新闻,2019 年 4 月 27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地近北京、天津,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B.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 C. 作为新区的雄安缺少港口这样的区域条件,所以其开放定位与深圳和浦东就不相同。 D. 雄安新区的设立顺应了我国融入新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是我国深化开放格局的表现。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文化对一个城市的建设而言极其重要,但乡土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中却已经式微。 B. 雄安新区的建设既是对中国古代营城思想的回归,也是对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乡关系的重塑。 C. 雄安新区的建设孕育着独具特色的城市治理经验,能够为解决世界城市管理难题奉献“中国智慧”。 D. 雄安新区的建设理念具有印刻民族复兴印记的历史价值和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潮流的时代蕴意。 6. 雄安新区的全面建设有哪些价值和影响?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答案】4. C 5. A 6. (1)有利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2)顺应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历史大势,引领内陆开放风气,主动应对“多边”困局。 (3)构建了古今交融、水城共融的中华城市格局,有利于探索出一条既有别于西方环境治理、又适应于中 国土壤的新文明发展之路。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作为新区的雄安缺少港口这样的区域条件,所以其开放定位与深圳和浦东就不相同”,强加因果。根 据原文“雄安新区设立的条件和时代背景与深圳、浦东皆有不同”,“事实上是要探索一种新的历史阶段 下不同于沿海的内陆开放模式”,对雄安新区的定位的原因很多,并不只是缺少港口这样的区域条件。选 项强加因果。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但乡土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中却已经式微”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抱朴归真的‘匠人营国’理 念,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独特价值,而这恰恰成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这 恰恰成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中的“这”是指原文说的“抱朴归真的‘匠人营国’理 念”,而不是“乡土精神”,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 A。 【6 题详解】 根据材料一中“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 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其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叉”,可从有利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 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方面组织答案。 根据材料二中“事实上是要探索一种新的历史阶段下不同于沿海的内陆开放模式。这一模式顺应全球经济 格局演变的历史大势,可谓“白手起家”,领内陆开放风气之先,更符合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潮流中 以新机构、新规则、新机制构建主动应对“多边”困局的内在要求”,可从顺应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历史 大势,引领内陆开放风气,主动应对“多边”困局方面组织答案。 根据材料三中“即准确把握雄安特质——拥抱自洋淀,以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核心,坚持尊重自然、 城淀共生、城景应和,将青砖灰瓦、绿柳成荫的传统村落予以最大限度保留,将传统营城理念和优秀历史 文脉予以最大限度延续,构建起古今交融、水城共融的中华城市格局,从而探索出一条既有别于西方环境 治理、又适应于中国土壤的新文明发展之路”,可从构建了古今交融、水城共融的中华城市格局,有利于 探索出一条既有别于西方环境治理、又适应于中国土壤的新文明发展之路方面组织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泅渡兹勃鲁契河 [俄]伊萨克•巴别尔 ①六师师长电告,诺沃格拉德-沃伦斯克市已于今日拂晓攻克。师部当即由克拉毕夫诺开拔,向该市进 发。我们辎重车队殿后,沿着尼古拉一世用庄稼汉的白骨由布列斯特铺至华沙的公路,一字几排开,喧声 辚鳞地向前驶去。 ②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下午的熏风拂弄着日见黄熟的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 子,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逶迤西行,离开我们,朝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 而去,随后又爬上野花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胡乱地伸进啤酒草的草丛。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 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们头顶猎猎飘拂。在傍晚的 凉意中,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滴滴答答地落下未。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 道道急流和石滩的浪花之结扎紧。桥梁都已毁坏,我们只得泅渡过河。庄严的朗月横卧于波涛之上。马匹 下到河里,水一直没至胸口,哗哗的水流从数以百计的马腿间奔腾而过。有人眼看要没顶了,死命地咒骂 着圣母。河里满是黑乎乎的大车,在金蛇一般的月影和闪亮的浪谷之上,喧声、口哨声和歌声混作一团。 ③深夜,我们抵达诺沃格拉德市。我在拨给我住的那间屋里,看到了一个孕妇和两个红头发、细脖子 的犹太男人,还有个犹太男人贴着墙在蒙头大睡。在拨给我住的这间屋里,几个柜子全给兜底翻过,好几 件女式皮袄撕成了破布片,撂得一地都是,地上还有人粪和瓷器的碎片,这都是犹太人视为至宝的瓷器, 每年过逾越节才拿出来用一次。 ④“打扫一下,”我对那女人说,“你们怎么过日子的,这么脏,一家子好几口人……” ⑤两个犹太男人应声而动。他们穿着毡底鞋,一蹦一跳地走动着,收拾掉在地上的垃圾。他们像猴子 那样不发一声地蹦跳着,活像玩杂耍的日本人,他们的脖子一个劲地转动,红涨起来。他们把一条破烂的 羽绒褥子铺在地板上,让我靠墙睡在第三个犹太人身旁。怯生生的贫因在我们地铺上方汇聚拢来。 ⑥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住它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袋在窗外徜徉。我揉 着肿胀的腿,躺到破褥子上,睡着了。我梦见了六师师长。他骑着一匹高大的牡马追赶旅长,朝他的眼睛 连开两枪。子弹打穿了旅长的脑袋,他的两颗眼珠掉到地上。“你为什么带着你的旅掉转枪头?”六师师 长萨维茨基冲着脑袋瓜开花的旅长怒吼道,就在这时我醒了过来,原来那个孕妇在用手指摩挲我的脸。 ⑦“老爷,”她对我说,“您在梦里又是叫又是踢。我这就给您的地铺揶个角落,省得您踢着我爹……” ⑧她的两条骨瘦如柴的腿,支着她的大肚子,打地板上站了起来。她把那个睡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 只见一个死了的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咙给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 藏青色的,沉得像块铅。 ⑨“老爷,”犹太女人一边抖搂着褥子,一边说,“波兰人砍他的时候,他求他们说:‘把我拉到后 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可他们才不管呢,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他是在这间屋里断 气的,临死还念着我……现在我想知道,”那女人突然放开嗓门,声震屋宇地说,“我想知道,在整个世 界上,你们还能在哪儿找到像我爹这样的父亲……”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运用了如“攻克”、“开拔”等军事术语,以战报式的叙事开头,交代了战争背景。 B. 文中画线句把两个可怜的犹太人的动作写得滑稽可笑,却让读者倍感悲哀,心生同情。 C. 作者通过对六师师长枪杀旅长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残暴、滥杀,令人恐惧的军官形象。 D. 文章结尾处作者借犹太孕妇之口表达了对战争无情的控诉和对美好、兽良人性的赞美。 8. 文章第②段堪称小说中写景的经典段落,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9. 巴别尔的小说结构不同寻常,请场景设定和情节安排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答案】7. C 8. ①前文对花与庄稼、白桦林等的描写,美丽明艳,温暖恬静,而后文对太阳和河水的描 写则充满血腥味,两相对比,渲染了战争的惨烈氛围,反衬战争之痛。②通过对一些景物的描写,加上一 些限定词,较完整也较清晰地反映了行军途中时间、地点的变迁。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渲染战 争场面,形象生动,凄惨的场面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9. ①场景设定:作者在内容安排上讲究详略得当,文中渡河的分量很小,渡河后所见却详,突出了战争给 普通百姓带来的伤害与痛苦。②情节安排:结尾出人意料,睡在我身旁的居然是个死人,而这在前文多有 伏笔,这样的安排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凸显了反战的主题。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刻画了一个残暴、滥杀,令人恐惧的军官形象”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师长对旅长怒吼“你为什么带着 你的旅掉转枪头”可知,师长之所以枪杀旅长是因为旅长“掉转枪头”,旅长背叛了自己的国家,由此可 知,作者通过对六师师长枪杀旅长的描写,暗示了师长的威严,不能容忍部下的推却、背叛,具有残忍和 忠贞的双面性。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首先,第二自然段中,依据“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熏风拂弄着日见黄熟的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子, 伫立天陲”“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昨天血 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淌滴答答地落下未”“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等内容可知,作者对罂粟花 与庄稼、白桦林的描写,美丽明艳,温暖恬静,给人以宁静之感,而太阳“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河 水混着“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则充满血腥味。两相对比,渲染了战争的惨烈氛围,宁静的美景 与残酷的战争场景相对比,反衬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其次,第 2 自然段基本上由描述句组成∶第 1 自然句描写田野上的植物,第 2 自然句描述沃伦的远景,第 3 自然句描绘天空的景象,第 4 自然句把气味用通感的手法加以描述,第 5 自然句起到结束描写了兹勃鲁契 河及渡河的情形。整个自然段未有意地交待时间、地点,不涉及行军队伍及沿途事件的叙述,而只通过对 一些景物的关注,通过一些限定词,较完整也较清晰地反映了行军途中时间、地点的变迁。第 1-2 自然句可 以认为是对同一时间段的景色描写,通过对拂弄黑麦的熏风加上“下午”的限定词来体现。第 3-4 自然句不 仅通过对“凉意”加以“傍晚”的限定词,还以对落霞的形容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从第 5 自然句起到结束, 则通过“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及河上的月影来表明这时已是夜晚。 最后,依据文中“荞麦则宛若处子,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逶迤西行,离开我 们”“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太阳浮游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落霞好似一面面军 旗”“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淌滴答答地落下未”“将它的一道道急流和石滩的浪花之结扎紧”“在金 蛇一般的月影和闪亮的浪谷之上”等内容可知,该段的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多种艺 术手法,形象生动地渲染出战争场面的惨烈,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首先,从场景设定来分析,文章题目为“泅渡兹勃鲁契河”,内容分为两大块:渡河前和渡河后。渡河前 是一幅宏大的部队开拔场面,场面宏大而用墨相对较少;渡河后则是一间房屋内两三个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场面狭窄却着墨现对较多。空间由广阔转入到狭窄却没有头重脚轻之感,这种结构使得小说对于战争的描 述从宏观转入微观,从外观事物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使这场战争的画面也因此变得清晰、立体, 毕竟,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与痛苦,总是要分配至具体的、有思想情感的个人。文章这种写作内容详略得当 的安排,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与痛苦。 其次,情节安排上,结尾处“省得您踢着我爹”“她把那个睡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只见一个死了的老 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睡在我身边的竟然是犹太孕妇死去的父亲,这一情节安排出人意料,文中虽 然没有正面的战争场面的描写,死者的出现在前文有多处伏笔,如拨给我住的房间“几个柜子全给兜底翻 过,好几件女式皮袄撕成了破布片,撂得一地都是,地上还有人类和瓷器的碎片”,而“有个犹太男人贴 着墙在蒙头大睡”等叙述,作者这样安排情节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说明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 种伤害,凸显了小说反战的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 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遣弟子八 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馀年间,众徒数十万。皆着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 杀人以祠天。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 精勇,合四万馀人,共讨颍川黄巾。时,嵩与角弟梁战于广宗。梁众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闭营休士, 以观其变。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嵩温恤士 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已乃尝饭。吏有国事受赂者,嵩更以 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海内虚困。故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嵩曰:“难得而易失者,时 也。时至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几以发。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 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嵩曰:“何谓也?”忠曰:“天道无亲,百姓与能。今将军受钺.于暮 春,收功于末冬。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威德 震本朝,风声驰海外,虽汤、武之举,未有高将军者也。今身建不赏之功,体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 何以求安乎?”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 忠知计不用,因亡去。 寻李催作乱,嵩亦病卒,赠骠骑将军印绶..,拜家一人为郎。嵩为人爱慎尽勤,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 五百馀事,皆手书毁草,不宣于外。又折节下士,门无留客,时人皆称而附之。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嵩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 B. 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 C. 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 D. 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河,即是河东、河内、河南三个郡,为近畿之地。三河骑兵是指三个郡征召的精锐士兵,主要负责卫 戍京师,兼任歼灭外敌的职责。 B. 鸡鸣,或曰荒鸡,为丑时,相当于凌晨 1-3 时,是十二时辰中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段时间。与四 更、四鼓、丁夜相对应。 C. 钺,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像斧,可砍劈,君王往往用钺象征征伐。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 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D. 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官吏印章的统称,亦借指官爵。“解印绶”,指解下印绶,与“解 褐”“解佩”的意思大体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甫嵩志存高远,文武兼备。他喜读儒家经典,娴习弓马射猎,曾被举荐孝康、茂才。太尉陈蕃、大将 军窦武接连征召,他都不上任。 B. 皇甫嵩有勇有谋,战功卓著。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张梁部队精猛,皇甫嵩便观察敌军形势,修整士兵, 夜晚出击,最终大破黄巾。 C. 皇甫嵩忠心为主,气节过人。在平定黄巾起义军之后,朝政日渐荒芜,国内空虚困难,汉阳阎忠劝其趁 机政变,皇甫嵩未予采纳。 D. 皇甫嵩为人恭谨,恪尽职守。他尊重人才却不喜接待宾客,上表陈说有益的意见五百多条,都亲手书写 并毁掉草稿,不向外界泄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 (2)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皇甫嵩体恤士卒,很受众人爱戴,每次行军驻扎,一定等全军的营帐都搭建好,他才回自己的营 帐。 (2)现在将军遇到了难得的运气,踏着容易变化的机会,而有运气不抓着,当着机会不利用,您怎么保持 大名呢?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为:行军如神,谋不再计,摧强敌比折枯还容易,消化坚冰比融雪还快,旬月之间,神兵像电一样除 寇乱,封尸刻石,向朝廷汇报。 “谋”作“不再计”的主语,前后构成主谓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两项; “神兵”作“电埽”的主语,意思是“神兵像电一样除寇乱”,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其后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与‘解褐’‘解佩’的意思大体相同”错,解褐意思是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能力。 D.“他尊重人才却不喜接待宾客”错,原文“折节下士,门无留客”意思是皇甫嵩“虚心下士,尽力汲引, 家里没有因为没受推引而留下来的客人”。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温恤”,体贴抚慰,体恤;“得众情”,指受众人爱戴;“修立”,搭建好,修建好;“就”走向, 靠近。 (2)“易骇之机”,容易变化的机会;“抚”,抓,抓住;“临”,当着,对着;“临机不发”,当着机 会不利用;“何以”即“何以”,用什么;“保”,保持。 参考译文: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皇甫嵩少年时有文功武略之志,好《诗》、《书》,学习弓剑驰马。开始被 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征召,都不去。灵帝时公车征为议郎,升北地太守。当初, 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派遣八个弟子到四方,用做好事教化天下人,辗转欺骗、迷惑。十多年间, 信徒数十万。都头戴黄巾为标帜,当时人叫“黄巾”,杀人祭天。于是天子起用天下精兵。广选将帅,任 命皇甫嵩为左中郎将,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计四万多人,合力讨伐颍川黄巾。 当时,皇甫嵩与张角的弟弟张梁战于广宗,张梁的部队精锐勇敢,皇甫嵩不能胜。第二天,皇甫嵩关闭营 垒,让战士休息,观察敌军的变化。晓得贼军士思想松懈了,于是晚上悄悄地集合部队,等到鸡叫,发起 冲锋,战斗到天黑时,大破敌军,斩了张梁,获首三万级。皇甫嵩体恤士卒,很受众人爱戴,每次行军驻 扎,一定等全军的营帐都搭建好,他才回自己的营帐。军士们都吃上饭,他才吃饭,官吏有因事受贿的, 皇甫嵩便再赏赐他钱财,官吏心怀惭愧,有的甚至自杀。 皇甫嵩已消灭黄巾,威名震动天下。而朝廷政事一天乱似一天,海内空虚困难。前信都令汉阳阎忠贸 然对皇甫嵩说:“难以得到而容易失去的东西是时间。时间到了就会来但却无不转瞬即逝的是机遇。每一 位成功者都能顺势而动,见机而发。现在将军遇到了难得的运气,踏着容易变化的机会,而有运气不抓着, 当着机会不利用,您怎么保持大名呢?”皇甫嵩说:“这是说什么啊!”阎忠说:“天道对人没有偏私, 老百姓更懂得艰深的道理。现在将军暮春受皇上命讨贼,到冬末就收功。行军如神,谋不再计,摧强敌比 折枯还容易,消化坚冰比融雪还快,旬月之间,神兵像电一样除寇乱,封尸刻石,向朝廷汇报。威德震本 朝,声名扬海外,虽汤武的行事,也不比将军高呢。现在您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又有高人的品德,而奉事 昏庸的人主,怎么求得安全呢?”皇甫嵩说:“朝夕努力工作,心不忘忠于皇上,为什么不安?”阎忠知 道计谋不能被采用,逃跑了。 不久,李催作乱,皇甫嵩也病死,赠骠骑将军印绶,任家中一人为郎。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勤勉,前 后上表陈谏对国家有补益的五百余事,都自己亲自书写,并随即把草稿毁掉,不向外宣扬。又虚心下士, 尽力汲引,家里没有因为没受推引而留下来的客人。当时人都称赞他,拥护他。 (二)古代诗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四首(其四)【注】 王夫之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阻北征。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注】顺治五年(公元 1648 年)清军入湘,王夫之抗清兵败,投奔南明桂王(永历帝),但桂王左右的一 些官僚不以国事为重,依然大搞党争。王夫之极为愤慨,上书劾奏而与奸人结怨,后北走桂林投奔瞿式耜。 本诗应是作者在南明永历政权军中所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触物起兴,诗人从夜半风声起笔,继以“嘶”“惊”“壮”“鸣”等词,极力渲染了悲壮气氛。 B. 五、六句言国家没有李广般英勇善战的将军,即便是现去培养也定是遥遥无期;国势衰微,北征计划也 受阻。 C. 七八句同开头的热望形成鲜明对照,以眼前视觉形象凄清迷茫,反映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抗清前途的看 法。 D. 全诗在叙事、抒情中夹有议论,体现了诗人的识见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颇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15. 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案】14. B 15. ①诗的前四句营造出一种征战杀伐的悲壮氛围,体现了诗人惊悸激动、热血沸腾、渴 望投入战斗的迫切心情。 ②然而风空吼,马空鸣,刀在鞘,抗清复国的豪情遭受重创,表达了诗人心中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赏析能力。 B.“国家没有李广般英勇善战的将军”表述错误,国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内部争斗不断,没办法识人用 人,表达的是对权臣弄权的谴责。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诗歌前四句写诗人半夜被风声惊醒,听见边马嘶叫,似乎苍天、大地、兵马都在怒吼,在呼唤着搏击奋进, 反映诗人对战斗的渴望。 中间四句写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北征”计划迟迟不能实现,眼前的视觉形象萧条、凄清、迷茫,反映诗 人感情的抑郁与抗清前途的晦暗不明。这种凄凉的客观现实同开头的主观热望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四句写诗人起衣彷徨,风鸣马嘶催人搏进的夜晚对于锐意进取者是“良夜”,但河汉西倾、天色将明, 诗人以国忧未释而异常焦灼,心中抱负得不到施展而愤懑不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善假于物”,其实世间万物都是如此,庄子《逍遥游》中的鹏鸟“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是因其“_________”,就连御风而行的列子,虽然免乎行,却“_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样描写景物 早晚明暗变化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建党 100 年来,为人民群众牺牲自我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精神特质。杜甫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情怀。 【答案】 (1). 去以六月息者也 (2). 犹有所待者也 (3). 朝晖夕阴 (4). 气象万千 (5). 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 (6).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息、犹、待、晖、兀、见、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 5G 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 七大领域, 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提 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各级政府对“新基建”布局已久,高度重视。2020 年, 关注的“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 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新基建”对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作 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在“后疫情时代”, ( )。一是智慧城市对传统城市的加速代替。包括交通管理、物流供应链、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 在内的智慧城市将会全面数据化,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捷。二是无人配送迎来发展契机。无人配送的载 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发展,还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 天上飞的送货无人机与地上跑的送货机器人正重构物流生态,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波及 倍受 显而易见 毋庸置疑 B. 波及 备受 举足轻重 不容置喙 C. 涉及 倍受 举足轻重 不容置喙 D. 涉及 备受 显而易见 毋庸置疑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将更加关注“新基建”相关产业 B. 我们将更加关注“新基建”相关产业,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技术更迭而改变 C. “新基建”相关产业将更加受到关注,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D. 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技术更迭而改变,“新基建”相关产业将更加受到关注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还有助于快 递业更好地发展。 B. 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还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 的末端需求 C. 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而且能够满足“最后一 公里”的末端需求。 D. 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不仅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还有助于快 递业更好地发展。 【答案】17. D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波及”,牵涉到;影响到。“涉及”,牵涉到;关联到。此处强调“新基建”涉足的产业链比较广泛, 并不是强调其影响,故选用“涉及”更合适,排除 AB。 “备受”,深受;受尽。“备受”的“备”表示完全,“备受”强调程度和范围。“倍受”,更加受到; 格外受到。“倍受”的“倍”是加倍的意思。“倍受”多是比较出来的结果。此处前面有“高度重视”的 语境提示,后面有“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语境提示,没有比较之意,而是强调“新基建” 受关注的程度强、范围广,故选用“备受”更合适,排除 C。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 到全局。根据语境“‘新基建’的对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作用”,填入“显而易见”。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毋庸置疑”,用不着怀疑。根据语境“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可知肯定了机器人在当下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故选用“毋庸置疑”更合适。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前文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强调“新基建”的作用;后文说“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捷”“正 重构物流生态”等,强调技术的更迭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据此,括号内的句子应先说“新基建”,再 说“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排除 AD。由上文“在抗疫期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 情稳增长”可知,谈论的话题是“新基建”,所以下一句话题应为“新基建”。以“新基建”为陈述对象 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排除 B。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 一是偷换主语,“无人配送的载体”不能作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后两分句的主语应是“无人配送”。“无 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可改为“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 排除 AC; 二是语序不当,按照顺序,应该先“满足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再“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发展”, “不仅”和“还”后的内容应调换位置,排除 B。 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① 。百姓对健康的新期待不仅包括病有所医, 还包括预防疾病、运动健身、宜居环境等内容。2016 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 出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没有科学的健康知识,就没有正确的健康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由 之路。根据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到 2030 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 30%。健康既是一种权利,② 。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既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 也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 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我们要树立大健康观 念,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 来。 ③ ,既要靠医疗卫生部门努力,也要靠社会各部门协同配合。工业、农业、交通、税务、教育 等部门制定的政策,都会对人民健康产生深刻影响,要将健康意识融入所有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 21. 请用一组排比句概括上文后三段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主要策略内容。每句不超过 20 个字。 【答案】20. 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也是一种责任;保障全民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21. 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要提高全民素养水平,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要树立全民预防意识,积极建立健康制 度;要调动全社会的能动性,努力提高健康意识。 【解析】 【分析】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处,前文说“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后文说“百姓对健康的新期待不仅包括病 有所医,还包括预防疾病、运动健身、宜居环境等内容”,由此可知,此处谈的是健康差异化多样化的问 题,故可填“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 第二空处,根据前文“健康既是一种权利”可知,此处应填“也是(又是)……”,根据后文“每个人都 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可知此处谈的是“责任”的问题,故可填“也是一种责任”。 第三空处,根据后文“既要靠医疗卫生部门努力,也要靠社会各部门协同配合”,可知保障全民健康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故可填“保障全民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以及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第二段,由“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自我 健康管理能力,既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可知,要提高全民素养水平,主动学习 健康知识。 第三段,由“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可知,要树立全民预 防意识,积极建立健康制度。 第四段,由“既要靠医疗卫生部门努力,也要靠社会各部门协同配合”“要将健康意识融入所有政策,调 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知,要调动全社会的能动性,努力提高健康意识。 整合答案时要注意使用排比句。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牙买加运动员奥蒂被称为“永远的伴娘”,她参加过七届奥运会,却从未获得过金牌,但她坚持不懈, 如今 50 岁仍然奔跑在竞技场上。人们称她为“失利者”而不是失败者。 其实一直以来,体育帮助人们提升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甚至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可是现实生 活中,人们却常常不愿意锻炼或者锻炼的时间被学习工作挤占。尤其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体能的 需求不再强烈,人们开始怀疑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这引起人们的深思。 春天如约而至,学校组织以“主动锻炼,强健身心”为主题的升旗校会,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 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架起体育支点,开启完美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直把文化课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学校的体育课被掐头去尾,任意克扣。部分 学校的体育课也成了功利教育,只服务于文化课和考试。难道体育锻炼真的不值得我们重视吗? 错! 同学们,以体育为支点,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有所发展,开启完美人生。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指出,体育除了有助于青少年锻炼身体,还能培养我们的意志品质、合作沟通能力、 领导能力。2020 年新冠疫情来袭,全民体育锻炼更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健康的身体,何谈学业有成?84 岁的钟南山院士,虽值耄耋之年,却身体健硕,腰杆笔直,一直工作 在疫情最前线。他不只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更因为他老人家经常锻炼,有“革命”的本钱!亲爱的同学们, 学习钟南山院士,既有满腔的学习热情,更有强健的身体,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服务于人民,成为国家的 栋梁之才!以体育为支点,我们才能坚定意志,阳光积极,开启人生新篇章。 体育是最好的社会实践课,是最好的精神助推器。体育锻炼,能磨炼人的意志;体育比赛,需要团结 合作的意识,更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谁也不会忘记中国女排,她们坚忍不拔,拼搏奋斗,创造了一 个又一个奇迹,她们身上展现了体育的精神光芒,她们的精神,为我们脆弱的人生指明了方向。科比曾说: “我失败后再失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体育先辈奋斗的汗水让我们体会到了体育运动的真正意义与价 值。同学们,请你在你投入地学习之余,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吧,这样你才会有更顽强的精神去战斗! 以体育为支点,我们才能积攒实力,振兴中华,开启人生新精彩。 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上担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健康的身体、坚定的意志是我们的 资本。体育锻炼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上的改变,会让你面对的人和事,与之前大相径庭。我们每一次奔跑, 每一次挥汗如雨,都不只是为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的身 体强壮了,才能蓬勃成长、向阳而生,我们的国家、民族才大有希望! 有人错误地认为,体育锻炼没有价值,浪费时间,消耗体力。事实上,经常呆在室内、久坐不动、长 期伏案,不仅让我们体能衰退,而且会让我们逐渐倾向孤僻、沉默、自闭,使我们无法快乐有效地获得优 异成绩。而参加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能使我们全身各器官、系统得以有效的活动, 能促进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从而保障我们的身心健康,对我们的学习大有裨益。 古希腊格言说:“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毛主 席说:“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重视体育锻炼,从自我做起,以体育为支点,积极 参加体育锻炼,开启我们的完美人生吧! 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审题】1.找出任务,明确指令 (1)共性的写作任务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个性的写作任务 学校组织以“主动锻炼,强健身心”为主题的升旗校会,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2.切分任务,逐个击破 (1)以“主动锻炼,强健身心”为主题,明确了写作的中心:“主动锻炼”是行动,“强健身心”是目的。 因此,写作中应把重点放在“主动锻炼”上。首先,可以指出主动锻炼的原因: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 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青少年时期是 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 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次,论述中学生应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鼓励 大家走出教室,充分活动;也可以号召大家发掘兴趣,积极参加喜爱的运动项目;还可以呼吁大家重视体 育课,将锻炼放在和文化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最后,可以联系现实,谈一谈当前我们存在的误区:认为 体育锻炼不重要、没有价值、占用时间,说明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即“强健身心”。 (2)“结合材料内容”:材料中谈到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奥蒂参加 7 届奥运会却未得金牌,但坚持不懈, 50 岁依然没有放弃,人们称她为“失利者”而非“失败者”。这个故事体现了奥蒂坚持锻炼的可贵精神和 大众予以她的充分肯定,表达了体育锻炼的意义不在于功利、输赢,而在于坚持的内涵。二是现实生活中 人们不重视体育锻炼的现状。而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写作时,要结合材料中对坚持锻炼的赞赏, 论述体育锻炼的目的,并结合现状误区进行分析。 (3)“写一篇演讲稿”,明确了写作体裁:演讲稿要有题目、称呼语、问候语和结束语。 (4)“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明确了写作内容:要谈自己对体育锻炼的目的与意义 的认识、对如何进行锻炼以及对人们不重视体育这一现状的思考;还要提出自己对全校同学的希望,号召、 鼓励、建议同学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重新重视体育课,形成主动锻炼的良好风气。 【立意】1.加强体育锻炼,从我做起。 2.野蛮我体魄,文明吾精神。 3.我锻炼,我健康。 4.莫让文化课成为锻炼身体的羁绊。 5.让体育的阳光照亮校园。 【素材】1.【体育锻炼助力文化传承,学生积极参与】连日来,一段甘肃敦煌中学学生课间操跳敦煌舞的视 频火遍各种“圈”,学生舞姿优美不说,单是来自敦煌壁画的舞蹈动作,就让人击节赞叹,不少主流媒体 都争相播报,点击量上百万人次。10 月 22 日,牵头负责此套课间操编排工作的敦煌中学体育教师张梦婷告 诉记者,这是一段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课间操,该课间操融合了健美操的动作和敦煌壁画中的舞姿,配上 敦煌元素的音乐后,很受学生们的欢迎。“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各种压力也比较大,加之单调的 学校生活让他们比较压抑。而通过丰富的课间活动,比如增加‘舞美敦煌’课间操等内容,让他们在通过 跑步、游戏、自主活动等活动内容后,进一步增强对敦煌文化的热爱。”敦煌中学后勤主任、工会主席卢 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体育锻炼助力品德培养,学生懂得礼让】“少林功夫”五步拳,双节棍拳操,幼嫩的脸庞神采飞扬,动 作刚柔并济……昨日,一场“武术盛宴”在湖南农业大学子弟小学上演。原来,该校正在举行以“传承武 术文化,演绎精彩人生”为主题的武术教学专场汇报表演。让人惊讶的是,在这所小学,每个孩子都会几 招武术招式,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班每周都有 1-2 节武术课。为何要这么重视武术教学?“武术不受场 地、器械、气候条件和身体条件等限制,在校园里推广普及,不但能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也是弘扬传 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该校校长张豪告诉记者,“体育素质体现国民素质,通过武术训练,学生们明显表 现得更吃苦耐劳、更懂得谦逊礼让。” 3.【体育锻炼助力文化科目,学生提高成绩】刘彪是武汉第十四中高三(6)班的学生,班主任郭春娥告诉 记者:“他的进步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入校时,刘彪的成绩仅能排在班级 30 名开外,但是现在已经稳居班级前十了。刘彪从高二开始,每天晚自习之后都会在操场跑步。刘彪告诉 记者:“每天晚自习之后,我都会到操场跑五圈,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让头脑放松。”即便是疫 情期间,在老家大悟,刘彪也坚持每天跑步。“有时候学不下去了,回想跑步时,就能坚持下去。”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