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91376

大小:343.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1-05-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阜阳市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统测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太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中国古代的环境美学思想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田园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所开出的灿 烂花朵。中国古代田园诗,溯源于先秦的《诗经》,成形于晋,大盛于宋,收官于清,是仅次于山水诗的一 大流派。 田园与山水都属于环境。但山水多为自然环境,而田园多为人工环境。如果说山水是环境的外围,那 么,田园则是环境的核心。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云“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田园是开荒的成果。 田园中有植物,如诗中所写“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动物,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些均是人劳作的产物,是第二自然。田园,人的家园。人在田园中生产、生活。较之山水,田园于人更 具亲缘性。 于是,田园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一口井、一处生命之源、身体与灵魂的归宿之地。回归田园,就是回归 家园。中国环境美学最高概念是“家园”,家园来自“田园”。田园生活的指导性思想是“耕读传家”。 “耕读传家”畅行于清,曾国藩、左宗棠等均大谈“耕读传家”。“耕读传家”思想可以追溯至先秦的周 朝,形成可能还是在唐宋。 “耕读传家”,“耕”好理解,这是生产;为何还要“读”,且与“耕”并列?这涉及中国人的追求。 “耕”,虽然收获要交国税,但主要还是为了家庭人员的生存,因此可以说,是为家而耕。“读”,显然 不是为家了,是为了有朝一日去做官。做官是需要知识的。做官当然也有封妻荫子的想法,但更多的或更 重要的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一番大事业。“读”显示出中国人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家——国。于 是,中国人的家园情怀上升为家国情怀。 深厚浓重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传统,延续至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体现在生活的方方 面面,可以说无处不在。而在环境意义上,它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系列: 土地——社稷意识。土地是农之本,正是因为土地有这样重要的功用,土地成为祭祀的对象。于是, 一个标志祭地的概念——“社”产生了。“社”与“稷”相联系,《白虎通》云:“稷,五谷之长,故立稷 而祭之也。”“社”“稷”本来指两种祭礼,但此后引申出国家的意义,成为国家的另一称呼。 江山——国土意识。《世说新语》中有一段文字:“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 既自怀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这里的江山明指自然山水,暗喻国家。与江山意义相 同的还有“山河”“河山”概念。“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史记。天官书论》) 这里的“河”指黄河,“山”指华山。但后来,河山用来指称祖国、国家、国土以及国家主权。“燕秦谋 王之河山,闲三百里而通矣。”(《史记·赵世家》)这里的“河山”是指国土。南北朝的文学家庾信在《哀 江南赋》用到“山河”概念,文中云:“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江山、河山、山河等概念,除了具有祖国、国家、国土、国家主权等意义外,还含有审美的意义,这 种审美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审美,其审美的品位均为壮美、崇高。一般来说,在国家遭受外族入侵的形势下, 多用山河、江山、河山来指称祖国、国家、国土及国家主权,显示出深厚的忧患意识和昂扬的爱国主义情 感。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当代转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园多是人劳作的产物,是人的家园,相对于山水而言,田园于人更具亲缘性。 B. “耕读传家”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其中蕴藏了国人的家园情怀、家国情怀。 C. “家园”是中国环境美学最高概念,家园来自田园,回归田园就是回归家园。 D. “分裂山河”“江山辽落”中“山河”“江山”样,都是明指自然山水,暗喻国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陶渊明的诗句,阐明了田园诗的特点,将田园诗与山水诗进行了有效的区分。 B. 田园生活的指导性思想是“耕读传家”,作者阐述了其形成的历史、具体内涵和历史意义。 C. 作者在论述“田园”和“家园”的关系时,指出“家园”与“田园”内在的实质的联系。 D. 作者在论证“江山——国土意识”时,多次运用引用论证,剖析其演变、形成的过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山水和田园都属于环境,但田园是人工环境,因此可以说田园才是环境的核心。 B. “耕读传家”中“读”更多的是指为国而读,“读”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更大的家一国。 C. “社稷”成为国家的另一称呼,是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在当代转化的集中体现。 D. “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河山”一词显示出了深厚的忧患意识和昂扬的爱国主义情感。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 别。 D 项,错在“‘山河’‘江山’样,都是明指自然山水,暗喻国家”。原文,“与江山意义相同的还有‘山 河’‘河山’概念……但后来,河山用来指称祖国、国家、国土以及国家主权。”所以从原文信息可知, “分裂山河”中“山河”是指称祖国、国家、国土以及国家主权。 故选 D。 【2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论据、论点论证过程的概括分析能力。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 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 A 项,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是来阐述田园的特点,将田园与山水进行区分,并不是“阐明了田园诗的特点,将 田园诗与山水诗进行了有效的区分”。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 寻找细微的差别。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缺 乏前提条件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A 项,原文“如果说山水是环境的外围,那么,田园则是环境的核心”是指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而不是因 果关系,因此“因此可以说田园才是环境的核心”说法错误。 C 项,“社稷”成为国家的另一称呼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环境意义上的集中体现。 D 项,“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河山”一词还未引申出国家的意义。 故选 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 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 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 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 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 年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闭幕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让观众大饱眼福。 “传统手工技艺+非遗文化元素+现代设计”的新理念,将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呈现在观众面前。伴随“舌 尖上的中国 3”的播出,山东章丘铁锅一下子成了“网红”,订单排到了两年后。“历经 12 道工序,18 遍 火侯,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铁锅。”章丘铁锅的走红,更体现出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 的认可。 然而,并非每一项传统手工艺,都能像章丘铁锅一样凭借“网红”身份而重新焕发活力。大量传统手 工艺,因保护乏力、后继无人等问题,只能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躺在非遗名录里。如何让作为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传统手工艺走出“深闺”,走向大众和生活,不仅决定着传统手工艺的存续,也关系到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传承。 (摘编自张立富《传统民间手工艺如何走出“深闺”》) 材料二: 其实,合理使用新技术可以为传统手工艺带来诸多便利。比如,近年来现代科技给陶瓷工艺领域带来 显著变化。电窑代替柴窑,温度可以达到 1400 度以上,大大提高了陶瓷质量的稳定性;利用新的科研成果 解决了多元配方的问题,降低瓷土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使烧成后的陶瓷更加白润;而那些具有光、电热 或磁性的功能性陶瓷,以及纤维强化的复合陶瓷、抗辐射陶瓷已经广泛应用在现代家居、工业制造、军事 和航天等领域,极大地延续和拓展了陶瓷工艺的生命力。 必须正视,现代技术之于传统手工艺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带来便利,用不好会产生不容小觑的问 题,号称“三大锦”之一的传统手工宋锦、纹样华丽、生动,质地坚韧、挺括,常用来装裱书画和制作高 级展饰,深爱民众喜爱,然而,由于机械的滥用,使得手工宋锦已不复存在,现存都是机织产品,精密度 和纹样已经走样,没了昔日的光彩。 (摘编自吕庚青《给传统手艺打开另一扇看世界的窗子》) 材料三: 七月五日,南京财经大学艾薇瑞巴蒂小队抵达老门东,对老门东的手艺人进行采访,开展了关于“探 访老门东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暑期实践活动。 在问到对于传统手工艺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帮助的态度时,张师傅是持支持态度的,她认为正是由于 现代化技术在传统艺术(内画、刻章)上的应用,使得更多雕刻类作品得以展现在众人眼中,从而让更多 的人了解到这样一种艺术,也通过现代化技术弥补了传统工艺的缺陷,使得内画、刻章乃至更多的传统工 艺得以保存与发扬。 在此之前,小队在网络发布线上调查问卷。在回收的 109 份问卷中,66.97%的人表示对传统手工艺不 太了解,43.12%的人认为传统手工艺品市场只有加以改进才能生存下去,仍有 1.83%的人认为传统手工艺 必将被时代淘汰。而关于改进方式,55.96%的人更倾向于自己 DIY 制作,46.79%的人认为要定期举行特 色文化活动。大部分人对传统手工艺不了解,市场开拓不到位,导致止步不前。传统手工艺不能固守传统 的模式,应在维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快与现代化产业融合的步伐。 (摘编自王瑞宇《探访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材料四: “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遣产融入现代社 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具体而言,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 实践过程中,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摘编自朱以青《传统技艺的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 4. 根据材料,下列对传统手工艺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很多传统手工艺只能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躺在非遗名录里。 B. 有的传统手工艺合理地利用现代新技术,极大地延续和拓展了生命力。 C. 大部分人不太了解传统手工艺,许多传统手工艺保护乏力、后继无人。 D. 许多传统手工艺已经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实现了较好的传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借助“舌尖上的中国 3”,章丘铁锅成为“网红”,重新焕发活力,这体现出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认 可。 B. 由于过多地依赖机械,传统手工宋锦精密度和纹样不如以前,这说明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手段 难以融合。 C. 从艾薇瑞巴蒂小队在网络上对传统手工艺的调查情况来看,有极少部分人认为传统手工艺必将被时代陶 汰。 D. 在内画、刻章领域,现代化技术手段弥补了传统手工艺的缺陷,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作品了解到这种艺 术。 6. 我们该如何保护好传统手工艺?请结合材料做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B 6. ①借助现代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手工艺。②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③实施“生产性保护”。 ④在维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快与现代化产业的融合步伐。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D 项,“已经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实现了较好的传承”说法 错误,“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还只是一种建议。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 确定文体;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本题中,B 项,“这说明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手段难以融合”说法错误,文中列举只是提醒人们要辩证看待 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 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 找到“保护好传统手工艺”相关内容,关键句有:“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走出“深闺”, 走向大众和生活”“合理使用新技术可以为传统手工艺带来诸多便利”“传统手工艺不能固守传统的模 式,应在维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快与现代化产业融合的步伐”“‘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遣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入民众的日常生 活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 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 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 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 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 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 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 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 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灯 塔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 去,下海耍吧。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 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 啥说的! 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没啥 说的! 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让父亲变成了一名海军。他以为海军就是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 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 海滩上的海龟、螃蟹。 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父亲从没有一点儿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在大海里游泳,学 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 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 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 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 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 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 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 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队的炊事班。 父母最快乐的事就是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两个人对孩子叫什么名字争执不下,父亲说,周一、三、 五,叫我起的名,周二、四、六叫你起的名,星期天咱俩一起带出来玩。 于是经常听到父亲喊着,海星、海带和我一起出操,正步走!母亲会说,岛儿、灯儿开始做饭喽。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浓雾翻滚,暴雨雷鸣,海天像倒翻过来一样,几十米高的巨 浪一排排咆哮着疯了般拍到岛上,航标灯都被震得直摇晃。父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些不知 所措,偏偏柴油机发生了故障。 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 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灯塔就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分钟也不能灭。 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己身上,两人 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 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 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 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 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抚 摸着母亲干瘦的脸,自己的眼角却淌下了泪水。 我是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在那座小岛上,伫立着一座无形的 灯塔。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洋。我告诉父亲,我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深蓝。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作为一名海军战士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技能,来到远离大陆的小岛守护灯塔四十 年,表现了对祖国的忠诚。 B. 面对首长询问谁“能爬山”“会游泳”,父亲连用两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没啥说的”来回答首长问话, 这突出父亲的单纯与土气。 C. 排长说“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而“活着的东西”就是海鸟、海龟、螃蟹,语言幽默风趣,暗示 了父亲在岛上的孤单、寂寞。 D. 小说构思巧妙,祖孙三辈的名字依次是“海”“洋”“深蓝”,表现了父亲与“我”热爱大海,以及 “我”对父亲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8. 小说写到了母亲的哭与父亲的流泪,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9. 小说在叙写普通人的平凡事时,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母亲哭是因为战胜了风浪,表现了劫后余生的欣喜与后怕,表达了对父亲为捍卫国家 主权不顾个人安危的感动与佩服。②父亲流泪,是对母亲理解他并安排海葬的欣慰,被母亲至死不渝的爱 情感动。 9. (1)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平凡之事:①岛上生活单调枯燥,父亲不以为苦,学会许多技能;②凤大浪 大,母亲无法上岛,却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是看中了父亲的乐观与可靠;③父母结婚后,两个人把寂寞过 成了快乐。(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之事:①恋爱时的鸿雁传书,书信上描述的岛上美好生活;②结婚时,排长带着 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举行婚礼,简单而又热烈;③约好去世后一起海葬,守护大海,对死亡淡然平静, 对爱情忠贞不渝。(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 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 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B 项,“突出父亲的单纯与土气”错误,应是突出父亲的积极与自信。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读懂小说,找到小说中描写母亲的哭与父亲的流泪的相 关段落,结合前后故事情节,分析他们的思想情感。先分析母亲的哭。“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 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阅读 相关的情节:“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 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 灯塔就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分钟也不能灭。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 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己身上,两人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所以,母 亲的哭因为战胜了风浪,表现了劫后余生的欣喜与后怕,表达了对父亲为捍卫国家主权不顾个人安危的感 动与佩服。再分析父亲的流泪。阅读“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 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 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抚摸着母亲干瘦的脸,自己的眼角却淌下了泪水。”父亲流泪,是因为母 亲说的这一番话。母亲理解他,安排夫妻都海葬一事,这让父亲感到很欣慰。同时,父亲也被母亲至死不 渝的爱情感动,于是父亲流泪了。据此分析,本题分开回答,每个答题要点要有概括父母思想感情的感情 词语,还要结合相关的事情解释得出相关的感情词语的理由。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作品故事情节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在叙写普通人的平凡事时,洋溢 着乐观主义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回答时,要抓住“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这两点分 别概括父母守灯塔的平凡之事。首先回答父母“乐观主义精神”的表现,找到相关的事情再概括。“日子 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在大海里游泳,学会了钓鱼, 学会了和海鸟说话”“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 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 了快乐”由此可以概括出三点。然后回答父母“浪漫主义情怀”的表现,找到相关的事情再概括。“寂寞 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 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 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概括为:恋爱 时的鸿雁传书,书信上描述的岛上美好生活。“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 烈的婚礼”概括为:结婚时,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举行婚礼,简单而又热烈。“母亲说,父 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咱俩的骨灰撒进 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概括为:父母说好去世后一起海葬,守护大海,对死 亡淡然平静,对爱情忠贞不渝。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 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 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 括不当。选择题错误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 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无忌,东海郯人也。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会稽世子..元显子彦章封东海王,以无忌为国中尉。及 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及玄篡位,无忌与玄吏部郎...曹靖之有旧,请莅小县。靖 之白玄,玄不许,无忌乃还京口。初,刘裕与无忌素相亲结。至是,因密共图玄。刘毅家在京口,与无忌 素善,言及兴复之事,无忌曰:“桓氏强盛,其可图乎?”毅曰:“天下自有强弱,虽强易弱,正患事主难得 耳!”无忌曰:“天下草泽之中非无英雄也。”毅曰:“所见唯有刘下邳。”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 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及玄败走,武陵王遵承制以无忌为辅国将军, 南追桓玄,与振武将军刘道规俱受冠军将军刘毅节度。玄留其龙骤将军何澹之等守湓口。无忌等次桑落洲, 澹之等率军来战。澹之常所乘舫放旗甚盛,无忌曰:“贼帅必不居此,欲作我耳,宜亟攻之。”众咸曰:“澹 之不在其中,其徒得之无益。”无忌谓道规曰:“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澹之虽不居此舫,取则易获,因 纵兵腾之,可以一鼓而败也。”道规从之,遂获贼舫,因传呼曰:“已得何澹之矣!”贼中惊扰,无忌之众 亦谓为然。道规乘胜径进,无忌又鼓噪赴之,澹之遂溃。卢循遣别帅徐道覆顺流而下,舟舰皆重楼。无忌 将率众距之,长史邓潜之谏曰:“蓄力俊其疲老,然后击之。”无忌不从,遂以舟师距之。既及,贼令强弩 数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贼众 云集,登舰者数十人。无忌辞色无挠,遂握节死之。赠侍中、司空,谥.曰忠肃。 (选自《晋书·何无忌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B. 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C. 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D. 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 B. 世子,一般为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是帝王和诸侯王位的继承者。 C. 吏部郎,吏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D. 谥,谥号。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通常是朝廷赐予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无忌请求遭拒,决定抗争。桓玄篡位后,何无忌请求给他一个小县来治理,却遭到了桓玄的拒绝,于 是何无忌就回京口,与刘裕密谋共同对付桓玄。 B. 何无忌与友共议,密谋复兴。何无忌与好友刘毅谈论复兴之事,何无忌认为天下没有对抗桓玄的英雄, 刘毅认为只要刘裕共同起兵就不用担心。 C. 何无忌将计就计,大败敌军。何无忌明知敌军主帅何澹之不在平常乘坐的战船中,仍鼓动士兵攻击这艘 船,最终攻占敌军主帅的战船,将敌军击溃。 D. 何无忌不听劝阻,壮烈牺牲。何无忌率军拒敌,长史邓潜之劝说何无忌等到敌军疲惫后再攻打,何无忌 不听,结果遭到攻击,壮烈牺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 (2)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到桓玄在闹市杀害司马彦章时,何无忌进入闹市中放声痛哭后才离去,当时人都认为他这样做是非 常讲道义的。 (2)不久后刮起猛烈的西风,何无忌乘坐的小舰被吹到东岸,贼军乘着风势用大舰逼近,军队就败逃了。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 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 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宜采用排除法。原文标点: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 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该句翻译为:何无忌笑着 不答话,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刘裕,于是一起邀刘毅,与他推诚结交,就共同起兵,袭击京口。桓玄听说 刘裕等人和何无忌共同起兵,很害怕。 前文是河无忌与刘毅谈话。所有选项第一处断在“无忌笑而不答”之后。“还以告裕”的主语是无忌, “告”的宾语是刘裕,所以“还以告裕”断开,从而排除 AB。“要”通“邀”;邀请的对象正是刘毅,所 以“毅”之后停顿。“桓玄闻”的宾语是“裕等及无忌之起兵”这件事,所以“等”之后不能断开,从而 排除 D 项。“甚惧”是桓玄的心理特征,单独断开。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 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 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C 项,“郎”一般为附属官,或副长官,而不是最高行政长官。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 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 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 B 项,曲解文意,“何无忌认为天下没有对抗桓玄的英雄”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天下草泽之中非无 英雄也”是回答刘毅的话,意思是“天下草野之中并不是没有英雄”,而后文中的刘裕恰巧就是这样的英 雄。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 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 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 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 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 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 完善。 第(1)句采分点:“及”,等到;“桓玄害彦章于市”,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桓玄于市害彦章”;“彻”, 副词,放声地;“义”,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有义气”。 第(2)句采分点:“俄而”,不久;“暴”,猛烈;“贼”,敌寇;“以”,用;“遂”,于是就。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 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 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 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 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何无忌,是东海剡人。州征任为从事,转任太学博士。会稽王太子司马元显之子司马彦章封为东海王, 任何无忌为国中尉军。到桓玄在闹市杀害司马彦章时,何无忌进入闹市中放声痛哭后才离去,当时人都认 为他这样做是非常讲道义的。到桓玄篡位后,何无忌与桓玄的吏部郎曹靖之有旧交,请求治理一个小县。 曹靖之告诉桓玄,桓玄不同意,何无忌就回京口。当初,刘裕与何无忌素来亲近交结。到此时,于是密谋 共同对付桓玄。刘毅家在京口,与何无忌素来友善,谈到复兴之事,何无忌说:“桓氏强盛,能对付得了 吗?”刘毅说:“天下本来有强有弱,虽然强也容易削弱,只担心难找到带头的人!”何无忌说:“天下 草野之中并不是没有英雄。”刘毅说:“我见过的只有刘下邳。”何无忌笑着不答话,回去后把这件事告 诉刘裕,于是一起邀刘毅,与他推诚结交,就共同起兵,袭击京口。桓玄听说刘裕等人和何无忌共同起兵, 很害怕。到桓玄败逃时,武陵王司马遵秉承皇帝的意旨行事任何无忌为辅国将军,让他向南追击桓玄,与 振武将军刘道规一起接受冠军将军刘毅的节度。桓玄留下他的龙骧将军何澹之等人驻守湓口。何无忌等人 在桑落洲扎营,何澹之等人率军来挑战。何澹之平常乘坐的战船旌旗很整齐,何无忌说:“贼军主帅必定 不在这船上,想要欺骗我们,宜急攻他。”众人都说:“何澹之不在船中,他手下的人俘获了也没什么用 处。”何无忌对刘道规说:“现在两军人数不相当,打起来不可能获得全胜。何澹之虽然不在这艘船上, 进攻就容易获取,再乘势纵兵攻击,可以一鼓作气击败敌军。”刘道规听从了,于是擒获了敌船,就传呼 道:“已经抓住何澹之了!”贼军惊恐扰动,何无忌的部下也以为是真的。刘道规乘胜直进,何无忌又鼓 噪攻击,何澹之就溃败了。卢循派偏军统帅徐道覆顺流而下,都是高大的舰船。何无忌将要率众抵御,长 史邓潜之劝谏说:“积蓄力量等待他们疲惫丧失斗志,然后再攻击他们。”何无忌不听,就率水军拒敌。 开战后,贼军派几百强弩手登上西岸小山拦射,不久后刮起猛烈的西风,何无忌乘坐的小舰被吹到东岸, 贼军乘风用大舰逼近,军队就败逃了。贼军云集,有几十个人登上舰船。何无忌不屈不挠,于是握节而死。 追赠侍中、司空,谥号叫忠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湘阴桥口市别游子明① 范成大 马首欲东舟欲西,洞庭桥口②暮寒时。 三年再别子轻去,万里独行吾早衰。 遥忆美人湘水梦,侧身西望剑门诗。 老来不洒离亭泪,今日天涯老泪垂。 [注]①本诗为作者年届五十受命入蜀任官途径湘阴时所作。②洞庭桥口:即诗中湘阴桥口。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首欲东舟欲西”与《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都是描绘别离时的场景。 B. “暮”点明了别离时间,“寒”则烘托了离别氛围,奠定了诗作的情感基调。 C. “三年再别子轻去”中“轻去”一词道出了诗人对世道重名利轻别离的愤懑。 D. 尾联写人老了应不会为离别而落泪,可现在竟老泪纵横,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15.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今日天涯老泪垂”的原因。 【答案】14. C 15. ①“马首欲东舟欲西”,马上要面临分别,让诗人“今日天涯老泪垂”。②“万里独 行吾早衰”,无人陪伴、年老体衰的状况使诗人这次人蜀任官充满了孤独,漂泊之感,让诗人“今日天涯 老泪垂”。③“侧身西望剑门诗”,自古以来蜀道艰险,五十受命入蜀任官,让诗人“今日天涯老泪垂”。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 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C 项,“道出了诗人对世道重名利轻别离的愤懑”分析错误。颔联意思是虽然我将独自远行,但毕竟是受命 入蜀任官,希望友人不必为自己太伤感。“轻去”是对友人的安慰。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诗人“今日天涯老泪垂”的原因。这 是一道原因概括题。首先要结合注释读懂全诗。首联,描绘别离时的场景,傍晚微寒时分,受命入蜀任官 途径湘阴的诗人与友人游子明相遇,却又马上要面临分别,这让年届五十的诗人心生伤感。颔联,虽然我 将独自远行,但毕竟是受命入蜀任官,不必太伤感。“万里独行吾早衰”,此去万里之遥的蜀地,路途遥 远,无人陪伴,年老体衰的状况使诗人这次人蜀任官充满了孤独、漂泊之感,让诗人倍感寂寞伤心。颈联, “侧身西望”出自李白的《蜀道难》“侧身西望常咨嗟”,自古以来蜀道艰险,而诗人已年届五十,还要 受命入蜀任官,这让诗人更加伤心欲哭。尾联,写人老了应不会为离别而落泪,可现在竟老泪纵横。这首 诗虽然最后一句诗人才说“泪垂”,实则从首联就为“泪垂”做了准备。回答本题时,抓住每一联中暗示 诗人“泪垂”的词句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即可。 【点睛】古代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各选项内 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以来,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中华民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特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中“_____,_____”两句,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 (2)《阿房宫赋》中,杜牧说“___________” ,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 原因是“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要以先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 正道的决心。 【答案】 (1).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 族秦者秦也 (4). 后人哀之 而不鉴之 (5). 伏清白以死直兮 (6). 固前圣之所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 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 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提示,同时注意“见”“庐”的书写;(2)“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 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提示,同时注意“族”“鉴”的书写;(3)“表明自己要以先贤为 榜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是提示,同时注意“伏”“固”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 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 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 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科生应当多提升一些人文素养,文科生也应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种通过选修课来实现文理互补 的教育制度设计,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近些年来选课似乎有些“变味”,现在大学生选课普遍开始“挑 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选择拓展、兴趣类课程的却总是( )。每 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 ),学生在学校规则允许范围内的选课( ),但从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来说, “功利性”选课无疑违背了当初设立选修课制度的初衷。 选课“功利化”的板子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加强选修课质量管理与制度创新,让选修课变得有趣、 有用也应同步提上日程。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 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因此,选修课要有 趣,有趣并不是说老师要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来达到传播知识的( )。同 时选修课要有用。学生喜欢选对就业有利的课,因为有用。其实还有更广义的“有用”。比如拓宽学生的 视野,增强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或者动手能力等。 17.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的破 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 我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 ——我能抽支烟吗? C. 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D.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寥寥无几 权力 无可非议 目的 B. 凤毛麟角 权利 无可非议 目标 C. 寥寥无几 权利 无可厚非 目的 D. 凤毛麟角 权力 无可厚非 目标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引起他们 的兴趣。 B. 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 们的兴趣。 C. 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们 的共鸣。 D. 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引起他 们的共鸣。 【答案】17. C 18. C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A 项,表示强调突出重点。 B 项,表示语意的转换。 C 项,表示解释说明。 D 项,表示声音延长。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寥寥无几,形容为数很少,没有几个;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此处形容数量少,第一空 选“寥寥无几”恰当。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 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此处强调“功利性”选课是权力也是利益,第二空选“权利”恰当;无可厚非,不可 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此处表示可以理解,但是有功利心还是有问题的,第三空选“无可厚非”恰当。目的,想要达到的地点或 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目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此处指想要得到的结果,第四空选“目的”恰当。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滥用介词“在” 导致主语残缺,排除答案 B、D;“吸引”与“共鸣”搭配不当,应将“吸引”改为“引起”,排除答案 C。 故选 A。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一般来说,导致无线网络网速较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信号互相干扰,①___。无线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是 很普遍的,比如较为常见的微波炉、无绳电话等电器都会对无线路由器正常的无线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 扰,从而降低网络性能;除了电器对无线网络的干扰外,还有②___,如果多个无线路由器恰好相互间使用 的信道相同,就会严重影响无线网络的质量。同时,如果要连接的终端设备距离路由器很远,或者是多台 终端设备一起连接上网,则很可能超出无线路由器的承载能力,③___。 【答案】 (1). 一是终端配置问题 (2). 无线路由器之间的互相干扰 (3). 也会导致网络网速较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 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 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 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第 1 空,所在句子具有总结性,根据“导致无线网络网速较 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信号互相干扰”“如果要连接的终端设备距离路由器很远,或者是多台终端设备一 起连接上网”推知应填“一是终端配置问题”;第 2 空,根据“除了电器对无线网络的干扰外”“如果多 个无线路由器恰好相互间使用的信道相同”推知应填“无线路由器之间的互相干扰”;第 3 空,是小结论, 根据“导致无线网络网速较差的原因有两点”“从而降低网络性能”推知应填“也会导致网络网速较 差”。 21. 下面是关于教育惩戒的一幅图,其中以尺子、爱心及两个低头的学生为构图要素,请结合图中文字写一 段话阐明构图要素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70 个字。 【答案】示例:教育惩戒学生要把握好尺度,守得住边界;教育惩戒学生要有爱心,以关怀和爱护为目的; 教育惩戒学生要心中守正,让受罚者心悦诚服。(紧扣“尺子”“爱心”“低头”这些字眼展开想象,并联 系图中文字,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考查图标的理解,解答此类问题,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 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关注图画细节。除了要注意画面细节, 还要细心审清题目的要求,抓住题眼,确立重点。要根据题干的指令要求和题目所给的条件以及图中所示 的内容去找答案,不能抛开题中的条件、图形和作者意图,只凭自己的想当然。本题要求阐明构图要素的 寓意。解答时,首先找到构图要素,展开联想,联系现实分析其寓意,最后综合分析整体寓意即可。本图 中“尺子”既代表“惩戒”,又有“尺度”之意,提醒惩戒有度;“低头”“爱心”提示我们惩戒不是目 的,教育的初心是关爱学生成长;“正”字提示我们教育者要心中守正,把握教育的尺度。据此表述即可。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形象生动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今天,建设美 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 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参与“美丽中国”征文活动。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生态文明,秀丽中国 展开画卷,淡淡的墨痕勾勒出磅礴的山河,浅浅的绿迹流露出蓬勃的生机,一幅如仙似幻的水墨画, 一段和谐安谧的心境…… 水墨丹青是你,源远流长是你,坚强不屈是你,知书达理是你,从古至今,总是秀丽如你,环绕着青 山绿水,拥抱着江河湖海,一个秀丽的国度,一个令人向往的殿堂。 那时的李白俯瞰黄河,发出“黄河之水天空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叹,不知他是否有想过,这 或许已成为心头永恒的风景;毛主席怀着满腔爱国热血,在北国留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绝句,不 知他是否有想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象可能已不复存在。 小时候我有这样想过,即使我们的天空被黑黑的废气遮盖,我们的碧水被刺鼻的气味污染,我们的山 变得苍黄,我们的土地变得龟裂,也挡不住我们对秀丽的渴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小小的我总是向 往两旁绿树成荫,燕儿翩翩飞,叶儿轻轻挥,小径野花环绕,每次站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中,绿油油的一片, 似琥珀,似玛瑙,路旁的小花烂漫地开放,增添了几分清新…… 不知不觉中,这些想象中的温馨画面不再存在了。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城市里,每一天都会冒出新 的写字楼或酒店,或者巨型广告牌,要不干脆空降一条六车道的公路出来;但更多的是田野上的水泥路。 从飞机上俯视中华大地,偌大的田野被分成了若干块豆腐,偶尔的翠绿会令人欣喜,但入目的萧条更让人 心痛。我不禁要问:这是怎样了? 绿色是近来听到最多的词汇,绿色 GDP 是人人心中的渴望,总是在不经意间看到 GDP 的快速增长,后 面必须跟着一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以自然为交换条件的 GDP 我们需要吗? 不,我们只是需要一个能够自由呼吸的纯净天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务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 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秀丽中国,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党的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秀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 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证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 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 “秀丽中国”的提出让我看到了期望,看到了生机。这简简单单的的四个字透露着中国人的觉醒,中 国人的赤子之心,中国人渴望对现状的改变!我有十二分的理由相信,秀丽中国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我们已 经在路上,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生活在阳光普照的地方,没有雾霾,没有荒芜,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到处飞扬着青春活力,人与人 之间充满着信任和温情,每棵树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秀丽中国——人美,景更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 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 写作。本题材料中,既罗列了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也指出了当代的奋斗目标,并以“参与‘美 丽中国’征文活动”为写作任务,明确地引导学生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为写作内容, 学生写作时要紧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立意。 立意: 1、秀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 2、美丽中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 3、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 4、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素材: 1、有这样一个国家,正书写着新的篇章,千千万万人民如我一样在期盼她的成长;有这样一个地方,屹在 东方,每个国民妈妈都告诉过孩子这是最美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地方,开始扬帆起航,奔向幸福的远方。 这个地方叫中国,美丽中国! 2、我们爱您——爱您春天时,百花争相开放,一切都苏醒过来,显得那么新鲜,那么富有生机,花香浓郁。 我们爱您——爱您夏天时,绿树成阴的森林,茂密苍郁的枝叶为栖息的人们挡住了火烧的阳光,就仿佛您 总是为我们制造无忧无虑的生活一样,我以一颗炙热的心迫不及待地想要为您奉献。 我们爱您——爱您秋天时,火红的枫叶随风舞动,仿佛一个火把在不停的闪耀,给万里无云的天空平添些 许活跃和热闹。同时,也点燃了我心中不可抹去的骄傲的那把火,秋风把那把火烧得好旺好旺。 我们爱您——爱您冬天时,披着一身毅力的雪松,它巍然挺立在大雪之中,仿佛一个坚定的战士,不动声 色,不向大雪妥协,和您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不向灾难妥协,使我忍不住发自内心地敬佩您。 3、自从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生态文明,秀丽中国,这些会议中提出来的词语便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从往年的建设的:“三位一体”;到之后的“四位一体”;再到 2013 年召开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中,不难看出,国家近些年来对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视增加了不少。 4、当中国基本上摆脱了贫穷与落后时,当国人的钱包越来越鼓时,人们是不是也开始意识到:物质生活的 好坏,并不能衡量生活质量的优劣。并不是说人们过上好日子了,就幸福了。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适 宜居住的环境以及安全的食品,都是生活幸福的必需品。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林难育。为了国家、为了自 己,我们就应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为生态文明做出我们就应有的努力。 5、“鳞次栉比的商贸大楼,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线,休闲舒适的商业街……好看、好吃、好玩,真是一个秀 丽中国!”睡梦中的我流着口水,“啊,天为什么开始变黑,花草开始枯萎,河水开始干涸,鸟虫开始灭绝, 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味道,我呼吸变得……”我从噩梦之中惊醒,我不要!不要!我梦中的秀丽中国不该如 此!“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未来中国多么完美!这才是我的绿色中国梦,更是全中国人的梦想。 6、《秀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一书让我惊叹,我们的中国是如此秀丽,经济也越来越发达,就 像我的家乡新桥,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名不见传的小镇,发展成开放时尚、文明雅致、 均衡协调的花园城镇。但是正如书中所说“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秀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 同样也不是秀丽中国。”地球母亲受伤了,中国的伤情也正在加重:水资源污染、食物链被破坏、生态环 境遭破坏,大气受污染、土地荒漠化,生产、生活垃圾污染……而秀丽的新桥也抹上了一层灰色,原本那 条贯穿整个新桥的“母亲河”蔡港河早已不再清澈,往日的鱼虾已不见了踪影,越来越混浊的河水让人不 忍目睹,我不禁痛心,不禁惊呼:保护地球,爱护自然,这是我们人类唯一和正确的选取。 7、如今,由于过度垦荒开采,导致的土地沙漠化,使美丽的首都都蒙上了一层阴霾。“菲特”当道,刮起 的大风卷起了漫天黄沙,殃及了多少无辜的人啊,他们被烟尘困扰!由于过度用水浪费资源,导致的水资 源短缺,使多少人饱受干旱的折磨,他们在缺水面前的无助,能否唤醒你去关上滴水的龙头,龟裂的土地, 能否引起你内心小小的波动! 8、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9、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10、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 充足。——南丁格尔 结构层次:文章题目“生态文明,秀丽中国”,彰显观点,揭示主题。开头部分展示秀丽中国的图景。然 后说明在过去的较长时间里,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生态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紧接着写党 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提出“建设秀丽中国”的目标。最后表达自己对“秀丽中国”目标实现的坚 定决心。整篇文章结构完整,行文严谨。 【点睛】写作口诀: 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三、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四、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五、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六、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七、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八、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九、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