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第一中学 2021 届高三 5 月二轮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19 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博物馆共
接待观众 114732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 9.9%。为什么博物馆能年接待观众“10 亿+”?它在丰富人们公共
文化生活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都已实现免费开放。2019 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包括博物馆在内的“三馆
一站”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人们走进博物馆看展的门槛已降至“0 元”。对于博物馆免费开放,
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郑奕有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让大家喜欢并热爱博物馆,逐步养成参观、使用博物馆的习惯。如果有可能,日后再以各种方式‘反哺’
博物馆”。
博物馆免费开放,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并在与观众日常观展的磨合中改进服务。不少博物馆在常设
展之外还努力探索引进特设展,为观众带来数量众多、文化多元的展览,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
求。潘小培是博物馆的忠实“粉丝”。作为与博物馆共同成长的一代,潘小培认为博物馆为她提供了看待
社会与世界的另一个视角。“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不一样的,通过看那些在艺术上很有造诣或在某一
领域更胜一筹的大师的展览,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小美好。”
近年来,内容丰富多彩的精品展览越来越多,专业的策划和多样的展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
博物馆,苏禾便是其中之一。苏禾喜欢各种主题展览,尤其偏爱与唐代相关的展览。这几年来,博物馆几
乎成了她去各地旅游“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在她看来,这是她“快速了解当地历史人文的方式”。“一
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存储器”,也参与构建着新的历史文化。今年“国
际博物馆日”期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抗击疫情纪实展,以主题展览的形式将公共事件转
变成了公共记忆的一部分。
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将藏品数字化,是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发展的趋势。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
炎疫情加速了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网络看展逐渐从辅助方式转变为常态化活动,“云端”成为博物馆提
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战场”。4 月 5 日,闭馆 70 多天的故宫博物院迎来 2020 年首次直播。一时间,全国
各地的网友涌入直播平台,观看春日故宫盛景。据统计,仅人民网 PC 端、人民网微博、快手、抖音、人民
视频和人民网文娱快手的观看和播放量便突破了 1100 万人次。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博物馆打造了“流动
的博物馆”,借助展板、宣传册、现场体验等形式,打破地理空间的束缚,让历史文化“流动”起来,在
更广泛的空间范围里满足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近年来,使用博物馆网站,通过信件或邮购
方式购买博物馆文创及周边商品的消费者大幅增长。
(摘编自孟丽媛、刘喆《年接待观众“10 亿+”,博物馆缘何成为“网红打卡地”?》)
材料二:
近日,某省博物馆发出公告,其中提出“原则上不允许社会人士(含导游、社会教育机构及其他个人)
在博物馆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对此,很多文博爱好者大为不解,明明馆方讲解人力有限,为何不让
社会人士加以补充?
“三分游,七分讲”,文物讲解是参观展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禁止社会人士入馆讲解是不少博物
馆的通行做法。一方面,社会人士讲解往往以带团为主,较多的人群聚集会导致展厅拥堵喧闹,扰乱参观
秩序。另一方面,社会讲解员的专业程度参差不齐,把“解说”搞成“戏说”的不在少数。吹嘘雷峰塔可
治“妻管严”,妄称青铜之绿源自“发酵”,甚至在革命纪念地宣扬“宿命”“天意”,都是发生过的真
实案例。
规范有必要,但如何规范是个问题。关上大门,全靠博物馆自己提供讲解服务不失为一个办法,但从
现实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旅游业存在明显淡、旺季,博物馆客流量也起伏波动。一到旺季,热门博物馆
的讲解员很难满足游客需求,甚至连自动讲解器都一机难求。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
很多游客不再满足于固定一套讲解词、一种参观路线,对文物的背景、历史的细节、游览的互动有了更多
追求。一些博物馆的讲解文本常年不变,对文物衍生的历史故事更是鲜有提及,观众实在是不解渴,进而
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外援”。
“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对博物馆而言,当代人文化需求旺盛实乃幸
事。履行好社会教育功能,显然还有比一刀切地对社会人士说“不”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一些具有资
质的社会讲解机构正在崛起,博物馆可以购买第三方服务;再比如,博物馆可以组织资质认定,向具备讲
解能力的社会人士发放相关证件,将其作为“编外力量”纳入管理。当然,更重要的是博物馆自身提升服
务意识,通过预约制等精细化管理方式维持好参观秩序,不断提高馆方讲解员的业务能力,力争让讲解兼
具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
(摘编自鲍南《博物馆请“外援”关键是把好关》)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我国博物馆业已实现免费开放,这对人们喜欢、热爱、参观和使用博物馆有极大推动作用。
B. 内容丰富、策划专业、展品多样,是近年来博物馆在布展方面的努力方向与趋势,吸引了不少游客。
C. 只有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将藏品数字化,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丰富人们公共文化生活。
D. 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作为参观展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文物讲解成为众多游客的关注焦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文物或标本的机构,博物馆可以通过文化创新反哺博物馆发展,实
现经济和文化效应的双赢。
B. 不少博物馆禁止社会人士进入展馆进行讲解,除了出于对自身场馆管理难度方面的考虑,还有着对文化
是否得到正确传承的考量。
C. 2019 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0 亿+”人次,既得益于博物馆免费开放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还有博物馆的多样运营模式。
D. 相较于现场实地看展,网络在线看展突破了地理空间束缚,能够使观众得到更为便捷、直观、全面的观
展体验,成为观展新优选择。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博物馆文创”的一项是( )
A. 故宫博物馆与华熙生物润百颜品牌合作,从清宫后妃服饰等器物中汲取灵感,推出故宫口红等彩妆产品。
B. 以康熙、乾隆、雍正等帝王“萌萌哒”造型、“大内咪探”“故宫猫”为典型代表,推出卖萌路线产品。
C.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文物所承载的丰厚传统文化,故宫在其采购的短袖衫背面彩印故宫图像进行销
售。
D. 故宫邀请明星与故宫专家参与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打造畅心睡衣等新品,赢得众多消费者喜爱。
4. 某省博物馆不允许社会人士在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的公告颇受诟病。对此你认为该省博物馆可采取哪
些举措解决这一难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5. 美国学者乔治·布朗·古德曾说:“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请结合两则材
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 B 2. D 3. C
4. ①通过预约制等精细化管理方式维持参观秩序;②不断提高官方讲解员业务能力以满足游客需求;③通
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缓解旅游旺季需求压力;④通过资质认定方式培养具备讲解能力的“编外力量”。
5. ①古德先生的言论旨在说明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于存放文物,而且在于唤醒和挖掘精神文化内涵。②博
物馆既是历史文物或者标本的集存与展览地,也应该参与构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③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
其丰富的文物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应该使之更好履行社会教育功能。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当前我国博物馆业已实现免费开放”错误。从原文“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都已实现免费开放”
来看,选项太过绝对。
C.“只有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将藏品数字化,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丰富人们公共文化生活”
错误。原文是说“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将藏品数字化,是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发展的趋势”,选项过于
夸大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将藏品数字化的作用。
D.“文物讲解成为众多游客的关注焦点”错误。从原文“一到旺季,热门博物馆的讲解员很难满足游客需
求,甚至连自动讲解器都一机难求。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很多游客不再满足于固
定一套讲解词、一种参观路线,对文物的背景、历史的细节、游览的互动有了更多追求”来看,选项曲解
文意。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D.“网络在线看展突破了地理空间束缚……成为观展新优选择”错误。从原文“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博
物馆打造了‘流动的博物馆’,借助展板、宣传册、现场体验等形式,打破地理空间的束缚,让历史文化
‘流动’起来,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里满足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来看,“突破了地理空间
束缚”说的是“借助展板、宣传册、现场体验等形式”,不单指网络在线看展,且也没有“成为观展新优
选择”的表述。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博物馆文创”关键在于“文创”,借助人的智慧,对博物馆的相关进行创造与提升。
C.故宫在其采购的短袖衫背面彩印故宫图像进行销售,缺少创新。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筛选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省博物馆可采取哪些举措解决社会人士在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的难题。
由“社会人士讲解往往以带团为主,较多的人群聚集会导致展厅拥堵喧闹,扰乱参观秩序”分析可知,通
过预约制等精细化管理方式维持参观秩序;
由“社会讲解员的专业程度参差不齐,把‘解说’搞成‘戏说’的不在少数”“博物馆自身提升服务意识,
通过预约制等精细化管理方式维持好参观秩序,不断提高馆方讲解员的业务能力,力争让讲解兼具知识性、
趣味性、互动性”分析可知,不断提高官方讲解员业务能力以满足游客需求;
由“一些具有资质的社会讲解机构正在崛起,博物馆可以购买第三方服务”分析可知,通过购买第三方服
务缓解旅游旺季需求压力;
由“博物馆可以组织资质认定,向具备讲解能力的社会人士发放相关证件,将其作为‘编外力量’纳入管
理”分析可知,通过资质认定方式培养具备讲解能力的“编外力量”。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对“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这句话的理解。
“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意在指博物馆并不少单纯存放文物的场所,是“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多
样性的需求”的地方;“乃活思想之育种场”,意思是唤醒和挖掘精神文化内涵的地方。
由“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存储器’,也参与构建着新的历史文化”分析可知,博物馆既是历史文物
或者标本的集存与展览地,也应该参与构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履行好社会教
育功能”分析可知,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其丰富的文物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应该使之更好履行社会教育
功能。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马幼渔
张中行注
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师。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他是系
主任,依旧说,我应该以门生礼谒见。上学时期听过他一年课,讲的是文字学中的音韵部分。马先生虽然
是宁波人,风范却没有一点精干善于拨算盘珠的样子。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
使人思睡。总之是,因为看不出他在学术以及行事方面有什么突出之点,同学们对他总是毫无惧意,甚至
缺乏敬意。他早年在日本,也是听过章太炎先生讲学的,因而以太炎先生为引线,关于马先生就有个颇为
不好听的评语,是某某人得其(代太炎先生)什么,某某人得其什么,马先生列在最后,是得其胡涂。
说胡涂,是近于开玩笑,难免过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好好先生有可
取和不可取的两面,可取的是不伤人,不可取的是不办事。不办事而能多年充当系主任,这或者正是北京
大学容忍精神的一种表现吧?不过无论如何,他总是系主任,依照帅比将高的惯例,他就不能不出名。出
名还有另外的原因,都是来自家门的。其一是有几个弟弟,其中两位在学术界相当有名:一位是马叔平(衡),
金石学家,写过《石鼓文为秦刻石考》,受到门内汉的赞许,后来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位是马隅卿(廉),
有大成就的小说学家。其二是有一位贤内助。怎么个贤法,家门之外的人自然不得详知。其三,就是这位
贤内助生了个赫赫有名的女儿,名马珏,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我在校时期,全校学生公推为校花。校花,
闺门待字,其在男学生群里的地位可不言而喻,这且不管;马先生却因此而受到株连,这也不是什么过大
的伤害,只是间或,当然是背地里,戏呼为老丈人。
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往昆明。他原来住在景山西街,也许
为了隐姓埋名,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后院。其时我和同系同学李君也住
在北京,寂寞,很怀念旧日的师友,而师友星散,所以有时就到马先生那里坐坐。我们发现,马先生也很
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于是渐渐,我们就把到马先生那里去当作后辈的义务。
这样,日久天长,我们才明白,在校时期对马先生的认识其实并不对。他通达,识大体,以忠恕之道
待人,并非庸庸碌碌。其实,他律己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在这方面,可记的事情颇不少,随
便举一些。还是任系主任时候,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马
先生面前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今年国文会出哪类题。”马先生大怒,骂道:“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
你考题吗?”又有一次,同学李君请马先生写些字,留作纪念。马先生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真
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叫我写什么我写什
么,叫我写多少我写多少。”马先生可谓言行一致。北京大学迁走了,他借贤内助善于理财之助,据说生
活没有困难,于是闭门读书,几年中不仅不入朝市,而且是永远不出大门。
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他相信中国最终一定胜利,而且时间不会很久。我们每次去,
他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听到什么好消息吗?”为了安慰老人,我们总是把消息挑选一下,用现在流行
的话说是报喜不报忧。——我们确是有个忧,是马先生有个羊角疯的病根,几年反复一次,而且,据说一
次比一次重,不久之后会不会有意外呢?
大概耐到一九四四年的年尾或下年年初,我们有些日子没去,忽然传来消息,马先生得病,很快作古
了。遗憾的是,他朝夕盼望胜利之来,七年多过去了,终于没有看到就下世了。他不能瞑目是可以想见的,
真的胜利了,“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
(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有删节)
文本二:
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逝者如斯夫”,知识已成为老生常谈,无可吟味,旋转在心里的常是伤逝之
情。年华远去,一事无成,真不免有烟消火灭的惆怅。
可惜的是并没有消灭净尽,还留有记忆。所谓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齐备,又不清晰,只是一些
模模胡胡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老了,有
时也想到三不朽。可是惭愧,立德,谈何容易;立功,已无投笔从戎的勇气;立言,没有什么值得藏之名
山的精思妙意。或者损之又损,随波逐流?可惜连挤满年轻人的园林街市也无力去凑热闹。那么,还食息
于人间,怎么消磨长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春晚秋,坐在向阳的篱下,同也坐在篱下的老朽们,
或年不老而愿意听听旧事的人们,谈谈记忆中的一些影子。
……我这些琐话,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琐屑,就主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自然,就读者诸君说
就未必是这样,因为时间空间都隔得远,他们会感到,作为诗,味道太薄,作为史,分量太轻。那么,古
人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设想有的人有时也许一人枯坐萧斋,求博弈不得,那就以此代
替博弈,或者不是毫无用处的吧。
一九八四年四月
【注】张中行(1909 年 1 月 7 日--2006 年 2 月 24 日),字仲衡,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
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二十世
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叙写对马先生的初步印象,“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师出名门,却得其“胡涂”,欲
扬先抑,为后文刻画人物张本。
B. 第二段不避其繁,用较多笔墨描写马先生的家人,既对主人公起到了衬托作用,又丰富文本内容,使文
章横生摇曳多姿之美。
C. 三十年代末,我跟马先生滞留在北京,常常到先生处坐坐,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排解了彼此的寂寞,为进
一步了解他提供契机。
D. 后来几年中,先生闭门读书,不入朝市,是因为他面对国土沦陷的社会现实,心痛不已:屈辱苟活,无
心救国,深感愧怍。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或者正是北京大学容忍精神的一种表现吧?”语言风趣犀利,寄寓褒贬,与《读》里的
“大胖子都是小心眼儿”有异曲同工之处。
B. 金石学,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劝学》中“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金石”也是此义。
C. 文本一引用了“家祭无忘告乃翁”,《谏太宗十思疏》引用了“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
深慎”;使文章含蓄典雅,更具抒情性。
D. 张中行的“负暄琐话”,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写近现代北大的旧人旧事,人物个性鲜明,文化底蕴深
厚,如同一部现代的《世说新语》。
8. 文本一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并说明其用意。
9. 《负暄琐话》记录了作者的“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结合文本二,谈一谈文本一的创作特
点。
【答案】6. D 7. D
8. 对马先生的认识,前后有变化。一开始我认为马先生“好好先生”庸庸碌碌,深入了解后发现他通达,
识大体,先抑后扬,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
马先生“严于律己”,与“以忠恕待人”形成对比,突出了马先生的厚道质朴,有助于全面认识马先生的
形象,表达了“我”对先生的敬重之情。
马先生对人的迁就仅限于礼让,与他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形成对比,突出了马先生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情
怀”,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形象。
9. 这些琐话,作者是当作诗和史写的。
所谓“史”,即史传品格。①客观真实地记录下历史事件,再现时代背景,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如文中“三
十年代末,北京沦陷”“北大迁居昆明”等;②全面的塑造人物形象,如文章既描写了马先生讲课平庸沉
闷,又强调他治学上的原则性,不虚美不隐恶。
所谓“诗”,即诗意蕴藉。①指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为文风韵,有诗意的美。比如语言上,幽默敦厚,风趣
隽永,从修辞、句式、引用等角度分析。②文章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精神意旨,体现诗意的美。在与马先
生的相处中,作者对先生的感佩、同情、叹惋和思念等情愫充溢于字里行间。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屈辱苟活,无心救国,深感愧怍”错。由原文“于是闭门读书,几年中不仅不入朝市,而且是永远不
出大门”“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他相信中国最终一定胜利,而且时间不会很久”可知,
马先生一心爱国,关心国家命运。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语言风趣犀利,寄寓褒贬”,错。本句语言平实直白。
B.与《劝学》中的“金石”含义不同,《劝学》中的“金石”指金属和石头,比喻坚硬的东西。
C.“更具抒情性”错,《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引用”不是“更具抒情性”,是“增强说服力”。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他通达,识大体,以忠恕之道待人,并非庸庸碌
碌”可知,作者对马先生的认识,前后形成对比,而真正接触后的认识才是对马先生的公允评价;
由“他律己很严”“以忠恕之道待人”可知,这是“对己”与“对人”的对比,律己之严与待人之宽对照,
突出马先生的人品高贵;
由“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马先生大怒,骂道:‘你是混蛋!
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同学李君请马先生写些字,留作纪念。马先生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
‘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叫我写什么我
写什么,叫我写多少我写多少。’”可知,马先生平时迁就礼让,而在原则问题如透题、爱国等大是大非
问题上从不迁就,突出了马先生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情怀。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创作特点的能力。
本题要求结合文本二,谈一谈文本一的创作特点。由文本二“我这些琐话,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琐屑,就主
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可知,作者创作的特点是把文章当作“史”和“诗”来写。解答时要先理
解“史”和“诗”的内涵,再从文本一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分析即可。
结合“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
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往昆明”“为了隐姓埋名,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
后院”“大概耐到一九四四年的年尾或下年年初”可知,文本一有具体的时代作为写作的背景材料,有具
体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写作的内容,具备史传文的特征;
结合“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马先生列在最后,是得其胡涂”“他
通达,识大体,以忠恕之道待人,并非庸庸碌碌”“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可知,文章对
传主的记述有贬有褒,符合史传文不虚美不隐恶的特点;
结合“师友星散”“‘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可知,本文语言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
增加了语言文学性的美感;
结合“马先生列在最后,是得其胡涂”“依照帅比将高的惯例,他就不能不出名”“只是间或,当然是背
地里,戏呼为老丈人”可知,这些语言幽默风趣,诗意蕴藉;
结合“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师”“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我们确是有个忧,
是马先生有个羊角疯的病根”“他朝夕盼望胜利之来,七年多过去了,终于没有看到就下世了”“‘家祭
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可知,这些语言蕴含了作者对马先生深挚的敬意和怀念之情,符合“诗”
性含蓄蕴藉的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及冠,继丁内外忧,能刻厉自立,有大志,不屑贫窭。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解褐通判吉州。转运使张齐贤荐其材,代还..,为著作郎。召见便殿,占对明畅,太宗善之,命为户部推官
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于劝勖职务修举。后命为
枢密直学士。时通进、银台司主出纳书奏,领于枢密院,颇多壅遏,或至漏失。敏中具奏其事,恐远方有
失事机,请别置局,命官专莅,校其簿籍,诏命敏中与咏领其局。太宗欲大任敏中,当途者忌之。会有言
敏中在法寺时,皇甫侃监无为军榷务,以贿败,发书历诣朝贵求为末减,敏中亦受之。事下御史,按实,
尝有书及门,敏中睹其名,不启封遣去。俄捕得侃私僮诘之,云其书寻纳筒中,瘗临江传舍..。驰驿.掘得,
封题如故。真宗即位,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敏中得诏藏之,视政如常日。会大
傩,有告禁卒欲倚傩为乱者,敏中密使麾兵被甲伏庑下幕中。明日,尽召宾僚兵官,置酒纵阅,无一人预
知者。命傩入,先驰骋于中门外,后召至阶,敏中振袂一挥,伏出,尽擒之,果各怀短刃,即席斩焉。天
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日,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对,帝曰:“敏中今日贺客必多,卿往
观之,勿言朕意也。”宗谔既至,敏中谢客,门阑寂然。宗谔与其亲径入,徐贺曰:“自上即位,未尝除
端揆① ,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敏中但唯唯。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德礼命之重,敏中亦
唯唯,卒无一言。既退,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亦无一人。明日,具以所见对。帝曰:“向敏
中大耐官职。”
(节选自《宋史·向敏中传》)
[注]①端揆,指相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命为户部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
于劝勖职/务修举
B. 命为户部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
于劝勖/职务修举
C. 命为户部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
于劝勖/职务修举
D. 命为户部推官/出为准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
于劝勖职/务修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代还是指在外地任职的朝廷官员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文中指向敏中由吉州回到朝廷任职。
B. 传舍原指战国时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的地方,后来指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文中指后者。
C. 驿又称作驿站,文中是指官府建造的专门为传递公文的人提供的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D. 翰林常指我国古代的官名。唐玄宗时初置翰林待诏,为文学侍从官,同朝代所指有所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敏中志向远大,受人赏识。向敏中刚刚成年,接连遭遇父母丧事,但刻苦自立,胸怀大志,不戚戚于
贫贱;考中进士后开始做官,受到张齐贤举荐,得到宋太宗赏识。
B. 向敏中建言献策,行事周密。为了避免奏折遗漏、丢失,防止贻误边远地区的机要事务,向敏中建议设
置处理奏折的专门机构,皇帝采纳建议并任命向敏中和张咏管理。
C. 向敏中操守自持,正直清廉。宋太宗想重用向敏中,朝中得势的官员非常忌恨,有人诬陷向敏中曾接受
因受贿而被查处的皇甫侃的财物,御史调查后发现礼物并未拆封。
D. 向敏中机警果敢,为人谦卑。禁军有人利用傩会作乱,向敏中设下埋伏,一举拿下;向敏中升任右仆射
兼任门下侍郎一职时,闭门谢客,家中安静,皇帝知道后大加称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通进、银台司主出纳书奏,领于枢密院,颇多壅遏,或至漏失。
(2)真宗即位,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
14. 为什么皇帝认为向敏中“大耐官职”?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当时,通进、银台司负责收发书奏,受枢密院统领,颇多阻塞,有时甚至会出现遗漏和丢失。
(2)宋真宗登上皇位后,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
理。
14. “大耐官职”即非常胜任这个官职。向敏中升任仆射,没有设宴庆贺,面对李宗谔的庆贺,谦卑应答,
表现了谦虚谨慎、荣辱不惊的节操。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
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
都断开。③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句子翻译为:任命为户部推官,外任为准南转运副使。当时领外州转运史的人,都凭借权势与宠信而妄自
尊大,所到之处,人们敬畏,向敏中不崇尚威严,对同僚属吏以礼相待,常常劝慰、鼓励,任职期间事务
处理及时得当。
“外计”是官职,作“领”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D;“敏中”作“不尚威察”的主语,而不是“畏
惮”的宾语,故在“敏中”前断开,排除 A。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
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C 项,“驿”除了指驿站外,还可指驿站里供使者使用的马匹,由文中“驰驿”可知,这里的“驿”指马。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
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C 项,“发现礼物并未拆封”错,并非“礼物”,而是“书”,即信件。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出纳,收发;领,统领;壅遏,阻塞。
(2)幸,皇帝亲临;西鄙,西方边境的事物;便宜从事,相机处理。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
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
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
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找到文章相关答题区域,读懂相关内容,即可写出答案。“大耐官职”出
现在文章最后,即非常胜任这个官职,说明是对上面内容的概括、总结,要找到上文中与向敏中相关的内
容进行分析。由“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既退,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
亦无一人”可知向敏中升任仆射,没有设宴庆贺;由“宗谔既至,敏中谢客,门阑寂然。宗谔与其亲径入,
徐贺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 ,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敏中但唯唯。又历陈前世为仆
射者勋德礼命之重,敏中亦唯唯,卒无一言”可知,面对李宗谔的庆贺,谦卑应答,表现了谦虚谨慎、荣
辱不惊的节操。
【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
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
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
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
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
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
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
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向敏中,字常之,河南开封人。刚刚成年的时候,接连遭遇父母的丧事,但他能够刻苦自立,胸怀大
志,不在乎家中贫穷。太平兴国五年时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担任吉州通判。转运使张齐贤向朝廷推荐他的
才能,更替回朝,任命为著作郎。皇帝在便殿召见他,应对明白流畅,宋太宗认为他很好,任命为户部推
官,外任为淮南转运副使。当时领外州转运史的人,都凭借权势与宠信而妄自尊大,所到之处,人们敬畏,
向敏中不崇尚威严,对同僚属吏以礼相待,常常劝慰、鼓励,任职期间事务处理及时得当。后来被任命枢
密直学士。当时,通进、银台司负责收发书奏,受枢密院统领,颇多阻塞,有时甚至会出现遗漏和丢失。
向敏中将这件事详细地上奏,担心贻误边远地区的机要事务,请求另外设置机构,任命专门的官员前去管
理,校正簿书典籍,皇帝下诏任命向敏中和张咏管理这个机构。宋太宗想重用向敏中,朝中得势的官员忌
妒他。恰逢有人说向敏中在法寺为官的时候,皇甫侃监理无为军权务,因为受贿而被查处,于是皇甫侃写
信给朝廷大臣请求从轻发落,向敏中也接到了信。此事传到御史台,查考实情,曾经有人送信到向敏中门
前,他看了信上的名字,没有开封便还给送信的人并让他回去了。不久抓住了皇甫侃的家仆查问他,说这
封信不久就放在竹筒里,埋在江边的客舍。于是便派人骑快马去把信挖出来,封口和名字都和原来一样没
有动过。宋真宗登上皇位后,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
机处理。向敏中接到诏书后便将诏书藏起来,还和往常一样视察处理政务。恰逢腊月礼祭驱除瘟疫,有人
报告禁军打算趁礼祭时作乱,向敏中秘密地派手下士兵身披盔甲潜伏在走廊下帷幕中。第二天,他把宾客、
幕僚、士兵、军官都召来,设置酒宴听任检阅,没有一个人提前知道这件事情。命令礼祭的人进来,先让
他们在门外表演歌舞,后召唤他们来到台阶前,向敏中一挥衣袖,潜伏的士兵一涌而出,将他们全部擒住,
这些人果然携带短刀,当即就地斩首。天禧初年,升任右仆射兼任门下侍郎一职,监修国史。当天,翰林
学士李宗谔当值应对,宋真宗说:“向敏中家中今天去庆贺的客人肯定很多,你去看看,不要说是我的意
思。”李宗谔到了以后,发现向敏中闭门谢客,门口很安静。李宗谔和他的亲随径直走进向敏中家中,从
容祝贺说:“自从皇上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宰相,若不是因为功劳道德深受器重,关心倚重超过一般,
哪能得到这种荣耀呢?”向敏中又是谦卑应答。(李宗谔)又一一陈述前朝担任仆射的官员的功勋和美德之
重,向敏中仍谦卑应答,最终没说一句话。李宗谔退出后,又派人去向敏中家中厨房询问,今天是否有亲
戚宾客来饮酒赴宴,回复说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李宗谔详细地把自己所见到的情形报告给宋真宗。真宗
说:“向敏中非常胜任这个官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朝退书怀
韩偓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
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人写自己已经脱了朝服,披鹤帔戴星冠,与诗题中“朝退”相呼应。
B. 书堂位于寝楼的西侧,环境清幽;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
C. 山禽豢养已久,与主人熟稔,一呼一鸣,相互应和,诗人闲适、自在。
D. 诗人无意在粉壁上题写自己的诗作,只是在屏风上抄录古代圣贤文章。
16. 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偓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正音,纯正的音乐,这里指积极高尚的情怀),请
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15. B 16. ①诗人劝勉自己刻苦钻研,孜孜不倦,不能停息,表现了诗人的进取之心;②诗人退
朝之后,依然思考治理国家的道理,致力于富国强民,表达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家国情怀,这首诗是当之无
愧的“晚唐之正音”。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 项,“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错误。“芟”,除去。应是因“芟多”而翠竹稀疏,月光漏了
下来。
故 B。
【1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孜孜莫患劳心力”,诗人劝勉自己不要害怕劳心力,要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熟读古代圣贤文章,表现
了诗人的进取之心。“富国安民理道长”,诗人此时已退朝,但仍不忘富国安民之策,表达了诗人难能可
贵的家国情怀,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晚唐之正音”。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_______,_______”的
态度是不可取的。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不能
饮酒的境况。
(3)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通过描写女子的服饰用反衬手法写出其孤独之情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事不目见耳闻 (2). 而臆断其有无 (3). 艰难苦恨繁霜鬓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5). 新帖绣罗襦 (6). 双双金鹧鸪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臆”“鬓”“潦”“襦”。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
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
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
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
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
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
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
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
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江南所写,而做
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
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8.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 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填上恰当的诗句,符合原文意境的的一项是( )
A.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B.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C.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D.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B 19. B
20.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这几句诗来描写
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使用比喻,把“白雨”比作“粉”。
A.拟人,红杏自己会跑出墙,有了人的动作行为。
B.比喻,把山河破碎比作风飘絮,身世浮沉比作雨打萍。
C.借代和拟人,“落红”代指落花,“护”是人的行为,用来形容“落花”,是拟人。
D.夸张,夸大刘裕的气势。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以及理解诗句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可知,是日暮时分的情境,契合“晚来天欲雪……”;
第二空,结合“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可知,诗句中应包含“雪”“月”“梅”,契合“寒沙梅影路,微
雪酒香村”;
第三空,结合“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可知,是“雪夜”“更深人静”,契合“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第四空,结合“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可知,是说雪后第二天的情形,契合“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故选 B。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江南所写”成分残缺导致不合逻辑,缺少介词“在”,应为“在江南所写”;
“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成分残缺导致结构混乱,“描写江南的雪景”的主语应是前面的“诗
人”,应在“这几句诗”前添加“借”。
修改后的句子为: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
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21. 下面是某乡镇广播站播报的某市防台风防汛全民动员令的主体部分,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
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 24 小时内,今年第 13 号台风“天鸽”将严重影响我市,同时,将带来强
风和强降雨,可能会出现洪涝。②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决定于 8 月 23 日 8 时开始,
启动全市防台风 I 级应急响应。③在 I 级应急响应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三停”(停工、停产、停课)。
④各党政机关发动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务求把台风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⑤除抢险人员外,
其他人员切记不要随意外出,各级民政部门开放避险场所供群众避风避险。⑥请各抢险救灾和民生保障单
位积极采取措施,做好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信、民政、卫生、医疗防疫和主副食品供应等救灾救
助准备工作。
【答案】第①句:“洪涝”后添加“出现”的宾语中心语“灾害”。
第③句:括号去掉,里面的内容改为:“即停工、停产、停课”。
第⑤句:“切记”与“切忌”谐音,易引起误解,可删掉“切记”。
第⑥句:“卫生”和“医疗防疫”概念交叉,可删掉“卫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语言表达准确、得体与病句修改的能力。
语段是一则广播稿,应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是否合适、是否有谐音歧义、是否有不能读出的内容以及其他
的语病。第①句,成分残缺,“出现”缺少宾语中心语,补充“灾害”;第③句,广播稿中括号内的内容
不会读出,需要改变出现形式,改为:“即停工、停产、停课”;第⑤句,“切记”与“切忌”谐音,易
引起误解,需删掉;第⑥句,概念交叉,“卫生”和“医疗防疫”不能并列,删掉“卫生”。
22. 假如你参加某高校的三位一体面试,考官在看了你的材料、听了你的个人陈述后,作了如下评价。仔细
阅读后,回答问题。
考官:你的实践活动经历丰富,这很突出,但我们希望招收的是既能“行万里路”,又能“读万卷书”的
学生。
(1)指出考官的言外之意。
(2)用得体的语言作出应答。
【答案】(1)我们不能录取你,因为你的成绩不够优秀(你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
(2)应答示例 1:尊敬的考官(老师),不好意思,我确实因为参加实践活动而影响了学业(阅读)方面的
发展,但我希望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加强学业(阅读)上的投入,迎头赶上。
应答示例 2:尊敬的考官(老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虽然在学习(阅读)方面可能
比不上别的同学但我相信我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是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我一定会加强学业(阅读)上的
投入,迎头赶上。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体会说话者言外之意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语言有分析概括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
手:1.要读(听)懂材料,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表层信息,这是分析言外之意的基础;2.透过语言的显性意思
悟解隐性意思,这是解读的最基本途径;3.一定要结合内外语境进行推断,挖掘语境隐含的信息;4.要揣
摩别人说话的意图,把握说话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真实意图;5.要研究别人表达言外之意的方法借助
双关、比喻、夸张、反问、反语等修辞,使用修辞的要还原,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反语的要化反为正;6.
积累、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理解句子言外之意的重要保证。
从句式结构上看,考官的回答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所以说话的重点应该是“但”以后的内容。从表层
义来看,考官首先肯定了应试者的优点;然后以招收人员的应具备的条件委婉的回答了面试结果。结合语
境分析,“希望招收的是既能‘行万里路’,又能‘读万卷书’的学生”,而通过面试给予“我”的评价
是“实践活动经历丰富”,很明显“我”不符合“读万卷书”的条件,最终未被录用。作答时要点明面试
结果及原因。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
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
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
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
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
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表述。
通过审题可知,从身份和情景来看,“我”是作为一名面试落选者对考官作出应答。首先要有称呼,以示
礼貌和尊重;其次要承认不足,表达自己的谦虚及对面试结果的认可;最后再一次强调自己的优势及改进
不足的决心。总之,即使面试未成功,言语间也要符合身份,展示出自己的修养。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振华中学高三(6)班的班会上,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下面两则名言引起了大家的激烈
争论:
①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 海明威
②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有如一颗陨落的流星,连一分热也不会留下来。——罗曼•罗兰
同学们见仁见智,看法不一。为将认识引向深入,班级准备举行一次辩论赛,正方观点为“人之立于世,
重视自我更重要”,反方观点为“人之立于世,重视外界更重要”。请你选择一方加入其中,写一篇辩论
词,阐述已方观点,并驳斥对方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自选立场,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人之立于世,重视外界更重要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与正方辩友进行这场辩论。我方一致认为:人之立于世,重视外界更重要。我方
选手持论理由如下:
重视外界,营造取胜条件。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座都知晓孟母三迁的故事,试问对方辩友,假若孟母没有为孟子多次搬家,创
造条件,让他紧抓学习的机遇,他能在历史上留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的经典名言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源自三国赤壁之战的故事。诸葛亮巧借东风,火
烧赤壁,便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如果没有东风,三国鼎立的历史就要改为魏国一统天下了。因此,重
视外界,营造取胜条件,是取得成功的强有力保障。
重视外界,抓住成功机遇。
从高考三次落榜到哈佛、耶鲁的中国留学生见面后叫一声俞老师;从一次次留学申请失败到指点莘莘
学子远渡重洋;从一无所有创业者到成为拥有 4000 员工的上市企业掌舵人:俞敏洪的事业经过了一次次的
峰回路转。在他看来,重视外界,把握住机遇,就更加接近成功。反之,机遇摆在你的面前,而你把握不
住,则只能错失成功。中唐著名诗人孟浩然,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却以布衣终老,这与他不能把握机遇有
很大关系。一次,大诗人王维邀请他到内署,忽听人报唐玄宗驾到。王维非常高兴,可孟浩然却吓得躲到
了柜子后。唐玄宗后来命令孟浩然朗诵其作,可孟浩然却偏偏选择了一首带有不满情绪的诗词,到了“不
才明主弃”一句,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这是你自己不想做官,我何曾抛弃过你,为什么要这样诬蔑我
呢?”于是孟浩然被放还,一生未受重用。因此,重视外界,抓住成功机遇。
重视外界,借力弯道逆袭。
任正非 1987 年在深圳建立了华为公司。公司之所以取名叫做“华为”,是因为他想寓意“中华可为”,
希望自己的公司能为中华争光。最开始的华为只是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普通销售代
理。任正非非常重视吸纳优秀人才和管理经验。1991 年,任正非从亿利达天价请来了硬件工程师徐文伟,
在他的主持下成功研发了数字芯片 SD502,从此开启了华为自研之路。依靠这份大气,十几年来华为招揽
到了世界上在通讯设备领域全球的顶尖技术人才。借助这些优秀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华为成功逆袭,5G
技术一路领先,成为世界通信领域的王者。由此可见,重视外界,即便先天不足,也可借力弯道超车逆袭。
基于以上观点,我方始终认为,人之立于世,重视外界更重要。对方辩友一再认为“人之立于世,重
视自我更重要。”我们不否认,一个人立世成材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努力,但太过于自我,便会刚愎自用,
甚至会狂妄自大。罗曼罗兰说: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有如一颗陨落的流星,连一分热也不会留
下来。请对方辩友充分反思这一点。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人之立于世,重视外界更重要!
我的辩论陈词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1.审材料。
所给材料是两则名言。第一则,海明威的名言是重视自我,认为自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第二则罗曼·罗
兰的名言是极力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它们分别可以成为正反双方观点的名言佐证。
不管是选择正方观点“人之立于世,重视自我更重要”,还是反方观点“人之立于世,重视外界更重要”,
都要注意“人之立于世”这一关键词,要辩一辩“重视自我”和“重视外界”哪一种人生态度对“人之立
世”更有裨益。
所谓“立世”即“立身处世”,是指人之立足安身,以及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如果你的观点是
“人之立于世,重视自我更重要”,要突出“认识自我、完善并提升自我”对于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性。
核心观点应该是:“重视自我”是人之立身处世的前提和基础。这种观点和我们的传统儒文化一脉相承,
诸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令不从”“德不孤,必有邻”等,都在强调重视自我之于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意义。古代很多学问大家都
可作为例证,身正为范,如高山仰止,“雕宰铸颜,华育三千”的孔子;“正心诚意,慎独自修”,最后
济世安民,拯救斯文的曾国藩等等。
从这个观点出发进行驳论,批驳的是“不重视自我,太注重外界”所带来的“立世”之弊:忽略个人的自
我修养,自身立不起来,就很难形成核心影响力和号召力,去改变他人,征服世界;另外,过分重视外界,
容易迷失自我,自我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
如果你的观点是“人之立于世,重视外界更重要”,要强调的是:“人是社会的一员”“没有人是一座孤
岛”“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尤其是在万物互联的当下,更应该重视外界的信息、资源,
重视他人的想法和需求,注重外界传递真善美。否则,一个人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自己也
很难真正立起来。比如,火锅公司海底捞非常重视顾客的感受,为顾客提供恰如其分的细节服务,认真对
待客户的每一个要求,赢得了顾客一致好评。然而,想赚中国钱的 H&M 却发出荒谬言论,拒用新疆棉,即
便它的服装工艺再精湛,也会被中国民众厌弃。
从这个观点进行驳论,批驳的应该是:过度重视自我,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自私自利的言行;和盲目
自信,过分夸大自我作用,却没有足够才德,不能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周围世界言行。
2.审任务。
同学们见仁见智,看法不一。为将认识引向深入,班级准备举行一次辩论赛,正方观点为“人之立于世,
重视自我更重要”,反方观点为“人之立于世,重视外界更重要”。请你选择一方加入其中,写一篇辩论
词,阐述已方观点,并驳斥对方观点。
任务情境是班级的辩论赛;所给观点有两个,考生可以立足其中一个观点,驳斥另外一个观点;还要注意
辩论词的写法。
【立意】1.做人立世,重视外界方可度己达人。
2. 你若盛开,全世界都是花园。
3. 人之立于世,重视自我更重要。
【素材】1. 世界由每一个自我汇聚而成,每一个人都重视自我,善良、丰富、高贵,世界自然和谐美好。
每一个人都是一只蝴蝶,全世界就是美好的花园。每一个人都是清澈的,世间就是朗朗乾坤。因此。重视
自我,先立己,而后达人,进而济世,这无疑是一种行远自迩的大智慧。
2. 毋庸置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重视外界的人是浑然忘己、垂范百世的典范。对方
辩友能否认吗?历史上这样的先贤数不胜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北宋大儒张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虎门销烟英雄林则徐。
今日亦然,身患 10 余种疾病而坚持建立免费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女校长张桂梅;快速搭建起应急餐食免费
配送备用网络,以“聚拢温暖守护英雄”的义举逆行于白衣天使之路的汪勇……先贤与今时他们令人敬慕,
无一不是举世公认的即使身处困境也要舍己度人、心系外界之人,如缕缕清香,如淅淅春雨,早已将利他
精神、重视外界之魂渗透进了这片中华土地的精神基因之中。
3. 回溯历史,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先贤们的厚重人生,无一不
是从重视自己开始的。正如孔子求学,首先是为己,为了内心的清明。因此他博学以文,约之以礼:韦编
三绝以苦读,克己复礼以自修,进而影响了千秋万代;正如曾国藩立世,首先正心诚意,慎独自律,道德
文章堪为完人,并涵养“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恢弘之气,而后才可以济世安民,拯救斯文。沈从文的
墓志铭也这样写道:照我思索,能认识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