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到必修下第三单元结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朝统一后,疆域北自辽东,南到象郡,数千里滨海。秦朝以后,大部分王朝都保持着漫长的海岸线。
如何认识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对于历代王朝和民众而言自然成为重要问题。
在官方建构的知识体系中,作为“天下”的地理构成,陆地与海洋是关联的整体。以“中国”为中心
的“天下”秩序,即“中国——四夷”与“九州——四海”的对应。在“天下”秩序的解说下,海洋处于
陆地的次属地位,这也体现了立足内陆的王朝是从陆地视角认识海陆关系的。苏轼从惠州贬到海南,被视
为加重处罚。苏轼看到琼人姜唐佐好学,便以“沧海何尝断地脉”的诗句称赞之,亦可见他所具有的陆地
本位思想。
先秦以来的大部分时期,王朝从海洋活动中获得的主要是盐利,而盐户和盐业的管理不过是农业和农
业管理制度的延伸。民众长期被附着于陆地,严禁出海。唐朝虽然被视为十分开放的时代,但唐代不向本
国人开放海洋,所以鉴真东渡不得不一再偷渡。唐代从海路来华的外国商人规模不小,统治者可以从他们
手中采买海外珍宝。但并没有制度将贸易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在“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下,单向的海
陆交通中王朝国家从海洋所获得的主要是政治意义,而非经济利益。而禁止本国民众出海兼有政治原因和
经济原因,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臣民进入海洋,即被视为脱逸出赋役和户籍体制,不再为王朝提供支撑。
对提供赋役的人、地实行封闭管理,将海洋拒斥于陆地之外,成为大部分王朝的政策取向。
海洋被拒斥的局面,在宋元时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宋元时鼓励民众出海贸易,建立了抽解和博买制
度,实现了与海商的共利分利。在统治者眼中,海洋与陆地一样可以为国生财,可以成为王朝的统治基础。
这是汉唐所未曾有过的观念和认识。在王朝政策中,海洋和陆地成为相互融通的整体。明代隆庆开禁和清
朝设立海关,在政策上重新开通了海陆的联系,尽管其开放度不及宋元时期。
民间的海洋经济一直潜滋暗长。一方面,海外来华贸易、通使,联通着陆地与海洋;另一方面,政府
禁令并不能杜绝数千里海岸线上的私自出海。中国沿海乃至内陆的丝绸、陶瓷等物品,以及海外物品在海
陆间流动。在中国滨海地区人群的认识里,海洋与陆地同样是其生计空间,并无水陆限隔。他们的三种生
计方式——渔业、海盐和航行,都存在结构性的短缺,必须依靠海陆融通实现生存。宋代以后,海陆融通
更重要的推动因素是近海市场和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内陆市场、近海市场、海外市场,三个市场逐步融
为一体。近海市场联通了内陆市场和海外市场。不只滨海民众,深处内陆的人们也日益深入地卷入海陆融
通的潮流。在海陆关系上,官民差异逐渐消失,认识和利益最终走向统一。
(摘编自黄纯艳《互斥与融通:传统中国海陆关系认识演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天下”秩序中,“天下”是由大陆和海洋构成,海洋与大陆是并列的整体。
B. 唐代无法从对外贸易中获利,而宋元建立了抽解和博买制度,与海商共利分利。
C. 海洋是滨海地区民众唯一的生计来源,民众私自出海行为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
D.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虽然大部分王朝拒斥海洋,但海陆融通却是大势所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列举苏轼被贬海南岛的史实,并引用其诗句,具体印证了古人的陆地本位思想。
B. 文章指出唐代在海陆关系上对待本国民众和外国商人做法不同,并剖析了其中原因。
C. 文章以明代隆庆开禁和清朝设立海关为论据,证明了官民认识和利益最终走向统一。
D. 文章从王朝和民众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对海陆关系认识的演变情况,思路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朝和民众对海洋的认识长期存在分歧,二者的差别在于统治者只考虑政治意义,而民众则关心经济利
益。
B. 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赋役比盐利更为重要,这是中国古代大部分王朝不允许民众自由出海的主要原
因。
C. 滨海地区产业存在结构性短缺,为了满足民众需求,宋元采取与汉唐不同的政策,海陆关系进入新的阶
段。
D. 近海市场可以联通内陆市场和海外市场,大力发展近海市场,有利于三个市场融合,让更多民众从中受
益。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海洋与大陆是并列的整体”错误,原文是“在‘天下’秩序的解说下,海洋处于陆地的次属地位”;
B.“唐代无法从对外贸易中获利”错误,原文是“单向的海陆交通中王朝国家从海洋所获得的主要是政治
意义,而非经济利益”;
C.“唯一的生计来源”错误,原文是“在中国滨海地区人群的认识里,海洋与陆地同样是其生计空间,并
无水陆限隔”。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 “证明了官民认识和利益最终走向统一”错误。原文是“在王朝政策中,海洋和陆地成为相互融通的整
体。明代隆庆开禁和清朝设立海关,在政策上重新开通了海陆的联系,尽管其开放度不及宋元时期”,可
见清朝的做法是为了证明“海洋和陆地成为相互融通的整体”。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统治者只考虑政治意义”错误。原文只是唐朝看重政治意义,“单向的海陆交通中王朝国家从海洋所
获得的主要是政治意义,而非经济利益”;
B.“赋役比盐利更为重要,这是中国古代大部分王朝不允许民众自由出海的主要原因”错误。原文是“而
禁止本国民众出海兼有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臣民进入海洋,即被视为脱逸出赋役和
户籍体制,不再为王朝提供支撑”,可见禁止民众出海不是因为“赋役比盐利更为重要”;
C.“为了满足民众需求”错误,原文是“在统治者眼中,海洋与陆地一样可以为国生财,可以成为王朝的
统治基础”,而非为民众考虑。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
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
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別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
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
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
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词句。这证明顶屋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
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中国建筑无艺术价值,只可视为一种工业耳。此种工业,极低级而不合理,类于儿戏。([英国]詹姆士·弗
格森《印度及东方建筑史》)
“不合理”是指屋顶的曲线轮廓;“儿戏”是指屋顶上列人物动物。天真,但不成熟。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诗经·小雅·斯干》)
若非孔子他老人家这么一挑一选,《诗经》势必会和任何时代的民间唱诵一样湮灭。我们也不会知道,
屋顶原来早已在春秋时代的天空中勾画着充满魅力的弧线。
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周礼·考工记·轮人》)
顶盖上陡峭,檐沿处和缓,雨水落下便可以冲得更急更远,仿佛就是屋顶的写照。不过这部战国时代
的古籍内所谈论的可是车篷盖,而非屋盖。既然没有更接近的例子,车篷就车篷,总算是根据。
屋顶的弧度,在力学上可以将铺设的瓦片扣搭得更紧贴;宽阔的出檐既保护着木构屋身,同时又避免
地基受到雨水冲击而损坏。不过,经过实验,显示屋顶的坡度未必能够将雨雪冲得更远。所以除非是雨势
大到无以复加,否则“吐水疾而霤远”的说法并不可靠。
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看屋顶。
这种结构用材较短,故此选材更为方便,预制装嵌,起造迅速。三角形的屋顶构架在坚固的承重墙上
所构成的问题不大,对木框架的竖柱来说则会形成沉重的外推力。同时亦出现材料消耗过多的问题,而且
限制了坡面的宽度。
比例超乎寻常的大屋顶,如果坚持坡面的直线,反而会受制于木材的长度和重量。又要屋顶大,又要
撑得稳,最合理的办法就是采取将重力分散,逐步上升/下降的桁架结构。
于是,鸟儿就展开翅膀来。除此之外,我们就只能够等待进一步的发现和更丰富的想象力了。
(选自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
材料三:
我们的祖先早期显然是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因而在建筑结构中有所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
角形的作用不断退化、边缘化,甚至于消失。中国古代建筑当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早期的科学观念和认
识,到后期却被忘记、被疏忽,甚至消失了。其中必然存在一种意识形态,让我们祖先为了某种更崇高更
伟大的目标,将某些看上去合理有用的东西扔掉。
湖北恩施的一处民居,已经斜得很厉害了,但里面仍有人住。房子暂时不会倒,只是因为斜得太厉害,
怕屋檐出问题,居民就拿小棍子斜撑一下。中国古建筑维修的原因,通常不是因为建筑要倒,而是从外观
上来看有一点倾斜,或导致结构开裂,不太好看。中国古建筑看起来不大坚固,不大科学合理,缺少三角
形稳定性的结构,但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弹性非常大,很少倒塌,安全性很高。这个建筑总共没有多少
柱子,其中一根柱子倒了,整座建筑却没有倒。这和西方不一样,欧洲建筑若是柱子断掉,那么随之整个
建筑都会倒塌。所谓三角形的稳定性,好处是不会歪斜,但如果出现歪斜了,那就会在瞬时间破坏。若从
更大的角度着眼,这恐怕也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差别。中华文明虽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但其生命力极
其顽强,几千年一直持续下来。
中国传统建筑为什么不喜欢三角形,不喜欢斜向构件,可能就是担心隐含的内在冲突及其可能导致的
突然破坏。的确,斜梁斜柱很有斗争的意味。宋《营造法式》引用很多早期文献讲这个东西,所谓“忤”,
忤逆的忤,是一个含有负面意义的词,“忤逆”指孩子对父母不恭,或下级对上级不敬,在古代是很大的
罪过。
西式三角桁架就是忤的充分使用,非常科学、合理、省材料,受压受拉的结构分析很清楚。这符合西
方文化的传统,毫无疑问,欧洲人是喜欢斗争的,与天地斗,与自然斗。英文中有“征服”这样一个词,
爬到山顶是征服,打败一个人也是征服,战争胜利是征服,吃下去一大堆肉也是征服。中文中很少讲征服,
征服山,征服水,这在中国文化中是很愚蠢的想法。西班牙斗牛是一种继承古罗马习俗的娱乐活动,人与
牛或牛与牛相斗就是“忤逆”的体现,中国虽然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斗牛的游戏,但是这种景象是我们一般
所不喜欢的。我们常常讲和谐社会,讲维持稳定,就是不希望斗争。
(选自方拥《建筑文化中的三角形》)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其他建筑体系中,屋顶都是草草处理,一向是不受重视。
B. 中国建筑素来都重视屋顶,很早就开始利用屋顶的装饰性。
C. 詹姆士·弗格森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弯曲,类于儿戏。
D. 中国传统建筑很有弹性,一直排斥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结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但二者的作用却截然不同。
B. 依据《周礼·考工记·轮人》的记载,战国时代的车棚盖有一定的弧度。
C. 早期的某些科学观念在中国古代建筑当中逐渐被遗忘,有一定的合理性。
D. 西方文化的传统中讲究“征服”的观念,这在中国文化中是愚蠢的想法。
6. 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A
6. 材料一侧重介绍作为中国建筑中的装饰特征之一的屋顶的特点。材料二侧重通过对比,介绍中国建筑中
屋顶呈现弧度的科学依据,反驳某些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材料三侧重揭示中国传统建筑抛弃“三角形的
稳定性的结构”的深层原因。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屋顶都是草草处理”错误。由原文“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
到特別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可知,原文说的是“除
掉穹窿顶得到特別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并不是“屋顶都是草草处理”。
C.“……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弯曲,类于儿戏”错误。由原文“‘不合理’是指屋顶的曲线轮廓;‘儿
戏’是指屋顶上列人物动物。天真,但不成熟”可知,詹姆士·弗格森认为类于儿戏的应该是“指屋顶上
列人物动物”,“屋顶弯曲”是“不合理”。
D.“一直排斥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结构”错误。由原文“我们的祖先早期显然是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因
而在建筑结构中有所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角形的作用不断退化、边缘化,甚至于消失”可知,我
们的祖先早期在建筑结构中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角形的作用不断退化、边
缘化,甚至于消失,所以并不是一直排斥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结构。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但二者的作用却截然不同”错误。材料一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是为了说
明屋顶装饰的壮丽,优美;由句子“我们也不会知道,屋顶原来早已在春秋时代的天空中勾画着充满魅力
的弧线”可知,材料二引用《诗经》中的句子也是为了说明屋顶装饰的壮丽,优美。所以二者的作用并不
是截然不同。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材料一“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
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可知,材料一侧重介绍作为中
国建筑中的装饰特征之一的屋顶的特点。
由材料二“若非孔子他老人家这么一挑一选,《诗经》势必会和任何时代的民间唱诵一样湮灭。我们也不会
知道,屋顶原来早已在春秋时代的天空中勾画着充满魅力的弧线”“顶的弧度,在力学上可以将铺设的瓦
片扣搭得更紧贴;宽阔的出檐既保护着木构屋身,同时又避免地基受到雨水冲击而损坏”“三角形的屋顶
构架在坚固的承重墙上所构成的问题不大,对木框架的竖柱来说则会形成沉重的外推力。同时亦出现材料
消耗过多的问题,而且限制了坡面的宽度”可知,材料二侧重通过对比,介绍中国建筑中屋顶呈现弧度的
科学依据,反驳某些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
由材料三“中国古代建筑当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早期的科学观念和认识,到后期却被忘记、被疏忽,甚
至消失了。其中必然存在一种意识形态,让我们祖先为了某种更崇高更伟大的目标,将某些看上去合理有
用的东西扔掉”“中国古建筑看起来不大坚固,不大科学合理,缺少三角形稳定性的结构,但却有一个好
处,那就是弹性非常大,很少倒塌,安全性很高”可知,材料三侧重揭示中国传统建筑抛弃“三角形的稳
定性的结构”的深层原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发的故事
鲁迅
①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地说:“啊,十月十日,——
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②我的一位前辈先生 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他们对!他们
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③这位 N 先生本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
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④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
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
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
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
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
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
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我不堪纪念这些事。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
谈罢。”
⑤N 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
走,不再被人笑骂了。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
价值的苦呵!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
是上刑;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
一生世。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三日,嘉定屠城②,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
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
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⑥N 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
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
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
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⑦N 收回目光望向我,继续他的絮叨:“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
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
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
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
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
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
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⑧N 用胳膊在空中比划着手杖,说:“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
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
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
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
他们不说什么,噘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
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
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
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
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⑨N 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
⑩我说,“回去么?”
⑪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⑫
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
⑬
他戴上帽子说:
⑭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一九二 0 年十月(有删改)
[注]①双十节: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时间,后被中华民国政府定为国庆纪念日,世
称“双十节”。②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指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扬州、占领嘉定后进行大屠杀。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了发生在 N 先生身上的“头发的故事”,N 先生先剪辫子,再装假辫子,后又取下辫子,还写了
他劝阻学生剪辫子。
B. 小说语言意味丰富。第一节“我”的一句话,表现了当时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淡漠之情,也表达出了“我”
的失望与悲哀。
C. 小说结尾以 N 先生的一句话结束全文。“好在”“我们统可以忘却”表达了 N 先生对现实的忧虑与愤激,
并暗寓自嘲之意。
D. 小说特点鲜明,有别于传统的小说。通篇是我和 N 先生的对话,没有完整而集中的情节,没有真正意义
上的对人物的塑造。
8. 有人认为小说前 4 段与“头发”没关系,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呢?为什么?
9. 鲁迅的杂文被喻为“匕首”与“投枪”,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融进了鲁迅杂文的若干特质”。试结合
文本,从语言特点、选材立意、表达方式三个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答案】7. D 8. 不该删。①从环境看,前 4 段通过“双十节”、历史人物事件,将叙述描定在辛亥革
命的历史上,为下文“头发的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②从形象看,初步展现了 N 先生脾气乖张、
无谓生气、不通世故的性格,为下文人物形象的丰富作铺垫;③从情节看,前 4 段与后文构成因果呼应关
系,后文“头发的故事”是对前文“民众对革命如此漠然”的解释:革命并没给他们带来什么,除了革掉
一条辫子。④从主旨看,一场革命与“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烈士的献身与平塌的坟墓之间的对比触目
而诡异;历史上的辫子事件与 N 先生的“剪辫”遭遇构成历史与个人经验的对比,丰富深化(丰富并深化)
小说主旨。
9. ①语言上:表达犀利,不时用反语以讽刺。如用“最得意”来表达“革命的结果”仅是光着头皮在街上
行走,把辫子说成“宝贝和冤家”,说“忘却”“好”,于轻松中见沉重,于欣慰中见悲哀,具有反讽效
果。②选材上(立意上):用一条辫子的遭遇来“舒愤懑”,将辫子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表达对
辛亥革命的欣喜和失望,对民族病根的忧虑与愤慨,以小见大,启人深思。③表达方式上:于叙述中不时
议论,发表意见,表达看法,展现 N 关于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观点,如“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
里过了一生”“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
毛!”,使行文带有浓郁的杂文味道,使小说成了一篇杂文化的愤激小说。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 “通篇是我和 N 先生的对话”错,由第 4 段“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第 5 段“N
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第 6 段“N 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
第 7 段“N 收回目光望向我,继续他的絮叨……”,第 8 段“N 用胳膊在空中比划着手杖,说……”等可
以看出,全文以 N 先生的独白为主。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小说前 4 段与“头发”没关系,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呢?为什么?
从题干的提问来看,看似有两个答题角度,即“该删”和“不该删”,但原则上只有一个角度,即遵守作
者的意见,“不该删”。
首先看前 4 段写了什么内容。前四段提到纪念辛亥革命的双十节,提到民众对待双十节的态度,提到历史
人物事件,提到 N 先生的脾气性格。
然后看这些内容与下文情节、人物特点、小说主旨以及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
从环境背景的角度来看,开头写“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我
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
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
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这些内容交代双十节的情
形,提供了社会的背景,下文有关“头发的故事”就是在这一背景上发生的。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第三段交代“这位 N 先生本来脾气有点乖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
的话”,展现 N 先生的性格特点,也为下文人物的大发议论做了铺垫,同时和下文人物的表现构成了完整
的人物形象。
从情节关系角度来看,前 4 段对双十节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民众对辛亥革命的冷漠态度,下文提到有关“头
发的故事”,剪掉辫子、装假辫子等,在民众看来,辛亥革命就等于剪掉辫子,而实质根本没有改变,这
也是上文民众对待辛亥革命态度冷漠的原因,上下文构成因果关系。
从主旨揭示来看,第四段“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是民众纪
念革命的方式,也是一场革命带来的结果;“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
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
里去了”,革命者为革命献身,而现实“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历史上的辫子
事件,N 先生剪辫子的遭遇,等等。这些分别构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小说的主旨,引人深思。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特征及写作特点的能力。
由“鲁迅的杂文被喻为‘匕首’与‘投枪’”“从语言特点、选材立意、表达方式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谈
谈你的思考”可知,考生需要从语言、选材、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借助这篇文章来展现鲁迅“匕首”“投枪”
的特点。
首先明确“匕首”“投枪”是什么意思,这是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体现文章的犀利、深刻。
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就语言来看,本文多处使用反语,如“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而这情形是“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
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是“忘却了的纪念”;如“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
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老见,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
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最得意的事情竟然是剪掉头发在大街上行走,辫子是“宝贝和冤家”;如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忘却了革命却说好,讽刺意味非
常强烈,反语手法的运用更是犀利。
就选材来看,标题是“头发的故事”,文章讲述的就是有关“头发”的故事,从剪掉辫子到装上假辫子再
到丢掉辫子,辫子的剪和装与革命有关,和民族的命运有关,借助辫子的遭遇来抒发内心的情怀,以小见
大。
就表达方式来看,溶进了若干杂文的特点,如对北京双十节简炼传神的描写所产生的讽刺效果,关于头发
的受难史的知识,排比、哲理警语等所构成的抒情效果和政论特点。于欣慰中见悲哀,于轻松中见沉重,
于调侃中见痛苦,于冷嘲中见热烈,于愤激中见赤诚,引发了对于民族与历史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虞、虢,皆小国也。虞有下阳之阻塞,虞、虢共守之,晋.不能禽也。
故晋献公欲伐虞、虢,荀息曰:“君胡不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
也,彼受吾璧,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
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取之中厩,置之外厩。”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
也。”荀息曰:“宫之奇知固知矣,虽然,其为人也,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通心则其言之略,懦则不
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
中知之下也。”
晋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之使者,其币重,其辞微,必不便于虞。虢,虞之表也。虢亡,
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散。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
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
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
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
馨。'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公不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旋归四年,反取虞。荀息牵马抱璧而前曰:“臣之谋如何?”
献公曰:“璧则犹是,而吾马之齿加长矣。”
(取材于《左传》《新序》)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
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选自《左传..·僖公五年》)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
B.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
C.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
D.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姬姓。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被称为晋侯。
B. 币,古人用作祭祀或馈赠的丝织品,也泛指用作礼物的玉、马等,也可指货币,本文中“币”理解为礼
物。
C. 朔,阴历的每月月末,阴历月初称“晦”,月中称“望”,《赤壁赋》中的“既望”意为望日的后一日。
D. 左传,儒家经典之一,解释《春秋》的著作,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
12. 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和烛之武劝谏秦国国君都非常精彩。下列关于二人的劝谏艺术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 宫之奇先分析晋使特征,指出其弊病;然后警告虞公假道会使国家灭亡,提醒不能纵容晋国的野心。
B. 烛之武首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接着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C. 宫之奇针对虞公提出的“吾宗”和“神据”两点,逐项进行批驳;以历史事实进行证明,批判了虞公迷
信的宗族关系。
D. 烛之武提及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触及秦伯的痛处,说明晋国忘恩负义,并且引用古书上的话分析晋
国后必“阙秦”。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门牙就会感到寒冷”,大概说的就是虞、虢两国吧。”
(2)慎重办理学校教育,用善事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告诫百姓,(这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
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袭虞”是动宾结构,“虞”是“袭”的宾语,结构完整,宾语后断开,由此排除 B、D 项。
“大夫”是官职名,“井伯”是人名,“大夫井伯”指的是名叫井伯的虞国大夫,因此“大夫井伯”之间
不能断开,由此排除 C 项。
这句话的意思是: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
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朔,阴历的每月月末,阴历月初称‘晦’”说法错误。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
天。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并且引用古书上的话”说法错误。原文中,烛之武在说明秦国忘恩负义后,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
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这番话指出晋
国的贪得无厌,分析晋国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使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并没有引用古书上
的话,而是根据晋国的表现和地理形势。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辅”,名词,颊骨;“车”,名词,下牙床;“亡”,动词,失去;“其”,副词,表推测语气,
大概;“虞、虢之谓也”,宾语前置句,说的就是虞、虢两国吧。
(2)“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兴办;“申”,动词,教化;“悌”,友爱兄长;“颁”,通“斑”,
头发花白。
参考译文:
虞国和虢国都是春秋时期的小国。虞国有下阳的险要关塞,由虞国和虢国共同防守,晋国攻占不了他
们。
因此晋献公想要攻打虞国和虢国,大夫荀息说:“国君为什么不用屈地出产的宝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
作为礼物,向虞国借路呢?”晋献公说:“这都是我们晋国的宝贝,如果虞国接受了我们的玉壁,不借路
给我们,那该怎么办?”荀息说:“这就是小国侍奉大国的道理所在了。如果虞国不借路给我们,就一定
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那就等于把宝物从宫里仓库取出来,放到宫外的
仓库;把马匹从宫里的马厩牵出来,放到宫外的马厩。”晋献公说:“宫之奇在虞国,他一定不让虞君接
受我们的礼物。”荀息说:“宫之奇聪明固然是聪明,即使这样,他的为人,心胸通达而性情懦弱,又是
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的。心胸通达他的言语就会简略,性情懦弱就不会强行劝谏,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
虞君就会轻视他,况且那些玩好之物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又在另一个国家的后面。具有中等以上智慧的人,
才能考虑到这些。我料想虞君的智力在中等以下。”
于是晋献公就向虞国借道而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君说:“晋国派来的使者,带来的礼物非常贵
重,言辞非常谦卑,一定有对虞国不利的地方。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
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
了,门牙就会感到寒冷’,大概说的就是虞、虢两国吧。”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
们吗?”宫之奇回答说:“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那么它对虞国还有什么亲厚的呢!再说晋献公和虞
国亲厚,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
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虞
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灵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
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有德的人上天才会保佑他。’又
说:‘祭祀的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睦,神灵也就不享用
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
虞君不听劝谏,于是接受了晋国的礼物借路给晋国,晋国回师四年后,返回时攻取了虞国。荀息牵着
马抱着玉璧在晋献公面前说:“臣的计谋如何?”
献公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过我的马的牙齿却增多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
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然而仍继续祭祀
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
罪于虞公,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虎啸”二字指张良跟随汉高祖以后,其叱咤风云的业绩,“未”字点出本诗是从张良发迹前写起。
B. “沧海”二句交待张良寻找勇士谋刺秦始皇一事,虽然事情失败了,但他的英雄胆略,让天下为之震撼。
C. 诗歌前八句纯用记叙,全都着眼于张良,“我来圯桥上”二句点出圯桥古迹,并把诗人与古人结合起来
了。
D. “唯见碧流水”一句切合圯桥,唯见桥下流水之碧绿,大有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慨
叹。
15. 全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C 15. ①表达了作者对张良的智勇豪侠的赞扬;②表达了作者对张良的钦慕之情;③诗人感
叹当今没有像黄石公那样识拔造就英才的人,寄托个人感慨;④诗人以张良自比,委婉表达渴望得到识拔
的心愿。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 “纯用记叙”错,前八句夹叙夹议。前四句直叙之后,第五句一折,“报韩虽不成”,惋惜力士椎击秦
始皇时误中副车。秦皇帝为之寒栗,赶紧“大索天下”,而张良的英雄胆略,遂使“天地皆振动”。七、
八两句“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写张良“更姓名潜匿下邳”,而把圯桥进履,受黄石公书一段略去
不写,只用一个“智”字暗点,暗度到三句以后的“曾无黄石公”,“岂曰非智勇?”不以陈述句法正叙,
而改用反问之笔,使文气跌宕,不致于平铺直叙。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此诗前八句主要叙写张良的事迹,颂扬其智勇豪侠。此诗起句“虎啸”二字,即指张良跟随汉高祖以后,
其叱咤风云的业绩。但诗却用“未”字一笔撇开,只从张良发迹前写起。“破产不为家”五字,点出了张
良素来就是一个豪侠仗义、不同寻常的人物。后两句写其椎击秦始皇的壮举。据《史记》记载,张良后来
“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诗人把这一小
节熔铸成十个字:“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张良的英雄胆略,使“天地皆振动”。“岂曰非智勇?”
及后面的“怀古钦英风”表达了作者对张良的钦慕之情。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诗人的用意是:他所生活的时代未尝没有如张良一般具有英风的人,只是
没有像黄石公那样的人,加以识拔,传以太公兵法,造就“为王者师”的人才罢了。表面上是“叹息此人
去,萧条徐泗空”,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实际上,这里是以曲笔自抒抱负。感叹当今没有像黄石公那样
识拔造就英才的人,寄托个人感慨。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隐含“谁说‘萧条徐泗空’,继张良而起,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的
自负之气,诗人以张良自比,委婉表达渴望得到识拔的心愿。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密集的意象描绘登高的见闻,为抒发深沉
丰富的情感做了充分铺垫。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人、
六七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
【答案】 (1). 月明星稀 (2). 乌鹊南飞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4). 渚清沙白鸟飞回 (5). 浴
乎沂 (6). 风乎舞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鹊、啸、渚、沂、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建筑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人的思维方式、人对世界的认知、人的各种创造都与建筑以种种方
式相互影响。历史上许多现象都暗示,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以“间”及“方式”网格为鲜明特征的传统建
筑空间之间,存在着( )的联系。中国古人有“天圆地方”的观念,这可能是先民以自己居住的“方
正”的木构房屋形态为( ),产生了对大地形态的猜想。这种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被强化,出现了
“四正”方位的崇拜,乃至被赋予了神圣色彩,并( )出四神以守的方位观念。
在汉字中,我们往往也能找到“间”的痕迹。汉字的基本形态如方形,汉字所占空间无论笔划多寡皆
整齐划一。以汉字书写的文章,字字排列整齐如“阵”,这也正与“间”的排列方式暗合。
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导致 千丝万缕 原型 演绎
B. 导致 千丝万缕 原形 演义
C. 以致 不绝如缕 原型 演绎
D. 以致 不绝如缕 原形 演义
18. 下列各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的用法一致的是( )
A. 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B.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C.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D.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B.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C.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D. 我们终于打开了开发新抗疟药物的大门。
【答案】17. A 18. B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导致:指使产生,促成;引起;造成。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
所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此处的语境是指建筑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产生了……相互影响,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导致”。
第二空处,千丝万缕: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不绝
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此处的语境是指存在着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所以应该用成语“千丝万缕”。
第三空处,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
形:原来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
此处的语境是指这可能是先民以自己居住的“方正”的木构房屋形态为原来的模型,所以应该用词语“原
型”。
第四空处,演绎:是铺陈、表现,比喻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
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演义: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增添
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小说体裁之一。
此处的语境没有讲小说的体裁,所以应该用词语“演绎”。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的用法是表示突出强调。
A.表示特殊含义;
B.表示突出强调;
C.表示引用;
D.表示讽刺和嘲笑。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字字排列整齐如‘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排列整齐的字”比喻成“阵”。
A.借代,“盗跖、颜渊”代指坏人和好人;
B.比喻,把“命运的暴虐”比喻成“毒箭”;
C.比喻,把“山”比喻成“樗蒱”;
D.比喻,把“开发新抗疟药物的难关”比喻成“大门”。
故选 A。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
要清晰地说明事理,就要__________。梁思成用“文法”作比来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林庚解说“木
叶”背后的“暗示性”,之所以能做到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就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理有深入的研究。一般
而言,__________,仅仅作一般的了解,很难准确把握。要在写作前搜集相关资料,作些研究,深入理解
要说明的事理。对事理的理解越到位,___________。
【答案】 (1). 对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 (2). 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 (3). 就越容易将其解说清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处,由下句“梁思成用‘文法’作比来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林庚解说‘木叶’背后的‘暗示性’,
之所以能做到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就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理有深入的研究”可知,他们之所以能做到条理
分明、清晰易懂地说明事理,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理有准确、深入的研究,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对其有准
确、深入的认识”。
第二空处,由下句“仅仅作一般的了解,很难准确把握”可知,仅作一般的了解很难准确把握事理,说明
事理很复杂,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
第三空处,由上句“对事理的理解越到位”可知,对事理的理解越到位,就越容易说明事理,所以此处应
该填写“就越容易将其解说清楚”。
21. 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发现青蒿素,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研究最困难的时刻,我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新的灵感
和启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的抗疟一线方案,对此我深感鼓舞和欣慰。我也衷心感谢为青蒿素应用和发现作出诸多贡献的中国同事们
和国际友人们。长久以来,中医药服务于亚洲人民,关于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
良好。我呼吁大力加强国际间合作,推动中医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的研究。
【答案】①“发现青蒿素”改为“青蒿素的发现”;②“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一线方案”改为“成
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③“应用和发现”改为“发现和应用”;④“关于传统医药的继
续探索”改为“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⑤“加强国际间合作”改为“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搭配不当,“发现青蒿素”是……瑰宝,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应该为“发现”是……瑰宝,“发现青
蒿素”改为“青蒿素的发现”;
②语序不当,“抗疟一线”的语序不当,应改为“一线抗疟”。
③不合逻辑,应该是先“发现”,再“应用”,“应用和发现”改为“发现和应用”。
④介词使用不当,“关于……的继续探索”中介词“关于”使用不当,应改为“对……的继续探索”。
⑤不合逻辑,“国际”可以合作,“国际间”不是行为主体不能合作。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引发热议。
网友甲:一群“唐朝胖妞儿”,体态圆润,穿唐三彩色样的纱衣,画唐代“斜红”妆容,原汁原味,
这才是传统啊!
网友乙:采用 5G+AR 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一下子吸引了我。
网友丙:从穿戴造型看,舞蹈表现的是一群唐代少女。但她们嬉笑打闹,嗔怒搞怪,又和当下的少女
毫无二致。
网友丁:听说舞蹈灵感源于博物馆的唐三彩乐俑,我最近就预约了博物馆的门票。
网友们关于《唐宫夜宴》的热议,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参考例文:
让传统文化穿越千年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不少人对其大加赞赏,认为该节目“原汁原味”,
是一场“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有人对此也颇有微词,认为节目中人物“嬉笑打闹,嗔
怒搞怪”有失古典韵味;甚至有人“预约了博物馆的门票”。在我看来,节目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
瑕不掩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代的表达方式,宣传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这一作用值得肯定。
《唐宫夜宴》之所以强势出圈,究其原因,一方面无疑源于中原大地的深厚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是
结合了当下的高科技手段,并且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当传统文化中的美被充分挖掘并赋予当代
表达,便激起了现代人的情感和文化共鸣。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唐夜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近年
来,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中形成一种新的风潮。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每逢中秋、端午、七夕
等传统节日,在城市公园、热门景区以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出行的年轻人闪亮登场,让节日多
了几分传统文化的意蕴。汉服走红的原因值得关注。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搜索“汉服”,
非常多的网友晒出自己的汉服照和汉服视频。这与《唐宫夜宴》霸屏网络也是异曲同工,节目推动了传统
文化的普及。
近年来,在电视、网络上的各类综艺节目中,民族乐器的出场率之高也出人意料。长笛、琵琶、阮、
唢呐、二胡、古琴等乐器在大师们手里玩得出神入化,创造出各种让人惊叹的视听效果。从去年 B 站跨年
演唱会上,国乐大师方锦龙“大战”百人乐团、中西乐器对决的酷炫,到“明日之子 superband”乐团季的
开播,唢呐、冬不拉、马头琴等民乐受到观众喜爱。国潮大热,民乐出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持
续升温。
汉服、民乐、戏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追捧,这也体现了中国青年一代文化自信的增强。在坚守传统
中大胆创新、融合,民族艺术,传统文化定能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定能让传统文
化穿越千年,走进每个人的心中。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也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从材料来看,本题所给的材料是一个热点事件。本题材料由五段组成,第一段是总括,引出四位网友的讨
论。四个网友对该节目的看法可分三层。第一层是观众甲、乙对节目的认可,称该节目“原汁原味,这才
是传统啊”,称它是“采用 5G+AR 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探究节目火的原
因何在?正如甲、乙所说,舞蹈节目所蕴含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韵味,在播出形式和技术上的创新,也是受
到公众热捧的关键所在。在这场精彩节目中,高精尖科技元素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演员们活灵活现地表
演,把历史文化演绎得淋漓尽。因此,写作时可以肯定用现代的方式去宣传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材料第二层是观众丙的看法,他对该节目颇有微词,认为节目“她们嬉笑打闹,嗔怒搞怪,又和当下的少
女毫无二致”。因此,写作时可以指出这类节目的不足,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弘扬提出更好的建议,比如
宣传传统文化之前,应尽量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不能做节目做的不伦不类,否则,会让人们对传统
文化产生误解。
材料的第三层是观众丁的态度和做法,他表示预约了博物馆的门票,参观博物馆的唐三彩乐俑。可见,这
种运用现代手段打造的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起到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作用,让一部分人已不满足于通过
节目去了解,更有了亲自去领略传统文化的行动。这更是对此类节目作用的肯定。
总之,网友褒贬不一,但立意时都应围绕 “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展开议论。
从任务驱动来看,根据题干“网友们关于《唐宫夜宴》的热议,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知,写作
不能脱离对传统文化的相关思考;根据题干“写一篇议论文”可知,文体只能选择议论文。
【立意】1.当代的创新表达唤醒文化自信。
2.弘扬传统文化应有严谨、严肃的态度。
3.传统文化类节目“出圈”背后,彰显民众文化审美提升。
【素材】1.“文化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在视野、格局、深度上的引领。河南春晚能打出王炸,依托的是河
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副‘好牌’。‘出圈’的表面是我们在坚持做文化,背后却是寻找文化的观众。”
徐娜说。陈雷也坦言“最开心的不是听到别人对节目质量的夸赞,而是听到有人看完节目后,确实想去博
物馆转一转。这恰恰体现了每个人身上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只是需要我们通
过创新手段去唤醒。”实际上,全国多地博物院正在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激活传统文化活力,满足更多游
客“转一转”的文化消费需求。
2.河南博物院将馆内珍宝打造为“考古盲盒”,还附赠考古钻探工具“洛阳铲”;北京故宫博物院打造了
“故宫生活”等系列文创产品;三星堆博物馆将收藏的青铜大立人、铜戴冠纵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铜人
头像等文物设计成玩偶模型,深受游客喜爱。
3.近年来的春晚,由于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以及舞台形式相对固化,人气并不如“电视时代”。这次河南
春晚能够出圈,某种程度上就是借助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传统文化的材料始终还是那些材料,关键是有
了新的烹饪工具和方法,这才煮沸了沉寂千年的精华。在春晚审美普遍疲劳的环境下,《唐宫夜宴》犹如一
股喷薄而出的活水,其背后的力量,是新与旧的碰撞。诚如河南春晚导演陈雷所言,“万物皆可融,用新
技术、新手段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产生出迎合时代的作品。”这个作品从内到外符合了时代的
审美趣味,这才获得了亿万网友的追捧。这也再一次证明,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此前,传
统文化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呈现和演变的过程,是滞后于时代的。这种脱节,在前些年,让
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而近些年,国宝、国风、国潮的悄然流行,离不开开发传
统文化方式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