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91407

大小:9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5-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学年第二学期中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 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卫灵公》) (3)李清照《声声慢》中,与“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相呼应而写其见雁伤感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有杀身以成仁 (3). 论语 (4). 雁过也 (5). 正伤 心 (6). 却是旧时相识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辨、礼义、雁。 2. 小杰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要引用名句赞扬英雄,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 A.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B.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D.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句内容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A.“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出自作品《国风·秦风·无衣》,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 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所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该句化用春秋 政治家子产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一语,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 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C.“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出自唐代杜甫的《登楼》,意思是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 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语气中流露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D.“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国殇》,意思是将士们真正勇敢顽强而 又英武,始终刚强坚毅不可凌辱。屈原以此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 灵。此句用来赞扬在淞沪抗战中的先烈最为合适。 故选 D。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人的内心关乎思维,也关乎情感与意志,但它在解剖学上又不存在。 。 它是人的一种无形器官。 ①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它的存在 ②内心是一种不存在之存在 ③所以我要说 ④它就是那么神奇 A. ①③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语段分析了内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提供的四句话不难发现,③为总括句,应放在最开头,后边都是所说内 容。②①④三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该衔接在一起。应该先说②,突出“内心”“不存在之存在”的特 点;然后是①,解释内心是“存在”的原因;最后是④,突出其在解剖学上又“不存在”的“神奇”。 故选 B。 二阅读 7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①中国古代各门艺术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有其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所规定或制约的共同风貌。 理解中国艺术的共同风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各门艺术的特色。 ②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决定的。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与其它文化根本不同,在于 它是一个气的宇宙。气化流行,衍生万物。 ③气是宇宙的根本,也是具体事物之能成为具体事物的根本,因而就理所当然地也是艺木作品的根本。 中国艺术理论从先秦到魏晋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哲学的气论转为艺术气论的过程。自此以后,各门艺术都 以气来论述。“文以气为主”(曹丕),这是文学:“梭梭凛凛,常有生气”(萧衍),这是书法;“冷冷 然满弦皆生气氤氲”(徐上灜),这是音乐;谢赫绘画六法以“气的生动”为第一气韵生动又可以作为整个 中国艺术的根本概括。 ④气既是宇宙的根本,又是宇宙的运动,它也是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的根本。是宇宙运动的节奏, 是宇宙呈现为分门别类而又有条不紊的整体结构,及其有秩序的盛衰穷通、周流运行的整体风貌,因而韵 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气是无形的,当它在作品中显出时,就从无到有,化虚为实。 但这无、这虚、这气又是最根本的,因此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我们只有理解了中国文 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地理解何以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木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为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 ⑤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是阳刚与阴柔。可以说儒家重阳刚之美,道家主阴柔之美。若不从文化结 构分类,而从儒道本身的差别谈它们对艺术分类的影响,则显现为艺术类型的浓淡神选。浓与淡分别代表 儒道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孔子之重文与庄子之尚质,朝廷之富与山林之朴,都市之繁与田园之淡。从美学 上讲,浓表现为一种“错彩镂金”的美,淡表现为种“出水芙蓉”的美。神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形 写神、以形显神、形神兼备,由法度而超法度、法度整严。所谓逸,即超朝廷,越世俗,拙规矩,轻法度, 以神写形,只要得神得意,不管形似与否。但是阳刚与阴柔、神与逸又不是截然划分的,它们也可能包融 于同一艺术家、同一艺术品。 ⑥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和。中国艺术自觉追求表 现天地之心,拟太虚之体,因而也把和作为最高境界。和的追求是艺术家通过对中国文化和的基本精神的 体会并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 ⑦中国古人早就懂得“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道理。就艺术来说,音乐须五音配合, 绘画要“错画为文”、“墨分五彩”,书法要八种笔划。中国各门艺术都是通过自己所依媒介的多样性组 合,按和实生物的原则而产生出来的。和不是无矛盾无差别的同一,而是包涵矛盾诸方面的相反相成、对 立统一。 ⑧中国的和与“中”联系在一起,和即中和。所谓“中”,就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来组织多样的或 相反的东西,并把这些多样或相反的东西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在艺术上表现为对中心的追求。音 乐须有主音,绘画讲整体性、突出主要人物或主峰等,戏曲乐器中鼓板是中心,建筑群要有主体建筑。中 国艺术的和谐感和理性精神,都是靠其整体性中有个中心,才显得气韵生动。 ⑨中国文化的宇宙观是时空合一的。和在时间方面显现为四季循环,历史盛表,国家分合,王朝兴亡。 正像四季中有秋冬,历史运转中有表亡,情感中必有悲愁。因此,中国的和谐中含有悲、怨、愤、憾之一 面,但中国艺术在表现悲、怨、愤、憾时,也是建立在根本的和谐精神之中的。明清悲剧无论怎样使忠臣 义士良民走向死亡,总是以平反昭雪的大团圆来结尾。这类艺术表面上是不和的,根子上是求和的。它的 不和是文化之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不和之和。总之,和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4. 第⑤段“出水芙蓉”比喻的是一种_______的美。 5. 依据①—④段,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化气的宇宙,规定或制约着中国古代各门艺术。 B. 气是由中国古代各门艺术概括提炼出的中国文化概念。 C. 气是虚是无,追求虚无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和原则。 D. 气无形而虚、韵有形而实,化虚为实就是由气而为韵。 6. 能依据第⑤段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所有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都显现为浓淡神逸的艺术类型和审美情趣。 B. 所有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形与神,但有的艺术作品可以无规矩法度。 C. 陶渊明主要秉承道家思想,其《归园田居》主要表现为淡逸之美 D. 杜甫是诗圣,他的诗歌必定都实现了阳刚与阴柔、神与逸的包融。 7. 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8. 用本文“和”的观点,分析陆游《示儿》的思想情感。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4. 天然;本色。 5. A 6. C 7. 答案示例一:本文在中国文化的框架内论述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分别论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在 精神、基本类型、最高境界三个方面。 答案示例二:本文首段总起,明确论证对象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共同风貌,2 至 4 段论证中国艺术“气”的根 本,第 5 段论证中国艺术阴阳的类型,第 6—9 段论证中国艺术“和”的境界。 8. 全诗以“九州同”作为思想感情的中心,第一句满腔的悲慨建立在后二句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的时和谐 精神之中,寓壮怀于悲痛之中,基调并不低沉,这是不和之和。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中论证方法的能力。 分析第⑤段“出水芙蓉”比喻的是哪种美,要结合“表现为孔子之重文与庄子之尚质,朝廷之富与山林之 朴,都市之繁与田园之淡”分析可知,“出水芙蓉”比喻的是“质”“朴”“淡”,也就是说“出水芙蓉” 比喻的是质朴、天然、本色的美。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文①—④段论证对象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共同风貌以及“气”是中国艺术的根本。 B.“气是由中国古代各门艺术概括提炼出的中国文化概念”错。原文,“中国艺术理论从先秦到魏晋的形 成过程,也就是哲学的气论转为艺术气论的过程。自此以后,各门艺术都以气来论述”,可知,原文作者 是说中国各门艺术都以气来论述,并不是说或气是由中国古代各门艺术概括提炼出。 C.“追求虚无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和原则”错,原文,“我们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 地理解何以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木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为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可见,作者是说中国艺 术的根本精神是气韵生动,中国艺术的原则是虚实相生,追求虚无并不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和原则。 D.“化虚为实就是由气而为韵”错。原文,“韵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气是无形的, 当它在作品中显出时,就从无到有,化虚为实。但这无、这虚、这气又是最根本的”,可见,作者只是说 气无形,在作品中,气化虚为实,但是作者并没有说化虚为实就是由气而为韵。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 5 段论证中国艺术阴阳的基本类型是阳刚与阴柔。 A.“所有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都显现为浓淡神逸的艺术类型和审美情趣”错,说法太绝对。原文说“中国艺 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是阳刚与阴柔”,并不是指“所有中国古代艺术作品”。 B.“但有的艺术作品可以无规矩法度”错。原文说“所谓逸,即超朝廷,越世俗,拙规矩,轻法度,以神 写形,只要得神得意,不管形似与否”,可见,“拙规矩,轻法度”并不是选项中说的“无规矩法度”。 D.“他的诗歌必定都实现了阳刚与阴柔、神与逸的包融”错。原文是说“阳刚与阴柔、神与逸又不是截然 划分的,它们也可能包融于同一艺术家、同一艺术品”,可见,原文只是说“可能包融于同一艺术家、同 一艺术品”,而选项说成是杜甫的诗歌必定都实现阳刚与阴柔、神与逸的包融。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的能力。 文章一共 9 段。第 1 段总起,根据“中国古代各门艺术……有其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所规定或制约的共同风 貌。理解中国艺术的共同风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各门艺术的特色”分析,首段明确论证对象是中国古代 艺术的共同风貌。 关键第 2 段中的“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与其它文化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气的宇宙”,第 3 段中的“中国 艺术理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哲学的气论转为艺术气论的过程。自此以后,各门艺术都以气来论述”, 和第 4 段中的“气……也是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的根本”分析可知,这三段文字都是从“气”的角度阐 述是“气”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的根本,即第 2 至 4 段论证中国艺术“气”的根本。 以上四段文字论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在精神。 第 5 段,根据首句话“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是阳刚与阴柔”分析,本段论证中国艺术阴阳的基本类型。 根据第 6 段,“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第 7 段“中国古人早就懂得‘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 第 8 段“中国的和与“中”联系在一起,和即中和”“中国艺术的和谐感和理性精神,都是靠其整体性中 有个中心,才显得气韵生动”,和第 9 段尾句“总之,和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分析,可知,这四段文 字论证中国艺术“和”的境界。 以上四段文字论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境界。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陆游《示儿》表现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 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元知万事空”表现了诗人生 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但悲不见九州同”写诗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内心感到遗憾、悲怆。 “王师北定中原日”写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 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深情地嘱咐儿子, 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自己,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 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心、报国情。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和在时间方面显现为四季循环,历史盛表,国 家分合,王朝兴亡”“中国的和谐中含有悲、怨、愤、憾之一面,但中国艺术在表现悲、怨、愤、憾时, 也是建立在根本的和谐精神之中的”“这类艺术表面上是不和的,根子上是求和的。它的不和是文化之和 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不和之和”分析,陆游的这首《示儿》体现了本文作者所说的“不和之和”。 诗中的“九州同”是全诗思想感情的中心。“死去元知万事空”抒发诗人满腔的悲慨之情。“王师北定中 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把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的时和谐精神之中,寓壮怀于悲痛之中,基调 并不低沉,这是不和之和。 (二)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空的点缀 萧红 ①用了我有点苍白的手,卷起纱窗来,在那灰色的云的后面,我看不到我所要看的东西(这东西是常 常见的,但它们真的载着炮弹飞起来的时候,这在我还是生疏的事情,也还是理想着的事情)。正在我踌躇 的时候,我看见了,那飞机的翅子好象不是和平常的飞机的翅子一样——它们有大的也有小的——好象还 带着轮子,飞得很慢,只在云彩的缝际出现了下,云彩又赶上来把它遮没了。不,那不是一只,那是两只, 以后又来了几只。它们都是银白色的,并且又都叫着鸣鸣的声音,它们每个都在叫着吗?这个,我分不清 楚。或者它们每个在叫着的,节拍象唱歌的,是有一定的调子,也或者那在云幕当中擞下来的声音就是一 片。好象在夜里听着海涛的声音似的,那就是一片了。 ②过去了!过去了!心也有点平静下来。午饭时用过的家具,我要去洗一洗。刚一经过走廊,又被我 看见了,又是两只。这次是在南边,前面一个,后面一个,银白色的,远看有点发黑,于是我听到了我的 邻家在说: ③“这是去轰炸虹桥飞机场。” ④我只知道这是下午两点钟,从昨夜就开始的这战争。至于飞机我就不能够分别了,日本的呢?还是 中国的呢?大概是日本的吧!因为是从北边来的,到南边去的,战地是在北边中国虹桥飞机场是真的,于 是我又起了很多想头:是日本打胜了吧!所以安闲地去炸中国的后方,是……一定是,那么这是很坏的事 情,他们没止境的屠杀,一定要象大风里的火焰似的那么没有止境…… ⑤很快我批驳了我自己的这念头,很快我就被我这没有把握的不正确的热望压倒了,中国,一定是中 国占着一点胜利,日本遭了些挫伤。假若是日本占着优势,他一定要冲过了中国的阵地而追上去,哪里有 工夫用飞机来这边扩大战线呢? ⑥风很大,在游廊上,我拿在手里的家具,感到了点沉重而动摇,一个小白铝锅的盖子,啪啦啪啦地 掉下来了,并且在游廊上啪啦啪啦地跑着,我追住了它,就带着它到厨房去。 ⑦至于飞机上的炸弹,落了还是没落呢?我看不见,而且我也听不见,因为东北方面和西北方面炮弹 都在开裂着。甚至于那炮弹真正从哪方面出发,因着回音的关系,我也说不定 ⑧但那飞机的奇怪的翅子,我是看见了的,我是含着眼泪而看着它们,不,我若真的含着眼泪而看着 它们,那就相同遇到了魔鬼而想教导魔鬼那般没有道理。 ⑨但在我的窗外,飞着,飞着,飞去又飞来了的,飞得那么高,好象有一分钟那飞机也没离开我的窗 口。因为灰色的云层的掠过,真切了,朦胧了,消失了,又出现了,一个来了个又来了。看着这些东西, 实在的我的胸口有些疼痛。 ⑩一个钟头看着这样我从来没有看过的天空,看得疲乏了,于是,我看着来上的台灯。台灯的绿色的 伞罩上还画着菊花,又看到了箱子上散乱的衣裳,平日弹着的六条弦的大琴,依旧是站在墙角上。一样, 什么都是和平常一样,只有窗外的云,和平日有点不一样,还有桌上的短刀和平日有点不一样,紫檀色的 刀柄上镶着两块黄铜,而且不装在红牛皮色的套子里。对于它我看了又看,我相信我自己绝不是拿着这短 刀而赴前线。 1937 年 8 月 14 日 [乙]风景谈(节选) 茅盾 ①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 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薄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 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 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 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 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 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 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②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940 年 12 月,于枣子岚垭 【注】①作者曾于 1940 年 5 月到 10 月访问延安,亲眼见到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1940 年底,在 “国统区”的重庆写下此文。 9. 选取甲文某一个语言运用的特点加以赏析。 10. 乙文中的小号兵和荷枪战士,体现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创作思想,请加以分析。 11. 对于“景象”,甲乙两文有不同的构思,请作比较赏析。 12. 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后,学校印发了萧红的《天空的点缀》和茅盾的《风景谈》,要求学生结合这两篇 散文内容写观后感,小杰在文中写道:“倘若再有外寇来犯,我也像萧红女士一样,绝不是_______________, 而是_________________:我也像《风景谈》中的战士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捐躯赴国难,我会视死忽如归。”请在横线处补足观后感内容,填入后两处横线的分句形成对偶。 【答案】9. 示例一:甲文短句和词语反复形成特色。“不,那不是一只,那是两只”“这次是在南边, 前 面一个,后面一个”“过去了!过去了!……飞着,飞着,飞去又飞来了的,飞得那么高”。这样的语句 运用使叙述描写细节逼真,简短而间隔的节奏与其观察活动和情绪统一,真切细致地观察蕴含着对战局的 紧张感受及对百姓、国家命运的担忧。 示例二:甲文中“了”“着”“呢”“吧”“吗”等助词的运用很有特色。如“真切了,朦胧了,消失了, 又出现了,一个来了,一个又来了。”“了”更近口语,强化了节奏感,造成短促的音响效果,细致写出 作者视角的移动变化和飞机的络绎不绝,蕴含着对战局的紧张感受及对自己、百姓、国家命运的担忧。 示例三:甲文疑问句的运用形成特色。“它们每个都在叫着吗?”“日本的呢?还是中国的呢?大概是日 本的吧!”“落了还是没落呢?”这些句子细致地写出了自己的观察,细腻逼真地表现了自己的心理和意 识流动,把自己的感受置于广阔的抗战背景中,真切动人。 10. 本文写于 1940 年,作者亲眼见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军民,小号兵和荷枪战士正是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文中的自然环境是战斗环境的逼真再现, 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正是抗日军民形象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11. 示例一:从题材题旨看,甲文题目“点缀”有蔑视含义,甲文有对侵略者记录正告的意图;乙文题目“风 景”有赞扬含义,要通过景物赞扬人及其精神并阐发哲理。甲文以人观景活动及心理为主体,乙文景物为 主体且人是景物主体,这使乙文景象有象征和烘托人的手法而甲文没有;布局上,甲文的情感与描述一体, 乙文写景后有议论。甲文的构思能激发人们奋起抗战,乙文的构思能突出民族希望之所在。 示例二:甲文单纯写景叙事,质朴的风格更能够动人;乙文画面后以议论点睛揭示蕴含,深化主题,增强 了作品的哲理性。甲文天空、飞机、家居等景象细节逼真、时有重复,蕴含不安及对日寇仇恨的心理;乙 文景象与人、景象与景象、景象与情感形成烘托,背景、远景、特写、人物结合,凸显人和解放区军民精 神的崇高伟大。甲文景象有记录侵略罪行及百姓苦难的史笔意图,乙文则把政治寓于景物。 12. (1). 不是拿着这短刀而赴前线 (2). 而是抗起钢枪浴血奋战 (3). 吹起山峦震动的喇叭 (4). 荷着刺刀闪亮的钢枪 【解析】 【分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语言运用的特点”,而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要从语言特色、语体色彩、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等方面入手。结合甲段文章,我们会发现萧红的这篇文章小说语言在超常规的文 句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然后我们按照从字词到句再到文段的特征即可得出 答案。 在文字的运用上,甲文中“但在我的窗外,飞着,飞着,飞去又飞来了的,飞得那么高,好象有一分钟那 飞机也没离开我的窗口”“真切了,朦胧了,消失了,又出现了,一个来了,一个又来了”“过去了!过 去了!”我们会发现文本用了很多的“了”字,“了”更近口语,强化了节奏感,造成短促的音响效果, 抑扬顿挫音乐和谐,朗朗上口,酣畅淋漓细致入微地写出作者视角的移动变化和飞机的络绎不绝以及心理 感受对人民动荡不安生活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战争和时局的紧张等复杂感受。再结合“至于飞 机我就不能够分别了,日本的呢?还是中国的呢?大概是日本的吧!”可知,甲文中 “了”“着”“呢”“吧”“吗”等助词的运用很有特色,助力语气和情感,或者叙述、或者推测、或者 判断、或者困惑疑问。 在词语的运用上,甲文段中“一个小白铝锅的盖子,啪啦啪啦地掉下来了,并且在游廊上啪啦啪啦地跑着, 我追住了它,就带着它到厨房去”“一个钟头看着这样我从来没有看过的天空,看得疲乏了,于是,我看 着来上的台灯……又看到了箱子上散乱的衣裳,……一样,什么都是和平常一样,只有窗外的云,和平日 有点不一样,还有桌上的短刀和平日有点不一样……对于它我看了又看”“不,那不是一只,那是两 只”“这次是在南边, 前面一个,后面一个”“过去了!过去了!……飞着,飞着,飞去又飞来了的,飞 得那么高。”运用了很多的反复的短句和词语,或者连续反复或者间隔反复,突出强化了自己紧张不安、 莫名担忧等各种矛盾纠结畏惧期待祈祷等复杂的心绪,强化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入侵中国的外敌的憎恨, 对国家和百姓的关爱和同情,对战争早日结束的美好期待和战胜敌人的信心。 再从表达的句式上看,甲文段中“假若是日本占着优势,他一定要冲过了中国的阵地而追上去,哪里有工夫 用飞机来这边扩大战线呢?”还是没落呢?”都运用了疑问句,这些句子细致地写出了自己的观察,细腻逼真 地表现了自己的心理和意识流动,把自己的感受置于广阔的抗战背景中,真切动人,通过问题也引发了读 者的思考,增强了可读性吸引力和感染度。 由此梳理答案即可。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乙文段中落款为“1940 年 12 月,于枣子岚垭”,由此可知此篇文章写作于 1940 年,而此时中国正在进行 着抗日战争,作者亲眼见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 由此可知,小号兵和荷枪战士正是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文中“霞光射住他”“晨风吹着喇叭的红 绸子”“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既是自然环境,也是战斗环境的逼 真再现,战士在这样的环境中“严肃,坚决,勇敢”“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可知,他们的严 肃、坚决、勇敢正是抗日军民形象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此题,我们可以从选材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从题目看,甲文题目为“天空的点缀”,“点缀”本为褒义词,而读完全文会发现,该篇文章的标题有蔑 视含义,有对侵略者记录正告的意图;乙文题目“风景谈(节选)”的“风景”有赞扬肯定、骄傲自豪等 含义,要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弘扬人格精神并阐发哲理启发民众的用意。 从内容上看,甲文的写作视角主要是仰望中所见天空中不时飞来的轰炸机,结合眼前所见写所思所想所忧 所感等;而乙文主要是写人,把人融合于景物背景中,扩大了风景的内涵,景物和人之间互相映衬相辅相 成相映成趣,其间使用了象征比喻情景交融烘托渲染衬托等写作特色,而甲文大多直抒胸臆揭示内心所想; 同时,甲文景象是通过视觉所见真实记录外敌入侵的可恶行径,展示百姓在战争中的苦难生活,具有写实 留史的意图,乙文则把政治背景巧妙蕴含所见景物中,精神的感召力于读者的阅读感悟中自然产生。 从布局上,甲文中“但那飞机的奇怪的翅子……那就相同遇到了魔鬼而想教导魔鬼那般没有道理”“一 样……我相信我自己绝不是拿着这短刀而赴前线”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与描述一体;而乙文写景后有议 论。甲文的构思能激发人们奋起抗战,乙文的构思能突出民族希望之所在。 从结构上看:甲文单纯写景叙事,质朴的风格更能够动人;乙文先写画面后以“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 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议论点睛揭示蕴含,深化主题,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性。 从写作技巧上看:甲文天空、飞机、家居等景象细节逼真、时有重复,蕴含不安及对日寇仇恨的心理;乙 文景象与人、景象与景象、景象与情感形成烘托,背景、远景、特写、人物结合,凸显人和解放区军民精 神的崇高伟大。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仿写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楚文本内容,甲文结尾写到“我相信我自己绝不是拿着这短刀而赴前线”,因此第 一个横线上填写不是拿着这短刀而赴前线,第二个横线上与之相反,即而是抗起钢枪浴血奋战; 乙文中的人物一个是小号兵,另一个是荷枪战士。在加上小号兵“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因此第三个 横线上填写吹起山峦震动的喇叭;而该横线要与第四处形成对偶,因此第四个横线填写荷着刺刀闪亮的钢 枪。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从军行 [唐]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注】①金微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阿尔山。于此,唐代置金傲都督府,②梅花曲:即古乐府曲《梅 花落》,③铁关,今新程焉专西库尔勒附近 13. 下列对本诗体裁、题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府诗 B. 古体诗 C. 边塞诗 D. 咏史诗 14.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军行”为乐府古题,本诗的内容恰与题合。 B. 本诗的地名、乐曲名、刀环形状都是重要意象。 C. 本诗以兴起首,颈联用比,情感喷涌气势磅。 D. 本诗属于浪漫主义作品,俊逸豪放,境界开阔。 15. 联系全诗,赏析“拥”“愿”“静”三个动词的运用。 【答案】13. C 14. C 15. “拥”呼应“鸣”,用比拟、夸张的手法写壮阔场景,渲染唐军惊天动地的气氛和气概。“愿”直抒胸 臆,表达从军的崇高理想是杀敌卫国、边疆安宁,这使全诗格调高迈主题高尚。“静”的使动用法增加了 力度、程度,把“愿”具体化,凸显靖边之志的豪迈自信。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 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 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 义。 根据地点“玉门道”“金微山”可知在边塞;根据人物行为“从军”“逐虏”“刀开”“鼓声”“兵 气”“愿斩单于首”“长驱”可知是在边塞从军杀敌。 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C.“以兴起首”错,“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本诗开篇就直接写了人物的行为,在玉门关从军, 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的能力。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这两句都是写士兵们作战的场景,一鼓作气,怀抱激情。这两句中的“拥” 和“鸣”是呼应的,先鼓足了士气,才能充满英勇豪气。运用了比拟、夸张的手法写壮阔场景,渲染唐军 惊天动地的气氛和气概。“愿斩单于首”是说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通过一个“愿”直接表明想法,想 要取下单于的首级,希望能够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直抒胸臆,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使全诗格 调高迈主题高尚。“长驱静铁关”一句中,“静”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宁静”,直驱入铁关是为 了使边境安宁,是“愿斩单于首”的进一步说明,增加了力度、程度,把愿望具体化。表现出边疆战士的 豪迈自选和爱国热情。 【点睛】译文: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 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英勇豪气可以充斥在云间。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 级,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 (四)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王化基,字永图,镇定人,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常州。迁太子右赞善大夫、 知岚州,时赵普为相,建议以骤用人无益于治,改淮南节度判官,入为著作郎。迁右拾遗,抗疏自荐,太 宗览奏曰:“化基自结人主,慷慨之士也。”召试,知.制诰,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一日,侍便殿, 问以边事,对曰:“治天下犹植木焉所患根本未固固则枝干不足忧。朝廷治,则边鄙.何患乎不安?” ②化基尝慕范滂为人,献《澄清略》,言时事有五,其“择远官略”曰:“负罪之人,多非良善,贪残 凶暴,无所不至,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远人 之意也。若自今以往,西川、广南长吏不任负罪之人,则远人受赐矣。” ③书奏,太宗嘉纳之。 ④初,柴禹锡任枢密,有奴受人金,而禹锡实不知也,参知政事陈恕欲因以中禹锡。太宗怒,引囚讯 其事,化基为辨其诬。太宗感悟,以化基为长者。至道三年,超拜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 七。赠右仆射,谥惠献。化基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僚佐有相凌慢者,辄优容之。在中书,不以荫补诸子 官,然善教训,故其子举正、举直,举善,举元皆有所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五》,有删减)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知.制诰 (2)则边鄙.何患乎不安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 A.权力 B.权宜 C.权变 D.暂代官职 (2)其或怙恶不悛.( ) A.悔改 B.次序 C.羞耻 D.关怀百姓 18. 把第 2 段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远人之意也。 19. 第一段划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 治天下犹植木焉所患根本未固固则枝干不足忧 20. 选取第 4 段在叙事方面的一个特点加以评析。 21. 第④段记载王化基“谥惠献”,你认为“谥”的内容准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6. (1)主持,掌管;(2)边疆,边远的地方 17. (1). D (2). A 18. 百姓遭受灾祸,最终也没有谁能够上诉(或最终没有了让他们申诉的人),这实在不是朝廷(或皇上您) 安抚边远百姓的意愿。 19. 治 天 下 犹 植 木 焉 /所 患 根 本 未 固 /固 则 枝 干 不 足 忧 20. 答案示例一 :本段为补叙。辨诬是对主要事迹的补充,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善教训是对以进言为主 干内容的补充,这使传主生平经历及品性完整,突出传主人生的主干事迹而不漏有价值的内容。 答案示例二:辨诬事件,宽厚有容、喜愠不形的品性,其人生结局,对儿子们的做法,都是概叙,与前面 详细叙述结合,使传记繁简得当,使传主生平经历及品性完整,让人们对传主有全面的认识。 答案示例三:本段叙述中有春秋笔法,叙述中有对人物的臧否。为辨其诬的事件中含赞扬,谥号是朝廷对 其一生的平定,宽厚有容喜愠不形、不以荫补诸子、善教训是直接赞扬。这样写彰显了史传惩恶扬善、倡 导美好风尚的功用。 21. 答案示例:准确。王化基自荐被皇上评为慷慨之士,边事对策、献《澄清略》意图安国惠民,犯颜辨诬 显刚正。其一生主要事迹在“献”(进言),所献正确。所以谥号准确。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知:主持,掌管。句意:掌管皇帝的诏令。 (2)鄙:边远的地方。句意:那么还担心什么边境不安呢?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权:代理,暂代官职。句意:以右谏议大夫的身份暂代御史中丞。 故选 D。 (2)悛:悔改。句意:他们也许会坚持作恶不思悔改。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罹殃,遭受灾祸;卒,最终;莫,没有人;非……也,否定判断句;抚绥,安抚。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治理天下就好像植树一样,所担心的是根基不稳固,根基稳固则枝干不用担心。 “焉”作句尾语气助词,“所患”是名词性所字结构,作句子的主语,“焉”后断开;第一个“固”是形 容词,作句子的谓语,第二个“固”作下一句的主语,两个“固”不能连用,中间断开。最后的断句是: 治 天 下 犹 植 木 焉 /所 患 根 本 未 固 /固 则 枝 干 不 足 忧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 本题要求选取第 4 段在叙事方面的一个特点加以评析,这是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本文在叙述手法上主要 有三个特点:运用了补叙手法、叙述上详略得当和运用了春秋笔法。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任何一种加以评析。 文章共有四段文字,前三段主要叙述王化基的生平经历和为官任职的情况,第四段由“初”可知,此段是 补叙,“化基为辨其诬”“谥惠献”“化基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善教训”从不同角度展现王化基的品 行特点,是对传主的有益补充。 从叙述详略看,文章四段文字,其中前两段叙述王化基的生平经历和为官任职的情况,叙事详尽,为详写; 而最后一段“化基为辨其诬”“谥惠献”“化基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善教训”从不同角度展现王化基 的品行特点,叙事以略写为主。 从最后一段看,“化基为辨其诬。太宗感悟,以化基为长者”“赠右仆射,谥惠献”“化基宽厚有容,喜 愠不形”“不以荫补诸子官,然善教训,故其子举正、举直,举善,举元皆有所立”这些叙事中包含了作 者对传主的赞美和肯定,有作者的褒贬评价,利于读者了解人物品行,倡导向善的美好品德。这是叙述中 有春秋笔法。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亮明观点,然后结合谥号的含义和人物事迹来分析。 “惠献”是王化基的谥号,“惠”是施恩惠,“献”指的是善于进言。结合“慷慨之士也”“问以边事, 对曰……朝廷治,则边鄙何患乎不安?”“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远人之意也”“化基为辨其 诬”“以化基为长者”可知,王化基为官任职关心百姓和国家社稷,善于、敢于进言献策,由此可知“惠 献”的谥号准确。 参考译文: ①王化基,字永图,镇定人。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大理评事,通判常州。升任太子右赞善 大夫、岚州知州。当时赵普任宰相,化基因建议突然提拔用人对政事没有好处,而改任淮南节度判官,后 入朝为著作郎,升任右拾遗,他写奏章自我推荐。太宗看了奏章说:“化基自动结识国君,是个想为国效 力的慷慨之士啊。”征召他入试,掌管皇帝的诏令,以右谏议大夫的身份暂代御史中丞。有一天,在便殿 侍奉,皇帝向他询问边境事务,他回答说对:“治理天下就好像植树一样,所担心的是根基不稳固,根基 稳固则枝干不用担心。朝廷治理得好,那么还担心什么边境不安呢?” ②化基曾经仰慕范滂的为人,献上《澄清略》说到当今的五件事,其中“择远官略”说:“犯罪的人, 大多不是良善之人,他们贪婪凶恶残暴,什么坏事都敢做。如果把远方管理百姓的官职给他们,他们也许 会坚持作恶不思悔改,依仗远离朝廷而为非作歹。小民百姓遭遇祸患,最终却无法上诉,很不合乎朝廷安 抚远人的想法。如果从今以后,西川、广南长官不任用犯罪的人,那么远方的人就是受到恩赐了。” ③奏章送上,太宗赞赏并接纳他的意见。 ④当初,柴禹锡担任枢密官职,有个奴仆接受了别人的钱财,而柴禹锡其实不知道。参知政事陈恕想 要用这件事诋毁禹锡。太宗大怒,把禹锡关进监狱审讯这件事,化基为禹锡辩解。太宗醒悟,认为化基是 德行高尚的人。至道三年,破格提拔为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三年,去世,年纪六十七岁。赠右仆射,谥号 惠献。化基宽厚有气量,喜怒不形于色,同僚中有欺凌怠慢他的,总是能够宽容。在中书省,不凭借祖上 荫庇让儿子当官,然而善于教育子女,所以他的儿子举正、举直、举善、举元都有所建树。 (五)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浴贤井记 【明】龚泽 ①浴贤井者,学宫内之井也。宫为新徙之宫,井为新凿之井。水独甘而饴,信乎周原之膴膴①也,夫百 千年榛莽之区,一旦开辟,风气攸萃,人文聿新②,谓之偶然,可乎? ②井落成,萧侯命予志之,且以告多士。 ③余闻之:掘井不及泉,虽九仞亦弃井也。③泉蒙之初,浊者在上,清者在下,徐汲之而已。汲之以渐, □其清亦以渐,从容涤浊,俟其自化焉可也。迨夫泉源澄定,渊涵有本,溷之不浊,蓄之不溢,取之不竭。 虽非江河舟楫之利,川泽灌溉之功,而诸士赖之,以澡身浴德,将忘其所以为渊矣。 ④夫水一色,随其所在。为江河可也,为川泽可也,为井泉之利亦可也。吾何择哉?或谓其不能纳污 处秽,以是为少容。然视之,澹如澄如,明镜之无波也;不激不腾,清者之量欤。苟有取焉,洗垢濯污, 日新又新之妙,盖未有涯也。是故泽万物而不自居,新万物而不自有,可以喻君子之道焉。触类而求之, 存乎其人。呜呼!观川可以知不息,观澜可以见有本。非不息止于川,有本止于澜也,顾观之者何如耳。 ⑤余以是复于侯。侯作而叹曰:“旨哉。二三子闻斯言也,宜必有洒然以求更新者矣。”遂名之为浴 贤。 [注]①周原之膴膴:周原,岐山南,周室之发祥地;膴膴,美好肥沃。②风气攸萃,人文聿新:攸, 所;聿,助词。③《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2.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夫 B. 与 C. 于 D. 则 23. 对①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井因在膴膴周原而水甜美 B. 井于榛莽之区有教化作用 C. 井新而想望人文风气都新 D. 井成后此地教化焕然一新 24. 第③段画线句引用了《孟子·尽心上》中的话,分析其在说理效果上的得与失。 25. 第④段以物喻人,请加以分析。 【答案】22. D 23. C 24. 答案示例一:得:划线句能够阐释泉是井能澄清、有功利的根本,类比做人当立根本,不断自新而有利 于世的全文观点,形象说理,利于理解接受。孟子的话具有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失:划线句的语义重 点在坚持到底,与本文观点不够吻合。 答案示例二:划线句引孟子的话具有权威性;但语义重点在掘井须坚持到底、行仁当直至生命终结,而本 文论述的道理是人当确立根本,从而不断自新、有利于世,这样,论据与观点不够吻合。 25. 答案示例:本文以水比喻人当确立根本,进而不断自新,使生命处在澄澈境界而有利于世。井泉的澄清 境界、自新经过,与学子自新及学校教化相似。井有大功于人、水利万物,为读书人熟知;因此以水喻人, 形象又使人感受亲切。 【解析】 【分析】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汲之以渐,□其清亦以渐”,意思是“随着汲水逐渐增多,那么它的清水也会渐渐增多”,两个句子是 承接关系。“夫”是句首发语词,用在这里不合适;“与”表并列关系;“于”是介词,不是连词。只有 “则”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符合要求。 故选 D。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A.“井因在膴膴周原而水甜美”错,原文是“水独甘而饴,信乎周原之膴膴也”,作者是用周室之发祥地 土地美好肥沃来类比学宫内的井水甜美;而非井因在膴膴周原而水甜美; B.“井于榛莽之区有教化作用”错,原文是“夫百千年榛莽之区,一旦开辟,风气攸萃,人文聿新”,是 说即使是蛮荒地区,一旦开发出来,风气人文也会焕然一新,用来比喻井新会带动这里的人文更新;而非 井于榛莽之区有教化作用; D.“井成后此地教化焕然一新”错,原文“一旦开辟,风气攸萃,人文聿新,谓之偶然,可乎”,只是表 达一种期望。 故选 C。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引用手法的鉴赏能力。 从“得”的角度看,“掘井不及泉,虽九仞亦弃井也”,是说掘井如果不挖到泉水,即使九仞之深也是弃 井。而此段关键句是“泉源澄定,渊涵有本,溷之不浊,蓄之不溢,取之不竭”,以井来类比人,井因有 澄澈的泉水做根本,而能够“蓄之不溢,取之不竭”,有利于万物;人也当立根本,不断自新而有利于世。 孟子的话能够阐释泉是井能澄清、有功利的根本,且以泉水为喻,类比为人,形象说理,利于理解接受。 从“失”的角度看,孟子此句的本义是,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意 思是有作为的人就比如挖井一样,贵在持之以恒。而本文是阐述人应当有好的根本,才能有利于世。孟子 观点与本文观点不够吻合。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比喻手法及效果的能力。 文章第三段写井水最后的形成过程,“迨夫泉源澄定,渊涵有本,溷之不浊,蓄之不溢,取之不竭”,井 水因有泉水做其根本,因而最后能够不浑浊,不满溢,且能随人取用,有益于世;第四段写水“苟有取焉, 洗垢濯污,日新又新之妙,盖未有涯也”,有人取用水来洗涤污垢,而水却能每天自我更新,不断为世人 所用。这里用水比喻人当确立根本,进而不断自新,使生命处在澄澈境界而有利于世。 结合结尾出萧侯的话“旨哉。二三子闻斯言也,宜必有洒然以求更新者矣”可知,此文是借写学宫中的井 泉来暗喻学校教育,井水的澄清境界、自新经过,与学子自新及学校教化相似。 作者借学宫内的井水,启迪学子们读书做人的道理,读书人都明白井有大功于人、水利万物, 因此以水喻人,形象又使人感受亲切。 参考译文: ①浴贤井,是学宫内的井。宫是新搬迁的宫,井是新凿的井。只有这里的水甘甜饴人,周室之发祥地 土地美好肥沃,的确是这样啊,那百千年的长满榛莽的地方,一旦开辟出来,风气荟萃,人文更新,说它 是偶然的,难道可以吗? ②井落成之后,萧侯命我来记载它,且将告诉给更多的士人。 ③我听说:掘井如果不挖到泉水,即使九仞之深也是弃井。泉水刚刚冒出来的时候,浊水在上,清水 在下,只能慢慢汲取而已。随着汲水逐渐增多,那么它的清水也会渐渐增多,它从从容容地荡涤污水,等 待它自己变化就可以了。等到那泉水的源头变得澄澈,深水有了根本,浑而不浊,满蓄而不溢出,取用它 不会枯竭。虽然没有江河行船的便利,川泽灌溉的功用,而各位士人仰赖它,来洗净身体荡涤品德,将忘 记它其实只是一个深渊而已。 ④水的容貌,随着它所在的地方而变化。做江河可以,是川泽也可以,为井泉的便利也可以。我如何 进行选择呢?有人认为它不能纳污处秽,因此认为它胸怀不够宽广。然而你去看它,淡泊澄明,如同明镜 无波;不激动也不欢腾,这是清高者的雅量啊。如果取用它,洗濯污垢,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大概没有 尽头吧。因此泽被万物而不自己居功,使万物翻新而不会自己占有,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之道了。触类旁通 来探求道理,人的身上也有吧。唉!看水可以知道不能止息,看波涛可以了解它的本源。并不是只有水懂 得不能止息,并不是只有波涛有其本源,看那观水的人会想到些什么吧。 ⑤我用这个来答复萧侯。萧侯站起来感叹说:“真是说中了要害啊。其他人听了这些话,应该有人会 高兴地来寻求自我更新吧。”于是给它命名为浴贤。 三、写作(70 分) 26.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爱: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朋友,爱花鸟虫鱼,爱生活,爱社会,爱国,等等。 爱还要“学”而且“会”吗?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知爱,行爱 爱,对于人们而言仿佛是最熟悉的词。在家中要爱父母兄长,在学校要友爱同学,在岗位上热爱工作, 在民族上热爱国家。爱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社会准则。 可是,我们真的懂爱吗?又该如何去爱呢? 爱,见字知义,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它的对象小至花鸟虫鱼,大到社会国家。家人有亲情血脉的 联络,是人们最早接触也最先爱的对象,这种爱是发自本能的。同样,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爱好,我 们会珍惜它们。面对社会、国家,人们好像也可以有集体的凝聚力,在一个个含着爱的口号下,人们仿佛 成为了爱的主人,但其实我们最缺乏的便是有目的、有选择的爱。 学爱是会爱的基础,在这个宇宙之下,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学爱就是了解爱。这不是朗朗上口的念 各种爱岗敬业的口号,而是真正对这个世界与自我有一个定位和认知。只有了解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爱这个世界。居里夫人在一次次实验中明白了她对科学探索的热爱,这指引她不断坚持,不断 向前。孔孟之道下的儒学主张“仁爱”,正是真正明白了“爱民”为何意才能化认识为理论,成为古代社 会意识形态。对比之下,秦二世而亡、伶人之乱等多少朝代的覆灭都源于君主知爱却不懂爱。爱不是“我 觉得”的利己主义,而是“共同认可”的主动追求。 学爱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定位和目的,进而寻找到值得爱的理由,这推动我们去行动,即会爱。 如果说爱犹如婴孩对这个世界初有一番体验,那么会爱便是他已“风华正茂”,要去爱这个世界的时 候了。此时的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吟咏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他理解了家国情怀后去爱的 方向。也许人们会认为“会不会爱”的感受在于自己,就像儿时会将抢玩具作为喜爱的方式,可这种更多 的是占有,而不是会爱。会爱是在懂爱的基础上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的民族大爱,这样的爱是长久的, 而不是“喜新厌旧”的三分热度。每个人可以有许多喜欢的东西,但所爱的却定是要为之奋斗的,以张桂 梅为代表的扶贫者们正是用他们的奉献去诠释他们的爱。 因此,爱集知行为一体,人们要摆脱的便是在社会口号下的自然境界的爱,而是要化懂为明晰,发自 内心去爱,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如今,生活中虐杀父母的案件不止,可以说他们从小没有被教导去爱吗? 显然不是,他们缺乏的便是真正将爱感化于内心并付诸行动的过程,而这便是我们仍要学会爱的原因。 知爱,是学习了解爱,这可以参考他人,也可以内心感化;行爱是化知为所行,真正会爱,拒绝对爱 的盲从,让爱满人间。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题目材料中列举了生活中许多与“爱”有关的场景,我们需要对示例进行分类思考。首先要“爱父母”“爱 兄弟姐妹”“爱朋友”,这些都属于人与社会的范畴;其次,要“爱花鸟虫鱼”“爱生活”,爱的范围更 广泛了,而且由具体的人及物扩展到了抽象的生活;接着,题目引领我们进一步思考,爱的范围进一步扩 大,要“爱社会”“爱国”,同学们可以按照题目提供的思路去思考我们还要爱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爱?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会拒绝爱,爱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刻在的我们的基因里,然而,面对司空见 惯的爱,材料的第二部分抓住“我们要学会爱”进行了反思。既然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还需要去“学” 吗?“学”什么呢?能学“会”吗?可以看出,本题的逻辑性非常强,同学们可以按照以上思路一步步抽 丝剥茧去思考你心中关于“爱”的答案。 1.爱还需要学吗? 爱是生而为人的一种本能,需要注意的是,本能不等于能力,这颗爱的种子要发芽、要开花需要精心耕耘。 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朋友,看起来似乎无需赘言,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会爱吗?能感同身受、站 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爱他们吗?有没有把自己那份沉甸甸的爱强加给他们而这一切却不是他们想要的呢? 爱的本能需要成为爱的能力、爱的勇气,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丰盈,对这个世界的体悟才会更加深刻,这 难道不需要去学习吗? 2. 爱是需要穷尽一生去学习的课题 爱学得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界定什么是爱。基督教教义认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 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可见,爱是需要克制的,要学会爱,首先必须与自己内在的种种欲望、 恶念相抗争。其次,在爱的修习道路上,我们不是独自前行,身边会有心存大爱之人给予我们正向引导, 但也不乏会有居心叵测、仇视社会的负能量者阻碍我们学习如何去爱,因此我们需时刻保持警惕,树立积 极的人生观去对抗生活的种种粗粝。 此外,从题目材料来看,爱的范围很广,要想完全地穷尽地学会爱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爱是每个人需 要用尽一生去学习的课题,我们可以做的是将爱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并通过努力不断地接近它。 既然爱的范围很广,那什么应该爱?什么不该爱呢?农夫与蛇的寓言众人皆知,社会上也有很多打着爱的 旗号招摇过市的骗局,如果抱着一颗“人间静好”的爱心、不加以鉴别就贸然行动,不但不利于我们学习 爱,还会助长不正之风,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爱,学会有锋芒地爱! 【立意】1.爱是需要穷尽一生去学习的课题。 2.学会爱,才能感受到爱。 3.学会爱,让生活更美好。 4.会爱才是真爱。 【素材】【精彩片段】 1.俯仰一世,人不仅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里,还与万事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爱,川端康成在 凌晨四点看见海棠花未眠,于是,花的生命与人的生命产生了共振;因为爱,汪曾祺每到一个地方便一头 扎进菜场,看新鲜水灵的瓜果蔬菜热热闹闹、挨挨挤挤,于是,那个艰难的年代有了一丝温暖的烟火气。 也是因为爱,林觉民挥笔写下慷慨凄婉的《与妻书》后,血撒黄花岗…… 2.爱之源,教之道。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并用爱引导他生命的成长。我们在家庭教育中 遇到的所有问题、烦恼和痛苦,从根本上来说,是我们爱孩子的能力不够。为人父母,我们真正能为孩子 做的,就是去学会爱。爱是家庭教育和生命成长的最终答案。 【名句警句】 1. 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离娄章句下》 2. 爱的经历决定了人生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的爱的经历越是深刻和丰富,他就越是深入和充分地 活了一场。 ——周国平《爱是一种精神素质》 3.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 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 永远得不到满足。 ——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 4.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 备走了。 ——【英】沃尔特·萨维奇·兰波《生与死》(杨绛译) 5. 生命以痛吻我,让我报之以歌。 ——【印】泰戈尔《飞鸟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