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作文押题:“美育”主题 10 道精选作文题+范文
导语: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成为高考命题要求。随着高
中课程综合改革和新高考的推进,高中部编新教材全国正式推行,其编写思路强调“以落实语文核
心素养”为本,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对学生进行审
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使命。让学让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美的生活情趣,学会
鉴赏美,进而创造美,甚而用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美。
2019 年全国Ⅰ卷作文考查的主题是“劳动教育”“劳动精神”,话题贴近校园生活,关注学生
成长。而 2019 年全国Ⅱ卷和Ⅲ卷则有关于“德育”。“德育”的热度一直很高,“劳动”在升温,
而相关的体育和美育话题也更加引发教育界的关注——2021 年高考美育话题可能性加大。那么,在
语文试卷上,该如何体现“美育”呢?现代文阅读Ⅰ文本(美学话题)、现代文阅读Ⅱ主观题考查
(文学作品的美学鉴赏)、文本语言运用文段(美学话题)、作文(美育话题)都有可能涉及到。
下面精选近两年来各地 10 则美育话题高考作文模拟题。这些题目很有代表性,同学们可以学
习题目的考查角度、范文立意构思,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了解并掌握美育话题的写作技巧。有些题
目的材料、范文中的语句可以积累为作文素材。
目录
01 发言稿,中小学美育课被挤占的思考
02. 世界千姿百态,多元之美最为美
03 发言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谈我的审美观
04 演讲稿:美育是否应全面推广
05 媒体热议的“娘炮”,你怎么看?
06 关于提倡美育的倡议书
07 以美育人 立德树人的时代所需
08 美在好奇心中发现与感悟
09 思辩话题:实用抑或审美,君心所向?
10 “低美感社会”的辨析与思考
01.发言稿,中小学美育课被挤占的思考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不能缺少美,“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
美育的熏陶,一个社会没有诸如音乐、绘画、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的支撑,将是什么样的情景。
可是在现实中,美育却遭遇不少尴尬:有些家长迫于孩子的学业压力,只能让美育靠边站;有些学
生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有些学校任意挤占美育课程时间,美育课变成少数特
长生的必修课。对此,教育部门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再做决
策。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优秀作文】
向美而行
亲爱的同学、老师们以及尊敬的各位家长:
今天,我以教师代表发言,倍感荣幸。
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美,引导人们超越自身利害的局限和有限生命的束缚;美,有助于
拓宽胸襟、更新气象,构筑丰满、积极的精神世界。美育的首要职责是让人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赏
美。希望我们的学校重视美育,让同学们心中装有美,并善于发现美。不仅能感受、欣赏自然、生
活的美,更能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热爱生活,创造美好。
我们的美育应该教孩子们学会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欣赏美的过程是丰富人生意趣、增强
生命力量的过程。艺术是自然和生活在艺术家心灵中的投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莫奈的睡莲,梵
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敏锐
的生命直觉。长河落日、青松翠柏,疏雨梧桐,小桥流水,大自然或雄伟或秀美的景色,带给人们
或开阔或静谧的心境。
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需要有开放的心态,也需要有探索的勇气。徜徉在艺术和自然的天
地里,世界必将更加精彩,人生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
美育还应该教孩子们去用心感受科学之美。科学崇尚真理,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良好的审美
感觉有助于发现真理。
杨振宁先生在一次题为“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的演讲中谈到:“无论是星云之大还是基
本粒子之小,无论漫长的时间还是短短一瞬,都受几个基本科学规律控制,这是一种大美。”广阔
的科学世界蕴含着无限的大美和惊喜,孩子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去品味科学中最美妙的
诗篇。
我们的美育更应该教会孩子们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悲
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
美国第 16 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献身于人生来平等的理想,他因为坚定推动解放黑人奴隶的事
业,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之下。但他不妥协、不退却的身影,永久定格在人类史册中。淡泊名利的风
骨、谦和包容的胸怀也是人性之美。
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为人诚恳、谦虚、温和、朴素,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他
心中,每个笨拙的背影都蕴藏着可敬的人生与爱;夏夜失眠带给他的也不是烦躁,而是一篇隽永美
文《荷塘月色》。所谓文如其人,人品决定了文品风格,朱先生的人品、学问、文章,也如清澈的
流水,静静滋润慰藉人们的心灵。
我希望同学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
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
向美而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02.世界千姿百态,多元之美最为美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意指物有千差万别是自然规律,万物的多样造就了大千世界错
落有致、参差百态的美。国庆 70 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受阅部队步履铿锵、气势恢宏,给我们带来美
的震撼,那是协调一致、整齐划一的美。有时参差百态是一种美,有时整齐划一是一种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可以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展
开。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要求:综合材料
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考场作文
多元之美最为美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石康馨 指导老师 徐斌 徐老师优质公众号 潮人徐
什么是美?美是人主观上的一种愉悦感受,美在自然,也美在创造。端庄大气的国花牡丹是美的,
自由浪漫的山野樱花也是美的;严肃整齐是一种美,无拘无束也是一种美。美有无数类型,但包容多元
的美最为美。(简洁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美变成了一种盲目。大众化流行的风尚就是美的,独树一帜就格格不入;广
为称赞的就是美的,孤芳自赏的就堕入另类。我们是不是对美有什么误解?(分析社会现象,既暗示两
种类型的美,又指陈其中的矛盾;既紧承首段话题预以支撑,也为下文的论述展开思路。)
整齐划一,严肃工整当然是一种美。(分论点一)整齐划一是规则框架下的方圆,严肃工整散
发着思考和思想的魅力。(阐释句)从明堂开始,中国建筑就以方圆式为主,其建筑形式就是上圆下方。
东汉桓谭《新论》称:“天称明,故命曰明堂。上圆法天,下方法地。”中国建筑不仅美在形式,还美
在严谨,美在典雅。(材料句)但绝对的限制与规则,会压抑美的本质。我们鼓励修饰美中不足,但我
们反对压抑自然之美,反对禁锢自然之美。(分析句)(作者运用“欲抑先扬”的写法,先承认“整齐
划一”是一种美,并总结它作为美的特质和规律;两次转折指出这种美的缺陷,非常鲜明地表明自己的
立场态度,将情感的天平倾向“千姿百态”的美,将思路自然引向对中心论点的正面论述。)
千姿百态,自由浪漫也是一种美。(分论点二)千姿百态是自然本真的体现,自由浪漫则是一种
遵循自然的愉悦状态。(阐释句)乐高是现代玩具龙头企业,而乐高的成功则来源于千姿百态。从数学
的角度来说,六块八格积木可以创造九亿种不同的组合,而乐高的基础积木就有 1300 种。所以也有人
说,拥有几块乐高,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材料句)这是乐高最成功的设计理念,也是乐高持续高品质、
高热度发展的根本原因,因为自由的创意是无限的。美本就是没有定义的,在有限的材料中创造出千姿
百态的美并不是不可能,唯有匮乏的想象力才是限制美的枷锁,这是乐高的别样美学给我们的启示。(分
析句)(列举、分析乐高独特的设计理念论证“千姿百态,自由浪漫是一种美”。)
在我看来,包容美丽,多元化的美才是至美。(分论点三)在《孔子心与庄子气》一文之中,孔
子的入世是循规蹈矩,自强不息,努力地在框架中活出最好的自己;而庄子的出世则是收放自如,高下
皆宜,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现生活的美。顺境中是孔子,逆境中是庄子,儒道两家是那样自然和谐地统一
在中国人身上。(材料句)生活的艺术,是在一个空白的空间创造美,而不是找一个彩色的框架作茧自
缚。美不是定义出来的,美是创造出来的。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学会给自己创造美。美从来不是平淡单
一的,多元与包容才能使美更好地体现出价值。(分析句)(本段在上一层基础上更进一步论述,这两
段的逻辑是:“千姿百态”是美的,能包容“千姿百态”之美是“至美之举”。)
整齐的美是将已有自然之美纳入某个框架中的强制性提炼,而多元的美是一种包容万象的创造。我
们认同多元美,是因为我们不甘于被锁在一个框架中,是因为自由与创新是新世界的思想主流,是因为
我们的灵魂渴望挣脱禁锢、渴望飞翔。(再次对两种美进行辨析比较,从灵魂本质上阐述作者认同“千
姿百态的美”“多元的美”的理由,令人信服。)
美是什么?为什么美?美是人主观感应的愉悦,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成为了人思想或感情中
认同吸纳的一部分。人的思想和感情是多元的,这意味着美是多元的。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丰富的
多元体,也愿每一个人能够创造这包容多元的美。做一朵会创造自我的花,最美。(照应开头,总结全
文,发出号召,体现本文说理的意义。)【徐斌老师点评】文章思想深刻,见解新颖独到。内容丰富,
材料新鲜。论述层层深入,起承转合,思路清晰严谨。语言准确,干净利落。
03 发言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谈我的审美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电影《一代宗师》展现了中国功夫片浓浓的艺术气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获得国内外一致好
评;电视剧《延禧攻略》凸显宁静的“延禧莫兰迪”之美,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红遍大江南北。
②2015 年戛纳电影节,某女星身着东北红绿大花裙,给人强烈的眼球冲撞,惹得国人纷纷吐槽;
金鸡百花奖作为中国大陆最权威的电影奖项,却每年用着毫无设计感的海报,给人廉价和粗糙的感
觉。
③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エ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
一的优秀作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谈我的审美观”座谈会上发言,分享你的审美观。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身份,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漏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这是一个多则材料的作文题目,三则材料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审美。第①则材料的事例是正
面的,电影《一代宗师》和电视剧《延禧攻略》的成功,充分说明我们应积极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挖掘并
创造我们中国特有的“美”。审美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割断历史。展现具有自身深厚的人文底蕴发挥民族特色
的审美,不仅在中国有市场,而且可以征服全世界。第②则材料是反面材料,反映了审美中低俗、博眼球、粗糙
等问题,说明我国审美现状不能尽如人意,需要正确的引导。第③则材料,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审美的理
论导向。
学生只要能从材料出发,明确写作对象,提出自己对于审美的观点,有理有据即可。主题可以涵盖审美的历
史和现实,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写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
【立意】
1、懂得美化自己的美德,欣赏自己的美。大而言之,可写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国人充满民族的自信心,
而不妄自菲薄。
2、赞美他人的美,可写学会欣赏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大而言之,学会欣赏外族或外国的优秀文化,勇于
借鉴接受外来文化,而不应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3、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
4、个体的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融合,求同存异,也可写文化、精神相互欣赏、融合,共
建和谐社会。
【范文】
以欣赏之眼看他人的美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以欣赏之眼看别人的“美””,以此来谈谈我的审美观。
舒婷说:“心境、心态的差异,犹如不同程度的光,折射在山水上,衍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来。”
看山水如此,看人亦如此,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光芒,不仅会让自己怀抱一颗宽容淡泊的心,
也会让自己在欣赏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的“美”不是毫无原则的,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包容的心毫不做作地、
毫不谄媚地赞美。就拿段祺瑞来说,若是单纯的从政治的角度讲,在所谓的“成王败寇”的至理名
言下,纵使他抗日有功,怕也弥补不了他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十分之一。但从人格魅力上,他却让人
十分敬佩。自三一八惨案(并非段祺瑞下令开枪)后,他当场在受难者家属面前下跪,自疚神明,
从死吃素,至死不食肉。即使是被众人唾骂的负面人物,如果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段祺瑞,你也许会
看到他身上那隐藏的美。
歌德当街而立,向王室马车脱帽致礼,贝多芬却对此嗤之以鼻。胡适受逊帝溥仪之邀,与这位
十七岁的寂寞少年谈心,却被鲁迅抓住题材大家挖苦。坦白地说,歌德彬彬有礼而胡适仁爱,并非
一味谄媚、奉承。所以,不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的“美”,而是一味挑剔、挖苦他人,这样的错
误即使是贝多芬、鲁迅这样名人也难免会犯,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我见青山多妖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正是所谓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代
的文人雅土,都是在看风景的时候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的。在欣赏别人“美”
的同时,不可忘记也要回头审视自己。倘若只停留在欣赏的阶段恰似向别人的借了一样令自己目眩
神迷的宝物,纵使能够把玩把玩,但终究不是自己的。我们既要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
欣赏、宽容眼光看待别人的“美”,又要怀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心态去见贤思齐,学的别人
的“美”,如此这样的人方能如钻石般折射出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的光芒。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互相竞争、互相补差而形成的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便是明证。世界上嫉
妒贤能的人太多,而欣不能赏别人的人却比比皆是。我愿如钻石,赞汝之才,学汝之能,成汝之美。
如果大家都以欣赏之眼欣赏别人的“美”,那么你将亲见到百合花开,感觉到暗香浮动。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04 演讲稿:美育是否应全面推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美育兴国。——蔡元培
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
健康成长。——习近平
加强对地方和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督导,强化结果应用。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教
育部门政绩考核和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把美育工作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陈宝生(教
育部部长)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兴华中学”)同学以“美育是否应全面推广”为主题写一
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材料中的前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点:强调美育的作用。第一句讲了美育的历史与作用,“诗”与
“乐”中都包含美育的成分。说明美育对个人成长或社会教化分别有“兴”和“成”的作用。第二
句直接讲了美育对国家的作用。第三句讲美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也包含美育的作用——让身心都
健康成长。第四句则是要求重视美育工作。所以,从材料的指向来看,显然是要求全面推广美育。
那么接下来的立意就省事多了,考生只要谈美育的作用或意义,提倡或肯定全面推广美育。当然,
因为“美育”是一个统笼的概念,所以,在写作时特别需要对“美育”概念进行分解或具体化,这
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阐明其作用或意义。
按百度百科的解释,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
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美育,一般被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等。
如果从狭义的美育概念来构思:
构思一:
1.美育,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美育,可以培养一定的审美修养。
3.美育,可以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
构思二:
1.美育告诉我们要用美的眼光来看社会;
2.美育告诉我们用乐观的心态对面人生;
3.美育告诉我们“诗和远方”的价值。
构思三:
1.美育,可以打开另一扇认识世界的门。
2.美育,可以培养一种富于风雅的情怀。
3.美育,还可以激发与众不同的创造力。
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我们可以
理解为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感染受教育者。
如果从广义的美育概念来构思:
构思之一:
1.读诗歌,使我们感觉意境之美。
2.读散文,让我们欣赏人情之美。
3.读小说,使我们品味人性之美。
构思之二:
1.欣赏自然美,优美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山的巍峨高耸……)
2.注重行为美,优雅的举止让人脱离低俗。(《离骚》中屈原视死如归的行为;《荆轲刺秦王》
中荆轲坚定果敢的行为;《苏武传》中苏武正义凛然的行为,这些均是崇高的行为美)
3.强调心灵美,美好的心灵让人保持高尚。(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度胸襟,廉
颇“负荆请罪”的知错之勇。)
构思三:
1. 家庭美育,让我们徜徉在爱的海洋中;
2. 学校美育,让我们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3. 社会美育,让我们感受到和谐的氛围。
【范文】
推广美育,树人兴国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众周所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中华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从春秋起便有“礼”“乐”“射”
“御”“书”“数”六种教育之说,其中“乐”便是今天我要讲的话题,即“美育”。任时光流转,
人们对美的欣赏与追求一直没有停止。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美也是人们心空的一片明净蓝天,
审美教育也是我们应传承并全面推广的教育。
推广美育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被众多贤达所识。君可见,千年前的孔子发出的“兴于诗、立
于礼、成于乐”的历史宏声;君可见,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提出的“美育兴国”的真知灼见;君
可见,习总书记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高瞻远瞩。的确,如果实施推行并推广美育,小则有
利于立德树人,培养志趣;大则有利于提升全民的素养。
且醮美育之活泉,灌树人之土壤。美育能够帮助我们立德。《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
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可见德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可打破传统德育枯燥严
肃的说教模式。人都有发现美、追求美的天性,在美育的糖衣中,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完成高效的
德育。无论是高雅音乐对灵魂的洗涤,还是经典画作对精神的熏陶,它们尤如清泉一般,浇灌和滋
养着学子们的道德之树。由此,只有推广美育工作是一件好事!
且醮美育之墨料,绘兴国之愿景。美育的目的是让人能够实现“最纯粹的快乐”。所以,美育
真正的作用是让人们的情感更加积极向上,乐观坚强。在疫情期间,不断地宣传“逆行者”的事迹,
不断地报道“奉献者”的壮举,实际上是用他们的精神美与行为美,增强国人战胜病毒的信心,起
到了聚人心、凝动力的作用。事实证明,“美”的宣传是我们战胜疫情中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
一笔。当前,我们在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的道路上,对国民素养的提升,除了德育与
智育等外,美育实在是需要推广的。早在一百多年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出“美育兴国”的主
张,更何况是今天!
既然如此,那么应该如何推广美育呢?首先,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要认识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
力的重要性,学会用美的眼光看待自然,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习会用自信的眼光看待我
们的文化与国家。做一个理性而有趣的人,做一个宽容而自信的人。其次,希望学校注重学生的全
面发展,重视审美教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是为了诗意地生活。同样的,教育不是“注满
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我也建
议学校多开展一些有利提升我们审美能力的讲座或活动,让我们在美的教育中感觉美的事物,提升
审美能力。
当然,当我们大力推广美育时,不免会有人质疑:那么高考怎么办?言外之意是,推广美育
会影响分数。且不说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单就美育与智育的关系来看,美育其实是有利于提升分数
的,因为美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单调的学科学习。如此看来,只要适度平
衡好,反而是有益的。总之,美育如清风,吹拂我们的心田,增添绿意与生机;美育似明月,朗照
乾坤大地,增加诗意与优雅。让我们满怀热情地拥抱美育的全面推广。
谢谢大家!
李华
2020 年 5 月 29 日
05 媒体热议的“娘炮”,你怎么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现今娱乐圈之中,很多人都纷纷以那种韩国流行文化的审美为标准,他们觉得男性涂上化妆
粉,就显得非常的帅气。油头粉面 A4 腰,矫揉造作兰花指,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
偶像的形象。
随着“开学第一课”引发争议,节目中多位“娘炮”男艺人遭到众多家长的反感和批判。国内
两大传媒巨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
评论《“娘炮”之风当休矣》,对“娘炮”现象严厉批评;人民日报评论则发表《什么是今天该有
的“男性气质”》,对新华社评论进行回应,认为审美多元尊重为先,涵养气质莫失包容。
针对公众及媒体热议的“娘炮”问题,你有什么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 800 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目材料部分从考所熟悉的社会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对“娘炮”男艺人、“小鲜肉”
偶像现象进行思考,话题反映当今社会实现实,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意义。话题争论的
核心是针对公众及媒体热议的‘娘炮’问题,你有什么样的认识与思考?话题的本质是“审美”标
准的探讨与交流。“娘炮”“小鲜肉”一直以来广为争议,在青少年中广有市场,不少考生本生就
是这些偶像的粉迷。材料中“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多位“娘炮”男艺人遭到众多家长的反感和批判,
国内两大传媒巨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娘炮”之风当不当休?
还是尊重审美多元化需求,允许其继续存在?考生所要完成的习作任务就是给出自己的一个明确表
态,并充分阐明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道题目立意有开放性,个体审美标准不同,观点自然也就不一
样。习作难点在于考生在证明自己的审美观点时,紧扣话题不偏误,思想健康不庸俗,论证思辩不
偏激,说理透彻不空谈。
【立意构思】
突围角度一:旗帜鲜明 “娘炮”当休
名师支招:对“小鲜肉”“娘炮”现象进行批判,探讨其形成的社会原因,指出这种风气对青
少年健康成长的危害,由审美偏误拓展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探讨,运用生动的社会热点素材,证明
国家、社会和时代需要真男儿,真英雄。
突围角度二:审美多元 莫失包容
名师支招:用思辩的色彩来分析问题。“小鲜肉”“娘炮”现象应该允许其存在,不可一味反
对和批判。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也要注意
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反对精神娘化,更反对热捧,过分宣传产生大量负面影响。
突围角度三:精致细腻 另类之美
名师支招:我是“小鲜肉”粉丝,为其鼓与呼。在多元化的社会,应该多包容此种“娘炮”现
象,精致、细腻、温柔,也可以是男性多元化审美的一种。
【佳作点评】
低俗审美 “娘炮”当休
尹小溪
在当今这个看脸的时代 ,娱乐圈盛行“小鲜肉”,导致“娘炮”之风盛行。对此,有人反感
和批判,也有人理解和赞同。作为一名小女生,在对男性的审美上,实在是不敢对“娘炮”恭维和
苟同。
【开头引用题目材料,发表自己看法。】
横行当世的“娘炮”“小鲜肉”们,一个个油头粉面,眼线轻佻,聚光灯下只是轻轻一笑,便
博得脑残粉丝一片尖叫。像蔡徐坤这种流量鲜肉要演技没演技,要唱功没唱功,想不明白为什么突
然会这样“火”。到底是什么人在崇拜他们?答案是青少年占大多数。我总在想,是什么让我身边
的同龄人审美观发生如此转变呢?
【具体陈述“娘炮”“小鲜肉”现象,提出疑问,引出下文的认识与思考。】
依我之见,是安逸,是懈怠,是无聊。(观点鲜明,简短有力。)近年来,我们国家长期的和
平环境、迅速提升的经济发展水平、商业性娱乐滋生的轻浮庸俗趣味,使一些人安于舒适与享受之
中,失去了对高雅美的追求,也就有了“戏子当道,英雄落泪”的悲哀。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青
少年一代在舒适和安逸中度过,没有经历风雨和磨难,精神缺钙,意志疲软,审美扭曲,血性方刚
的少年黯然退场,粉面小生闪亮登场。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审美标准的改变,还隐藏着我们的社会主
流价值观偏离康庄、滑向泥渊的危机。审美标准如果再不回归主流正轨,“娘炮”之风如若任其肆
意发展,我们青少年三观所遭受的毒害将令人十分痛心。
【眼界开阔,分析“娘炮”之风盛行的社会原因;拓展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识,站位高,立
意远;分析审美扭曲对青少年的严重危害性。】
热血男儿要有英雄本色,男性就应该有雄性特征。我心中的真男儿必然是充满着阳刚之气,必
然是铁骨铮铮顶天立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以女性的审美眼光对项羽这位真英
雄表达出了自己的敬佩与仰慕之情。清照如此我亦然。()《战狼》系列创造了国中票房纪录,吴
京的硬汉形象彻底颠覆了娱乐圈的“娘化”现象,带来了一股清流。“战狼”的男儿阳刚血性本色,
保家卫国的爱国担当,直看得我血脉贲张,这才是真男人啊。()生活中,我们身边这样的热血男
儿也不少。“90 后”消防员沈伍呷背着沉重的呼吸器背托训练时后背磨破出的一个个伤疤,烈火英
雄书写了青春的阳刚美;英雄机长刘传健在面对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重大险情下,冷静操
作,化险为夷,这次堪称“世界级”神自救,演绎的何止是“速度与激情”,是碧海蓝天、大勇大
智之美……他们在我心中,是最美的。
【以女性的审美眼光来表述自己的审美观,李清照诗句的引用增添文化内涵,是小亮点。事例
非常典型。素材来自当今社会,鲜活实用。】
在庆祝新中国建立 70 周年阅兵大典上,我们领略到了中国军人的阳刚之气。这场气势恢宏、步
伐整齐、喊声震天的“沙场秋点兵”,尽显男儿之本色,玫瑰之铿锵,这壮美的画面看得让人热血
沸腾,让人酣畅淋漓,也让全世界知道东方之狮是这般雄壮威武。时代先驱梁启超说:“少年强,
则中国强。”我套用这句话说:“少年‘娘’,则国中‘娘’。”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男孩子多
往阴柔方向发展,那么会带来整个民族精神不振。一旦“娘炮”成为社会崇尚的主流,民族失掉血
性,整个民族就必将走向没落。百年前的鸦片,是西方列强毒害中国人民、弱化中国战斗力的利器;
今天,在整个欧美的娱乐“美国队长”这样的硬汉当道的时候,我们的荧幕却被小鲜肉所占领。当
整个民族男性“娘”化,我们民旅战斗力不也在软化吗?下一代只喜欢拿着眉笔的兰花指如何拿得
起枪?
【70 周年阅兵大典,这一素材运用得恰到好处,也是全文亮点。化用了梁启超的名言,语言活
泼,说理诙谐,让人读后心生一笑。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对“娘炮”之风的深层次危害进
行分析,发人深省。论证有思考,有深度。】
当今是流量社会,娱乐圈倍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关注。但我坚信,“小鲜肉”可以红极一时,
但“娘炮”风不会盛极一世。我们的审美观可能被寒(韩)流风吹偏了一会儿,但我们的社会主流
价值观终将会自动纠偏,步入正轨。
【总结全文,以发展目光来看待问题,表达自己的最终观点。】
这正如我们赶路,路走偏了,再走回来,一个小插曲而已。
【结尾生动作比,别有风味。也是小亮点。】
06 关于提倡美育的倡议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
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美育,不懂得审
美。有的说:“我们学习这样忙,哪有时间欣赏美?”有的说:“考上大学主要靠智育,审美能力的有无
是无关紧要的啊!”也有的说:“人无德不立,只要品德好,就能拥有一切。”此外,我们身边还有一些
其他不重视美育的现象。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认识与思考?以学习委员“小明”的身份为主题班会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 800 字。
【佳作展示】
关于提倡美育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蔡元培说:“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然而,网络“污文化”
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可谓“甚嚣尘上”,大有代替主流媒体的趋势。这样粗糙怪异的文化不断刷新着国
人对美的认知,冲击着青少年尚不成熟的三观,使得中华文化的美好高洁被侵染,让人们不知“何为美”。
故此,唯有加大美育的培养灌溉,才能成就个人之福,国家之幸。
加强美育培养是个人之福。人民日报发表时评,大声疾呼:“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
包而活着更加幸福。”拥有审美能力,就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善于在苦难的生活中找到美,从而
制造美,然后让自己即使在地狱中也能笑出声来,在苦难中也能开出花来。正如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个
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引来了评审们的好奇,“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
外桃源的入口。”同样的破损,不同的角度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哪种答案更让人有幸福感?结果应该是不
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倘若一个人的心灵和境界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和启示,没有保留住一片审美的心灵的
净土,任何美的种子播下,也不会生根发芽,也就不可能具备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胸襟和气象。因此,
个人的成绩系于美育培养之上。
加强美育培养是国家之福。中华传统文化中,高山流水是伯牙子期的阳春白雪的音律之美;《兰亭集
序》是王羲之的精妙绝伦的书法之美;秦腔梆子是黄土地人民的下里巴人的独特之美。美是一种享受,一
种修行,虽说美的种类有千千万万,然美绝不能堕于低俗、下流,美决然不能成为恶俗文化的代名词。“污”
文化的流行,折射出的恰恰就是现如今美育培养的缺位,这些低俗的审美观大行其道时,影响的不仅仅是
个人的品德修养,更会在向国外展示形象的时候,拉低国人的素质,抹黑大国形象。冯骥才的感叹:“中
华民族的审美,现在是低谷,充满了乱象。”因此,对于美育的培养和灌溉,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唯有
加强美育培养,才能使国家形象高大伟岸。
同学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让我们加强美育培养,一步一个
脚印踏踏实实的做下去。我们要相信:美是一片沃土,只有勤加耕耘、施肥、浇水,才能使这片土壤更加
肥沃,才能让美育出更加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成就个人之福,才能撑起国家之幸。
倡议人:小明
××××年×月×日
07 以美育人 立德树人的时代所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美育,又称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60
百科
②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③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新时
代领路人“全国教育大会”讲话
④2018 年、2019 年春季,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一季
和第二季,以全新的形式带领观众感受古典诗词之美。
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针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你的体验写一篇文
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指令明确,考查考生对于材料的全面理解,体现考生独立
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四则材料分别谈到“美育”定义,美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学校美育,美之呈
现形式。四则材料为同质材料,无需同中找异。只需在相同材料下找到彼此的侧重点,将其建立联系。如
材料 2、材料 3 就可以合并为学校开展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德
育”,而这正是在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再结合材料 4,学校或社会如何开展美育?如何达到传统与现代
的融合?由《经典咏流传》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落实美育。综合四则材料之后,
还要注意题目中的引导语“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这就要求考生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不管如何去论美育,都要将其与只重知识、智力层面培养人才的传统方式区别开来。如今的世界俨然已成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创造美,“使我
们的眼光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来”,应是新时期对美育的呼唤,也应是本篇作文的最终旨归。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智育、德育结合美育,方为完美教育。
2.新时代人才培养呼唤美育。
3.创新美育形式,培养多元人才。
4.以美育助推“立德树人”。
5.美育归来兮。
偏题立意:
一、将美育理解为“美”,缺少“育”的应有之义
1.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2.善于发现美。
3.文化之美。
二、孤立材料,只谈形式创新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如何让经典咏流传。
三、罔顾材料下的具体要求,如行文中不体现“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人才”这一层面,也不契合最
佳立意。
【范文展示】
以美育人 时代所需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
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面对
新时期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一定要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以美育人,时代所需。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
生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华为在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
美的追求。可见,不只是今天,美育早已为人重视,古已有之。健全的人格怎能不懂感受美、欣赏美?而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能够创造美的人才。
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学校将智育教育作为唯一培养目标;看惯了社会、家长对于孩子
的培养一切以分数为定论;看腻了还未成年的孩子被繁重的学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匆匆赶路,走向一个
又一个补课班……当一个社会太过急功近利,当人们内心被功利所缚,人们只能行色匆匆,眼光向前,急
忙之中早已失去感受美的能力,何谈创造美?所以,不妨慢下脚步,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浓厚的美
育氛围,以美育人,不止看重孩子的成绩,还应重视成绩之外更高层次的发展。“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
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如此才能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才能引导青年去追求一种更
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
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
去回答的课题。显然,只有全社会重视美育培养,创新美育形式,重视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学科的
涵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价值,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才符合人才培养的
要求。
以美育人,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生活之中除了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让我们在奔波行走之中,
驻足留恋,这生活本来就很美!这样的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幸福;这样的人才更有温度,而不是冰冷
之躯,对生活冷眼旁观,处处是敌意;这样的人,也是时代所需。
恩格斯说过,“文艺复兴是一个既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期”,遥古畅今,在“以美育人,以文
化人”的新时代下,同样会产生巨人!
08 一道很有深意的作文题 美在好奇心中发现与感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年来,博物学和各种试图软件突然火起来,不知道花的名称没有关系,手机拍下照片,上
传软件,马上出现学名,哪怕再相似的花,也有技术替你分拼,只需动动手指头,便能得到答案。
材料二:一对母子漫步在乡间小道上,当孩子看见一朵可爱的花时,就问他的母亲这是什么花,母亲
回答说:“孩子,你不必知道它的名称。对这段小花的好奇,会让你不断发现他的美。”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身的认识与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美文欣赏】
好奇心,人性中一朵美丽的鲜花
当 动 动 手 指“ 扫 一 扫 ”就 能 识 尽 草 木 鱼 虫 、飞 禽 走 兽 ,可 上 知 天 文 、下 知 地 理 时 ,
“ 识 图 软 件 ” 等 技 术 带 来 的 不 仅 仅 是 “ 知 识 ” , 还 有 对 人 类 “ 好 奇 心 ” 的 毁 灭 。
【第一段引题:提出中心论点】
如 果 仔 细 观 察 ,我 们 会 发 现 ,需 要 运 算 时 很 多 人 第 一 反 应 是 打 开 计 算 器 ;遇 到 不
会 做 的 题 很 多 人 第 一 反 应 打 开 小 猿 搜 题 、作 业 帮 ;出 国 旅 行 时 很 多 人 第 一 反 应 是 先 下
载 同 声 翻 译 软 件 … … 技 术 在 给 我 们 带 来 便 利 的 同 时 也 在 消 磨 着 我 们 求 知 的 热 情 — —
当 所 有 知 识 动 动 手 指 扫 一 扫 就 可 轻 易 获 得 时 ,知 识 于 我 们 而 言 还 有 何 吸 引 力 ? 失 去 了
对 知 识 的 好 奇 , 将 会 让 我 们 失 去 更 多 !
【第二段:进一步阐释论点】
爱 因 斯 坦 曾 说 :“ 谁 要 是 不 再 有 好 奇 心 也 不 再 有 惊 讶 的 感 觉 ,谁 就 无 异 于 行 尸 走
肉 ,其 眼 睛 是 迷 糊 不 清 的 。”万 户 好 奇 人 类 为 什 么 不 能 像 雄 鹰 一 般 展 翅 高 飞 ,于 是 点
燃 了 中 国 人“ 飞 向 太 空 的 航 程 ”的 最 初 的 梦 想 ;牛 顿 好 奇 苹 果 为 什 么 落 在 地 上 ,于 是
人 类 开 始 认 识 到 万 有 引 力 的 存 在 ;加 来 雄 道 好 奇 池 塘 中 的“ 鲤 鱼 科 学 家 ”如 何 认 识 池
塘 外 的 世 界 ,不 仅 开 启 了 自 己 成 为 “ 一 名 物 理 学 家 的 教 育 历 程 ” ,而 且 为 人 类 在 ”平
行 世 界 ” ” 穿 越 时 空 ” 提 供 了 理 论 依 据 。 人 类 知 识 的 积 累 、 科 技 的 创 新 、 社 会 的 进 步
无 不 建 立 在 好 奇 心 的 驱 使 之 下 。
【第三段:好奇心的意义:总说】
好 奇 心 , 实 为 人 性 中 最 美 的 一 株 小 花 , 绽 放 着 意 蕴 无 穷 的 芳 香 … …
知 识 的 获 得 应 该 建 立 在 思 考 的 基 础 上 ,而 好 奇 心 会 驱 使 我 们 去 思 考 。当 一 个 人
对 身 边 的 花 草 产 生 好 奇 ,便 会 思 考 — — 打 开 记 忆 的 大 门 ,调 动 所 有 记 忆 :查 找 、比 较 、
判 断 、 推 理 、 归 纳 、 整 合 … … , 进 而 探 索 — — 走 进 图 书 馆 、 打 开 书 籍 、 请 教 权 威 … …
这 艰 辛 而 繁 琐 的 过 程 中 人 类 激 发 了 思 考 热 情 ,完 善 了 思 维 能 力 ,碰 撞 出 新 的 思 想 。当
知 识 的 获 得 直 接 跳 过 了 思 考 ,用 手 机 扫 一 扫 就 能 获 得 之 时 ,我 们 人 类 不 过 充 当 了 一 个
信 息 接 收 器 和 存 储 器 的 作 用 。 王 安 石 在 《 游 褒 禅 山 记 》 中 说 :“ 古 人 之 观 于 天 地 、 山
川 、 草 木 、 鱼 虫 、 鸟 兽 , 往 往 有 得 , 以 其 求 思 之 深 而 无 不 在 也 。 ” 法 国 思 想 家 帕 斯 卡
尔 也 曾 说 :“ 人 是 一 棵 会 思 考 的 苇 草 ” , 人 的 全 部 的 尊 严 就 在 于 思 想 。 试 想 , 没 有 了
好 奇 心 驱 使 下 的 思 考 ,人 在 求 知 之 时 如 何 做 到“ 求 思 之 深 而 不 无 在 也 ”? 失 去 了 深 邃
而 广 泛 的 思 想 , 人 与 世 间 草 木 鱼 虫 又 有 何 区 别 ?
【第五段:好奇心的意义 1:分说对思考的影响】
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好奇心的牵引更易带给我们精神愉悦。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其实,当我们用眼睛去观察,
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时候,愉悦的是我们的感官,充实的是我们的心灵!所以,当母亲回
答说“你不必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对这朵小花的好奇,会让你不断发现他的美”,这个母亲其
实是引导孩子探索发现自然之美,用自然之美愉悦感官,充实心灵——这显然比机械地记住一
种植物的名称更有意义!
【第六段:好奇心的意义:分说对精神体验的影响】
“ 一 花 一 世 界 , 一 叶 一 菩 提 ” , 守 护 好 对 一 朵 小 花 的 好 奇 心 , 便 是 守 护 我 们
的 思 想 ,守 护 我 们 的 精 神 !技 术 的 革 新 ,是 时 代 发 展 的 必 然 ,惟 愿 我 们 在 享 受 技 术 带
给 我 们 的 便 利 的 同 时 , 不 要 丢 弃 对 知 识 的 好 奇 , 不 要 丢 弃 自 己 的 思 考 与 感 受 !
【总结全文。】
09 思辩话题:实用抑或审美,君心所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
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
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 800 字。
【 立 意 参 考 】
(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
①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②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
(二)从数学家角度:
①生活留心皆是美②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③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④要面包,更要水仙;⑤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
(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
①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②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
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
【 下 水 范 文 】
你 欣 赏 多 姿 火 光 的 姿 态 , 最 美
葛 福 安
古人类学家和数学家,谁更懂得人类?按理说,自然是古人类学家,因为这是他的专业。因为专业,
所以懂得,广告上就是这么说的。然而,看到著名数学家勒内·托姆的这个故事,知道了他对“人类为什
么保存火种”的答案,我觉得,对于人类的理解,古人类学家却未有托姆“专业”。托姆理解到人类“尚
美”的本性,他认为美而保存火种是人的本质天性。我觉得,这种理解,更能抵达人类之终极。
“尚美之心”,应该是自人之为人时起,就已“人皆有之”的。保存火种,为着“取暖御寒”,为着
“鲜美肉食”,固然也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但是,人会在 “取暖御寒”之时追求衣服的审美,也会在
“品尝美食”时注意自己的吃相。有人云:“人是审美的动物。”此应该不为虚言。“人猿相揖别”,不
止是“几个石头磨过”,而应该是心生“美意”。所以,两位古人类学家“专家气”十足,“趣味性”不
够;而托姆则虽已成数学大家,仍不失童心,他的思考与理解,更能接近人的本质,“童心”仍未泯灭。
至于那两位古人类学家“童心”泯灭与否,故事未有提及,我们不妨作出假想:听得托姆的回答,两
位古人类学家“颔首然之”,那即可证他们两个仍是“童心在焉”,只是未从“美”的角度思考而已;如
果他俩“哂之斥之”,以为托姆是“吃饱了撑的,饿你三天,让你眼里冒出‘灿烂多姿’的火光!”那么,
我倒不觉得托姆尴尬,倒是替那两位所谓“古人类学家”感到悲哀,他们真的离“人类”远矣!
真的不要让自己远离“人类”!保存火种,自然可以获得温饱,但还有最美最美的灿烂多姿火光,它
灵动,美丽,它蓬勃,充满生机,在夜幕之下,和我们的生命一样,绽放出生命原本就有的美丽。努力学
习,自然可以获得一个上好的高考成绩,也可以得到令你怦然心动的一纸大学通知书,但是,努力学习的
过程,就是美丽的,它用计时以日的方式书写着我们的成长日志,也让我们获得成绩之外的丰富意义,这
里有奋斗,有泪水,更有美丽。追求实用,自然可以让我们成为“有用之人”,但是,爱美懂美,更会书
写出我们有情趣、有品位、有美感的“美丽人生”。
不妨再让我们作一假想:如果你我都坐在两位人类学家和托姆中间,如果你把这三件事情都一一进行
体验,那时,我会感受到火光的炽热带给你的温暖,也会垂涎于那火种“烧出的鲜美肉食”,但是,相比
之下,在我看来,你欣赏“灿烂多姿火光”的姿态,才是最美最美的。
10 “低美感社会”的辨析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年来,博物学和各种试图软件突然火起来,不知道花的名称没有关系,手机拍下照片,上
传软件,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
为最高境界。”毋庸置疑,近年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境界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人在享受
着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之时,似乎不懂审美,或者对“美”麻木和淡漠了。正如著
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些人甚至美丑不
分、以丑为美。有研究者将当下这种现状概括为“低美感社会”,某杂志上也列举出了一些人的种种审美
病征……《美好时代》杂志社决定针对上述现象与问题开辟专栏,展开读者大讨论。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作为该专栏的一名年轻编辑,写一篇短评,代表杂志社表
达对这种现象的基本态度,引导读者踊跃参与讨论。作为该杂志的一名高中生读者,给栏目编辑写一封信,
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判断与思考,传达中学生的心声。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立 意 参 考 】
关键在于要注意内容方面的限定性。写作时要体现出两大目的:一是代表杂志社对“低美感”现象表
达基本的态度,二是引导读者积极踊跃参与讨论。即这篇短评的写作重心不应该是深入的议论与思考,而
在于它的启发性和引导价值。这意味着写作者必须有准确的身份定位,有明确的读者意识。选择写作任务,
内容方面没有特别的要求,写作目的主要在于“传达中学生的心声”,有严格的文体限定(书信体)、明
确的身份限定(高中生读者)和对象限定(栏目编辑,潜在对象是杂志的所有读者)。这些限定性需要考
虑到内容的选择,特别要注意贴合“高中生读者”的实际。审题时对上述任务指令必须有明晰而充分的认
识,但无论选择哪一项任务,文章的主体部分仍然属于议论性写作,对作文材料都要做“是什么(现象与
表征)”“为什么(原因与危害)”“怎么样(路径与方法)”三个方面的考量。就“是什么(现象与表
征)”层面来说,作文材料中有一些暗示,写作者可以联系现实,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由此及彼的类比联
想,进而增强论述的具体性与针对性。就“为什么(原因与危害)”层面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实
用主义至上、眼球经济效应、崇洋媚外、盲目从众以及个体审美素养的缺乏(或审美教育方面的问题)等
等;另外,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危害也是多方面、多层级的。就“怎么样(路径与方法)”层面来说,可以
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传播媒介的管理”“加强审美教育,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以及“增强文化自信,
走有中国特色的美育之路”等方面的思考。
【 佳 作 示 例 】
“ 低 美 感 ” 现 象 之 忧 思
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低美感”现象。
每一个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都会产生追求美的欲望,当今的中国大众也确实比以往更加狂热地追求
“美”:为了追逐流行,去网红店打卡、刷抖音寻觅明星同款;为了附和品位,装修与家居刻意追逐北欧
风、美式风;为了追求恢弘,小县城也有大梦想,学欧美城市修广场、挖人工湖……大家已经这么“拼”
地去追求“美”,为什么到头来却被吐槽为“低美感社会”?
追求美,无非是为了让心灵获得满足与享受,可冷静思考一下,我们所追逐的“美”,到底是自己真
正想要的“美”,还是被网络和一些媒体引导甚至是灌输的“美”?我们所拥抱的“美”,到底是自己真
正喜欢的“美”,还是受外界影响甚至被外力裹挟后的“美”?
现实生活中,在一些思潮的影响下,在有些人的眼中,“蛇精网红脸”成为时尚,“油头粉面 A4 腰”
是美;在网络上,低俗猎奇短视频大行其道;在文艺界,不管什么题材,“伊人”“未央”“芳华”等古
风词语频现;还有唯好莱坞大片或美剧是从的看片看剧“鄙视链”,时尚圈劲吹的“日韩风”……当然,
比“爛审美”与“坏品位”更可怕的,是干脆“不思考”,不少人在审美情趣和辨识能力方面流于懈怠、
不求甚解、盲目跟风。长此以往,社会的审美水准与鉴赏能力必然会大大下降,更不用说创造美了。
为何会出现种种“低美感”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审美趣味的走偏移位,有审美取向的崇洋媚外,
也有审美方向的简单复古。当然,更核心、更内在的原因,则在于国人缺乏审美自信。
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君不见,“中国式审美”曾经独领风
骚: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美不胜收的宋元山水……它们都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最美最有诗意的符号,它不仅辐射到了近邻,衍生出东亚文化圈,还传播到西方,对西方近现代文明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之美,有华丽、恢弘、浩大之风,也有质朴、清新、潇洒之格,或绚丽,或充盈,
或空灵。当下,重拾“中国式审美”,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下,面向未来。
为此,我刊特开辟专栏,就“低美感”现象展开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展示你的睿智,发表
你的高见,给本专栏踊跃投稿。我们将从来稿中择优刊载,为各位读者朋友提供交流思想的机会与平
台。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说,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网络平台刻意迎合低俗口味,为
博眼球不惜挑戰公序良俗。传播媒介应该是审美的风向标,但当今社会,媒介似乎被“流量为王”的自媒
体所“接管”,猎奇、低俗、审丑成了常态。这样的审美病征,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格调,甚至造成了
恶性循环。发生雪崩,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广大“吃瓜群众”虽然只是在看热闹,却也在无形之中推
波助澜。这种大的审美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培养,不利于我们审美能力的提升。
所以,我认为,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的审美价值体系,要彻底消除“低美感”这一社会现象,应该引导
积极向上的审美风气,杜绝庸俗、低俗、艳俗之风。为此,相关部门与主流媒体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
任;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坚守文化自信,自觉提升审美趣味,提高鉴赏水平。这世界从不缺乏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和鉴赏美的能力。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充分发挥像贵刊一样有责任感的媒
体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我们年青一代的生力军作用,我相信,“低美感”的浮云,遮不住真正热爱美、
追求美的眼光!
本栏编辑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