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ID:691502

大小:39.3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5-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 语文试卷 本试卷由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研究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古人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 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今天进行生态伦理研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类永续发 展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 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参赞”,是指人对天地宇宙运行的参与、 调节;“化育”,是指宇宙万物的演化与发育。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 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 生焉,天何言哉?”既然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在地位上就应彼此平等。作为万物的一员, 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主宰万物。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人只有 “参赞化育”,才能促进人与物、物与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以“道法自然”为内核的道家生态伦理观。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与规律,先 于天地而存在,由道而生万物。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万 物为道所生,那么,“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宇宙万物都有独立而不可代替的 价值。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和效法天地、自然的运行之道,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以“众生平等”为要义的佛家生态伦理观。佛家认为“一切众生,贵贱不足”(《摩登 女经》),强调世界上万物和人均为平等关系。坚持“众生平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 谐稳定运行的前提与保障。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出发,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 悲为怀,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倡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等等。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分,也 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作为一门学科的生态伦理学虽然问世于西方,但已成为当今各国学界共同关注的“显 学”。我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既要吸收借鉴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又要 吸收借鉴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与要义。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 心论之争成为贯穿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一条主线。人类中心论者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 心,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存发展应服从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中心论者则认为,人 类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其他物种与人享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人类的生存发展应服 从服务于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这两种生态伦理观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片 面性。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势必造成人类的唯我独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无力;极端的自然中 心论则意味着放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最终会导致人类发展的停滞。超越人类中心论与 自然中心论之争,恰恰可以从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中找到灵感、获得支撑。无论儒家的“参 赞化育”、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都既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 与其他物种之间处于彼此平等、共存共生的关系;又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类 在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思想观点中的合理 成分,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 (摘编自朱耀洪《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天人关系是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关系。人类自产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便以 自然界这个母体为认识对象,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开发和利用的文化实践活动。古人认为, 人类及其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皆本于天,人居天地之间,依天地资源而生存发展,故将天地 自然泛称为“天”,从而确认了人与天地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天人矛盾关系。唐人刘禹锡 在《天论》中概括:“世之言天者二道焉”。其一是“拘于昭昭者”持“阴骘之说”,认为天 有意志,主宰人类的贫富、祸福;其二是“泥于冥冥者”持“自然之说”,认为天是自然之 物,不能干预人类的命运。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亦形成于 自然之气的阴阳大化。在天与人的这对矛盾中,人最为贵,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可以在 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故荀子说,人 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不可以“错人而思天”。刘禹锡则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升华为天与人 “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 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 也。”此即天生之,人成之,各有其致功,二者交相为用。 天人关系的本质是中和,亦即天人和谐共生。交相胜,是指矛盾对立的一面;还相用, 则是指矛盾依存的一面。这种交胜和相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是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 (摘编自周学荣《常怀三心和谐天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儒家看来,自然的演化和发育应该有人的参与,因为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 这符合“参赞化育”的主旨要求。 B.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道法自然”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内涵是一致的。 C.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是基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坚持这个立 场有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稳定运行。 D.因为天与人其实就是一对可以和谐共生的矛盾体,所以人可以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 律,并且驾驭自然规律为人谋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经典中都有关于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表述,这些思想成 为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有益资源。 B.生态伦理学这门学科是西方最先设立的,如今得到各国学界的关注。我国生态伦理 学也要吸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成果。 C.我国古人把天地自然泛称为“天”,是因为古人认为人类居住所依托的外部环境都是 来源于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天地资源。 D.刘禹锡把天人矛盾关系阐释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这是在荀子有关天 人矛盾关系思想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 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的一项是(3 分)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 分) 5.材料一中说“人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而材料二中又说“人最为贵”,二者是否矛 盾?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蓬筚居印人 聂鑫森 章达君突然要搬家的消息,飞快地传进了“蓬筚居”这个小院子,把个金锲之惊得目 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为什么搬家?金锲之想啊,想啊,猛地心一颤。 在梧桐街,他们的交情持续了几十年,和和睦睦,而且充满另外一种深长的韵味,这 韵味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想不到,如今却要分离了。 达君为什么突然要搬家呢?只有他知道…… 是什么时候他们的感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呢?仔细想来,似乎是年初一个春月淡淡的 夜晚,在章达君家。 达君家陈设极为简单,除卧室外还有一间兼作客厅的书房,门檐上挂着块横匾,上有 “不厌居”三字,是由达君书写、锲之镌刻的。达君退休前是语文老师,除嗜书外,还喜 欢养兰草,置之案头,雅趣盎然。 那晚,两人喝着酒,忽然谈起金石治印来。金锲之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从秦玺汉印, 论到皖、浙两派的风格,又扯到金石的质地,兴致特别地高。“离福州九十华里,有座寿山, 出产的田黄石,为众石之冠,寸石寸金。最为珍贵者为田黄冻,通灵澄澈,价格昂贵!我 这一辈子,我还没刻过这号石头,啧啧。” 达君满面通红,边听边点头,忽然,他站起来,“老兄,我让你看一件传家之宝,以助 酒兴。”说完,用钥匙打开大柜,在里面竈竈宰宰掏了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绸布包,一层 又一层的解开,金锲之眼直了,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脯急剧地起伏着。想不到达君家 竟有这样一块稀世之宝:田黄冻。“好石!”金锲之惊呼了一声。田黄冻从他的右手转到左 手,又从左手转到右手。他眉毛扑闪着,嘴唇抖动着。“可惜上面少几个字,要不,该可两 得其美了。” 达君听了这句话,猛地接了过来,迅速用绸布一层一层裹好,说:“锲之兄,此是家宝, 从不外示于人,请不要声张。”说完,将绸布包锁入大柜。 锲之怅然站起,几句淡语告了别,顿觉多了桩心事,多了一点追恋的东西,死命地折 磨着他。 锲之自小苦练书法,楷、行、隶、草、篆,都有相当的工夫。他的篆刻,既有秦汉玺 印的遗风,也有近代篆刻家吴昌硕、齐白石的痕迹,方寸之内,气象万千。从此,锲之除 了有事没事往达君家走走,几乎闭门不出。那几把刻刀却响得分外勤,石头磨了又刻、刻 了又磨。收藏的各种印谱,翻来翻去,一会儿唉声叹气,一会儿展眉溢笑;一会儿走出屋 子,仰望天上的浮云。他简直魂不守舍了。 一天傍晚,他提着瓶“湘潭汾酒”,兴冲冲来到达君家。寒暄了几句,金锲之终于开口 了:“达君,你这个名字,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布局,你看行不行?”说完,用指头往酒盅里 点了点,然后在桌子上画起来,“你看如何?” 达君没有作声,久久地盯着桌面上这个“印章”,头上冒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子。 “好。好。锲之兄于治印上,又有所进取,佩服佩服。今天的酒,味道纯正啊!”边说 边端起酒盅喝酒,再也不说话了。 金锲之眼里溢出一层淡淡的忧郁,坐了一会,起身告辞。 回到家里,金锲之悄悄立在小院中。(1)月亮被一块云遮住了,院子里一片漆黑。风中, 竹叶沙沙,单调而凄清。他解开衣扣,一股清爽的风灌入怀抱,烦恼顿消。他奔入那间刻 印的屋子,扯亮灯,壁上自己手书的“金石之乐,乐在其中”的狂草赫然在目。他寻出块 鸡血石,取出刻刀,运腕下刀。咔嚓、咔嚓,每一刀走得那么顺畅,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 了。远处传来鸡叫的时候,印章已刻出。 他捧着印章,叩开了达君的门。 “达君,兄为你治印一方,请收下。”达君接过印章,细细观看,心中赞叹不止。正要 致谢,抬头一看,金锲之已走远。目送着那微弯的苍老身影,达君眼眶有些润湿。 自此,金锲之三天一方,五天一方,刻好就往达君家送,也不多讲话,送了就走。 过了不久,达君便决定搬家了…… 金锲之少了知音,整天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常常彻夜不眠,寄情于金石之上。一次 喝了过量的酒后,在院子里不慎跌倒,经医治保全了性命,但右边手脚瘫痪了。 他几乎没有再出门,也很少有人来看他。 忽一日,达君的儿子来访。 “你父亲近来可好?我想他想得好苦。” 中年人垂下了头,说:“他……患心脏病亡故了。临终前,嘱咐我将这方石头交给金伯 伯。”中年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绸布包递给金锲之。 金锲之捧着绸布包,老泪纵横,放声恸哭。(2)院子里飘起了雨丝,带着初春的寒意, 而且渐渐地密起来、大起来,天地间迷蒙一片,让人透不过气来。故人亡,而田黄冻在; 田黄冻在,自己却不能亲手去镂刻它了! 他让老伴把他安顿在平素治印的屋子里,整天地捧着田黄冻,翻来覆去地观赏。田黄 冻天天在他的手里翻动、摩挲,变得更加光亮了。他凝神地看着,随着全身一种莫名其妙 的筋肉运动,上面竟渐渐地显现出红色的字体来。那是在一刀刀刻过之后,显现出来的“达 君”的朱文,刀刃触石的声音,久久回旋不绝于耳。这几刀走得多妙,曲则委转而有筋络, 直则刚劲而有精神。平生再没有走刀走得这样好的了,平生再没有比这更快意的事了!他 嗬嗬地笑了,笑得流出了眼泪。待他揩去泪水,定睛一看,石头上居然没有一个字。 梧桐街还是那么忙碌。不远处豆腐作坊石磨子的呼隆声,胶轮板车碾过路面的嘶嘶声, 铁匠铺大锤的当当声……不时地会传到院子里来,他听见了,又似乎没有听见。 (有删改) 文本二: 短篇小说是应该有一个好故事的,当然也要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但我关注 的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如何加强和丰富他(她)的文化品格。我在描写被传统文化深深浸染 的人物时,琴、棋、诗、画、茶、酒、民俗、风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种生活的形式,或 曰就是他们的生存状态,我着力从中去开掘他们身上的文化特质,多侧面地展示他们的逼 人才气、磊落胸怀、高贵操守和审美趋向。 同时,短篇小说还可以写一种情境,一种充满着强烈情绪色彩的境界,这种情绪是小 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显现,形成了一个与人物息息相关的氛围,两者融乎一体,难分 难解,正如老作家汪曾祺所说的:“气氛即人物”。 我喜欢在有限的文字中,腾挪出一定的空间,来安排与情节、人物有着观照作用的“闲 笔”,以显示密集的文化信息。“闲笔”并非赘言,运用得当,既可增添情节的韵律感,又 可揭示人物的多重性,使整个小说笼罩在赏心悦目的文化氛围之中。 (摘自聂鑫森《我喜欢的短篇小说》)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在毫无预示的前提下,以章达君突然决定搬家开篇,接着写金锲之连续三次自 问自省,既设置悬念,又顺势展开情节。 B.小说围绕“田黄冻”,讲述了金锲之、章达君由知己变为陌路的故事,起笔于友情, 落笔在人性,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C.小说叙事有详有略。章达君亡故、金锲之生病,仅几笔带过;金锲之独自把玩“田 黄冻”的复杂心境却细细写来,情真意切。 D.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如写金锲之在章达君家看到“田黄冻”之后的表 现,突出了人物内心的激动和难以置信。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描写达君家的陈设时,重点突出了门檐上挂着的横匾和案头的兰草,表现出主人附 庸风雅的特点,并暗示达君和锲之关系密切。 B.锲之细数金石质地的情景,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闲笔”,既表现出人物对金石治印的 挚爱,又让我们感受到石刻文化博大精深。 C.小说结尾段,作者创设了忙碌喧闹的俗世境界,以此反衬经历了自身重病和老友去 世的金锲之内心超越凡俗、超越自我的平静。 D.小说展示出作者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语言文白相间,含蓄蕴藉,句式长短结合, 舒展自如,创造出一种参差错落的韵律之美。 8.作家汪曾祺曾说:“气氛即人物”,请以文本中两处划线句为例,进行分析。(4 分) 9.请结合两个文本,分析小说人物身上具有的文化特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 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 令。上郡属国归义降胡万余人反去,奉世辄持节将兵追击。数岁,为光禄勋。 永光二年秋,陇西羌旁种反,诏召群臣入议。是时,岁比不登,四方饥馑,朝廷方以 为忧,而遭羌变。丞相韦玄成等漠然莫有对者。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畔,不以时诛,亡 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上问用兵之数,对曰:“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 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今反虏无虑 三万人,法当倍用六万人。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诸臣皆以为民 方收敛时,未可多发;万人屯守之,且足。奉世曰:“不可。天下被饥馑,士马羸秏,守战 之备久废不简。夷狄轻边,而羌首难。今以万人分屯数外,虏见兵少,必不畏惧,战则挫 兵病师,守则百姓不救。如此,怯弱之形见,羌人乘利,诸种并和,臣恐中国之役不得止 于四万。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亟决,利害相万也。”固争之,不能得。有诏益二千人。 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击羌。先遣校尉在前与羌争地利,又别遣校尉救民于广阳谷。 羌虏盛多,杀两校尉。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 天子大为发兵六万余人,拜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以助焉。奉世上言:“愿得其众, 不须烦大将。”因陈转运之费。上即以玺书让之曰:“上书言部署已定,势不可复置大将, 闻之。然兵,凶器也,必有成败者,患策不豫定,料敌不审也。且大将军出必有裨将,所 以扬威武,参计策,将军折冲宿将,又何疑焉?”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 虏大破。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 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B.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 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C.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 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D.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不料敌/而师至于 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春秋》,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表意直接明了, 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 B.持节,拿着符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中的“持节”即为此意。 C.中国,今多指中华;文中意思是中央之国、中原之国,也可视为特指汉朝。夷狄常 用以泛指除华夏族以外各族。 D.折冲,意为击退敌军,战胜敌人。冲,战车;折还敌方的战车,即制敌取胜。文中 指冯奉世杀敌卫国,作战勇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冯奉世出身良家,早年仕途不顺。武帝末年被选作郎官,昭帝时补任武安县的长官, 在三十多岁时失去了官职。 B.冯奉世明晓兵法,熟悉战事。年过三十才研读兵法,被推荐为军司空令。战争中能 正确分析双方情势,表现颇佳。 C.冯奉世主动请战,忠于职守。面对羌族叛变,他主动请缨,敢于坚持,虽有曲折, 但最终率领数万军队成功平叛。 D.冯奉世拒绝皇帝派将,遭到责备。朝廷派奋武将军率军增援,冯奉世却因虑及费用 予以拒绝,皇帝立即发玺书责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故少发师而旷日,与一举而亟决,利害相万也。(4 分) (2)然兵,凶器也,必有成败者,患策不豫定,料敌不审也。(4 分) 14.冯奉世率兵进攻反叛的羌人面临哪些困难?(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15~16 题。(9 分) 崖门①谒三忠祠② 陈恭尹③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注]①崖门:即崖门山,在广东南海中。南宋与蒙古最后一次大决战——崖山海战发生 在此。此战后,南宋灭亡,中原王朝第一次沦为北方游牧民族统治。②三忠祠:为纪念民 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祠堂。③陈恭尹:其父陈邦彦为明末抗清志士,兵败 被俘,被清军寸磔于市,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他作此诗时明朝灭亡已十 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登上崖门山,凭吊宋末三位英烈。听到萧萧的风声,看见两崖的波浪,用“至 今悲”点明诗人不仅在吊古,更是在伤今。 B.三忠祠荒凉的大殿上,传来杜鹃啼叫,令诗人想起典故中的亡国哀思,因而悲不自 胜,理解了那些愁苦之人流连此地的初衷。 C.在海港入口处尚有上、下海门之别,锦绣河山被异族占领,无法分别华、夷的界限, 表现了诗人对清统治者的极大义愤。 D.诗人借凭吊抗元忠烈,抒写亡国之痛,实际上是对抗清英烈的深切悼念,并自明志 节。诗中情景交融,风格沉郁豪宕。 16.诗人为什么在结尾说“畏向苍苔读旧碑”?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写文章追求德神兼备,即内容和形式要配合得当,一旦顾此失彼,就如《十 二章》所言:“ , ”。 (2)文学创作讲究见微知著、言近旨远,《屈原列传》(节选)对此有经典阐述: “ , ”。 (3)古诗文中多有对“星宿”的涉及,如李白《蜀道难》中的“ ”,苏轼 《前赤壁赋》中的“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 动开展 40 周年纪念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已由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 12%提高到目前 的 23.04%,全球增绿四分之一来自于中国。随着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入,祖国大地绿 色越来越多,绿色发展的种子也播撒进亿万人民心里,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 力。 种下一片绿,厚植绿色发展的精气神。在河北塞罕坝林场,三代人绿色接力,从一棵 树,到一片“海”,如今的塞罕坝已从沙海变成绿海;在海南三沙,几代人数十年“漂洋过 海来种树”,让岛礁的沙石荒地焕发勃勃生机;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众多林业,工人从“砍 树人”转变为“看树人”,守护绿水青山……是只争朝夕的奋斗,是持之以恒的坚守,是日 复一日的不懈努力,( )。 山水如画绿生金。让我们共赴这场“绿色之约”,种下绿色希望,共筑美丽中国。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山川大地的葱茏绿意孕育出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B.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孕育出葱茏绿意的山川大地 C.山川大地孕育出葱花绿意,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D.孕育出山川大地的葱茏绿意,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19.下列各项中,包含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所使用的全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现实中,科技 创新备受重视,重大成果不断涌现,(1) 。那么,如何才能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科 普作品呢? 要让更多科技工作者意识到,科普也是科技工作的应尽之责,让科普成为科技工作者 的一种自觉行为。科学家是科学规律的发现者和新技术的创造者,他们对本领域有着深刻 的理解,而高质量的科普一定是建立在对学科的深入了解之.上的。 现代科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很多规律已经超出了人们生活经验的范畴,既难以理解, (2) 。例如量子力学,物理学家们用数学语言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可因为其与人们 的日常生活经验不一致,也就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将这些知识“翻译”成大众可以理解 的语言通俗的表达出来,就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3) ,需要既有科研背景,又能掌握科普规律的专业人 士来完成。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普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一个好的科普作品需要 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来完成。 21.在上文横线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2.请概括出创造高质量科普作品的三个条件,每句不超过 1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高中生亮亮时常会想起自己曾祖父的样子。亮亮小时候对曾祖父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 感觉。当老人家给他讲起那些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时,亮亮就会觉得自己的曾祖父 是那么了不起,让他崇敬不已;可当亮亮纠缠父母买各种玩具和小食品的时候,曾祖父总 是要“忆苦思甜”一番,加以阻挠,这又让亮亮非常不高兴,甚至觉得这老头讨厌。这时 父母就会跟他说:老人家那一代老党员、老八路就是这个样。如今即将上大学的亮亮也明 白了很多道理,似乎越来越理解曾祖父临终前对家人们反复叮嘱的“不要忘本啊”这句话 的内涵了。 如果你是亮亮,准备为同学做一篇主题为“不要忘本”的演讲,你准备为同学讲出你 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 请将你的演讲稿写出来。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C(A 强加因果。儒家认为人应该参与自然演化与发育,是因为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 物都是自然所生。B 牵强附会。“道法自然”说的是道的运行规律,而“道生一……”是说 万物来源。D 曲解文意。) 2.A 材料一最后表述为“这些思想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特色生态 伦理学的有益资源” 3.B(A、C、D 三项都涉及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而 B 项没有涉及天人和谐共生) 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先总括文章两方面内容。②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别 阐述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及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③在我国传统生 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介绍儒家、道家、佛家对天人关系的观念认 识。④在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部分又采用总分结构,阐明了我国传统生态伦理 观的当代价值的具体表现。(每点 1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5. ①不矛盾。(1 分)②前者说的是天生万物,强调世界上人和万物处于平等的地位。 人类必须“参赞化育”,才能促进天人和谐。(2 分)③后者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指出人可 以在充分认识天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驾驭天道(自然规律)驱除灾祸,为人谋利。(2 分) ④两者角度不同,前者谈的是人在天地自然中的地位,强调主客平等。后者从改造自然的 角度,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即人的主观能动性。(1 分)(按给分点酌情给分,意思对即 可) 6.B(“由知己变为陌路”错。由文末达君之子送来田黄冻,金锲之虽重病缠身仍心心 念念为达君刻印,这些情节证明:两人友情一直未断,虽无来往却相互挂念。) 7.A(附庸风雅错。应体现主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格。) 8.两处划线句作者都创设出一种凄清又压抑的环境氛围,(1 分)第一处以此来表现 锲之遭到达君拒绝后,内心的失望和烦闷;(1 分)第二处表现了锲之听闻老友亡故时的痛 彻心扉(巨大悲痛);(1 分)作者善于营造充满强烈情绪色彩的氛围,与人物情感、人性 之美融为一体,形成浓郁的抒情氛围。(1 分) 9.(1)浸润在生活与生命中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两个主人公深受传统文化濡染,分别 为自己的居舍命名蓬荜居、不厌居,陈设有竹有兰有字画,充满文化韵味。 (2)金锲之对金石刻印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和高超的艺术造诣。爱印成痴,功夫深厚。 刻印之时,超然世外,刻印成为他的生活方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3)章达君割舍挚爱,具有成人之美的君子之风。临终前,嘱咐儿子将传家宝田黄冻 交给金锲之。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0 答案:B(臣闻善用兵者,役不再兴,粮不三载,故师不久暴而天诛亟决。往者数 不料敌,而师至于折伤;再三发軵,则旷日烦费,威武亏矣。) 我听说善于用兵者,不会两次用兵,不会三次运粮,所以军队不宜长时间地征战在外 而顺从天意的讨伐应该速战速决。过去经常不衡量敌人的情况,而军队至于损失;多次运 送粮食,则时间长耗费多,军队的士气低落。 11.A(“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春秋》笔法指暗含褒贬,而不 是直接明了) 12.D(曲解文意,文中提到“因陈转运之费”,是说冯奉世趁上书之机陈请转运费用) 13.(1)所以少派军队就会空费时日,和一战而就迅速解决相比,利益和祸患相差万 倍。 (“旷日”“亟决”“相万”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2)但是战争,是凶险的事情(此句不容易翻译,大意对即可,如:翻译成是杀人的 凶器或是杀人的武器或是杀人的器具等,都可以),一定会有成功或失败,担心(忧虑,担 忧)策略不能事先商定,了解敌情不够审慎(清楚、明白)。(兵、豫、审各 1 分,句意 1 分) 14.(1)内忧:国家连年遭受饥荒,战士、马匹瘦弱,战争用的装备长期废置不修。 (1 分) (2)外患:夷狄皆有轻边之心,恐其趁机联合发难。(1 分) (3)兵力:羌敌大约三万人,而朝廷只派遣一万二千人。(1 分) 参考译文: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郡潞县人,到武帝末年,冯奉世因为是良家子弟而被选任作郎官。 昭帝时候,按照他的功劳大小和所排次序补任武安县的长宫。被免官时,年纪已有三十多 岁了,才学习《春秋》,钻研其微言大义,读兵法,明晓其内容和实例,前将军韩增上报任 命他做军司空令。上郡属国归降汉朝的一万多胡人背叛而去,冯奉世立即持使节领军队追 击他们。几年后,做了光禄勋。 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的旁支反叛,皇帝下诏召群臣入朝商议对策。当时,连年 庄稼收成不好,到处闹饥荒,朝廷正在为此忧虑,却又遇到羌族叛变。丞相韦玄成等人沉 默着没有人说话。冯奉世说:“羌族贼兵近在国境以内背叛,假如不及时诛灭,就没有办法 制服远方的蛮夷。我愿意率领军队讨伐他们。”皇帝询问需要用的军队的数量,回答说:“我 听说善于用兵者,不会两次用兵,不会三次运粮,所以军队不宜长时间地征战在外而顺从 天意的讨伐应该速战速决。过去经常不衡量敌人的情况,而军队至于损失;多次运送粮食, 则时间长耗费多,军队的士气低落。现在反叛的贼兵大约三万人,依兵法应加倍调用六万 人。而羌戎是使用弓矛的军队罢了,可以调用四万人,一个月足以解决。”诸位大臣都认为 百姓正在收获季节,不能多发兵;一万人驻扎防守,差不多够了。冯奉世说:“不行。国家 遭受饥荒,战士、马匹瘦弱,数量也不多,战争用的装备长期废置不修,夷狄各族都有轻 视边疆官吏的心思,所以羌族才会首先发难。现在以一万人分守数处,贼兵见我方军队人 少,一定不会害怕,战则军队受损士气低落,守则不能救助百姓。如果这样,怯弱的形势 显露出来,羌族就会趁机进攻,各少数民族一齐响应,我恐怕汉朝要征发的兵役就不止四 万了,这不是金钱所能解决的。所以少发军队就会空费时日,和一战而迅速解决相比,利 害差别万倍。”冯奉世坚持争取,不能得到更多兵马。又有诏令增加两千人。 当即派遣冯奉世率领一万二千兵马出发进攻羌族。先派校尉在前方和羌人争夺有利地 形,又另外派校尉到广阳谷营救百姓。羌族贼兵人数很多,官兵都被击溃,两个校尉被杀。 冯奉世向皇帝上报地形和需要多少部队的计划,请求增兵三万六千人才足以解决战事。书 信上奏,皇帝发兵六万多人。封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前去帮助他。冯奉世上奏说: “希望得到大批士兵,不必烦劳大将。”趁机陈请转运的费用。皇帝当时以玺书责备他,说: “你上书说军队部署已经决定,从形式上看不能再安置大将,我知道了。但是战争,是凶 险的事情,一定会有成功或失败,担心策略不事先商定,了解敌情不够审慎。而且大将军 出征一定要有副将,用来耀武扬威,参谋计策,将军是杀敌卫国的老将,又有什么疑虑的?” 十月,军队都集合到陇西郡。十一月,一齐进攻。羌族贼兵大败。 15.B.“理解了愁苦的人流连此地的初衷”是对文本的误读。“愁人”是指诗人自己,是 为故国忧愁的人。 16.①山河被异族占领,诗人来到此地“读旧碑”,引发亡国之痛。②由三忠祠的荒芜 而引发的对人们遗忘先贤忠烈的担忧。③对三位英烈以身殉国的敬意及自己未能像三位英 烈那样舍身明志,仍苟活于世深感不安、愧疚。④时局险厄,清统治者对反清势力的扼杀。 (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 17.(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3)扪参历井仰胁息 徘徊于斗牛之间 18.D 根据前文语境,保持叙述主体的一致,并考虑语意的递进,故排除其他选项。 19.C 比喻、借代、夸张 A 比喻、拟人,B 拟人、夸张,D 设问、借代。 20.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 40 周年。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 20 世 纪 80 年代初的 12%提高到目前的 23.04%,全球增绿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删掉“纪念日”, 把“覆盖”改为“覆盖率”,去掉“于”。每处 1 分。) 21.(6 分,每句 2 分)①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却少之又少;②也难以表达;③科学普 及也是一项专业(或“科学普及具有一定专业性”); 22.(5 分,答对 1 处给 2 分,答对 2 处给 3 分,答对 3 处给 5 分) (1)科技工作者主动参与(2)提升科普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建立专业的科普队伍 23.立意示例:①发扬革命传统 ②艰苦奋斗 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④崇敬英雄 等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